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文1
关键词:图示教学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应用
一、图示教学法的优势
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同时它的教学效果也是毋庸置疑的。图示教学法主要是应用各种图例,包括自制的历史图解以及历史图片,培养学生构建并回顾历史知识体系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从历史图解或者图例的解读中,读取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便于记忆和应用。比如说,著名的记忆树,即是将历史信息按照层次结构分布在树干和树枝中。图示教学法融合了系统性和形象性,让学生从图示中直观地记忆繁多的历史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动手编制图示,更是加深了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和理解,从而提高了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有效应用图示教学法的措施
结合上面所说的图示教学法的优势,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图示教学法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结合图示教学法的特点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和措施:
1.教师编纂历史图示,展示图示教学法的精髓
图示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大量历史图示和教学案例,让学生通过解读历史图例,更加清晰明了地理解历史知识体系和重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繁多的历史知识点,将它们进行有序的归纳和记忆。比如说,教师在教到三次工业革命的时候,由于工业革命的内容十分繁琐,学生容易记得这个又忘记了另外一个知识点。而工业革命又向来是历史考试的重点内容,考查的知识点比较细,这就要求学生记诵的内容非常多。这个时候,图示教学法就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示范如何编制树状图,将三次工业革命的具体知识点都囊括在树状图中。比如说,珍妮纺纱机的树状图图解可以是这样一个层次: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手工工场―棉纺织部门―飞梭织布速度快―棉纱需求增加―“珍妮机”的发明。最后的结论是:珍妮机的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
2.学生自主编纂历史图示,提高动手能力,加深历史认知
通过教师对图示教学法的演示,教会学生如何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即常说的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方法,解析历史事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将看似繁多实则有序的历史知识点以图示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清晰明了地理解。学生自主编纂历史图示,可以重新将历史分为多个层次,比如说,在时间的纵向分析角度,将历史分为古代历史和近代历史、现代历史等;在空间的横向分析角度将历史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教师可以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图示编纂方法,比如,应用性最广的树状图,能够将历史知识的层次性和结构性最好地展现出来,或者是概念图,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或者相似的概念的根本区别,比如,改革和革命的区别,改革是在一定条件下变革,采用温和改良的方式,基本保留原来那些制度、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原来的制度进行不触及根本的修修补补;而革命是旧的制度或者环境,除旧布新,脱胎换骨,基本上与过去决裂,用暴力的形式进行的。举个例子,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并没有改变封建制度,没有用暴力方式;商鞅变法改变了社会制度,但没有用暴力,保留了原来较多的东西。而法国大革命,中国的,都是用暴力形式,了原来的社会制度,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3.引入各类新型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图示教学法除了应用图示外,还有许多有效的应用方式。比如说,由于个人的总结有限,可能占用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各自完成一部分的编纂图示的工作,最后将图示汇合起来,选择出其中优秀的部分,复印给全班学生使用。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的历史图示,分享自己编纂图示的过程和从中获得的经验和心得,给予学生一些记忆的心得和建议,提高整体学生应用图示教学的效率。而其他同学通过学习优秀的编纂图示的方法,在编纂的过程中,掌握了初中历史的知识结构体系,梳理出初中历史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对于考试考查的内容了然于心。在反复地记诵图示的时候,根据历史顺序,由浅入深,由简至繁,得到最好的初中历史知识效果。
三、总结
图示教学法之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十分有效,是因为它与历史学科需要大量记诵知识的特点很切合。图示教学中应用到的树状图和概念图、历史相片等,都是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历史事件的工具,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应用有效的记忆方法,记诵必考的历史知识点。
图示教学法不仅以一种较为轻松简便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牢记繁多的历史知识,更是让学生在自己编纂历史图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历史体系的理解,改变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积极地加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扫清知识盲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卢志锋.图示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8).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文2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外活动;开展;实践
数学课程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科目之一,同时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教师在讲解知识期间,不但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也需要让学生多参与课外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外活动是指充分应用学生们的课余时间,有目的、有规划、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作为初中数学老师,应善于借助课外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数学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以下简要针对初中数学课外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1 初中数学教学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开拓学生们的视野,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在进行初中数学课程讲解期间,里面包含了很多抽象、复杂的知识点,并且内容十分枯燥,学生很难调动学生热情。而借助课外活动,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利用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信息,进行整理等,都是效果良好的课外活动。
1.2 有利于发展学生们的思维
