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蒙古族的节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蒙古族的节日范文1
新疆蒙古族是由不同的部落组成的。他们一方面保留着自己古老的文化,另一方面在不同历史时期与其他民族的接触也较频繁,在与其他蒙古部落有着共同性的同时,也有着其独特性。
骑马走四方
与各地蒙古人一样。新疆蒙古族群众也离不开马。马是蒙古人的腿和翅膀。
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族群众与其他游牧民族一样。不断地迁移他们的住所。一个地方的草被畜群吃尽后,他们就必须迁往其他地方,给畜群寻找新的丰美的草场。每年开春后,蒙古族牧民就会从冬牧场(冬窝子)迁移到草木速长的温暖低地,称春牧场或春窝子。待到6月底7月初再迁往水源丰富,草木长势好,地势高,易通风的凉地,称夏牧场或夏窝子。8月底9月初又迁到多绿草的地方,称秋牧场或秋窝子。
民族服饰
蒙古袍(拉布西克)。蒙古族青年男女、老老少少全都穿蒙古袍。年纪大的人爱用黑、蓝、棕等深色绸子来做“拉布西克”,青少年则主要用明亮的浅色绸子来做。镶边时。青少年一般是内边宽,外边窄,腰两侧和下摆镶同样的边,年纪大的人一般镶单边,有时两侧不对称。
无袖长袍。袍边宽,上绣图案,钉有7个扣子。年轻女子们的无袖长袍颜色鲜艳,中年妇女的无袖长袍则颜色较深。从前,蒙古族女子有在无袖长袍上再套件坎肩,系条腰带的习惯,腰带一般不解下来。出嫁以后就不系腰带了。因此已婚的蒙古族妇女便有了“布斯贵”(无腰带之人)的别名。
交际礼仪
献哈达。献哈达是新疆蒙古族群众迎送宾客、馈赠礼品时常行的礼仪之一。将哈达献给贵宾、长辈时,敬献者应向前弯腰,将哈达折回对准客人,双手伸平托举哈达过头敬予:平辈之间互赠时,双手平举哈达递向对方;长辈对晚辈行祝时。一般将哈达披搭在其项肩,有时也将哈达披在其他礼品之上一并托起赠予。
敬鼻烟壶。新疆蒙古族有相互敬鼻烟壶的传统习俗,意似今日见面时握手问好之习。互敬鼻烟壶时的特殊礼节是:若双方同辈,用右手心托壶互相交换,倒出少许烟末于手心。再用手指沾烟末吸闻后,奉还烟壶;若是长辈,则先请其入座,晚辈曲身,双手捧壶敬之。女子要先把鼻烟壶举在前额轻轻一碰,向前躬身,将鼻烟壶盖打开一半。以左手托起递给长者。
民俗节日
燃灯节(祖腊节)。燃灯节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廿五日举行。节日的前夕,家家户户都要准备自己的长明灯和100根或更多的灯芯。这是蒙古族群众许愿的一种方式。
春节。新疆蒙古族群众崇尚白色,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祥。因此把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称为“白月”(查干萨旦)。而“白月”的初一,即新年的第一日,则成为新疆蒙古族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查干),要隆重庆祝。节日要持续到正月十五日。
蒙古族的节日范文2
我特别钟爱于蒙古族,因为我流淌的血就是蒙古族的血统。蒙古人的大汗成吉思汗英勇善战,激励着他们的后代。望着英勇的前辈,我真是敬佩不已。
说起内蒙古的美丽,没有领略过它风光的人大概很难想象。且不说那雄伟的大青山,滔滔的黄河水,只看那无边无际的草原就足够让你留连忘返了。如果你夏天来到草原,看到的将是一泻千里的绿,平地是绿、溪水是绿的、线条柔美的小小丘也是绿的,到处都布?M了绿色,直到和天际相联。在宽阔的绿野上,点缀着数以千计的野花、姹紫嫣红把草原打扮得更加迷人。而那星星点点散布在草原上雪白的蒙古包与流动着的马群、羊群、牛群更加点缀着这幅美丽的画。
有时候,服装往往会体现出一个民族的信仰和特点。蒙古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蒙古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对于袍子的颜色,男子大多喜欢穿蓝色、棕色。女子则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女袍比较紧,以显示身材苗条和健美。蒙古人认为,像乳汁一样洁白的颜色,是最为圣洁的,多穿于盛典、年节吉日时穿用;蓝色则象征着永恒、坚贞和忠诚是代表蒙古族的色彩;红色是像火和太阳一样能给人温暖、光明和愉快,所以平时多穿这样颜色的衣服。腰带则更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材。总之蒙古族服饰总体上表现为自然大方缺细琢精雕的沉稳风俗。
