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审计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审计论文范文1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传统的事后审计、就地审计方式将逐渐被在线实时的网络审计模式所取代。这一审计模式拓展了审计时空,使得审计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对被审单位进行远程审计,使传统审计的时空向更为广阔的信息化电子时空拓展,从而变定时实地审计为实时远程审计,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审计,变静态审计为动态审计,既提高了审计效率也使审计的监督作用得到了加强,与传统审计相比,网络审计模式具有如下新特点:
1、审计技术更加先进。在网络系统中,审计人员通过与审计对象进行信息接口转换,根据授权,在网上就可以直接调阅会计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调阅与审查,审计人员便可以开展多元化的、实时的审计程序。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空间已不再是执行审计的制约因素,这样境外审计、环境审计等就变得更加容易。
2、审诗信息的内容更加丰富。网络的应用使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一个开放性系统,审计部门可以通过网络主动获取会计信息,还可以对与审计对象有业务联系的各单位会计资料进行查询、分析,使审计的信息来源更直接,内容更丰富。
3、审计工作具有更准确高效的优势。网络审计通过网络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高速准确及运用审计软件的优势,对大量的网络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检索、查询、追踪、转化、抽取、比较、归类、合并、统计、打印和编制工作底稿,最后完成审计工作报告。网络审计与传统审计相比降低了审计成本,据高审计效率,具有更准确高效的特点。
4、审计过程可保持隐秘性。审计机构接受委托人或授权人的委托或授权后,在不通知被审计对象的情况下,可通过网络直接进科被审计单位的网络信息系统开展审计,从而提高了审计质量。网络审计的隐蔽性使得突击审计成为可能。
二、制约网络审计发展的几个因素
我国十分重视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近年来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国家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以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国家信息化的推动下,网络审计取得长足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是处于摸索阶段,存在不少问题,制约我国网络审计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财务网络体系及审计部门网络化建设发展不平衡。
财务网络体系的建立及审计部门网络化,是实现网络审计模式的最基本条件。目前,政府、企业的网络建设在地区之间、层级之间、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网络信息化领先和后进地方的差距日益拉大,网络信息化建设的阶段与地域发展不平衡,因此,各地财务网络体系发展不平衡。各地审计部门的网络化建设发展同样不平衡,部分地方审计机关由于客观环境、人员技术等原因制约审计网络系统建设发展,在一些行业审计领域受到被审计对象信息化程度不高、自身思想认识不足等主客观方面的影响,至今仍停留在手工审计阶段。
2、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化和开放性威胁着网络审计的安全。
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化和开放性,使得会计信息资源在极大的范围内得以共享和交流,但同时会计信息被竞争对手非法截取或恶意修改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加之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的侵入,使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受到威胁,这无疑将审计工作置于一种被动的风险之中。例如,存放子主机内的会计信息被他人非法拷贝和篡改;会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截取和恶,意修改;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的肆意侵袭,会威胁会计数据,的安全,严重时可能导致系统的全线崩溃等。在网络审计中,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控制的难度加大,实施的审计风险控制措施也发生根本性变化。在实际工作中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极大地阻碍网络审计的发展。
3、网络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准则仍有待完善。
网络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对传统审计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网络审计是审计领域出现的新生事物,旧有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审计标准准则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指导和规范网络审计的实践。目前,我国有关网络活动的法律法规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阶段,难以完全解决网络活动中出现的所有新问题、新纠纷,这就给审计人员进行网络审计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网络审计论文范文2
