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素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材料作文素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材料作文素材

材料作文素材范文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金酸莓电影奖是一个具有恶作剧性质的民间奖项,它专门评选最差的电影,并对表演不佳的演员进行嘲讽。好莱坞女星哈里·贝瑞曾是第74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得主,但在25届金酸莓奖颁奖典礼上,她因《猫女》一片获得了最烂女主角奖。

当她走上领奖台时,全场观众喝起倒彩,哈里·贝瑞全然没有在意。主持人惊讶地问道:“几乎没有一个当红的影星会把这个奖当回事,更不会前来领奖。你是第一个,难道你不怕出丑吗?”哈里·贝瑞坦然说道:“我认为,作为一名演员不应只听赞美的话,还应虚心接受别人的指责与意见。”观众全都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主持人将金酸莓奖颁给哈里·贝瑞后笑着问道:“那么,你怎么看待这个‘最差女主角’的奖项呢?你不觉得这是个讽刺吗?”“在我得到掌声和鲜花最多的时候,我敢来领取这个奖,因为我觉得它能让我保持清醒。”这浅显但却流露着智慧的一番话立刻赢得了台下人的喝彩。

请全面理解材料,选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含义范围作文。

【名师解题】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审题立意。

角度一:谦逊

当红影星哈里·贝瑞不怕嘲笑亲自领取金酸莓奖,这不仅是一种洒脱的气度,更体现了她个人的修养。她在取得好成绩时不自满,仍然虚心接受大众的批评,她的谦逊为她赢得了掌声和尊重。人只有怀着谦卑之心,放低姿态,才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断走向成功。

选材小贴士:“谦逊”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从这个角度立意,要想写出新意,必须在选材新颖上下功夫,力避陈旧,给老话题增添新鲜的血液。或选取那些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人文典故,且能给文章增添文化底蕴;或选取社会上刚刚发生的时鲜素材,亦能给文章增添时代特色。无论哪类素材,必须典型有说服力。

角度二:勇于正视缺点

没有人不喜欢掌声和鲜花,在被荣誉光环围绕的一刻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指责。而哈里·贝瑞做到了,她捧回金酸莓奖并将此作为一笔珍贵的人生财富。她勇敢承认了自己的失败,这份坚强和勇气着实令人敬佩。正视自己的缺点是一种豁达超脱的处世心态,也是一种目光长远的人生智慧。

选材小贴士:在选择此类素材时,首先要强调“勇气”,即面对缺点敢于接受的勇气,如廉颇放下将军的身份亲自带领手下登蔺相如门负荆请罪;其次是对待缺点的正确态度,即面对缺点应化劣为优,把缺点转化为以后成功的垫脚石,如海伦·凯勒、尼克·胡哲、史铁生等把生命的缺陷与不足转化成令人瞩目的成绩。

角度三:保持清醒的头脑

哈里·贝瑞在得到掌声和鲜花最多的时候,并没有被“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桂冠冲昏头脑,而是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失误,这是人生的大智慧。这说明,一个人在成功或者失败的时候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得之坦然失之泰然,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长足的进步。

选材小贴士:同学们在寻找这类素材时,人物类素材可供选择的机会很多。要注意,“清醒”是关键,要把握素材中的人物面对成功或失败如何保持头脑清醒的,要重点筛取与“清醒”相关的细节,以便运用时能够突显主旨。如庄子清醒地拒绝楚王的相位而选择贫困,范蠡、刘基功成隐退而得以保全自己,等等。

【推荐素材】

素材一:战国时魏国有一位大臣李克,一天,魏文侯问他:“吴国是因为什么灭亡的?”李克马上回答说:“是因为屡战屡胜。”魏文侯听后很迷惑,他不解地问:“屡战屡胜是国家最吉利的事,怎么会使国家灭亡呢?”李克回答说:“屡战,人民就会疲困;屡胜,君主就会骄傲。以骄傲的君主去统治疲困的人民,这就是灭亡的原因。”魏文侯明白地点了点头,并对李克的远见卓识极为赞赏。

