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户籍新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户籍新政策范文1
【关键词】正畸 心理 护理
【中图分类号】R91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4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爱美需求越来越多,自我形象完美程度的不断追求。口腔正畸也已被很多人接受和重视。矫治牙齿是一项长期的治疗护理过程,除了大量的日常护理工作,其中患者的心理在整个正畸治疗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正确分析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显得非常重要。国内外学者已经在如何运用医学心理学知识,来提高正畸治疗疗效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心理专业常用的方法有[1]:心理分析治疗、行为治疗、疏导治疗、合理情绪治疗、森田疗法等。这就要求正畸护理要科学、准确地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求治动机,有针对性地通过交流沟通进行心理治疗,使他们在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正畸。这对融洽医患关系,缩短疗程,早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 正畸患者心理特征分析
1.1 未成年人正畸患者心理特征
1.1.1恐惧心理:恐惧心理的原因很多。医院的大环境;诊疗时的疼痛;口腔正畸科特殊设备所发出的声音;难闻的药味;见到别的孩子在就诊时哭闹等。
1.1.2依赖心理: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宝贝,对家长(尤其是母亲)的依赖程度都很高。主要表现为认生,不愿和家长分开。故让家长在儿童身边有利儿童配合完成正畸过程诊疗。但对于过分溺爱孩子,表现出比孩子更紧张的家长还是请到诊室外面的比较好。
1.1.3情绪稳定时间短,自控能力差:儿童在治疗时一旦出现疼痛,就会出现强烈的爆发性的反应,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以防止意外的发生。
1.2 成年人正畸患者心理特征
1.2.1 合理要求型 该类型的患者一般文化程度较高,心理发育比较成熟,对口腔正畸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颌面部畸形不十分严重,多数仅为牙齿的排列不齐,能较理性的对待社会、家庭对其容貌的评价,心态比较乐观。对矫治目标也比较合理、明确。对正畸治疗的各项医嘱能够理解并较好的贯彻执行,并能及时主动的与正畸医师护士沟通。
1.2.2 焦虑多疑型 该类型的患者临床上多见于28~35岁的成年患者,女性偏多,这可能与女性事无巨细的心理特点有关。这类患者往往对口腔正畸知识不甚了解,并伴有一定的颌面部畸形。多见于较严重的牙列不齐、上颌前突、反颌等患者。畸形的存在常常让他们受到社会的嘲笑和挖苦,从而降低了他们的自信心并导致心理障碍。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常表现为焦虑、不安、多疑、对他人缺乏信任感、心理压力大。常常表现为害怕拔牙或者担心拔牙后余留牙会松动及拔牙间隙不能关闭等,对矫治结果没有十分明确的目标,并且对矫治时产生的一些疼痛和不适的耐受性较合理要求型差。对疗程所需的时间、是否疼痛、矫治费用、效果、风险往往是反复咨询。该类型的患者往往不能完全理解医生的意图,配合也不够默契,常需要医生的提醒与督促 [2]。
1.2.3 要求过高型 该类型的患者往往性格偏执,或者曾经因为容貌的原因经历过就业或择偶的失败。心理上常常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在人群中有明显的自卑感、性格相对孤僻,怕人讥笑,承受着无形的思想上的压力。因而对人们的言谈议论或是审视观察的目光异常敏感。该类患者的求治心情十分迫切,把正畸看作是最后改变形象的办法来对付社会压力,期望治疗结果能更早的改变其社会生活状况,因此他们对正畸治疗报有很高的期望值。往往对治疗的目的有片面认识,过分强调自己的审美偏好,完全忽略功能的改善,甚至拿出某明星的照片作为其正畸治疗后要求达到的效果图。
2 护理对策
2.1 未成年人正畸患者护理对策
2.1.1主动、热情地接待患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讲解正畸治疗知识。最主要的是就诊时的疼痛,这就要求我们在治疗时应先易后难,尽量用无痛原则,减少不良刺激和治疗的时间。
2.1.2初戴矫治器1-3月内,密切和患儿保持联系,随时了解患儿的感受,随时给与指导和心理支持,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3 保持与家长、老师联系,通过外因来调节患儿的心理。特别是对于拒绝合作的儿童,要给予及时的表扬以激发他的自尊心、儿童好胜心、虚荣心的特点。儿童喜欢被表扬,被表扬后表现得非常兴奋,往往能勇于克服困难,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在治疗过程中与儿童的交流是第一步,我们的语言中要充满爱心和童心。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在向儿童传达信息,要用和蔼、亲切、友善的动作来缓解儿童紧张、恐惧的心理。除非不得已,一般不轻易进行强制治疗手段,我们不能给儿童幼小的心灵造成恐怖的治疗体验。
2.2 成年人正畸患者护理对策[3]
2.2.1策划设置宽松的就诊环境 诊室的装修应以暖色调为主,并可在诊室内放置些花草,播放些欢快的乐曲,提供轻松的读物,以减轻候诊者的烦躁不安。并可摆置一些典型病例成功治疗前后的模型以及照片等,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2.2.2 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
