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化经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化经营范文1
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从国内经营走向跨国经营,从国内市场进入国外市场,在国外设立多种形式的组织,对国内外的生产要素进行配置,在一个或若干个经济领域进行经营的活动的战略。 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通过系统评价自身资源和经营使命,确定企业战略任务和目标,并根据国际环境变化拟定行动方针,以求在国际环境中长期生存和发展所作的长远的总体的谋划。
跨国界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商品在国际间的交换,即国际贸易;特许,包括商标、专利权、专有技术及具有财产价值的知识产权的使用;劳务输出,包括市场广告、法律
(来源:文章屋网 )
国际化经营范文2
关键词:民营企业;国际化;金王集团
一、金王集团的国际化经营
青岛金王集团创立于1993年,主要业务是蜡烛时尚礼品,此外还有家居用品、洗浴用品、石油开采及零售业。集团在美国、欧洲、越南等地设立了24家分支机构,全球拥有员工5000余人。青岛金王是日用消费品蜡烛类行业中亚洲第一家、全球第三家上市公司。企业先后被评为中国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Kingking品牌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中国名牌,被国家商务部评为中国出口名牌。
金王集团的发展道路是借助世界商业巨头打开国际市场,继而拓展国内市场。1998年,美国沃尔玛公司通过对金王Kingking的严格验厂,向金王开放了其在全球的连锁店。随后,金王产品又挺进德国麦德龙、法国家乐福等世界500强商业集团,与世界500强前17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之后,金王集团相继在美国、韩国和越南设立了研发中心和工厂,其在国际市场占据了年销售额第三的位置。
金王集团的国际化经营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国际化团队
金王集团不仅雇佣当地的员工,还聘用当地的管理人员,让他们在遵循公司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自主管理。这省去了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磨合的过程,从而获得了更多的收益。比如,美国的研发中心,全部员工都是美国人,他们根据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仅按照公司规定按时向公司提交研发成果以及财务报告等。
2、吸引国际化客户
在与国际化客户的合作过程中,企业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中国人做事总是觉得"差不多就可以了",可在跟国际客户接触的过程中,往往才知道,必须要按国际标准办事,否则就是给自己找麻烦。比如,沃尔玛发现了不合格的商品,要下架,销毁或者遣送回原厂商,所有的下架、运输、销毁等费用都是有原厂商负责,这往往比商品本身的价值贵了很多倍。这不仅是收益的损失,也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不仅是产品质量,还有厂房、生产线、员工宿舍于福利等,都要按照国际标准来,甚至是员工的诚实与否都是合作前要进行调察的内容。
3、生产的国际化
在进行销售的国际化之后,生产也要进行国际化。在国外建厂是一个规避风险的好方法。不仅可以避免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经济风险,还能降低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二、民营企业国际化现状
我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以进出口贸易为主要形式,跨国投资主要以合资企业为主,投资规模偏低,而且投资领域和投资区域相对集中。
1、民营企业的竞争优势
民营企业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在国际这个大市场中,还是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处于发展初期,规模小,潜力大.企业处于发展初期,机构设置不完全,也没有形成固定的管理模式,便于根据国际化标准进行改革。同时由于规模较小,相对来说比较灵活,容易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2)生产成本低。这相对于国外的产品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中国的原材料,以及劳动力的价格都相对较低,较低的成本使得半成品及产成品的价格很低,在国外市场上相对于当地产品有较大的竞争力。
(3)国家政策扶持,从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为其国际化经营提供了便利与支持。
2、营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竞争优势,民营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遇到的困难更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我国民营企业规模小,优质产品少,品牌效应低,竞争力弱。
(2)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资金不足,融资机会少,而且渠道狭小。资金短缺使得多数民营企业难以开拓国外市场。
(3)我国的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落后,经营管理者的素质较低。企业难以建立以知识和科技为企业核心的竞争能力,难以建立长远规划的国际化经营理念与目标。
(4)长期以来的本土化经营使大部分民营企业缺乏海外经营与发展的基础。企业缺乏人才,以及对国际市场的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等都没有采用国际标准,难以扩大海外市场。
(5)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差。我国的民营企业主要出于产品生产的上游,以加工、制造半成品为主,利润低,与国外的企业差距较大。从出口的产品结构来看,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东南亚各国的出口产品存在同构性,而且我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不存在竞争优势。
除此之外,多数民营企业还存在销售范围小,在国外不能形成自己完整的销售网络,又不能依附于其他产品的销售网络,使得分销渠道狭窄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企业进行国际化的过程中,急需解决。
三、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建议
对于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在政府加强政策扶持,形成完整的政治体制优势的基础上,企业要依赖于自身的努力。毕竟国家所能提供的政策有限,而且对于所有企业都是公平的,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的好坏,企业自身的努力有这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民营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本文有以下建议:
(1)树立国际化经营观念,调整公司战略,确立目标。应充分认识到国际化是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获取国际竞争力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并调整企业战略,做好企业内的沟通工作,明确目标,并做好实现目标的规划。
(2)明确产权,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以及监督机制,企业的制度安排要科学,要走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的发展之路。
