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漫步人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漫步人生范文1
关键词 阿巴斯电影现实风貌纪录特色哲理意味
戈达尔曾说过:“电影始自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这句话让许多人颇费猜疑,应该在何种意义上理解这句话呢?有研究者称,“格里菲斯代表着电影语言与形式的创新、电影表现能力的探索,而阿巴斯则是向着电影‘本性’的回归,即在技术与表现能力的拓展之后又回到了卢米埃尔的质朴表现”。然而按照事物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阿巴斯这种形似的“回归”已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新的探索下在更高的地方回到了出发点。那么阿巴斯的这种质朴表现究竟对卢米埃尔时代的电影有何超越,其影片的现实风貌究竟会使人对“电影是什么?”的问题产生怎样的思考呢?
一、“再现”完整现实
在1970年代前后的伊朗电影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被广泛上映并受到极大的推崇,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导演的电影旅程,阿巴斯也在其中。阿巴斯回忆说自己的电影教育是从看经典美国电影开始的。但是在他十五六岁的时候,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开始闯入他的视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阿巴斯曾说,他对当时美国电影人物的印象是。他们只存在于电影中而不是现实生活中,但是在新现实主义电影中看到的人物却随处可见:一家人、朋友和邻居,于是他意识到电影人物可以是真实的,电影可以谈论生活,谈论普通人。
阿巴斯出身于德黑兰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但他从影以后拍摄的大多数影片却都是以伊朗西北部的偏远地区为背景。在那片贫瘠而苦难深重的土地上阿巴斯终于找到了他在意大利电影中所感受到的普通人和日常生活的真实,终于在自己的国度把自己生活现实中的家人、朋友和邻居搬上了银幕。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评论中,法国影评家安德烈・巴赞的文字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他一系列经典的批评文本最终发展了现实主义美学,成为影响世界电影的重要理论体系,在巴赞的理论阐述中,他对意大利电影的朴素美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并以此为文本参照建构了完整现实主义的电影理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阿巴斯的电影创作实际上在实践着巴赞所提出的关于“完整电影”的神话。在《“完整电影”的神话》__文中,巴赞指出,电影诞生自一个神话,“这个神话就是完整电影的神话”。“完整的现实主义的神话。也是再现世界原貌的神话。影像上不再出现艺术家随意处理的痕迹,影像也不再受时间不可逆性的影响”。在巴赞的理念中,照相术的出现与其说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毋宁说是源自于“人类心理的一种基本要求――与时间相抗衡”。摄影不过是“给时间涂上香料,使时间免于自身的腐朽”。以这种依据精神分析法从造型艺术中发现的木乃伊“情意结”作为推论的出发点。巴赞构建了其现实主义美学的基座,即“完整电影”的神话。巴赞认为,在发明电影的先驱者的想像中,“电影这个概念与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是等同的:他们所想像的就是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在世界的幻景”,“电影的本性,就其纯粹状态而言,仅仅在于从摄影上严守空间的统一”。
