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旅游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范文1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到提高生活质量上面。而旅游则是休闲放松的好方法。旅游业已成为了一个重要产业,为各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的向往,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但近年来海南的自然环境却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旅游业的发展要依靠自然环境,而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阻碍。发展可持续性的、回归自然的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

生态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与适度开发为原则,将自然生态景观作为基础开展的拥抱自然、享受自然的新型旅游形式。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使人们回归自然,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享受自然的美好,放松身心;二是通过生态旅游来让人们认识到自然的美好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因此,发展生态旅游有重要的意义。为满足人们对拥抱自然、享受自然的需求,就要提高景区的环境质量,反过来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满足人们的需求,带来经济效益,又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对可持续发展有良好地推动作用。

二、海南发展生态旅游的潜力

(一)优秀的环境条件

海南省作为我国开发较晚、受环境污染较小的地区,有丰富的环境资源,拥有大片的自然保护区与原始森林。具2010年统计,海南省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0.3%,而同期全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3.2%。大量的森林带来了许多环境效益,如净化水资源。全海南80%以上的地表河流、湖泊及水库的水质都达到了国家二类以上标准。而大量的森林与优秀的水资源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使当地人的普遍寿命明显延长,在第四次人口普查中,海南的人口寿命更是达到了全国第一。海南有优秀的自然环境,足以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对于发展生态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旅游业有着巨大的潜力。

(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方,靠近赤道,是我国最接近热带地区的省份。在这里有大量的原始森里,孕育了无数的热带的生物物种,是一个生物资源的宝库。据统计,在众多的动植物资源中,仅海南所独有的物种就有670余个,其中植物物种多达630个。同时,海南还有众多的热带经济作物和水果,如香蕉、荔枝、咖啡、槟榔等,其中很多在我国其他地区是见不到的。可在其中进行森林景观观光、果园采摘等众多生态旅游活动。另一方面,海南还有如尖峰岭、吊罗山、五指山等山地旅游资源,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森林茂密,奇花异草肆意绽放。不但风景优美,且山势平缓,有利于旅游观光。海南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有苗、回、壮、黎等各具风俗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各具特色,各不相同的风俗吸引着人们前去游览,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而海南作为我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其无边的大海更是旅游胜地。清澈的海水,松软的沙滩,美丽的珊瑚礁,加上我国最大的红树林,海南的海边旅游项目更是潜力无穷。

三、海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一)加强自然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作为生态旅游的基础,在整个开发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海南的环境已遭到破坏,部分地区破坏严重,甚至已无法进行生态旅游发展。所以,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是当务之急,应在保护现有自然资源的条件下,恢复森林覆盖率,保护自然环境。

(二)有计划合理开发

在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不能盲目,应在进行开发之前进行调研,做好发展规划,有步骤、有规划、有目标地一步步实现资源的开发,杜绝在开发过程中造成的浪费、反复和无规划开发,不能因为急于求成而进行破坏性开发。

(三)加强法规的管理

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少不了科学的管理方法。而完善的法规则为科学的管理提供了保障。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加强法规建设,通过完善的法规来保证管理有序进行,以遏制破坏环境的行为。

(四)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

在保护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法规是行动的保障,而提高人们对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有重要作用。通过加强环保教育,提高环保宣传的力度,从而提高人们对保护环境的自觉性,自觉维护自然地原始环境不遭到破坏。

(五)合理分配客流量

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当客流量超过环境的承载上限时,同样会对环境产生破坏,甚至导致环境退化。因此,在对旅游区域的开发过程中,应当合理规划区域,合理分配客流量,注意环境的承载能力。

四、结论

生态旅游范文2

关键词:生态旅游要素模型原则实践

生态旅游研究背景

生态旅游(MassTourism)作为替代大众旅游的一种扩展和派生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许多的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和旅游景区以“生态旅游”命名,“生态旅游”正在大众化。有学者看到了这样的现象,进而提出了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互化’的理论(杨桂华,2004)。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与大众旅游截然不同的旅游形式,而且也有别于其他替代旅游形式”(Fennell,2004)。

本文将基于生态旅游的高度脆弱性和稀有性,分析生态旅游基本要素的关系,建立相关模型,并藉此讨论生态旅游的实践原则,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约束各方的行为,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来发展旅游。

文献回顾

有关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多集中于生态旅游的定义、原则和责任方面。

2002年召开的国际生态旅游年大会所提出的《魁北克宣言》(UNEP/WTO,2002)对以下五方提出了呼吁:对政府及国家一级的开发商的呼吁;对(私人)企业的呼吁;对非官方机构、社区性的协会、研究和教育机构的呼吁;对半官方机构、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和发展赞助商的呼吁;对地方社区和市政部门

杨桂华在其专著中创立了生态旅游的双向责任模式系统,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社区责任和生态旅游者责任(杨桂华,2004)。也有提到“要求各方在道义和伦理上怀有责任感,并有相应的行为表现”(Wright,1993)。

或是创立生态旅游受益者体系(包括当地社区、政府机构、旅游业、旅游者、保护机构、志愿部门、专家、媒体),提出诸多受益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协调,以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目标的实现(Swardrooke,1999)。

《绿色环球21:国际生态旅游标准》(转引自诸葛仁,2005)制定了生态旅游产品的11条原则,对经营者和游客的行为做出了一些规范。

与此相类似,多数原则标准是从旅游管理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的,约束的也多是生态旅游管理的职能部门或是生态旅游的直接经营者的行为。

为了更好地把握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需要全面分析资源与生态旅游参与者各方的逻辑关系。

生态旅游要素模型的建立

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是属于地方居民的。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依赖这些“共享资源”。旅游业界、游客和地方居民三方虽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同为活跃的因素,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在实际运作中,旅游管理者与旅游经营者的出发点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生态旅游资源、管理者、经营者、游客和地方居民同为生态旅游中缺一不可的要素,有必要整理其关系,建立关系模型(见图1)。

在一个共生的环境之下,人与资源要素相对独立,但又互相影响——人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又受制于资源;生态旅游资源是人享受的基础,也对人的旅游活动产生反作用。

“人”的要素中,地方居民和游客共享生态资源,管理者和经营者对其起引导和监管作用。各要素牵掣互动,影响也是双向的。

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人文要素对自然的渗透以及人类对自身历史的关注,使得很多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不可分。在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人文要素虽然还不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吸引物,可能只是整体旅游体验中的次要或附属的部分,但已经不自觉得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被游客广泛享用了。人文资源同样是人类宝贵的财富,需要同样的关注和保护。

生态旅游的实践原则

(一)管理者的保育原则

在大众旅游发展的阶段,讲求经济效益至上。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点的逐步成熟,提出了供给导向的概念。在生态旅游的范畴内,需要政府和行业的宏观调控,其责任也最为关键。

现阶段,我国的旅游管理还是一个多元体系,生态旅游资源的产权关系还不明晰。管理部门不仅包括各级政府及其所属的旅游局/旅游委员会,生态旅游资源还可能隶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比如林业、园林、宗教、文物、水文等等;从中央到地方,从自然到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笼罩在一个复杂的网络之中。对于生态旅游资源,各方都需要承担相关责任,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容易导致本位主义和学科的狭隘性。

