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德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德观范文1
摘要生活于春秋时期的孔子看到“礼崩乐坏,天下无道”,就想用道德教育的方法使百姓归于“有道”,自觉从善,达到“有耻且格”的道德标准。于是孔子提出了多方面的道德标准。本文试从为君王之道德、为学人之道德、为人子之道德等方面,来探讨孔子的道德观。
关键词:孔子 道德观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道德观是人们社会道德现象的系统性观点,是人们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依据特定的社会立场和价值观,对社会道德现象观察、认识的结果。其核心是善恶观,主要内容涉及正义、义务、良心、荣誉、人格、幸福等观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利益集团,都会有不同的道德观。”在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理论之中,孔子的思想一直被奉为伦理道德的经典。
孔子生活于动荡的春秋时期,当他看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无道”时,就想用道德教育的方法使百姓归于“有道”,以达到“有耻且格”的伦理标准。孔子还认为,春秋时代的社会政治问题,归根结底是道德问题。当人们心中丧失道德观念,就必然会产生逾越礼义的行为,从而导致天下大乱,此时只有使整个社会的成员都以强化道德意识,强化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的修养,才使社会和谐,重建君臣之秩,从“天下无道”走向“天下有道”。在这一基本观点指导之下,孔子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标准,因此中国的传统道德正是以孔子的理论为基石,孔子成为我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奠基者:“孔子对道德有极深的理解和思想,他的许多有关道德的箴言,成为我国人民几千年来恪守道德的原则,孔子所倡导的伦理道德,重义轻利、宽恕忠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敬老爱幼、乐于进取等,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态和理想人格。”所以,探讨孔子的道德观,就是把握孔子学说的核心,提升民众道德水准的有效方法。本文将从如下四方面,来对孔子的道德观进行深入的剖析。
一 孔子道德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孔子所生活的西周末年,正是国家政权体制大变革的时代,因而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正需要有一套道德体系来做为其统治思想的辅佐,而从思想家的角度来说,也急待出现成熟而适用的思想体系来安抚、制约生活于动荡社会中的民众。而此时的周朝,最盛行的是“天命”观,正如《尚书》所言:“惟天监下民”、“我生不有天命”。在商王朝的统治者看来,自己就是天命的代言者,他们的意志正是天意的表现,上天赋与了商王以统领天下百姓的权力。而与此同时,商朝人也意识到,上天并不是无条件地把统治权力交给了君王而让他为所欲为的,上天对商朝君王也是有所制约的,如果违反了天意,不具备应有的道德品质的话,君王也将受到惩戒:“惟王戏,用自绝,故天弃我。”这种朴素的伦理道德思想,使商周时代的开明人士意识到了道德的力量,意识到只有用道德进行自我约束,才能使政权统治维系得更长久。
之后,随着周朝直接推翻了商王朝并取而代之,这种朝代的更替使周朝君主更加意识到道德的力量:“非我小周敢戈殷命,唯天不畀。”而周王朝更加直截了当地指出“唯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的道德观点,所以要想维持自己的政权必须推行德政,树立道德观念和自我约束机制,才能达到长久统治的目的。这是周朝统治者从前朝的失败中所到得的经验:“这就是说,以上天对政权存亡有直接利害关系为最终理由,劝服和要求周人必须实现道德,否则,社稷身家,一朝倾覆。道德第一次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就挟持着天意的声威,以威慑无比的面孔,发出震憾人心的力量。”而孔子的道德观,正是在这种“敬德保民”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孔子又从《尚书》中吸收了孝道的观念,用以作为规范家庭内部父子关系的准则,在这两种治国治家的大纲下面,其它方面的道德观也应运而生。
二 为君王之道德
孔子认为,为君王者的道德核心是“仁德”,“仁德”观是古代君王们一直追求却很难做得到的最高标准,为此目标,古代圣贤们简直达到了痛苦追求的程度:“子贡问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尧舜其犹病诸”是说如尧舜这样的古代圣贤,也难于达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仁德标高,可见“仁德”不是很难吗?在这里孔子特意提出了两个“仁德”的具体做法:一是博施于民,二是济众。所谓博施于民,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让百姓得到物质上的好处,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只有物质上得到的利益多了,百姓才能切实地尝到执政者的好处,才能如百川归海般地服从之。因此,从“博施于民”的角度出发,孔子又有多层的解释:
1 敬民意识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身为国君,时时要举止端庄,对百姓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出门面对百姓时如见贵宾一样慎重,当使百姓服劳役的时候,要心怀敬意和感激,这样才能表现出君王的修养与亲和力。因此孔子要求君王们做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 节用思想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是孔子从自己生活的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出发,提出了身为君王首先要敬业诚信,而敬业的具体的表现,就是要节约资财与减轻百姓的负担。君王不能在农忙时节役使百姓,而使农业生产耽误,也不能挥霍无度地浪费百姓生产出来的财物。“节用”再加上对百姓适时有节制的役使,才能达到富国安民的治国目的。
3 任人唯贤
君王不仅要给民众以物质上的利益,而且还要给百姓以参政议政的机会,把真正的贤良之才引进到政界,因此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把真正代表民意的人选举出来,让百姓有了发表政见的机会,也就是给予百姓最大的恩惠,因此也就成为“博施于民”中最重要的一条。
从“济众”的角度言之,一是要扶贫济困,帮扶百姓于水火之中。当百姓面对天灾人祸等巨大灾难的时候,国家应当是他们的最可靠的依靠者,国君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二是当百姓在精神层面上表现出某种道德的倾向时,国君要密切注意,并做出积极反应:“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同时,孔子亦把“仁德”看成是一种高于生命的宏大的道德信仰。孔子认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应当把追求仁德看成是自己的终极目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德虽然高远,但这种追求并不是虚无的,而是时时可以效法、时时可以得道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德”在吾心中,只有心怀“仁德”,那么为君王者,必会“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三 为学人之道德
