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物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贸物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贸物流

商贸物流范文1

2015年底,一场名为“《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供应链物流研究报告》暨商贸物流标准化宣贯会”的活动在北京希尔顿酒店举行。在并不宽敞的会场内,坐满了来自商务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商贸企业、第三方物流和物流装备企业等的代表100余人。大家关注的焦点,除了公开的《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供应链物流研究报告》外,还有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中的商贸物流标准化。

自2014年商务部会同国家标准委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计划”以来,都采取了哪些行动?取得了哪些效果?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物流处处长张祥在现场发言中表示,在政府、协会、企业的高度重视下,商贸物流标准化推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商务部在行动

此次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联合集保物流设备(中国)有限公司共同的《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供应链物流研究报告》,主要梳理了快消品行业供应链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报告显示,快消品供应链物流具有对象复杂多样、订货频次高、时间要求高、周期短、差异大等特点,存在着企业基础设施不健全、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升、企业缺乏整体协作、物流成本偏高等不足之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行业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亟待改善。

标准化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和保障物流运作安全的重要手段,而推动托盘标准化和循环共用体系是实现商贸物流现代化、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切入点。因此,报告中建议加快快消品行业托盘循环共用体系建设,降低供应链运作成本,提升供应链运作效率。

实际上,快消品行业在供应链和物流方面存在的瓶颈,也广泛存在于整个商贸物流领域,这也是商务部联合国家标准委启动“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计划”的主要原因。

1.系统推进

在过去一年里,张祥在出席第七届中国城市物流发展论坛等活动时,多次介绍了商务部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的进展情况和阶段性成果。据介绍,从2014年开始,商务部就选择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着手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

2014年5月,商务部会同国家标准委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完善商贸物流标准体系,加快重点领域标准的修订,加强物流标准实施与推广,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四项主要任务。随后,两部门联合印发了《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计划》,提出了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的工作措施、工作路径和工作安排,并由专项行动计划推动物流标准化工作的落实。

根据计划,专项行动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从托盘标准化人手,在快速消费品、农副产品等领域,率先开展标准托盘应用推广及循环共用;二是从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规范和服务规范人手,增强平台服务功能,促进资源共享和信息互联互通,带动中小微企业组织化、规范化。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时间为5年,其中第一阶段为2015~2016年。2014年12月,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国家标准委服务业标准部在京召开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工作部署会议,专项行动正式全面启动。

2.多措并举

作为专项行动的起步之年,2015年的工作任务成为重中之重。例如,为了提高国家商务主管部门、社会中介组织、广大企业对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广大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商务部会同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仓储协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托盘专业委员会,编制了托盘标准化与托盘循环共用宣传手册并印发;拍摄了托盘标准化宣传短片《托举未来》,用更加直观的方式来宣传物流标准化。

标准化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为了让具体的工作人员掌握工作难点和工作部署,商务部会同有关机构,编写了《标准托盘循环共用发展指引》,提出了标准托盘应用和共用建设的指标,建设重点方式、模式以及国内外经验借鉴,并辅以案例给地方和企业参考;同时,通过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的方式给予指导,进行了理论研讨,经验交流,增强了感性认识;并且还充分发挥了商、协会科研能力强、联系会员多、组织活动多的优势,指导广大会员企业积极参与换标。

据介绍,商务部在这一年还加强了对《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计划》推进工作的总结,将实践中形成的模式、好的案例进行梳理,形成指引手册向社会,供企业学习和借鉴。

此外,商务部研究建立了标准托盘应用与共用状况监测运行分析制度,分半年和全年《标准托盘应用状况监测运行报告》,全面分析总结标准化推进情况。目前为止,通过实践摸索总结出现阶段推进托盘应用与共用的模式,即分别以托盘租赁企业、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快消品生产企业、托盘生产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五类企业为主体,通过与上下游企业形成联盟来协同推动,在大型企业内部系统推动,试点城市结成区域联盟共同推动。

看得见的成效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探索,商贸物流标准化推进取得了哪些成效呢?在张祥看来,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提高了地方、行业、企业的积极性。

各地纷纷成立了标准化工作推进组织,提出了标准化推进工作措施和安排;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加快重要标准制定及实施;广大企业积极参与,加大投入对设施设备进行标准化改造,制定并实施与国家相关标准配套的企业规范和标准;国家部门也积极支持和配合推进托盘标准化工作,形成了上下互动,部门联动的工作局面。

第二个方面是涌现了众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探索和模式。

通过试点探索,形成了以托盘租赁服务企业、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快消品生产企业、托盘生产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五路并进、多措并举、分类探索标准化的局面,初步形成了以下五种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第一种是以托盘租赁服务企业为核心,推动托盘标准化、服务社会化的模式。如招商路凯公司托盘运营总量达到了5万余板,与华润万家合作开通收货绿色通道,提升其装卸效率3倍,提升其卸货和收货效率2倍多。

第二种是以大型商贸连锁企业为核心,带动供应链整体标准化水平的提升的模式。苏宁、新天龙、物美、北京朝批、雀巢等多家企业达成托盘互换协议,并向众多零售门店进行推广。如上海国药带动34家供应商实现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带板运输,装卸效率提高了90%以上。

第三种是以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为核心,向下游逐级推动的推进模式。如珠江啤酒要求相关企业使用标准托盘,推动一、二级经销商开展成品酒或者空瓶的带板运输,带板运输量由2014年的27%提升至目前的37%。

第四种是以托盘生产企业为主,加强服务、便利使用的模式。如上海新通联公司,在加大生产标准托盘比例的基础上,在湖北、安徽、重庆等地运营区域型托盘服务点,便于客户采购、维修,据测算,其终端客户使用维护费用比一年前降低了23.5%。

第五种是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带动设施设备标准化、一贯化的模式。如广东华兴集团从生产、运输到销售环节超过60%的作业量采用标准化的带板运输,作业效率提升了50%以上,减少了珠三角地区“用工荒”对企业的负面影响,运营成本下降了超过32%,一线搬运人员减少超过50%。