而蒙古族的白节就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白节又称新年。古代蒙古人以白色为纯洁、吉祥色,所以又称春节为白节,在白节对蒙古人互相馈赠白色之物、互相抱吻,互送祝福。白节在腊月三十日晚上,全家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通常全家老少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家长献哈达、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开始拜年。白节一般要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哦!多么独特的蒙古族,我爱你。
蒙古族的节日范文3
{壮族}
壮族人年三十晚上没有包饺子的习惯,而是吃粽粑。一个粽粑有两三斤重,小一点的也有一斤,人称“枕头粽”、“驼背粽”。壮家姑娘在腊月二十九晚上就把粽粑包好。粽粑被墨绿的粽叶包裹得严严实实,再用金黄的稻秆一圈圈紧紧地捆扎起来,煮上整整一天,到三十晚上就可以开锅了。
{蒙古族}
蒙古族最重要的节日要算过年,一般进入腊月十五,人们就着手做过年的准备工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全家人或亲友聚在一起饮食娱乐送火神。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是过大年最欢乐的几天。大年三十夜幕降临后,人们便聚集在最年长者家中,开始除夕“乃日”(宴会),全家人尽情享受“守岁”。除夕宴会上应备办“三锅”:一锅是奶茶锅;二锅是羊背锅;三锅是肉汤饭食锅。宴会中最少唱三首歌。
除夕吃“手把肉”是蒙古族传统习俗,以示合家团圆。大年三十要支起大锅,煮好一整只羊。在除夕晚上吃年夜饭时,一家人把煮好的整羊摆到案头,把羊头放在整羊上面,羊头朝年纪最长、辈分最高的长者。户主用刀在羊头的额部划一个“十”字后,全家人开始享受丰盛的晚餐。喝酒,是蒙古族过除夕必不可少的程序。蒙古族的年夜饭,按常规要多吃多喝。民间还流行年夜饭的酒肉剩得越多越好的说法,象征新的一年全家酒肉不竭,吃喝不愁。除夕夜,家家屋里的灯必须点到天明。此夜,全家不分老幼尽情娱乐,一夜不休,直到天明。
{土家族}
过年是土家族人最重要的节日,从内容到形式比土家族的其他节日都要隆重,持续时间也最长。土家族过年比汉族过年要早一天,即月大过腊月二十九,月小过腊月二十八,土家族人将这种比汉族提前一天的过年方式叫做过赶年。
土家族人过年,要杀年猪、打糍粑、做点心。打糍粑多在腊月二十七这天,而且常常是左邻右舍几家人合在一起打,洋溢着欢笑与和谐。据说,如果哪家不做大糍粑,一年都会不吉利。虽然家家都要打糍粑,但是新年拜年时,粑粑仍是最重要的礼品。有童谚曰:“拜年拜年,粑粑上前。”年饭之前,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然后是敬祖祭先,然后全家才开始慢慢吃年夜饭。
{回族}
回族过节不过年。回族人民习惯于欢度一年一度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传统节日和阿舒拉节、法图麦节、登霄节等节日,不过回历年,也不过阴历年――春节。
蒙古族的节日范文4
蒙古族最普遍而隆重的祭祀活动是祭敖包。“那达慕”盛会是蒙古族人民历史与文化积淀的结晶,融民俗、文体、经贸、旅游为一体,各民族群众共同参加,已经成为内蒙古各族人民共同的节日。如今的“那达慕”活动,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文化构成,既不失传统的魅力,又富有时代气息。自然景观与草原文化相映成趣,古老风情与现代文明水融,是内蒙古“那达慕”最为诱人的特色。