无独有偶,在当代伊朗这个被伊斯兰文化以及各种欧美文化思潮交互影响的国度里,阿巴斯也发展了近似的美学兴趣,在他的电影及相关言论中,我们隐约地看到了一个同样的关于完整现实的梦想。
在阿巴斯看来,电影是一个立方体,“当拍摄立方体的一个面时,必须想到还有其它的面和其它可能存在的边界”,“摄影机固然可以通过运动摄影从这一个面拍到另外一个面,但是它拍摄了另外一个面就得放弃这一个面。当我表现立方体的一个面时,我同时想着所有其它的面,对我有帮助的东西就是这些其它的面。”这是容易理解的,在物理的现实时空中,摄影机可以采取的拍摄角度、运动的轨迹是无限多样的,但是拍摄的实际是只能选择其中之一。选择了其中的一种其他的便不再能够被使用,换句话说,在一条完整的摄影胶片上现实只能展现给我们一副面孔,对于其它面孔的表情,我们则无由看到了。阿巴斯在这方面的努力是利用声音。通过声音暗示了立方体其它面的在场,这样就能让观众意识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只是整体的一部分。
电影的发展经历了无声到有声的过渡。对于要“再现”完整现实的理想,无声片无疑是残缺的。因为现实中缺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阿巴斯将声音看作是画面的第三维,认为是声音创造了画面的纵深向度。他曾预言式地说,“如果有一天,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进入画面中,可以听到来自身后的声音以及来自各个方面的声音。我们就可以说是真正地全身心地进入电影中来了”。从物理的角度讲,声音是与事物运动分不开的,事物又以运动为存在方式。所以特定的声音标示了特定事物的存在及其运动方式,对阿巴斯来说,声音的重要性在于,它“营造了事物存在的氛围”,“一切事物都是既相互孤立又相互联系的”。“我们依赖于周围的环境,周围的所有声音都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心情,影响我们的选择”。现实的存在是一个如此紧密的整体,以至于电影不能忽略任何一处细节。或者。不能对任何细节有丝毫偏爱,在摄影机面前,人与物,各自都回到一种平等的地位,这是存在意义上的平等。艺术甚至不复再有特殊的理由将人单独从环境中提取出来加以“关照”,因为这种关照本身将破坏现实的完整性。
二、电影与生活趋向同一
早年观看意大利电影的经历给阿巴斯以莫大的启发,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朴实风格,使阿巴斯感受到了电影的亲近,也使他懂得了电影与生活简捷而直接的联系。电影中的人物可以是一家人、朋友和邻居,这个从少年时代的观影经验中得来的认识被阿巴斯执著地贯彻在他的电影生涯中,并最终因此发展了他自己基于生活本身的独特美学。
阿巴斯赞同那种由导演与观众共同创造的影片。也赞同由导演和演员长期合作共同创造影片,他拍摄影片与演员的合作方式是独特的,尤其是他对非职业演员有着相当宽容的态度。如在《橄榄树下》中,扮演男主角的侯赛因是个文盲,但是他在拍摄期间却多次为阿巴斯修改剧本,删除人为的或虚假的东西……阿巴斯不想试图改变“演员”自身的性格。他并不赞成让演员按照戏剧化要求去表演的方式,而是痴迷于让演员“扮演他们在生活的角色”,如果影片中的人物是文盲,就找一个文盲来扮演他。这种与非职业演员的合作方式,阿巴斯有他自己的美学和实际的考虑。从拍摄操作的角度讲。与职业演员合作,需要花费大量额外的精力对角色作最详细的说明,为的是让演员能够演好,而非职业演员则没有那么麻烦。在没有专业知识的指导下,非职业演员首先能扮演的角色是自己。 这对阿巴斯来说相当重要,一个演员无论如何优秀。他无法完全演出另外一个人,而只能在戏剧化要求和自我的本来面目之间互相妥协,最终的结果个性被编织进电影叙事的虚拟情境之中,角色损折了个性的丰富。个体的丰富性是无以言传的,一个人的意识世界就是一个内在的宇宙,“存在主义认为,由于人有无数细微的意识和动作,人就成了一个每时在筹划、每时又在抹掉的存在计划。这种以变动不居的可能性为依据的个人的‘存在计划’使人生充满了偶然性”。因此,想要让演员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表演只能尊重他源自现实的丰富个性!