教师可以借助课外活动的方法来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数学竞赛,或者带领学生阅读相关期刊、文章等,有助于增强学生们的数学能力及思维。
1.3 有助于激发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在进行课外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参与其间潜移默化的掌握相关数学内容,同时全面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如果学生们无法听懂数学知识点,很容易对数学学习丧失积极性与信心,而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数学故事,以此来帮助学生重拾信心,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发展夯实基础。
2 开展初中数学课外活动的措施
2.1 更新教学思想,提高对初中数学课外活动的重视度
对于初中数学课外活动来讲,其需要面向所有学生。然而很多教师却将课外活动仅局限在组织对数学学习感兴趣的、成绩良好的学生方面。因为不同的原因,每一个班级都存在成绩优异及成绩较差的学生,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材的难度已经有所下降,然而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来讲,其教学的要求也需要相应进行转变。所以,作为初中数学老师,在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期间,需要更新自身的错误认知,组织全体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通过课外活动来提高教学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课外活动期间,教师应借助多种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与求知欲。教师应将其同正规的课堂教学进行区分,不可以将课外活动变成加课或者补课活动。应不同层次的提高学生们的基础数学能力,为学生以后的成长与发展夯实基础。
2.2 开展数学课外活动的层次应进行区分,保证形式多样
对于初中学生来讲,他们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并且他们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认知水平等都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在借助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期间,不应采用统一的形式,而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爱好等特点分层次设定课外活动,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好的发挥课外活动的作用。
教师需要先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然后为不同的小组设定不同的活动内容及任务。针对数学基础较好的小组,教师需要为其制定一些发散、拓展类的活动与任务,例如:数学竞赛、专题讲座等活动,从而拓宽学生们的视野与见识,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针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小组,教师应多为学生制定一些较为基础、简单的活动与任务,让学生可以跳一跳获取成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从而为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及成长做好铺垫。例如:教师在讲解“三视图”知识点时,就可以让学生分组利用纸板、木头、泡沫等制作立体的几何模型,然后分别从三个角度对自己制作的模型进行观察,简单绘画,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相关知识点。该活动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及空间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参与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2.3 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数学知识点解决实际内容。所以,作为初中数学老师,在开展课外活动期间,应将活动的内容同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从而消除学生们对数学的抵触心理,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解“平行线”知识点时,就可以带领学生找寻生活中的平行线,让学生观察马路两侧的路基,马路上绘画的斑马线,都是互相平行的。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并且理解相关含义,提高教学质量。再例如:教师在讲解“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上网找寻一些坐标的内容,收集资料,并且携带卷尺等工具,让学生动手测量,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当教师讲解完“数据的整理与收集”知识点后,就可以让学生回家收集自家用水量的信息,并且对用水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节水的措施。通过这种与实际生活密切相连的课外活动,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点,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
3 总结
总而言之,伴随着新课程改革速率的不断加快,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并获取了良好的成效。作为初中数学老师,应认识到数学知识讲解不仅应在课堂上进行教育,同时还需要利用课外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更新教学思想,提高对初中数学课外活动的重视度,分层次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并且将活动的内容同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水平,为学生以后学习及成长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牛帅.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学的几点反思[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1(03).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文3
一、目前高中生学习地理状况分析
当前高中生的地理学习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有很强的功利性,而对地理学科本身的兴趣和热情并不令人满意,其主要原因是在初中阶段对地理教育的不重视,不仅是学生不重视,就连某些教育部门和领导、家长也不是很重视。高中地理是高中文科生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升学的需要迫使学生必须认真学习。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即使能够补上初中地理的“欠账”,往往也还谈不上对地理课感兴趣。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花了时间却没有学习成就感,自然会产生厌学情绪。
二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
原来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以学生接受知识为主要任务,教师是课堂的主体。结果是学生只是像机器一样在记忆,复现课本内容。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提高,也抹杀了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沉闷,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果差。所以改变这种现状尤为重要。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1、以导学案为模式的框架教学