素材点拨:古人云:满得损,谦受益。骄傲自满容易自大,会使人陷在荣誉和成功的喜悦中不能自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不再进取;而谦虚谨慎的品格,能使一个人面对成功、荣誉时不骄傲,把成功视为一种激励自己继续前进的正能量。此素材可用于“谦逊”、“辩证看待问题”等话题。

素材二:一次,美国学者艾恺访问国学大师梁漱溟,谈话期间梁老坦承自己不是一个学者,他解释道:“我承认自己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并且是本着自己的思想而去实行、实践的人,但我对学术、对中国的老学问不行……‘四书五经’里面有些个生字我现在还不会认。再者,现在的科学我也不行,所以讲到学问,我不行。”

先生到了耄耋之年,觉得自己1921年的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一些过失和不足,为了修正之,他不顾九十高龄,重新写成《人心与人生》一书。

素材点拨:大师梁漱溟一生著作等身,蜚声海内外,却仍能不自满,清醒地对待自身的不足,这是何等的境界!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在于身处顶端却拒绝接受浮世名利,能把名利淡化成境界,能把“缺点”化为伟大!此素材可用于“缺点”、“清醒”等话题。

【素材演练】

保持清醒的头脑

唐梦雨

西哲有言:“你愿意征服一切吗?那么就让你自己服从理智的清醒吧!”是的,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让我们拥有战胜一切的力量,实现人生的梦想。

在人生的征途中,唯有保持清醒的头脑,你才能学会正视失败,理智对待成功,立足于不败之地。王勃在逆境中仍能“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是因为他遭遇困厄时能清醒地面对;一代诗仙李白在被赐金放还后,仍能吟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缘于他那清醒的头脑;范仲淹在被贬后,仍能与民同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因为他人生失意时仍能清醒对待。如果没有清醒的头脑,他们又怎会屹立文坛千年不倒呢?

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呢?

人生难免有失败,我们不能在失败面前悲观沮丧,一蹶不振,而应清醒地面对,从失败中寻找转败为胜的契机。加拿大的一座钢架桥因工程师错误设计而倒塌,这位工程师的母校便出资买下全部的废钢材,用其中的一部分制成戒指,发给每位学生,名之为“耻辱戒指”。桥的倒塌说明了设计者的失败,然而,圣洁的殿堂并没有推卸责任,而是敢于正视失败,保持清醒的头脑,用一枚小小的戒指让所有的后来者明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枚枚“耻辱戒指”折射出的是勇气,更是保持清醒的智慧光芒。

大多数人在鲜花和掌声中,容易飘飘然,看不清自己,使自己的辉煌如流星陨落,瞬间即逝。唯有正确对待成功,时刻保持清醒,才有可能获取更大的成功。钱钟书80岁那年,他所在的中国社科院准备为他开一个庆祝会,对此他坚决不同意,依然坚持自己低调做人的原则,“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钱,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试想,如果钱先生在功成名就之时,没有正确对待成功的态度,被荣誉和光环冲昏了头脑,哪会赢得那么多人的敬重呢?

正确对待失败与成功,归根结底,就是要学会放下。失败时,不要气馁,不要沮丧,放下一切消极的思想;成功时,放下你骄傲的心,低下你高昂的头。唯有如此,方能心如明镜,镇定自若,时时保持一颗理性而睿智的头脑。

雨果说:从梦幻中清醒过来是多大的幸福呀!保持清醒,才能让我们学会辨别是非,拒绝诱惑。保持清醒,才能让我们变得更有意志力,更执着,更睿智。保持清醒,才能让我们更有力量去战胜一切,实现梦想。