在电影《橄榄树下》中,有这样一个场面,侯赛因和“导演”凯沙瓦尔兹在汽车上聊天。侯赛因说:“富人跟穷人结婚是件好事。这样大家就都有房子住了。富人与富人结婚就没有什么好处,因为拥有两套住房没有什么用处。”导演说:“可是他们总可以住一套出租一套吧。”这时,侯赛因脸上显出非常复杂的表情,尤其是目光,他的目光表达出了许多感情:仇恨、悲伤、惊讶……阿巴斯称最后这个镜头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时刻”。关于这个镜头的拍摄,我们可以通过镜头后面发生的故事来把握理解阿巴斯的拍片方式和他的理念。在拍摄这个场面当天的早上。阿巴斯和侯赛因在森林里散步时对他说:“你还记得吗?两年前你对我说,拥有两套住房一点儿用处也没有,一个人总不能脑袋住一套。脚住另一套吧。”阿巴斯通过这种方式让侯赛因回忆并成为这段话的作者,使他在摄影机前说这段话时显得自然。可是在拍摄的那一天,当大家都上了汽车以后侯赛因忘记自己该说这段话了,坐在他对面的凯沙瓦尔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阿巴斯就对他说:你还记得吗,你说过……当侯赛因即将说话时,阿巴斯把摄影机镜头打开,当他说:“人总不能脑袋住一套房子,脚住另一套吧”时,阿巴斯替凯沙瓦尔兹做了回答:“可是他们总可以住一套出租一套吧?”侯赛因以某种特别的眼光出神地看着阿巴斯……谁也没有预料到,在那一刻,侯赛因忘记了一切:摄影机、摄制组、周围发生的事情。这个场面成为阿巴斯认为的最好的场面之一。
撇开这个场面涉及到的关于阶级的社会问题不谈,仅就其美学含义展开思索,阿巴斯之所以喜欢这个场面,无非是因为侯赛因本真性情的自然流露。的确。在镜头前捕捉到这种本真是难以做到的。阿巴斯就像一位调酒师耐心地调出真实的味道,他非常珍视这种真实。那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时刻”,侯赛因出于自己的社会地位,对穷人、富人问题做出了自然的表情反应,可以说。这是电影“最出色的表演”!重要的是,侯赛因在那一刻忘记了摄影机的存在,回归到了自我的本真面目,于是摆脱掉了任何来自预设的故事框架,任何表演的戏剧要求的影响,成为一个自由的存在。就如同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状态一样。如果从这个镜头出发来思考“电影是什么”,似乎可以冒昧地替阿巴斯做个结论:电影就是在那一刻做了忠实的记录!就像原野上开着的一朵野花,一位好奇的摄影师偶然去田野里漫步拍摄下来,这便成了电影!
在巴赞的现实主义美学中。曾提到过电影演员与角色合一的问题,他指出。在《游击队》、《偷自行车的人》等影片中,“演员、表演和角色的概念已全无意义。没有演员的电影?毫无疑问!但是,这个公式的最初含义已经被突破。现在谈论的恐怕应该是没有表演的电影了。在这种电影中,甚至不存在角色是否表演得完美的问题,因为人和他的角色完全合一”。回顾一下阿巴斯中意的侯赛因的面部镜头,或许能更具体地理解这段论述。此外。《面包与小巷》里的那个等待的镜头也能帮助加深理解,人和他的角色完全合一,实际上是归还人在生活中的真实与自由,如果说侯赛因的镜头是归还了他的社会地位、认识和表情。那么《面包与小巷》中的老人,则归还了他的年龄、步态和身影,在这些时刻,银幕上人物的出现、行动,已失去了表演的含义,因为那就是他本人,是他在特定时空下行动痕迹的留影,演员、表演、角色的概念一并消失在真实的人生场景之中,如果说还有什么表演的话,那也是人生这幕“人间喜剧”中的戏份了。这是一个危险的推论。因为照此逻辑。电影在归还了生活本身的真实与自由之后,也将不复存在,电影最终将消失在生活本身一般的透明性之中!然而,这正是阿巴斯电影显现出的美学趋向,启用非职业演员扮演他们在生活中的角色是这种追求的一个方面。
有人说世界上最悲哀的音乐是钟表的“滴答”声,它使我们想起飞逝的时光。想起我们在不断地接近死亡。从某种意义上讲,拍摄电影是一种莫大的幸运,因为电影使人有机会以某种感性的方式感受时光流逝的最前沿。当摄影机开动,胶片上便留下时光逝去的足迹,这让我们对生命产生忧患,对自然怀有敬畏。