以往作为老师会面面俱到的毫不保留的把知识一股脑的交给学生,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认真地想想,这会不会剥夺学生思考,探究的权利。所以针对新课改的理念。老师应改变以前那种方式,而进行以导学案为模式的单元教学,框架教学。每节课都有相应的导学案,导学案里面包含了每单元的知识点。在导学案里,老师可以把知识结构给学生,让学生有个宏观的把握。至于知识点老师可以先给学生设置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阅读教材。这时候,如果把教学比作“汽车”,那么教师是“指路牌”,学生是“司机”。让学生明确了目标后,就能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效率。然后学生自己思考、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2、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提问
以往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从启发学生的角度出发,会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掌握知识。新课改理念下,学生能力的培养才是关键。那么为什么不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呢?学而能问,既是学生认识的突进,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假如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学生们都去找,去发现,然后在课堂上交流一起解决问题。这样,积极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和发现能力。学生一旦进入情境,就会全力调动自己原有的认知经验参与当前的活动,形成一种饥渴难耐的学习状态。所以,我们学校开展了新的教学方法,全班根据需要分成若干组,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承担不同的任务,在不同教学要求下各个小组承担不同的任务,大家分头收集资料,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形成本小组的观点制成表格、文档、小报或课件,然后大家在课堂上展示。各小组可以承担不同的任务进行互补,也可以承担相同的任务进行竞赛这样学生们主动的参与进来,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仔细想想,每个同学都动了起来,如果每个同学有一个思想,那么这个小组会有多少个思想,这个班级会有多少个思想凝聚在一起呢。总之,老师想到的问题是老师一个人的,但几十个学生想到的问题会更加全面,对知识点的认识会更加深刻,为什么不把这个任务交给学生呢?这样的效果会很好。所以,问题要学生自己去提。
3、让学生自己思考,找出答案
有些地理事象与学生的原有地理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关,学生往往习惯于采用固定的思维方式,学习时会产生负效应。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消除学生“经验式”的思维定势,纠正错误。例如,我在讲述高中地理《环境保护》中的一个问题:次生盐渍化一般发生在农耕区,那么我国的农耕区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主要集中在东部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按惯性思维,学生推出我国三大平原会发生次生盐渍化。但事实上不是这样,我国的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推动学生的思维,教师和学生可一道来探究原因,从我国的降水分布、干湿状况、地形特点等因素进行分析,最终让学生明白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什么没有发生次生盐渍化。教学中,我有时会给学生一个错误的结论,然后指导学生通过资料查询,野外观察,实验等手段来验证我的结论。当学生们的调查结果和我给的结论不相吻合时,很多学生只是被迫接受了我的观点,因为在他们心中老师说的就是正确的。但也有学生敢于和我辩论。通过自己的调查结果,对案例的分析,指出我的结论是不正确地。事情虽小,但意义深远。就是让学生明白老师说得不一定就是正确地,真理是经过实践的证明的,老师并不是权威,要得到科学的结论就必须自己去探索。学生必然茅塞顿开。这时候,知识已经不重要了,学生的能力,素质、科研精神都受到了激发,效果自然明显。在地理教学中,坚持让学生这样摘“果子”,从而达到了一种无拘无束的说话境界.老师和学生之间变得像朋友在聊天在探讨问题。学生思维会变得异常活跃,创造精神会大大增强。学生也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4、善于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
僵化式的教学误区是教师仅仅简单地将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设计情境,按照学生的幼稚而错误的思维方式,进行演绎推理、论证或直观演示,进而得出错误或矛盾的结论,使“正确结论”与“错误结论”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激烈交锋。例如我在讲“黄赤交角”这个问题时,我说现在的黄赤交角是23度26分,那么假设黄赤交角是22度26分,即缩小1度,则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我设计一个情境,即太阳始终直射在赤道上,还会不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让学生想北半球纬度总和是90度,不论怎么样90度是不会变的,当热带缩小或扩大,其它两者都会发生变化,但加起来的总数是90度。最终让学生自己分析、推理,否定错误,走出误区,这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三、多方利用现有的地理课程资源,提高地理教学的多样性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文4
一、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课改要求教师及时改变自身的角色
新课改实施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重点培养学生的主观性,它着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正是因为如此,在日常教学中,学校往往忽视了教学的实际效果,甚至有的教师把它错误地理解为只要能让学生有效地解决作业问题,方法越多越好,有的甚至总结出了统一固定的学习解题模式,让学生生搬硬套,死记硬背,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当然,我们丝毫不否定它能让学生在短期内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功效。但同时,学生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他们的思维将被严重禁锢,因此,我们不能不考虑学生有限的学习能力,如果没有教师有效的引导,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二)教材的编排问题
新版教材与传统老教材相比有很大弊端,其一在内容上有明显的删减;其二它的知识点的排序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其三大量引入现代数学基础知识,从而致使新课改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与联系。虽然这很好地体现了提升高中生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但也忽视了数学的实用性。
(三)初中高中衔接问题大
学生从初中生变成高中生往往需要一个圆滑的衔接过程,但很显然,新课改并没有带给他们调整的时间。教材跨度大,与之前的初中知识没有直接关系,知识的深度和难度也明显加大,这些强烈的落差让学生在感到无所适从的同时,也使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挑战。它不仅仅体现在急剧下滑的学习成绩上,学生的心理也颇受煎熬,他们往往会缺乏自信,盲目抛弃自己,甚至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会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
(四)课时的严重缺乏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培养全面优秀的学生已成为当前重点的教学目的。但开设新兴课程与减少课时明显形成了严重矛盾,特别是高中数学教材内容的增加,题目数量的增多,难度的加大,无疑是给有限的课时雪上加霜。通常出现一个课时无法把课程内容全部教完的情况,更别说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了。基本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尚有难度,又如何能加强培养学生的主观性呢?
