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主要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草房子主要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草房子主要内容范文1

在《草房子》这本书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人物是秃鹤。他本该是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但因为他那颗与众不同的脑袋,而被大家嘲笑。因此,秃鹤变的倔强,自尊心强。但在一次表演上,秃鹤不怕大家嘲笑,扮演了一个坏蛋的角色,为学校增添了荣誉是他又一次融入了这个大集体。是的,秃鹤虽然有着丑陋的外表,但他却有一颗热爱集体的心。因此,曹文轩在描写秃鹤的最后一段中写道:“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最英俊的少年……”

在《草房子》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桑桑,桑桑是这本书的小主人公。他调皮、捣蛋,但却赢得了油麻地人上上下下的喜爱,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当纸月被别人欺负时,桑桑勇敢的站出来保护纸月,他的勇气令我们钦佩;当秦大奶奶孤单的时候,也是他陪在秦大奶奶的身边,是她不再孤单。桑桑帮助过的人数不胜数,看来,桑桑还是一个善良、勇敢、活泼、可爱的男孩子呀!所以,桑桑赢得了油麻地人上上下下的喜爱。

没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在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永久不衰,那就是美。

草房子主要内容范文2

作者简介:曹文轩(1954―),江苏盐城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甜橙地》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黑瓦》《根鸟》《细米》等。《红瓦》、《草房子》、《细米》、《天瓢》、《青铜葵花》等一些小说分别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草房子》获中国作协第四届儿童文学奖。短篇小说集《红葫芦》获《中国时报》1994年度十大优秀读物奖。

妞妞只要走出家门,总能看见那个叫湾的男孩抱着一只鲜亮的红葫芦泡在大河里。只要一看到湾,她便会把头扭到一边去看爬上篱笆的黄瓜蔓,或扭到另一边去看那棵小树丫丫上的一个圆溜溜的鸟巢,要不就仰脸望大河上那一片飞着鸽子的清蓝清蓝的天空。但是,耳边却响着被湾用双脚拍击出的闹人的水声。临了,她还是要用双眼来看泡在大河里的湾,只不过还是要把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明确地做出来。

妞妞对这个男孩几乎一无所知,唯一的一点了解是:这男孩的父亲是这方圆几百里有名的大骗子。

大河又长又宽。她家和他家遥遥相望。河这边,只有她们一家,而河那边也只有他们一家。这无边的世界里,仿佛就只有这两户孤立的人家。

大河终日让人觉察不出地流淌着,偶尔会有一只远方来的篷船经过,“吱呀吱呀”的橹声把一番寂寞分明地衬托出来后,便慢慢地消失在大河的尽头了。

正是夏天,两岸的芦苇无声地生发着,从一边看另一边,只见一线屋脊,其余的都被遮住了。

每天太阳一升起,湾就用双手分开芦苇闪现在水边。他先把那只红葫芦扔进水里,然后往身上撩水。水有点凉,他夸张地打着寒噤,并抖抖索索地仰空大叫,然后跃起,扎入水中,手脚一并用力,以最大的可能把水弄响。

碧水上,漂浮着的那只红葫芦宛如一轮初升的新鲜的小太阳。

这地方上的孩子下河游泳,总要抱一只晒干了的大葫芦,作用跟城里孩子用的救生圈一样。生活在船上的小孩,也都在腰里吊一只葫芦,怕的是落水沉没了。大概是为了醒目,易于觉察和寻找,都把葫芦漆成鲜艳的红色。

红葫芦就在水面上漂,闪耀着挡不住的光芒。

湾用双手去使劲拍打水,激起一团团水花。要不就迅捷地旋转身子,用手在水上刮出一个个圆形的浪圈。那升腾到空中去的水,像薄薄的瀑布在阳光下闪着彩虹。

妞妞禁不住这些形象、声音和色彩的诱惑。她只好去望水,望“瀑布”,望精着身子的湾和红葫芦。

湾知道河那边有一双眼睛终于在看他。于是,他就拿出所有的本领来表现自己。

他赤条条地躺在水面上,一只胳膊压在后脑勺下,另一只胳膊慵懒地耷拉在红葫芦的腰间,一动不动,仿佛在一张舒适的大床上睡熟了。随着河水的缓缓流动,他也跟着缓缓流动。

妞妞很惊奇。但不知道是惊奇这河水的浮力,还是惊奇湾凫水的本领。

风向的缘故,湾朝妞妞这边漂过来了。岸上的妞妞俯视水面,第一回如此真切地看到了湾。她的一个突出印象便是:湾是一个不漂亮的、瘦得出奇的男孩。

湾似乎睡透彻了,伸了伸胳膊,一骨碌翻转身,又趴在了水面上。他看了一眼妞妞。他觉得她已经开始注意他。他往前一扑,随即将背一拱,一头扎进水中,但却把两条细腿高高地竖在水面上。

妞妞觉得这一形象很可笑,于是就笑了─反正湾也看不见。

一只蜻蜓飞过来,以为那两条纹丝不动的腿是静物,便起了歇脚的心,倾斜着身子,徐徐落下,用爪抱住了其中一只脚指头。

湾感到痒痒,打一个翻身,钻出水面,然后把脑袋来回一甩,甩出一片水珠,两只眼睛便在水上忽闪闪地发亮。

这一形象便深深地印在了妞妞的脑子里。

他很快乐地不停地喷吐着水花。

妞妞便在河岸上坐下来。

他慢慢地沉下去,直到完全消失了。

妞妞在静静的水面上寻觅,但并不紧张,她知道,他马上就会露出水面来的。

但他却久久地未再露出水面来。

望着孤零零的红葫芦,妞妞突然害怕起来,站起身,用眼睛在水面上匆匆忙忙、慌慌张张地搜寻。

依然只有红葫芦。

大河死了一般。

妞妞大叫起来:“妈─妈─!”

后面茅屋里走出妈妈来:“妞妞!”

