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花落花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影花落花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影花落花开

电影花落花开范文1

首先,影视作品将文字具象化,虽然的确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但同时也压缩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以《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为例,“林妹妹”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就是她无处不在的诗意。关于她的容貌,书中除在宝黛初会时用“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一段文字形容了之外,并无过多描写。她的穿衣、打扮,非必要时也并不写及。在同一部作品中,作者对王熙凤的外表、服饰进行了大量的描写。从这个角度来看,林黛玉是精神的,王熙凤是物质的。由于得形易,得神难。所以,无论在多少人眼里,在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中,饰演林黛玉的演员陈晓旭的形象与林黛玉有多么契合,陈晓旭这个具象的人,都不能代替林黛玉这个缥缈的“神”。

除此以外,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夸张描写,有些也难以在影视作品中得到展现。如《三国演义》描写刘备“生得身长八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影视作品显然照搬不了这个形象。

其次,文学作品中的某些细节,影视作品难以表现到位。如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以郭襄开篇,写她十八九岁年纪,穿着淡黄衣裳,一人、一驴、一剑,独自游名山。

这少女十八九岁年纪.身穿淡黄衣衫.骑着一头青驴.正沿山道缓缓而上.心中默想:“也只有龙姊姊这样的人物.才配得上他。”这一个“他”字.指的自然是神雕大侠杨过了。她也不拉缰绳.任由那青驴信步而行,一路上山。过了良久,她又低声吟道:“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这一想、一吟,真叫人柔肠百结。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少年弟子江湖老.红颜少女的鬓边终于也见到了白发。

后文这短短二三十字,就将几十年的沧桑感描写了出来。因此,这些语言值得反复玩味。然而,由《倚天屠龙记》改编的影视剧有众多版本,却没有一部作品演绎了这个细节。这就大大减少了金庸影视作品的文学性。

再次,文学作品中的许多心理描写,也不能在影视作品中得到很好的展现。比如说《红楼梦》中,史湘云与贾宝玉说“经济”一事,贾宝玉说:“林姑娘不说这样混账话,若说这话,我也同他生分了。”林黛玉恰好听到,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经过这一惊、一喜、一悲、一叹,林黛玉对贾宝玉的疑虑就去了大半。贾宝玉挨打后,躺在床上养伤,吩咐晴雯给林黛玉送去几方旧帕子。林黛玉收到帕子,领悟到了贾宝玉的心意,又觉得可喜、可悲、可笑、可惧、可愧。其中滋味,都非文字不能传达。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影视作品,不太适合表达沉重、深刻的主题。比如实的《白鹿原》,改编成电影之后,只截取了小说的中间部分。虽然电影突出了黑娃和田小娥这条主线,但显得没头没尾。没有看过原著的人,很难体会到原著的社会意义和史诗般的厚重感。

电影花落花开范文2

影片讲述了法国素朴派画家萨贺芬-路易传奇的人生故事。但是在影片开始以后的近20分钟里,你看不到画家和画作,看不到想象中与艺术相关联的一切,你看到的只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帮佣妇人的辛苦劳顿。

影片从一百年前的一个清晨开始。在距离巴黎不远的小城桑利斯(senlis),太阳还没有升起,四周如夜晚般黑暗,一双粗糙的妇人的手在清冽、冰冷的河水里找寻着什么,随后她在教堂钟声的召唤下进入教堂,我们听到了她虔诚而质朴的歌声。镜头紧紧跟随着这个步履蹒跚、体态臃肿的妇人,我们渐渐放弃了关于艺术家的想象,进入萨贺芬艰辛的底层生活。她形容粗卑,衣着简陋,色调灰暗,常戴的硬边小圆帽透出些生硬的中性气质,披肩没有为她增添柔和、妩媚,而只显出纷乱和低微。她蜷缩在地上刷地板,默声接受主人剩饭残羹的施舍;打扫房间,做饭泡茶,还兼到肉铺打杂;和一群洗衣妇一起赤足站在流淌的河水里清洗床单。

她有一种在贫穷的生活边缘生出的“狡黠”:在做完活计的间隙偷偷打盹,却不忘准时索取报酬离开;洗涤每件床单的价格从原本说好的3苏要到5苏;到教堂虔诚地祷告,然后“窃取”融化的蜡油。

然而,就是这些辛苦和耍小聪明赚来的微不足道的小钱,她也没有像为她揪心的观众希望的那样,拿来略略改善―下自己的生存状况。她不还拖欠的房租、不买冬天取暖用的炭,却拿去买了颜料。

