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范文1
在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求职与职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职业的选择和对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对个人事业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对个人职业发展起着定向、引导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群体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在大学生中普及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确立成长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是在学生一入学就开始的,并贯穿于大学四年。生涯规划从短期目标来看主要指学业规划,从长期目标来看主要指职业规划。具体到高校,生涯规划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及学业和未来的职业作出合理的规划,还要区别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为学生提供全程、全方位的服务。2007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以此为基本要求,从大学生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就业能力、求职过程指导,职业适应与发展和拓展就业出路六个方面着手,侧重校园化、社会化教育、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从国内高校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1],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大学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大多会面临着这样的困惑,不知道规划什么,如何规划,甚至对自己所学专业毕业后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知之甚少。因此,做好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应该从拓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和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职业规划的原则问题两方面入手,让大学生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减少职业选择时的迷茫和困惑。
一、拓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
1、 专业思想教育
对大学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一步就要解决新生对大学里“学什么”、“为什么学”的疑问,即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很多学生待到毕业时被问及所学专业该从事什么工作时还一脸的茫然,这显然是专业思想教育缺失所致。因此,对大一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对大学生四年的学习及整个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通过专业情况教育,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历史渊源、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清楚本专业的课程安排和具体要求,方便学生调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向,以便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其次,通过本专业学生就业形式、优秀毕业生发展状况等情况的介绍,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促使新生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再次,要讲授一些未来发展的相关知识,如将来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前景等,让学生具有初步的职业认知,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对自己的发展更有目标和思想准备。
2、 目标教育
对大学生的目标教育分为短期阶段目标教育和长期职业目标教育,短期阶段目标主要指的是对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进行适时地目标教育,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要引导学生明确每一学年的学习目标,学校设置的大学四年培养计划、目标和课程设置每年都有差别,所以每个年级的规划也不尽相同。
大一是试探期,新生应尽快熟悉适应新环境、新学习和生活方式,有选择性地参加学生会和社团活动,融入集体中,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熟悉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开始接触、进行职业规划、树立职业意识。大二是定向期,学生应该全面分析自身特点,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确定合适的定位,通过职业实践活动,对职业环境和职位进行探索,从而发现自己适合从事的工作类型,通过参加社会活动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大三是冲刺期,学生应该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和生活,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多参加与专业和目标职业、职位相关的社会实践,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在不断地实践中深化对自己的认识,有意识地进行能力、职业素养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大四是分化期,毕业生应该在就业或者考研之间做出选择,准备就业的同学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了解就业政策、学习就业相关的技巧和方法,调整好心态,以开朗而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
四年的短期阶段目标成就了长期的职业目标,为长期的职业目标奠定了基础,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初步确立学业目标和职业方向,还要教育他们制定的职业目标和规划要有弹性,密切关注职业的发展变化,学会收集、分析影响生涯规划的信息,及时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2]。
3、实践教育
通过专业和职业针对性强的参观、考察乃至实践,使大学生了解目标职业的特点、自己应具备的资格和能力条件、也进一步明确自己今后的重点努力方向。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充分利用好院系各方面的资源积极建设社会实践和教学实习基地,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和择业就业有机会结合起来,建立长效的实践锻炼平台,让学生深入社会,体验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职业,达到对外部环境更为全面、客观的认知。这应成为学校今后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成立各类实习基地,学生可以通过实地实习接触到真实的职业环境,促进对职业的认知。二是组织一定规模的有明确目标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暑期“三下乡”活动、进行校友访谈、企业访谈,生涯人物访谈等职业体验活动,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社会实践意识。这些形式各异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在熟悉社会环境和职业环境的同时,也进一步修正其职业定位,有助于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
社会实践活动,
二、明确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原则