前面提到阿巴斯的电影在某种程度上试图“归还”生活本身的自由与真实,然而现在看来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生活既然与一维单向的时间同步,那么便不存在别处的生活,而只有当下的生活,当阿巴斯想尽办法努力使侯赛因在镜头前表现得自然、本色,当他悄悄地打开摄影机拍摄下侯赛因的表情,生活之流在这个过程中也从未停息,而是一如既往地将阿巴斯的拍摄生活甩在了后面,变成过去,在流逝的时间线条上,生活是同质的,拥有同样的实在,因此便不存在“归还”的问题。
《萨巴德的故事》是阿巴斯拍摄的一部名不见经传的影片:阿巴斯一行人要拍摄一部名为《时间之子》的影片,然而尚缺一个眼神中拥有足够孤独感的少年演员。剧组成员在玻璃厂、学校里四下寻找,摄影机随意地纪录着寻找的过程:一张张或漠然或忧伤的面孔闪过镜头、孩子们在镜头前欢呼雀跃,争相“露脸”……偶然地,导演在一家面包房里遇见了萨马德――一个失去了父亲的流浪儿,并邀请他第二天去试镜,然而当他终于来到剧组却发现他患有严重的腿伤,不能演戏,剧组因不忍心抛弃他而陷入了两难选择的境地,最后,导演决定抛弃既有的剧本,转而把当前的状况进行展开。把谈话表情直接照下来,《时间之子》不知所终,“萨马德的故事”却成了电影。这部影片或许在镜头处理和故事叙述等方面还不够高明,然而它的形式却传达了一种显在的观念,与电影有关,也关涉伊斯兰文化。在《萨马德的故事》中,摄影机背后的时空被引入到电影中来。从而使电影展现了一种“摄影机在场的现实”。生活与电影在当下这个时态上实现了形式上的同一,仿佛是从时间长河中撷取的时光一段。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笼罩着光环的摄影机成为平凡生活中的一物,不再具有特殊的地位,电影借助暴露自我而消解了自我,与平淡如水的生活融于一处,在生生不息的现实中,各处的人与事都具有了同样实在的密度。于是影片就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向人提示了世界本身的影像性;人世是一部亘古不息的电影。只是除了冥冥之中苍穹的注视,不再有其他的观众。在这样的思考背景下,再回到“电影是什么”这 个问题上来,似乎是经过了一个逻辑的怪圈。拍摄的内容是电影,拍摄本身也是电影,在不计较镜头处理与故事叙述的前提下。电影被虚化成一个抽象的俯瞰万物的视点,在伊斯兰世界里那正是真主的眼睛。
对于摄影机在场的现实,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似乎是忽略了的,《偷自行车的人》还只是在某种封闭的时空下营造现实的幻象。而没有把观察世界的视点往后退一步将自我的存在也纳入到这种审视之中。这是阿巴斯的不同之处,也是伊朗电影的一大特色。穆森・马克马巴夫为纪念电影百年而拍摄的《电影万岁》、马吉・马吉迪的影片《谁能带我回家》部是围绕摄影机发生的故事,在伊朗导演的手中,电影是真主观察世界的眼睛,芸芸众生,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丈夫与妻子的感情纠葛,老人与儿女们的生活矛盾,儿童对大人世界的隔膜不解,都被如实地倾听并默默地铭记在胶片上,生活这幕“人间大戏”在伊朗电影的世界里被还原成一般的存在。
对于伊朗电影的这种现实主义风格来说。其背后始终存在着一种矛盾,即对现实及事件的细腻展示与电影基本的观赏性要求之间的辩证关系,若处理不当,电影将流于对生活自然主义式的形而下地被动摹写。阿巴斯的众多影片在节奏及情节方面无不缓慢繁冗至极。却依然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个中缘由与他基于伊斯兰文化背景的宗教情怀是分不开的,宗教情怀赋予阿巴斯的是一种看世界的人道眼光和对人世的终极关怀。这是阿巴斯电影乃至多数当代伊朗知名电影的共同特质,在《橄榄树下》、《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樱桃的滋味》中,世界的客观表象被赋予了一种内敛的沉静气质,在凝重、流转的时空中,琐碎平淡的日常生活透出咀嚼不尽的滋味,人物的表情和手势、孤树山丘静静的存在都充满着优雅的美感,甚至风声中都可听出音乐般的空灵,这是个体的生命体验在影像世界里的投射,阿巴斯以他对世界宽厚广博的爱心营构出诗意般的生存空间,这个影像世界近乎真实却又远非真实,在真实与幻景之间叙说着生命的智慧。