“妈─妈─!”

“妞妞,你怎么啦?”

“他……”

近处的一片荷叶下,钻出一张微笑的脸。

妞妞立即用手捂住了自己还想大叫的嘴巴。

“妞妞,你怎么啦?”妈妈过来了,“怎么啦?”

妞妞摇摇头,直往家走……

一连好几天,湾没有见到妞妞再到水边来,不论他将水弄得多么响,又叫喊得多么尖利。终于感到无望时,湾便抱着红葫芦游向原先总喜欢去的河心小岛。

很小很小一个小岛。

在此之前,湾能一整天独自待在小岛上。谁也说不清楚他在那里干什么。

妞妞没有再到河边来,但每天总会将身子藏在门后边,探出脸来望大河。她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她知道,湾喜欢她能出现在河边上。

又过了几天,当湾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无声地游向小岛时,妞妞拿了一根竹竿走向了河边。

妞妞穿一件小红褂儿,把裤管挽到膝盖上。

湾坐在河对岸,把红葫芦丢在身旁,望着妞妞。

妞妞一直走到水边,用竹竿将菱角的叶子翻起,那红艳艳的菱角便闪现出来。她用竹竿将菱角拨向自己。然后将红菱采下。但大多数菱角都长在她的竹竿够不到的地方。她尽量往前倾斜身子伸长胳膊,勉强采了几只,便再也采不到了。

湾把红葫芦抛进水中,然后轻轻游过来。

妞妞收回竹竿望着他。

他一直游过来,掐了一片大荷叶,然后专门寻找那些肥大的菱角,将荷叶翻过来,把一只只弯弯的两头尖尖的红菱采下来放在荷叶里。不一会工夫,那荷叶里便有了一堆颜色鲜亮的红菱。他又采了几只,然后用双手捧着,慢慢朝妞妞游过来。

他的身体完完全全地出了水面,站在了妞妞的面前。

他确实很瘦,胸脯上分明排列出一根根细弯的肋骨来。他不光瘦,而且还黑,黑瘦黑瘦。

他朝妞妞伸出双臂。

妞妞没有接红菱。

他便把红菱轻轻放在她脚下,然后又亮着单薄的脊背,走回到大河里。

妞妞一直站着不动。

妞妞慢慢蹲下身去,用双手捧起荷叶。

他眼里便充满感激。

“妞妞――!”

妞妞没有答应妈妈。

“妞妞――!”妈妈向这边找过来了。

妞妞犹豫不决地望着手中的红菱。

“妞妞,你在哪儿呢?”

妞妞把红菱放到原处,转身去答应妈妈:“我在这儿!”

“妞妞,回家啦,跟妈妈到外婆家去。”

妞妞爬上岸,掉头望了一眼湾,低头走向妈妈。

回家的路上,妞妞问妈妈:“他爸真是大骗子吗?”

“你说谁?”

妞妞指对岸。

“他爸已关在牢里3年了。”

妞妞回头瞥了一眼大河,只见湾抱着红葫芦朝小岛游去……

妞妞还是天天到大河边来。

湾尽可能地施展出大河和自己的魅力,以吸引住妞妞,并近乎讨好地向妞妞做出种种殷勤的动作。

天已变得十分炎热了。每当中午,乌绿的芦苇就都会晒卷了叶子。躲在阴凉处的纺纱娘,拖着悠长的带着金属性的声音,把炎热和干燥的寂寞造得更浓。七月的长空,流动的是一天的火。

水的清凉,诱得妞妞也直想到水中去。

“你怎么总在水里呢?”妞妞问湾。

“水里凉快。”

“真凉快吗?”

“不信,你下水来看。”

妞妞爬上岸,见妈妈往远处地里去了,便又回到水边:“水深吗?”

“中间深,这儿全是浅滩。”湾从水中站起来,亮出肚皮向妞妞证实这一点。

芦苇丛里钻出几只毛茸茸的小鸭。它们是那样轻盈地凫在水上。它们用扁嘴不时地喝水,又不时地把水撩到脖子上,亮晶晶的水珠在柔软的茸毛上生动地滚着。一只绿如翡翠的青蛙受了风的惊动,从荷叶上跳入水中,随着一声水的清音,荷叶上“滴滴答答”地滚下一串水珠,又是一串柔和的水声。

大河散发着清凉。

大河深深地诱惑着妞妞。

妞妞被太阳晒得红红的脸,由于水引起的兴奋,显得更加红了。

湾在水中,最充分地表露着水给予他的舒适和惬意。

妞妞把手伸进水中,一股清凉立即通过手指流遍全身。

“下来吧,给你红葫芦。”

妞妞拿不定主意。

“别怕,我护着你!”

妞妞动心了,眼睛一闪一闪地亮。

湾走过来,捧起水浇在了妞妞的身上。

妞妞打了一个寒噤,侧过身子。

湾便更放肆地朝她身上又泼了一阵水。

妞妞便害臊地脱下小褂儿,怯生生地走进水里。

她先是蹲在水中,随后用双手死死抓住岸边的芦苇,浮在水上,两腿在水上胡乱扑腾,闹得水花四溅。

水确实是迷人的。妞妞下了水,就再也不愿上岸了。

湾便有了一种责任,不再自己游泳,而把全部的心思用在对妞妞的保护上。

水,融化了两个孩子之间的陌生和隔膜。

他们或一起在芦苇丛里摸螺蛳,或在浅水滩上奔跑、跌倒,或往深处去一去,让水一直淹到脖子,只把脑袋露在水面上。

大河异常安静。两颗脑袋长久地、默默地对望着。

过了几天,妞妞在充足地享受了水的清凉和柔情之后,不再满足老待在浅水滩上瞎闹了。她向往着大河的中央和大河的那边,渴求自己也能一任她的愿望,自由地漂浮在这宽阔的水面上。