职业咨询之父帕森斯在《选择职业》一书中提到选择职业的两条原则,第一条是自我认知,第二条是职业认知。大学生只有在充分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后再去选择职业,才能选对职业,职业生涯才不会走弯路。根据帕森斯提出的原则,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可以考虑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职业规划与学业规划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是求职计划,而是包含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学生在大学里接受系统的教育,是为未来的职业做必要的准备。大学生必须明确未来的职业目标,学习时才能有的放矢。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时期,是提高个人素质的关键期,所以,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重点规划学业规划,并努力实践[3]。
2、兴趣爱好与所学专业相结合的原则[4]
大学期间学习,主要是专业知识学习。相对于中学,大学期间的学习时间宽松,自主性强,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拓展自己的知识空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生在设计职业生涯时务必考虑自己的个性特点,珍惜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3、 挑战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
目标来源于现实,高于现实,是奋斗的动力,行动的方向,必须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的境界或标准,不可平庸,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起到激发自己潜能的作用。当然,职业生涯规划重在执行,规划时,也不可好高骛远,应该从个人的实际出发,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具有可行性。为保证可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应清晰、明确,有主干目标和分支目标,实施步骤直截了当。目标和措施要有弹性或缓冲性,以便遇到环境变化时,可以适时调整。
4、 社会需求与利益收效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分析社会发展与社会需求状况,选择一些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才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当然,职业对每一个人而言,依然是一种谋生手段,在谋取个人福利的同时,也创造了社会财富,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考虑自己预期收益,这种预期收益要求能实现自己幸福的最大化,也就是使利益最大化。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大学生只有进行了合理规划,确立一定的目标以后,才能逐步培养和完善其学业和职业意识,从而进一步锻炼其学业和职业能力,并最终提升其综合竞争力。只有清楚得认识到学生的困惑,有针对性帮助他们,才能从根本上指导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才不会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流于形式。因此,拓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和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职业规划原则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进一步深化基本前提,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孟国忠,蒋理;创新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
2、 唐海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
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范文2
[关键词] 职业发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择业就业观念;理性择业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6?0029?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更新速度加快,职业发展的变化情况和它的发展趋势日新月异,职业发展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大学生了解职业发展变化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和一般规律,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科学合理地管理个人职业发展,切合实际的选择职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发展的内涵
职业发展是指个体逐步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并不断制定和实施新的目标的过程。职业发展又称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从首次参加工作开始的一生中所有的工作活动与工作经历,是由一个人在一生中所担任的一连串工作职务构成的连续过程,与组织关联密切。”[1](31)职业发展的形式主要有职务变动发展和非职务变动发展两种基本类型。
1. 职务变动发展
职务变动发展包括职务晋升与平行调动两种常见形式。晋升是职业成功的标志,也是职业主体劳动效率的动机来源,它能提高劳动者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促使劳动者在其职业活动中创造出更好的工作业绩,尤其是对初涉职场的新人,效果更为明显。平行调动就是职业主体在同一级别的职务上调动,尽管职务没有提升,但是在其职业生涯目标上可以得到发展,也为个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未其将来的晋升做好了准备。[2](159)
2. 非职务变动发展
非职务变动发展也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特别是在个人晋升空间较小的情况下,非职务变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个人追求职业生涯成功的需求。尤其是对于那些组织机构扁平化,上层管理机构不断削减的单位和部门而言,非职务变动发展已经成为个人晋升的代名词。换言之,中层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主要是非职务变动发展,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轮岗和换岗。
二、职业发展的新趋势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分工也随之不断更新和分化,职业的数量、种类、结构、要求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从总体来看,第三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和扩大,职业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职业分工逐步细化,社会对专业化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
1. 全球职业发展趋势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职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三种发展趋势:
第一,职业更新速度加快。
职业更新速度加快,主要表现在很多传统职业的快速减少、消亡和各种新兴职业的快速增加。从生产领域来看,第三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家政服务、旅游、保健、医疗、室内装修设计等许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职业层出不穷。此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术的要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涌现出了诸如基因和转基因工程师、生态农业工程师、园林设计师、生化试验师以及纳米、航空航天技术工程师等新职业。从新老职业对比来看,一些老的职业不断衰退和消亡,一些新的职业不断涌现和兴盛,传统职业在新的条件下不断调整和革新。总的来说,新职业所占比例和绝对数量都在快速上升。
第二,职业分工逐步细化。
从职业分工的发展历史和历程来说,职业分工经历了一个由简单粗放到细致明了的发展过程。职业分工从最初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一般分工到不同行业的特殊分工,再到不同职业岗位的个别分工。职业分工可以说是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和具体。例如,初期的农业如今已经分化成了粮食作物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优良种培育、饲料加工、化肥生产等等职业。计算机网络出现后,网络工程师、计算机软硬件工程师、网页编辑、网络安全工程师等职业不断涌现。