最初的“那达慕”,其主要内容是祈祷神灵的保佑,即“祭敖包”,故又叫作“敖包塔克勒根”。游牧射猎的生活方式和世代征战的社会环境,使蒙古族养成一种尚武精神。因此,每年一度的“敖包塔克勒根”在浓厚的宗教色彩之外,又有了赛马、摔跤、射箭三项竞技的内容,以充分展示蒙古族男子的阳刚之气。后来又因歌舞的介入,“敖包塔克勒根”娱乐、游戏的内容更加丰富,逐渐演变为各地蒙古族同胞不同时间而又各自固定的传统节日——“那达慕”。
毛盖图苏木是鄂前旗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自毛盖图苏木成立以来,每年的“那达慕”都由敖包管委会主持,人民政府协办,不仅剔除了它原有的宗教色彩,而且赋予其新的内容、新的形式和新的风貌,使这一活动成为歌颂社会主义,歌颂党的民族政策,弘扬蒙古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优秀传统,促进经济发展和各民族大团结的草原盛会。
今年,我苏木的“包日陶勒盖”旗王敖包正式建成,为弘扬蒙古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优秀传统,促进经济发展和各民族大团结,推动我苏木人民群众文化意识的增强和农村牧区文化水平的提高特举办包日陶勒盖敖包大行祭祀活动暨那达慕大会。
一、举办那达慕大会的原则和方法
这次那达慕大会遵循敖包管委会主办与政府协办相结合的原则,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原则,主体活动要突出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力争把包日陶勒盖敖包大行祭祀活动暨那达慕大会举办成一次草原盛会。
三、组织机构
为更好的筹办好这次大行祭祀活动暨那达慕大会,特成立临时大会组委会,具体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阿日并格西格(敖包管委会会长)
常务组长:巴图那顺(阿日来嘎查支部书记)
副组长:乌兰其其格(苏木文化站站长)
图门巴雅尔(苏木司法助理员)
明干巴雅尔(苏木派出所所长)
额日根达来(敖包管委会成员)
成员:哈斯其木格、马革命、道日吉、乌兰、盛思光、阿日腾达来、张利国、吉仁太
组委会下设3个工作组,负责具体事宜的准备工作和管理服务工作。
1、基础建设和卫生治安组:共9人
组长:敖特根达来
副组长:杨红涛
成员:金峰、尤建军、叶永宏、阿木吉勒图、曹哲、脑明、敖特更吉日嘎拉
主要任务:负责洒水、平整土地、道路交通、地摊位的分配、市场秩序的管理。
2、文化宣传工作组
组长:千哈斯
副组长:杨永晨
成员:国庆、乌云格日乐、乌兰其其格、哈斯其木格、斯庆、乌东格日乐、扎其劳
主要任务:负责各项文化体育比赛的安排,各种宣传资料的编印、发放,宣传标语的制作等。
3、后勤接待工作组
组长:赛音毕力格
副组长:召日格图
成员:彭虎智、曹凤丽、阿日古娜、吉米斯、阿拉腾图娅、智富才、阿木尔格西格、乌兰、其木格
主要任务:负责大会期间的后勤接待工作。
四、包日陶勒盖敖包大行祭祀活动暨那达慕大会各项活动内容和参赛要求。
1、大型文艺表演
①旗乌兰牧骑演出;
②完全小学负责编排3个以上文艺表演
③文化站负责组织5个以上农牧民志愿者文艺演出
2、农牧民业余歌手大赛
名额不限,参赛选手每组分别演出民族歌曲、流行歌曲各一首,参赛歌曲由选手自行选择,采用预赛的形式选拔歌手。
3、摔跤比赛
比赛项目确定为蒙古式摔跤,要求每个嘎查派出3名以上选手。
4、走马比赛
参赛名额不限,但各嘎查最少派出3名选手参赛。
5、跑马比赛
蒙古族的节日范文5
[关键词]图瓦人;节日风俗;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风俗是人们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其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现代新疆蒙古族图瓦人有四个比较大的传统节日,分别是查干节(春节)、麦德尔节(元宵节)、敖包节和邹鲁节。这些节日风俗与其十二兽名纪年方式和藏传佛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其中查干节(春节)是岁时节日,麦德尔节、邹鲁节是典型的的宗教节日。
目前的文献资料尚未对早期都播人――现代图瓦人的先祖使用的纪年方式进行记载。那么何时现代图瓦人的先祖使用十二兽名纪年方式呢?