一、网络经济环境下审计风险综述
有关审计风险的定义比较多,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中定义: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CPA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柯勒会计辞典》中认为,审计风险一是已鉴证的会计报表,实际上未能按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会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可能性;二是在被审计单位或审计范围中存在重要错误,而未被审计人员察觉的可能性。而刘开瑞和宣关星认为审计风险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审计主体未能察觉出会计信息存在重大错误的风险;二是审计主体发表不适当审计意见的风险;三是审计主体遭受审计失败可能性的损失,包括狭义的审计风险和营业风险。
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审计不仅具有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的风险,而且由于网络财务的特殊性而具有一些特殊的风险。李闻一认为网络经济的全球化、虚拟化及网络本身的安全性等给审计带来新的风险。全球化对审计报告的进一步重视会对审计质量、审计结论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必然会增加审计风险;虚拟市场和虚拟企业的风险比传统企业要大得多,给审计同样会带来更大的风险;而网络技术的脆弱性、黑客和计算机病毒以及网管人员的安全意识等对审计也会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杨平波认为,网络环境下审计风险包括:1、审计动态取证风险,2、审计内容难以把握的风险,3、内部控制评价风险。但是该文的理论基础是被审计主体即网络公司具有高度虚拟性,网络经营的即时性使得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受到严重冲击,电子货币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货币计量形式,现金收付制将取代权责发生制,可变现净值将代替历史成本等,因此使其观点过多的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上,对网络财务的理解也不全面。
二、网络经济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特征
由于审计主要是针对财务报告的审计,因此对网络财务的认识很重要。当前对网络财务的定义有两种看法,一种定义是网络财务是利用互联网进行财务处理的一种不同于电算化会计的方式;另一种定义是网络财务是适应网络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财务形式,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因为前者更多的是一种技术处理,而不是理论重构,在这种基础下,网络财务具有以下特征:
1、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在网络公司,业务的发生和处理基本都在网络上完成的,各业务系统通过与财务软件端点联接统一,大部分账务可以通过网络自动完成,每一笔业务可以通过网络交易的历史记录明确的反映出来,财务人员因此可以通过财务监测而实现其管理功能。同时,财务人员还可以通过做更多的计划和预算工作来加强对企业的全方位管理。
2、实时处理的实现。网络的光速处理速度,使得财务处理可以实现实时化。对于财务数据只能用于总结过去的指责也许会完全改变。
3、财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现在的财务工作,不论是桌面会计还是电算化会计,都存在大量的重复劳动,而在网络财务条件下,业务的发生通过复式记账原理,会自动达到平衡,原始数据通过网络可以直接生成财务报表,而不用像以前一样,一份同样的原始凭证或者是记账凭证要重复操作多次,财务工作的效率因此大大提高。
在网络经济以及网络财务的特殊条件下,相应的审计风险也有新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网络经济市场主体(即网络公司)的不确定性增加给审计带来的风险。网络公司的经营不确定性是由于网络经济本身的特点所赋予的。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不是凭借有形资产生存的,很多网络公司没有多少有形资产,企业经营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商业模式和采取行动的速度,也就是先发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开发的内容可能不错,但是当市场导向改变时,定位在旧的商业模式上的企业就会极大地缩水,而企业的经营胜负也就在一线之间。其次由于网络软件的更新换代速度大大加快,根据Moore法则,集成电路板密度每一年半就要翻一番,企业只要稍微落后半步,就会被胜者通吃掉。对于如此变幻莫测的被审计主体来说,即使是审计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恰当的审计报告,但是在被审计主体出现问题的时候,出于对股东的弱者保护特性,审计还是首当其冲的,计风险由于客观的经济背景而加大。