湾非常乐意为她效劳。他不知疲倦地、很有耐心地教她游泳。

那些日子,阳光总是闪着硫黄色的金光,浓郁的树木和芦苇衬托着无云的天空。湾的心情开朗而快活。

大河不再是孤独的。

妞妞的胆量一日一日地增大。大概过了六七天,妞妞想到小岛上去的念头变得日益强烈,居然敢向湾明确提出这样的要求:“让我抱着红葫芦,也游到小岛上去吧。”

湾同意。

妞妞抱着红葫芦往前游,湾就在一旁为她护游。

小岛稍稍露出水面,土地是湿润的。岛上长着几十棵高大的白杨,一棵棵笔直而安静地倒映在水中。五颜六色的野花,西一株,东一丛,很随意地开放着。岛中央还有一汪小小的水塘,几只水鸟正歇在塘边的树丫丫上。

妞妞仰脸望,那些白杨直插向蓝色的天空。

“你老来这里吗?”

“老来。”

“干吗老来呢?”

“来玩。”

“这儿有什么好玩呢?”

草房子主要内容范文3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高效课堂;经典诵读;儿童文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19-02

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深入实践,探索如何在保证完成教材教学目标的同时,压缩教材教学课时。把空余出来的时间,用在推荐、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给学生更多的课外营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1.努力构建简约课堂

我们采用了"多元导学"教学模式,它解决了怎样进行压缩课时教学,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简单高效学完教材,进行阅读和背诵,把更多的经典选进课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积累量,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我在摸索探讨中,特别做到以下几点:

1.1吃透教材,整合教材。人教版教材,单元主题十分突出。我们就紧紧抓住单元主题,对教材进行统领,注重对整个单元教学的整合。

1.2抓好预习,培养习惯。课前预习是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的预习能使学生了解学习内容,掌握基础知识。学生什么时候预习,预习哪些内容,如何设计预习提示?首先,我们注重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精心设置预习提纲:有字词认读、理解与书写,也有课文理解和质疑、资料搜集等等。其次,我们要求对预习常抓不懈,扎实进行,形成一个固定的预习模式。最后,辅以预习检测。我们通过检测词语认读、难字识记交流、组内质疑交流等进行预习检测,督促学生做好预习。这样,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1.3删繁就简,抓住本质。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要压缩课时,就必须根据学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删繁就简,抓住语文学习的本质组织教学。根据小学语文的学习规律,结合小学生记忆力强而理解力稍弱的特点,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们遵守"重诵读,重积累,轻分析,轻理解"的原则。在课堂上,教师去除繁琐的分析和讲解,就抓住语文学习最关键的书写、诵读、积累、表达等去组织教学。

1.4重视书写,指导朗读。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朗读是情感体会的重要方法,凭借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理解语言内涵,理解语言情感,是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对一些情感丰富的内容的朗读指导试图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需带学生走近作者,进入课文,全身心地感受,以准确体会、表达情感。

1.5重视积累,读写结合。学习语言,积累显得尤为重要,唯有"厚积",方可"薄发"。中高年级段,语言的积累很重要,课内积累背诵优美词、句、段,对于他们来说是宝贵的生活词典,需要从点滴丰富,日积月累。积累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我有意识地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寻找"读写迁移"的结合点,进行读写迁移训练。课下,利用写小练笔、日记等方法,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2.上好简约教学优质课

结合学校实际,在"多元导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我以小学语文"一半时间教教材"所体现的简约思想为依据,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构建"简单有效"的简约课堂。2016年5月我执教《草船借箭》一课,利用"一半时间教教材"模式,大胆进行课时压缩教学。

2.1学习目标设置明确。我针对《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一共设定了三个学习目标,从生字正确书写到学习抓住主要人物、关键词语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学习抓住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等。

2.2注重课前预习。我增加了自主预习单,让学生在课前扎扎实实做好预习,读准词语、写好生字、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以及画出文中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等。

2.3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设计中体现了"批注式阅读教学"理念,出示的批注要求准确简练,便于学生自学批注。本节课的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统一,我抓住两个重点,进行深入的实践和练习,学生有一个学会到会用的过程。

3.诵读和阅读经典,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解决读什么的问题时,我们参考了孙双金的《十二岁以前的语文》、薛瑞萍的《日有所诵》等资料,以"国学经典""诗词经典"和"儿童文学经典"分年级积累、背诵、阅读。其中,国学经典有《三字经》、《笠翁对韵》、《论语》等。诗词经典又分古诗词经典和现代诗词经典,如《千家诗》、《诗经》、《飞鸟集》、《沙与沫》等。儿童文学经典,低年级以绘本为主,有《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等,中高年级以《三国演义》、《草房子》、《夏洛的网》等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为主。

经典怎么读?根据研究,最终确定,国学经典和诗词经典以诵读为主,提倡"熟读成诵",目的是为了积累;儿童文学经典则以阅读为主,目的是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班级开设有多种形式的诵读课和阅读课,阅读活动也丰富多彩。诵读课上,既有自由诵读,也有小组合作诵读,更有诵读方法的指导。既让学生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又提高了诵读兴趣。读、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读的多了,自然就有表达的欲望。学生的家庭作业,除了读书,就是写读书笔记。

通过一年多的经典诵读和儿童文学阅读,学生的变化非常明显:经典诵读的韵味越来越浓,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大大提高;经典诵读的感受体验丰富多彩;学生对国学经典及儿童文学的欣赏能力提高了,知识面越来越开阔,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

总之,通过开展经典诵读和儿童文学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和积累量大大增加,习作能力也增强不少,语文素养的提升,更是显而易见。

参考文献:

[1]秦训刚、晏渝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韩兴娥.《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

