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范文1

对于生死,庄子有很多很多相似的故事,比如说他妻子去世的时候鼓盆而歌,这都是大家熟知的故事了。那么庄子说,古之真人不悦生也不畏死,没有觉得说生命在拥有的时候有多么多么可喜,他也不觉得死亡来临的时候有多么多么可怕,他说真正的君子对生死的态度从来是不刻意的,不追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忧自己往哪里去,因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个形态的变化。这样的态度说起来潇洒,但是贯穿到每一个凡人的生命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庄子里面讲了很多这样的故事。他说有这样几个人,大家活着的时候是好朋友,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个人结伴在一起,后来,这里面子桑户就先死了。孔子听说了,就派自己的学生子贡去帮忙处理丧事,子贡去的时候看见子琴张和孟子反这哥俩,一个在那儿织草帘子要收拾这个灵柩,另外一个在那儿敲着琴,俩人都对着子桑户的尸体唱歌呢,说挺好啊!你现在已经回到本真了,你看我们还是人。子贡就非常不理解,回去跟他老师说,你看这两个人他们对着好友的尸体这样唱歌,他们到底什么心思啊?孔子当时就说,他们这些人已经没有生和死的边界了,他们完成的是心神跟天地的共同遨游,有没有这个身体形骸对他们来讲是不重要的,所以一个朋友走了,两个朋友就像是送一个人远行那样是一种坦坦然然地相送。其实在这里面他讲了一个道理,就是在这个生命之中,每一个人可以以不同的形态活下去。

以庄子的这种豁达去穿越生死大限,也许在今天是比庄子那个时候更重要的命题,因为庄子那个时候物质太贫瘠了,人的选择太少了,所以活下去会变成一个单纯的愿望。而今天的人可能拥有太多的富足,在抉择的迷惑中反而会不堪重负,也就是说抉择过多,人生之累相对也多,所以在当下,不仅是抉择生与死,外在的这么一种选择,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心灵中让多少有价值的生命能够真正活下去。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范文2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1

一、前言

从古至今,长生不老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从秦始皇派500童男童女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到近现代的各种养生,长寿似乎都是一个热满红火的词。虽说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明白长生不老显得不切实际,可是人来一世不易,谁不想在这个美好的花花世界多留恋一会呢。所以长生不老成为一个古老而又有强烈吸引力的愿望,但千万年生生死死的事实让人们作出了一些哲理性的归纳:如杜甫在其诗《曲江》中写到“人生七十古来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伟大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全书》里写下了“生命本身即具有死亡的种子”这样的辩证的论点,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概括得更简短:“生就意味着死”。如此话语都说明人的寿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如同自然规律一般,人类没有办法改变这个规律,而只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顺应规律,在智慧的引领下通过某些方式达愿,留存于世间久一点。

二、哲学与长寿

人类越进步,科技更发达,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的富足,各种疾病层出不穷,这可是长寿的一大阻碍,要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呢?光靠现代医理可不行,所谓治标还得治本,关键在治心。心要如何治呢?这就不得不提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哲学。据调查发现,北大哲学系被公认为“长寿系”:原因在于90岁以上学者占1/4,85岁以上学者几乎占一半。北大哲学系教授李中华介绍,北大哲学系包括在世的教授,90岁以上的有十余人,冯友兰、梁漱溟、张岱年、任继愈等都是90多岁的高寿哲人,85岁以上的人更比比皆是,超过20人,占有成就的北大哲学系教授近半数。长寿和专业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绝对的,不过,长寿在哲学系的确比较普遍。从这些例子看来,长寿和哲学确实存在起着某种关联,起码它传递给我们的都是正面的信息,谁说学哲学无用呢?在他们学习哲学的过程中,他们思考,边冥想,边进步,不知不觉老之将至,恍惚之间已是长寿。

三、哲学长寿的秘密

哲学有时候不能够让你一见钟情,但是它可以让你受益终生,起码可以让你活得更久一点,这就是最好的见证。哲学到底以什么魅力让人们长寿呢?