因此可以看出,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管理者该管什么,而在于谁是“生态旅游的管理者”?在国外也有类似的情况,很多学者意识到让这么多利益集团达成一致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个方面,生态旅游研究和发展较为发达的国家也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较好的例子有《澳大利亚国家生态旅游战略》(联邦旅游部,1994);加拿大的生态旅游任务组(EcotourismTaskForce)与萨斯喀彻温旅游部(是政府-私营部门合作的行业联合体,是加拿大该省的旅游发展指导机构)曾合作制定了生态旅游指导原则的文件,这个文件将成为加拿大未来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Fennell,2004)。

对于生态旅游来说,全国统一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是必须的。现阶段很多地方政府都在着手制定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政策和评估体系,但这样的子体系应该建立在一个国家级的总体发展战略和认证体系之下。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之下,首先需要一个独立而扁平的体系,成立一个特殊的生态旅游管理机构——独立、非盈利的官方组织或协会,并且不隶属于任何具体的职能部门。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基于生态旅游的认识还比较肤浅,这个机构的结构应是扁平的。可以只设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面。

在国家级层面,其主要任务是制定生态旅游法规政策和开发的原则框架,进行资源普查,建立生态旅游的认证体系,在全社会推广生态旅游意识;在省级层面,主要任务是确立各生态旅游区的环境承载力,根据国家统一的法规和认证体系遴选经营者,执行检测程序,对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进行跟踪评估。

在立法和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参与者不仅应该包括各学科的专家(生态资源的涵盖面是非常广泛的,对于生态资源的研究需要有系统的概念),同时还需要包括生态旅游资源地的居民代表。虽然可操作性会受到某种影响,但当地居民的参与是相关法律和政策得以最终实施的强有力的保证。

(二)经营者的效益原则

一方面,保护生态系统的原则可能与不顾一切追求利润的行为不相容;另一方面,经营者要算投入产出的帐,让经营者不为利润所驱动很困难。

宝贵的旅游资源因为种种原因无法量化,资源的使用不能如实地反映到开发者的成本核算中。在很多开发者心中,旅游资源是没有成本的,天然的和历史遗存的珍贵资源几乎是无偿在使用。

其实,管理者和地方居民收益漏损的至少有两笔费用。一是资源有偿使用费。可以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的等级、开发程度和规模,收取资源使用年费;旅游目的地也可以采取资源入股的方式,由投资者按一定比例回归收益给社区。二是管理部门的认证费用和年度审核奖惩费用。一次性的认证不能说明资源动态使用的过程,因此年度审核是必须的。

认证的费用可以是固定的,但年审费用则可以灵活掌握—比如可以规定基准的审核费用,然后根据“谁污染、谁破坏、谁付费”的原则,进行奖优罚劣。以上两项费用上缴后,可以作为环境保护的资金统一运作。这样做,经营成本会提高。

短期内可能削弱投资者的兴趣,表面上也减少了经营者的收入;但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却更符合资源使用的公平原则。

(三)旅游者的纪律原则

在欧美发达国家,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还只限于高收入、高教育层次的游客。生态旅游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旅游活动形式,虽然在经营中要受到种种约束,但究其本质还是一种经济活动。如果把教育层次低,或是缺少生态旅游常识的游客拒之门外是不现实的。

许多文献都提及游客影响的最小化,要求对游客进行教育。生态旅游本身也是生态教育的过程。纪律似乎是一个过于硬性和严格的词汇,但并没有数据表明约束和纪律会削弱游客的美好体验。对于生态旅游急速扩大的市场来说,游客遵守某些纪律是必须的。不论是一些公开管理的方法,比如限制区域和时间、限制某些活动、限制游客数量;或是一些信息和教育计划,比如分发信息手册和游览指南——这些规范多是以游客“不作为”的形式出现的,需要游客的配合和遵守。

通过不同的形式为游客提供生态旅游的信息,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游客的知情权;对他们的行为做出规范,是经营者要做的事;游客的门槛仅仅是要求他们遵守某些纪律。对于纪律的执行情况和难点,则需要一些实地的问卷调查才能说明问题。

(四)地方居民的参与原则

生态旅游提出伊始,就更为关注地方居民的利益,强调为地方居民提供培训机会和工作机会。“利益”、“贡献”这些字眼不应仅仅停留在经济的范围之内。在决定资源是否被开发、以何种形式开发、旅游地如何管理等等问题上,地方居民需要参与的是管理、经营和生产的全过程,而不是管理者决策、经营者设计好一个“产品”后,地方居民只是作为一个接受者的角色接受教育和培训,享用他们提供的工作机会。

在普查和提出开发项目的时候,可以采用居民代表听证会、抽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居民的真实想法——居民的认可应该成为立项的先决条件;批准立项后,可以成立地方居民旅游开发委员会,或是选取一定代表加入开发区的管理委员会,其目的就是确保对管理全过程的参与。这样,一方面能够全面保障地方居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征地、拆迁等矛盾也能较好地规避和处理。

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旅游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旅游方式,牵涉到的是人与自然的复杂的系统。生态旅游资源与旅游者、地方居民、管理者和经营者是共生的,强调各要素之间的双向关系,它们既相互制约也需要协同发展。可以通过立法、认证、教育等不同手段来强化各方的责任感,深化各方的参与意识。成立相对独立的管理部门来体现对环境的保育原则,生态旅游经营者有偿使用旅游资源以全面体现经营的真实收益原则,生态旅游者有义务遵守特殊的旅游纪律,地方居民不仅有条件而且能积极投入开发、经营的全过程—各要素方的行为都需要约束,这样才能确保生态旅游实践的健康发展。

本文的局限在于主要论述了生态旅游五要素关系的双向性,未及表达深层的系统关系,只是针对一些实践操作原则做了相关分析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杨桂华.生态旅游景区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戴维•A•芬内尔,张凌云译.生态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3.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5.诸葛仁.绿色环球21:规范生态旅游的国际标准[J].旅游科学,2005

6.雷德•波赛尔曼等,陈烨等译.弯路的代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李长荣等.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生态旅游范文3

[摘要]湖北省荆门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地域文化特征显著,文化底蕴深厚,开展生态旅游对于推动荆门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基于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内涵,以荆门市为例,分析了生态旅游发展的条件,并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荆门市;生态旅游;旅游生态化

一、生态旅游产生与发展的背景

生态旅游20世纪80年代末传入中国后,许多学者也开始进行探索和研究,90年代以后,国内也出版了多部生态旅游教材。学者们从不同的背景出发,提出对生态旅游的认识,给予生态旅游的定义多达近百种。虽然学术界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有多种定义,但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却基本一致,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生态旅游以回归大自然为基调,生态旅游的对象是优质生态环境,以及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地域文化;生态旅游致力于环境影响的最小化,旅游者的数量和行为对生态环境不造成或尽量少造成危害;生态旅游致力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注重当地社区的参与性,改善和提高当地社区及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过程中对自然和文化生态的感悟与体验,特别是通过环境教育与解说,使旅游者增强对自然与文化生态的认识和理解;生态旅游要进行生态环境规划、生态景观设计和生态管理。