三、人生如戏
在伊朗,有人谴责阿巴斯的电影具有浓重的西方味道,是拍给西方人看的,就像当初有人谴责张艺谋电影取悦西方人的口味一样,但是对于阿巴斯来说,他电影的伊朗味道远比西方味道更加浓厚,在他的影片中,对波斯民族人情风物的展示,对人世的宗教关怀情结,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敬畏求索精神,都使得那些作品看上去就像伊斯兰文化原野上开出的小花,自然、脱俗却又深深地扎根于地下。
在哲学思想上,阿巴斯深深地受到了世界闻名的伊朗哲理诗人欧玛尔・海亚姆的影响,然而,影响之谓影响并不是简单意义上对海亚姆哲理观念的偏爱,而是浸透到阿巴斯的生命深处,内化成他自己看世界的眼光。阿巴斯电影体现出他一以贯之的“对于世界以及对于认识世界过程的一种态度”,这种缘自生命本身的执著使得他的电影一直保持了一种作者电影的特色。海亚姆的思想大致可概括为,“以一位哲学家的目光探询和究问宇宙的本质和缘起,以一个具有唯物观点的科学理念审视和洞察宗教神学的底蕴和是非,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观察和体味人生世相”,“面对神秘莫测的宇宙,身处中世纪神学氛围中的欧玛尔・海亚姆提出一系列感到困惑的问题,如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人生有什么意义?人死后到什么地方去?”虽然这些问题并没有以一种直接的形式出现在阿巴斯的影片中,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氤氲在阿巴斯的影像中对这一切的思考氛围。他在电影创作中对海亚姆的参照始于《生命在继续》,那是到地震现场观看地震灾难的时候,近距离地面对生与死的矛盾使他很好地抓住了海亚姆的哲学思想和诗歌的灵魂:一些村民正在洗孩子的裹尸布,与此同时他们也在洗桌布。对于地震带来的灾难,人们感到悲伤。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们为自己能够继续生存而高兴!
漫步人生范文2
首先让我为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那是13年前的一天,爷爷带着快乐的小黄燕去上学。突然,小黄燕甩开爷爷的手,兴奋地奔向车来车往的马路。就在那短短的两秒种内,一辆大卡车飞奔过来,"啪"的一声,小黄燕倒在了马路上……
坐在电视机前,看着黄燕悲惨的遭遇,我百感交集……那短短的两秒钟,夺去了令黄燕骄傲的双腿,撞毁了黄燕成为未来舞蹈家的美梦。如果不是那时的疏忽,也许黄燕现在正在舞台上展示她婀娜多姿的舞姿呢。可是,这能怪谁呢?她的悲剧又是谁造成的呢?难道不正是她自己吗?但是她所犯的这个错,现在又有多少人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呢?是的,我们当中的许多人一直在明知故犯。
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有些人总觉得自己不会出事,过马路很简单,再说车又不敢撞我。就是这种心态麻痹了自己。当你大步流星地"冲"过马路,难道你没有回想过吗?要是那些车子速度再快一点,车身偏一点,那不是就……要是下雨呢?刹车不灵?那又何止撞一下?也许第二个、第三个黄燕的悲剧将重演!
悲剧发生后,能有幸活着的,心里一定会很后悔,但后悔又有什么作用呢?如果有的,也只能是无尽的眼泪与无言的痛苦。
朋友们, 漫漫人生路,安全第一步。 为了光明的前途,为了美好的未来,为了爱我们和我们所爱的人,让我们都来遵守交通法规吧!