二、新课改高中数学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明确师生在教学中的位置作用
要解决新课改中高中数学教学所存在的根本问题,让学生很好地培养主观性,就必须明确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观察与引导。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定位不同于以往的教学中心,要逐渐把这种重要位置转移到学生身上,而教师则要渐渐转向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同时,也要把教学目的放在学生学习了多少、学到了多少上,这并不同于以往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求教师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安排,留给他们独立的学习空间,引导他们自己思考、自己讨论、自己归纳总结。这是一个学习兴趣的培养过程,也是学生自主自立自信不断完善的过程。
(二)以教材为本,适度挖掘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所有有效的、合理的教程变革都应该把基础教材作为发展的平台。在保证以教材知识为基础的前提下,利用各种教程资源适度挖掘开发知识,同时采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现实中体会创新学习方法,设置一些合情合理又浅显易懂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在教学中不断得到刺激和表达,并通过亲身体会对知识达到更深的理解和体会。这是一种以教材为本的由浅及深的学习,它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对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地锻炼。
(三)多种方法、多种手段共同促进
高中数学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数学思维,但数学所具备的抽象性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教学难题,从传统的教学方法来看,教师在课上通过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了解新知识的同时,又采用讲解例题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对知识的巩固。本来这种方法是没有问题的,但往往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更倾向于模仿一些相似的题型来完成,一旦遇到新鲜的题目,就显得无从下手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固化,这在初中教学中很普遍,但在高中教学中却是应该极力避免的误区。因此,这就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采用一题多讲、一题多方法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跳出传统的固定思维。
(四)巧用多媒体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文5
关键词: 新高考模式 地理选考 兴趣度 职业幸福感
2017年实行的新高考改革细则于2014年11月中旬由省教育厅正式公布。此次改革最大的变化就是将高考与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高考总成绩=必考科目成绩(语数外3门)+选考科目成绩(7选3)。选考科目为高中学考科目中的7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截止到2016年10月中旬,2017届的毕业生已经参加过一次7选3的高考。
据此,地理学科――一门在初中由《科学》、《历史与社会》分散涉及的非独立学科,不再作为2014级学生的文综学科而成为选考科目。这门以往理科生眼中的文科学科,文科生眼中的理科学科,就被更加边缘化了。那么,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究竟如何对待地理学科,尤其进入高二阶段,学生面临7选3的选择,可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在新的高考背景下,学生犹如在超市里选购商品(学科)的顾客,老师则形同商品促销员,要展现亮点吸引驻足观望的顾客。一位学科老师的价值在于被学生认可。试想,如果选考的人数非常少,班级也就相应减少,学科教师就会有富余,那该学科的老师在学校里就真的被边缘化了,成为学校“无用的人”。所以,唯有增强地理学科的内功,提高地理学科在学生中的分量,增加地理选考率,地理教师才能获得满满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
高考模式的改革,必然给一线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一定的影响。那么,在改革的时代,师生该如何开展教与学呢?其实《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给了我们答案――“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即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在教学中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2]。这是高中地理教育的首要理念,也是地理老师的“尚方宝剑”。不管考试制度如何改革,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不变的,培养目标是恒定的。
一、教学实践
如何营造一个“高效课堂”,既能渗透高中地理教育理念的使命,又能完成全体学生的学考教学任务,还能为部分参加高考的同学提供保障,亟待一线老师摸索研究。笔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反思中,在课堂教学中追求“低重心、高效率”,立足学生学情和兴趣,积极开展了如下四类课堂实践:
(一)走出去,拿进来――一轮红月和六朵棉花引发的课堂效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持之以恒学习的原动力。缺乏兴趣难免出现三种效应:(1)课堂40分钟专注度不够导致听课效率低下;(2)课后作业时间不够用时会牺牲地理的学习时间;(3)畏难心理导致遇难而退或者一知半解时不求甚解。
地理课堂如果仅局限在教室内,难免枯燥乏味。所以老师要积极创造“走出去”、“请进来”的机会,为课堂注入活力,激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案例一:一轮红月。《地理Ⅰ》第一章有个“观测月相”的天文活动。适逢2014年10月8日有天文奇观“月全食”,笔者及时把握教学机会,在当天的课堂上把月全食的形成原理、当次月全食的时间、观测要求一一进行介绍,并对“红月亮”的形成原因和同学们进行了探讨。
当天晚上,师生共同观测。无奈天公不作美,云层较厚,整个观测过程不理想,而且没有预计中的“红月亮”现象,师生都有些失望!