本文采用高峻对生态旅游的定义:“生态旅游是在生态学和可持系统续发展理论指导下所确定的一种区域发展战略,是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和理解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当地文化为内涵,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小化和环境保护为标志,以对当地社区和居民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旅游现象。”

旅游生态是与生态旅游相关联的概念。旅游生态问题是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形成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生态学问题,要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考虑旅游业的发展,用生态学方法去解决旅游生态问题。旅游生态的主要内涵是以旅游环境保护为核心,以旅游环境健康发展为目标,最终达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是现代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旅游组织调查显示,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选择由城市园林向自然环境转变,“绿色觉醒”、“回归大自然”等口号的提出便反映了这种趋势。生态旅游倡导用旅游生态的观点和方法发展旅游业,旅游生态的优化则以生态旅游为实现方式,其间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文化背景。

旅游生态化与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和人们对于生态认识的加深息息相关,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问题逐渐突显,促使人们逐渐对以往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醒。旅游生态化是人类针对环境危机,适应“回归自然”、“保护环境”、“和谐社会”的需要而提出来的,是适应大众旅游需求市场的转变,能够有效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传统的旅游方式,谋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是生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提倡生态旅游和旅游生态化,是实现湖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是荆门市建设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荆门市发展生态旅游背景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地理区位的枢纽优势

荆门市位于鄂西山地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湖北省中部腹地,东连武汉,西接三峡,北通豫陕,南邻湘粤,是荆楚文化重要发祥地,三国文化中心区之一。荆门区位优势明显,自古以来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之一。经过60年的建设,荆门已经成为鄂中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公水铁空交相辉映的完善的交通网络。

2.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荆门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地貌多样,有山地、丘陵、平原、湖区,多坳谷、冲沟、溶洞、古泉。荆门属典型亚热带湿润季风区,雨水丰富,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全市水域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15%,森林覆盖率达35.8%。荆门处于荆楚文化、三国文化、三峡旅游线的交汇处,山水资源丰富,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东轴支点,有国家一级旅游景点60多处。

荆门市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内涵深厚,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洪山风景区云蒸霞蔚,钟灵毓秀,令人流连往返;漳河风景区碧波万顷,岛幽林深,恰似人间瑶池。纪山楚墓群内涵深厚,保存完好;明显陵建筑风格独具匠心,布局构思巧夺天工;楚文化、道家文化、长寿文化、绿林文化闻名遐迩,生态农业、温泉养生、网球运动等别具特色。

(二)劣势分析

1.对生态旅游意义认识不足

荆门市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缺乏规划、盲目建设等问题。旅游服务人员基本没有受过生态旅游专业训练,未能掌握保护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成因及相关知识,不能把环境保护信息传递给游客。旅游开发过程中也存在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

2.局部生态系统较脆弱

荆门市是湖北省大型工业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化工、建材等支柱产业造成局部环境污染,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空气污染较为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加,不可避免地带来水污染问题,对开发生态旅游造成一定影响。

3.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荆门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及其相互交叉的旅游资源,但这些旅游资源分布在各市、县、区,不够集中且规模较小。景区联系性差,未能实现联动开发,优势互补。很多景区(点)景观单一,综合开发水平低,缺少精品名牌。虽然各旅行社在线路上进行串连,有些生态旅游产品已成为主打品牌,但大部分的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4.旅游业和其他欠产业的融合度不足

主要表现在旅游业相关的各种服务业规模小、档次不高,配套能力不强。

(三)机遇分析

1.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旅游发展

近年来,荆门市委、市政府对生态旅游发展十分重视,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型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不仅创新体制,市县两级都成立了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出台了《关于突破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实施意见》,而且在资金上、政策上加以扶持,在各县还相应成立了高效、有权威的协调机构。

2.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荆门市交通日趋完善。焦柳铁路、长荆铁路和荆岳铁路在荆门城区交汇,207国道及二广高速、沪蓉高速、随岳高速在境内穿越。从荆门城区到三峡和襄阳机场各为一小时,到武汉天河机场两小时。在水运方面,荆门紧靠长江,汉江穿境而过。荆门市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交通节点地位不断升级,区位优势日益突出,为发挥生态旅游的优势创造了良好的时机。

3.“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的推动作用

发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湖北省委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也是促进荆门生态旅游加快发展的重要契机。“鄂西旅游”至今是一个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的旅游目的地概念。随着交通环境的改善,鄂西旅游将迎来新一轮以交通驱动的市场大发展机遇。鄂西地区正在形成中的旅游吸引组团(二级旅游目的地)也将辐射湖北省周边多个省份和地区,吸引半径在800公里左右,覆盖的市场区域人口3.5亿人以上。随着区域旅游协作的不断深入,荆门生态旅游客源将随之逐步增长,为促进荆门市生态旅游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四)挑战分析

1.旅游市场竞争激烈

荆门市发展生态旅游正受到周边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挑战。荆门市自然生态、人文生态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是从开发角度看,却滞后于“圈内”宜昌、襄阳等城市。旅游产品不精,品牌不统一,加上旅游资源分布较分散,如何在产品的整合和创意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地开发生态旅游,提高知名度,扩大旅游市场范围是荆门市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2.经营与管理缺乏有效机制

旅游景区在中国历来是一个多头管理、职权交叉的领域。荆门市有些生态旅游景区也存在这种问题,一些景区经营与管理体制相互混淆,管理手段和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为此,实现生态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转变,使得旅游经营部门和管理部门在改革过程中有利于资源保护、有利于发展,创造双赢局面,也对荆门市如何更好地进行旅游生态化构成挑战。

三、加快生态化建设,实现荆门旅游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荆门市生态旅游业不断发展,以建设森林生态旅游工程为龙头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已初具规模,生态旅游也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态需求。要建成生态城市,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展生态经济,而生态旅游是生态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发展生态旅游、保护旅游生态环境、加速旅游生态化建设,已成为荆门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突出荆门市的个性、特色和优势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个性、特色,也有自己的优势、长处。荆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南方文化和江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北文化、东西文化交汇融合的富集地带。荆门市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大的可比优势。气候宜人,动植物多样性特征鲜明;地形地貌多样,资源丰富;山川秀美,自然景观丰富多样。荆门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自秦汉至明清,荆门为历代县、军、府、郡、州、直隶州之所在;荆门境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并出土文物异彩纷呈,遗存主要有屈家岭文化遗址、纪山楚墓群、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出土了震惊世界的郭店楚简、郭家岗战国古尸等国宝级文物。民俗民间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厚。应抓住荆门自身的区域特色,着重突出“荆楚门户”独特的地脉和文脉,开发生态旅游精品,体现荆门市生态旅游的内在价值。