漫步人生范文3
踏在绿色的地毯上,享受着春的喜悦。一朵朵五彩的鲜花吐露着芬芳,从地底顽皮的蹦出来的一棵棵小草伸着懒腰,正舒活舒活筋骨呢!这么热闹的气氛怎么能少得了小鸟呢?嘿!我在这儿呢!让我来唱首歌吧,“啊,春妈妈你来了,我又能回到你的怀抱喽…··”站在枝头欢快的歌唱。一阵微风拂来,大树摇曳着它那崭新的绿脑袋,配合着他们,在阳光明媚的蓝天下一起品味着春的滋味。
走在弯弯曲曲的小道上,两旁的稻麦看上去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满眼绿色尽收眼底。告别了城市的喧喧扰扰,他们那奔走在骄阳的照射下,挥汗如雨的情景。站在这里,不但有一股股袭人的清香沁入心脾,而且霎时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啊!妙极了!!放眼望去,稀稀疏疏的人家像是在捉迷藏似的,调皮的躲躲藏藏。到了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的烟囱上冒着一卷卷青烟,飘散在空中。晚上邻居们互相串串门,坐在小板凳上聊聊家常,多美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啊!隐隐约约听到青蛙的叫声,时断时续的犹如阵阵优美动听的小夜曲。
迈着轻盈的脚步又到了秋的季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枫叶摇身一变,一位活灵活现而又淘气的小姑娘展现在眼前,身穿火红色的衣服,把她的朝气展现的淋漓尽致,惹人喜爱极了!但与此同时,也有落叶凋零了。瞧!那梧桐叶,像一只只飞舞着优美姿态的蝴蝶,缓缓地飘落。似乎还恋着大树,不想与之分离而露出丝丝忧郁之表情。不过啊,值得庆幸的是:农民们得到了大丰收。看着那一块块金色的田地,稻麦颗颗饱满,欣喜的表情挂在了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沉浸在这收获的气氛中,到处弥漫着稻麦成熟的气息!夕阳西下,在那半红半黄的天边,挂着一个祝福的微笑!
你闻到了冬的气息了吗?雪花一片一片的缓缓地下落,它似乎在用力的记录着这份冬景,谁知却躲不过它最终的归属!冬天也有它那份独特的氛围哦!“墙角数枝梅,严寒独自开。”是不是啊!在白色的地毯上,还有这么一枝梅花站在枝头,而其他的花都去哪儿了呢?该不会是被冬的寒冷给吓到了吧!它的有颜色是那么的鲜艳,那么的纯,谁抵得过它那仙人掌般的坚强意志?倔强的性格?啊,俯瞰大地,一片银装素裹,万物都沉睡了,想不到还有这么一颗红色的宝石镶嵌在里面,真让人赞叹啊!
漫步人生范文4
在渐渐长大中,我明白了许多——
不能总是想着奇迹发生,不能总是幻想着美好的事物,世界无奇不有。幸福是自己争取的,童话都是人们编织出来的,那只是人们对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将它写在纸上的一个美好的寄托!
童年总是那么的美好,现在想着还会发笑,但是,岁月冲洗掉了我们的记忆。现在我后悔,为什么自己不写日记,为什么不把童年里那一切想法都记下来,如果那时的我不贪玩,那现在的我将整天沉浸在幼稚却美好的日记中。童年的心是不可捉摸的,或许童年的孩子的心就是这世界上最美好,最神奇,最纯洁的事物了!
或许就是这样,永远等失去了才懂珍惜!