第三个方面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重点推动企业运营效率明显提升。《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计划》重点推进企业,如招商路凯、集保物流、华润万家、1号店等企业反映,实施了带托盘运输以后企业的备货效率提升了30%以上,装卸货效率提升50%以上,车辆周转效率提升了l倍以上,库存周转成本降低了29%以上。

二是供应链协同企业效率提高了10%以上。据上海市参与重点推动的企业反映,以核心企业为主推动的供应链协同企业作业效率提高了10%以上。

三是区域中心城市标准化水平提升,物流送货效率提高。近年来,商务部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重点区域选择中心城市进行重点推动,城市标准化水平、物流综合效率有较好的提高。据广州市统计,目前的标准化托盘占比达到了32%,比试点前提升了9个百分点,试点企业带板运输率约为22%,标准化仓库以及设施设备改造率达到了40%,试点企业综合物流效率比试点前提升了2%。2015年上半年,广州市全市社会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同比下降0.21%,有效地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

四是全国标准化水平有所提升。据对重点推动企业抽样统计,2014年托盘租赁服务商的标准托盘总量同比增长32%以上,实施带板运输项目增长94%以上,标准托盘业务发展速度较快;另外,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托盘专业委员会和商务部研究院调查推算,2015年上半年我国标准托盘市场占有率提高到24%,比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开展前增长了1个百分点,标准托盘保有量超过了2.4亿片。同时,通过托盘标准化带动了相关的设施设备标准化、相关的服务规范化水平的提高。未来推动计划

在日前由《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主办的“2015中国物流装备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物流装备企业家年会”上,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相关负责人在演讲中表示,标准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目前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旧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问题。比如,还未形成完整的商贸物流标准体系,各个环节的标准协调性不足,企业参与标准化的建设动力不够,宣传贯彻的力度还有待加强等等。据透露,2016年商务部将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和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发展要求,继续以落实《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为主线,促进商贸物流进一步发展,具体方向如下:

一是提高商贸物流标准化的水平。商务部将继续开展专项行动和相关试点工作,形成以托盘标准为核心,与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载具,物流箱、托盘笼、自提柜等商品容具以及货架等相连接的物流商品体系,提高物流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营造商贸物流标准化的市场机制。

二是提高商贸物流信息化的水平。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金融诚信的增值服务,发挥信息平台在整合资源方面的关键作用,加快建设智慧物流配送体系,选择一批已经形成规模,跨区域运营的平台进行重点支持。

三是促进集约化发展。推动商贸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提高核心竞争力,鼓励仓配一体化,推动共同配送、统一配送、集中配送,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水平,引导从体制、机制、商业模式入手,规划完善城市物流配送服务体系,推广成熟的组织模式。

四是提高物流专业化水平。商务部目前正在抓紧制定出台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专项规划,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促进大型连锁企业、实体网店、机关院校等合作开展末端整合;支持具备条件的物流企业走出去,满足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加快发展冷链物流,鼓励绿色物流的开展。

商贸物流范文2

商贸物流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2011年,商务部、发展改革委、供销总社的《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中对其的解释为“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商贸服务业及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物流服务活动。”

商贸物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仅涉及流通领域,不涉及生产领域,具有小批量、多批次、流转速度快等特点,拥有保障商品流通的畅通、促进社会分工的细化、增加企业利润来源等功能。

发展现状

商贸物流信息化程度低,配送规模效益不明显。目前我国的商贸物流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包含供应商直接配送、自有配送中心配送、共有配送中心配送和第三方配送中心配送四种配送模式。目前多采用供应商直接配送和自有配送中心配送的模式,不仅规模小而分散,并且信息化程度低,没有形成对物流的规模供给,无法实现规模经济与效益。

社会物流总费用上升,商贸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根据《2012年中国物流年鉴》,我国商贸物流整体运行情况较好,需求持续增长,带动了业务不断增加,但商贸物流的成本依然较高。201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5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增幅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总费用达到8.4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受油价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影响,运输配送费用同比增长了15.9%,占总物流费用52.8%。2011年我国商贸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为17.8%,同比保持不变,说明我国商贸物流运行成本保持居高不下的局面。

商贸企业外包物流比例上升,第三方物流市场份额增大。近些年,商贸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意识逐渐加强,商贸企业使用外包物流的比例迅速上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大。根据2012年中国物流年鉴中对我国企业的汇总数据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工业、批发业与零售业企业对外支付的物流成本达574.6亿元,比上年增长28.0%,增幅高于企业物流成本9.8个百分比,对外支付的物流成本占企业物流成本的52.5%,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

东部地区商贸物流发展集中,综合型物流企业占比较大。根据2012年中国物流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主营业务收入前50名的物流企业中,有78%的物流企业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12%在西部,8%在中部,仅有2%的企业分布在东北部地区;其中国有企业19家,占比38%,有限责任公司15家(3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家(10%),私营企业4家(6%),外商投资企业1家(2%),其他类型企业6家(12%);这50家物流企业中,经营综合型物流业务的企业有26家,占比52%,而纯运输型和纯仓储型企业分别22家和2家,占比44%和4%。

发展趋势

流通体系供应链整体优化与整合。为了引导商贸物流产业发展与供应链整合,国务院在2005年下发了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我国商贸物流的发展和供应链的整合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意见”提倡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商业服务业发展,提高流通企业竞争能力与现代化水平。2012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了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并针对目前流通业最突出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在内的十项措施,为进一步的流通变革指明了方向。从政府角度来说,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引导而非救济,从指令性和投入性向服务性和引导性转变,发挥政府服务和带动作用。从企业角度来说,我国商贸企业与物流企业应研究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与建议,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供应链运营与管理手段,加强各项政策配套、互补和整合,真正把相关政策落实到供应链整体优化与整合上。

先进技术带动商贸与物流联动发展。为了实现商贸与物流的联动发展,先进的技术必不可少,主要包括先进的管理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等。物流企业通过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为供应链上的商贸企业提供各种基本服务、延伸服务和配套服务。基本服务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包装和流通加工服务等;延伸服务包括需求预测服务、物流系统设计咨询、物流培训服务等;配套服务包括物流金融服务、车辆辅助服务等等。物流企业要整合各种先进技术,支持商贸企业运营与发展,促进资本、信息等要素的有效配置,让先进技术和人才等向商贸企业与物流企业共同聚集,推动商贸与物流联动发展,全面提升整体供应链的能力与绩效。