2、从网络财务角度,由于对网络无形资产评估入账的困难而导致审计风险增加。网络经济条件下,网络公司的无形资产可能是有形资产的数倍或者是无数倍,这对财务处理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无形资产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可辨认无形资产,另一种是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技术等,对于网络基础设施提供企业来说,其专利技术部分的价值可能还比较大。但是对于从事网络商务类企业来说,其可辨认无形资产不多,而通过提供的服务或内容建立起来的商誉则占据相当比例。但是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自创的商誉不得入账,这时候一个建立门户网站的企业账面资产可能只有极小的一点,与股东权益极不相配,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但是考虑到部分人会借助对商誉评估之机虚增资本,所以要求会计准则规定准许自创商誉评估入账还值得考虑。对这类无形资产的审计无疑给注册会计师提出了一个难题,对于可辨认无形资产的入账争议不多,但是这类无形资产的摊销却不同。会计准则可能会规定某一类无形资产摊销期限是3-7年,但是到底是3年还是7年,企业和审计人员可能见仁见智。而问题更多存在于顾客忠诚度等无形资产的评估,自创商誉不允许入账出现的账实不符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情况都给审计带来了难题,审计风险空前加大。
3、为适应网络经济和网络财务而导致的会计准则的变更给审计带来的风险。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交易的发生及网络收入实现的确认都不同于以往。在网络商务交易中,由于通常事先没有契约,因而也无法依赖由契约所提供的任何保障,交易之间事实上又不可能完全凭借诚信度完成交易,因此在电子商务中,现金制可能变成确认收入实现的唯一方式,权责发生制受到挑战。不仅如此,随着网络财务的发展和完善,相关的会计准则也将不断作出调整。由于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准则的变更速度也会不可避免地加快,因此审计的承袭成分减少,风险增加。
三、网络环境下审计风险的防范
针对以上审计风险的新特征,并根据前文的思路,笔者从理论上(也就是假定网络技术是完善的,不对审计风险产生影响)提出以下防范措施:
1、加快对网络经济以及网络财务的规则制定。2001年实行的《会计法》中没有关于网络财务的规定,相关会计准则也没有关于网络财务的条款,在财务处理时如果没有法律和规则可以遵循,在财务处理过程中就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给审计判断带来较大空间,在较大选择权的同时也就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在安然事件后,美国的会计准则被指责规则多于原则,但是在会计准则中不能没有规则和原则。理论界也应加快行动,对网络经济和网络财务在适当的时候给出一个权威的、可以普遍接受的理论基础,以利于政策制定者借鉴参考。
2、加强无形资产的评估和规范管理。无形资产评估在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有时是无足轻重的,作为无形资产的主要形式的专利技术及专有产权,其评估入账比较方便而且也有成文规定。但是在价值管理模式下,无形资产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形式增加,而且重要性大大增加,会计准则中的无形资产准则是不适用于网络经济环境的。在典型的网络企业中,无形资产中不仅包括专有技术,而且还包括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管理环境、忠诚的顾客甚至商誉等,而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在目前的条件下都是不能估价入账的,原因是没有适当的评估技术,这必然导致账实不符,因此给审计留下很大的隐患。为了消除此类审计风险,就必须加快网络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技术研究。
网络审计论文范文3
关键词:网络;审计;问题;对策
网络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快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在网络上对客户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整理、查证、,进而得出审计结论的过程。随着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的普及,网络审计在我国实务中已开始实施和初现雏形,并表现出其跨时空作业、准确高效、大幅度降低费用等多种优势。但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及计算机网络自身固有的局限性,也使网络审计遇到了许多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影响网络审计的正常有效运行。下面就我国网络审计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谈些自己的认识。
一、网络审计面临的问题
(一)网络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任务艰巨
在网络审计中,风险防范与控制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由于计算机自身的局限性所引起的。如发生链路故障或遭、机械灾害损坏,以及不合法的操作等,所导致的数据毁损或丢失。二是由于管理不善或控制不严等,犯罪主体对计算机设施、输入、输出、软件这四个入口实施破坏,使数据受损。如据搜狐网站2005年12月25日公布的资料显示,美国一年因计算机犯罪所造成的损失高达75亿美元。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呈上升趋势。我国从1986年开始每年出现至少几起或几十起,近几年利用计算机犯罪的案件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其中行业发案率占案件的61%,平均每起金额达几十万元,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三是由于“黑客”袭击网络网站,篡改、破坏审计数据乃至整个系统,使经营者蒙受巨大损失。据院网络安全专家许榕生介绍,当今世界上,平均每20秒钟就有一起“黑客”事件发生,仅在美国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100亿美元,而我国的经济损失也不在少数。网络犯罪已经对各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构成了现实威胁。因此,网络审计中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已成为审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法规有待完善
