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名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名诗范文1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白话译文:兰酒甘醇,就像郁金香芬芳四溢。兴来盛满玉碗,泛出琥珀光晶莹迷人。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乡之客。最后哪能分清,何处才是家乡?

2、《金陵酒肆留别》【作者】李白【朝代】唐。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白话译文:春风吹起柳絮,酒店满屋飘香,侍女捧出美酒,劝我细细品尝。金陵年轻朋友,纷纷赶来相送。欲走还留之间,各自畅饮悲欢。请你问问东流江水,别情与流水,哪个更为长远?

3、《南陵别儿童入京》【作者】李白【朝代】唐。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名诗范文2

乐曲之美,要通过乐器来表现。诗中李凭所弹箜篌接近今天的竖琴,表现力相当强,适合反映各种音乐形象。其次是乐曲本身的美,这是重点。通过诗的折射可以得知:当几个音乐片段接连奏出时,音乐形象就分别呈现了;片段连贯成整体,乐曲的总体也就成形。音乐形象的丰富性使整首乐曲呈现出多姿多色。最后,当乐师通过乐器演奏乐曲时,除了娴熟的技艺外,还注入了自己一腔情感,画龙点睛地使音乐富有了生命力。李凭是红极一时的宫廷乐师。箜篌能手,演出想必是声情并茂、激动人心的。

听众听曲,必然产生联想,这是音乐赋予你的自由、理想的圣地。在这个艺术世界空灵的殿堂里,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力,那么,沧海桑田应有尽有,喜怒哀乐说来就来;人间有的这里会有,人间没有的这里也可以有。尽情宣泄自己的情感,让灵魂受到洗涤。一唱三叹则回肠荡气,余音袅袅而绕梁三日。这就是音乐的魔力。不过这还未必是听曲的最佳境界!高山流水心有灵犀,知音难觅。真正倾心于这种乐器、这首乐曲、这位乐师的有几人?一旦三者兼得又是何境界!李贺,才华横溢的诗人,巧遇李凭箜篌,令他浮想翩翩,令他梦笔生辉。最好的乐器、美妙的乐曲、一流的乐师遇到卓越的诗人,于是名家好手共同造就了《李凭箜篌引》这首千古不朽的诗篇。

深秋,京都某处,李凭调摆好精美的箜篌,开篇直叙难以抑制的悲痛,琴声划然如长堤决口。巨大的声浪汹涌而来,叩击人们的心灵;巨大的声浪澎湃滔天,搏击苍穹,使飘散在寂寞山间的闲云都为之动容,凄然停步。“空山凝云颓不流”描写的就是这种音乐效果,这是序曲。接着,乐曲第一段开始。节奏转慢,强度转弱,旋律柔长宛转,先表现悲痛欲绝的湘妃在湘江岸边抚竹而哭,泪水滴嗒地洒向竹枝。继而是鼓瑟能手素女,不忍目睹湘妃惨状,不忍耳听湘妃悲啼,她轻拨丝弦,解说湘妃的不幸,抒发愁情;故事凄艳动人,琴声如泣如诉。弹吧,山在听,水在听,万物在听,李贺也在听。弹吧,素女在弹,李凭也在弹。此时此刻,我们的诗人恐怕已经分不出到底是谁在弹奏了。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这是乐曲的第二段。突然,弦上暴发出强音。短促的,美玉破碎般清脆;长响的,凤凰鸣叫般嘹亮。描写那些高贵的发声体,是为了衬托出乐器所发出的优雅乐声,从而表现美妙非凡的琴曲。白居易用“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滚动的音阶,美则美矣,只是不如李贺“芙蓉泣露”仪态万千。瞧,谁家丽人相思苦,泪珠莹莹如荷上露珠。泪珠滚,露珠滚,轻巧的音阶也在滚。音阶滚出了露珠的声音,为它们注入灵气,弥补有形无声的不足。而露珠和泪珠又使滚动的音阶诉诸形象,弥补有声无形的不足。两两媲美,交相辉映,这是诗与乐的最好结合。我们再看:它们滚着、滚着,化成幽香的兰花。花儿开启朱唇,仰天而笑;声声阵阵,玲珑剔透——弦音叮咚,串串不止。显然,乐声似笑声,笑声是乐声。这里,乐曲是在不知不觉中转悲为喜的,犹如含泪的笑。否则李贺就不会把“香兰笑”与“芙蓉泣露”并在一起。这个变化,为乐曲的作了初步准备。这明朗欢快的箜篌声,和暖着京城里原本冷漠的寒光秋色,直入天空,感动了天皇。