一、新疆图瓦人的纪年方式
《唐书・回鹃传》记载:“岁首为茂师,哀,以三哀为一时,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茂师”相当于突厥语“mous”,意为“冰”,“哀”即“(ay)意为“月”,“茂师,哀”即“冰月”。“三哀为一时”,就是三个月为一季的意思。寅年为虎年。(1)祁韵士指出:我国西蒙古准噶尔部“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为虎年之类。”(2)由此可见,突厥人很早就是使用十二兽名纪年法,蒙古族和突厥民族相同的是岁首都在虎年,很显然与汉族的不同。尽管形式上有所不同实质都是采用兽名这一纪年法,通俗简单。同时我们从高昌遗址发掘的回鹊文历书残片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实际上,突厥人的十二兽名纪年法起源于汉族,或者是受汉族影响的结果。(3)可惜的是,在突厥人统治时期,都播人是否采用十二兽名纪年法,目前无法考证。随着游牧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以及进行各种活动,特别是与周围各民族的接触和往来,使蒙古部落的纪年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使用十二兽名与干支纪年并用的情况。同时十二兽名的纪年法并未改用干支纪年而消失,却以十二属相的形式在民间仍在使用着。
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成功地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公元1207年其长子术赤征服了秃巴思部。此后图瓦人长期处于蒙古王权的统治之下,使得秃巴思部的部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强烈变化,例如皈依喇嘛教,那么在接受藏传佛教的同时也必然接受宗教性节日。当然,蒙古部落的十二兽名与干支纪年历法同样也会在秃巴思部进行推行。现代新疆图瓦人使用藏历和黄历。黄历即农历。(4)
从流传至今的新疆图瓦人传统节日风俗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图瓦人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二、新疆图瓦人的传统节日风俗
(一)查干节(春节)
1.释义:白节,由白月演变而来,白月是以奶乳那样白而纯表示崇高,来称新年的开始。
2.起源:早期蒙古人的草木纪年,把一年分成两个时期,即春时和秋时。秋时祭祀的月份,蒙古语称为“查干撒刺”,这个季节是收获的季节,牛羊肥壮,奶酪甘甜,即白月(奶酪月)。后受汉族等周围民族的影响,新年的开始改在了冬末。
3.别称:白节
4.习俗:在蒙古族图瓦人的传统节日中查干节是最隆重的节日。尽管冬末的查干节,与春节是同一天,也有人认为就是春节。但是图瓦人的欢度查干节(春节)的方式和汉族有很大的不同,充分体现了图瓦人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我们可以认为查干节是在外来文化习俗形式下,发扬本族文化习俗,形成独特的蒙古族图瓦人的“春节”。
图瓦人的查干节从农历十二月就开始准备工作。肉类是图瓦人冬季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品,尤其是欢度查干节期间。这时的肉类主要为熏制过得牛肉和马肉为主,兼有少量的羊肉。面食主要有面食有包尔沙克(炸制)、烤饼、点心、饺子。图瓦人的饺子很具有民族特色,首先形状是元宝形,非汉族的“耳朵”性,新疆其他少数民族把这种元宝形的面食,叫做“曲曲”。其次大小比一元硬币大一些,数量很大,完全满足整个节日期间的需要。这就需要左邻右舍的主妇们的帮助。再次馅料以肉为主,不像汉族的饺子可以伴有多种蔬菜。菜类以凉菜为主,多见粉丝、木耳、胡萝卜等。所有食物需要在除夕之前准备好。所以查干节就成了主妇们体现能力的节日,体现邻里和睦关系的节日。
在课题组成员借宿的主人家,年三十中午准备好晚餐之后,男主人准备酥油灯,女主人清洁佛龛。佛龛中摆放着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像,酥油灯,炸制点心,由男主人点燃酥油灯,佛龛外面披上哈达。男、女主人依次磕头行礼,表达对活佛的敬意。
图瓦人的年三十晚餐打破小家庭的概念,而是以一家老小转亲戚的形式完成。每家都要准备砸牛腿骨,吸食牛骨髓的活动。每到一家,首先进屋后都要免冠向佛龛行磕头礼,然后相互问候落座,开餐前有当家男主人持刀去下一块肉投入炉灶,祭祀火神。准备好的牛大骨由长者帮上白色布条,手捧牛骨口念祝福语后交由年轻者,由年轻者砸开腿骨同时其他年轻人打开屋门高呼祝福语。牛腿骨砸开后,先有年长者吸食再依次每个人吸食,共享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