(二)开展生态质量调查和评价,建立生态旅游资源评估体系

荆门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基础很好,但对其生态价值的评估还比较欠缺。目前,荆门市对环境污染、环境质量、环境影响及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较多,可是对于战略环境、生态风险评价、生态总体评价则较少且不全面。比如,荆门市拥有许多水库,水库中的水面负离子对人的健康会产生良好的作用,虽已有相关的水质评价说明,但是这些评估、评价研究成果现阶段尚并未被扩展和应用到旅游中。若能加强生态评价、战略环境及风险评价等,并将这些评价的成果引入旅游评价,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估体系,按照这种评估体系,对荆门市所有生态资源进行综合和分类评价,则为开发生态旅游产品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三)改革管理机制,开发好生态旅游产品

要按照市场需求,及时转变管理机制及经营方式,更多地从生态服务功能出发划分生态功能区,并对这些生态区进行治理和评估,创新环境保护制度,强化宣传和教育,不断促进管理机制的改革。在确保管理机制完善情况下,加大力度开发生态旅游精品,并申报生态产品品牌。要充分利用现行的优惠政策及资源,将旅游产品进行整合、创新,建设好生态经济区,进一步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做精做细,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外的旅游品牌。

(四)着力进行生态恢复,促进可持续发展

荆门市矿产资源丰富,开采的也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也多。当前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平衡,最迫切的就是要进行生态恢复。为此。必须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生态恢复工作,按照生态恢复的三大原则闭,即自然法则、社会经济技术原则、美学原则,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绿化,恢复采石场的生态与景观。同时也要强化政府的导向作用,治理资金的投入应与当地社会环境发展相协调,转变居民的观念意识,改进生产生活方式,建立合适的生态循环机制,进而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范文4

[关键词]生态旅游内涵;生态旅游定义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1-0067-05

[收稿日期]2006-10-30

[作者简介]吴楚材(1936-),男,湖南宁远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旅游理论与旅游开发研究,E-mail:znstly@126.com;吴章文(1940-),女,湖南慈利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旅游理论与资源深度开发研究;郑群明(1972-),男,江西泰和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胡卫华(1978-),男,湖南湘阴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生态旅游与资源开发。

1 生态旅游的起源

国际旅游界普遍认为生态旅游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其雏形是“生态性旅游(ecologicaltourism)”,是1965年赫特泽(Hetzer)在反思当时文化、教育和旅游的基础上提出的旅游发展思路而正式把生态旅游(ecotourism)作为一个独立的术语是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áin)于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没有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与存在的文化表现(现在和过去)的旅游。”他强调生态旅游的区域是自然区域。但是,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研究和实践。但由于各国发展的情景各不相同,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也大相径庭。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辩论已使生态旅游由理想的云端跌落到“泛化”的边缘,生态旅游应该是一种哲学、一种理念、一种态度、一个标识还是一种产品?也许都是,也许都不完全是。从旅游的本质上来看,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一种文化活动、一种社会活动,但归根到底,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由于其巨大的经济效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因此,认识生态旅游的本质和内涵也不能脱离经济的本质,不能脱离市场的需求,不能离开旅游者的动机,不能忽视旅游的目的。

2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概述

生态旅游的思路从提出至今仅有40年,在全球环境危机、人们“生态觉醒”的大背景下,生态旅游的思路对旅游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参与其中的国家、组织和机构也非常多,主要有科研保护和非政府组织、多边援助机构、发展中国家和旅游业内部等等。而一些国际性的组织和机构参与其中,并广为推崇是生态旅游大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国际生态旅游协会从1991年起与华盛顿大学合作,面向社会提供生态旅游的教育和培训服务,还通过创办论坛和专题讨论会,提供最新的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和各种规划管理方法。世界旅行旅游理事会从1994年起创立“绿色环球21”(Green Globe 21)生态旅游认证标准体系,从1999年起开始独立运作,全球有超过1500家企业或机构得到认证,并形成了一定的共识。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制定的NEAP(The National Ecotourism Accreditation Program)生态旅游认证体系已在世界局部地域采纳。2002年,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与“绿色环球21”共同制定了《国际生态旅游标准》,2004年经过重大修改提出了11条原则。世界自然基金会则更多地致力于环境脆弱区域的生态旅游实践,在全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发展中国家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经过40多年的研究,国际上初步形成了生态旅游的3大核心理念:保护、负责任和维护社区利益。

生态旅游的思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生态旅游热潮的兴起而进入中国的,但真正受到国内重视是在1995年。1995年1月,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召开了第一届“中国生态旅游研讨会”,首次倡导在中国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之后,1996年在武汉、1997年在北京召开的生态旅游或可持续旅游研讨会,大大推动了生态旅游的发展,尤其是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确定为“’99生态环境游”,更是将生态旅游推向。短短的10年中,“生态旅游”成为中国最时尚的名词,变成旅游市场营销的“法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呈现出其内涵先天不足的问题。自生态旅游的概念进入中国后,国内一批科研机构相继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一些组织和机构主张编制生态旅游的规范和标准,以达成共识,促进生态旅游的开展,目前已推出《中国生态旅游推进行动计划》(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生态旅游区标准》(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保总局)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则致力于环境资源的研究,并主张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中广泛应用,以体现生态旅游真实的魅力。目前其空气负离子、植物精气、森林小气候等研究成果开始广泛应用,并得到了一定的认同。但由于国内从事生态旅游的研究机构较多,且各研究机构的学术背景差异较大,因而在阐述生态旅游概念和内涵时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也由于其内涵的模糊和多样,生态旅游在进入市场以后更是成了“万能的标签”,在实践应用中非常混乱,无所适从。

3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辨析

生态旅游的定义提出至今已有23年,但其内涵界定依然模糊。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上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概念有140多种,包括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银行以及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旅游机构提出的生态旅游概念。国内学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种。但至今还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这些概念的表述或层次不同,或出发点不同,或范围不同,或陈述的角度不同,或要达到的目标不同。目前生态旅游定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定义所着眼的角度和层次不同,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其他概念含糊交叉。其原因是由于在过去的23年中,众多不同的组织和机构为了不同的目的,在不同的区域实践着各自认为“最佳的”生态旅游模式,由于其重视生态旅游的原因和目的各不相同,于是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也大相径庭。另外,大部分概念存在着将目的和手段混而论之的情况。例如,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指出要实现环境与文化负面影响 的最小化与正面经济影响的最大化,实际上后者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表现;再如环境教育,不管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还是为了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际上也都是实现可持续目的手段。此外,与生态旅游几乎同一时期出现的相关概念和词汇也很多,如自然旅游(nature tourism)、荒野旅游(wildernesstourism)、探险旅游(adventure tourism)、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 tourism)、绿色旅游(green tourism)、替代性旅游(alternative tourism)、与环境资源相适应的旅游(appropriate tourism)、科考旅游(scientific tourism)、文化旅游(cultural tourism)、无负面影响的旅游(10w.impact tourism)、农业旅游(agro tourism)、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软旅游(soft tourism)等等,由于这些概念本身也不完善,因而极易造成概念的混淆。正如奥朗姆斯(Orams)所说“生态旅游的概念就像是画在沙滩上的一条线,其边界是模糊的,而且被不断地冲刷、修改”。目前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3.1 保护中心说