商贸物流产业集聚效应增强。商贸物流为商贸企业和物流企业带来了产业集聚效应,这个集聚效应反过来又拉动了物流需求,是驱动商贸物流发展的强劲动力。在需求的拉动下,商贸企业与物流企业分别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的原则组织活动,众多商贸公司与物流公司自觉地集中在一起,共享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既相互竞争又彼此合作,发挥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进而实现商贸与物流集聚的集约化、规模化效应,形成稳定的商业群体和合作氛围,营造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运作效率和运营成本,为各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供应链金融服务逐渐成熟。供应链金融服务包括了与商贸企业和物流企业相关的融资服务、金融产品交易服务、托管托收服务和监管服务等,是商贸物流链条中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金融需求,供应链金融服务可在物流环节通过整合银行、担保、保险、创投等资源,不断集成和创新金融产品,发挥综合服务优势,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作用体现在帮助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建立联系沟通机制,建立客户与金融机构等的融资、抵押担保和监管服务的有效链接,进而促进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有效运营和风险控制并做好线下协调和监管,并形成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畅通资金市场化退出机制等。

商贸物流范文3

授课人:刘云

“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审时度势而做出的战略决策,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富民强市的重大举措。本讲我们结合SWTO分析法,共同交流探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现实意义,二是利弊分析,三是发展走向,四是基本策略。

SWTO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SWTO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o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所谓SWOT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一、怀化建设商贸物流中心的现实意义

1、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是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的重要基础。商贸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怀化市委、市政府实施流通带动战略,高度重视商贸物流业发展,将商贸物流业作为怀化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怀化目前已成为西南五省商贸流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商贸物流业已成为怀化市对国民经济贡献率较大的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怀化市的商贸额还不到1亿元,但到90年代初,就达到10亿元,2002年突破100亿元,20年增长了100倍; 2006年,全市以商贸物流为主的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9.8亿元,占全市GDP的44.8%;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3.1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排全省第6位;初步估算,商贸物流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达18.4%以上。目前,全市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商贸物流发展体系,各大类专业批发市场的辐射能力已达5省(市、区)周边的40多个县(市)。新型商贸业态快速发展,大型购物中心、品牌专卖店、连锁超市等发展迅速,现代化商贸物流业起步良好,形成了“买全国,卖西南”的运行格局。2006年,全市商品成交额153亿元,列全省第5位。高速公路的贯通和芷江机场的扩容,缩短了怀化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时空差距,怀化的区位和交通优势进一步凸现,为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和广阔发展空间,使得怀化成为国内外许多商家的战略布局重地,构成了怀化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的重要基础。

2、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是加快产业升级、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发展商贸物流业有助于面广量大的工业企业降低产品成本。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经济体系间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循环节奏快慢等方面,经济循环越快,运行效率越高,竞争力就越强。而经济运行节奏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流通业的发展水平。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从GDP角度看,我国全社会物流费用的支出约为20%,而美国则不足GDP的10%。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有助于提高农业发展的水平。商贸物流依托庞大的流通网络,可以为农产品提供更加快速高效便捷的运输配送,使区域间农产品的不平衡性通过市场得到调节。在某种意义上讲能刺激区域农业水平的提高。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有助于提高城市率。河西新区依靠商贸物流业发展,走先“市”后“城”的路子,短短10年时间,由一片不毛之地发展成为面积9平方公里,财政总收入过亿的省级开发区,有力的支持了怀化城市化发展。

3、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是实现“富民强市”的迫切需求。我市要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必不可少。2006年,全市商品批发零售实现税收3.8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20.3%,若同时考虑交通运输等物流因素,商贸物流对财政的贡献达30%以上。现代商贸物流是吸纳社会就业的主渠道,2006年,全市商贸物流业吸纳就业31.9万人,占全市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49.7%。同时,现代商贸物流有利于解决农民“买卖”难的问题。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平台,建立了不卖假货的销售服务网络,利用现有网络带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实现双向顺畅流通,既有利保障了农民生活和生产安全,又促进农民增收。

二、怀化构建商贸物流中心的利弊分析

推进怀化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既有优势,又有基础,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们从利弊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一下:

优势之一: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有较明显的区域比较优势。怀化地处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周边区域中心,是东南部地区通往大西南的“桥头堡”,属华东、华中、华南经济区到西南经济区的过渡地带,为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二传手”。怀化作为一座火车拖来的城市,从建市的第一天起就是一座以交通为平台,着力发展商贸物流的城市,就是一座商流、物流、人流、信息流等市场要素聚集辐射的城市。同周边地区相比,怀化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渝怀铁路开通,邵怀、怀新高速公路通车和常吉高速即将建成通车,使怀化与贵州、重庆等地经贸流通更加密切,包茂高速的动工和芷江机场航班的不断拓展,使我市“桥头堡”、“二传手”的地位更加提升,推动商贸物流业发展的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突现。