(1)治疗前的交流:在正畸治疗前期准备阶段要充分了解成年患者的求治动机,了解病人是注重美观、强调功能、还是关心口腔健康.对于焦虑多疑型患者,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采取因势利导的方法主动介绍正畸治疗的可能采取的几种治疗方案、大致的步骤、复诊间隔的时间、总体的疗程、预期的效果等。以消除患者的疑虑,从而坚定治疗的信心。对于要求过高型患者,要特别富有同情心,用通俗、科学的语言向患者宣传解释,要使其正视现实并认识到,正畸不是万能的,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外貌 ,有条件的可先进行排牙试验或利用电脑为其设计出预期形象[4]。在交代时间时,也可讲得比预料的稍长,从而使其对自己的错颌畸形及正畸治疗有一正确的认知,从而树立正确的治疗动机和愿望。
(2)治疗中的交流:在治疗中要不断地观察可能出现的问题、积极与患者交谈、启发其自述加力后的机体反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适当的解决,帮助患者克服不适心理。特别提醒患者不可随意加力,否则造成不良后果。对于要求过高型患者,可采用陶瓷透明托槽或用微型种植体取代口外弓以减少矫治效果需其密切配合的依赖性。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正确地分析患者心理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正确地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十分必要,这将会影响正畸治疗的疗程和效果,医生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的就诊心理, 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才能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达到预期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 牛百平.对错牙合焦虑伴忧虑患者治疗方法的探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8,14(3):217.
[2]顾永佳,高美琴,姚 宁.探讨成年正畸患者的就诊心态及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措施[J]淮海医药,2005年12月23卷6期
户籍新政策范文2
【关键词】 癌症; 临床心理; 治疗; 护理
癌症又称恶性肿瘤,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病种之一。癌症作为一种应激因素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反应,而焦虑、抑郁又会促进或加速肿瘤的恶化。癌症患者的心理过程主要经历震惊、否认、忧郁、对抗治疗、适应5个阶段[1]。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各方面的需要是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的方面。对癌症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促进康复。调查表明,约66%的肿瘤患者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经心理和药物的综合治疗后情绪明显好转的达93.2%。约25%的癌症患者因精崩溃导致治疗后复发转移。本论文针对癌症患者临床上的各种心理障碍,分析其产生的相关因素,并根据临床患者的实际心理障碍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为维护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癌症患者的临床心理
当被确诊为癌症时,对患者的打击是很沉重的。此时,癌症患者普遍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研究表明焦虑、抑郁、恐惧、悲观、厌食、强迫、神经衰落等是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郭庆云、吴燕萍等[2-3]通过临床实践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活动调查分析后,结果表明,癌症患者会因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文化水平、癌症种类等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心理问题。男性患者的适应性比女性弱,同时悲观绝望、孤独感都多于女性;而恐惧、焦虑、敏感多疑等心理反应,女性又多于男性。30~50岁患者恐惧、焦虑、否认有病、多疑等心理反应比较多见,同时病愈信心和期待反应较强;而50岁以上的患者悲观绝望和不遵从等心理反应较常见。另外,早、中期及病程较短的患者否认患癌症、角色不适应和期待感较多见;而晚期及病程较长的患者悲观、绝望、甚至自杀心理较为多见。
2 影响癌症患者临床心理的因素
癌症患者的各种临床心理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因素有性别、年龄、经济收入、职业、文化水平、病情严重程度、癌症种类等。根据这些因素的归属关系,又可将这些因素进一步划归为与癌症本身有关的因素、与治疗有关的因素、个性自身因素、经济收入因素和社会因素等[4]。