年初一清晨,女主人准备供品。洗漱完毕后,男主人给佛龛燃香,孩子们向佛龛行磕头礼。礼毕,男主人和孩子们前往屋后,在半山腰处开始“摆楞”(音)活动。此活动也是几家亲戚共同完成。“摆楞”是一个用雪堆砌的,类似敖包,其顶上摆放桦木,在其中间面向四个方向各掏洞放置松枝。“摆楞”前方有由雪堆砌摆放供品的台子,大家共同摆放食物、糖果、酒、奶茶等。在“摆楞”中间斜插着桦树,这时有男性长者带领大家在树枝上系上布条,嘴念祝福语,将桦树高高竖起,点燃桦木和松枝,然后大家一起绕行“摆楞”三圈,把食物,糖果,酒,洒向“摆楞”。转圈结束后,大家面向太阳和“摆楞”行磕头礼,手持哈达口念“阿姆萨儿嘿”开始新年的第一声问候。
随后人们开始互访拜年,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人们拜年时一般都不需要带任何礼品,每进一家,便手捧哈达(或白布)条)和对方轻碰额头,年轻着双手要放在年长者手臂下方,并致问“阿姆萨儿嘿”,或者将香烟点燃吸几口后,转敬给对方,对方也吸几口后,又把香烟转给主人。2012年冬查干节,课题组在喀拉苏木牧业点调研时发现,图瓦人的长辈在节日问候时会使用鼻烟,通常鼻烟装在玛瑙料的鼻烟壶中,而年轻者会使用香烟。相互问好之后,坐下来开始喝茶,享用饭菜,喝酒。一般情况下,年轻人首先到村里有老人的家中拜年,向老人们问好,然后再到岁数较小的人家拜年。
查干节不仅是欢度新年的日子还是图瓦年轻人欢聚的日子,这种欢聚是以体育赛事为主的。从年初一开始,在喀纳斯湖面、哈纳斯村、各牧业点就开始了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体育活动。
(二)麦德尔节(元宵节)
1.释义:麦德尔节过去是一种宗教活动,是祭祀弥勒佛的节日。自古以来卫拉特人就把每年的正月十五作为麦德尔佛诞辰,视为吉祥之日举行庆典活动。
2.起源:宗教界认为,正月十五是神佛大师宗教学业结束的一天,正月十六是麦德尔佛主持教学的一天,为了连续不断的把宗教发扬光大,就把正月十五这一天作为麦德尔佛诞辰的日子
3.习俗:麦德尔节是历史上蒙古族在喇嘛庙中由喇嘛主持祈求吉祥的宗教活动,而今已成为蒙古族同胞相聚在一起辞旧迎新的盛会。新疆喀纳斯景区的图瓦人的麦德尔节的规模不大,没有特殊的讲究。图瓦人认为麦德尔节是节日的最后一天,意味着查干街的结束。这一天夜晚,以肉类为主的晚餐准备好后,男、女主人依次面向佛像磕头行礼,表达对活佛的敬意。餐后,开始邻里间相互走访。
(三)敖巴节
1.释义:这是新疆蒙古族图瓦人祭祀天地日月大自然的节日,也称敖包节,敖包本源于萨满教,是一个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节日。“敖包”是用土或石头,或土石并用垒成的圆锥形或四方体,上插一根松枝或桦树枝,枝上栓红、白、黄等象征哈达的布条。(5)
2.起源:“敖包塔库”是乌梁海人带有宗教性质的节日。很早以前信仰萨满教的氏族在加入佛教之前,他们就有“敖包塔库”(堆积石块磕拜)。他们加入佛教之后,仍保留了一部分萨满教的习俗,其中就有喇嘛教(即藏传佛教,笔者注)的“敖包塔库”习惯。(6)
3.别称:塔克恩节(7)
4.习俗:每一年的6月,当山花烂漫,青草覆盖,枝桠吐绿时,就是敖巴节开始的时间,地点一般在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通常在敖巴节前一天,年轻人将敖巴上的去年插的已干枯的桦树枝取出堆放在敖巴的正东面,清理垃圾等。
2012年6月课题组参加了哈纳斯村的敖包节。敖巴节的当天上午,图瓦人以家为单位,携儿带女,来到敖包前,顺时针绕行敖包三圈,捡起石头堆在敖包上,同时捡来桦树枝插在敖包上。转敖包结束后,放上佛像,摆上肉类、奶疙瘩、酥油油、炸果、糖果、等供品,这时男女分开落座。由活佛和有地位的喇嘛领着众人绕着敖包诵经(此时妇女不能参加),敖包东面的树枝点燃。诵经结束后,人们把祭品抛向空中,在桦树枝上系上各色布条祈祷祝福。绕完三圈后,参加者不分老少都要向敖跪拜磕头,祈求老天降福人间,恩赐人们平安无事,带来吉利幸福,祈求风调雨顺,牲畜兴旺。礼毕,开始进行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还有人们载歌载舞,气氛隆重热烈,全村男女在一起,享用奶酒、烤肉等食品,欢度节日。
(四)邹鲁节
1.释义:邹鲁节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为纪念创始人宗喀巴去世而设立的宗教性节日。
2.起源:永乐十七年(藏历第七饶迥土猪阴年,公元1419年)十月二十五日,宗喀巴大师圆寂,享年63岁。次年人们于甘丹寺为他建成了灵塔,遗骨存放于内"并将藏历十月二十五日他圆寂的忌日作为藏族人民的宗教节日,届时家家点灯纪念他,藏语称“甘丹阿姆曲”俗称“燃灯节”。(8)
3.别称:点灯节
4.习俗:图瓦人每家每户除了点灯、向佛像磕头致礼、在院子里点燃柏树枝磕头之外,小孩子和年轻人也和春节时一样,三五结队地到每家每户,向每一个图瓦人家佛龛磕头致礼,主人则同样给他们糖果等小食品。(9)
参考文献:
[1]冯家升《回鹘文写本菩萨大唐三藏法师研究报告》考古学专刊1953年6月