[3]孙双金.《十二岁以前的语文》.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

[4]薛瑞萍.《薛瑞萍教育教学问答》.长春出版社.2009年

草房子主要内容范文4

一、对“文字功夫”与“口头功夫”的反思

儿童在入学前已基本掌握了口头语言,入学后学语文,虽然口头语言尚待继续提高,但重点和难点,无疑是书面语言的读与写。加上汉字这种表意文字的特点,远比表音的拼音文字复杂。因此,我们的识字、写字教学任务特别繁重。我们说一个人语文功底不扎实,往往是由于文字功底不扎实所致。文史学家周汝昌先生读了《一屋子大学生写不出“钥匙”二字》,感慨良多,写了篇短文呼吁教育专家“多动动脑筋”寻找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总钥匙”,正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然而,反思我国的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讲问,学生答读颇为忙碌,但一堂课下来往往很少用笔,语文课成了“君子动口不动手”。二、对“习得”过程与讲析过程的反思

我国的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心理语言学”认为,每个人的第一语言(母语)都是在他一岁半到六岁之间,随着发育成长而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自己获得的,这就称为“语言习得”。这种习得过程,一无专职教师,二无专用教材,三无专课讲授,四无强化训练,其习得的迅速、高效与进入学校后“学得”书面语言时的困难重重,形成了鲜明反差,其原因何在,值得我们反思。当然,儿童学前期的“习得”与上学后的“学得”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无定的,自然而朦胧的;而后者是规定的,自觉而明确的。但我们不能据此就把两者对立起来,儿童在“习得”过程中固然不免有某些“学得”因素;而儿童在“学得”过程中,更应当借助“习得”的规律,借鉴“习得”的经验。即应当注重自主的实践演练,在生活中运用。现在的问题是语文教学总是有意无意地违背了母语的习得规律,如课堂教学过程以讲解提问分析为主,割断了与生活交际的联系。学生在瞄准考试的题海中沉浮,既失去了主体地位,又缺少真正的语文实践。

三、教育是永远指向未来

那么未来这个更加技术化、国际化的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提出了人的发展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我们关注的是现实性、技术性和一大堆没有与社会整合的知识,而不是人。这是教育的悲哀。雅斯贝尔斯在《教育是什么》一书中一语中的:“当代教育已出现下列危机征兆:非常努力于教育工作,却缺少统一的观念;每年出版不计其数的文章书籍,教学方法和技巧也不断花样翻新。每一个教师为教育花出的心血是前所未有的多,但因缺乏一个整体,却给人一种无力之感。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富于语言创造力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作品学习,以掌握丰富的语言,传承精神遗产。而学习语言的形式应该是教师帮助下学生自主的识字、朗读、阅读、思考、讨论、背诵、写作和口语交际。新的小学语文大纲出来之后,大家都认为很好,重主体、重整体、重感悟,确实道出了小学语文教学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但就操作而言,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却处于一种“失范”的状态,怎么“整体”,怎么“感悟”,早自习读,晚自习读,回家读,上课还读,读什么,怎么读。我以为,抓住“读书”就是抓住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古代童子“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练就了语言的童子功,而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的弊端时把“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了,因而造成了多年来我们语文教育的极大浪费。读的目的是训练、养成语言的记忆力、语言的感知力,进而达到较高的语言鉴赏力。大量语言信息的贮存以及对词汇、句子、段落、篇章和对文章技巧、逻辑修辞的敏感是生成语言的关键。没有丰富的语言信息贮存,又怎么谈得上去创造性地理解和表达呢?然而我们今天是在肢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习题式的语言点的训练,这是舍本逐末,实践证明是不可取的。我想在读书问题上应该思考三个问题:读什么,怎么读,读到什么程度。

草房子主要内容范文5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爱读

心理学专家告诉我们: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是对兴趣的作用的高度概括。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使学生乐意为之,从而自觉进行课外阅读。怎样才能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

1.以教师的“身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处在童真幼稚阶段,认知能力差,最易产生的是模仿性,老师爱什么,学生也会爱什么,家长爱什么,孩子也爱什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天晨读,教师一定要率先朗读,或时常采撷文中的精彩片断,有声有色地向学生朗读,让学生陶醉在美的感受中,让自己的阅读作用产生“阅读情感场”,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读书“磁场”的吸引力,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读书的队伍中去。教师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引人入胜,就能够激发学生的读书情趣,引发学生的读书爱好。

2.结合课文学习,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课内向课外延伸,这既是联系,也是发展。叶圣陶也说过:“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要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在课内抓好“自读”环节,根据不同的年级,提出不同的“自读”要求。如学完《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可以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学了《丑小鸭》,学生一定非常希望阅读《安徒生童话》这本书等等。

3.以读物的内容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学习的最好兴趣,乃是对学习资料的兴趣”。布鲁纳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学习的兴趣产生了,但是学习材料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爱好特点,如果我们只注重阅读兴趣的诱发而忽视阅读材料的趣味性,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很难持久的。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爱好选择那些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情趣横生,具有吸引力的符合学生口味的兴趣读物,让它们成为小学生的“精神食粮”,使他们随读物所描写的情节或喜,或悲,在忘我的陶醉中产生强烈的读书热望。当然,所选读物内容一定是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

二、创造条件,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

抓住了契机,激发了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必须及时指点迷津,使学生有书可读、读好书、有时间读书。新《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教师有责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帮助学生进行选择适合自己读的书。

1.推荐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宜的书籍:低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适宜读简单的趣味性的童话、儿歌、民谣及浅显的配图寓言,如拼音版的《故事大王》、《谜语故事》等;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识字量比较丰富,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就可向他们推荐《三国演义》、《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唐诗三百首》等中外名著和古诗词。

2.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推荐读物时,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布置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学习了《猪八戒吃西瓜》,让学生阅读《西游记》;学习了《惊弓之鸟》,推荐学生读《成语故事》等。

3.要推荐多方面的书:专看文学书是不好的,这是鲁迅先生的告诫。教师在推荐学生课外读物的时候要选择多种类型多方面的书给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将优秀的记叙文、诗歌、散文、小说推荐给学生。如少年版的四大名著;现代作家的小说《草房子》及《五三班的坏小子》等;另外,还可以推荐一些科普类的书籍给学生,还涉足天文、历史、经济、地理等方方面面,这会为以后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及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课内外结合,交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读