材料作文素材范文2

关键词:作文;准确审题;快速立意

我觉得拿到材料,尤其是记叙性材料,应该做到以下两方面。

首先,要关注有几个对象。一般来说有几个对象就可以有几个写作的角度,我们审题立意时最好能抓住主要对象,因为我想这也是出题者希望看到的立意方向。

其次,我们要逐个地研究对象在材料中的行为以及行为产生的原因甚至是影响。简单地说,就是追问每个对象“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有的材料还可追问到对象这个行为“有什么影响”,当然“影响”就包括好的或者不好的方面。

在这样的思索中,材料借助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想要传达的含义一般会很清晰地显露出来。

我希望通过这样具体的逻辑问题设置,让材料作文的审题变得更可操作,让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课上感觉思考更有方向,能很好地准确审题快速立意。

下面以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为例。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烟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这则材料中的对象有三个:探险者、蜡烛、蝴蝶,其中探险者和蝴蝶是主要对象。

首先分析探险者:

探险者的行为——无意中来到山洞、点燃了几支蜡烛、屏住呼吸、放轻脚步。

探险者行为的原因——探险、对洞中环境不清楚、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

探险者行为的影响——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将行为、原因、影响一一解读并对应来思考,不难看出,探险者们对蝴蝶的惊扰是无意的,也是懂得爱护自然的,但是客观上又确实影响到了蝴蝶的生存环境。由此我们可以从人类要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不经意的伤害也会给自然带来伤痛,人类保护自然要更用心的角度入题。

然后分析蝴蝶:

蝴蝶的行为——一个人烟罕至的山洞、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

蝴蝶行为的原因——(材料中没有明说,但是从“唯恐惊扰了”中我们可以推测蝴蝶是受到了“惊扰”)。

蝴蝶行为的影响——(从“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推测选择了“适宜”的环境居住、让探险者“若有所悟”。

蝴蝶受到人类的惊扰后选择了它们认为适宜的地方栖居,这可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那是不是还可以看成是蝴蝶不愿意受到打扰,守住了自己的宁静,因为蝴蝶本来就生活在人烟罕至的山洞,我们是不是还能想到归隐的古代名士、想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坚守心灵净土的真正的学者们。当然换个角度还可以写敢于寻找新天地等等。

我们据此还分析过很多的记叙类材料,发现是个不错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做分析时,有的材料、句子并不是它表面表达的意思,有可能含有较丰富的内涵,我们不能忽略对句子本身内涵的把握。

例如,下面是江苏徐州市2013届一模的一则材料:

有一天,主人问笼子里的画眉鸟:“你想回到大森林去吗?”

画眉说:“为什么呢?我住在笼子里,吃喝不愁,每天还可以唱唱歌,晒晒太阳。”

主人说:“可是森林里有美丽的花草、清新的空气,还有广阔的天地。”

于是主人打开了笼子,把画眉鸟放回了森林。

一年以后,主人在森林里遇见了画眉鸟。

主人问:“森林里的生活怎么样?”

画眉说:“好是挺好,就是这笼子太大了,怎么也飞不到边儿。”

从画眉鸟的角度:

行为——我住在笼子里,吃喝不愁,每天还可以唱唱歌,晒晒太阳(说明不想回森林),这笼子太大了,怎么也飞不到边儿(说明它认为自己还在笼子里,只不过是个大的找不到边的笼子)

原因——从“主人问笼子里的画眉鸟”可以知道它本来就生活在笼子里。

影响——主人的话说“可是森林里有美丽的花草、清新的空气,还有广阔的天地。”画眉鸟并没有享受到主人期待它拥有的“广阔的天地”。

由此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个人生活环境(圈子)对思想有限制;内心的限制是最大的束缚,我们要敢于打破惯性思维;思想上了紧箍咒,永远得不到自由等等。

关于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江苏专用的《大一轮复习讲义》上,给我们学生推荐了四种主要方法:

①从关键句入手;②从分析原因入手;③从作者的情感倾向入手;④从辨析关系入手。

材料作文素材范文3

《考试大纲》中对作文素材的要求有三点:一是内容充实;二是材料丰富,论据充实;三是材料新鲜。由于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学生被紧扣在家庭和学校之间,他们年龄小,独立行动的机会少,这给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社会生活带来了困难,相应地给学生作文选材带来了很大的约束性。因此,不少的学生在写作文选取素材时觉得没有材料可用。在这种情况下,抓住典型素材,培养学生一材多用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一、选取素材,专注平常生活,选取生活中的亮点

生活素材就是写作的“米”,可是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很多时候觉得生活太过平淡,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启发心智之处,没有东西可写。其实我们绝大部分人,生活在平凡中,又过着平凡的生活。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难忘的好多是悲事、哀事。所以我们宁愿生活是平淡的,平凡的,但它是平安的,也是快乐的、幸福的。其实,如果我们能够深入生活,体会发掘,从平凡的生活中也能品出甜蜜的味道来,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伟大的作家特别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捕捉美、赞扬美。朱自清因为感动于父亲在特殊背景下给自己送别,而写出了感人至深的散文《背影》;清人沈复的《幼时记趣》写了小时候的趣事,充满了儿童的童心童趣。仔细分析,他们的作品材料也是生活中最平淡无奇的,但他们敏锐的感觉告诉他们,这一些就是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是生活最本质的东西。他们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当你关注它时,它就是我们选作材料的亮点,是我们写作需要的典型素材。

二、确立观念,一种典型素材,可以多题使用

近年来,中考作文多以记叙文为主。但三年的作文训练,学生已经在审美上产生疲劳了,每次作文他们会发现写来写去就是学校和家庭发生的事情,觉得写腻了,觉得没有素材可写,无话可说。其实,如果我们对现有的素材进行合理的组合与分析,就会发现:同一种素材,可以被选用在不同的作文题目中。

首先,对常见素材进行内涵方面的分析。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论看似多么渺小、卑微的事物,多么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只要深入剖析,细心体察,认真思考、感悟,你就会觉出许多深刻、别样的内涵。其次,要想具备一种素材多题使用的能力,还需要我们对一则素材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我们有意识地拿一则材料,把你能从材料中得出的观点一一列出来,看究竟能得出多少观点来。还可以多找几位同学看同一则材料,看看各自的观点又有什么不同,经过多次训练以后,自己的思维就会开阔起来。如果你对日常素材思考多了,感悟多了,拿到作文的题目时,就会发现有许多的材料可以用。

三、运用典型素材,要注意角度转换,大胆创新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富有创新精神的思维,文学创作也需要创新性思维。由于一种素材多次被使用,人们再见时,便有熟悉之感,会产生厌倦之情,自然对它的评价不会很高。为了避免这种状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鼓励学生对材料进行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从事物发展和已有观念的相反方向所进行的思维,它可以由已知推向未知。它突出地表现为反常规性,突破常规思维定势,多次转向,寻找突破口。逆向思维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在人们普遍认可的事物或现象中提出自己的独特的观点。

(二)鼓励学生对常规典型素材进行改造、创新,就要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需求变异、从多方面求答的思维方式。它可以使文章的立意向四面展开联想、想象。这种开放式的辐射,不仅开拓了思维空间,丰富了思想内容,而且在对某一中心各方面的思考中,往往有独到的发现,使作品新颖独特,使立意能够呈现多元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审题时考虑到运用多种素材。

(三)培养学生对常规典型素材进行改造、创新的能力,还可以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入手。在认识各种事物时,虽从表面现象入手,但能逐步探究事物的本质。如当今存在的学生争上各种补习班,节假日也不能休息的现象,难道真的是孩子们不爱玩耍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难度较大,这和初中生有限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有关,但可以引导他们观看新闻,阅读报纸、杂志,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材料作文素材范文4