2.1 与癌症本身有关的因素 癌症种类对患者的临床心理有不同影响。乳腺癌患者对术后体形的变化引起的焦虑心理较为严重,研究表明97.5%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3]。程志虹等[5-6]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测定子宫有病癌患者的焦虑值,表明50%的患者有严重焦虑症。郭庆云[2]研究表明早、中期及病程较短的病人否认患癌症、角色不适应和期待感较多;而晚期病程较长的患者悲观、绝望、不遵从感较多见。病人病情严重,治疗时间长,病情恶化,容易使病人出现悲观绝望的情绪,甚至对治疗效果产生怀疑,消极等待生命结束或产生自杀心理[7]。另外,疼痛患者的抑郁程度又明显高于非疼痛患者,因疼痛使患者情绪低落,丧失意志,抑郁程度增加。
2.2 与治疗有关的因素 癌症治疗多数为损伤性治疗,药物、放疗、化疗或手术治疗的副作用会对癌症患者造成暂时或持续的心理冲击。因癌症截肢、器官切除、内脏造瘘等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而一些特殊功能器官切除或功能丧失都会增加患者的自卑心理或其他特殊心理问题。
2.3 个性自身因素 癌症患者的心理过程非常复杂,一般都会经历震惊、否认、抑郁、对抗治疗、适应5个阶段[1]。性别、年龄、婚姻、个性特征、经济收入、职业、文化水平、患病经历等都是影响癌症患者心理的重要因素。年轻患者易表现出恐怖、抑郁和焦虑心理,而老年患者易表现为孤独和偏执[8];离婚和分居者心理障碍越明显;性格内向、孤僻、压抑、不容易与其他人沟通的患者,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文化水平、职业、收入不同的患者,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状况等有不同的认识程度,对医生治疗方案有不同的接受程度,对治疗的信心程度不同[9];一直健康的人反应会较强烈,而经常患病的人有较好的忍受能力,心理压力小。
2.4 经济收入因素 癌症是一种病程较长、治疗手段复杂、治疗费用昂贵的疾病,而目前又还未纳入医保范围之内,因此经济条件一般的患者必然承担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负担大,心理压力相对经济条件优越的患病家庭大。
2.5 社会因素 家人对肿瘤的认识和接受态度,亲人、邻居、同事关系的好坏及对患者的支持程度都会明显影响患者的心理感受;在对癌症患者的研究中,社会支持与癌症患者的心身症状(除躯体化)呈一定的关系,社会支持虽不能改善患者患病症状,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10];另有研究表明,负性生活事件与癌症患者发生抑郁呈正相关,过多的负性事件会影响患者的心理承受水平,使患者容易产生悲观绝望的抑郁情绪。
3 护理对策
3.1 提高对癌症的认知 当患者被确定为癌症时,首先要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了解癌症并非为“不治之症”,让患者乐观的面对现实,正确认识对待癌症,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其次通过医生护士讲解及抗癌明星的成功分享,使患者对治疗和战胜癌症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做好患者家属、亲人、邻居、同事的癌症知识普及工作,使相关人员特别是家属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共同帮忙患者竖立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3.2 合理治疗 正确合理的评估患者的病情,在不影响患者生存期的情况下尽量采取合理的药物、手术、化疗、放疗或生物治疗的方式,减少患者的疼痛或器官摘除。癌痛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疼痛,患者常常丧失希望,认为病情恶化,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使痛苦加重。外科治疗中,郭卫刚[11]报告,进行结肠造口术的肠癌患者中有23%的患者发生了中度或严重的心理障碍,尤其是抑郁,而外科保守治疗者的发生率仅2%;癌症化疗患者比手术治疗患者的抑郁程度高;放疗后的疲乏感是患者心理问题持续存在的因素[12]。
3.3 心理干预 心理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而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癌症治疗的各个阶段[13]。Fawzu等[14]认为合理的心理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并建立良好心态和树立治病信念。马红霞等[15]研究表明,癌症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综合性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护士对患者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心理护理,可以实现对患者的心理调控、心理支持或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对医护人员有很好的信心。有专家指出对癌症患者及时进行危机心理干预,可以避免不必要悲剧的发生。他认为心理危机干预的做法通常采取六步法:(1)确定问题;(2)保证求助者安全;(3)给予支持,主要是倾听而非采取行动;(4)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5)制定计划;(6)得到承诺,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其中,检查评估需贯穿于整个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保证心理危机干预的作用。