(3)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一切生产活动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其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受影响。
(4)不断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产品的创新性非常重要,必须加强新产品的研发。同时,在生产技术、生产工艺、营销和管理等方面也要进行创新。构建以创新为龙头的企业文化,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发展。
(5)集中资源,构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民营企业的资金有限,必须选择企业价值链上的一两个重要环节进行投资,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与其他企业的明显差异,是自己在同其他企业竞争的过程中具有优势。
(6)重视人才,尤其是国家化人才的培养,为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注重员工个人的发展,这样才能留住员工,让员工逐步成长,成为对企业具有高度认同感、归属感的真正的人才。
(7)进行国际化发展的同时,拓宽国内市场,获得一定的资金回报,支持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
(8)改善企业财务情况,扩大融资渠道。在努力扩大融资渠道的同时,企业应该注重改善自身的财务状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而这也要求企业进行营销和管理创新,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1]尤宏兵.民营企业国际化竞争力提升路径分析[J].企业活力,2009,(2).
[2]蔡文著.构建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竞争优势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12).
国际化经营范文3
【关键词】中小企业 国际化经营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国际贸易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小企业必须发挥相对技术优势、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市场营销优势和特色产品优势,加快国际化经营的步伐,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是中小企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企业国际化经营已成为现代世界经济的一种历史潮流,如果我国中小企业不能适应这一潮流或对新的形势无动于衷,必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被淘汰。
一、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化经营对于扩大我国的对外经济交流,促进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提高企业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我国吸引和利用外资
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这些资金不可能只靠国内筹集。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一方面可以以中外合资兴办企业的方式吸引国外资金;另一方面可以以产品出口、劳务出口、出国办企业等方式获得利润、赚取外汇。
2、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国内和国际资源
目前随着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我国大、中、小企业的相互关系正处于重构之中。我们应鼓励一部分中小企业加入国际分工协作体系,加入国外企业的柔性生产系统,开展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这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一条捷径,也有利于国内外各种要素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最佳配置。另外,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平均资源数量很少,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资源供需的矛盾将日渐突出,而国内资源的相对不足往往会限制企业的发展。所以,我国中小企业应当走向世界,利用国际资源发展我国经济。
3、有利于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竞争力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很不平衡,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竞争力不强,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依靠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来摆脱困境。中小企业除了自身努力及利用国内资源外,还应该借鉴、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国中小企业还可以在工业发达、技术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开厂设店,建立合资或合营企业,并且以各种方式吸收当地领先于世界的先进技术,然后再转回国内,进而推动国内企业的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旧有设备的更新改造。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有利于适应生产社会化、专业化迅速发展的要求,逐步缩小与国外中小企业的差距。
二、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困难
1、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
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源于科技创新,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先进设备较少、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同时,企业普遍缺乏持续开发独特产品和持续发明专有技术的能力,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正因如此,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主要以低价取胜,导致了市场所在国、地区的反倾销行为,一些产品的许多海外市场丧失殆尽。同时,由于我国国内产品标准相对低于国际标准或国外的先进标准,使外国可以通过技术壁垒阻挡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受限制的产品品种越来越多,设置技术壁垒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多,贸易技术壁垒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最大障碍。
2、市场信息不畅,对国际市场缺乏深入了解
国际化经营企业必须快速洞悉国际市场,充分预测市场变化。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决策者的主观性以及经营的封闭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际市场信息收集比较滞后,信息资料的处理和反馈功能比较弱,缺乏对国际市场全面、动态的了解。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没有借助专业的市场研究力量的习惯,很少对国际市场开展针对性的专项研究或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点和消费行为特征,导致失去对市场发展趋势和潜在机会的把握,这阻碍了自身的国际化经营。
3、融资困难