优势之二: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有较坚实的现实发展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怀化商贸物流业具备了较好的基础,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市场建设与培育取得重大进展。截至目前,怀化建成各类商品交易市场380个,营业面积160多万平方米,其中城区58个,营业面积94万平方米,已形成建材、百货、家电、粮油、生资、汽车、摩托车等12大类专业批发市场,年交易额170多亿,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市场18个。市场群体形成了“买全国,卖西南”的经营格局,全国各地生产的日用百货、服装、家电、汽车、粮食、糖酒副食、医药、IT数码、建材等几乎都在怀化设有商和销售点。怀化批发零售额为铜仁总额的5倍。怀南日处理车皮量达1.2万个,超过设计能力一倍。这些货品中50%销往铜仁、吉首、凯里等周边地区。二是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百货商场、供销合作社、代销店、车队、仓库等传统商贸物流业态逐步为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所取代,以佳惠、步步高、飞达、怀仁为主体的零售企业和以湖南西部商贸物流中心为标志的物流企业引入了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发展较快。如佳惠成立9年来,已开办连锁店33家,业态覆盖有超市、百货店、餐饮、批发、加工等,公司在贵州每个市州都开有连锁超市,年销售额12亿元,位居全国连锁业百强。步步高、苏宁、加润多、华天等国内知名企业及肯德基、沃尔玛等世界知名外资企业入驻怀化,在深刻改变着商贸物流业态格局。三是以商贸物流为主的第三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近些年来,以商贸物流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在40%以上。2007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是湘西自治州、贵州铜仁地区和黔东南州的2.6倍、6.3倍、3.7倍,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虽然我市第三产业GDP排全省第10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全省11位,但是第三产业GDP占全部GDP的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全市从业人数总量的比例等主要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可以说,目前,怀化商贸流通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安置就业的主渠道,城市建设的新亮点,财政收入的增长源,对促进我市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不利之一: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有较严峻的内在制约因素。怀化商贸物流产业目前仍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初始阶段,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无序开发,过渡竞争。家电、汽配、副食、陶瓷建材市场等专业市场存在重复建设现象,如建材市场形成河西建材市场、武陵城建材市场、西南陶瓷城、闽南建材城、金都建材城等处于“群雄割据”状态。同质市场竞争,往往新开一个市场,就会从原有市场拉走一批客户,造成市场不同程度“空巢”。近年来,购物中心卖场无差异化建设情况比较突出,导致零售市场竞争烽烟四起,造成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下降。二是市场业态水平不高。商住一体现象严重,仓储设施不配套。市场规模开发经营脱节,市场管理比较混乱,经营的组织化、规范化、集约化程度低。三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比如城区的环城路、湖天路等主干道尚未拉通,公路货运站(场)尚未修建,尤其是怀化火车东站3公里进站连接线未修通导致该站建成5年一直未能启用,制约着怀化铁路货运进一步扩容;又比如连接周边地区的公路等级不高,汽车货运企业规模较小,难以适应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的需要;还比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电子商务发展缓慢。四是发展环境不优。主要是怀化在发展商贸流业上历来缺乏完备的政策支撑。2006年市人民政府虽然出台《关于促进我市商贸物流发展的意见》,规定对国有商贸流通企业改革改制实行倾斜,对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及现代化物流项目建设在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实行相关税费优惠,但文件下发后得不到很好的落实。据了解,主要是文件对现代物流项目、商贸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及大型商贸物流企业界定与认定不十分明确,部门推诿、执行不力。同时,流通环境不优的问题也比较严重。一些县(市、区)设关立卡,随意乱查车乱罚款,导致物流成本上升。

不利之二: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有很强烈的周边竞争压力。近几年来,周边地区商贸物流业不断发展壮大。如桂林市2006年实现商业增加值77.13亿元,占全市GDP的10.95%,全市商贸业税收12.13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22%,是怀化的2.8倍。桂林的微笑堂、柳州的五星商厦等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联华、国美、国药等国内知名连锁企业进驻柳州、桂林后发展势头强劲。柳州第三方物流企业如桂中海迅、国联物流、中铁快运正在向规模化方向迈进。柳州的广西糖网批发市场,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改善后,在全国设立多个交收仓、辅助仓、异地配送仓,年现货交易额达28亿元,使柳州的食糖价格成为全国“指导价”。铜仁响亮提出了“建设商贸中心,不从怀化进货”的口号,以打造中国第一个地州MALL(顶级)商务中心为目标,正在抓紧建设“万货城“。周边地区商贸物流业发展迅猛,主要得益于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柳州市于2002年颁发”关于推进流通现代化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发展重点,从用地、财税扶持等多个方面建立了完善的扶持政策。桂林市面向全国公开招标编制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投入经费200万元,引导商贸物流业从自发、自由发展向全面规范、有序发展转变。铜仁、凯里等周边城市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每年都有国家投入的商贸物流专项扶持资金。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07年8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召开渝东南片区6区县专题会议,出台《关于加快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和《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 “十一五”期间重庆市在渝东南地区投资1200亿元,平均每个区县200亿元,分配到5年平均每年40亿元。黔江区据此明确提出要建成渝东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并代表重庆参与武陵山区的竞争。目前,该区正抢抓城乡商贸统筹试点机遇,加快建设以成品油、农资、建材、粮食等配送为主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尽快形成辐射武陵山、影响渝东南的大流通格局。

三、怀化商贸物流业的发展走向

1、以规划中的五大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覆盖大西南的高标准现代物流园。一是建立城市中心商务区。依托现有基础,加强规划引导,提升层次,增强功能,在舞水路、人民路、迎丰西路、鹤洲路区域形成集高品位商业步行街、大型综合购物中心、高档酒店、写字楼、特色商业街于一体的城市中心商务区,形成一批领跑周边区域的特色专业市场。二是建立中国西南物流中心。依托经开区被列为全国物流实验基地的良好契机,在河西新区至鸭嘴岩池回上瑞高速连接线区域,选定3000亩地,形成以专业市场为基础,集仓储、批发、运输、加工、信息服务于一体且辐射大西南的多功能物流中心。三是建立仙人桥第三方物流园。理顺管理体制和机制,盘活存量资产,充分整合仙人桥7条铁路专用线资源,完善仓储设施,增强物流配送功能,形成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物流园。四是建立城市社区商贸服务网络。按照便民便利的要求,建设一批以中、小型连锁超市为主的商贸流通服务设施,形成完善的社区商贸服务网络。五是坚持“以贸促工、贸工联动”,大力发展工业物流园。加快流通加工园建设进程,鼓励引导流通企业和各类加工企业入园,大力发展流通加工工业,优先发展服装、塑料制品、小五金、饰品、玩具、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商品加工业,提高本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降低产品运输成本,提高竞争力,增强后劲力。依托市工业园,大力发展工业物流,特别是要重点抓好泰格林纸、汇源果汁、金大地、海联食品等重大工业项目的物流服务体系建设。