网络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对传统审计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旧有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和准则体系已不能完全指导和规范网络审计的实践以及完全解决网络活动中出现的所有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纠纷。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实时性、广泛性要求更加切实可行、更加完备的新的审计法律法规和准则体系作保证。如证据的无形性和易篡改性造成了审计证据确定的困难,电子签名因不同于手书签名而导致法律上难以确定,电子合同的瞬间完成使得合同的签订与生效时间的确定存在争议等。而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法规准则未完全建立,这就给审计人员进行网络审计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三)审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现网络审计以后,由于审计环境、审计线索、安全控制、审计目标、审计对象等方面的变化,决定了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更高。为了在网络环境下更好地执行审计监督、鉴证和评价任务,审计人员不仅应具备丰富的会计、财务和审计知识与技能,熟悉相关财经法规,还应具备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Internet和电子商务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现在这样的人才非常匮乏,使得网络审计难以广泛实施,极大地阻碍了网络审计的发展。
(四)审计线索的电磁化困扰
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会计核算程序中的每一步都在纸介质上留有文字记录及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实现电子商务以后,审计线索的储存与处理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传统的审计线索可能完全消失。各种单据、票证和账簿等都以电磁信息的形式在网上传递并存储于磁性介质中,这些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信息是机器可读的,它们不再是肉眼所能直接识别的。此外,原始单据进入计算机以后,中间的交易处理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传统的审计线索在这里中断、消失了,传统的审计,有的已不再适用,只能通过计算机进行审查;并且这些线索还具有被无痕删改、不能永久保存等缺点。如果系统设计时考虑不周,可能到审计时才发现只留下业务处理的结果而不能追索其来源。因此,网络审计要求网络财务系统在设计时必须留有充分的审计线索。
(五)审计软件不完善
审计软件是审计人员开展具体审计工作的有效工具。我国审计软件的开发尚处在开发阶段,从事审计软件开发的公司很少,并且在涉及审计软件与财会软件的接口上,操作系统与系统的兼容问题上,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而国外的审计软件在我国由于多种原因也得不到很好的运用,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网络审计的。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搞好网络风险防范与控制审计,防止网络犯罪事件的发生
针对网络不安全因素带来数据毁损、丢失给经济造成的损失,主要应对网络安全进行审计。具体来说,应对以下方面进行审计:第一,硬件系统的控制审计。主要是审查硬件各项控制的适当性与有效性。可通过对实体安全、火灾报警、防护系统、使用记录、后备电源、操作规程、灾害恢复计划等进行测试。审计人员应确定实物安全控制措施是否适当;在处理日常运作及部件失灵中操作员是否做出了适当的记录与定期;硬件的灾难恢复计划是否适当,是否制定了相关的操作规程;各硬件的资料归档是否完整。第二,数据通讯的控制审计。主要是审查数据通道是否安全与完整。可通过抽取一组数据进行传输,检查由于线路噪声所导致数据失真的可能性;检查密钥管理和口令控制程序,确认口令文件是否加密、密钥存放地点是否安全;发送一则测试信息测试加密过程,检查信息通道上各不同点上的信息是否有安全控制。通过以上测试发现和纠正设备的失灵导致的数据丢失或失真情况,防止和发现来自Internet及内部的非法存取操作。第三,数据资源的控制审计。一是数据备份测试,检查为恢复被丢失、损毁或扰的数据,系统是否有足够的备份;二是检查个人是否经授权限制性地存取所需的数据,有无未经授权的个人存取数据。并检查在日常工作中是否真正实施了这些功能。根据系统的授权表,检查存取控制的有效性。第四,软件系统的控制审计。对软件系统的测试主要是检查软件产品是否从正当途径购买;检查防治病毒措施,是否安装有防治病毒软件,使用外来软盘之前是否检查病毒;证实只有授权的软件才安装到系统里。通过软件系统控制审计应达到防止来自硬件失灵、机“黑客”、病毒感染、具有特权职员的各种破坏行为,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另外还需对系统安全产品进行审计。如检查防火墙、身份认证产品、CA产品等是否经过认证机构或公安部门的认证,产品的销售商是否具有销售许可证,产品的安全保护功能是否能发挥作用。通过以上一系列安全控制审计,发现不足和提高广大审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建立起安全可靠的网络审计系统。