资金短缺且融资困难已成为困扰我国中小企业的首要问题。国际化经营更需要资金,但我国金融环境难以解决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资金不足问题。由于中小企业资产较少、风险较大、资信程度较差以及社会上对所有制的偏见等原因,商业银行一般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此外,由于法律的限制,中小企业很难像大企业那样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上市等直接融资手段来筹措资金。尽管国家为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难问题于2004年5月设立了中小企业板,但中小企业板的进入门槛比较高,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望尘莫及。由于缺乏资金、融资渠道狭窄,中小企业一些具有良好前景的项目也无法上马,严重阻碍了其国际化经营的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处于不利地位。
4、缺乏拥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必须要有通晓国际惯例、熟悉国际市场规律及国际贸易法则的管理经验丰富、善于把握国际市场动向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而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起点低、人才储备匮乏,现有管理及技术人才知识结构偏低,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尤为缺乏,管理经验不足,对于国际市场行情判断不准。很多情况下,中小企业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的市场经验和直觉把握市场,这样就难以形成自己的国际化营销模式和建立稳定的消费群体,更难以与其他国际经济实体进行竞争。
三、中国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对策
1、政府加快制定跨国经营及海外投资战略规划与法规
宏观管理部门应结合我国国情与国际经验,抓紧研究制定中国跨国经营总体战略、地区战略、技术战略、投资战略及市场营销战略。首先由国家权威部门起草一个指导性条例,就跨国经营、海外投资的有关问题做出原则性规定,然后由国家财政、金融、外汇管理等部门制定相配套的税收、信贷、外汇、保险等政策规定,经实践之后再制定更加完备的法律。
2、国家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资金问题一直制约着中小企业的成长,尤其是对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是支持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项重要措施。首先,根据市场规则加快形成银行业有序的竞争格局,实现多元化的融资工具以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其次,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必须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同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制定各种配套法规、完善各相关机构、积极创新信贷服务,给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再次,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完善和落实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逐步建立起统一的税收优惠体系,使中小企业真正成为受益者。最后,对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进行财政补贴,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覆盖面。另外,政府可设立专门为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服务的风险基金,并通过税收政策鼓励各类风险投资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投资,促进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
3、中小企业应加快技术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能否走向国际市场并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形成并保持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的核心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如技术、专利、生产技能、互补性知识等。只有着眼于培育企业的核心资产,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开发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中小企业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根据我国国情,要发挥中小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特殊作用,关键是要形成一个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体制和政策环境。首先,要重视中小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用新经济改造传统经济。其次,应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再次,可以协作、挂靠、配套等形式,加强中小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的紧密联系,引导有一定知识和技术基础的中小企业加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行列,从整体上提升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
4、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投入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需要大批跨国经营人才,为了缓解人才供需的矛盾,从短期看,中小企业可选派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进修培训,掌握新的经济理论知识。从长期来看,中小企业可全面推行岗位培训,请国际企业管理、经贸、财会、营销与外语专业的专家学者到企业中开设培训班,培养未来跨国经营的生力军。如果企业拥有足够的实力,可以对人力资源做超前投资,从有关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广纳人才,让他们在实践中尽快掌握业务知识,为企业保持人才优势做充分的准备。另外,中小企业必须重视对东道国本土人才的利用,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在产品研发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方面的相对短缺,另一方面是由于东道国本土人才更加熟悉本土市场,能更快地对本国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
5、选择合适的国际化经营方式
我国中小企业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灵活多样的国际化经营方式。可以通过与外商开展合资、合作经营,在弥补自身资金不足的同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力;通过开展特许经营,利用授权商的商标、技术和经营方式,迅速扩大影响,开拓市场;与大企业协作,加入全球制造网络。可以通过集群化经营,依靠“集体”的力量谋求更强的竞争优势;借助海外华人的经营网络,实施“走出去”经营战略,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考虑在当地直接生产。
【参考文献】
[1] 岳昊:“入市”与中小企业的国际化之路[J].财贸研究,2008(4).