2、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依托,发展加工贸易业,提升商贸物流业发展水平。据调查,沿海转移的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型和高耗能产业,预计未来三年内,仅东莞就有近5000家企业将向外转移。我市劳动力充足,资源丰富,电力比较充裕,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正当其时。确立主攻方向。在怀化工业园建立服装、鞋帽加工园和食品加工园,在经开区建立印刷和小商品加工园;依托丰富的矿藏资源和现有工业基础,引进资源开发加工型项目;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引进新型制造业、科技型和生产服务型项目。注重抓龙头引产业,依靠战略投资者带动相关配套项目的引进,实现由引进企业向引进产业的转变。转变招商方式。在努力承办好国家和省级招商活动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用于专项招商。根据工业园、经开区和各县(市、区)的特点和优势,分门别类确定招商重点,充分做好前期工作,每年组织3-4次专项对接招商;建立与东莞等产业转移地城市商会、协会的战略合作关系,委派招商专干常驻,在商会、协会的帮助下实行“点对点”招商;依靠部门、企业开发、包装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建立和完善各个行业的项目库以及市级重点招商项目库。切实搞好服务。研究、拟定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和服务外商的政策措施,牵头会商具体问题,积极主动地与各职能部门衔接协调,共同为企业提供政策服务,力争中方县和工业园区进入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重点县和示范区;认真落实“绿色通道”各项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协调好海关、外汇等相关部门的关系,力争长沙海关在怀设立办事处;发挥怀化高职院、怀化商校、万昌中专等劳务培训基地作用,进一步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为产业转移搞好人力服务。

3、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商贸物流项目建设步伐。通过资本运作和企业合作,着力引进有实力、有资源的品牌企业,培植能代表怀化形象的龙头企业,推进怀化商贸物流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除建设好火车站前广场、市政府休闲广场等兼具市政和商贸功能的项目外,重点抓好中国西南商贸物流中心、粮食物流中心、商业步行街、步步高对面大型商厦、嫩溪垅国际商厦、金商大厦、汽车4S店与工程机械市场、再生资源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大项目建设。从当前来看,督促在建的20余个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尽快竣工投入运营,形成以佳惠、怀仁、步步高、德天、华天等连锁企业为龙头,辐射周边的大型商贸物流企业。

4、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强城乡市场建设,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培育农村市场,启动和扩大农村消费,健全农村流通网络,加速推进“万村千乡”工程的步伐,在2007年300家的基础上,到2010年完成1500家,形成一个流通有序、覆盖全市农村的日用生活品与农资网络。一方面,抓好现有市场的改造、提质扩容。结合新市场的建设开业,划行归市,引导各类经营业态向专业市场集中,发展壮大已经形成的建材、粮油、汽车摩托车、酒类等12大类专业市场,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对现有市场和其他商业设施进行科学的功能定位,改造升级;加大农贸市场的建设和整治力度,今年内完成迎丰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和重新启用太平桥市场1号楼3、4层;建立城区农贸市场和社区商业网络。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兴业态,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引导和指导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第三方物流、连锁经营等新兴业态,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积极支持佳惠百货有限公司建设农村87个建制镇日用品超市,开工建设连锁店。

四、怀化构建商贸物流中心的基本策略

第一、要确立目标体系。前面,我们说过,我市商贸物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打下了良好基础。全市建成各类市场380个,2007年销售额175.8亿元,其中怀化城区市场58个,销售额101亿元;一批实力雄厚、诚信度高的民营商贸流通企业成为商贸物流业的龙头,佳惠、海联、飞达、德天、步步高等企业带动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新兴业态不断增加,连锁超市、物流配送、委托经营发展势头强劲,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开始起步;对GDP增长和财政的贡献明显,消费拉动了GDP增长在4个百分点以上,财政收入的20%来自商贸物流业;促进了新型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商贸物流业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市商贸物流业发展先天不足,后天不优。集中表现在建设无序,“散小差”现象突出,缺乏大规模、远辐射、多功能的批发市场和物流配送中心,业态发育不全,等等。构筑商贸物流中心,首先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框架,科学地确立目标体系。总体目标是把我市建设成为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周边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全国二级物流节点城市、湖南省一级物流节点城市。以怀化城区为核心,以溆浦、沅陵、靖州、新晃四县城为节点,建设市场平台、信息平台和政策平台,形成功能完整、业态齐全、设施配套、秩序规范的商贸物流网络,使怀化真正成为五省周边区域性的商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商务信息中心。到2020年,全市商贸物流业GDP达到4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80亿元,年均增长16%;怀化城区商贸营业面积450万平方米,比2007年增加291万平方米;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由目前的23%下降到13%左右,第三方物流在全部物流业务中的比重达到50%以上,年销售收入50亿元、20亿元、10亿元以上的大型商贸物流企业分别达到1家、5家和10家以上,消费对GDP增长的拉动保持在4个百分点以上。

第二、要突出发展重点。构筑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任重道远,必须胸有全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扎实推进。