[2]祁韵士《西睡要略》卷20
[3]蔡志纯《蒙古族的纪年演变》
[4]阿勒泰地区志地方志编委会《阿勒泰地区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第176页
[5]哈巴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哈巴河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第802页
[6]马合皮儿・哈提江《禾木喀纳斯的乌梁海人》政协布尔津县委员会《布尔津县文史资料(第一集)》(内部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从书编纂委员会《布尔津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第650页
[8]曾国庆,郭卫平编著《历代藏族名人传》人民出版社1996第173页
[9]关丙胜《族群的演进博弈―中国图瓦人研究》第108页
注释:
(1)冯家升《回鹘文写本菩萨大唐三藏法师研究报告》考古学专刊1953年6月
(2)祁韵士《西睡要略》卷20
(3)蔡志纯《蒙古族的纪年演变》
(4)阿勒泰地区志地方志编委会《阿勒泰地区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第176页
(5)哈巴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哈巴河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第802页
(6)马合皮儿?哈提江《禾木喀纳斯的乌梁海人》政协布尔津县委员会《布尔津县文史资料(第一集)》(内部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从书编纂委员会《布尔津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第650页
(8)曾国庆,郭卫平编著《历代藏族名人传》人民出版社1996第173页
蒙古族的节日范文6
【关键词】蒙古族;民间乐器;四胡
基金项目:本文为内蒙古社科项目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民间器乐的旋法与合奏织体研究系列论文,课题编号:2014B062,项目类型:一般项目。
蒙古族的音乐源于大自然,源于它悠久的历史,源于广褒空旷的环境。蒙古族对天地的敬畏和亲和,对万物的崇尚和天赋,充溢在爱的音乐中。通过音,元代蒙古族的器乐艺术最为繁盛。四胡,是蒙古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乐,我们能够感受到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大气、自由、空旷。在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古老传统乐器之一,现为我国蒙古族、汉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赫哲族等民族普遍采用的鸣弦乐器。四胡属于胡琴一类,不但盛传于我国大江南北,而且由于千百年来中外音乐文化的广泛交流,也盛传于我国周边的东南亚一些国家,如朝鲜半岛的奚琴,日本清乐中的胡琴,柬埔寨的变种三弦,的丐弹胡琴,泰国的三弦萨乌山寨,缅甸的三弦等等。
一、源流追溯
数年来,胡琴类乐器一直在中国及周边的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专业音乐文化领域和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各国的音乐史料中都有着不同的记载和文献,众多的音乐学家对此乐器也有着非常多的论述与研究。擦弦类,又称“四弦”、“四股弦”、“二夹弦”,蒙古族习惯称为“胡兀尔”,亦称“侯勒禾胡兀尔”,即意四弦胡琴。胡兀尔,在蒙古语中既是专指四胡,又包括了潮尔、马头琴在内的所有拉弦乐器。
“胡兀尔“的前身,最早可以追踪溯源到我国唐代的奚琴。宋代陈D《乐书》记载“奚琴,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而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照此说法,就是以竹片在两弦之间擦弦发音。宋朝时期欧阳修也有《和杨师皋给事伤小姬英英》的诗词“见学胡琴见艺成,今朝追想几伤情。酉一ㄏ鲁市虑。放拨灯前谢改名。但是好花皆易落,从来尤物不长生。鸾台夜直衣衾冷,云雨无因入禁城。”这里胡琴指的是弹拨乐器。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宴荣山人池亭》中记载“甲第开金穴,荣期乐自多。枥嘶支遁马,池养右军鹅。竹引嵇琴入,花邀载酒过。山公来取醉,时唱接x歌。”诗句中所指的嵇琴应是用竹片擦奏的弓弦乐器奚琴。这些都是宋朝中原地区关于奚琴和嵇琴的历史论述。