国际化经营范文4
一、钻井行业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
1.国际石油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钻井是石油勘探开发的主要手段,约占石油开采成本的50%~80%。由于石油工业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的产业,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国际合作来进行石油勘探、开采和加工。世界石油工业一开始就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现代石油工业更发展成为世界性、国际性的产业。石油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市场,石油钻井业参与国际竞争是国际石油工业发展的必然,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更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2.行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是人口大国,资源稀缺。与之相反,石油钻井施工队伍庞大,生产能力过剩。目前国内有1000多台石油大钻机,按现有生产能力计算,其中有一半是过剩的。目前国内市场已饱和,石油钻井要发展就必须走出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搞开放型经济、国际化经营,这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加快我国石油钻井业的发展步伐,解决我国石油钻井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的需要,是钻井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内在动力。
3.石油工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原油属于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涉及国家的安全。仅靠进口,不但数量、价格受制于人,而且存在较大风险。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遇到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资源不足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走国际化经营之路。钻井业是石油工业的龙头,在石油工业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我国海外石油开采全部依赖国外钻井承包商,一是价格高;二是外汇流失;三是受制于人,不利于石油工业的国际化经营。
二、 钻井行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选择
分析我国钻井行业国际化经营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困难与机遇并存,优势与劣势同在。如何寻找能够利用机遇、规避风险、发挥优势、弥补劣势的战略,我们可以用 SPACE模型及SWOT分析技术。
1.战略地位与行动评价。SPACE模型是一种战略类型选择技术。企业战略依不同的研究目的,可分为不同类型与形式。在一定区间内,以离散整数对应标记评判标准,从而得到FS群组指标与ES群组指标所包括各因素的定量得分,然后加总计算其算术平均数,从而得到FS―ES轴上的得分。同理,可得到CA―IS轴上的得分。由FS―ES轴上的得分及CA―IS轴上的得分,可以得出目前我国钻井行业适宜选择竞争型的战略类型。
2.SWOT分析。SPACE模型实现了战略类型选择,对于同一类型下的战略形式的选择可借助SWOT分析技术。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既提供了企业发展的机遇,也潜伏着对企业发展的威胁;并且企业较之业内其他企业,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战略形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机遇与威胁的每一个因素,从而能够把握机遇与规避风险。通过在考虑影响我国钻井行业竞争战略实施变量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最终确定目前合资是我国钻井行业国际化经营的最佳战略选择。
三、合资战略的实施及建议
一般说,合资能够较好地适应东道国市场的需要、降低政治风险及其他经营风险,充分利用合资伙伴的优势及享受东道国资源利用及其他优惠待遇。目前,我国钻井公司正置身于入世以来动荡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因此应在巩固国内钻井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强管理创新,努力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为此,我国钻井公司在实施合资战略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积极努力:
1.加强对国际市场的分析。目前国际上油价持续走高,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则,必然引起投资增加,进而引起钻井工作量的增加。国际石油工业已经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利益格局。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市场目标应定位在第三世界的产油国和受西方国家制裁的产油国。一方面这些国家和我国关系比较友好;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的石油工业技术服务水平和基础工业比较落后,加之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恶劣等原因,是我们扩大市场份额的有利地区。
2.选择适宜的调控组织。调控组织的选择是我国钻井公司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钻井公司的规模及相应的合资战略,我国钻井公司可以选择国际部结构,即在集团总部的调控组织体系中单独设立一个国际部门,负责协调和控制集团所有的海外经营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调控组织的选择也只能是相对的。我国钻井公司应遵循权变原则,随着跨国经营范围和规模的扩大,应对所选择的调控组织做必要的调整。