第三,专业化综合化并举。
职业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职业所要求的业务知识、技术方法和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比如,医生这一职业的职业内容与其所要求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方法已经不在局限于简单地“望、闻、问、切”,还需要从业人员学习和掌握心理学、药物学、人体解剖学、医疗器械的使用等知识和技术。
职业的综合化主要表现在职业与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重叠以及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职业发展到今天,一些行业的职业界限已经打破了传统的藩篱,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断朝着专业化、综合化发展。同一职业对其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可能是身兼数职。如现在的高校教师身集教学、科研、管理等于一身,有的甚至还是经营者和市场开拓者。
2. 我国职业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和科学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劳动分工的模式或社会职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一些老的产能过剩行业面临着淘汰或缩减,一些高科技、新能源和绿色环保行业逐渐兴盛繁荣。
第一,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
从当前用工要求和人力资源市场的调查情况分析来看,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和职业活动的内容,已经逐步由简单向复杂方面转化。过去单一技能就能胜任的工作,现在往往需要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工作的内容也更加复杂,往往需要的是夸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职业岗位的范围和服务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接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不同职业人员之间的交往和协作大大增加,甚至很多职业还需要走出国门,职业交往的内容、对象和方式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
第三,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化。
我国经济结构已经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调整为创新型集约型发展,要求社会成员具有创新意识,逐步淘汰传统的落后工艺和落后产能,提高科技含量,增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因此,职业岗位的要求和对人才的需求已经由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化,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将更受青睐。
三、个人职业规划
个人职业规划就是要对个人职业目标的选择以及如何积累职业目标的资本直至实现职业的过程进行管理。个人职业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个人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职业目标不尽相同的,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己的优势、能力、需要、动机、价值观等逐渐的形成职业自我,即职业发展目标。职业发展目标可能同时有多个,也可能不够明确,甚至某些人一生都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只是在他们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时,不得已才做出选择。总的来说,个人职业规划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理性选择职业目标
能否理性选择职业目标,直接关系到个人职业目标能否直接顺利实现。职业目标定的过高,可能只是空中楼阁。反之过低,则显得毫无意义。理性选择职业目标需要依据客观现实,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扬长避短,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甚至还需要我们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切忌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
(二)积累职业发展资本
职业目标确定以后,接下来就是如何积累职业发展资本、实现职业目标了。这就需要我们围绕职业目标制定一个实施策略,从知识、能力、经验、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不断积累自己的职业发展资本,也就是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范文3
大家好!
经过几年在光华的学习和生活,相信大家一定都收获了很多良师益友,同时也以为今后辉煌的职业生涯搭建了良好的基础,职业发展中心在此先预祝大家今后在工作中能够一帆风顺,大展宏图!为了能够留下你们成长的足迹和声音,同时引导光华的在校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尽早地规划职业生涯,提高职业素质与就业竞争力,职业发展中心特别举办了“职业规划与个人发展征文比赛”,并衷心期待大家的参与。现将征文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主题:认识自我,把握现在,规划未来
二、策划主办单位:光华管理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三、征文对象:光华全体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mba班毕业生(含在职班)
四、征文时间:xx年4月-xx年6月。
五、征文要求:
1. 征文围绕“光华毕业生职业规划与就业状况”畅谈自己的观点,可结合自身特点,谈谈对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的感想;或从身边的职场人物说起,立足现实的启示,展望自身的职业未来;或现身说法,以自身经历谈谈步入职场的感受等。征文要求贴近实际,抒发真情实感。
2. 参赛作品字数不限,所提交的作品为电子版。
六、评选方式:
本次比赛将邀请学院有关部门的领导及老师、在校生代表及企业中的专业人士进行评选,评选结果将在光华管理学院就业发展中心网站上公布。
七、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将评选出一等奖1名,奖品价值500元
二等奖2名,奖品价值300元
三等奖3名,奖品价值100元
纪念奖若干名。
获奖作品将刊印成册收藏于职业发展中心资料室。
八、投稿方式:
1. 电子稿件统一发送至指定邮箱(),并请在邮件主题中写明专业-年级-姓名-征文投稿。
2. 活动指导老师:职业发展中心主任王冬霞老师、本科、硕士、博士项目主管武洁颖老师、mba项目主管水倩老师,国际mba项目主管李亚琦老师,雇主关系项目主管哈丽丝老师。
九、注意事项:
1. 参赛作品一律不予退还,请作者自行保留底稿。
2. 参赛作品必须是本人的真实原创作品。如有发现抄袭、盗用等现象或不符合规定及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即予取消比赛资格。如果是获奖作品,则取消其获奖资格及相关奖励。
3. 参赛作品著作权、版权归参赛者,主办方有权不定次数地、免费在合法的地方、媒体上使用、发表参赛作品,不同意此条款者的作品不参加评比。
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范文4
1.基础教学阶段(大学一年级)。
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M),包括基础知识培养模块和个人发展规划模块。基础知识模块是公共课、基础课的理论学习,使学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个人发展规划模块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表现和成就,对自己个人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发展做出规划,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主要形式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个人发展规划档案等。
2.专业教学阶段(大学二年级)。
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大学生的学科理解力(U),包括专业知识培养模块和职业发展教育模块。专业知识培养模块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为今后职业的发展打好专业基础;这一阶段职业发展教育模块的主要的侧重点是培养学生自我提升技能,培养职业规划管理能力,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具体职业知识及学科发展前景。主要形式有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个体咨询。