孔子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生都致力于教育工作,而《论语》中的大部分论述,都是他教育学生的话。他身为学者,既是社会的楷模,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孔子不但对自己严格要求,做到品德端庄、举止得体之外,更对中华学人之品德也有很高的要求。孔子对学人道德观的要求,具体有如下几点:
1 沟通各学科的能力
在提高学人自身修养时,孔子率先提出了“君子不器”的主张,其意思是说一个学人要善于融会贯通,有沟通各门学科的能力与学识,而不要像器皿一样,机械地只是一物一用。这说明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孔子已注意到学问与学问之间是可以交融的,而且各科知识之间还有很多的契合点。而作为一个优秀的学人,不能死守着一门学科,虽然“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这只是说学者对某一个领域应当有专业的深度和精密度,但对于邻近专业,也应当有一定的知晓和浅层面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形成一个网络状,容纳百川,沟通东西,而不是一眼知识的孤井。只有这样,才显示出学问的力量,学人方可以容纳更多的精神于一身,否则,他只是一只器物,他只有一种单一的用途,而不能多专多用,因此学人存在的价值就小得多了。
2 洁身自爱的道德标准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以上论述也是孔子为学人提供的道德标准之一,孔子认为中国文人应当有着高洁的志向,能抱持着一种气节,能讲求礼仪,能不为物质利益所动,能安于贫穷,能追求理想。在这种标准之下,信仰大于生命,精神大于物质,学人自觉地理想化地选择自己的生存环境,在一种“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节操下为百姓做出表率,进而实现了孔子所倡导的“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的境界。同时,学人还要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地向着更高的理想境界攀登,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就有道而正焉”。
3 谦虚好学的精神
对于知识的执着追求是孔子一生的志向,因此在孔子倡导的学人道德观中,关于勤奋好学的论述比比皆是:“吾尝终日不食,昼夜不寐,以思,无益,不如学矣。”“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认为学习积累着知识的能量,提升着人的道德修养,也使人的身心得到最大愉悦,“学然后知不足”、“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朝闻道,夕死可矣”等名言,都体现着孔子的好学品质。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孔子特别提倡谦虚的美德,他认为学习态度应当是诚实的,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没有虚假和清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其而改之。”在不断的学习中,在弃恶扬善的过程中,学人的道德品质自然会提高到孔子所说的“文、行、忠、信”的道德高度。
四 为人子之道德
在探求为君王之道德、为学人之道德的同时,作为中国伦理道德的奠基者的孔子,也特别关注着“孝”道理论。中国人以孝治天下,孝是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关系的必要因素,孝行也是考量一个人的道德水准的标杆,更在后世成为一种进身仕途的途径,因此孔子的学生多次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也力赞古人的孝行,并回答了如何为人之子、如何对父母尽孝道的具体做法。如“父母在,不远游”、“弟子出则孝,入则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等论述,都是先秦时典型的孝道标准。孔子要求儿女既要服从于父母,在生活上赡养父母,更要在精神上仿效父母、尊重父母:“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儿女服从父母就形成家庭内部的和谐关系,从而也平衡了整个宗法制度的基础,同时还使人子从“孝”中学会了日后侍奉国君的道德,树立了忠孝意识,“始于事亲,中于事君”,这一个“孝”字,可谓意义深远。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孔子的道德观虽然从商王朝的“天命观”脱胎而出,但已改变为带有强烈的人文意识的道德观念,并已从维系政权统治的狭隘视角,拓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而且春秋时期充分发展的自我意识使孔子认识到,要想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就必须对自己行为有所规范,也就是要遵从一定的道德标准,于是孔子的道德观以前代的天命观为源,渐次演变成全面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道德体系,并为后世的道德观念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正如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博士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 人》中评价道:“在孔子看来,两个最重要的德行是‘仁’和‘礼’,是贤者行为的标准,‘仁’有时被解释成‘爱’,但更为确切的解释是‘与人为善’……然而孔子学说不仅仅是中国官僚的正式学说,而且孔子的理想也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孔子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思想长达两千年之久。”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4年版。
[2] 邓思平:《经验主义的孔子道德思想及其历史演变》,巴蜀书社,2000年版。
[3] 宋希仁:《道德观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 李玉洁:《先秦诸子思想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
道德观范文2
随着经济的发展,有的人受利益的驱使,干了违法,违背道德的事情。可乐中有杀虫剂,菜中有农药,食品中有防腐剂和苏丹红,甚至连与人生死相连的药品,也被人利用,换成了假药。
多少人因错买了假农药而一年的心血颗粒无收;多少人因错吃假药而危在旦夕;多少人因被人诈骗而穷家荡产!电视上的广告一个接一个,可是又有多少广告可信呢?每当每年的三月十五日,又有多少广告被揭发!几乎所有的广告都带有虚假宣传!一口普通的锅平日里卖十几元,可是一上电视就成了不粘锅,无油烟锅,不糊锅,身价也从原来的十几元猛增到了六百多元!现在谁有能说什么是健康的呢?人们越来越吃也不敢吃,买也不敢买,相投资也不敢投了。