乐曲经过进一步铺垫,即要奇峰突起。“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不知何时,风云变幻。狂风、闪电、雷声一齐出现,哗啦啦,下起滂沱秋雨。莫不是女娲补好的天破了?莫不是天帝发出惊呼?其实,这是李凭接连弹出高亢激越的旋律。二十三弦齐鸣,仿佛万物齐响。轰隆之声有如排山倒海,使听众应接不暇,产生错觉。何况赏乐至此已进入其境,原本就如痴如醉。此时,迭宕,惊心动魄。这里的乐曲,与韩愈《听颖师弹琴》“失势一落千丈强”有相似之处,大抵多为急速下行的音阶。大自然虽变化多端,万物终有相同点。两位诗人对音乐的感受虽不同,对大自然的这个客观规律的认识却是一致的。

名诗范文3

我国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其巨著《离骚》中,曾先后几十次提到了江离、泽兰、木兰、申椒、佩兰、白芷、香茅、木莲、荷花等二十五种药名。这篇千古奇文的鲜明对照的特点就是善于运用芳香性的药物来象重征和比喻自己纯美高尚的志向,以及不甘坠落,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操。请听这位士大夫的吟咏: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古代名著《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从近二千味中药的药名中,精选了能表达小说内容的九味中药嵌入诗中,药名和全诗浑然一体,非常巧妙地紧扣小说的主要情节。全诗隐喻含蓄,意味隽永,表现手法十分有趣。诗在第三十六回中,

“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

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

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

这首诗选用了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马兜铃、荆芥、茯苓、防己、竹沥、茴香等九味中药。虽然药的功能与诗的内容无关,但这些药名却揭示了《西游记》的情节,颇有趣味。“益智”是指受唐王之命赴西天取经矢志不渝的信念,“王不留行”是指唐太宗摆驾亲自为御弟唐三藏饯行,并与众官送出长安城外;“三棱子”是指途中收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三位徒弟;“马兜铃”是指唐僧师徒三人与白龙一起“乘危远迈策孤征”,着重刻划出匆匆赶路的形象和声音。

唐朝著名诗人皮日休和陆龟蒙是一对志趣相投的文坛好友。一日,两人相约到城外郊游。郊外一派生机盎然的自然情趣,勾起皮日休诗兴大发,遂作七绝一首:

“数曲急流冲细竹,叶舟来往尽能通。

草香不冷无近远,志在天台一遇中。”

吟后对陆龟蒙说,我这首七绝诗中暗含三味药名,不知老兄猜得中吗?陆龟蒙当即指出诗中暗含的是竹叶,通草和远志三味中药名。接着不甘示弱地吟了一首七绝:

“桂叶以茸含露紫,葛花如缓蘸溪黄。

连云更入幽深地,骨录闲携相猎郎。”

请皮日休也来猜猜他诗中暗含的药名。皮日休很快便猜中了诗中所含的紫葛,黄连和地骨三味药名。

唐代诗人权德舆曾为一家中药店老板写了一首七言绝句:

“七泽兰芳千里春,潇汀落花石磷磷。

有时浪白微风起,坐钩藤荫不见人。”

诗人巧妙地将“泽兰、落石、白薇、钩藤”四味中药嵌入四句诗中,既用典又用药,一气呵成,不露痕迹,一幅药香扑鼻,美景宜人的诗中画展现在人们面前,细细品味,其趣无穷。

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辛弃疾,曾写过一首药名词,这首诗写于新婚不久,他奉征召奔赴杀敌战场,思念亲人,便用中药名撰写了《定波风》一词: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湖床。

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

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全词均以中药名衔接,有木香、余禹粮、石膏、防风、常山、栀子、海藻、甘松八味中药,且内容深刻,情真意切,琅琅上口。

宋代诗人陈亚爱也喜用药名填入诗词。他曾用药名作闺情词《生查子》三首,其中写得最佳的一首是:

“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

字字苦参商,故要檀郎读。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

何事时,犹未回乡曲?”