都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当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对它产生了兴趣又有书可读的时候,怎样让学生正确掌握阅读的方法,最有效的获取课外知识呢,我们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更好的进行独立的课外阅读活动。

1.精读与略读:在语文教学中,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精读与略读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精读,读的时候边读边想。对于其它略读内容,则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把它们与精读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文章进行整体地把握学习。

2.朗读和默读:朗读和默读也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开始的,可以培养一种在人多音杂的环境中不受干扰地读书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读书和正确读书的良好习惯。默读是无声的阅读,也可以说是用“心读”,用慧眼去捕捉,用心灵去感受,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独立思考。

3.做好读书标记法: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告诉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读书方法。(1)编写提纲法。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列出提纲。(2)摘记法。即在阅读时,把文章的要点或重点句、段摘录在读书笔记上。(3)旁注法。可以把读书时的心得注在上面,可以是就字、词、句、段、篇做批注,也可将读整本书的心得写在书末。(4)索引法。即用编索引的方法来读书,记下文章篇名、作者、报刊的名称、期数、页码,需要时翻索引。(5)剪贴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积累鲜活精品材料的方法。学生可以找一个旧杂志作为剪贴本。

4.诵读与背诵:背诵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能促进记忆的发展和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一些语言优美、内容精彩的句、段、篇时,可以让他们进行反复的诵读,然后进行复述,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就进行了无意识的背诵记忆。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学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在诵读的基础上,能背下来就行了,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草房子主要内容范文6

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1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勤于阅读、书香四溢的民族是兴盛的、充满创造力的;而一个漠视阅读、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停滞的、前途可悲的。语文阅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却是无限的。课外阅读为人的素养尤其是文化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小学生六年时间只读十二本教材,阅读量至少、阅读面之窄令人着实不安。单靠一本语文教材是学不好语文的,单靠课堂四十五分钟也是学不好语文的,没有课外丰富的阅读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必将落空。

教学应立足于课内,引向课外。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密切结合,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阅读量,运用在课内阅读学到的方法,养成自觉、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扩展,作为学生自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学校教育的拓宽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于2011年6月年在西安市莲湖区机场小学三年级作了一项关于课外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又召集了部分学生进行座谈,旨在通过这一扇窗口了解本地区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更有效地展开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这次调查我从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兴趣、时量、内容、习惯、方式方法入手,共发出98份份调查问卷,其中三年级五班学生48份,三年级一班10份,三年级二班学生10份,三年级三班学生10份,三年四班学生10份,三年级六班10份。收回98份,全部为有效问卷。

一、目前环境下小学生课外阅读乐观的方面: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尽管目前小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很大,但是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还有着比较正确的看法,主观认识的端正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了可行性。具体结果如下:

1、阅读目的较正确

在所调查的小学生中,75.5 %的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有很大帮助;23.5 %的学生选择一般;没有一名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没有帮助或有负面影响。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74.5 %中生认为读课外书籍主要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1.0%的学生认为读课外书籍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完 成老师的任务,看一些书籍;还有9.2%的学生认为看课外书籍纯粹是为了消遣,15.3%的学生完全出于兴趣。

2、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浓厚

28.6%的学生对课外阅读很感兴趣,60.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强烈,有11.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弱,对读课外书一点也没兴趣的学生没有。

45.9%的学生利用午休、放学后等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25.5%的学生充分利用周六和周日休息时间读书。21.4的学生是在放长假期间进行课外阅读,7.15%的学生随时都在读书。

3、阅读内容较为广泛

从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种类繁多,有中外名着类、小说类、科幻小说、自然科学类、童话寓言、卡通漫画以及学习辅导资料等。多数学生兼爱几种,这反映了小学生的多方面了解社会的要求,学生们通过阅读这些读物,关注自然科学,了解科技发展等,对于他们的智慧、情操、审美趣味等的培养无疑是极大的帮助的。

4、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正确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很支持的占77.6%;有时赞成有时反对的的占18.4%;家长不闻不问的占3.1%;反对的仅占到1.0%。家长虽然态度正确,但对课外阅读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怎样保证课外阅读的高质量、高效率等方面,还缺少实践。

二、目前环境下的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阅读量减少

阅读量的减少主要表现为阅读时间量偏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措施后学生休闲时间增加,但用于阅读课外书刊的时间偏少,这是阅读时间的相对减少。学生除上学、做作业、做家务、休息时间外,平时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在1-3小时(周六、周日倍增),但经常阅读书刊的学生1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为16.3%;半小时到一小时的的学生有70.4%;13.3 %的学生达不到半小时阅读,有4.1%的学生几乎不阅读课外书。

2、阅读兴趣感性化――阅读情趣及品味下降

阅读兴趣与品味是关于阅读目的、兴趣指向以及读物内容、属性与类型方面的评价指标,以高低为尺度。阅读目的'、兴趣指向不一,对读物内容、性质、类型的选择就不一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三年级小学生喜欢阅读书刊的类型依次为:卡通、漫画;童话、寓言故事;世界名着;自然科学;学习辅导资料;科幻小说。阅读方式多为:边读边做笔记、卡片或摘抄的仅占16.9%;匆忙的、走马观花式的占11.0%;对喜欢的书或内容反复读的占62.3%;其他方式占12.5%。还有的学生认为看了影视剧就算读了书。阅读类型以卡通化、“快餐文化”、大众通俗文化为主,阅读目的主要是为了娱乐生活和休闲。阅读情趣感性化、浅层化,冷落科技书籍现象十分明显。读书过程中,缺少有效监控,粗读、泛读多,精读少。片面强调重感官享受的“快乐阅读”,导致学生很少沉下心来去想、去感悟,阅读质量不高。细读畅销书的多,精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少。像《老夫子》、《米老鼠》这类漫画畅销书,总能在学生中掀起一阵阵阅读商潮。相反,中国古代四大名着、国外经典作品等等,如果不“强制”,学生对此的阅读就很粗浅。因为学生觉得通过影视比泛泛“看”书有意思,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名着就显得没意思,很枯燥难懂。