3.全方位与国际接轨。按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组织生产和项目运作,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提。我国钻井公司为了加快跨国经营的进程,一方面应该安排专人收集国际标准、国际惯例,包括国际间谈判的规则、规范、行文惯例和标准合同等;另一方面,依据国际标准来进行工程施工、技术服务和相关设备制造等,并且邀请国外资深机构进行评价,尤其是要获得钻井设备的API(美国石油学会)授权,从而获得国外石油公司的认可。
4.加大对跨国人才培养开发力度。目前,人才问题己成为制约我国钻井行业国际化经营发展的瓶颈。为此,跨国人才的开发培养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人才开发有多种途径,有效的选拔是重要基础,而培训也是最重要的方式。各钻井公司要开阔思路,大胆探索人才开发利用的途径,根据系统和专业建立起涉外人才库,统一管理,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为创造出富有竞争力的国际化公司、加快国际化进程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国际化经营范文5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经营;意义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1
一、国际化经营的涵义
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从国内经营走向跨国经营,从国内市场进入国外市场,在国外设立多种形式的组织,对国内外的生产要素进行配置,在一个或若干个经济领域进行经营的活动的战略。 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通过系统评价自身资源和经营使命,确定企业战略任务和目标,并根据国际环境变化拟定行动方针,以求在国际环境中长期生存和发展。国际化经营是当今国际联系日益紧密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特征:企业在国际产业结构体系中具有较大的实力和规模;企业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企业有能够适应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运行机制;企业以国际价值作为其生产和交换的价值评价标准;企业有足够的外汇进行国际化经营。
企业国际化经营应具备的条件:在经营思想上要从市场经济意识提高到国际化经营意识;在经营目标上要从国内适销对路转变为谋求国际市场上具有核心竞争力;在经营风险上从承担一般生产经营风险转变为承担国际经营投资风险;在经营体制上要从适应国内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转变为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管理的经营机制;在经营组织上要从内向型联合经营转变为外向型跨国化经营;在经营战略上要从国内市场导向转变为国际市场导向;在人才培养上要特别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二、实施国际化经营意义分析
第一,实施国际化经营是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经过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初步完成了轻纺、家电等产业的进口替代,这些产业中的许多企业及其产品在激烈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不断成长壮大,扩大规模,实力增强。在总供给相对过剩而国内市场相对饱和、内需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引导和推动这类产业和企业在调整和升级过程中,面向国际市场,通过实施以对外直接投资为核心的国际化经营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并在国际竞争中增强自身的能力。因此,通过实施国际化经营,既可以使国内产业生产能力向国外延伸,又可以籍此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
第二,实施国际化经营是避免外国反倾销的迫切需要。我国多个出口行业都曾被外国以反倾销名义提出过诉讼,据不完全统计,国外诉中国反倾销案近三十年间达420多起。比较重大的反倾销案有阿根廷对中国产微波炉、美国商务部对中国31家汽车挡风玻璃生产厂进行的反倾销调查。发达国家之所以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屡屡展开反倾销,实际上是在实施一种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中国的出口商品要想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的份额,单靠价格手段是很难实现的,如实施不当,很可能会招致反倾销调查。因此,企业有必要全方位实施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当地市场,从而带动国内设备、技术、零部件及原材料的出口,有效规避反倾销诉讼风险。
第三,实施国际化经营是充分利用国外资源的迫切需要。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国内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如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森林以及渔业等资源,早已经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匾乏征兆,许多资源正面临着日益增长的进口压力,如果仅单纯依靠一般进口贸易,则极易受到国际初级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而主动出击,走出国门,进行资源开发型投资,将可以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主动权,在广义上认识利用国外资源。