3.专业技能培养阶段(大学三年级)。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仍然是侧重提升大学生的学科理解力(U),同时初步涉及提升技能(S),包括专业技能培养模块和职业发展教育模块。专业技能培养模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专业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的理解力,逐步培养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掌握和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职业发展教育模块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掌握简历、面试等求职技能,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该职业发展趋势。主要形式有开设课程设计、工程设计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团体职业辅导。
4.职业教学阶段(大学四年级)。
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发展;就业指导
0.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校的学生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由于高职院校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专业人才的院校。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规划能力。职业规划是指运用职业评析、调查访谈、心理测量等方法和手段。依据市场人才供求。按照择业者的个人条件与求职意愿以及用人单位的要求,对择业者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实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职业规划按实施的对象可以分为社会职业规划和高校职业规划。社会职业规划主要为社会求职者服务。由各级职业介绍机构设置的职业指导部门具体实施。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则是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和学校教学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并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与具体条件进行升学或就业分流选择.引导学生以社会实际需求调整就业期望值,努力提高素质,增强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施受过程。
1.职业生涯的意义
职业生涯是表示一个人在某种职业、职务岗上所度过的工作活动的整个经历。
广义的职业生涯其上限可从零岁人生起点开始,从职业能力的获得、职业兴趣的培养、选择职业、就职,直至最后完全退出职业劳动这样一个完整的职业发展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客观认知自己的能力、兴趣、个性和价值观,发展完整而适当的职业自我观念,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各种职业的需求趋势以及关键成功因素,确定自己的事业发展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或岗位,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制定出基本措施,高效行动,灵活调整,有效提升职业发展所需的执行、决策和应变技能,使自己的事业得到顺利发展,并获取最大程度的事业成功。
2.对高职院校的职业发展的特点分析
高职学生的层次比较特殊,心理也比较复杂,管理上需要班主任付出更多的心血。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不仅要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发展规划、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组织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还要经常带学生下基地实践。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较强的职业竞争能力。由于高职学生在大学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而不同的学生面临的生涯发展任务更是因人而异。
3.班主任对学生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的探索
3.1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指导
对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可以从个人角度和组织角度划分成两个方面的内容,个人角度和组织角度。对于个人角度,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发展计划、教育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对于组织角度,在广大员工希望得到不断成长、发展的强烈要求推动下,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了了解员工个人的特点、了解他们成长和发展的方向及兴趣,不断地增强他们的满意感,并使他们能与组织的发展和需要统一协调起来,制定有关员工个人成长、发展与组织发展和需要相结合的计划。
3.2班主任对学生的日常指导策略
针对第三部分所描述,所以说,班主任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应结合工作内容,根据学生发展的共性和个性,有计划、分层次地安排辅导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发展的共性包括:一年级侧重专业认识、养成教育。注重生涯剖析、自我定位;二年级侧重完善知识结构、丰富自我、夯实基础、拓展素质,注重生涯设计;三年级则强化实践、就业指导,注重生涯导航、择业就业。三个阶段相互贯穿,有机联系,构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在班级管理中。
3.3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科学合理规划
学习和职业的方向指导,应看成是一个连续过程和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帮助每一个人在教育上和职业上作出正确的选择。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职业指导是一个连续性、系统性的过程。丘吉尔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看不到未来,就把握不了现在。”人的职业生涯是其生命和生活的重要部分,绝不能仅仅只是跟着感觉走.而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作为班主任,应该在深刻理解职业生涯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及时争取的就业指导,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争取的指导,培养出有理想有目标的新时代大学生,让他们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大学生为实现人生奋斗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和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切地体会到:高校要加强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日常管理中渗透职业规划意识。这对于进一步做好学生工作、促进学校稳定发展以及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4.总结
目标是引领人生的航向,西方有一句谚语说:“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正确确定职业生涯目标是最重要的。大学生自身一方面需要学习现代科学知识。以认识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于科学知识,认识自己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是一个系统化、多方合作的工程,是高校要长期重视的工作。只有在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的多方合作、共同努力下。按照科学的、实际的社会发展观来规划,才能完成职业规划的成功实现。
【参考文献】
[1]邢娣凤.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职教探索与研究,2006(4):20-26.