所以我们应树立好“道德观”与“价值观”。我们不骗人也能满足自己的经济心。
道德观范文3
在本周的课堂上,我阅读了塔特尔的故事。文中T.J.发现小组成员剽窃之后面临道德的抉择,即是否要将此事件上报给教授。我选择此事件进行反思的原因是这对我很有帮助。它让我对道德观有了更深的理解,并试着重新审视曾经面临的道德问题。
在做这项活动之前,我以为道德只是约束人心,而make ethical decisions就是找一个地方坐下,然后胡思乱想。此外,我还认为所有的举报人都被认为对声誉不利。所以一开始,我觉得塔特尔案例中的T.J.应该不举报K.C。但通过观看视频和老师讲解,我改变了想法。我考虑到举报KC才是正确的事情,因为KC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被举报之后他会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这项活动中,我学到了道德是处理善与恶的原则,道德价值观的理论或体系可以治理个人或团体的行为(D)。做道德的决定是在好的和对的之间做出选择,然后付诸行动。我总结了两个问题,并通过阅读文章得以解决。第一,在道德决策中需要考虑什么主要因素。第二,我未来如何衡量是否遵循了道德规范,这对我成为专业人士有什么帮助。
第一,做道德决策前要考虑五个问题:Is the action good for me? Is the action good or harmful for society? Is the action fair or just? Does the action violate anyone’s rights? 和Have I made a commitment, implied or explicit?(D)例如,在公司中知道了不道德秘密,举报人可能被认为对公司的声誉不利,此时举报人就要先考虑这些问题再做出决策。第二,这对我作为专业人士的益处是提高了工作满意度,使我们更健康以及更平静(B)。在未来,我会在网络上查看关于道德规范的信息,总结下来。在学习生活中,我会仔细阅读作为学生的道德规范,例如作业和考试中不抄袭,平时团结同学。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会仔细阅读工作说明,员工手册和管理指南(D)。在功利主义和道德规则面前,为了对自己和职业负责,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遵循法律和原则。当我进入一个行业,就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并在做出决策之前慎重考虑利弊。此外,我会每天反省自己,准备一个日记本记录当天的事情。然后在每周末查看自己的所作所为以便衡量我的进步,这样也方便及时改正。
总的来说,我认为道德规范不是说说而已,而是需要付诸行动。这样才会有利于自己的发展,甚至带动身边的人。
道德观范文4
关键词:培养;学生;家庭道德观;途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家庭中成长,是人们休息、娱乐、日常起居的场所,也是参与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无论在哪种社会中,家庭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有着显著或潜在的意义。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许多关系,如,血缘关系、经济关济、道德关系、法律关系等,其中道德关系对于维护家庭的稳定和幸福更为重要。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根基,一个家庭就是社会的一扇窗口,唯有无数和睦的家庭才能构成安定的社会。我国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有责任对儿童从小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伦理教育,而家庭道德观的培养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庭道德观呢?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形成健康的道德观
巴甫洛夫认为:情感是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如果外界出现合适的刺激,学生原有的一些健康的动力定型就会得到维持、扩大、发展,进而形成健康而积极的道德观念。因此,每次上课,我都会精心创设具有家庭道德因素的情境、营造愉快的道德氛围,达到对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观点的驱动作用。
如,在教学《家庭和睦》时,一开始就播放一段家庭的生活录像,从一家人洋溢的幸福笑容里,学生感受到和睦家庭其乐融融,激起了情感的冲动,从内心体会到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是多么快乐!由此,学生产生了渴求家庭和睦的愿望。这样的情境,不但能使学生获得愉快的情绪,而且有益于他们家庭道德观点的形成,从而激发学习新课的兴趣。
二、标榜美德,强化道德认识
道德感是通过人的想象发生作用的一种情感。儿童的情感主要是和具体的对象相联系着,他们最容易被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质和英雄事迹所激励和鼓舞。因此,用榜样人物的实际范例来进行教育,很容易激起学生的道德感,很容易激起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向往和爱慕之情,从而学习英雄,克服缺点。
如,《孝亲敬长》一课,叙述了、为祖国前途和人类命运操劳时,始终不忘养育他们的父母的故事。历史上的伟人固然有震撼力,而学生身边的榜样更能让学生觉得亲切自然,感染力强。在学完两位伟人的故事后,我又讲述了身边一些优秀学生孝敬父母,勇于挑起家庭重担的事迹,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要以他们为楷模,再次强化道德认识。
三、换位思考,培养道德情感
许多研究表明,教学过程是情感过程和认识过程的统一。思品课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情操。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环节,它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的道理,进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而道德情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使儿童把道德观点转化为道德行为,即言行一致的中间环节。如果道德知识不以道德情感和道德习惯为依据,那么它比表面行为更具表面性,与之相应的行为也不易出现。这种道德知识有时会像乌申斯基所说的那样,成为伪善和假仁假义借以藏身的屏风。因而,道德品质教育不仅要注意道德情感的感染,更要使道德认识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
四、激感,提升道德判断力
道德判断是指应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对道德行为的伪善、美丑、是非进行判断的过程。它能帮助学生分清是非,确定合理的行为,有利于道德行为的定向。经常进行道德判断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充道德经验,加深对道德意义的认识,使道德知识成为个人行为的自觉力量。