仁者寿,研究哲学的人明白事理,不斤斤计较,达观所以长寿。北大哲学系主任王博也说,哲学家长寿可能跟哲学系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系,因为哲学是对世界,对生命的一种理解,这种理解很容易让人有一个比较开阔的心灵。除此之外,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人是心灵的启迪,能让现世的许多疑问得到解答,能让人更清明。中国哲学的精髓,北宋张横渠将其用四句诗表述出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哲学,有着重大的使命,需要有着崇高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先哲来奉献,长寿的哲人们将自己奉献给了哲学,哲学以其特殊的回报方式来感恩,那就是让他们更长寿。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往往让人火气暴躁,人与人之间失去那份推心置腹的交流,更多的是带着虚伪的面具在表演,忘了本来的自我,随着欲望潮流滚滚向前。哲学可以使人浮躁的心平静下来,沉寂再沉寂,不因世俗纷扰而困住自己的内心,哲学以一种大超然的态度教人治世之理,既入得世也出的世,帮助人们正本溯源,回归本心,以此锻磨自己,不知不觉间,时光已如白狗过隙。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范文3

一、指导学生“赏美”,欣赏艺术美

1.语言美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可见,精美的语言多么重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语言都朴实清新,精美生动,读来令人陶醉其中,余味无穷。发掘文中的语言美还要关注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因为这也是使文章语言更见活力、情趣盎然的重要因素。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就运用了许多精彩动人的修辞手法,他笔下淡淡的月光、田田的荷叶、脉脉的流水、袅娜的荷花、漂浮的轻雾,笔墨不多,而光、影、声、色俱在眼前,绘出了一幅空灵的荷塘月色图。可见,只要充分发掘文中的语言美,就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音乐美

法国杰出的文学家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柏拉图也曾说过:灵魂应该用音乐进行教育。音乐,被人们称之为心灵的语言!,就是因为音乐更容易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利用音乐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能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性情,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促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绘画美

语文文本中充满了诗情画意,常常引起我们美的遐思。孙犁的荷花淀在开头部分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优美动人的月夜荷香图;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生动、细腻地描绘了雨中泰山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冬天之美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勃勃生机与活力、有着缤纷迷人色彩的乡村冬天之美!把美的内容溶入到语文教学中,把学生引进美的境界中去,让他们张开理想之帆,驰骋在美的海洋之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因为惟有审美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

二、引导学生“辨丑”,鉴赏形象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的思想。”美和形象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形象就谈不上美和美感,如窦娥冤中窦娥等悲剧人物形象,由于完善地表现人类灵魂的伟大,从而在我们内心激起一种温情的赞赏,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喜悦,我们的勇气得到鼓舞,我们的灵魂受到深深的感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她的勇气震撼了世界《巴黎圣母院》那个外貌奇丑的打钟人,由于他的心灵洁白无暇,他的形象在人的心目中却永远是美的。

但是,是否文学作品中的丑角就没有欣赏的价值,就不美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她的外表是恍若神妃仙子,但内心歹毒,阴险狡猾!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无恶不作,有谁说她美呢?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等喜剧人物形象会让读者怒目痛斥,说不出他们形象的美,然而,尽管他们是丑恶的!但在艺术美中也可以转化为肯定性的审美价值!正如果戈里说的“难道对卑鄙的人入木三分的刻画,不也就在描绘诚实的人的形象吗,在一个天才的手中,一切都可以成为达到美的工具!如果只要善于驾驭服务于美的高尚思想的话。”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评鉴文章中的形象,特别是人物形象,体会他们的形象美,领悟作者美的艺术手法,就能启迪学生美好的心灵,使之受到美的教育。

三、带领学生“入境”,体验情感美

美育是心灵的体操,美的典型具有榜样的力量和诱导的魅力。艺术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优美的文学作品包含着浓烈的审美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力求创造传情的感染气氛陶冶学生,让作品所展示的真实、感人的形象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在沁人心腑的美的熏染中感化学生,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如围绕爱国主义的旋律谱写的不少感人肺腑的赞歌,就是极好的教学范文。我国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不少诗文,慷慨悲壮,充满抗战的激情。他的《“指南录”后序》追叙了作者在国家危急关头,出身抗敌,舌战群魔的英雄气概,以及逃归中备受艰辛,九死一生的顽强斗志,深厚的爱国激情贯穿全篇。例如课文中的第四段按时间顺序历数十八次自以当死竟不死的“非人世所堪”,一连串排比句语气紧迫,真切地概括了一个接着一个“层见错出”的危恶境界。这十八个镜头淋漓尽致地显示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思想,坚贞不屈的斗争意志和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读罢这篇《后序》,再齐声背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真是回肠荡气,不禁掩卷长叹,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而达到了净化心灵、纯正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的目的。