(二)积极加强网络立法建设
搞好网络审计主要应进行两方面的立法建设。一是关于网络经济的立法问题,二是网络审计的立法问题。前者是对网络经济规范运作的规定,后者是对网络经济审计的规定。即前者是被审计单位在进行网络活动时应遵守的规定,后者是审计人员进行网络审计时应遵守的规定。网络立法是保证网络经济正常运作和网络审计正常发展的关键。对网络经济的立法,首先,应解决网络中出现的各类综合性问题,规范网络活动,使其在、法规许可范围内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鼓励竞争,防止垄断;其次,网络的安全、保密也必须有法律保障,对计算机犯罪、计算机泄密、窃取商业与机密等都要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以逐步形成法律许可、法律保障、法律约束的网络环境。对网络审计立法,在目前我国网络审计还没有专门法规出台的情况下,要加大网络审计立法的力度和进度,要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参照国际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与网络审计有关的法律规章,使人们在开展网络审计工作时尤其是进行证据、电子签名、电子合同、电子货币等合法性审计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目前已有的不适应网络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应及时地进行修改和完善。总之,通过网络立法建设,为网络审计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网络审计才能得到发展,网上交易才能规范正常地运行。
(三)制定网络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是审计工作应遵循的规范和尺度,是评价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规则。由于在网络经济时审计的对象、线索、、流程、结果等各方面相对于传统审计都发生了变化,以往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已经不能完全适用,所以应加快建立一套符合网络审计自身发展特性的新的审计准则———网络审计准则,以指导网络审计工作。如对网络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网络审计的操作规程、相关审计技术以及证据的收集等方面做出规范;制定网络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标准和网络系统内部控制准则;对网络审计时的业务约定书、管理层说明书、审计报告等各种电子文档制定准则等。通过这些网络审计准则的建立,指导网络审计工作实践的深入开展,使网络审计规范运作,从而提高网络审计工作质量,最终形成客观公正的审计结果。
(四)培养网络审计人才
大批精通网络、计算机及审计业务的审计人员队伍是网络审计能否得以实施的关键。针对我国网络审计人才匮乏,不能满足未来网络审计需要的情况,国家、学校、审计组织等部门应采取措施,迅速改变这种局面。一是国家应在CPA资格、审计专业技术职务考试中适当增加有关计算机、网络及操作的考察。并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二是各学校对审计、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将网络理论及操作作为一门主要课,并加强这方面的实践训练。三是审计组织应在这方面投入一定资金,定期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网络培训,使他们迅速适应网络审计工作的需要。四是审计人员应将网络及各种知识,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必须经常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网络审计工作的需要。五是审计人员要同计算机与网络专家、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专家进行全面的联合,吸收他们参与或聘请他们做顾问,随时请教疑难问题。因为审计人员不可能都成为计算机与网络专家。因此,这种联合将是必然趋势。
(五)完善网络系统,探索网络审计取证方法
针对网络审计线索困扰问题,一是在统一接口的通用软件开发后,规定各单位在会计数据文件打印输出的同时,还应以可审计的形式进行存储保留,从而为审计工作留下审计线索,以便审计人员从被审单位准确获取各种数据,实现有效的远程审计。二是审计组织要建立审计服务信息库。通过网络及业务管理系统,在信息库中录入被审单位存储保留的有关经济信息,以便在审计时随时调阅、查实和核对,方便收集审计证据。三是要探索运用实时测试、电子函证、钩稽关系测试等新的审计技术方法获取证据。如通过实时监测检测数据处理系统得出的数据是否正确。审计人员可以任意选取部分资料,在被审计单位数据处理系统中运行,将运行结果与人工计算结果相比较,据以确定数据处理系统得出数据的正确性。通过电子函证,对往来账项进行查证,验证往来款项的真实性。通过钩稽关系测试,核对表、账、证数据的一致性。
网络审计论文范文4
人工神经网络(AartificialNeuralNetwork,下简称ANN)是模拟生物神经元的结构而提出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早在1943年,已由心理学家WarrenS.Mcculloch和数学家WalthH.Pitts提出神经元数学模型,后被冷落了一段时间,80年代又迅猛兴起[1]。ANN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是由于它具有本质的非线形特征、并行处理能力、强鲁棒性以及自组织自学习的能力。其中研究得最为成熟的是误差的反传模型算法(BP算法,BackPropagation),它的网络结构及算法直观、简单,在工业领域中应用较多。