1、突出市场培育,完善业态布局。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当务之急是建设和培育健全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按照“建设、整合、改造、提升”的要求,逐步形成以怀化城区为中心,以周边节点县城为依托的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网络。抓好在建项目的工程进度和创造条件新上项目。目前,仅怀化城区的在建项目就有25个,总投资54亿元,竣工后可新增营业面积89万平方米。这些项目建成后,对扩大市场容量、增强市场辐射能力作用巨大。同时,抓紧做好前期工作,促成中国西南商贸物流中心、再生资源市场、高标准商业步行街、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大项目尽快开工,争取在3-5年内形成一批年营业额10亿元以上的大型批发市场和商业服务设施。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到农村办连锁超市,建立农产品流通网络,5年内在全市87个建制镇建立日用消费品连锁超市,实现物流配送,建设标准农家店1500家,“十二五”期间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市场体系。整合市场资源。通过规划引导和划行归市,促使各类经营业态向专业市场集中,发展壮大已经形成的建材、粮油、汽车、摩托车等12大类专业市场。尽快对火车南站7条铁路专用线及周边仓储经营设施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其聚集辐射作用。加大市场改造力度。对农贸市场、商居一体市场和临街门面进行改造。今年内基本完成迎丰市场的标准化改造,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区农贸市场和社区商业网络。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实施传统市场和临街门面的改造,提升市场水平的档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第三方物流、连锁经营等新兴业态,建立商贸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建立商贸物流信息交换标准体系和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体系,实现商贸物流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同时,创造“环境优良、管理规范、经营便利”的条件繁荣市场。通过完善法制建设,加强诚信建设和培育行业自律,营造良好的商贸物流经营环境和消费环境;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和交易规则,规范商业经营行为;通过打击经营假冒伪劣商品、欺行霸市、坑害消费者权益等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2、突出园区建设,实现大进大出。园区是提高产业集约度和集群度,促进商贸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按照功能、特点和发展要求,市政府规划了中央商务区、河西商贸区、工业物流园、狮子岩物流园和鸭嘴岩物流园五大专业园区,形成了商贸物流业发展的总体和基本框架。依托园区整体功能的发挥,实现大进大出,是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一是创新管理体系。参照工业园、经开区和其它市州的做法,明确商贸物流园区的管理体制,赋予其相应的管理权限,建立高效率的运行机制。二是突出项目支撑。从各自的功能定位出发,引进和建设一大批商贸物流项目。中央商务区以高档次的休闲、零售、金融、餐饮、宾馆、电子商务等项目为主,集中体现现代商贸业发展水平;河西商贸区以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和小商品加工项目为主,形成“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格局;工业物流园以工业物流为主,为新型工业化提供配套服务;鸭嘴岩物流园和狮子岩物流园以仓储、配送为主,充分发挥铁路专用线和高速公路的优势。几大园区的项目相互依托,相互补充,从而极大地提升商贸物流业的功能。三是培育企业集团。企业是商贸物流业发展的主体,在现有德天、佳惠、海联、飞达等骨干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大力引进一批企业集团,如香港铜锣湾集团、沃尔玛集团、深圳华广集团等,并进一步拓展国内外知名商贸物流企业在我市的合作空间,尽快形成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经营活、诚信度高的商贸物流企业。

3、突出设施配套,促进长远发展。基础设施是保证商贸物流业长期稳步发展的前提条件。怀化区位独特,但路网不全,交通不畅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完善配套设施的重点:一是加快交通运输建设。围绕“大西南交通枢纽”和“市域两小时经济圈”,抓好常吉、包茂和娄怀高速公路以及干线公路建设,加快国省道改造,拓展省际公路大动脉,打通经济主干线,实现东西融合、南北对接。争取渝怀铁路东延和加快怀化铁路编组东站的建设,拓展航空运输,发展水上运输,逐步形成以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为主体,航空、水路为补充的立体交通网络,实现多式联运现代化。二是加快怀化市区主干道、环城路、绕城线和桥梁建设,完善路网、电网、水网、通信网等综合基础设施,发挥中心城市的承载和带动作用。三是加快商贸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政府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信息高度共享的平台,保证商贸物流零售、批发、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等一系列环节中的设施和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满足各类多样化、多层次的商贸物流业对信息的需求。

商贸物流范文4

[关键词]济宁;商贸物流;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2-0022-02

1研究背景

济宁地处京杭运河的“南北之冲”,是明清时期南北物资交流的中枢,曾因运河漕运带来的商贸经济繁荣600多年。对区域经济发展形态和发展动力的分析表明,交通优势所牵引的商贸物流业是济宁过去、现在和未来繁荣昌盛的重要基础。随着京杭运河全线复航、高端交通设施密集布局、运煤通道的建设以及济宁都市区融合发展进程的推进,济宁运河商贸物流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成为济宁市现代服务业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与战略重点,分析济宁市商贸物流发展现状,找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后期的发展改进计划,对济宁市商贸物流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2济宁市商贸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济宁地处鲁、豫、苏、皖四省结合部,陆路、水路、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齐全,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济宁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在《济宁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中,将物流业作为济宁市下一时期的重点发展行业,力争到2015年物流业增加值超过35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6%。济宁市正利用本地区有利形势发展两大商贸物流区:一是规划建设运河商贸物流片区,形成以安居片区为核心的商品批发集散中心,全力打造成辐射苏鲁豫皖交界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二是规划建设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片区,大力发展专业化第三方物流和现代服务产业,逐步规划建设成济宁首处综合保税物流区,形成配套完善的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服务基地。

当前,济宁市经济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煤电化工、机械制造、医药生产和纺织服装等产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为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2010年以来,济宁市招商引资工作围绕建设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展开,加大商贸物流业招商力度,加快构建以运河港口为枢纽、以立体交通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体系。商贸物流业招商成效显著。其中,济宁豪德鲁南现代商贸物流城正在加速建设,预计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安排就业8万人,年交易总额可达320亿元以上山东省交通厅 济宁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势头强劲[EB/OL]wwwsdjtgovcn/publish/main/6/2011/20111202095533685735753/ 20111202095533685735753_html。除豪德商贸城等综合性物流项目,机械制造、医药食品、纺织服装、建材五金等诸多行业也有商贸物流项目开工建设。济宁市的物流枢纽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济宁市商贸物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物流产业作为济宁未来发展的战略产业,已进入快车道,具有巨大的发展活力和前景。

3济宁市商贸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济宁市商贸物流已经初具规模,对济宁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日渐突出,然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并掩藏不住其中存在的问题,经过研究发现,济宁市商贸物流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社会化物流市场需求不足

济宁市仍有较多的工商企业商贸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理念淡薄,对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认知度和认可度较低,再加上本地区第三方物流市场存在着数量多、规模小、不规范、太分散、管理乱等问题,导致商贸企业对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不足,而自营物流比例较高,成为制约济宁市商贸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瓶颈,阻碍济宁商贸物流的快速发展。

32缺乏统筹规划和规范管理

政府支持引导力度不够,各方共同推进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合力不足。济宁市商贸物流发展缺少全局性、战略性的统筹规划,物流市场的监管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多头管理、部门分割、重复建设和混乱无序等问题,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另外,政策法规体系和企业诚信体系不够健全,也削弱了济宁商贸物流业的整体竞争力。