3.4 社会支持 首先是了解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是建立在社会网络机构上的社会关系对患者的主观或客观的影响力,它包括客观的、实际的支持和主观的、情感上的支持。社会支持虽不能改善患者患病状况,但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家庭支持是社会支持的主要内容,有50%以上的患者认为自己成为了家庭的累赘,从而容易产生悲观情绪。另外,癌症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侧重点的支持,如患者在诊断时,需要有关疾病预后、治疗方面的信息支持;住院期间则需要物质上的支持;晚期和临终阶段更需要情感上的支持。
3.5 创造良好环境 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环境。舒适、安静的生活可以陶冶患者的情操,改善患者的忧郁的心理,使患者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配合治疗;再是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事实表明,不健康情绪是癌细胞的“活化剂”[16]。另有专家指出,目前死亡的癌症患者中有三成时被“吓”死的。影响患者心理环境有医患、护患关系,家庭关系和社会环境三个因素。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是防止病情恶化和延长寿命的重要措施之一,它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6 其他 国外应用于临床心理护理的心理疗法有:音乐疗法、松弛训练法、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等。音乐疗法通过让患者聆听、欣赏乐曲,引起人体心理生理状态改变,产生兴奋或异质的情绪反应,从而可以达到治疗作用[17]。圆桌诊疗法让所有患者--新的和老的,围着大圆桌让新老患者交流心得,促进患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了解,彼此安慰并从抗癌明星中获取信心,使新患者增加治病的信心。
4 小结
癌症是当代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病种之一,癌症对患者是一个严重的心理应激,会因患者的各种不同因素导致不同的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恐惧、多疑等。在患者的医治及康复过程中实施积极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周期。
参考文献
[1]曾莹.癌症患者心理障碍分析与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00,15(10):619.
[2]郭庆云,王秀英,商玉萍,等.75例肿瘤病人临床心理活动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1995,6(1):56-57.
[3]吴燕萍.123例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对策[J].南方护理杂志,1996,3(5):20-22.
[4]田德茂,周启东.癌症病人的心理健康[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2(1):147-149.
[5]程志虹.子宫肿瘤患者临床心理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4):150-151.
[6]周洪光,刘素贞,孙宏伟.乳腺癌患者的抑郁情绪、心理控制源和认知态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8):1149-1150.
[7]李红英,王瑞文,杨莉荣,等.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行为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6):818.
[8]唐凤琳,吕靖怡.中青年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J].山东医药,2002,42(34):81-82.
[9]徐永平,纪国庆.对肿瘤患者心理障碍及康复的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3):423.
[10]李彩云.癌症病人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4,18(7A):1140-1142.
[11]郭卫刚.癌症病人伴发心理障碍的预测[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7,24(3):166.
[12]虞汉梅.癌症病人治疗期的抑郁情绪评定[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6(4):305.
[13]曹维彬,李萍.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2):1433-1434.
[14] Fawzu F T,Fawzy N W,Hyun C S,et a.l Malignant melanoma effects of an early structured osychiatric in terventiion coping and affective state on recunence and survival 6 years later[J].Arch Gen Psyching,1993,50(9):681-689.
[15]马红霞,刘艳,罗红格,等.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667-669.