第二天的地理课堂上,师生再次探讨“天文观测选址”的要求,同学们很容易得出:天气晴朗、天空少云、灯光污染少、大气污染少等条件。这一次观测活动虽然不成功,却让同学们对怎样才能观测成功的区位条件印象深刻,比老师单纯讲,效果好多了。
生活中处处有地理,这就要求教师有一颗善于发现地理现象的心。例如此次的天文现象,近期发生的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新闻事件(如2016年7月9日影响本地的“尼伯特”台风,结合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分析成因危害等)、本地区乡土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土壤、河流、植被)、人文地理(工农业、城市、交通、物产)等都可以作为多元的课程资源,将地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走出去”的地理课,学生不仅兴趣高,而且内容知识性、实用性都很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养成了留心获取身边地理信息与分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而这种能力一旦获得,那真是终身受益的。
案例二:六朵棉花。国庆假期,正是棉花成熟的季。虽然教材中并没有涉及棉花的教学,但笔者及时采摘并将棉花带入课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笔者分别采摘了一颗尚未开放的棉桃、三朵处于不同开放程度的棉花、一朵采完后的棉壳、一朵烂棉。一进教室,同学们就被笔者手里的棉花给吸引了,大家兴致勃勃地又是摸、又是扯、又是用力掰,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笔者一一解答同学们的疑问:棉桃好重啊――因为尚未盛开的棉桃里有水分,棉絮很湿;很难用手掰开――棉瓣的盛开靠阳光晒;烂棉怎么形成的――棉瓣开放的时候遭遇了雨水没有及时晒干,发霉后又被虫蛀……
笔者接着提问:根据棉桃水分足、棉花盛开等特点,你能推测哪些地方适合种植棉花?我们国家最适合大面积种植棉花的地区是哪里?世界上盛产优质棉的国家是哪个?经过热烈的讨论,同学们从“温暖湿润”修正到“温暖干燥、光照充足、水源充足”;从“采棉大军入疆”联系到南疆最适合种棉花;从四大文明古国埃及联想到衣食富足的长绒棉之乡。
同学们又有疑问了:按理我们这里也是适合种植棉花的,为什么看不到呢?笔者又引导大家思考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效益,大家意识到了市场经济下一块土地上种什么,除了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合,还要考虑经济效益。
最后笔者让同学们细心观察青棉桃和盛开的棉瓣下叶子的区别。同学们立即发现采摘棉花时可能会把枯叶带进棉絮,这样就会影响棉花的品质。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大家纷纷献计献策:要是能够培育出一个优良的品种,在成熟期棉叶能够自动脱落,该多好啊!
既然没有机会把学生带出课堂到棉花地里去实地观察,那不如教师花时间去采集标本,把标本“拿进来”。本节课此环节用时不长,但师生兴致高昂、讨论热烈。教师创设适宜的情境,巧妙的设问和对学生疑问的引导,表面上看似闲庭信步,实际上却能展现出过硬的素质、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对课堂的掌控能力。
诸如“六朵棉花”这样的实物或情境一出现在课堂上,学生们就会蹦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追问,学生在这些任务的驱使下,就会积极主动地整理自己的已有知识、归纳辨析同伴的观点然后总结构建自己的知识架构,最终形成记忆深刻的新认知。
如此“走出去、拿进来”,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转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度就在那一刻被调动和点燃。在他们好奇对地理事物进行观察、体验和探索中,动手能力、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和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体现了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2],实现了由“要我思”到“我要思”、“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二)重律,循序进――“学案导学”提效果
很多同学还延续着初中时的学习习惯,希望老师能经常发些提纲类的资料,最好能有听写抄写作业,把高中地理尤其是《地理Ⅰ》当成纯文科学习,认为死记硬背就可以考高分,或者说学生心理上依赖老师,不愿意主动思考、整理、提炼。因此,教学中一些理论性相对较强的知识点,应如何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既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又能学会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
笔者在教授“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时,采用了学案导学的方式。
1.认知――教材处理
圈一圈、划一划:(1)常见的地质构造分哪两大类?(2)哪类岩石在什么条件下形成褶皱?(3)形成断层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2.归纳――表格整理
3.探究――背斜构造与向斜构造的判读(岩层弯曲状况、岩层新老关系)
4.实践――了解地质构造的地理意义
(1)找矿(石油、天然气);(2)找地下水:(3)挖隧道:(4)桥、坝、房屋等工程建设要避开。
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如果教师没有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在缺乏有效理解的情况下,学生往往采用低效的死记硬背方法。如此,不但记忆不深刻,而且不会灵活运用。因此,教师在处理该类知识时要及时发现学生认知困难所在,通过设计系列循序渐进的问题梳理知识点内在的联系,化解学生思维的障碍[4]。学案导学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此学案非常简短,但清晰地呈现了步步深入的学习过程,尤其是第四部分“实践”环节,让学生明白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目的和用途。同时,这则学案启发学生要举一反三学习:教材呈现的理论知识是什么?是否可以(用列表法来)归纳(对比)突出重点?该理论知识的实践意义是什么?教学实践证明先理解后记忆,才是最适合《地理Ⅰ》的学习方法。通过老师的点拨和学案的引导,学生逐步学会了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强化了学习效果。
(三)似无心,实有意――预复习作业形式的巧设计