二、胡兀而(四胡)与潮兀尔(马头琴)
诸多史料证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也出现了马尾胡琴。宋末元初胡兀尔(胡琴),已广泛应用于宫廷、祭祀和军乐中,胡兀尔与潮尔(马头琴的前身)共同出现在一首成吉思汗的挽歌中。清初著名蒙古族历史学家罗卜桑丹津在他的巨著《黄金史》中记载: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征服西夏的途中病逝了,当蒙古骑兵护送灵车返回故乡不儿罕山的时候,军中最著名的歌手吉洛阔台在献给他的君主成吉思汗的歌中唱到:“您化作雄鹰的翅膀,乘风归去了,我贤明的可汗,您那胡尔、潮尔奏出的美曲佳音,您那广阔无垠的土地、众多的人民,还有那山川河流、富饶的草原,都在哪里啊?”这里的胡兀尔指的是胡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四胡。
对于潮兀尔,史学界颇有争议,一直以来,大家把潮兀尔看作是马头琴的祖先,马头琴的前身,但是最近蒙古族学者乌兰杰教授经考证,认为应是冒顿潮尔,即胡笳。关于胡兀尔的形制,到元明清时代,才逐渐有了胡兀尔与潮兀尔比较清楚的区别和对比的记载。《元史・礼乐志》中说“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以弦以马尾”,这显然是梨形的胡琴――潮兀尔。潮兀尔一词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是“共鸣”的意思。根据众多的史料记载分析,潮兀尔可以为分为三种:一是拉弦类潮尔,二是“人声类”浩林潮尔即“呼麦”,三是吹奏类乐器冒顿潮尔即胡笳。潮兀尔这件古老的乐器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人们对它进行着不断深入的研究,它留给世人宝贵的文化遗产,等待着后人们的继承。专家考证“马头琴”这一名词只有近几十年才起用。地域辽阔的蒙古各部落对潮尔(马头琴)的名称从古到今均有各自的叫法。而在《钦定大清会典图》记载的“胡琴,番部合奏用者,竹柄面以桐。通长三尺零七分二厘,柄长二尺七寸八分四厘,高二寸一分六厘。纳弦,以两轴绾之,俱在右,以竹弓系马尾八十一茎,轧之。”这无疑指的是筒形胡兀尔,也就是我们说的四胡。现在的四胡都是四根弦,乐器弦数的改革发生在清末或者更早的一些时候,清《律吕正义后编》称为“提琴”。《清会典》记载:1632年5月”太宗文皇帝平定察哈尔,获其乐列为燕乐,是曰《蒙古乐曲》。(察哈尔,据蒙文文献记载是古突厥语,意为“汗之宫殿的侍卫”,全称为“好陈察罕儿”,起源于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鲁禾帖尼的属民。察哈尔在蒙古各部落中,应该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体始于成吉思汗创立怯薛军,建立常备的护卫军,于北元达延汗中兴,建立大汗护卫军;衰于林丹汗抗金失败,部众离散衰微)。在《蒙古乐曲》中的《番部合奏》所用的15件乐器中,就有胡琴四胡。这15件乐器与《元史・礼乐志》所载的“宴乐”相比较,其中有11件乐器都是一样的,它们分别是火不思、筝、轧筝、琵琶、胡琴、以及笙、笛、萧、管、云H、拍板。而在《清朝文献通考》《西域图志》中,则称四胡为“披帕・胡兀尔”,详细记载了卫拉特蒙古部宫廷音乐中的四胡及其形制。“披帕・胡兀尔,即提琴四胡也,圆木为槽,冒以蟒皮,柄上穿四直孔以设弦轴,四弦共贯以小环,束之于柄。竹片为弓,马尾双弦,夹四弦间而轧之。”这里所详细叙述的乐器与现在我们看到的四胡相差无几。
三、蒙古族器乐合奏中的四胡
自清朝中叶以来后,蒙古族宫廷和民间乐器发展得如火如荼。蒙古族合奏乐又分为鄂尔多斯丝竹乐、科尔沁丝竹乐、锡林郭勒丝竹乐等,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的三种形式,代表着内蒙古地区三个不同风格地域的音乐文化,与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每逢大型节日、祭敖包、举办重大的礼仪性活动时,人民便载歌载舞,持几件乐器坐到一起,演奏大家熟悉的民歌,也有少部分汉族的器乐曲牌。这些作品广泛流传在蒙古族劳动人民生活工作学习中,称为大家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特别是在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中,四胡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蒙古族传统乐器四大件之首的四胡,有着其独特的品性、丰富的表现力以及优美的音色和特殊的演奏法。
四、鄂尔多斯“乃日”中的四胡