[16]舒耀荣.肿瘤预防与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户籍新政策范文3
【关键词】住院病人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182-01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因素与全身的生理活动有密切关系,情绪影响免疫功能,如恐惧、紧张、不安可使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减弱。反之,良好的心理因素具有治疗价值。因此重视病人的心理护理,帮助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护士要做好心理护理,帮助病人保持积极的治疗状态,应做好以下四个环节:
1帮助病人适应环境
1.1帮助病人尽快熟悉他们所面对的院内环境[1]
护士要建立一个整洁、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接诊护士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入院宣教。向病人介绍病人的责任护士、负责医生、病区的护士长、病区主任。病房的环境设置,如食堂的位置、电话号码,呼叫器的使用方法,卫生间的位置,物品的保管等。积极帮助病人尽快适应环境。减少病人因环境陌生而产生焦虑不安负性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1.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1]
护士要通过行为,语言让病人感受到他们是受欢迎与被关注的。护士端庄的仪表、得体的语言、和蔼的态度、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术、良好的医德给病人带来心理上的良好感受,从而产生信赖、安全感。
1.3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1]
同病室人构成一个群体,护士应引导病人互相关心、帮助、鼓励。使病人间呈现愉快、和谐氛围。
家属的关心,可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解除病人的后顾之忧。护士应加强与病人家属的沟通,互相配合共同做好病人的身心护理。
2就治疗问题与病人保持经常性的沟通
病人由于缺乏医学知识,或对治疗效果、病情转归的担忧,均有了解自己的治疗情况的需求。因此,护士就治疗问题与病人做好沟通[1]。
在沟通前,护士要充分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方案,药品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化验项目的临床值,护理计划措施等,为沟通做好充分准备,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进而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护理可以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进行,也可以有计划地约好时间。要注意医源性保密避免语言暗示、解释含糊、指导失误等原因造成医院性问题。交谈要尊重病人人格,保护病人隐私。沟通时,护士要避免急躁;改换话题;主观武断,这样会使患者感到护士不能理解自己,甚至责备自己,有时会给患者增加新的负担。
3鼓励病人表达不良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病人的内部器官有了器质或功能性的障碍,他们的自我感觉和整个精神状态也会发生变化。疾病可以使人改变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态度,也可以改变病人对自身存在价值的态度。这种态度的改变可以是病人把自己置于人际关系特殊的位置上,好像或将要被人群抛弃[2]。这样病人会产生不安、悲观、孤独等不良情绪。如果这种负性情绪不能及时排解,会致使病人免疫力下降,影响疾病的转归。这就要求护士运用护理心理学知识和技能,采取疏泄、劝导等方法,鼓励病人表达不良情绪。
为了取得良好的心理护理效果,护士应对病人家庭环境、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病情治疗思想情绪有所了解。护士还要注重自身的素质修养,用美好的行为、表情来影响病人的感受和情绪。护士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能有效地取得病人的信任,使病人愿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这样护士就能及时准确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为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提供可靠依据。能顺利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心理护理中去,促使病人表述自己的不良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对病人的不良影响。
4及时表达护士对病人的理解与同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病人一旦知道自己患病后,注意力会变得狭窄。他们会把注意力由外部世界缩向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感觉。他们往往只关心自己身体的机能状态[2]。由于注意力转移和兴趣的缩小,病人往往夸大自己的疾病感受,感觉自己非常痛苦无助,非常渴望别人的关注、重视、同情、理解。这就要求护士及时表达对病人的理解同情、关心鼓励。为病人提供心理社会支持,使病人感到温暖,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力量。
护士在交谈中要保持适当的目光接触,声调温和,用友好、接纳的方式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要用语言和非语言方式表示护士在认真倾听。护士要换位思考,理解病人的处境和情感,善于体会病人的心境,给病人温暖、关心和体贴,使其得到安慰鼓励。护理中适当的表现沉默,这样病人更能感受到护士能理解其内心世界和感受,能有效促进其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治疗态度。
做好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真诚的态度是帮助患者最基本的条件,护士的真诚、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能很好地取得病人的信任。护士宽容、大度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仪表素质。在与患者沟通中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经常设法调整,选择最易患者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才能很好帮助病人进行身心调试,促使病人从疾病状态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户籍新政策范文4
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共收治了200例恶性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及心理特征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采取心理护理措施。