但萨贺芬有自己的乐趣,那就是享受自然。她爱自然胜过一切。收工路上,她爬上大树,闭上眼睛,听风从耳边吹过的声音。她望向田野中盛开的花朵的眼神喜悦而迷蒙,仿佛猫咪之于鲜鱼一样,对大自然萌发着一股“馋劲”。

萨贺芬还有一些奇怪的行为:她在肉铺帮佣时趁人不备灌些猪肝血水,在河滩找寻和带回黑色和黄色的泥浆,她在田野中采集色彩缤纷的野花。当她带着这一篮与贫困生活无关(看起来也无关艺术)的物什回到她租赁的小屋,在昏暗的烛光下调制这些神秘的颜料时,谜底终于在萨贺芬的唱诗歌声中揭晓:她画画。

她画画!她怎么会画画?她画得怎么样?她为什么要画画7不管观众心中有多少疑惑,萨贺芬边画边唱,怡然自得。萨贺芬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父亲是钟表匠,手艺人,母亲是牧羊女,她在牧场度过童年时光,成年后孤身一人,生活在底层人群中。她一向与‘高雅”无关,也从未学过画,却在40多岁的时候拿起了画笔。她在巴掌大的小画板上作的画让人想起爱因斯坦小时候手工课上做的丑陋的小板凳。多数人对萨贺芬作画抱以嘲笑,像看小丑表演,认为她“画得不像”。雇主们谈论起萨贺芬画画,带着亳不掩饰的嘲讽:“当她的守候天使出现要她画画,她就开始在附近的修道院作画。”人们大笑。

幸运的是,萨贺芬遇到了知音。当大收藏家威廉•伍德(wilhelm uhde)在一次晚宴上偶然发现了一幅苹果静物画时,他被画作深深感动和震撼着,他问画者是谁,答复是他的清洁工萨贺芬。伍德赞叹萨贺芬的天分,尊重她,从不认为自己比萨贺芬优越。伍德不相信上帝,也不相信圣母,但他相信人类都有灵魂。因此清洁工萨贺芬成了画家萨贺芬。

可是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火熄灭了。伍德匆匆逃出法国,离开了桑利斯。这一走就是13年。这13年里,萨贺芬还是贫穷的清洁妇,更加频繁地接受人们的施舍,然而她更加忠实地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近乎虔诚地作画,夜以继日。伍德再次见到萨贺芬的画时,他毫不吝惜赞美之词,告诉萨贺芬,她的画堪比任何伟大的画家。萨贺芬做起了成名的梦,她信心满满地准备着自己的巴黎画展。

为什么那么多伟大的艺术家生不逢时,他们拥有超人的天赋和才华,他们的画作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价值连城,他们却在生前食不果腹、衣不掩体,有的还要承受精神疾病的重重折磨。凡•高如是。卡蜜儿•克劳黛如是。萨贺芬也如是。

萨贺芬计划中的巴黎画展遭遇1930年那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夭折了。她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得了“被害妄想症”,在精神病院度过了余生。

也许,那些不朽作品已经是对这颗伟大心灵的最好回报;也许,这些困顿与苦难练就了萨贺芬绘画艺术的纯度。此外,她也收获了善良的人们的友谊。

萨贺芬和伍德的温馨友谊令人动容。在最初,连萨贺芬自己都怀疑自己的绘画才能时,伍德拿了一把椅子让萨贺芬坐在花园里,诚恳而郑重地肯定她的天赋,说出自己打算帮助她的计划。萨贺芬收藏了伍德匆忙出逃时遗留的笔记本,并在多年后重逢时物归原主。伍德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小到用漂亮的笔迹写一封真正的信,并且通过邮局寄给萨贺芬,大到在萨贺芬去世3年后,为她举办了梦想中的个人画展。

影片的最后一个画面给观众留下了一缕慰藉:身在精神病院的萨贺芬在伍德的帮助下,住进了一个面向田野的房间,她推开房门迈着蹒跚的步履走向绿地中的大树。萨贺芬告诉过伍德:“当我非常悲伤时,我就到野外去,我摸摸树,跟鸟、花、虫子讲讲话,心情就变好了……”伍德知道,那是萨贺芬的灵魂栖息之树。

电影花落花开范文3

那么,又有什么遗憾,

什么悲伤

生命跌撞得曲折。

死亡是宁静的星。

归于尘土,

归于雨露

这世上不再有我

却又无处不是我。

-——田维

今天晚上我是有课的,纵是没课,我也绝不会有写一些东西的打算,尤其在这个网络和游戏盛行的年代,写作已经是一种奢侈的精神追求,即使看电影也好,玩游戏也罢。可当触及到《花田半亩》这本书时,我面色开始疑重,顿时所产生的精神冲击并非用言语所能表达的。于是不如动笔,用我的心声来祭奠这位已逝的亡灵。可我不知怎么去书写才能表达内心深处的声音。