这类概念认为“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保护”,其核心内容是强调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认为生态旅游应强调保护,要求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应保护自然、保护资源、保护文化。

其代表定义有美国生态旅游协会做的界定:保护环境和维护当地居民良好生活的负责任的旅游。也有国内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在利用自然资源供人们观赏的同时,又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一种活动。

生态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总和,旅游是“人一地”之间的关系总和。这类概念是完全保护主义者的观点。旅游是有动机、有目的、有行为的,这类概念没有考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而认为生态旅游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这与旅游者为了愉悦、享受、求知、体验等的出游动机背道而驰。这类概念提醒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要保护旅游环境、保护旅游资源,但旅游资源涉及天空、山川、海洋、水域、生物、城市、文物等非常广泛的范围和部门,旅游部门、旅游者提出保护根本起不了作用,更何况目前对各类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有众多的法律法规,保护的实现必须通过执法和严格的管理,而不是通过旅游者。如果旅游时强调保护,生态旅游就仅仅是一种理念,是无法以一个独立的体系在实践中操作的。

3.2 居民利益中心说

这类概念认为“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保护+居民收益”,其核心内容是增加当地居民收入。认为生态旅游应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展,而且旅游组织者和旅游者有义务为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代表定义有国际生态旅游学会做的界定:生态旅游是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郭岱宜也认为:生态旅游除了是一种提供自然游憩体验的环境责任型旅游之外,也负有繁荣地方经济、提升当地居民生活品质,同时尊重与维护当地部落传统文化之完整性的重要功能。

旅游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能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从旅游业的经济本质来分析,所有旅游活动均能产生经济效益,旅游者从客源地来到目的地,均能带来巨大的物流、能流和资金流,均能为当地经济繁荣产生一定的影响,直接或间接为当地居民带来收益。如果因此而界定当地居民有收益的旅游就是生态旅游,那么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从生态旅游词面理解,与居民利益也毫无关联。

3.3 回归自然说

这类概念认为“生态旅游=大自然旅游”,其核心内容是回归大自然。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回归大自然,只要旅游者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就属于生态旅游的范畴。

代表定义有库台(Kutay)做的界定:生态旅游就是直接或间接促进保护并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世界旅游组织做的界定:生态旅游是以生态为基础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强调组织小规模旅游团(者)参观自然保护区,或者具有传统文化吸引力的地方。澳大利亚国家生态旅游战略中做的界定:生态旅游就是涉及对自然环境的解释和教育的自然旅游,该旅游按照生态可持续的方式经营。也有国内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人们开始追求一种回归自然、自我参与式的旅游活动,渴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体验“天人合一”的高雅享受。

这类定义将生态旅游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的户外旅游,包括探险旅游、登山旅游、科考旅游、度假旅游、休闲旅游等多种类型,扰乱了人们习惯了的旅游类型体系,给旅游者造成认知和识别上的混乱,让机会主义者将生态旅游的标签随处粘贴,这也正是前些年生态旅游泛用、泛化、泛滥的主要根源。例如,登山应属于专项旅游范围,但在这类定义中,将登山也归为生态旅游,这就造成了认识和市场的混乱。从内涵来看,这类概念的内涵是空洞的,其不但没有促进旅游的发展,反而是旅游研究的一种倒退!给旅游组织者造成混乱。

3.4 负责任说

这类概念认为“生态旅游=负责任旅游”,其核心内容是旅游者应对环境承担维护责任。

代表定义有布诺斯(Brouse)做的界定: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旅游者认识并考虑自身行为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国际生态旅游学会在其后对生态旅游定义简化时也强调了负责任,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在自然区域里进行的、保护环境同时维持当地人福利的负责任的旅游”。也有国内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环境中,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的感受并负有责任感的一种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一种对自然环境负责的旅游形式,它有助于旅游区域自然环境的保护”。

作为社会的一员,全体有能力的公民均应承担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道德、民俗的限制、约束的责任和义务,均应对自己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负责任。从这个意义来看,负责任不应作为旅游当殊的部分进行强调或放大,因而“负责任旅游”对生态旅游的开展并不具备可操作性,该类定义与生态旅游毫无关联性。

3.5 原始荒野说

这类概念认为“生态旅游=原始荒野旅游”,其核心内容是生态旅游开展的区域是在人迹罕至的原始荒野区域。

代表定义有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研究人员伊丽莎白布(Elizabeth Boo)做的界定:生态旅游必须以“自然为基础”,它必须涉及“为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那里的野生动植物等特定目的而到受干扰比较少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有国内学者也认为:生态旅游是人们带着某一特定的目的,到受干扰较轻微的地区或 未受污染之自然地区旅游。

人迹罕至的区域包括大森林、大沙漠、大戈壁、大雪原和孤岛等,这些区域有些气候环境十分恶劣,有些不适合人类生存(沙漠、戈壁、雪原);有的地段辐射强(戈壁、沙漠),有害于人体健康;甚至在森林中也有些植物群落对人体健康有害。该类定义涉及的范围太宽泛,目标不明确,无法真正在实践中落到实处。提出这一观点的大多为欧洲学者,由于欧洲整体环境较好,其研究的环境没有普遍性。例如,在沙漠、戈壁环境中,放射性强、小气候恶劣,基本不适合人类的生存,更不用说理想的生态环境了,旅游者根本无法获得舒适的休闲、度假享受目的。一般情况下,人迹罕至的地方生态环境好,对城市居民有吸引力,但不能旅游的地域也很多。因此,这类定义不科学、不全面,缺乏普遍性。

4 生态旅游概念的泛化与滥用的后果

由于缺乏权威的生态旅游概念,以至于社会上“伪生态旅游”招摇过市,大行其道。“生态旅游”的概念被严重泛化,几乎任何一种与自然资源有关的旅游活动均被贴上了“生态旅游”的标签,不少地区的生态旅游并不“生态”,从规划、开发、管理到经营,很大一部分沿用大众旅游的模式,且鲜有顾及开发对资源的负面效应。

生态旅游的泛化主要表现在景区开发和旅游经营过程中,把生态旅游泛化成自然旅游。自然旅游以满足旅游者需求,获得最大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而生态旅游以生态、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因此,相对于自然旅游,生态旅游需要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环境资源的特殊性。是否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充分地利用环境资源为生态旅游服务,同时又通过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改善了环境,提高了环境的抗压力,应作为衡量生态旅游成功与否的标尺。然而在中国,一些人对环境资源知之甚少,却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帜,干着破坏生态的行为。生态旅游被演化为一种市场营销的手段,很多旅游企业通过“刷一层绿漆(greenwashing)”来迎合市场的需求,获得竞争优势。部分开发商狡猾地利用“生态旅游”这个时髦词,其目的是为了中饱私囊,他们以利润最大化和自利为主导思想,投其所好地讨得客户的欢心,吸引旅游者,并没有将环境资源深入地开发出来为游客服务,更没有在旅游开发中体现维护环境的功能。甚至一些景区管理部门唯利是图,往往打着“生态旅游”的招牌,大肆在景区内开发游乐项目。这是完全背离生态旅游的初衷的。曾经有权威调查显示,国内有22%的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因开展“生态旅游”而受到破坏,11%的生态旅游资源出现退化,44%的存在垃圾公害,12%的出现水污染,11%的有噪声污染,3%的有空气污染。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缺乏统一规划、盲目开发、游客严重超载、人造景观和设施泛滥等因素有关。这样的生态旅游名不副实,使人们对生态旅游本身产生质疑。