结果:在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之后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了解及掌握,并对其进行相关方面的心理护理,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改善和调节,让其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有利于其生存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恶性肿瘤心理特征心理护理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097-02
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为的复杂,心理因素会对患者康复和治疗产生直接的影响[1]。因此,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了解,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措施,以下将结合2010 年2月至 2011 年12月我院收治的 2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具体的展开探讨。
1临床资料
2010 年2月至 2011 年12月我院共对20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女85例, 男115例;年龄为18-79岁,平均为(45.23±6.78)。依照患者的年龄将本组病例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及老年组,青年组为18-39岁,共30例,占15.0%;中年组为40-59岁,共80例,占40.0%;老年组为60~79岁,共90例,占45%。其心理特征的分布情况详见表1。
2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心理特征
2.1恐惧心理。许多患者都缺乏对肿瘤的全面认识,消极的认为癌症就等同于死亡,便容易出现紧张情绪,整日唉声叹气,忧心忡忡,心灵十分脆弱[2]。这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医护人员可以适时的隐瞒病情,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2.2怀疑心理。在未进行确诊之前,某些病例会盲目的认为自己可能患有癌症,表现出紧张、烦躁及焦虑等心理。而对于某些已确诊的病例,对于现实难以接受,对事实进行否认,持怀疑态度,不断的到各大医院进行相关方面的检查[3]。
2.3回避心理。多数患者都会对癌症产生恐惧感,不愿意接受自己患有恶性肿瘤的现实,对事实进行回避,对事情也表现出漠不关心,每天都沉默寡言、易怒、易躁,幻想这个结果是由误诊所导致的。
2.4抑郁心理心理。随着病情的日益恶化,患者的身体也逐渐虚弱,在疾病及药物毒副作用的影响下,患者饱受煎熬、生不如死,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这时候某些患者会出现抑郁、消沉的心理,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2.5认可心理。随着治疗活动的开展,患者的病情也会越来越严重,多数患者会选择承认这个事实,认真扮演好病人这个角色,对自己的亲人进行宽慰,再痛苦面前也表现得极为平静,以减少给家人和朋友带来的悲伤及担心。
2.6依赖心理。当患者接受恶性肿瘤这个事实后,会对亲人产生依赖心理,希望更多的与家人相处。患者及其家属也会把所有希望都寄托给医院,希望治疗可以让其重生。患者也更多的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得到更多的人的关心及照顾[4]。
3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3.1早期的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确诊后,多数患者不愿接受这个现实,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及理解。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进行认真的回答,并进行相关的方面的知识教育,开导患者,挖掘其求生意念,让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积极的配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3.2治疗期的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患者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精神压力及痛苦折磨。护理人员需及时的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解释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生理反应,并加强对病房的巡视,遇到不良情况要及时的进行处理[5]。同时,对患者进行耐心的劝导,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并通过对一些娱乐节目的开展对患者的注意力进行转移。
3.3终末期的心理护理。患者在癌症晚期会感到无助及孤独,在疾病及精神的双重打击下,心理情绪波动极大,护理人员要给予病人更多的关怀,保护病人的尊严,缓和其对死亡的恐惧,尽可能多的对其要求进行满足,让患者可以在愉快中度过余生。
4结束语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其心理状态十分复杂,情绪波动极大,护理人员需要和善友好的与其相处,帮助和开导患者对疾病进行正视,解除心理压力,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通过对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使其生存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闫淑英,张建宇,李凤玉.针对不同阶段心理特征对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J]. 中国中医急症.2010(01):123-124
[2]侯宜静,张雪枫,王芸.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36):36-38
[3]秦惠玲,戴晓春.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7):234-235
户籍新政策范文5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对策
重症监护室(ICU)起源于二十世纪50年代~60年代, 它的创立对提高危重病人尤其是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ICU配备先进的诊疗、监护设备和器械, 对患儿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观察, 为重症患儿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ICU的水平, 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
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其殊的危险因素包括:医护人员多、医疗器械多、基础疾病危重、患儿免疫力低下、并接受侵入性操作机会多、无菌操作执行不严格情况等。
1. 1 新生儿的易感性 胎龄不足月的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较足月儿不完善, 受到侵入性操作机会多, 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高。
1. 2 布局不合理 ICU床单位面积过于狭小, 易造成交叉感染。不重视医疗废物分类、锐器未放入耐刺破防渗透的锐器盒中, 可能造成医务人员不必要的损害。