经训练的ANN适用于利用分析振动数据对机器进行监控和故障检测,预测某些部件的疲劳寿命[2]。非线形神经网络补偿和鲁棒控制综合方法的应用(其鲁棒控制利用了变结构控制或滑动模控制),在实时工业控制执行程序中较为有效[3]。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模糊逻辑(FuzzyLogic)的综合,实现了电动机故障检测的启发式推理。对非线形问题,可通过ANN的BP算法学习正常运行例子调整内部权值来准确求解[4]。
因此,对于电力系统这个存在着大量非线性的复杂大系统来讲,ANN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目前已涉及到如暂态,动稳分析,负荷预报,机组最优组合,警报处理与故障诊断,配电网线损计算,发电规划,经济运行及电力系统控制等方面[5]。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理论的保护原理。
1、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概述
BP算法是一种监控学习技巧,它通过比较输出单元的真实输出和希望值之间的差别,调整网络路径的权值,以使下一次在相同的输入下,网络的输出接近于希望值。
在神经网络投运前,就应用大量的数据,包括正常运行的、不正常运行的,作为其训练内容,以一定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通过BP算法去不断修改网络的权值。在投运后,还可根据现场的特定情况进行现场学习,以扩充ANN内存知识量。从算法原理看,并行处理能力和非线是BP算法的一大优点。
2、神经网络型继电保护
神经网络理论的保护装置,可判别更复杂的模式,其因果关系是更复杂的、非线性的、模糊的、动态的和非平稳随机的。它是神经网络(ANN)与专家系统(ES)融为一体的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其中,ANN是数值的、联想的、自组织的、仿生的方式,ES是认知的和启发式的。
文献[1]认为全波数据窗建立的神经网络在准确性方面优于利用半波数据窗建立的神经网络,因此保护应选用全波数据窗。
ANN保护装置出厂后,还可以在投运单位如网调、省调实验室内进行学习,学习内容针对该省的保护的特别要求进行(如反措)。到现场,还可根据该站的干扰情况进行反误动、反拒动学习,特别是一些常出现波形间断的变电站内的高频保护。
3、结论
本文基于现代控制技术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保护构想。神经网络软件的反应速度比纯数字计算软件快几十倍以上,这样,在相同的动作时间下,可以大大提高保护运算次数,以实现在时间上即次数上提高冗余度。超级秘书网
一套完整的ANN保护是需要有很多输入量的,如果对某套保护来说,区内、区外故障时其输入信号几乎相同,则很难以此作为训练样本训练保护,而每套保护都增多输入量,必然会使保护、二次接线复杂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也许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较好方法,各套保护通过总线联网,交换信息,充分利用ANN的并行处理功能,每套保护均对其它线路信息进行加工,以此综合得出动作判据。每套保护可把每次录得的数据文件,加上对其动作正确性与否的判断,作为本身的训练内容,因为即使有时人工分析也不能区分哪些数据特征能使保护不正确动作,特别是高频模拟量。
神经网络的硬件芯片现在仍很昂贵,但技术成熟时,应利用硬件实现现在的软件功能。另外,神经网络的并行处理和信息分布存储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如何选择的网络结构还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所有这些都有待于对神经网络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创造出更适合于实际应用的新型网络及学习算法[5]。
参考文献
1、陈炳华。采用模式识别(智能型)的保护装置的设想。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全国继电保护学术会议,[会址不详],1993
2、RobertE.Uhrig.ApplicationofArtificialNeuralNetworksinIndustrialTechnology.IEEETrans,1994,10(3)。(1):371~377
3、LeeTH,WangQC,TanWK.AFrameworkforRobustNeuralNetwork-BasedControlofNonlinearServomechannisms.IEEETrans,1993,3(2)。(3):190~197
网络审计论文范文5
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要求总体上见《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周志》中的"哈尔滨工业
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但在写作目的,选题等方面,应符合以下要求
:
〖BT1〗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1.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探讨会计,财务管理前沿理论问题;
2.运用所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并
解决财务,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BT1〗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1.论文选题应尽量理论结合实际,达到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会计实践中的问题;
2.应注意选题的创新性,题目应尽量避免与往届重复;
3.选题的难易程度,工作量应适当,避免过于简单,达不到本科毕业论文要求的工作量;
也尽量避免难度过大,影响完成质量;更应避免选题面过宽,过大,无法纵深探讨.