四、指导学生“悟神”,领略意蕴美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范文4

关键词: 开门见山式 创境导入式 巧用修辞式 作文开头

好的文章开头如同凤头,俊美灵秀,亮丽夺目;如同爆竹,骤响易彻,撼动心弦;如同破石出宝,精华绽出。好的文章开头能抓住读者的心弦,聚焦读者的目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下面我以学生作文为例,谈谈如何打造精彩的开头。

材料: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一位摄影师在挪威冰湖捕捉到一只青蛙被死死冻住、无法动弹的画面。报道分析称,当地气温突然回升,青蛙可能以为冬天已经过去,于是决定去湖对面寻找伴侣。然而,湖面可能一夜之间又冻住了,青蛙于是被冻在湖中央。那位摄影师认为这个难得的画面是如此的美,看上去像一只青蛙在睡觉,但再也不能跳起来。他推测,青蛙当时正打算从冰面上钻回水里,被冻住了。他感到格外伤心:“可怜的小家伙显然没有能做到,就死去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先看学生甲开头:“一位摄影师在挪威冰湖上捕捉到一只被冻死的青蛙。青蛙因气温突然回升,在安逸的环境中忘却了危险的存在,永久地被定格于冰湖的夹缝中,成为美的遗憾。”甲同学对材料的解读不准确,“青蛙因气温突然回升,在安逸的环境中忘却危险的存在”,材料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

现在高考大部分是新材料作文,首先要考虑作文的审题立意正确,开头不能写偏,在正确的基础上再求美。

再看学生乙开头:“人生在世,总有许多机遇摆在我们面前,有些人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便按捺不住,蜂拥而上;而有的人则会等待,等待最佳时机。一拥而上的人往往会失败,而等待的人往往能取得最大的成功。”纯说理性的文字无法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何调动读者的审美体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可用如下方法:

一、开门见山式。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直奔主题,引出文中的主要人物或点出故事,或揭示题旨或点明说明对象,利于快速把握中心,朴实实用,不拖泥带水。

我们看以下几篇文章的开头: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作者用优美的笔触和诗意的语言,直接点出春这个说明对象;朱自清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作者直接引出文中的主要人物,表达出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二、创境导入式。在开头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特定的氛围、情境,以激起读者的情感体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高尔基《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开头渲染悲壮的氛围,激发读者对海燕的敬佩之情。学生《爱在不言中》:“灯下,我正在赶写堆积如山的作业,父亲轻轻地走进我的房间,把一杯热气腾腾的姜丝可乐放到了写字台上。透过层层雾气,望着父亲离去的背影,我的眼睛湿润了,泪水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开头创设了一个温馨的情境,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

三、巧用修辞式。借助各种修辞方法,修饰文字词句,使开头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且生动有力。

文章开头可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扮靓语言,冰心《谈生命》:“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去的一江春水;它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它的前身。”学生作文《三思而后行》:“人生如弈棋,一招之错,满盘皆输。”开头运用比喻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硕果把秋天的门推开,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真诚把友谊的门推开”。“枫叶的摇落,是一种火焰的坠落,有悲壮之感;梧桐的飘零,飒飒立于风中雨中,令人萌生感动;夕阳的坠落,是一种轻松的坠落,它抚起了明日的朝阳。瞬间的景色是一种绝美”。以上两个开头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使文章结构整齐匀称,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排比修辞用语通常畅达华丽,用来状物,能景象纷呈;用来叙事,能酣畅淋漓;用来说理,能气势磅礴;用来抒情,能恣肆。文章开头还可引入诗文、成语、谚语、名人名言等,借以在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如学生作文《感悟生命》的开头:“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坡‘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无奈与感伤。”《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开头:“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财富,孔子不屑。而在当今社会,围绕在我们身边的‘浮云’不仅仅是不义之财,如何在霓虹灯闪烁中保持本心?我想,拥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态度是很重要的。”引用诗文名句、名人名言可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范文5

在此基础上,还要讲究“审美”。这突出的是一种终极指向,一种灵魂式的统摄。科学性的解读,实用性的解读,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指向审美。否则,让文学作品乱了体性不说,解读文本悦神悦志的美学目的也很难实现。可以说,没有审美,就没有文学创作。没有审美,也就没有文本解读。