其实,在欧美等发达地区,人们并没有像国内这么热衷于对生态旅游的追逐,生态旅游也并不是高于一切的旅游形式,而是普通旅游的一种类型。但由于全世界至今还没有生态旅游统一的定义,加上“生态旅游”一词在全国范围内滥用,使大家感到生态旅游是一个很虚的东西,难于落到实处,大多数人对生态旅游无所适从。总体而言,目前生态旅游还只是一种理念,一种空中楼阁,难于在实践中操作,有必要对生态旅游的内涵进行明确的界定。

5 生态旅游的内涵

要界定生态旅游的内涵,首先就要理解什么是环境?什么是生态?什么是旅游?就应了解生态旅游产生的大背景,从旅游市场、旅游动机、旅游产品、旅游目的出发,着眼于实践操作来界定其含义,使生态旅游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均具有可操作性。

5.1 环境、生态、旅游的内涵

从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环境、生态、旅游等概念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有必要分析环境、生态、旅游的实质,从而帮助理解生态旅游的内涵。

环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环境是客体,其类型是由主体决定的。通常我们所说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描述人类与周围一切事物和因素之间的关系,人周围的事物统称为环境。

所谓生态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生态是以生物为中心而言的。

旅游是一项经济性强的文化活动,也是一项文化性强的经济活动,旅游的定义也很多,世界上公认的旅游的定义是“艾斯特定义”,即“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总体而言,旅游的概念是描述“人一地”之间的关系。

生态旅游,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生态”+“旅游”,而“生态”和“旅游”均有特定的含义,都有规范的概念。从其含义来理解,生态旅游定义的核心应该是描述“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环境之间”的关系。

5.2 生态旅游产生的大背景

生态旅游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生态学家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会遭到报应,是一个时代“生态觉醒”的产物。环境学者、生态学者、林学家、生物学家、医学家等纷纷投入其中进行深入研究,认识到城市的热、光、电、放射性、化学污染、灰尘、细菌等环境因子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存,人们意识到“城市不是人类最佳的生存环境”,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城市水泥沙漠理论(如热辐射、光辐射、放射性辐射等)、人寿命的长短、健康的好坏与居住地物种数量的多少成正相关理论、“人体血液中缺乏氧气是万病之源”理论、城市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理论等。这些理论的提出为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生态旅游应运而生。

5.3 生态旅游的动机

人们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寻求人类最佳生存环境,在那里去度假休憩、保健疗养娱乐。

5.4 生态旅游的主要客源

城市和集中居民区的居民。

5.5 生态旅游开发的最佳地域

以城市为中心,30―50公里为半径,为第一生态旅游圈。这一圈基本离开城市,摆脱了城市困扰。第二生态旅游圈是以城市为中心,50―100公里为半径。这一圈污染少,生态环境受破坏少,一般距城市1小时左右车程,是较理想的生态旅游地域。第三生态旅游圈是以城市为中心,100―160公里为半径,这一圈生态环境好,在交通方便的地区驱车2小时即可以到达,宜开发为2日游的休闲度假地。

5.6 生态旅游资源

优越的生态环境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良好环境的生态旅游区是人类生存的理想空间。生态旅游的卖点是各种优越的环境资源,主要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体、高浓度的空气负离子、植物精气含量高的树种配置、舒适的小气候、空气细菌含量少、没有噪声污染、放射性辐射剂量水平合适等。

5.7 生态旅游的定义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生态旅游是城市和集中居民区的居民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为了健康长寿,追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这种旅游叫做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范文5

一、该乡生态旅游现状

(一)乡情概况

乡地处县东南部,东与县交界,南与县接壤,北与相接,西与乡、毗邻,距县城93公里,乡域面积156.14平方公里,地处雪峰山脉的中北部,境内峰恋起伏,地形复杂。地貌轮廓自西向东倾斜,呈一狭长地带,东西长约70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地势最高点为王眉界,海拔1200多米。境内群山莽莽,溪流纵横。与县、县交界的东南边耸立着一连串的高山,老虎尖山海拔1129.6米,天鹅池山(山顶有一天然水池,相传曾有天鹅栖息,故名,怡溪主支流发源于此)海拔1141米,黑尖海拔1168.7米。

(二)现有的生态旅游资源

乡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乡境内山高林密,绿海涛涛,有林地面积21多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84.7万m³,森林覆盖率达92%,现还存有珍贵的原始次森林。野生珍贵药材、珍稀动植物非常丰富,珍稀动物12种;植物50种;珍稀树木10种;木王村有一株十三人才能合抱的近年古银杏,居全省本树种树龄的第一位,这里被称为“天然的动植物园”。主要林副产品有茶叶、板栗、茶油、桐油、香茹、竹笋干、黑木耳、核桃、棕片、木炭等。地处偏僻,民风淳朴,地理位置上的障碍,无形中成了保护她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古朴文化、生活方式免受外来文化对她冲击的天然屏障,使之至今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未受现代文明完全浸染的一块净土。这里民风淳朴厚实,民俗纯真自然。自创的自娱自乐的群众文化生活很多,逢年过节常表演一些自创的传统节目,譬如水对马、舞龙灯、跳篝火等。重山翠岭,茫茫林海,有万树争绿林海涛涛的“万林海”;自然界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一线天”;十三人才能合抱的千年古银杏;还有“擂鼓尖”、“铁栏关象”、“将军岩”、“天门洞”、岩湾瀑布群等数不胜数。

(三)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制定了“生态立乡、农业稳乡、林业强乡、旅游兴乡”的发展战略,在生态休闲旅游上花力气、下功夫。

1、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招商引资。乡党委、政府通过邀请电视台、摄影协会等来采风报道,提升对外宣传形象,现已有多家旅游公司对发展我乡生态旅游有极大的投资兴趣,省县内外多家旅行社准备推出旅游线路,为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2、加强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乡共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对景区公路进行了修建,现已基本形成--官庄的环形通道,所有景点已涵盖移动信号,完善了景区设施,已建成岩湾旅游接待中心,可同时接待游客近百人。

3、积极争取加入齐眉界国家森林公园。借助申报齐眉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机遇,利用乡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现正积极争取将乡整体纳入森林公园,以此拉动乡的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

二、该乡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水平不高,发展观念滞后。据调查,我乡部分群众对生态休闲旅游认识水平不高,认为发展旅游与他们没有多大关系,对森林资源无科学规划地采伐,造成生态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我乡第三产业基本还处于萌芽阶段,即使已经有的,在发展观念上严重滞后,不能从原生态中去挖掘出高品位、高档次服务产业。硬件设施功能不全,旅游线长,服务档次低,没有很好地因地而制宜,根本展现不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二)发展规模尚小,资金投入不够,力度不大,始终处于“小打小闹”局面。旅游开发不到位且缺少新意,品位不高,形式单调,在游人心目中体现不出休闲烙印,因而缺少竞争力和吸引力,形成不了产业规模。