初识田维是在今天的历史课上,老师讲的是光绪皇帝,我承认光绪是一个可爱可怜的人,但我却无意识的走进了田维的世界——《花田半亩》,用她自己的话说:“花田里的文字,不是生活真实的热闹,是半空的寂寞。”诚然,到现在才知道田维,到现在才看《花田半亩》,我的却算得上落伍的人群了。

在这之前,我也是林林点点的知道些关于她的事情:“田维是《花田半亩》的作者。网络上继陆幼青、子尤后另一个敢于直面死亡的人。1986年4月5日出生于北京海淀区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2001年入高中部学习,2004届高三毕业生,考入北京语言大学语文系。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发现得了一种免疫性低弱的疾病(血癌)。但她仍坚持学习。于2007年8月13日逝世,葬于北京西山脚下一个叫温泉的墓园下,在小小的墓碑前,常年放着一束龙胆花,这是田维生前最钟爱的一种花”。通常来说这样的一个姑娘的故事是不足以吸引我的眼球的,我一直认为,活着只是生命在时间刻度上的形式,如果有一天面对早已预知的死亡,我也会从容的面对的。但当我看到她写下的文字时,心里只有沉重,是的,我只用了一个沉重,而她对我心灵的冲击远非一个沉重所能表达的。

2006年春天时,田维已经写下了40余万字,这些文字她命名为《半亩花田》,她说,“我是一位忠诚的花圃,键盘是我的花锄,我守望自己生命的花落花开,但我这院子,却是一般茂盛,一般荒芜……。

2006年底,田维病情继续恶化。入住协和医院,再转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半年过去,纵使用上每盒2。8万元的昂贵进口药物,病情也得不到有效控制。

田维的文字开始不忍卒读:“你也许只是想旅行,却不得不在终点下车。”“我能够明白,睡去意味着什么。请你们,为我拉下帷幕,回归,原始的宁静。”“我双手冰凉,死亡,它原来是一种深埋于土地的化石般的真实。”“生命是跌撞的曲折,死亡是宁静的星。”2007年6月27日,田维一梦醒来:“有时我在梦蝶,有时蝶在梦我,一如千年前的庄周。可是,一只翩翩的蝶,一场华丽的演出,真就这样谢幕?”7月3日,田维又写下:“好多时候,我以为自己在海上。好像一只漂流瓶,身体上装着生命的密信,漂洋而去……有一天,我会达到一个彼岸。那里,有没有传说中的花树繁花,有没有你,向我挥手微笑?”……

8月1日:“咳嗽。肉体的痛苦,是在将我的灵魂度化吗?”7日:“不要悲伤,每个人都殊路同归。”

10日:“如果可以,就让我的右眼去流泪吧,另一只眼睛,让她拥有明媚与微笑。”到12日晚12时,田维写下“花田半亩”里最少的仅9个字的一段文字:“……没情绪,毫无情绪,混沌。”——如同那个天才少年子尤在说“这个故事怎样收场?”这是田维的绝笔:13日,田维出现剧烈疼痛,全身发肿,肺、心、肾出现异常。当晚,在病床上,她看看窗外,又转过去面向妈妈。她也许很想说:“妈,让我睡吧。”但却不忍心说,她向妈妈露出微笑。田维最后一次打开电脑,泪湿“半亩花田”,犹如那留芳千古的林家妹妹暮春葬花,然后化蝶而去……

电脑陡成花塚。

其时,夏夜。天空深蓝。英仙座有流星雨。列车在北京城的万家灯火中穿过。

两天后,田维于昌平殡仪馆与深爱着她的人告别。素面红装,她没有穿上她梦境之中的婚衫。

9月3日,大熊最后一次走进再也没有守园人的“花田”,为《花田半亩》写下最后一笔。他说:“我相信,世界上是有魂灵的存在,从此田会站在生命的彼岸,为我们祝福……”

在最后的日记中她写道:不要说,你无所谓于生死。此身尚在,便难脱深情,纵使弘一法师如此高通明澈之人,也不免在临终前写下“悲欣交集”四字。人评:“悲见有情,欣见禅悦。”却喜欢那一句:“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花田里的文字,不是生活真实的热闹,是飘在半空的寂寞。我爱那凌空的寂寞,因寂寞而冷静,而人却不能够不用双脚去行走。生活终究是热闹的,世俗,喧嚣,甚至肮脏。但这就是我所眷恋的生活,我不该拒绝它真实的面目。