明代学者杨慎指责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鲁迅先生所说的“(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此类偏狭与幼稚,都是忽视文学的体性,未能从审美的视角加以解读的结果。

偏离审美的解读,西方也有。哈罗德・布鲁姆在其名著《西方正典》中指出:“文化研究”名义之下众多时髦的学派正在放弃审美欢悦,而仅仅关注阶级、性别、民族以及国家利益这些远离文学的问题。有鉴于此,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我的生命体验,激活自我的美学素养,灵活化用中西文艺理论的思想精髓,去探求文本“美感内部的文化密码”①,使文本解读成为情感得以滋养,想象得以放飞,思想得以灵动的审美之旅才会成为可能!

其中,个性化视角的切入,生命体验的主动融合,精神生命的积极创造,显得尤为珍贵。

文本解读中,视角的选择极为关键。

有人说“一种理论,就是一种视角”,比如同一个文本,你用精神分析批评的理论解读是一种样子,用结构主义理论或女权主义批评理论解读,又会是另外的风景。

这话对我们颇有启发性。文本解读着实需要理论的指引、启悟,不论是谁,任凭他的智慧能量有多强悍,都必须吸纳别人的智慧,所谓“一空依傍,自铸伟词”也只是因为有了继承,创新才会显得光彩夺目而已。当下不少老师的文本解读陈腐、浅薄,甚至出现跑偏或谬误的倾向,更是理论家底不厚实的写照。罗曼・英伽登就说过:“谁在某一个领域中是文盲,谁就没有权利做出判断。”②

但是,文学理论是从众多的文学现象中抽绎、概括出来的,并不可能直接转化为解读的视角。视角的选择,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形式上。因为形式承载着内容,规范着内容,融化着内容,又提升着内容,甚至还会超越内容,表现出独立的美学价值。形式多种多样,视角也会跟着变化万端。

从这个角度说,视角的选择很能体现一个人的眼光、实力和个性。视角确定,风貌、识见、高度、深度和新度随着文本解读的展开,全都会浮出水面。

比如,同是解读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王富仁选择的是“人物形象”视角――于勒。透过于勒的两次写信,还有破产后无颜回家等细节,得出了“于勒有情,兄嫂无情,‘我’同情”的结论。

钱理群选择的是“结构”视角,即小说开头,一位又穷又老的乞丐向行人乞讨,若瑟夫(文本的第二叙述者“我”)给了他5法郎的银币,第一叙述者“我”,若瑟夫的同伴感到很奇怪。于是若瑟夫就讲了他叔叔于勒的故事。小说结尾,若瑟夫说:“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以后您还会看到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于此。”于是发现:把少年的同情心保留到成年,这是“同情一切不幸者”的伟大的人道主义。

孙绍振的解读是从“场景设计”的视角切入,即作家是如何让菲利普夫妇、于勒、“我”三方会面的。因为不会面,无以言无情、同情和有情。从中,他发现了莫泊桑写作技巧中的中国小说“针脚绵密”的特点。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若瑟夫・达佛朗司这个人物形象的视角切入。生活在金钱至上的时代,所有人都被金钱牵着鼻子走,所有人都被金钱无声地腐蚀着,只有若瑟夫・达佛朗司是个例外。这种温热、光明、清新、纯洁的人性不正是一种“天使元素”,一种净化人性丑恶,强化生存伦理,点化生命希望的力量吗?虽然这种力量看起来很弱小、很幼稚、很空幻,在他生活的周围还不被理解,但是它毕竟代表了一种人性救赎的正能量。文学作品中有没有这种力量给人的感觉是大不一样的。没有,人们会感觉很压抑、很无助、很绝望;有了,人们则会心生温暖,鼓起奋斗的勇气,持守美好的希望。说它代表了文学世界的希望,人格世界的乌托邦,拯救现实的一种理想,莫泊桑本人的精神故乡,都不为过③。