33缺少大型物流节点设施和商贸物流企业

济宁商贸物流市场的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及现代化程度较低,仅有几家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小商品市场、家居建材及汽车汽配市场,且分布较分散,未形成有区域影响力的商品交易市场集聚区。济宁市也尚缺少能支撑商贸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的大型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缺少大型龙头物流企业,因此,物流业集中度低,无法形成集聚效应,物流费用成本偏高,严重制约济宁市商贸物流业辐射服务和区域竞争能力的提升。

34物流服务功能及信息化水平亟待拓展提高

济宁市商贸物流企业众多,但是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意识较低,济宁市物流企业提供物流解决方案、物流监管、物流金融、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等物流增值服务的能力不足,不利于物流市场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难以满足济宁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物流市场需求。

35缺乏商贸物流管理和技术人才

发展商贸物流业所需要的高端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措施欠缺。济宁市物流业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普遍偏低,济宁市各高校对物流人才培养力度较小,广度和深度不够,未能为本地区物流行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供给,物流人才培养难以满足商贸物流业发展要求。另外,对于高端物流人才的引进缺乏足够重视和有效措施,难以吸引高能力、高素质的物流人才,这些都成为制约济宁市商贸物流发展的消极因素。

4针对济宁市商贸物流发展战略的建议

针对济宁市商贸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济宁市物流发展现状和条件,对济宁市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建立健全商贸物流业发展机制,推进商贸物流一体化建设。一方面,提高本地区原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和服务意识,针对本地区商贸企业的需求提供科学、高效、低成本的物流服务,促进商贸企业对专业物流企业的认可度,扩大专业物流企业在物流市场中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降低本地区商贸物流总成本;另一方面,积极推动自营物流的商贸企业转型,引导规模小、效率低、成本高的自营物流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引导规模大、效益好的自营物流企业向专业化、社会化的商贸物流一体化企业发展,为济宁市商贸物流业发展培育市场和提供条件。

(2)资源整合效益化。依托济宁市得天独厚的资源、市场和区位优势,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大型物流企业,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引导和规范大宗物流中转集散业,发展煤炭、建材、钢材、粮食、工程机械、矿石、石膏等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专业化运输,打造“运河物流”品牌,为济宁市的商贸企业发展提供保障,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

(3)发展服务于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的仓储配送业,整合既有的各类物流企业资源,积极培育仓储型和配送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促进工业企业、商贸企业的物流外部化和社会化,构建分工明确、需求旺盛的第三方物流市场;以中心城区的大型商场、超市、连锁店、专卖店为服务对象,提供所销商品的仓储和定期定量配送服务,并为邻近的嘉祥、邹城、金乡、鱼台等地的大型商场和超市提供仓储配送服务。

(4)积极学习和引进物流行业的新理念和新技术,提高本地区物流企业的服务意识和信息化水平。当前,信息化、智能化、模块化、仿真技术等在物流行业被迅速的推广和应用,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也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和竞争力。济宁市商贸物流的发展也同样需要对这些新技术进行学习和应用,尤其应该重视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本地区内的物流信息共享,为物流服务的供需双方提供及时、高效、准确的信息。另外,积极推动物流企业现有物流技术装备改造与现代化物流技术装备设施的引入工作,加快适合本地区需求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根据实际需要,逐步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提高本地区商贸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5)加强物流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商贸物流的快速发展需要一大批具有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物流人才,济宁市商贸物流人才需要采取“内培外引”的方法。一方面,加强物流行业协会、物流企业与济宁本地高校的合作交流,促进本地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进高层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用物流行业的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来提高济宁市商贸物流业的发展速度和竞争力。

(6)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依据《济宁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通过财政直接投入、财税优惠等多种方式,增强政府调动全社会资源配置的能力,加强对商贸物流业的引导和监督,完善对商贸物流产业的专项扶持政策和措施;积极推动物流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规范物流市场,形成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保障物流业高效合理的运行。

5结论

济宁市当前的商贸物流业还难以满足济宁市经济发展的需求,济宁市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应该凭借原有的运输业务基础和区位优势,积极推动传统商贸物流向现代商贸物流的转变,在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市场的规范运作下,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引进物流人才和物流技术,提高本地区商贸物流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保障济宁市经济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明丽,李方,秦笑梅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市场,2010(29)

[2]殷继勇,唐琮沅广西现代物流作用于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J]. 中国市场,2009(6)

商贸物流范文5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商贸物流 高端 湖北省 供给 需求

绪论

物流行业在我国目前属于一个新兴的产业,其各方面的w制、系统发展不完善,这就导致中国物流的现状是配送、分发速度慢,价格高,物流力量分散等等,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和改进。

一、高端商贸物流业的重大意义

(一)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需要。

由于我国目前物流业发展仍处于萌芽状态,使商品在流通过程中产生高额的费用,这就大大增加了商贸业的成本,尤其是高端商贸业。当我国高端商贸物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大大提高运输的效率和减少费用,这样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二)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提高流通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当今我国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柔性化、服务化、虚拟化和供应链管理等趋势明显,将其提升到创新的层面,使得made in china变成created in china,当然这对高端商贸物流的信息化、智能化、快速反应能力等就提出很高的要求(从及时(Just InTime,JIT)到准时化顺序供应(Just InSequence,JIS)。当然,高效的商贸物流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了。

(三)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构建全球物流网络服务。

经济全球化导致物流全球化的发展。由于国外发达国家商贸物流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那么,国内企业要想和国外企业做高端贸易,那就必须提升自己的商贸物流水平,尤其是高端商贸物流水平。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并更上国际的脚步。

二、湖北省目前高端商贸行业物流需求、供给情况分析

(一)需求分析。

湖北省在2013年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达到4939.11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1%。到目前为止,湖北共拥有100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7家外资银行,数量均居中部地区首位。在湖北省境内,武商、中百、中商三大本地商业集团门店数量已达到700多家,而一些大型商业企业及物流企业早已入驻湖北。因此,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入户湖北,以及本地一些大型商业企业的发展,必将带动湖北省内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二)供给分析。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全省将着力构建物流圈(带)――物流节点城市――物流园区――专业化物流中心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物流圈(带)包括以武汉为核心,辐射武汉城市圈及周边地区的武汉(城市圈)物流圈;依托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宜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为支撑,辐射湖北西部及周边地区的鄂西物流圈;依托长江经济带,辐射带动长江沿岸及周边地区的长江物流带。物流节点城市围绕全省“一主两副”规划布局,武汉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襄阳、宜昌规划为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其他14个市(州)规划为重点物流节点城市。