漫步人生范文5
人生--- 一个充满了希望和美好憧憬的主题。它对每个人来说都有着美好的向往和期待。随着每个人的成长、定位、价值观……最后形成的人生坐标也许各不相同,所以造成的每个人的最大期望值与其现实人生就必然形成了很大的出入。
自从读了季羡林老爷爷的《不完满才是人生》一文后,我真实的懂得了人生的真正含义。是啊!人生不如意,常有十之八九。可是,如果你拥有一个美好的心态,胸怀一个美丽心情。那么,你的人生每一天,都将是朝霞满天。这也不禁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爸爸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古时候,有一个老婆婆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卖布鞋,一个儿子卖雨伞。每当下雨的时候,她总会担心卖布鞋的儿子没生意;一旦天晴了,她又会担心卖雨伞的儿子没生意。这就是她的人生,一个充满忧愁,苦恼和烦恼的生活。后来,有一位智者让她试着转换心态:在天晴的时候,让她想着为卖布鞋的儿子喝彩;在下雨的时候,让她想着为卖雨伞的儿子高兴。从此,那位老婆婆的人生的每一天都是春光明媚。”
再回头细品每个人的人生,就像季羡林老爷爷文中描述的那样,看古代帝王将相,而今的大腕名人,他们又有几个真正拥有一个完满的人生呢?再反观我辈平头百姓,尽管是庸庸碌碌,早出晚归,但真正只要是合家团聚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将是笑容满面。是的,作为一个平凡的劳动者、自然人,人生道路上也许到处充满了坎坎坷坷,但在他们共享天伦,安享太平的时候,你能说他们的人生不完美吗?
再说社会就像一个万花筒,每个人拥有不同的人生,才形成了我们现在这姹紫嫣红的真实世界。就因为我们的每个人拥有不同的人生,所以,这世界才充满了精彩……。
漫步人生范文6
丁根秀和柯培宗是一对相知相守了八年的恋人,他们的日子原本甜蜜而平静,男友柯培宗却突患白血病。根秀开始艰难奔走,辞职守护男友……黯淡的日子里,他们始终如热恋般甜蜜。她决心拍摄一部微电影,记录下他们对感情的守望与忠诚。这部微电影感动了无数人,也正在改变柯培宗的生命轨迹和这对恋人的命运……
噩运突降,
亲爱的人我怎能离开你
2011年6月28日,丁根秀和男友柯培宗一起拿到了未来婚房的钥匙。房子位于福州市中心,有98平方米,无论地段还是面积都令同龄人羡慕。最令丁根秀骄傲的是,这房子全是他们靠自己的能力挣来的,没向双方父母要一分钱。
丁根秀1984年出生于福建省叁明市建宁县,家境贫困。2001年,她考入福州大学计算机系,成为深山里仅有的两个大学生之一。2003年9月初,她去参加学校的文学讲座,想与演讲的老师合影,但没有带相机。这时她看到了举着相机的柯培宗,于是上前请他帮忙。柯培宗很热心地帮她拍完合影后,突然冒出一句:“你的长发真美,我可以帮你多拍几张吗?”丁根秀羞涩地点头后,柯培宗咧开嘴孩子气地笑了。
青涩的爱恋就这样开始。柯培宗低她一届,也是福大计算机系的。2005年,先行毕业的丁根秀应聘到一家公司做景观设计销售,后又跳槽到某网站做运营策划。柯培宗2006年毕业后则应聘到一家公司做程序设计员。两人工作都非常努力,特别是柯培宗,几乎每天都是九点上班,凌晨一两点回家。他们把每分钱都积攒下来,终于在这座繁华的都市有了一席之地……
在还是水泥地面石灰墙的新房里,丁根秀拉着柯培宗雀跃地到处指点。他们紧紧相拥,也就是这时,柯培宗嚷道:“好热,我这几天怎么老觉得热?!”
这个细节,沉浸在幸福中的两个人都没有在意。直到2011年8月,柯培宗所在的公司进行一年一度的例行体检,他被发现血小板等指数均远低于正常值,医生让他赶紧做骨穿检查。9月2日上午,柯培宗的检查报告出来了:白血病!