(三)基础设施滞后。我乡基础设施普遍滞后,尚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的要求。公路、电力和通讯网络设施明显不足,境内公路路窄、坡陡、弯急,在节假日外地自驾车、旅游大巴、汽车只有望路兴叹。景区通信网络较差,输电现状不稳定,经常给游客以“不方便”,从而极大地制约了旅游开发、利用和发展。

(四)缺乏统一规划。目前,我乡生态休闲旅游是自发而兴的,由于没有统一规划,致使各景点各唱各的调,小打小闹,难以形成大气候。

(五)旅游产品的包装与促销不到位。旅游资源不等于旅游产品,旅游产品不等于旅游商品。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年以休闲、感受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者占74.5%,文物古迹占5%左右。现在流行的是崇尚自然的健康游,而我乡以生态休闲旅游为核心的旅游符合当今的潮流,但我乡旅游业恰恰在旅游资源变为产品上没有形成规模,产品变为商品上没有形成市场,特别是在宣传、包装和促销方面没有适应现代旅游消费需求的过硬的手段和措施,更谈不上听觉上的吸引力和视觉上的冲击力。

三、该乡生态休闲旅游的发展对策

(一)立足长远,规划先行。目前急需制定出乡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的总体长远规划,在深入实际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便于管理、容易操作的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的未来规划。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不断完善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实施。

(二)树立“生态立乡、旅游兴乡”的战略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欲望越来越高,集休闲、健康、揽胜、娱乐为主题的生态休闲旅游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消费拉动是发展经济增长见效最快的一种手段。我乡的旅游业要牢固树立“生态立乡、旅游兴乡”的战略思想,旅游产业是全社会的产业,抓旅游不仅要抓旅游产品的开发,而且要抓旅游商品的生产,不仅要抓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而且要抓服务功能的完善配套,只有这样,我乡旅游业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开创出一片天地。

(三)加大集镇开发力度。旅游业包含着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而我乡集镇规模较小,远远不能承载发展旅游业所需,现要借助修建乡政府综合办公楼的建设机遇,带动集镇开发,扩大集镇规模,将集镇建成集旅游、休闲、餐饮、购物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接待中心,增强乡的旅游接待能力。

(四)保护现有生态资源,加入齐眉界国家森林公园。乡森林资源丰富,要借助申报齐眉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机会,加大对群众的宣传力度,促使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把“保护就是发展”的理念根植于群众心中,提高群众保护、发展生态资源意识,让人人支持、关心、参与、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生态旅游范文6

【关键词】青海;生态旅游;思考

一、生态旅游及其特征

“生态旅游”一词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1983年首次使用,并于1986年的墨西哥环境研讨会上得到正式承认。按照生态旅游学会1992年对生态旅游所作的定义,该术语主要包括三层意思:一是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有特殊目的的旅游活动;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局限于区域的景观、景物(如山、水、生物资源等),也包括区域的人类遗产、人文景观等(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三是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大众旅游和自然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加重视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和有机联系。可以说生态旅游是人类先进的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精神享受的旅游。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有如下特征: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31生态旅游鼓励“互动式”参与,需要旅游者广泛接触大自然,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既充分欣赏、享受生态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又积极充当人文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者;41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以及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责任;51生态旅游是一种高品位旅游,旅游者一般具有较高文化素质,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从中获取自然、人文知识;61生态旅游中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4左右。

二、青海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与问题

青海作为以地文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景观旅游资源集合区和以历史文化为脉络的文化旅游资源集合区,发展生态旅游业潜力巨大。近年来,青海省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先导,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着力构建绿色经济生态系统,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着力培育了一批旅游精品

一是打造观光旅游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作———环青海湖风光和体育旅游圈;以清凉、健康、生态、人文、旅游为丰富内涵的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以青藏铁路为纽带,以大旅游的思路开发青藏高原独特的历史文化、雄浑的山河湖泊、丰富的高原生态、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等旅游精品———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以贵德为核心,以“清清黄河”为主线,加快开发了黄河沿岸的自然风光、撒拉族风情、温泉疗养、宗教文化等旅游产品,形成了黄河文化旅游带;同时,开发连接龙羊峡、拉西瓦、尼那、李家峡、公伯峡等梯级电站的黄河上游水电明珠工业旅游带。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积极推进了玉树嘛呢文化景观和“三江源”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申报工作,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二是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精品。充分利用独特的高原风光、优良的植被、水和空气,突出生态特色和少数民族民居的优雅舒适风格,建立了以青海湖、贵德、金银滩、互助、循化、海西等为重点的一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的“点”向片区发展转变,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会议、度假、休闲游相结合转变。

三是打造城市旅游精品。按照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三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组织城市建设,实施了格尔木、西宁等城市总体风貌改造、绿色通道和节点建设工程,配套城市服务功能,增点留客,使之成为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是打造运动休闲旅游精品。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运动型、体验型旅游转变,高起点策划、高质量推出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等旅游项目,增加了参与性、娱乐性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精品内容。

(二)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强化

近五年来,青海省投入巨资,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7715亿元。公路通车里程达513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发展到215公里,“两横三纵三条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基本建成。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兰青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即将竣工,柴木铁路、西格段复线及电气化工程和玉树三江源机场开工建设,西宁和格尔木机场改造工程完成。公伯峡、尼那、拉西瓦、积石峡等大中型水电站、大通华电火电、格尔木燃气电站和官亭至兰州750千伏、乌兰至格尔木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和玉树州电源电网建设等重点电力工程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基本实现大电网覆盖下的户户通电。建成黑泉水库和盘道水库,开工建设“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固定电话突破100万户、移动通信用户突破200万户,实现了乡镇和行政村全部通电话。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一批道路、防洪、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煤改气等城镇设施建成使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旅游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推进

成立了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全省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决策和监督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执法、统一营销,在景区制定并严格执行了旅游经营资格准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同时,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思路,于2007年对老爷山风景区实施了旅游开发权转让。并着手制定州县乡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精心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着力探索旅游开发“国有民营”的新路子。

(四)旅游业与农业实现了合理“嫁接”

坚持旅游业与农业的合理“嫁接”,以发展农家生态休闲旅游、无公害农产品、旅游商品等为重点,实施了海东农业生态示范观光带,不断规范临近旅游景区的农家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接待点。开发了以冬虫夏草、大黄茶为主的中药材,以沙棘、高原猕猴桃为代表的优质水果,以郁金香等优质花卉苗木等为特色的旅游商品。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西宁生物园区的投资建设。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作为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也亟待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对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认识问题。“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因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当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2、系统的生态旅游专业规划问题。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是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打造旅游精品的基础。然而,在开发中,许多地方重视旅游本身及相关产业的布局规划,而忽视生态建设规划。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气氛不协调