第四,实施国际化经营是获得国外关键技术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是设备、技术和管理的落后。而发达国家对高科技出口一般都实行比较严格的限制,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大量出口的一般是制成品,输出的也多为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和技术,如果我们直接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对于那些拥有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企业,购买其多数股份进行控股,或者与其建立合作或合资企业,雇用当地工程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大量熟练工人,利用当地或购买世界市场上的先进设备,我们就有可能获得许多在国内得不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所以,海外企业一方面可直接利用当地先进技术进行生产管理,另一方面可为国内企业选择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从而为国内经济服务。
第五,实施国际化经营是我国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的必由之路。经济全球化的目的是促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而各种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是其必不可少的条件。从亚洲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的经验来看,日本企业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韩国企业和我国台湾地区企业在八十年代初都先后走上了海外投资,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之路,而后才逐步扩大在当地零部件生产和当地采购的比例,最终一些企业发展成为在全球范围内颇具影响力的跨国公司。从企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走境外加工贸易之路是企业国际化经营,进而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的必由之路。我国目前已有一些颇具实力的企业集团,以这种方式走出去,开始了其漫长的国际化、跨国化的征程。只有在国际竞争中不断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提高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才是国内企业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正确战略选择。
国际化经营范文6
关键词:SA8000中国出口企业冲击法律对策
绿色壁垒之后,我国企业正面临一道无形的贸易壁垒——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社会责任标准认证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许多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SA8000可能成为我国产品贸易的新壁垒。曾经属于精神文明范畴的道德,将以“标准”的形式出现,并作为一种赚钱的法则、一种市场的力量来加以强化——这是前不久走近中国的“社会责任标准”给我们业内经营者带来的全新信号。SA8000标准既是外在市场竞争所强制要求的,也是我国企业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营观念,深化改革以及促进社会进步所必需的,是外在要求与内在需要的统一。
SA8000标准的主要内容
SA8000标准即“社会责任标准”,是SocialAccountabilitv8000的英文简称,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标准,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皆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SA8000标准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一样,皆为一套可被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的国际标准。这套社会责任标准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不同,它主要关注的是人,而不是产品和环境。目前,该标准已开始作为第三方认证的准则,在全球的工商领域和企业机构逐渐推广、应用和实施。SA8000标准指定了下列领域内的最低要求:
童工:企业必须按照法律控制最低年龄、少年工、学校学生的工作时间和安全工作范围。
强制雇佣:企业不得进行或支持使用强制劳工或在雇佣中使用诱饵或要求抵押金,企业必须允许雇员轮班后离开并允许雇员辞职。
健康安全:企业须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对事故伤害的防护,健康安全教育,卫生清洁维持设备和常备饮用水。
联合的自由和集体谈判权:企业尊重全体人员组成和参加所选工会并集体谈判的权利。
差别待遇:企业不得因种族、社会地位、国籍,伤残、性别、生育倾向、会员资格或政治派系等原因存在歧视。
惩罚措施:不允许物质惩罚、精神和肉体上的压制和言词辱骂。
工作时间:企业必须遵守相应法规,雇员一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规定时间,加班必须是自愿的,雇员一周至少有一天的假期。
报酬:工资必须达到法定和行业规定的最低限额,并在满足基本要求外有任意收入。雇主须提供津贴、处理和扣除额,不得以虚假的培训计划规避劳工法。
管理体系:企业须制定一个对外公开的政策,承诺遵守相关法律和其他规定;保证进行管理的总结回顾,选定企业代表监督实行计划和实施控制,选择同样满足SA8000的供应商,确定表达意见的途径并采取纠正措施,公开与审查员的联系,提供应用的检验方法,并出示支持的证明文件和记录。
SA8000标准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
虽然我国尚未有企业因SA8000标准出口受阻的案例报道,但国内一些地区企业因生产经营环境遭一些跨国公司取消出口合同和取消合作的案例已有发生。据估计,从1995年以来,中国沿海地区至少已有8000多家工厂接受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审核。SA8000标准出台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潜在影响可能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我国企业国际经营参与度