在思品课教学中,我主要通过辨析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为什么?如,在教学《要有家庭责任感》一课,在明理后,我设计了以下几个辨析题,一是,大强说:“在家里,干家务活是父母的事,我的任务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二是,大忙季节,小明的父母在田里忙收割,小明在家里边看电视边等他们回来煮饭;三是,小军经常利用双休日和父母一起去买菜,共同商量怎样节约家庭开支。通过辨析,让学生明白每一个爱家的孩子都应自觉地参加家务劳动,学会参与家庭管理,主动为家庭分忧解难,成为有家庭责任的小主人。
五、自我测评,增强道德自律性
道德观范文5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生态道德观;道德教育。
引言。
生态道德观(生态伦理或生态和谐理论)是一门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和生态关系的新兴伦理学科。几十年来,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既有理论上的突破,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成果,人们的生态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是,我国目前在生态道德方面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还没能形成体系,在德育教学中重视不够,在实践运用方面也落后于西方。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必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大德育的范围之内,使其成为新德育的一部分。故此,本文就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生态道德观的由来。
生态道德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时代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人类对于自身征服自然能力的认可与满足,另一方面又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身行为反思的结晶。反观人类与自然的交往史不难看出,一方面,人们习惯于把自然环境看作是人类活动的空间或满足人类目的的手段,认为人与自然之间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完全可以不顾一切,不断地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待自然、改变自然。另一方面,人类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能力的限制,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下。农业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唤醒了全体民众、乃至统治者,不得不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把自然当做高高在上的神灵顶礼膜拜。在没有现代工业支撑下的小农经济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有了绿色和清洁的环境。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总和。但是,它在为人类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危机、土壤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人类的自身生存提出了挑战。一些西方的先哲们开始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生态道德(或称作“生态伦理”)这一全新的概念。其中有法国思想家施韦兹“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学、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卡逊的尊重自然伦理学、辛格的解放动物的伦理学、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构成了和谐伦理发展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为生态伦理学的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何为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人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在我国环境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着对环境现实认识有误、观念滞后等情况。建国后,国家生产全面恢复,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带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受错误生态观的指导,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低效率的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三江源的原始森林的消失,洞庭湖的水面积锐减等,这也没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经济快速的增长。但是落后的粗放的发展和增长方式,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水土流失、污水横溢、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森林的快速消失等,都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势在必行。
2.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具体表现在:
首先,理论研究滞后,思想上重视不够,学科体系不健全。有关生态知识的教材缺乏,严重影响了生态伦理的教学;各种教材中有关生态的知识太少,且不系统;各种考试中有关生态知识的,少之甚少;德育对象仅限于学校里,忽视了社会教育的作用;公民生态知识得不到普及,从主观上制约生态道德观的养成,难以用生态道德观自律。其次,从教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生态知识的缺乏,学校的德育师资也显得薄弱,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缺失,生态道德观的养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迫在眉睫。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生态环境虽然不容乐观,但一直居于次要的地位。结果导致了思想道德教育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忽视。因此,必须认识到培养生态道德观的重要性。