4、阅读的随意性、无序性

据调查显示,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随意、无序、低效的状态。根据同学推荐和媒体广告宣传选择读物的占51%;根据老师推荐和课本要求选择的占30.6%;根据家长要求选择的占18.4%。主要体现在:

追踪读流行。有些学生跟着书店的广告走,同学中流行什么读什么,读了什么就谈什么。读书缺乏个性、缺乏主见。

热衷读休闲。小学生偏向于读那些情节简单轻松、人物滑腻有趣之类的休闲书。读休闲的书比较轻松,这是事实,但热衷于读这类书,只能永远停留在肤浅、平庸的层面上,不

可能有大的收获,也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和达到新的境界。

不喜欢与人交流。小学生在一起不大喜欢谈论名着,与家长交流体会课外阅读心得的有35.9%;不交流或偶尔交流占到64.1%;。由此看来,能够给学生提供阅读方法指导的教师发挥的作用不大,最适宜熏陶学生阅读能力的家庭未能提供相应的环境,于是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必然是逮到哪本是哪本,完全跟着感觉走。

纯粹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学习任务。有些同学读书,目的很单一,就是为了在作文时或讨论发言时,引几句名言,背几联古诗,露一露,以显示自己的博学。这种人读书往往不大注意书的整体脉络、内在底蕴和精神实质,他们只能获得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可能探得书的精髓,也难以陶冶性情,培养气质。

为了作文,只读习作。有些同学读课外书,主要就是读《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全国获奖作文集》一类的书,以为读这种书帮助最大,可以直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阅读与写作、计算是人类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认知文字符号世界、发展智慧和提高素质的三大基石。自有文字的历史以来,阅读为人类文化与文明成果的积累、传递与可持续发展,为人类道德、智慧等精神价值的继承、拓展、提升、弘扬建立了丰功伟绩,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有读那些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才能摆脱“学生腔”,不断走向理性,走向成熟。然而,在信息如潮的现代社会,特别是在数字化、网络化成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的时代,阅读这种与文字文化同龄的原始认知方式是否因其费时耗力的特点而落伍于信息社会匆匆的时代的步伐便需要“离休”静养或退出历史舞台呢?

答案是否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虽然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一种文化现象,但阅读毕竟是一种与文字文化相始终的人类保持与发展自身所创造的文化与文明的基本方式。阅读之于文化,犹如行走之于生活。虽然现代人有舒适快捷的代步方式,但步行绝不可少,否则生命便失去许多意义与自由。阅读缺乏或阅读减少,热衷于时尚杂志、卡通漫画故事,因而疏远文学名着;热衷流行音乐、港台影视而冷漠书刊。长此以往,基础文化素质赖以发展的阅读渠道萎缩,必然造成提供“营养”的文化知识的不足,进而导致民族基础文化素质的下降。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民族的希望。小学生的阅读退化,不仅是阅读时间、阅读内容的减少,也不仅是课外对文学名着的冷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学习与认知核心和精髓的阅读需要、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阅读审美的失却!而这才是课外阅读问题的危机的实质所在,是民族基础文化素质退化的根源,也是青少年阅读退化现象的最大隐忧。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施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课外阅读氛围

在对待学生课外阅读问题上,采取禁止的态度是错误的,而顺其自然,或靠环境的自然熏陶,想读就读,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显然是不够的,甚至是很危险的。学校是对青少年实施教育的固定专门场所,学生应在语文教师的密切关注下进行课外阅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于血缘和伦理道德关系,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是有权威性的,因此,家长在对待子女的课外阅读问题上,要与学校保持和谐一致。

(1)召开家长会,邀请班级中在孩子教育上,尤其是善于引导孩子阅读书籍的家长讲一讲自己的教育方法,从而改变家长“唯分数第一的思想”。通过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深远影响,从而支持孩子课外阅读,为孩子创造阅读条件,布置家庭阅读空间,购买课外书籍,营造阅读氛围。

(2)设立图书角、办有关读书的板报、手抄报等方式营造班级读书氛围。班委会拟定相应的图书借阅制度和图书管理办法,由小小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每天开展图书借阅活动。把每天中午到校后的时间作为读书时间,由每天的值日班长负责监督。

相信,学校、家庭二者应密切合作,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积极地去关心、引导和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才会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它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3)沟通交流,树立学习榜样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2

一、活动的原因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发现,现在课外书对我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了。我们到底还要不要读课外书?我们的`读书情况如何?在妈妈的带领下,我在小区中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内容及数据分析

我根据小学生课外书阅读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你是否喜欢阅读?(2)你在读课外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3)平时读的课外书中种类最多的是什么类的书?(4)课外书的来源?

1、小学生喜不喜欢课外书

从我调查的情况来看,有95%的同学选择了喜欢读课外书,只有5%的同学选择了不喜欢,选择不喜欢的同学都是语文成绩极差的。“为什么喜欢读课外书?读课外书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大部分同学的回答比较含糊,大部分是“多读课外书有利于学习,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等,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读课外书同样是学习。其实,健康有益的课外书也能像语文、数学书一样增长我们的知识。如果把学习比做吃饭,语文、数学等学校里学习的科目是主食,课外阅读应该是副食了,我们难道能只要“主食”,不要课外阅读这一“副食”吗?