一节课结束时,老师往往会布置为下节课学习准备的预复习作业,某些同学对待预复习作业的态度完全取决于当天其他学科的作业量。这说明即使同学们能意识到预复习作业的重要性,但由于其他科目的影响,预复习作业往往被忽视。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想起教研室曾举行过一次“我最满意的一份作业设计”,获得一等奖的是一份《常见的天气系统》的预习作业设计,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其启发,笔者在教学中也进行了尝试,收效很好。
附预习作业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预习作业布置
内容:在下列表格中记录校运会期间和本周末的天气变化情况,并思考导致天气变化的原因。
形式:通过收看电视气象节目的天气预报和自身实际观察,记录每天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和降水);住校生可以收听午间的校广播预报,做好记录。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就是要培养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指导生产生活实践。这份作业的设计者提前关注到学校运动会期间会遭遇冷锋过境这一天气变化,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地要求同学们记录校运会期间的天气情况,并思考导致天气变化的原因。既顺应了学生“无课业负担地享受运动会”的特殊心情,又充分利用了他们特别关注运动会期间天气的心理,不露痕迹,巧妙地完成了《常见的天气系统》新课学习前的一份重要预习作业。
事后的授课效果表明,这次的课前预习作业对学生学习新课及课后如何运用该知识点帮助很大。由于是实实在在从生活中取得的亲身体验,同学们印象非常深刻,对冷锋系统过境前后的特点有了深刻的理解。
附复习作业设计:
《水循环》复习作业
作业内容:研究性学习――“调查家乡的河流”
《地理教学指导意见》提出了“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这一基本要求。传统的课后作业形式往往要求学生熟记“意义”,再做几道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对此,笔者重新设计了研究性复习作业,布置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去做调查,旨在实现《学科指导意见》中倡导的“让学生在调查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方案、找到解决对策,并尝试撰写调查报告”[3]的要求。实践证明,这样的复习作业形式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真真实实地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关注了家乡的河流、水资源状况,更好地理解了“水循环更新陆地淡水资源”与“过度水污染”之间的矛盾。
(四)低重心,蕴深远――渗透科学素养、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新版《地理教学指导意见》将“地球的运动”一节定位为发展要求,无基本学习要求,教学难度和学习难度不大。由于课时的限制,老师不可能对此内容深入全面地讲解。很多老师无所适从。其实不然,老师的教学不仅要着眼于考试,还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笔者在教授《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时,结合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图片,补充了前苏联登月失败的经过及我国探月工程计划的内容。在对比中让学生意识到我国航天事业起步迟,发展快,航天之路曲折艰难的实情。同时,笔者及时在课堂上传递获得的最新新闻――2016年11月神舟十一号成功完成任务后,中国透露太空探索计划:2017年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2018年发射“天和一号”空间站核心舱;2022年完成空间站建设;新一批航天员(包括女航天员)选拔;为其他国家培养宇航员,等等。课堂上笔者以展望的口吻对同学们说:“也许不久的将来,老师和学弟学妹们用的地理教材和图册中就有我们班×××同学的名字和事迹。”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挑战困难,激发立志投身祖国航天事业的豪情。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教学活动,正值农历八月十八,同学们都熟悉钱塘江潮水。笔者及时引入这个乡土地理的案例,从曾经的无穷水患,到今天的旅游奇观,是一个典型的“利弊共存、化弊为利”的成功案例。由此教育学生,太阳活动、太阳辐射,以及任何一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都要全面认识其利弊,并积极化弊为利,为人类所用,促进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
无论高考形式如何改变,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2]。有时,教育的成功并不是用学生考试成绩的等级,或者有多少学生选择地理作为高考科目来衡量的。或许很多年后,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点学生已经淡忘,但当年地理课上,老师寓意深远的一两句话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可能就是他(她)一辈子的记忆和收获。
二、教学反思
地理学科创新教学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与学生交流时感到教与学中有不少的亮点和小惊喜,尤其是学生那句:“老师,我们觉得你不像是在讲课本,讲纯知识……引申开的知识更能记忆深刻,很喜欢这样的课……”因此笔者相信,只要坚持,肯定会有成效。
1.充实课程资源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地理课程资源,在实践中要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以适应课改和时展对课程资源多样化的要求。笔者以为,在此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入课外知识、实物展示等,都可以创造性地成为地理课程资源。
2.提升教师素养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有标新立异的思维,不是教材、教参资料的人工传声筒,对教材内容、课堂预设与生成应有深刻的思考和灵活的应用。这个过程,提高了教师的教材处理能力、课堂掌控和实践能力,使自身的教学理水平得以提升。
3.提高学生能力
课堂中的很多实例应来自于生活实际,贴近学生,教师应及时捕捉信息,巧妙引入,为学生营造更加广阔、真实的思考空间。利用教授新课,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深远意义,适时地给予学生点评和鼓励,使他们在循序渐进的思考过程中扫除障碍,由疑惑走向清晰,享受学习的快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业成绩,塑造良好的性格和学习品质。