1. 3 侵入性操作 侵入性操作使防御屏障被破坏, 各种侵入性操作成为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门户。
1. 4 肠外营养 由于极低出生体重儿, 身体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 给予完全肠外营养, 从而破坏了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平衡, 成为感染的危险因素。
1. 5 抗菌药物的使用 抗菌药物的广泛和不合理使用, 可破坏体内正常菌群, 增加细菌耐药的风险。
1. 6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不严 个别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无菌观念淡薄、各项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执行不严, 也是造成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
1. 7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不高 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十分频繁, 手卫生的依从性受到影响。
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预防对策
2. 1 建立健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成立科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小组, 专人负责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严格执行《ICU工作管理制度》、《ICU探视制度》、《ICU消毒隔离制度》等。
2. 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建筑布局 设置在医院清洁的环境中, 工作区域独立, 各区域划分明确, 有标示。无陪护病区每张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 m2, 床间距不小于1m, 有陪护病室应当一患一房, 净使用面积不低于12 m2[1]。通风采光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各病室之间装有大型玻璃利于病情观察。 室内空气符合卫生部《医院空气净化标准》中相应要求。
2. 3 隔离预防技术 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 患感染性疾病者严禁入室 。进入ICU严格更衣、换拖鞋、洗手、手消毒、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 ;易忽略的是诊疗器具如血压计、听诊器、吸氧装置等一人一用一消毒;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器等器具, 每日更换清洗消毒;患儿使用的奶瓶等用品, 用后清水清洗干净, 必须高压消毒灭菌后干燥保存。ICU工作环境、物体表面、门把手、地面等每日采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遇污染随时消毒, 每周进行终末消毒一次。
2. 4 加强基础护理 特别是病情危重的患儿, 注意变换、翻身拍背;加强皮肤、口腔护理等综合护理的质量。
2. 5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治疗方案个体化, 抗菌药物的选择取决于抗菌作用及临床药理特点, 并考虑价格因素, 克服贵药就是好药的错误概念。建立有效的细菌监测系统, 以预防控制为目标, 对常见菌进行耐药性监测, 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2. 6 严格手卫生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疑污染操作时, 应戴手套, 操作结束后脱掉手套并洗手, 改善手卫生设施, 以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2. 7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包装、转运、处理等流程, 并做好交接登记, 资料保存3年。
户籍新政策范文6
(1)对国际关系有一个合乎实际的判断
斯诺登事件表明,我们需要正视一个现实:中国希望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这样一个环境可能根本不存在。美国连欧洲盟友也监控,对中国监控就更不在话下。更为严重的是,斯诺登之所以要“泄密”,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认为,美国政府的做法侵犯了美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一件不能保持沉默的事情。但是,他的这一想法并没有得到大多数美国人的认同,美国政府更是愤怒之极。这就表明,让美国不做这样的事情,恐怕很难。
这就让我们联想到,美国国会为什么要调查中兴、华为。我们国内的主流认识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美国在搞经济保护,违反了WTO原则;等美国经济好转了,问题就不大了。斯诺登事件表明,事情没有这样简单,国内经济问题、美国的经济保护主义抬头,最多是借口。在同样的背景下,美国并没有对爱立信这样的外国企业进行调查。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如果中兴、华为的产品大量用在美国的信息网络上,美国政府会放心吗?
(2)国家安全需要以自主技术为基础
监控本身已经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再把监控获得的信息用于商业、军事,而不仅仅是“反恐”这样的事情上,后果就更难以想象。这就表明,至少在美国政府没有改变政策以前,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不是论证美国不应该搞“棱镜”计划、不应该调查中兴、华为,而是应该慎重考虑如何应对“棱镜”计划,深刻反思我们为什么对把大量美国企业的产品用在我们的网络上毫不设防?这样做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事实上,不仅仅是信息技术、信息产品,我国在高端数控机床、高端芯片、先进材料等很多领域受控于跨国公司,而棱镜计划的存在使得美国政府对我们的这种依赖了解得更为清楚。如果美国采取措施,我国经济和国家安全可能受到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也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必须以自主技术为基础。
(3)坚定不移地推进自主技术创新
如果不能阻止美国实施棱镜计划,国家安全必须以自主技术为基础,坚定不移地推进自主技术创新,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企业和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产业和企业成为世界一流创造条件,就成为最重要的政策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被动局面。
具体而言,我们认为,应该建立“自主技术创新国家工程委员会”,并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真正建立支撑国家安全、国家发展的,以战略产业、龙头企业和核心技术为基础的,独立、完整、开放的经济体系。独立、完整是基础和目的,开放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