鄂尔多斯丝竹乐――鄂尔多斯“乃日”是草原器乐文化与一定的内地器乐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传统的鄂尔多斯“乃日”是由歌手和乐队组成的乐歌形式,专门在盛大的宴会上表演。传统的鄂尔多斯“乃日”乐队编制为拉弦乐器――小四胡、弹拨乐器――扬琴、吹管乐器――笛子和弹拨乐器――三弦组成,基本具备了传统民族器乐合奏的乐器编制要求,也是合奏乐的典型编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声音组合”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了,所以又加入了西洋乐器――手风琴、电声乐器――电子琴、古老的蒙古族拉弦乐器――马头琴等,以此来丰富乐队音色。
蒙古语“乃日”一词本意为“宴”,还有“联欢”、“喜庆”之意。所以,鄂尔多斯地区习惯把歌手、乐队通通称之为“乃日”。在传统民俗文化中,“乃日”必须有囊括“礼”、“宴”、“乐”三个层面的意思。印证了“有宴必有歌,有歌必有乐”的生活习俗。“乃日”以宴会为依托,以演唱民歌、演奏乐器相伴的形式得以表现。虽然有时会出现以乐队演奏为主、以演唱为辅的情形,但在更多地情况下,“乃日”乐队承担为演唱伴奏的角色。四胡这件乐器在“乃日”乐队中处于核心地位,类似于西洋管弦乐队中的首席小提琴,地位重要,而且这件乐器被认为是鄂尔多斯民歌风格的精华所在,就像被贴了标签一样,与歌唱水融。“乃日”四件传统乐器四胡、三弦、笛子、扬琴在鄂尔多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稍微上点儿年纪的人们都会演奏,普及率极高,备受广大人民所喜爱,是各种庆典活动的必演节目。同时也是牧民自娱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无专业班社或专业艺人。一到晚上,许多蒙古包内歌声乐声此起彼伏,奶茶飘雪,热闹非凡。遇上喜庆节日,更是通宵达旦。
从人类音乐发展轨迹来看,声乐艺术的产生与发展要早于器乐艺术的发展。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工艺发展进程、乐器制作材料等等方面的制约,这就形成了器乐艺术的早期势必依赖于声乐而存在。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器乐艺术才能逐渐成为独立的音乐艺术而存在。尽管这样,我们还是能够在独立的器乐作品中看到声乐艺术的影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内蒙古卷》鄂尔多斯丝竹乐30首作品中,全部来源于民歌,改编于民歌,因此器乐化程度有所欠缺,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各件乐器的优势,展示其华彩的演奏法。但是由于四胡不仅仅是非常有个性的民族乐器,而且音区宽广,能够演奏大型的音乐作品,所以在30首作品中全部承担起旋律角色,发挥着乐队“一号”的作用。中高音四胡发挥着主导作用,高音四胡是乐队中唯一的高音乐器,主要承担乐队首席的角色,在作品中演奏高声部的旋律和solo独奏部分,其声音嘹亮、刚劲有力,音色穿透力极强,具有典型的旋律性乐器的特点。中音四胡音色清脆婉转,具有叙事性与歌唱性特点,低音四胡音色深沉有力,具有陈述性特点。
五、结语:以上从不同角度对四胡这件乐器进行了讨论阐述,可以看出,四胡是蒙古族历史上产生最早的乐器之一,在蒙古族传统器乐独奏,合奏中扮演着的重要的角色,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更是昭乌达音乐风格区的民间合奏、察哈尔锡林郭勒音乐风格区的阿斯尔、鄂尔多斯音乐风格区的乃日合奏、科尔沁音乐文化区的东蒙合奏乐及乐歌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但是目前在蒙古族器乐文化理论研究及演奏技术中,四胡好像被淹没在马头琴中,滞后于马头琴的发展。因此蒙古族四胡艺术的研究,需要从“共性中找差异”,“从整体中找个别”,将其放置放在“蒙古族传统合奏乐”这一整体中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碧波.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
[2]余元庵.内蒙古历史概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
[3][明]宋濂等.元史・礼乐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89.
[5]乌兰杰.蒙古族古代音乐舞蹈初探[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6]赵双虎.蒙古族四胡二题[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1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