4.打造高效课堂
最好的老师能让学生拥有持续的学习兴趣,地理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既能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去深远备课,又能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低重心”地浅显教学,尽量顾及每一位同学,增强他们学习的乐趣与自信。
要在课堂中讲授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知识,教师就必须在课前做更多的、充分的准备。学情的研究、教材的钻研、导学案的设计、学生疑问的解释等,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对能力等都是一种挑战。
三、结语
在2016年教师节前夕说,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5]。如何当好总书记眼中的“引路人”?如果选考地理学科的学生太少了,连上课的机会都没有了,没有机会和学生探讨地理问题,又何谈引路?地理学科具有文理兼备、综合性强的优势,因此,地理教师应集思广益多渠道地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既能落实高中地理课程要求,又能提高高考选考率,增强地理老师的职业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新闻.2014.11.
[2]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8.
[3]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Z].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4-13.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文6
关键词: 数形结合 数学思想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之一,所谓的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数量关系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利用这种结合,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应用其解决问题更加形象直观.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中非常广泛,它比较适合处理那些数量关系与图形位置关系可以互相转化的问题,在中考中既有填空题、选择题,又有解答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渗透、概括和总结.
一、数形结合在数与式中的应用
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教师应强调数与形的结合,让学生建立由数想到形,由形想到数的思想,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数与代数”的理解和认识,如利用图形理解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
北师大版七下第一章《整式的乘除》第5课时《平方差公式》,教科书通过拼图游戏给出平方差公式的一个解释,让学生完整地经历“猜想—验证—证明”的过程,目的是使学生对此公式有直观的认识,避免对公式的死记硬背,使平方差公式的学习更有意义.
例题1:如图1,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
(1)请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小颖将阴影部分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如图2,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你能表示出它的面积吗?
图1 a■-b■ 图2 (a+b)(a-b)
(3)比较(1)、(2)的结果,你能验证平方差公式吗?
得到a■-b■=(a+b)(a-b).
北师大版七上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中,数轴概念是中学数学中数形结合的起点,有理数的有关性质和运算都是结合数轴进行的.由于对每一个有理数,数轴上都有唯一确定的点与它对应,因此两个有理数的大小的比较,是通过这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位置关系进行比较的,相反数、绝对值概念则是通过相应的数轴上的点与原点的位置关系来刻画的.借助数轴可以更好地理解互为相反数、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例题2: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1|的结果是( )
A.a+1 B.-a+1 C.a-1 D.-a-1
分析:因为字母a表示的是数,所以a+1仍是一个数,要去掉绝对值符号,关键是正确判断a+1这个数是正的还是负的或者是0.根据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a
二、数形结合在方程中的应用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难点是如何根据题意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要突破这一难点,通常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示意图,特别是应用题中的行程问题、追及问题.
北师大七上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7课时《能追上小明吗》
例题3: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钟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解:设爸爸用了x分钟追上小明
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画出线段图,能进行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与文字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理解题中的等量关系,不同的思路就会出现等量关系的不同表现形式,从而列出不同的式子,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列出方程,解决问题,既能娴熟使用“线段图”又能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为初二、初三列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打下基础.