视角不一,体验各异,但都是在揭示文本形式的奥妙,探访人物丰富多姿的心灵结构。

然而,视角也不是乱选、瞎选,或稀里糊涂,连选都不选的,视角的选择必须遵循特定的审美传统或审美惯例。

首先,视角的选择要注意小而专。

视角选得“小”很讨巧。“小”,便于细看,便于深挖,便于突破,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牵一发而动全身”,均道出了“小”的重要性和便利性。很多优秀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通常只选择一个“点”,就能挖深挖透,将全文的筋脉打通,这正是注意到了视角选得小对文本解读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点”通常是文本中的某个词,或某句话,如李镇西教《孔乙己》,就是抓住文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展开教学的④;也可以在熟读全篇后“化”出某个词或某句话,即对言外之意、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敏锐捕捉,如王伟娟教波兰作家伊瓦什凯维奇的《草莓》,就紧扣了作者心中一直回荡的“变”字(文中并未出现)来组织教学:1.谁能用一个字概括作者或自己的感受?2.什么变了?(景色、人生、心情、思想)3.你怎样看待作者的思想和心情之变?这种统摄全篇神韵的词句,朱自清先生称之为“文眼”,并认为这是优秀作品的一个标识。因此,在文本解读过程中一旦将之捕获,往往可以探骊得珠,使自我的缤纷思绪、体验顺利地熔铸其间,从而使解读和教学收到尺幅千里的艺术效果。

光注意“小”不行,还得注意“专”。专指“专一”、“专注”,不弥散。譬如解读杨绛的《老王》,我们一下子发现了“送”这个视角,与明清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草蛇灰线”技法不谋而合。因为全文一共有22个自然段,其中竟有18个自然段写到了主人公老王的“送”!那么,不论是解读,还是教学,我们都应该时刻关注这个“送”字:送什么?怎么送?送是否只是老王生活方式的一种写照?面对“送”型人格,杨绛内心有着怎样的震撼?这些追问都是沿着“送”这个视角顺势展开的。其间,我们虽然可以从精神分析批评的视角,去解读杨绛的“愧怍”;从社会历史批评的视角,去探究老王、钱钟书等人的不幸命运与当时社会的关系;从伦理批评的视角,去感受那个苍凉岁月里人与人之间的丝丝温情……但所有解读都必须为“送”这个视角下的内蕴开掘、形式揭秘服务。惟其如此,文本解读和课堂教学才会显得忙而不盲,形散神聚。

其次,视角的选择要关注整体性。

文本解读的视角确定后,一般会发现很多能触发自己兴奋点的信息。这些信息中,有些是文本中内含的,有些则是读者联想、想象或思考出来的,但再怎么芜杂,都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视角中。

譬如,解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我们选择“火炬式”的结构这一视角。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岸信念,如同浴火的凤凰,正是从辛苦、怨怼、伤感、惶恐、孤独的情感烈焰中煎熬出来的。在品读诗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时代背景、历史掌故、现实生活、人生况味,包括西方理论家对人性的分析,对创作匠心的论述,全部加进来。

比如著名的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两种力量支配,一个是男性的力量,一个是女性的力量。⑤女性往往外柔内刚,男性往往内柔外刚,没有纯粹的男人和女人,“双性同体”才是理想的人格形象。文天祥的身上不正是兼具了这两种力量吗?女性的力量使他拥有足够强的现实感,与常人无异,但是男性的力量引领他飞升,最终又超越了现实。

再如美国艺术史家伯纳德・贝瑞孙在评价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时说:“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品都散发着象征和寓言的意味。”⑥《过零丁洋》一诗的形式层与精神层所产生的壮美对应关系,不正是构成了一种整体的氛围象征了吗?

但是这些加进来的内容,一定要受到“火炬式”结构的规范,并统摄在文天祥精神境界由死的恐怖转化成为死的壮美的升华过程之中,为感受文天祥的崇高的人格美服务!当然,这种解读是立足“素读”文本,让内心的审美体验丰富后,再跳出文本,进行理性观照,使体验、反思更深刻、更立体的一种努力,堪称不同生命经验、心灵体验互相感发,突然接通的一种自在行为,而非套路化的生硬拔高。这依然是文本解读整体性的题中应有之义。不少老师在视角选定后,仍会出现解读偏颇、扭曲、断裂等非常态现象,这正是忽略了对整体性的关注。

比如朱洁文老师《教学案例》(《语文学习》2006年第1期)从“绝版”这个视角去组织教学,但是因为将目标锁定在“作者对周庄当前人文环境、人文景观能否保存完好的担忧”上,而不是感受作者“对周庄的渴慕与珍爱之情”,漠视了“写景抒情散文与富有历史文化感的学者散文”的区别,被王荣生教授视为“教学内容选择不当”⑦。