两人就这样从幸福的顶峰坠入深渊,只是他们还存着一丝侥幸。医生表示,如果是白血病前期,就还有百分之五十的治愈率。
然而这个希望也很快破灭。9月3日,柯培宗住进福州省立医院血液科。为期三天的详细检查后,主治医生告诉丁根秀,病人的骨髓百分之九十四的细胞都已经恶化,情况是白血病里最高危的。
医生接下来的话,更让丁根秀如遭雷击:“如果不做骨髓移植,病人肯定活不过半年;但如果移植的话,一是要找到合适的骨髓,二是光移植手术一项就需要五十多万元费用。更关键的是,就算移植了,病人也不一定能痊愈,有时反而会因为移植的排异反应加速死亡。”
“治吗?如果治,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对病人进行化疗……”半晌,医生轻轻地问。“治!当然治!!”丁根秀连声说——她不觉得有什么好犹豫的,难道看着男友等死吗?那绝不可能!
然而这似乎只是丁根秀的一厢情愿。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劝她不要“多管闲事”:“你和他还没领结婚证,治不治轮不到你管。”柯培宗自己也不愿治疗:“花那么多钱,遭那么多罪,到头来说不定还是竹篮打水。何必呢?”当晚,他就趁着丁根秀不注意跑出了医院。
在昔日温馨的出租屋里,这对从未红过脸的恋人大吵一场。丁根秀非要男友返回医院,柯培宗死活不肯。到后来,他咆哮着对她说:“我的事不用你管,你给我滚!”说着他就动手把她的衣物往外扔。他扔一件,丁根秀捡一件,一边捡一边掉眼泪。
柯培宗心里其实更不好受。他何尝不怕死?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她一个穷山沟里来的女孩,在这座城市打拼有多么不容易!现在她青春正好,前途似锦,他怎么忍心因为自己的病把她拖进深渊?
见说不通男友,丁根秀一气之下扔下一句“懒得管你了”,跑到闺蜜家借宿了一晚。但她到底不放心男友,第二天清早又跑回了家。听到动静,仍躺在床上的柯培宗翻了个身,睁开惺松睡眼。丁根秀望了他一眼,就惊呆了:仅仅一个晚上,他的满头黑发居然白了一半!
一个被宣判了死刑的人,纵使装得再坚强,内心却是多么焦虑无助。尤其是扔下他一个人!自己怎么会这么傻?!丁根秀的心,瞬间疼得一阵抽搐。
柯培宗嘟囔说:“你怎么又回来了?”“我来送你去治病啊,别硬撑了,我们去医院!”丁根秀不顾一切地抱紧男友。柯培宗瞬间崩溃,他哭着说:“根秀,我怕……”“不怕,有我在。”丁根秀也哭了。她在内心暗暗发誓,不仅要帮男友治好病,还要努力让他过得快乐轻松。
隐藏悲伤,
沉重的病魔啊浪漫的相守
但治病本身注定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在移植前,柯培宗必须先经过三个阶段的治疗。第一个疗程是HAD方案,要连续化疗7天。从9月6日起,随着大量化疗药剂注入身体,柯培宗出虚汗、失眠、头痛、脱发,而且反应愈来愈严重。丁根秀恨不能每天寸步不离地安慰他、鼓励他,但柯培宗住的是隔离病房,她只能隔着一个小小的玻璃窗口看到他。
丁根秀只有把牵挂和思念都融进送给男友的一日三餐里。她在网上查了大量资料,又请教医生,列了一个长长的食谱,饭菜要确保营养,还要尽量不重样。为提起男友吃饭的兴趣,每道菜她都会取个好玩的名字,菠菜炒黑木耳叫“波黑战争”,海带炖猪蹄叫“穿过你的长发我的手”,柯培宗常被逗得忍俊不禁。怕男友闲得无聊,她还经常陪他煲电话粥,聊的也都是轻松温暖的话题……
事实上,此时丁根秀生活得非常沉重。除照顾男友外,她还得筹钱、找骨髓。她联系了中华骨髓库、台湾骨髓库等几乎所有有可能找到髓源的地方,并加入了好几个网上有名的白血病论坛,但合适的骨髓一直没有踪影。筹钱也比她想的艰难,能借的亲朋好友都借遍了,只够勉强支撑两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