例题4:(2013年漳州市中考数学试卷选择题第8题)如图,10块相同的长方形墙砖拼成一个矩形,设长方形墙砖的长和宽分别为x厘米和y厘米,则依题意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x+2y=75y=3x B.x+2y=75x=3y
C.2x-y=75y=3x D.2x+2y=75x=3y
分析:注意观察图形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将对应的数与形结合起来,结果一目了然.
三、数形结合在不等式中的应用
北师大八下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的解集是一个集合,比较抽象.教学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不等式解集的理解,把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使学生更能形象地看到,不等式的解集有无数个.从而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了学生符号表达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5:解不等式3x+7>11-x
解:移项,得3x+x>11-7
合并同类项,得4x>4
两边都除以4,得x>1
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四、数形结合在函数中的应用
“函数及其图像”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它是历年中考的热点,也是每年中考必考的知识点之一.有关函数的问题让许多学生心生畏惧,无从下手.实际上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在解题时要善于将它们“牵手”,将它们的“形”与对应的“数”结合起来,往往会使很多棘手问题迎刃而解,并且解法简捷、独特.
例题6:已知反比例函数y=■,若x■
分析:因为x■,x■,x■不是具体的数,无法带入y=■求值比较大小,利用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及x■,x■,x■的大小关系,如上图,在图像上就可以直观地比较出y■,y■,y■的大小关系.本题巧妙地构造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建立合理的几何模型,利用图像法解决抽象的代数问题.
例题7:已知方程x■-px+5=0有一个根大于2,另一个根小于2,求p的取值范围.
分析:由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知:方程x■-px+5=0的两个根是抛物线y=x■-px+5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因为一根大于2,另一根小于2,所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一个在2的左边,另一个在2的右边,且开口向上,如图可知当x=2时,函数值y
此解法利用函数图像的直观性,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化难为易,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解题的有效性.
例题8:已知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x与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所示,那么不等式kx+b
A.x0 C.x1
分析:从表中选取两对对应值x=0,y=1;x=1,y=0作为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y=kx+b的图像,不等式kx+b
解此题的关键是将它们对应的形与数结合起来,从形的角度看,是求直线在x轴下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从数的角度看,是求不等式的解集.
以上三例是有关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问题,解此类题型时要善于将问题中的数与形结合起来,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融合在一起,通过“以形助数”、“以数解形”的思想策略,揭示出其隐含在内部的几何背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直观化,从而有效地找到解题途径,达到优化解题的目的,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五、数形结合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
北师大九上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4课时《船有触礁的危险吗》
例题9:海中有一个小岛A,该岛四周10海里内暗礁.今有货轮由西向东航行,开始在A岛南偏西55°的B处,往东行驶20海里后到达该岛的南偏西25°的C处,之后,货轮继续向东航行.你认为货轮继续向东航行途中会有触礁的危险吗?
解:要知道货轮继续向东航行途中有无触礁的危险,如图,只要过点A作ADBC的延长线于点D,如果AD>10海里,则无触礁的危险.根据题意可知,∠BAD=55°,∠CAD=25°,BC=20海里.设AD=x,则
tan55°=■,tan25°=■
BD=xtan55°,CD=xtan25°.
xtan55°-xtan25°=20.
x=■≈■≈20.79(海里)>10(海里).答:货轮继续向东航行途中没有触礁的危险.
此题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使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运用已有的三角函数知识进行解答.
六、数形结合在统计与概率中的应用
新课标中的统计与概率,在内部编排和内容要求上有所加强,真正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发现并提出问题,运用适当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运用合适的统计表统计图来展示数据做出决策.
例题10:(2010年漳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第21题)漳州市某中学对全校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知识测试,为了解测试结果,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将成绩分为三个等级:不合格、一般、优秀,并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不完整).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请将以上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
(2)若“一般”和“优秀”均被视为达标成绩,则该校被抽取的学生中有?摇?摇 ?摇?摇人达标;
(3)若该校学生有1200人,请你估计此次测试中,全校达标的学生有多少人?
在统计初步中,一组数据,反映在坐标平面上就是一群离散点.研究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相当于考察这群离散点的分布状态;而研究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标准差),就相当于考察坐标平面上这群离散点的分布规律.这里融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到这点,从而加深学生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概念的理解.
例题11:(2012年漳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第21题)有A、B、C1、C2四张同样规格的硬纸片,它们的背面完全一样,正面如图1所示.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随机抽出两张(不放回)可拼成如图2的四种图案之一.请你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分析拼成哪种图案的概率最大?
图1 图2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或列出表格,然后根据树状图或表格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拼成各种图案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解:画树状图如下:
列表如下:
P(卡通人)=■=■
P(电灯)=■=■
P(房子)=■=■
P(小山)=■=■
拼成电灯或房子的概率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