1.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学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力军,他们必须具备契合时展要求的道德理念和道德素养。将生态伦理纳入德育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生态道德信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确立生态道德原则,从而帮助他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自觉维护自然界的权益,并通过自己的表率行为带动公民生态道德的养成。
2.培养生态道德观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生态道德教育丰富了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学生通过接受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懂得人类应该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尊重并维护自然界的权利,自觉维护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要形成对后代以及其他生命形式承担责任的道德价值观。不仅要让学生在行为上有所提升,还要在价值观念上有更新的认识,在道德情感上有更好的体验,在道德意志上更加坚定,从而促进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3.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
高素质人才不仅仅是对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方面的要求,还是对个人道德素质的要求。首先,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越多的人,越需要以生态道德自律。其次,具有生态道德的高水平人才能影响公民道德的建设。高素质人才必须把生态道德行为从以前的仅仅是避免一些生态伤害提升到促进万物和谐发展的自主行为。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象,只有比普通市民具备更高的道德素养,才符合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目标。
三、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策略。
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拓宽德育的教育范围,把全民纳入德育教育对象之列德育是全社会的工作,教育对象应该包括全体民众,不仅限于在校学生。生态道德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必须把全体公民纳入教育对象的范畴。不仅要重视法律建设,同时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积极地开展生态知识的教育与普及,提升公民的生态道德素养,树立生态道德的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从而达到全民关心环境、全民保护环境的效果。
(二)注重理论研究,完善学校的德育教育教学体系。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必须牢牢地抓住,不可懈怠。
我国目前生态道德观教育现状应该侧重两方面:一方面,就是要加强生态道德观理论的研究,建立生态道德观的学科体系以及相关的配套的措施,建立和完善适用于各类学校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道德观教育的教材及相关的生态知识的科普读本,这是提高全民生态道德观的首要条件。另一方面,要着力打造一支乐于生态道德教育、精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师队伍,这是实现生态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生态道德观培养要从教育对象的知情意行入手。
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就要把科学发展观教育、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丰富教育对象的生态环境知识,培养教育对象对自然的敬畏情感,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入手,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调节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协调、规范作用。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教育对象的生态道德意识。
一直以来,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中心主义占据着指导地位,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使人凌驾于整个自然之上。而人在对自然的挑战中取得的暂时和表面上胜利,则被当作人的独一无二性及地位高贵的明证。而整个自然环境,包括在这一自然环境中生存的其他物种,根本就不具备与人平等相处的道德主体地位。因此,人类在与自然的交往中,除了毫无止境地索取,根本不必恪守任务道德义务。正是在这种自私的、缺乏长远眼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指导下,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毫无道德观念的束缚,为谋求暂时的利益而无所顾忌地破坏自然环境,结果陷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困境。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教育对象形成符合特定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思想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建立和倡导一种新的、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推卸的时代任务。
思想道德教育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引导教育对象树立人、自然及社会相统一、相协调的自然观,热爱和尊重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树立全新的环境价值观,从而引导教育对象从强调天人对抗,转而关注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2.培养教育对象维护生态环境的自律能力。
思想道德教育要通过科普讲座、组织讨论会、开展科学知识竞赛等活动,使教育对象明白,地球上多样的生命形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基础,地球现有状态既是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也需要生命活动的调节、控制来维系。要引导教育对象科学地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人的包容。要使教育对象意识到,对地球上飞禽走兽、自然景观的珍视、爱护不仅是热爱生活的表现,更体现了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操。要使教育对象树立起生态道德善恶感、良知感、正义感和义务感,把保护生态环境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3.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