【关键词】初中生 语文 作文素材 渠道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42-02

常言道: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来源于生活,同样,作文也应该来源于生活。作文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并善于把它积累成作文素材。要让学生注意到作文素材的存在,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能力,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人和事,用思想的锤、感情的镐去采掘生活中所隐藏着的丰富素材宝藏,采集有血有肉,有情趣、有个性、有灵性,带着生活露珠的作文材料。

一、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传媒获取与时俱进的新鲜素材

我们如今面对的学生是“00后”的孩子,他们思想鲜活、富有个性、眼界宽阔。“00后”的孩子们早已和以前的学生有了很大的不同。如今我们再去和这些孩子们讲志愿者救火的故事,可能已经很难吸引学生了。毕竟当网络、电脑、手机、ipad普及的今天,如果没有快捷、新鲜的信息吸引他们,很难让他们记住并运用于作文中。

学生毕竟生活简单,范围小,没有丰富的材料可以获取。因此,我们虽然提倡写生活,但写起来,仍然觉得困难。那么我们就要另辟蹊径,通过电视、网络来收集、积累作文材料。所以学生要多看有价值的电视节目,这对积累作文素材,提高作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央视热播的《超级减肥王》中总决赛那场,当选手和家属会面时,有位选手激动地说:“爱,不是生日蛋糕,越切越少;爱,是生日蛋糕上的蜡烛,越燃越多。”我在课堂中,就和学生分享了这句话。如果学生在写作文时,能活看活用,把这句话应用于写作中,难道不是很精彩的一笔吗?我们积累一句话,一首诗,一段优美的文字时,如果可以在一边休闲,一边娱乐的同时,多留心,多记录,不正是快乐学习吗?

二、积累名句,厚积薄发

部分学生一看到作文题目就傻眼,脑子一片空白,无话可说。其实是心中没有写作素材,“巧妙难为无米之炊”,自然写不出。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积累名句就是个好方法。“积学以储宝”,积累名句就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的聚宝盆的过程。积累名句对于写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持之以恒,切忌间断和疏忽。否则,就有可能让有价值的材料白白遗漏。

积累名句可从两方面入手。①从课本中积累名句,可采用卡片法。卡片法就是将阅读时读到的格言、警句、谚语等自己认为有价值而实用的东西记在卡片上。课本中收入的文章都是名篇佳作,特别是古诗词曲和文言文,其中的名句俯拾即是,思想精博,材料丰富,可以供作文时使用。②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名句,可采用摘录法。摘录法就是指我们在阅读时,把具有参考价值、可资引用、借鉴的精彩句子等抄下来。做摘录要按原文实录,不得增添、删减、更改原字句和标点符号。课外书浩如烟海,阅读时应有所侧重。《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推荐的名著应作为主要阅读篇目,要求学生尽可能都找来阅读。

三、组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和家庭里,有丰富的学习和情感生活素材;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奇异的家乡变化等,这些都是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但是初中生因为学业紧张,往往忽略了丰富的生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狭窄的文化知识学习圈里固步自封,导致他们作文素材库的枯竭。

学生要丰富写作材料,必须借助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此时,语文教师就应该借助语课堂,用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注意,在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比如:在语文早读时,可以专门留出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说说前一日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或者利用好语文课预备铃的五分钟,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好的作文材料(散文,中高考文章,自己的佳作等),进行美文共赏。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迅速平静下来,进入到学习的良好状态中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别人的佳作,为自己平时的写作积累材料,另外,如果朗读的是自己班上学生的佳作,可以给予学生一种写作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

四、强化练笔训练,学以致用

上述各种途径的材料积累,均属无形积累,储存在大脑中,使用时不仅要再现、梳理、选择,还得考虑材料的文字表达。有形的文字材料积累(除动笔墨读书外)被忽视了,即练得太少。因此,要提倡练笔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上述途径的材料积累中勤于练笔,积累有形的文字材料,并从中提高运用语言技能。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练笔的形式一般有:阅读练笔,即动笔墨读书,包括词语摘抄,内容概括,佳句警句抄录,读后感,书刊评论等;观察练笔,主要是写观察片断、观察日记;视听练笔、活动练笔等,均可用日记形式写观后感、活动收获等。

实践证明,在平时的教学试验中,经过作文素材系统积累训练的学生,都能积累一定量的作文素材,对作文的态度也有明显的好转。在平时的作文练习中,基本能做到材料丰富、事例典型、感情真挚,中心突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付永锋.学以致用点石成金――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积累[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5.