3、科学的管理机制问题。目前,许多景区所有权、规划权、开发权、经营权集于一体,其对资源保护与开发仅仅依靠财政的投入和经营收入,无法对资源实施最有效的保护和长远的开发,旅游经营管理主体缺乏活力与生机,出现了有的资源因无序开发而耗费巨资进行整治、有的资源则长期闲置等诸多问题。41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投入作保证,但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旅游景点景观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特别是交通、排污等设施较为落后,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51生态旅游专业人才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产品设计有专业化的要求,涉及旅游学、生态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技术较为复杂。但目前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三、加快青海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一)高点定位,精心编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并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观,视人为自然生态的有机成分,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在具体规划上,要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对全省旅游资源价值、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在对各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的基础上,按照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按照生态旅游的规划模式,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全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实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衔接统一。

在具体项目上,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于景区内人工景物,包括一些功能服务设施的规划,要纵览全局,取舍得当。对一些生活设施,除了必要的休息座椅、小桥、公厕之外,则尽量减少人工构筑物,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要抓住青海省旅游资源殊的自然属性,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包装渲染其稀奇独特的品质,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在艺术形式和手法上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以规划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板块;以青海湖、鸟岛、塔尔寺、江河源、昆仑山、宝隆滩、可可西里、原子城、柴达木万丈盐桥、巴隆国际狩猎场等优势资源为基础,发挥资源的垄断性作用,突出一个“特”字,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以资源为依托,以文化为主线,依据产品的关联度,增加产品组合的深度和宽度,增加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

(二)创新机制,提高旅游资源配置和运作水平

实行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三权分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国家对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的原则下,按照各类景区的性质,区别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模式,对坎布拉、盐湖城资源等级较高、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的旅游资源,在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实现管理权和经营权分开。对尚需大量基础配套设施投入的三江源、环青海湖等旅游资源,则按照保护旅游资源及其特色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大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通过经营权转让,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提高景区开发、保护、管理水平。在经营权转让中,坚持采用公正、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者进行遴选,使信誉好、实力强、理念新的企业取得经营权,确保开发档次,并以契约形式明晰责权,防止出现新的政企不分现象。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投资与经营行为的有效监控和帮助,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依托优良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强势品牌

具体讲,可以借助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中国夏都的品牌,同时结合青海湖、塔尔寺等著名景区(点)的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媒体,包装宣传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打造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并加强与各地旅游机构和旅行社的合作,形成生态旅游热点。一是建设“中国夏都”精品旅游区。有效利用景区与城区融为一体的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旅游产品,将其建成中国避暑胜地、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的珍藏之地、郁金香和藏毯艺术的展示之地,打造西宁市旅游后花园的重要载体。综合开发并展示昆仑文化、柳湾文化、卡约文化。加快黄河上游河道整治与利用,建设水上休闲娱乐运动项目,建成集水文化体验、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住宿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二是建设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生态游览和宗教文化精品旅游区。整合沿途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全力打造以体验沿途宗教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集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探险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三是建设“三江源”生态精品旅游区。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四)增加投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旅游投入机制,在发挥好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筹资、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经营”的旅游投入体制,吸引中外投资者和民间资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加强交通、环保、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旅游畅通工程。加快三江源机场建设步伐,缩短到三江源的空间距离;建成兰青铁路复线、西格铁路复线;争取建成格敦铁路、西宁机场二期扩建、花土沟机场,形成完善、稳定、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能源支撑体系和信息化网络体系;进一步改善城市中心区交通状况。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构建中国西部高原生态旅游屏障和度假名省的要求,加大会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游乐场、步行街等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区域内交通、通信、宾馆、饭店、公园等设施档次。进一步加快通信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实现所有旅游景区的有线、移动通信无缝隙覆盖。三是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继续实施城镇风貌改造工程,形成具有当地民族风格的城镇建筑特色。大力实施城镇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城镇亮点。同时,加强对城区、景区及沿线周边镇、村的整治、改造与建设,承担为景区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减轻景区内资源承载的压力,逐步构建“景内游、景外住”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充分利用青海省生态环境优势和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国际黄河极限挑战赛等优势品牌,坚持用大旅游理念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着力打造“一乡一色、一村一品”农家乐精品,促进农业与旅游互动、城市与乡村互动,形成生态旅游新格局。

(五)营造环境,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11加强生态教育。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教育中增设生态保护和建设教育内容,同时,以标语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教育,以明确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并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引导和约束。

2、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涉旅安全、市场秩序、卫生防疫、“三废”排放等突出问题。搞好城市和景区垃圾、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和城镇居民中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烟尘和噪声排放,保护好青海省优质空气和水源。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和实施。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可以开发,哪些部分严禁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制度、舆论监督等制度,保护并优化环青海旅游生态环境。

3、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一方面,在开发初期就应通过技术手段使景区设施建设符合环保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科学界定旅游环境质量、容量或承载力状况的发展趋势,控制旅游人数,避免环境污染,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保证资源及环境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要以生态经济学和生态美学原则为指导进行限游模式开发。限游模式的规模要根据环境承载力来确定。由于承载力随着季节而变化,而且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旅游者行为模式、设施的设计与管理、环境的动态特点、目的地社区的态度变化等。所以每开发一个旅游景区,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其独特的环境特点,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以最终决定其承载力的恰当类型和水平,然后以环境保护为基础进行规划,加强可持续管理,使旅游者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同时,在同一生态旅游地内根据环境需要定期调整旅游线路,使旅游区内的资源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延长资源的衰退周期。

4、建设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人才队伍。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他们对于提升生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地形象、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有着重要作用。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青海省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此同时,还应尽快建立专业化生态旅游旅行社。旅行社是联系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的纽带。由于生态旅游的特殊性,为生态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导游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旅游服务机构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态旅游经营组合经验,以及相关的硬件设施,这都对传统旅行社大而全的业务功能提出了挑战。在生态旅游个性需求日益明显的时代,组建专门从事生态旅游的旅行社进行营销与管理势在必行。

(六)加快发展产业生态旅游,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化

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生态产业,繁荣循环经济,并与创建生态省密切结合起来。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生态旅游必须逐步大众化,必须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密切结合,科学地拓展其内涵,以便于实现产业化。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关键是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实现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态势,青海省大力发展产业生态旅游是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因为对于旅游目的地地区而言,它实现了生态产业、生态科技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旅游价值,获得了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客源地区来说,有利于学习先进地区的生态产业、生态技术和生态管理模式,加强区际文化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客源地生态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生态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对策发展产业生态旅游:加大宣传力度,推进产业生态旅游发展,进而促进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开展产业生态旅游的系统化科学理论研究,为产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建设产业生态旅游认证制度,实施试点示范工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实现生态旅游综合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等.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15.

[2]刘家明,杨新军.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规划初探[J].自然资源学报,1998,(14).

[3]刘薇.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游客管理对策分析[C].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2003:155—159.

[4]黄继华.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研究进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

[5]张朝枝.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特点及策略[J].社会科学家,2000,(4).

上一篇生活压力太大

下一篇企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