在她的世界里,没有“老去”这个词,因为一切都来不及,生命永远定格在21岁。《花田半亩》的责任编辑李丹阳说,读到田维的文字,“我突然意识到,田维多像我的女儿。我心中的女儿就应该是这样:她像仙子一样地单纯、干净、善解人意、喜欢朗读,更喜欢鲜花与野草,她用诗歌悄悄记录下欢爱与悲愁,她一笔一画书写每一个汉字,用纯白的涂改液,小心翼翼地覆盖那个写错的标点,心中还发出怜悯,像不忍扼杀一个小小的生命。一位网友写道:“感动于那个热爱着文字的温暖女孩。我想,那些追崇小四(郭敬明)华丽辞藻与抽象喻体的孩子,也请看看真实得如同荆棘的文章。没什么修饰,没什么新词,没什么无病,但是,那些用心血写下的文章,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

如今,在北京西山脚下,有一个叫温泉的墓园,仙子般的田维就安眠于此。在小小的墓碑前,常年放着一束龙胆花,这是田维生前最钟爱的一种花。

梁晓声以“蝶儿飞走”为该书作序。他说:“经常与死亡波澜不惊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蝶儿飞走了,让我们再唱一曲‘咏蝶’……””

千古遗恨,

千古真爱,

都化作彩蝶双飞我心间。

爱充满心间,

恨亦充满心间,

都化作热泪洒向天边。

今生的比翼,

来生的双飞,

都幻成蝶梦双栖我心田。

爱亦无边,恨亦无边。

电影花落花开范文4

《傅雷家书》是将傅雷写给他儿子的书信汇编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从9年至9年月的8封信件。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亲情溢于字里行间。今天小编整理了傅雷家书2021读书笔记心得五篇供大家参考,共同阅读吧!

傅雷家书2021读书笔记1《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的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辑印在这本小书里,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现在,很多家长在观看了傅雷家书后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

傅雷家书2021读书笔记2寒假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读完《傅雷家书》后,有人感叹傅雷先生对儿子深沉而细腻的父爱,有人则细心钻研傅雷先生教给儿子的人生哲理,而我更加关注的是先生的“教法”。

《傅雷家书》记录了傅雷夫妇给儿子的书信,信中既有谈到为人处世的方法、如何正确对待艺术,又写到了学习方法与生活的琐碎。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位父亲对远在国外的儿子深深的思念与谆谆教诲。

傅雷先生在音乐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与知识,而儿子傅聪更在音乐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其中离不开父亲与他的交流。傅雷并不因自己是“父亲”而忽略儿子的想法,他与儿子平等地交换意见,有时因为儿子的意见产生新的想法还会记录下来。在告诉儿子应该怎样做时,他总用提醒的语气,而不是命令。教给儿子道理时,他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评儿子,而是潜移默化般的教育。当儿子获得荣誉时,他给予足够的赞扬,同时还提醒儿子不要被过分的赞赏冲乱了阵脚。

他以更温和的方式去教育儿子,却也不失一个父亲的威严。

父母与孩子之间隔了相当长的一段岁月,正因为有了这段岁月的沉淀,父母会更有能力、更有经验去面对生活,而把这些方法传授给孩子也是人生的课题之一,是人类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一环。

“教法”在家庭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若是太过温和,便会宠坏了孩子,若是太过严厉,便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感。在这个点上失去分寸后,孩子就像脱缰的野马。傅聪年纪小时,傅雷就因太过严厉使儿子一度匮乏自信。在生活中,有些父母在听孩子的建议时常说:“你还小,什么不懂。”却从不解释“不懂”在哪里。失去了交流后,父母与孩子在思想上便成为两条平行线,各自延伸却从不相交……

所谓“教法”,就是教育的方法,好教法需要的是父母的耐心与孩子的配合。我们都在羡慕着傅雷先生的儿子成绩斐然、家庭教育成功,羡慕着所谓的“隔壁家的小孩”,不妨自己学习他的教法,学会用心地、正确地传达爱。

傅雷家书2021读书笔记3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随着文字语言的逐渐丰富,纸张的发明,家书逐渐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

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好。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傅雷家书2021读书笔记4陪伴,是最明亮的温情

——读《傅雷家书》有感

偶然读到《傅雷家书》的选文,我被傅雷家书那深情意切的语言深深的打动了。

《傅雷家书》,充斥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关爱及严格要求,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情深。它让我感觉像戏曲那样给人以脱俗的氛围和无穷的回味。

傅雷把教育子女当成了对社会,对祖国的一项光荣的义务和责任。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把教育提升到这种境界,但对子女的关心爱护,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子里不告诉我们”,这哪里像是对异国他乡就不能见面的儿子说话,倒更像是对一个近在身前的儿子掏出一颗心来,那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一份如山的父爱。我爱不释手的读完了节选的这封书信。

然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进一步认识这位伟大的父亲——他是如何通过书信的方式,传递出一种跨越千山万水的深情!