以下论文写作方向和题目,可供大家在选题时参考:
1.标准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2.目标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3.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4.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5.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
6.企业责任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7.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9.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问题的实证研究
10.激励股票期权理论及应用研究
11.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行为与动机
12.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3.企业重组的会计问题研究
14.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信息质量管理
15.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分析与财务决策
16.企业财务控制机制研究
17.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
18.企业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研究
19.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资本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
21.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
22.激励和约束机制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23.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在企业中的应用
24.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在企业中的应用
25.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26.企业财务网络化管理研究
27.企业成本核算系统设计
28.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设计
29.会计会计报表系统设计
30.计算机会计学中总账的设计分析
3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32.独立审计质量控制
33.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管理
34.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5.独立审计风险的实证分析
36.审计风险及防范的实证研究
37.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审计模式研究
38.电子商务下的审计风险及控制
39.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40.环境会计理论研究
41.债转股问题及对策研究
42.风险投资问题研究
43.商业银行贷款资产管理
44.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研究
45.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研究
46.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问题探讨
47.企业对外投资财务控制研究
48.企业生产环节财务控制研究
网络审计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网络审计就是基于互连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专门的方法,通过人机结合,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远程审计。网络审计是对以往电算化审计的时空观的又一次突破,是现代审计在商务时代的新发展,也是电子商务的内在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审计存在局限性,并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克服这些局限性的对策。
一、网络审计的局限
1 非法篡改数据,不留痕迹。无纸化交易和处理自动化,使得各类信息存储在磁盘或光盘上,舞弊者可以非法修改或删除原始数据,而不留有篡改的痕迹,使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无法保证。
2 黑客和病毒侵入。计算机黑客和病毒不受时空限制地威胁着网络化企业的安全,有时甚至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黑客出于各种动机,欺骗性地进入目标网络系统,窃取重要的数据资料和商业秘密,破坏关键数据,使网络系统处于瘫痪状态。
3 电子商务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交易双方通过网络进行商务活动,但目前在、上对交易双方身份的确认有不完善之处。更重要的是,交易的货币结算一般是以数字货币与网上虚拟方式进行,数字货币的出现也产生了许多通过网络进行的犯罪和各种舞弊行为。因此,如何保证电子商务的真实性、收支结算的安全性成为电子商务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网络下,如果数据维护、系统和数据输入、数据核对等岗位不作适当的分离,就会有人利用网络的弱点故意修改数据、舞弊或窃取企业机密。越不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风险就越大。
二、克服网络审计局限的对策
1、应用审计软件,对相关网络系统进行实时跟踪。首先,对被审计单位的网络系统进行评价,并利用专用的审计对比软件,将存放于数据库不同地址的同一种数据进行自动比较,以形成相应的记录文件,并对有差异的文件数据进行详细审查;其次,对被审计单位的自动检测数据库软件和恢复软件进行审查和评价;再次,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异常贸易,通过网络进行预警提示,以降低。
2、加强对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进行审计。在网络中运行的信息安全性(即可靠性)和保密性构成了审计的风险防范和控制的重点。首先,对网络系统职责分离情况进行审查,遵循的原则仍为不相容职责必须分离,但侧重对数据的输入、输出,软件开发和维护及系统程序修改或管理等之间的关系处理进行审查;其次,对被审计单位网络结构进行分析与评价,以确认防范黑客侵入的能力;再次,对被审计单位的系统容错处理机制,安全和安全保密技术等作深入的了解,以评价其系统安全性的等级,从而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
3、加强内部控制测试,降低控制风险。从手工会计发展到网络会计,审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内部控制审计重点也发生了变化。网络财务环境下内部控制更强调防止发生错误功能,审计人员可将控制风险定在最高水平制定工作计划,再展开审计测试工作。内部控制测试应着重检查各种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网络使用是否授权、操作日志是否建立、检查数据是否备份、应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等。
4、树立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人员素质。网络审计是一种新兴的审计模式,因此首先要树立审计人员区别于传统审计的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其次,网络知识更新换代异常迅速,审计人员必须定期接受相关业务培训和在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降低审计风险。
5、加强网络立法。网络审计立法是保障网络审计正常发展的关键性措施。有必要加快网络审计立法工作的力度和进度,使人们在开展网络审计工作时有章可循。如对证据、电子签名、电子、电子货币等网络工具的合法性及其使用规定,都需要立法来加以明确,使得网络审计工作尤其是进行合法性审计时有法可依。另外,对于目前已有的相关法规适用于网络审计的应遵从其规定,不适应的需进行修改和完善。
三、实行网络审计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