作者在词中运用谐音替代,拆开分用之手法,将相思子、薏苡、白芷、苦参、狼毒、当归、远志、、茴香等九味中药名联缀成篇,自然妥贴,意趣天成,字里行间饱含着一位思夫情切,盼夫早归的妇女的绵绵幽思和缕缕情怀,读后感人肺腑。

明代著名学者李诩撰写的《戒庵老人漫笔》一书中,曾记载着二首夫妻互赠的药名诗,丈夫赠妻的诗云:

“牵牛织女别经年,安得鸾胶续断弦。

云母帐空不见人,水沉香冷月婵娟。

泽兰憔悴渚蒲黄,寒露初凝百草霜。

不共玉人倾竹叶,茱萸甘菊自重阳。”

妻子回赠丈夫的诗云:

“天门冬日晓苍凉,落叶愁惊满地黄。

清泪暗销轻粉面,凝尘闭锁郁金裳。

黄连未嚼心先苦,红豆相看恨更长。

镜里孤鸾甘遂死,引针何用觅昌阳。”

这两首诗中嵌入牵牛、续断、云母、沉重、泽兰、蒲黄、竹叶、茱萸、甘菊、天门冬、地黄、轻粉、郁金、黄连、红豆等十几种中药名称,贴切巧妙,天衣无缝,写出了丈夫思念妻子和妻子苦恋丈夫的缠绵感情。

清初戏曲作家朱佐朝在《莲花筏》传奇一书中,写到一位才女齐玉符为试探男友姚良是否真心爱她的心意,提出让他作诗,但诗中必须嵌入她正在服用的药方上的八味中草药。姚良为表示自己的诚意,便提笔写成一首七律诗:

“天门冬日晓风飕,浮寄天南红蓼舟。

不嚼石莲心亦苦,沉香衾冷梦惊秋。

玄胡索去同心带,血泪流红豆未休。

半夏拟归云汉去,难教织女会牵牛。”

姚良在诗中巧妙地嵌入了天门冬、天南星、莲心、沉香、玄胡、红豆、半夏、牵牛等八味药名,同时又把爱慕之情,求婚之意寓于其中,齐玉符看后很是感动,二人终结伉俪。

清末时,江南某地有位闺中,思念在外地经商的丈夫,便别出心裁,将十二味中药名嵌入信中,轻轻点染,借题发挥,表达了她哀怨忧郁的恋情:

“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

谁使君子,寄奴生绕它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

妾仰望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来了白芨书,茹不尽黄连苦!

豆蔻不消心头恨,丁香苦结雨中愁。

人生三七过,看风吹西河柳,盼将军益毋。

身在异地的丈夫收到这封缠绵徘恻的情书诗词后,深受感动,也提笔巧妙地用了十三味中药名来抒发自己忠贞不渝的爱情,情深意切,感人肺腑:

“红娘子一别,桂香枝已凋谢矣!

也思茂盛,欲归紫苑。

奈何常山路远,滑石难行,故待从容耳!

卿勿使急性子,骂我曰苍耳子。

明春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返乡。

名诗范文4

2、有何不可

3、永溺深海的猫

4、溺海

5、你的心是海吗深不见底

6、森浓不绿。

7、古树旧城。

8、与全世界的夏天同步

9、岁月是时光的河

10、久疚

11、顾忌

12、羁旅之徒

13、本是殊途何以同归

14、虚妄

15、记忆是盛开的荒落

16、我念你如初

17、海蔚蓝与你眼眸相似

18、海是海豚的呼吸

19、凝望本来是缒綣

20、心自由,世界就自由

21、无爱一身轻

22、困与心

23、随遇而安

24、别离开

25、梦里遇见他

26、匆匆那年

27、带我走

名诗范文5

驱车千里,来到位于银川市城北30多公里的影视城,走进牛尔惠的工作室。墙上挂的“返璞归真”四字斗方,透出大家气派。但见一位满头黑发、脸色红润、身着唐装的年轻人,正手握悬管,挥毫疾书,给参观者作诗写字。仔细端详,他的字一笔一画都很到位,别具一格,正如一些书法大家评论的那样,熔汉隶、魏碑、泰山金刚经于一炉,自成一体――“牛体”。著名作家张贤亮评价牛尔惠说:“他的字,古朴,凝重。看到他的字,让你看到了历经百年风雨雕蚀后的碑文,有一种历史的厚重与珍重。他最可贵的是,克服了当今书法家刻意雕凿的浮躁,保持了书法艺术的本质。”约半个小时,牛尔惠写了十几幅字,打发了客人,我们也享受了半个小时的乐趣。书法中有音乐、有舞蹈、有气功,使人心旷神怡。