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开设就业指导课,有利于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专业、了解市场、了解社会,用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活动,增强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能力,掌握必要的求职择业技巧,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使更多的学生走上就业与创业的成功之路;有利于提升就业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与指导水平,推进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
开设就业指导课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是就业形势的需要,是用人单位的呼声,是大学生的内在需求。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
许多高校相继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也以不同的形式在一些高校相继展开,对帮助学生了解和适应“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必要的就业技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就业指导课的作用日益显现,逐渐得到学生的青睐、学校的重视及社会的认同,一些学校将就业指导课列入教学计划,一些学校引进就业指导师专门从事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一些学校设立了就业指导课教研室,而选修就业指导课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空泛、指导性不强;二是课程实施多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很少通过实践环节来提高学生对就业的认识和技能;三是就业指导课注重共性化指导、缺乏个性化指导;四是开设就业指导课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五是就业指导课形式单一,缺乏系统观念;六是就业指导课师资力量薄弱;七是就业指导课覆盖面小。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1.建立教学组织机构
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需要必要的组织保障,在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成立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负责组织、筹划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负责制订教学计划和大纲、编写和出版教材、组织集体备课和教学交流、实施教学检查、进行职业测评、开展跟踪调查和就业市场分析及预测、开展专题研究与课题申报、安排教师学习和培训等工作,使课程建设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2.加强课程基础条件建设
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应当建立资历和学历结构合理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鼓励团队教学;聘请各方面专家加入到教学队伍中来,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学术水平和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保证课程开发研究和教师培训的经费,努力为课程的教学提供相应的设备,比如职业生涯测评系统、计算机化的生涯辅导工具等;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稳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职业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发展规划辅导相关活动;还应当结合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建立职业发展规划资料室,搜集各种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
3.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加强就业指导课的建设必须首先构建一个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年级,各有侧重,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将就业指导课以必修课形式开设,依据年级设立相应学分,根据不同的年级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全程化就业指导可以分为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三个阶段:对一年级开展素质测评、能力倾向测评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使学生顺利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帮助大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对大学二、三年级学生着重进行综合能力培养,应侧重于学业指导,教育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调整知识结构,塑造和完善自我,培养与职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能力;对大学四年级学生着重进行求职指导、升学指导和创业指导,讲授求职方法、面试技巧、求职礼仪、就业程序、就业法规、权益保护、就业信息获取等知识,引导毕业生转变角色,适应社会,实现就业理想。
4.改革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模式
就业指导课程是集理论、实务和经验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要按照课程的进程,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课程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除了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资源之外,还需要使用相关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工具,包括职业测评、相关图书资料等;可以调动社会资源,邀请外聘专家、成功校友、职场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并与学生座谈。
5.完善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内容
要进一步充实、完善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改变单纯为提高就业率、技巧性指导为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程化指导,从偏重就业到重视职业发展。当前,就业指导课应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根据教育部新近颁布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课程教学内容应包括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就业能力、求职过程指导、职业适应与发展和创业教育等六部分内容。
6.加强就业指导课的督导评估
加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评估工作,建立并完善相应的评估制度,是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应将对就业指导课的评估纳入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体系,定期对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估。。
在我国,就业指导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和理论,需要深入认真地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努力开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石永昌,吴现波.关于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4):112-113.
[3]冯峰.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潜在危机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5):117-118.
[4]高海生,傅军栋.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几点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33.
[5]邱飞.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4):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