思想道德教育要达到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目的,就必须确立和完善一套教育对象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体系,来约束教育对象的行为,使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成为教育对象自觉的道德行为。要改变人类中心化的传统观念,同自然友好相处,同其他各种生命形态友好相处,要在思想和行为上体现出对其他生命形式应有的尊重。在与自然的交往中,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负责,要积极参与美化自然的活动,促进自然环境的良性发展。同时,思想道德教育还要借助于社会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广泛宣传科学的生态道德规范,使之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付文杰。论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J]。教育探索,2005,(12):95~98.
[2]贾义保。论生态道德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6,(6):32~33.
道德观范文6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生态道德观;道德教育。
引言。
生态道德观(生态伦理或生态和谐理论)是一门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和生态关系的新兴伦理学科。几十年来,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既有理论上的突破,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成果,人们的生态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是,我国目前在生态道德方面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还没能形成体系,在德育教学中重视不够,在实践运用方面也落后于西方。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必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大德育的范围之内,使其成为新德育的一部分。故此,本文就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生态道德观的由来。
生态道德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时代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人类对于自身征服自然能力的认可与满足,另一方面又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身行为反思的结晶。反观人类与自然的交往史不难看出,一方面,人们习惯于把自然环境看作是人类活动的空间或满足人类目的的手段,认为人与自然之间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完全可以不顾一切,不断地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待自然、改变自然。另一方面,人类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能力的限制,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下。农业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唤醒了全体民众、乃至统治者,不得不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把自然当做高高在上的神灵顶礼膜拜。在没有现代工业支撑下的小农经济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有了绿色和清洁的环境。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总和。但是,它在为人类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危机、土壤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人类的自身生存提出了挑战。一些西方的先哲们开始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生态道德(或称作“生态伦理”)这一全新的概念。其中有法国思想家施韦兹“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学、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卡逊的尊重自然伦理学、辛格的解放动物的伦理学、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构成了和谐伦理发展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为生态伦理学的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何为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人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在我国环境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着对环境现实认识有误、观念滞后等情况。建国后,国家生产全面恢复,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带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受错误生态观的指导,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低效率的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三江源的原始森林的消失,洞庭湖的水面积锐减等,这也没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经济快速的增长。但是落后的粗放的发展和增长方式,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水土流失、污水横溢、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森林的快速消失等,都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势在必行。
2.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具体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