说明来意,和牛尔惠先生交谈了一小时,他乡遇故知,亲切融洽,谈笑风生。

通渭的贫苦,是出了名的。牛尔惠1970年就出生在这贫困年代最贫困的通渭县东北部山区陇山乡黄花村的农家,吃洋芋蛋喝清菜汤长大,直到十多岁还在半饥饿中上学。1990年,从定西教育学院毕业后,当了一名乡村教师,因工资低,还按时发不下来,不能养家糊口,便于1993年弃教从工,来到银川。他先在一家公司打工,因公司效益差,也挣不了多少钱。两年后,他把妻子接来,从亲戚朋友处借了1万元,在银川郊区承包了一座蔬菜温棚。因为在老家没种过菜,又不懂科学种植,产量不高,还不能应时,卖不出去,没有多大的收益。一到春节,他只好在街头摆地摊,写春联,送福字,送吉祥。润笔费没有定价,随主人来定,给也行,不给也行。2002年3月,银川镇北堡影视城的一纸招工广告出现在街头,牛尔惠眼前一亮,前去报名。影视城的董事长张贤亮见到牛尔惠,便问他有什么打算,牛尔惠快人快语地说:“搬砖和泥,干什么都行,我能吃苦!”等了几天,本想搬砖和泥的打工仔,被安排到了一个颇为讲究的艺术工作室,张贤亮给他的任务是作诗写字卖字。

在宁夏,人们说影视城有两位奇人,一是张贤亮,二是牛尔惠。张贤亮卖文化,牛尔惠卖书法,各展风流。

著名作家张贤亮一手创办并担任董事长的华夏影视城有限公司,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西部最著名的影视城。中国的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在西部影视城拍摄的电影已达70多部,如《一个和八个》、《牧马人》、《红高梁》等等。华夏影视城成为宁夏的一张大名片,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人们戏说,高人张贤亮卖荒凉,而张贤亮斩钉截铁地说是“卖文化”。

牛尔惠在影视城的“集艺阁”,每天作诗写书法四五十幅,最多的一天达60多幅,边作边写,每一首都不重复,且文采飞扬,飘荡着一股灵气。牛尔惠的书法作品过人之处是藏头诗,只要你报上姓名、属相,他把你从头到脚打量一番,一首藏头诗就成了,而且对你的学养、特长、心愿刻画得活灵活现,让人赞不绝口。写毕,还说文解字,给你讲解一番。一次,科学院院士胡守斌,教授夏秉荣试他的才能,前后4分31秒,两首诗便出手。给胡守斌写的是:

胡琴月抚涌清泉,

守贤博智高科攀,

斌怀韬略天地运,

祥龙神州跃九天。

给夏秉荣教授写的是:

夏风徐徐绿圃园,

秉烛夜读览圣贤。

荣茂景椰泛桃李,

志承栋梁昌国安。

两首诗和书法写就,两位客人喜形于色,称赞不已。

一次,饰演的特型演员王铁成来影视城,索牛尔惠的藏头诗和书法。牛尔惠不到3分钟写成一幅横幅:

王侯将相翰墨缘,

铁树艺坛蓓蕾绽。

成为国栋名恩来,

志泽世人华章篇。

王铁成非常高兴,举起作品,二人合影留念。

最让人惊叹、最能显示牛尔惠才华的一幕是2004年夏的一天,我国派往国外即将赴任的28位外交官来宁夏参观,经自治区政府推荐,前来向牛尔惠求字。张贤亮既高兴又怕出丑,捏着一把汗。牛尔惠从容应对,略一询问,微微一笑,挥毫就写,文不加点,一气呵成,短短67分钟,写完了28首诗文和书法,当最后一首写就,外交官们惊喜得一齐鼓掌,表示赞赏。一位外交官感慨地说:“真是奇才啊!外地人写藏头诗,动用了一班人马,你们影视城就一个人。写得这么好,其价值就在于刹那间的灵气。”

名诗范文6

“太白鸭”相传始于唐朝,与诗人李白相关。李白祖籍陇西成纪(甘肃秦安),幼年时随父迁居四川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李白在四川近二十年生活中,非常爱吃当地制作的焖蒸鸭子。这种菜是将鸭宰杀治净后,加陈酒、盐及枸杞、三七、鲜汤等各种配调料,放蒸器内,用皮纸封口蒸制而成,保持原汁原味,鲜香可口。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唐玄宗之诏入京供职翰林,文武百官都敬重他,当时李白虽然想为朝廷出力,但在政治上并未受到重用,相反由于杨贵妃、杨国忠、高力士等人在唐王面前对其谗言攻陷,而逐渐被疏远。李白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曾设法接近唐玄宗,他想起了年轻时在四川曾经常吃的美味鸭子,就用肥鸭,加上百年陈酿花雕、枸杞子、三七和调味料等蒸制后,献给玄宗,玄宗食后,觉得此菜味道极佳,回味无穷,大加称赞,便问李白:“卿所献之菜乃何物烹制?”李白回答:“臣虑陛下龙体劳累,特加补剂耳。”玄宗非常高兴地说:“此菜世上少有,可称太白鸭。”后来李白虽然仍被疏远,但李白献菜一事却成为烹饪史上的一段佳话,“太白鸭”便由此历代相传,成为四川的一款名菜。