2、同学们不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我发现同学们不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是:看电视比读课外书有劲;没有课外书可读;老师没有要求;家长不给钱买课外书。

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小学生放学后做完作业就是看电视,热播的电视剧如数家珍,但是有益的课外书却甚少。有37%的同学认为“看电视比看书来得有劲”;有45%的同学说自己家中没有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家里基本没有书,有书的同学也反应家中大多是幼儿读物及小学生作文、奥数之类的教辅用书。从中可以看出中高年级往往看重的是学生在校的成绩,一般不重视课外阅读。

3、课外书来源渠道

从我的调查情况来看,从学校图书室借书的占40%,同学相互借的占30%,家长买的占21%,学校中订的报刊杂志占9%。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课外书阅读不够重视,没有主动给孩子买书的习惯,更不可能在孩子的阅读上进行有益的指导。大部分同学的课外书主要来自于学校的图书馆与同学处借的。但是,学校图书馆书籍也有限。同学互相借书,往往属于口袋书,没有多大好处。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4、同学们对课外书的涉猎

调查结果表明,同学们所读课外书籍涉及面较广,有小说、散文、诗歌、科普、科普读物、报刊等。但结构不合理,小说类占65%,诗歌占5%,科普读物占10%,报刊杂志占20%。从阅读情况来看,小说类偏多,占总量的65%。同学们的读书随意性强,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碰上什么就读什么。我认为小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论

我们由于种.种原因,阅读习惯到六年级还没有养成,甚至出现不喜欢阅读的现象。现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只靠教科书是不行的,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使我们与时代同步,让我们爱书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3

一、调查目的

现代媒体虽然已经非常发达,但文献仍然是知识的主要载体,阅读也仍然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方式。

对学生来说,阅读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阅读是学生学习功课、接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而阅读教学分课内、课外两方面。课内阅读为我们大家所熟知,那么课外阅读呢?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书也不读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浅,而且必然把全部负担转嫁到家庭作业上去,而由于家庭负担过重,他们就势必失去了课外阅读时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搞好课外阅读是开发学生智力、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 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现阶段,创书香校园,创书香班级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学生是否热爱阅读?学生的阅读量是否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提高?为了找出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二、调查对象、方法及内容。

(一)调查对象:

小学三年级171名学生。

(二)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谈话法。利用晨会,发放问卷调查,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填写。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100%。利用课间,与学生进行谈话,了解情况。

(三)调查内容:

根据低段孩子的年龄特点,自编相应的题目进行问卷调查。如:你喜欢读课外书吗?你喜欢读什么样的课外书?你经常读课外书吗?你每天读多少时间的课外书?你父母赞同你买课外书吗?双休日你去图书馆看书吗?你不能去图书馆看书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三、调查结果及结果分析。

(一)调查结果。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我校自创书香班级以来,同学们已基本养成了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但也不得不看到,学生还并没有真正与课外书交上朋友。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不浓,许多小学生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进行课外阅读的。经调查发现他们情愿在课余时间做游戏,看动画片。部分家长并不同意给孩子买课外书。更没时间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还有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籍。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一部分学生只喜欢看漫画类的书籍。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四、调查反思。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自创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以来,虽然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已有所好转,但离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点燃兴趣火花,激发阅读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具体做法如下:

1、故事激趣法。小学生非常爱看电视,听故事。可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可以让学生上台讲故事。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会开始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2、活动体验法。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如《写家乡的一处景物》,课前让学生大量阅读写景散文,摘录好词好句,来帮助学生减轻作文的压力,以课外促课内,相得益彰,体验收获的喜悦。.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3、吸引注意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生活空间内尽可能地提供有较大选择余地的阅读材料。并把这些阅读材料放到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便于学生随时阅读。例如让每个同学上学时都要带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课间还要把书放在课桌上。当学生看到这些书的时候,注意力会很自然地被吸引过来,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阅读状态。

(二)指导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只有导之以法,学生阅读起来才能如鱼得水,顺风行船。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可以做到如下几点:

1、读一读。孩子的好奇心十分强,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借阅最感兴趣的、最想知道答案的图书让学生读一读。这样,学生在无半点重负的潜意识

中,不知不觉得爱上了课外书籍。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时,细心的老师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读一读课外书。

2、划一划 。 在爱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简单的符号划出自认为优美的词句,欣赏、诵读、学生乐而为之,效果不错。

3、查一查。 怎么知道学生所划词句是否美呢?可以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法来检查,教师加以评判后,让全班同学互相交换书本,读别人已划出的妙词佳句。这样做,学生鉴别优美词句的能力就会很快提高。

4、摘一摘。 字词句的积累非常重要。我们可要求学生每天摘抄一两个最感兴趣的词句,做到边抄边读。这样即使学生逐步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又能渗透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5、评一评。 对于小孩子来说,表扬,奖励是最好的办法。 我们可在 学习园地中开辟好词佳句栏,每周贴换一次学生从课外读物中搜集到的精美词句,并对他们的积累给予评价。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语言成果的舞台,其阅读兴趣、阅读水平都会逐步提高。

6、讲一讲。 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口头表达能力的.增强,可专门进行讲故事比赛、演讲会等。比赛时,可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先讲已读过的故事,再根据所提供的图画让他们编故事,还可以戴着头饰分角色自编自演故事等。这种形式,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拓展阅读量,积累知识。

1.推荐书籍,引导课外阅读。课内外结合,向学生推荐书籍。如学习了课文《陶罐和铁罐》,老师可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根据《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改编的,里面还有很多精彩、有趣的故事;学习了《丑小鸭》,我们便可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选》这样课内外结合,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对读书乐在其中。

2.建立图书角,借阅书籍。要求每一个学生至少贡献出2本自己喜爱的图书,并给每本图书编号,打印好目录,放在图书架上。制定借阅制度,自己制作图书借阅证,每周评选出借阅图书最多的小读者。当然图书的内容都要教师好好把关,既要健康又要文学性强。 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他们到学校图书馆借书来读。

3.美文交流,提高认识。每天的10分钟晨会时间,老师可选择精彩内容读给孩子们听,然后进行交流。可以评论朗读者的朗读水平,可以说自己的感想,可以交流文章的写法,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在受到美的情感的陶冶的同时,提升每个孩子的思想认识。