这说明,教者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将“绝版”与文本中的一些非主流的衬托性信息,很功利化地结合起来了(不错,文中的确有似乎担忧的句子,如“周庄是以苏州的毁灭为代价的”,但这样的感慨恰恰是为了凸显作者心目中“绝版”的真正内涵――再不会出现这样一个保存完美的地方了),而作者着意关注的内容,如用清丽、典雅的文笔将周庄幻化成一位周身透着迷人风致的女性,深情地赞美她的自然朴实,纯秀古典,操守自持,如梦似幻,这些富含审美价值的内容,却被活生生地过滤掉了,是殊为可惜的。

另外,视角的选择还要指向“人”。

高质量的文本解读,不论选择何种视角,也不论化用何种理论,最终都要指向“人”,指向人心、人情、人性、人的存在。譬如解读丁西林的《瞎了一只眼》,不论是从风格的角度,还是从错位的角度,最终都要落实到作者对生活悖论的思考上:每个人都为对方着想,依然难以摆脱无尽的尴尬;解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你可以从意象的角度切入,再现凄清萧瑟的画面,西方的移情说、表现主义理论,也尽可以拿来用,但是这些方法必须统一在“夕阳”这个总体意象之下,并联系“日夕当归”的文化传统,去深入而具体地感受作者的羁旅之愁、古代落拓文人的人生况味。

王荣生批评过一种变态的文本解读:“比如阅读小说,看到第一句,喔唷‘开门见山’,看到人物出场,喔唷‘肖像描写’,然后分析‘从上写到下,从装饰写到面容’等等,接着喔唷进入‘动作描写’,又接着喔唷过渡到‘心理描写’,最后喔唷‘通过……表现了……赞美了……’”⑧这种全能视角下的阅读,貌似最后注意到了人,但却是概念化,教条化的大众人、僵死人,人性的复杂、内蕴的丰富完全被所谓的“技巧”“理论”一笔抹杀了。

――――――――

注释

①南帆、刘小新、练暑生:《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②[波]罗曼・英伽登著,陈燕谷、晓未译:《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428页。

③汲安庆:《如金在沙,显然自异――从若瑟夫・达佛朗司的“天使元素”说开去》,《福建教育》(中学版),2013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13年第7期。

④李镇西:《为什么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0页。

⑤伍尔夫著,王还译:《一间自己的屋子》,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7月版第120页。

⑥转引余秋雨:《艺术创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171页。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范文6

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仅着眼于课本和课堂,着眼于单纯的知识灌输,教法单一,缺少情趣,没有活力,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也违反了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原意。

语言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脱离运用的语言是死的语言,脱离运用的学习效果肯定也不会 太好。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应抛开过去教学中一些死板的步骤和方法,充分利用文言文学习资源,积极创设文言文学习环境,以用促学,学用结合,并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给文言文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全面提高文言文学习水平。

一、在诵读中学习文言文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经典诵读”等活动,为学习文言文提供了很好的舞台。我们应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平时的古诗文教学中,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做好课文的诵读。

要读出韵味读出水平,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诵读好古诗文,首先,要学会朗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其次,要加强背诵。背诵应该以了解内容为前提,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的思路来背诵。

通过诵读,学生们可以加强理解,强化记忆,丰富语言,积累材料,训练语感。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可以充分领略作品的音乐美。诵读有助于审美教育与人文思想教育 。

二、在阅读中学习文言文

有识之士很早就认识到阅读对于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清初康熙年间吴楚材等人编选评注了著名的文言文学习入门读物《古文观止》。编选目的就是:“正蒙养而裨后学”。可以说:“熟读古文两百篇,等闲可过文言关。”

新课标规定初中学生要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如果说初中生阅读《古文观止》等文言文选本有难度,那么我们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尽可能是原著)和其他一些浅显的文言文故事,像《文言文助读》、《魅力文言文》中的选文都不错。我们还应引导同学们多留心周围的文言文的运用,自觉主动地去研读去揣摩。比如,读带有文言的信函,读对联,读标语,读碑文,读古代药方,读古代笑话等等。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这样既能增加阅读量,拓宽视野,又可从中学到许多文言词汇、语法现象和文章布局谋篇的道理,打下了阅读乃至写作的基础。有了这些积累,后面学习文言文就变得容易许多。

在阅读需求的刺激下学生一定会重视阅读,增加阅读量,从而有效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水平。