我很快找来《傅雷家书》这本书,如饥似渴的读起来。随着越来越深入地阅读,“良师益友”和“多年父子成兄弟”的词句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地闪现。记得傅聪在克拉克夫成功举行音乐会后,心潮澎湃。傅雷告诉他:“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这是傅雷对孩子苦心孤诣的教导,也是他对演奏事业的诠释,对祖国挚爱情感的抒发,对人生哲理的阐明。

读着那一封封书信,读着那一句句睿智理性的问候,一幅幅温馨的画面如电影般在我的眼前闪现。在傅聪二十多年的海外生活中,他经历了喜怒哀乐,低谷和辉煌,作为父亲的傅雷一直用书信的方式和儿子交流,谈生活,谈音乐,谈交友,谈爱情,谈做人……万水千山也无法阻隔这种陪伴,直至傅雷离开这个世界。其实,他并没有离开,至少在傅聪心中,至少在喜爱他的读者心中,他从未离开。

这也让我想到了史铁生的母亲,当史铁生遭遇不幸时,他的母亲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陪伴在儿子的身边,以静默的方式和最大的努力陪伴他走出人生的低谷,终成著名的作家。他的每一处车辙里,都有他母亲的脚步;他的每一次眺望,都有一个“陪伴”的身影。还有《父亲的油菜花》中目不识丁的父亲,他用油菜花无声地陪伴和激励了儿子一生……

只有陪伴才能洞察孩子内心的真正需要,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人生成长轨迹的偏差。愿天下的父母儿女们,都来读一读《傅雷家书》吧,让陪伴的温情,在两代人之间明亮起来,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明亮起来。

傅雷家书2021读书笔记5人生一世,总是在追寻。寻山间鸟语,见花落花开;寻琴音乐语,感撩拨心弦;寻卷中乾坤,叹如梦人生。是的,每个人在世上都在苦苦追寻着,可又有多少人回眸看看背后一直支持你追寻的那个人?傅雷,就是这么一个在他孩子追寻旅途中给予极大帮助的人。《傅雷家书》是傅雷与儿子之间的书信,是傅雷思想的折射。全书无处不体现浓浓的父爱,但在关爱的同时,傅雷不忘给孩子进行音乐、美术、哲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的教育。

“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不管在信中或是用别的方式),比着光在脑中空想是大不同的。写下来需要正确精密的思想,所以写在纸上的自我检讨,格外深刻,对自己也印象深刻。”这是傅雷写给他儿子信中的一句话。傅雷每个月都会给孩子写信,教导他做人做事,给予他关爱,无不体现他的爱子之心。他的每一封家书都以他严谨,细心的态度对待,决不允许其中有一个错别字,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也是以此来教育远方的孩子。我们再回首看看这个网络世代,人们仿佛已经和书写渐行渐远。虽说网络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传达千言万语,一个电话便可完成,但这能给人留下多少印象呢?距离虽短了,但隔膜却多了。

《傅雷家书》既体现了“严父慈母”式的中国传统教育,但同时也包含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急功近利一直都影响着中国教育,让为人父母者急于求成。孩子犯了错,成绩退步了,为人父母者谁不着急呢?有的父母可能开展温柔式教育,但更多可能就是:来,数落一顿再说,严重的直接“家法伺候”。教育不是打骂。“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这是傅雷在儿子遭遇挫折时所写的一番。的确,当我们跌倒时,需要的不是冷眼相对,我们需要的是自己勇敢地爬起来,他人的鼓舞只是很少的力量,最终还是取决于自己。毕竟祖国的花朵盛开也需阳光,露水和时间。还没到花开之时,还是多一分耐心,多一分等待。

傅雷自孩子1954年独自开始自己的人生旅途,就一直坚持给孩子写信,直至1966逝世。可能现代很少会有这种事例发生,但父母对孩子的“唠叨”却无处不在。“天气冷了,穿多件衣服。”“外面下雨,出门带伞。”可能每逢我们看到这些话或者小纸条时,我们总觉得父母太啰嗦了,总把我们当作三岁小孩。的确,我们在父母心中永远都是不会长大的孩子,时刻需要保护,关爱。当我们平静看待这些“唠叨”话时,就能感觉感觉到父母的爱将自己包围,一件件小事拉近父母与自己的感情,更懂得互相理解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