三、湖北省高端商贸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信息系统不健全。

物流一体化网络不健全、缺乏高效统一的信息平台,导致物流效率低下。如在武汉吴家山货运市场,供求信息大部分还通过“小黑板”来;这固然与商贸业的规模和实力较小有关。从零售结构整体来看,湖北省的零售结构以小规模的商店居多,特别是个体商店的比重高达90%以上,没有构建一体化规划格局,是其中较为关键的因素,由此导致物流成本高、效率较为低下。

(二)物流企业规模小。

由于商贸物流它涉及到销售、信息、仓储、包装、运输、配送等多个环节,需要有现代物流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条件,而高端商贸物流的要求也就更高。然而,我省物流企业的规模

小制约了湖北商贸物流的发展步伐,服务质量和能力均有待提高。湖北省内的物流企业注册资本低,服务功能单一,能为企业提供一整套物流增值服务的企业很少。

(三)第三方物流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来,物流行业在全国都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在2012年,湖北省全年的物流成本占本年GDP的比例大约在17.6%左右,相比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发达国家来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另外,在湖北省,由于第三方物流业占物流市场总比例不总25%,很大一部分的企业的商贸物流有公司自理。

四、湖北省高端商贸物流发展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明确现代物流内涵。

力求用新的视角、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明确现代物流的内涵.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舆论环境。由于湖北省武汉市内拥有众多的大学,其中不乏国内知名的大学,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因此,湖北省也可以利用此优势及时的抓住这些资源,这样可以快速提高商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湖北物流业的发展。

(二)建设全面的物流信息系统。

由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能实现对客户的快速反应,还可通过Intemet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若干家商贸企业连接在一起促进行业内信息和业务数据输送以及通过公网将各地用户的订单汇总起来,由信息平台统一调控,达到规模物流,以及与第三方物流体系无缝链接,做到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而对于不具备全面开展化的中小商贸企业而言,通过会员注册即可加入物流信息平台,低成本地进行网上业务。

(三)强化供应链管理.建立战略同盟。

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相关机构等均应站在供应链管理的高度,打破原有的上下游之间的纯粹买卖关系甚至经济利益对立的状态,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信息共享,降低供应链上各环节成本.进而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如:将供应链上各批发零售商的仓储配送、装卸搬运等物流运作活动由现在的分散运作改变为集中运作:由下游随时订货改变为自动补货等。

参考文献:

商贸物流范文6

一、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现代物流分销平台

1.依托资源优势,打造粮食收储平台。北大荒拥有丰富的粮食资源,并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储备基地,我们抓住这一机遇,对垦区内外粮食仓储设施、专用铁路线进行整合,拥有铁路专用线28条和20多万吨的仓储库房,并投入1.22亿元加强了垦区拉哈、宝泉岭、红兴隆、迎春、前进、北安等13处重要粮食物流节点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发放仓54座,仓储库房3.36万平方米、改扩建仓储库房1.3万平方米、水泥货场17.9万平方米,购置散粮输送设备46台套,建站台9 700平方米,完善了各项功能,在垦区内外建立了50个粮食集并网点,使粮食年购销总量达到了200万吨,今年,在粮源紧张的形势下,粮食物流公司预计收储粮食总量将达到15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2.创新体制机制,搭建粮食交易平台。创新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2008年11月18日,北大荒商贸集团与大连民生银行合作,依托在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建立的50家粮食集并点,开办了黑龙江省首家“北大荒粮食银行”,按照国家统一的粮食收购质量等级标准,专门从事粮食存贷业务,运行仅半年,800多位农民存储的18万吨粮食适时变现,比秋收时直接在地头销售增收近5 000万元,通过粮食质押,存粮户从大连民生银行获得贷款3亿多元,不但解决了种粮户储粮难、增收难问题,也实现了企业增收,被国家部委领导高度评价为破解三农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在开展农产品现货交易的同时,我们还将现代交易手段纳入产业体系之中,成立了省内首家,也是规模最大的粮食电子交易市场,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电子商务平台,构建了粮食网上交易与现代粮食物流、商流、信息流相结合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实现了粮食网上实时交易。2009年成交总额达833亿元,累计交易量达3 600吨,交收量120多万吨。目前,已办理入市手续的交易商220个交易席位,客源覆盖广东、湖北、山西等15个省份,已经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级农产品交易中心、定价中心、信息中心、结算中心和物流中心。在大连的期货交易市场也拥有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50余个,每年经销、联营、交割粮豆等农副产品50多万吨,集团在农副产品交易上基本形成了现货、期货、电子交易等多种手段并存的现代营销模式。

3.放大市场布局,做强物流中转平台。只有面向全国放大市场才能提高物流产业的牵动力。因此,我们以“京津唐、珠三角、长三角、中部、东北亚”五大区域建立五个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在北京物流中心启动运营后,9月16日,北大荒物流集团物流指挥中心在哈尔滨揭牌,10月18日,经过两年时间的项目建设,与营口港务集团合资的营口北大荒物流有限公司正式启动运营,解决了垦区北粮南运的瓶颈问题。宁波、成都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之中。目前,北大荒物流集团正在完善现代物流设施,健全物流信息平台,初步形成了保管、运输、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紧密连接,适应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的现代物流体系,北大荒物流集团已通过国家“AAAAA”级物流企业评审。

二、创新发展模式,提升现代物流发展平台

垦区现代物流产业要实现大发展快发展,必须借助优势发展自己,北大荒商贸集团积极探索合资合作发展模式,已建立合资企业22家,通过优势互补,合作双赢,走出了一条合资兴业的发展道路,加快推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升了现代物流产业跨越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