“企业社会标准”及SA8000标准对许多企业来说的确属于新生事物。一个企业要打造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国际化公司,解决不了国际化问题将几乎使之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国际化公司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公司必须按照国际游戏规则办事。可以认知的国际企业游戏规则里面有三个阶梯:第一个是ISO9000,这是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标志;第二个阶梯是ISO14000,主要是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第三个是更高级的,就是SA8000标准,SA8000标准从某种角度来看,就是把企业作为社会人来要求。
对我国企业劳工权利的影响
长期以来有些企业盲目追求眼前利益,不顾员工的生存和工作环境,侵犯本企业职工的健康权利;有些企业在招聘、提升和报酬上采取性别歧视、侵犯隐私权;有些企业对员工的评价不公正、不诚实、不及时、克扣薪水、专横或不公正的对待员工的投诉。如果实施SA8000标准,企业将不得不采取措施,改善劳工条件,争取SA8000认证。就会提高生产成本,就会削弱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对我国大部分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沉重负担(SA8000认证一般需要1年的时间,证书有效期为3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
对贸易的影响
如果一国要求其进口产品的生产企业达到SA8000的要求,否则不准进口,则将对贸易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旦影响贸易,容易生产连锁反应,从一个国家扩展到多个国家,甚至全球。更多的企业则是因为达不到SA8000的要求,与出口订单失之交臂。据不完全估计,从1998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至少已有1.2万家工厂接受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审核,有的企业因为表现良好获得了更多的订单,部分工厂则因为没有改善诚意而被取消了供应商资格。如今,欧盟已将“人权查厂”在内的社会行为准则赋予了更宽泛的内涵。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大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起着决定性作用。若企业全面达到SA8000的标准,则劳动力优势可能会丧失甚至变成劣势。过多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安置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廉价劳动力历来是我国吸引外资的基本条件,如果劳工标准提高到SA8000规定的水平,对外资的吸引力将降低,从而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和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与发展。
面对SA8000标准的法律对策
面对SA8000标准的冲击,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该标准的重要性,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免在壁垒完全形成时陷入被动。
制定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
中国的《劳动法》早就有了和SA8000基本相同的规定,有的甚至比SA8000还严格。“中国有很好的劳动法,但是并未得以实施。”邓肯•格林在调查了中国的服装业后说:“很多工人不清楚自己有休假的权利、加班要有限制,甚至连劳动合同都一无所知。在很多工厂,工时被无限制地延长;工作环境危机四伏:有毒化学品、火灾隐患、工伤事故处处都有。”因此,必须在劳动法法律框架下和法制现代化的要求下,修改劳动法中较低操作性的内容和过于原则化的条款,加快《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进程。因此,必须整合《劳动法》和SA8000标准内容,制定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并逐步形成一种与利益挂钩的机制和体制,保证标准切实得到实施。无论从保护劳动者权利来考虑,还是打造中国出口企业持续的国际竞争力来考虑,我们都应十分重视劳工标准,引导企业尊重和保障员工权益,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必须警惕以牺牲中国劳工为代价的国际竞争力。
企业积极按照SA8000标准调整自身行为
目前最主要工作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SA8000标准的认证。开展SA8000国际认证,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新“通行证”。中国企业的一个现实选择就是通过自身努力达到标准,并申请SA8000认证。
要严格按照中国现行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SA8000标准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企业要全面遵守和执行中国现行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同时要重视SA8000标准,即使不申请认证,也要按照标准要求,不断改进企业工作环境与职工生活环境,改变中国企业“劳工标准低、劳工权益保护不充分”的不良国际形象。
可参照西方国家一些企业的做法,采用财务、环境、社会责任三者结合的业绩汇报模式以透明的方式向社会公布企业运作的综合效果。整合企业有关社会责任方面的内容,形成我国自己的SA8000体系,并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出口产品应积极申请并取得出口市场需要的包括SA8000在内的各种认证。特别是要重视贸易对象国的产品认证要求,根据进口商要求的标准提品。
加快建立新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
从SA8000角度讲,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尽快建立相应预警机制,以负责收集、跟踪SA8000新动向、新进展,建立SA8000的信息中心和数据库,方便企业查询,为企业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同时,认真研究SA8000对中国主要出口产品的影响,采取积极措施应对之,创造良好的出口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