材料作文素材范文5

【关键词】作文 素材资源 积累 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101-02

量的积累引起质的改变。说的就是积累的重要性。对于语文作文教学来讲,素材的积累就是基础,而积累量的多少往往决定着作文时能否从容的旁征博引,避免搜索语言和素材时的捉襟见肘,避免言语的匮乏枯燥。就小学生而言,还处在写作的初级阶段,模仿性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积累素材资源,学生自己的素材资源积累到何种程度,一定意义上便决定了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便试图探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资源的积累。

一.素材资源积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及重要性

素材资源积累是写作文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素材积累,作文就会显得枯燥不堪,毫无丰满的美感。同时,教师在对学生灌输作文思想时,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素材积累作为依托,那么所讲授的知识就会显得生涩难懂,不易吸收。因此素材资源是作文和教学的基础,同时作文和教学也会反过来提升资源积累的运用与拓展。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素材资源积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素材资源的积累可以提升小学生对作文教学的理解,加深他们对写作文的及材料运用的理解,提升了作文教学的效率,方便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

二.素材资源积累的途径

(一)关注生活,培养从生活提取素材的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到:“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生活的能力。”学生的生活多姿多彩的。教师以及家长往往以自己的眼光去评价和判断孩子的世界,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学生孩子有他们自己眼中的世界,而他们的世界远不止学校家庭这么简单机械。在学生的眼中,一只蚂蚁搬走了比他重几倍的食物,这些大人们常常观察不到的景象会让孩子们蹲在地上观察很久,最后得到自己都无法想象的震撼。这便是孩子眼中的生活,这便是孩子眼中的感动。如果大人先入为主打断了孩子的观察,也便让孩子丧失了观察生活的机会。一次郊游,一个家庭聚餐,第一次学习洗衣服,第一次给妈妈过生日,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孩子眼中的生活,而他们所观察到的生活却是与大人不一样的。因此,鼓励学生观察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活,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鼓励学生有感受之后记录下来,并运用到平时的作文当中。培养从生活提取素材的能力。

(二)读书积累,培养从书本中提取材料的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了书本知识的积累作文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广泛的积累,是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作文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径。语文书本中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经典,同时课外的文章,名人名言,语言故事,童话等都可以是学生积累的素材资源。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积累记录笔记的好习惯。教师应多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章刊物,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通过读书积累材料。同时让学生对所积累的材料加以分析归类如写景,写人,状物等分类,目的是让学生在作文时有话可说,思维开阔,并能够灵活的加以运用。阅读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讲,既可以识字,又可以成文;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语言为美,什么样的语言用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通过书中的语境加以巩固,培养从书本中提取材料的能力。

(三)其他资源,多种办法共同培养素材资源积累

对于小学生来讲,最常用的两种素材资源积累的办法莫过于生活与读书。但同时,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一些其他的方法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例如,互相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往往有说不完的话题。如何能鼓励学生相互说出自己所积累的素材资源,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你有一个素材,我有一个素材,那么我们两人就有了两个素材。推而广之,整个班级里的学生就会有三十到四个个素材。这就是相互交流的重要性。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已经开始从网上获取素材。互联网涵盖量广,知识范围面大,如果可以合理利用,一定可以成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资源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是最受欢迎的一种途径。但同时我们要注意的是,网上的素材资源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对网上的信息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挑出健康合理的为小学生所用。

总结:现在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应更多的结合新课标来进行。而新课标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素材资源积累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做好作文方面素材资源积累的工作,建立学生自己的素材资源资料库,培养积累的意识和态度,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提升艺术修养,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日常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每一个工作者都应该时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素材资源积累的能力,为每一个小学生打好作文学习的基础,并把积累的习惯带到日常的学习当中,最终让给一个学生都成才。

参考文献:

[1]周洪和. 试谈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的积累[J]. 华章,2014,12:323.