总之,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书香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爱读书的好少年。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4

一、调查时间:20____年9月5日12月10日

二、调查方法:问卷、学生谈话、家长谈话。

三、调查对象:小学______个学生

四、 调查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 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现阶段,创书香校园,创书香班级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学生是否热爱阅读?学生的阅读量是否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提高?为了找出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五、调查情况分析。

1、 调查中有 82%的小学生认为自己对阅读感兴趣,但问及你课余最喜欢做什么时,只有34%的学生选择了看书,66%的学生依次选择了看电视、上网、参加文体活动等。这说明小学生虽然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但游戏、网络、电视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在各种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书与电视、电影、电脑和游戏机相比较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学生在空闲时间容易沉迷于电视影碟、电子游戏。

2、学生喜爱的书籍依次是幽默故事、惊险侦探故事、小说及童话、自然科学故事、历史故事,女生更喜欢反映少年儿童生活的小说,男生更喜欢探险故事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

3、学生所阅读的书籍来自那里?据统计63%是家里的, 25%是班级图书角借的,12%是从同学处借阅及学校图书馆的。这说明家庭的藏书和班级图书角是学生课外书籍的主要来源,而学校图书馆这一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发和利用,使其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藏书量在400册以上的家庭占5%,但这部分家庭的孩子认为自己喜爱阅读的占100%, 90%的孩子阅读书籍超过了50本。认为喜爱写作的占60%,认为自己作文良好、优秀的占100%, 而藏书量在100本以下的家庭,孩子的阅读量没有一人达到30本。 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地买一些教材辅导类的读物,认为孩子阅读其他读物便是浪费时间,分散学习精力。孰不知,读一本好的文艺作品,对孩子的帮助远远大于读一本《小学生作文大全》,因为这些文艺作品是孩子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所以,家长切不可将自己的偏爱强加于孩子,束缚孩子的课外阅读。

6、在请你写出你读过的书的题目一栏中,我发现许多学生阅读了以下书籍:《十万个为什么》《西游记》《格林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徒生童话》《365夜童话》《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儿童文学》《小学生作文》《蓝猫淘气3000问》《三国演义》《一千零一夜》《中华伟人故事》《神探福尔摩斯》,《哈里波特》调查同时表明,在推荐读物方面,学校及老师起很大作用,也就是说,老师肩负着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的重要使命。这些书目也说明,经典的儿童文学仍为现代儿童所喜爱。而学生对《哈里波特》的热衷,也说明了国外媒体对新作的宣传成功。其实,我国近年也出版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草房子》《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等,欣喜的是有些老师已经把它们介绍给学生读了。

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发现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家长喜爱阅读,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老师重视,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自己从阅读中获得了乐趣。

8、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却不容易。调查发现学生都喜欢课外书,但主动阅读的却很少。每周两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已经算较多的,并且这些课外读物大多是老师要求做读书笔记时才去阅读,且读得囫囵吞枣。

六、针对当前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思考。

1、转变教学观念,要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要树立一种大语文教学观,把视野放宽到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的广阔领域里。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说:从我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来看,将课内与课外三七开。并且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积即吸收、积累,发即倾吐、表达。因此,我们应转变观念,冲破阻力,改革教学方法,从应试教育观中挣脱出来,走向素质教育。

2.培养阅读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在教师自身素质较高的情况下,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更能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使学生又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内驱力。而课外阅读就是老师魅力产生的根源,这便会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要求读课外书。另一方面,知识本身的吸引力的存在。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精彩片段、讲述作者创作故事、通过设疑惑造悬念、简介主要内容、借用名人(媒体)评价来吸引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对于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应多予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既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为同学树立榜样,增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3. 注意方法指导。课堂上教师应少讲多读,给学生留更多的读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努力使他们做到口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以达到多读多积累的目的。应树立一种以读为本的思想。注意保证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此,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处理好精读与粗读的关系。注意读书既要有深度,又应有广度。既要以读带写,又以写促读。

4.给足读书时间,以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布置作业要精,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要求,不搞一刀切。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转变家长的观念。可通过家长会、家访的形式。让家长了解语言学习的社会性,认识到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广阔的知识背景的建立和丰富的课外阅读的积累,并且人的内部存储量的大小决定了人的思维是否敏捷。

5.推荐课外读物,营造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的环境和氛围。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经常性地为学生介绍有益书报。首先,为了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注意配合教学进度大力介绍有益读物。其次,随着现代社会各方面信息渠道的杂、广、乱的形势,现代社会文化市场对学生存在着较大的负面影响,教师应有责任相机诱导,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吸收多方面知识,防止课外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偏食现象。教师可通过设读书角,教师带头捐书、买书,学生踊跃献书,并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等形式来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6.开展读书活动。继续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调查发现,许多学生是因为老师要求做摘记才去读书的。要让学生树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观念,要求他们随读随记。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好系列读书活动,把讲、读、写、做几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开展学科知识竞赛、读书演讲、读书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及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能得以发展。当然不同年龄年级学生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可视具体情况来采用具体方法。

总之,没有课外读物就没有素质教育,希望所有的老师、家长共同合作,营造良好的氛围,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遨游,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5

俗话说得好: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书是有着丰富知识的海洋。小学生都爱看书,但他们都爱看些什么样的书呢?课外书帮助小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我通过这几期同学们业余看书的情况的观察,最后做了一个大概的总结:

我们班上的喜欢看童话和漫画类图书的学生占大多数,而看科普知识类和历史类的人数较少。

从同学们的每次阅读时间来看,有部分同学,十分喜爱看书,平均每天都看一小时以上的书,但有些同学,对书是并不感兴趣。

从同学们的看书感受来看,同学们都认为看书能取得快乐,能从中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就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看,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写作业、玩耍,在这里,我建议老师可以给我们布置适量的作业,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让我们在书中找到快乐,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