三、在写作中学习文言文

文言简洁、雅致、富有表现力。有了一定的积累,就可以要求并指导学生尝试着用文言文写作。适当的文言文写作练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文言文的感性认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写作浅易的文言文,也是学生个性的一种体现。最近几年,全国各地中高考作文均出现了文言文佳作,得到了阅卷老师的首肯。

文言文写作练习形式多样,可仿写、可改写、可续写,也可尝试用文言文写信函(书信、邀请函、贺信等),写习作小练笔等。

四、在编演中学习文言文

初中绝大多数文言文都是叙事性的文章,故事性很强。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把文章改编成小剧本,并排练演出。这对于理解把握文章的语言、人物性格乃至情节发展、思想内容都很有帮助,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蒲松龄的《狼》,矛盾冲突激烈,故事性强,适合学生编演课本剧。据此,我在课前就宣布,学完本课我们将编演课本剧。同学们激情高涨,充满期待。我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改编。然后确定角色、准备简易道具服饰。排练前,我提出明确要求:语言动作表情等要与文意吻合。这样,学生为防自己在演出中出洋相,就想方设法弄清文中词句的含义、理顺故事情节的发展、琢磨屠夫和狼的心理,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试想,学生编演成功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效果还能差吗?

五、在吟唱中学习文言文

学生不喜欢学古诗文,是因为我们古诗文教学太呆板太枯燥无味。我们要投其所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我承诺:待课文学明白后,教大家吟唱歌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大家学习兴趣空前高涨。不仅很快熟读了课文,还迅速疏通了词的大意。我本来还想讲一讲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可同学们早已急不可耐,于是,我顺水推舟,决定先请大家欣赏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学们边学边唱,不亦乐乎。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他们就学会了这首歌,自然也会背诵了。在此基础上我们又一起轻松地分析了诗人要表达的感情。这次尝试,拓宽了思路,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音乐这一元素,让学生在学中唱,在唱中学。教李商隐《无题》时我们唱《别亦难》,教李煜《相见欢》时我们唱《独上西楼》……

吟唱古诗文是大家的最爱。通过吟唱,同学们很积极地记住了文句,并能很好地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得到了美的熏陶。

六、在绘画中学习文言文

古诗文文字精练、意境深远,很多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佳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用平面直线图勾勒出辽阔苍茫的塞外风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好一幅色彩明丽的春江图;“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多么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很多古诗文内容都可以入画。好的绘画能够表现甚至拓展诗文的意境。

在教学《山市》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学习本文时要把山市变化的几个阶段画出来。学生们很认真地疏通了文意,归纳出山市的出现分三个阶段:初现孤塔宫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楼出现。 我及时引导学生把握文意,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独立地画出来。通过绘画至少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理解古诗文内容。佳文配美图,相得益彰,也很好地提高了同学们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画出的画要尽可能表现出诗文意境(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优秀的绘画作品还将定期展出。有了这些要求,学生们预习听课都认真多了,有的甚至课后能主动查阅资料,以加深对诗文的理解。

七、在语言积累中学习文言文

语言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文言文教学,尤应强化语言积累。

读“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会到孟子的浩然正气;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感受了文天祥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受到范仲淹忧国忧民的博怀。强化语言积累,正是要经由语言素材的萃取、积累、整合、转化,从而使之内化为学习者的语言素材库存,且能为之灵活自如地调用。

我觉得初中生应以名篇名句和熟语等方面的积累为主。

八、在生活中学习文言文

实际生活中许多方面都需要用到文言文。这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不竭动力。

春节时要写春联贴春联。春联都是对偶句,而对偶句正是古典文学中精粹的一部分,看起来整齐美观,读起来节奏铿锵。大红对联给人们带来喜悦的同时,也让人们不知不觉受到了古典文化的滋润与熏陶。

纪念先人需要立碑。墓碑上常刻有“先”、“考”、“妣”等字。“先”是指“死去的人”, “考”意指“死去的父亲”,“妣”意指死去的母亲。这些文言文知识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中常常涉及。理解了这些词语对阅读就有很大的帮助。

红白喜事、新居落成、寿辰庆贺等常要写请柬,都少不了文言文,它的格式、称呼常常随内容变化而变化。

朱熹说得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让学生真正喜爱学习文言文,就应让他们贴近源头活水——生活。在生活中运用文言文,在生活中学习文言文,这样才能真正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起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受到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