[2]代道舟. 引导学生开掘作文素材资源的基本策略[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01:96-97.

材料作文素材范文6

关键词:课文 教材 作文题 写作

一、 立足课文,充分挖掘课文的语言素材,巧设作文题

1. 熟悉课文,把握教材特点

河北教育出版社版初中英语教材是以主要人物活动为主线编写的,其课文内容具有三个特征: ① 趣味性:注重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营造了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② 交际性:课文围绕最基本、最常见的英语词汇、句型、交际会话等,逐步展开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 ③ 广泛性:课文信息量大,涉及话题广泛、内容鲜活、富有时代感。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展现中西方国家的不同文化背景,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这两种不同的文化。

2. 立足课文,挖掘语言素材

课文是信息的载体,它与写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练习写作的基础,是作文素材和表达方式的模板和源泉。教师应立足课文,以课文为载体,充分挖掘其中的语言素材和思想内涵,并提炼出有用的写作素材。例如: Learing English Book 4 Unit 2 Lesson 10是关于plant parts课文中出现了植物各部分的单词stem, leaf, root, f1ower等,教师的作文取材就可以落在植物的部分上,语言素材的中心就定在这些词汇上。

3. 根据课文语言素材巧设作文题

提炼出有用的语言素材后,要利用好这些语言材料,再完成教材写作要求的基础上,巧设作文题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在构思作文题时,应根据每单元学习或复习的语法项目,课程标准、课文反映的文化意识和感情态度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巧妙设立作文题目,设立作文题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 贴近课文,按照课文所描述的内容,设计作文题。例如,学完Learning Eng1ish Book 4 Unit 7时,设计作文题Asia and Europe引导学生描述这两个洲在面积、人口、地理环境等方面的不同点。

B. 考虑词汇,教师可以在设计作文题时,兼顾本单元新学习的主要词汇,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以致用。例如:unit6主要学习有关电脑部位的单词和互联网的知识,因此,可以设计这样的作文题Computer要求学生用monitor, screen, Keyboard, mouse, key等写出作文。

C. 渗透德育,河北教育出版社版教材的有些课文,渗透着许多做人的道理和思想品德教育。在设计作文题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想内容,结合学生身心特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对学生的写作训练中。例如在学习save our world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作文题对学生进行教育Protect our environment。

二、 运用“阅读——讨论——写作”培养学生写作过程

根据现行教材的教学内容,每单元抽出一节课作为写作课,在写作课上,教师可以在可堂上利用“阅读——讨论——写作”来开展写作教学。

(1) 阅读,提取语言材料。这里的阅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重新阅读课文,获取相应的语言材料。这要求教师根据各单元的特点,事先设计好阅读任务,以提高阅读的目的性和有效性,让学生通过阅读任务的方式获取语言素材。

(2) 讨论,提升语言素材。根据阅读获取的信息材料,教师组织学生对设计好的问题进行讨论,把新提取的语言材料提炼成有效的写作素材。例如Unit 6可以设计讨论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优点和缺点,在讨论中,学生会首先从阅读文章中借鉴、提取语言素材。如互联网的优点: (a) Provides various information in a very short time. (b) Seno an e-mail by computer. (c) chat with far away friends on-line. (d) make friends with peop1e in another p1aces. (e) do business though the Internet.

缺点: (a) There is false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b) some students spend too much time p1aying computer game. (c) Computer screen is bad for eyes.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实际进一步讨论,互联网的优点和缺点还有那些,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加以补充,这样就为进一步写作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