杜甫与五柳鱼

五柳鱼,自唐宋以来早已脍炙人口,说起“五柳鱼”来,还和古代诗人杜甫有一段关系呢!唐代杜甫,在年近五十的时候,遇上“安史之乱”,唐明皇被迫逃往四川,杨玉环马嵬驿赐死,杜甫为避战乱,也漂泊到西南方去。他在成都古郊找了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叫浣花溪畔,亲手建了一座草堂,住了下来,并在这里写过不少诗,草堂茅屋有时还被大风吹破,生活过得十分清苦,尽管自己遭遇贫困,还时常想到天下的穷人寒士,寄予不少同情,他每日以素菜草果度日,当地都叫他“菜肚老人”。

相传,有一天他邀几个朋友在草堂上吟诗作赋,吟得高兴,不觉到了中午,他发起愁来,眼看要吃晌午饭了,可是一无所有,拿什么款待这些客人呢?正在着急,忽然见家人从浣花溪里钓上一条鱼来,喜出望外,心想,就请大家品尝这条鱼吧!

他走到灶前,亲手烹制起鱼来,朋友见他去做鱼,个个都惊奇起来,有的带着怀疑的眼光说:“老杜,这可是新鲜事,你会作诗,还会烹鱼?”

杜甫笑着说:“等着吧,我今天就要给你们烹烹看看。”他开膛把鱼洗好后加上各味调料,放在锅内隔水蒸上,蒸熟以后,又把当地的甜面酱炒熟,加入四川泡菜里的辣椒、葱、姜和鲜汤,和好淀粉,做成汁,趁热把芡汁浇在鱼身上,再撒上香菜就制成了。

大伙欢坐一堂,见杜甫把鱼端了上来,伸筷一尝,果然味美,不一会儿工夫,一条鱼吃得精光,可是这鱼还没有名字!于是大家就为这鱼想起名字来,有的说:“这鱼叫浣溪鱼吧!”有的说:“叫老杜鱼合适。”最后杜甫说:“陶渊明先生是我们的先贤,而这鱼背覆有五颜六色的丝,很像柳叶,就叫‘五柳鱼’吧!”大家十分赞成,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五柳鱼就这样叫了起来,并成了一道四川名菜,一直流传了一千多年。

王昌龄与怀胎鲜鱼

怀胎鲜鱼是“杭菜”名品之一,其中故事与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有关。

唐朝开元年间,王昌龄乘舟经水路去杭州,准备登山去神庙祭祀一番,他叫家人把准备好的酒肉鸡鹅搬上船头,行至中途忽然刮起一阵狂风,船儿晃荡剧烈,供物险些倾入水中,此时他想:莫非山神嫌我怠慢,才弄此玄虚?反正自己的祭品早备齐全,不如全数倒入水里,以求老人家保佑平安。

家人遵照主人吩咐,将酒肉鸡鹅等投入河里后,过不多久,风浪果然平息。王昌龄暗自高兴,突然,他想起自己新买的一把金错刀,本来是为食鱼用的,因放置鱼篮之内,也一起投入水中,又多少有些扫兴。待快到目的地时,船家禀告他说,有条大鱼从水里跃上船舱,王昌龄平日极爱食鱼,听了特别高兴,命人就在船上烹食,家人剖开鱼腹,发现里面有鸡肉、鹅肉,还有丢失的金错刀,王昌龄见刀心喜,嘱咐厨师好生制作鱼肴,好饮酒助兴。厨师为迎合主人心意,便将鸡鹅肉拌上佐料重新塞入鱼腹,还加上一点儿美酒,下锅烹制后送上餐桌,王昌龄吃着赞不绝口,后来杭州的菜馆酒店争相制作,还以大诗人王昌龄的故事吸引食客,这种命名为“怀胎鲜鱼”的菜便成了杭州名馔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