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鱼我所欲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鱼我所欲也范文1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躲避)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通“辨”,辨别)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助词)
(5)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
【一词多义】
(1)与:A.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词)
B. 呼尔而与之(给)
(2)于:A.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B.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
(3)得:A. 二者不可得兼(得到,拥有)
B.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
(4)为:A. 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为了)
B. 今为宫室之美为(wéi)之(做)
(5)恶:A. 所恶(wù)有甚于死者(厌恶)
B. 娇儿恶(è)卧踏里裂(不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苟:A. 故不为苟得也(苟且)
B. 苟富贵,无相忘(如果,倘使)(《陈涉世家》)
(7)而:A.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的连词,却)
B. 呼尔而与之(表修饰的连词,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古今异义】
(1)一箪食,一豆羹(古义: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今义:豆类的总称)
(2)是亦不可以已乎(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
(3)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益处,用处;今义:加上,增加)
【重要词语】
(1)蹴尔而与之(用脚踢)
(2)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偷生)
(3)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
(4)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通“避”,躲避)
(5)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凭借,通过)
(6)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
【重要句子】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生命本是我需要的,可我需要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肯干苟且偷生的事。〕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这样看来,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东西。〕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如果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
(4)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种不符合礼义的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了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他的本性。〕
【文意提示】
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资料链接】
(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梅岭三章》)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裴多菲)
(4)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唯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印度〕泰戈尔)
【中考链接】
(2013山东烟台卷)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因篇幅有限,原文略),完成11—13题。
11. 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故不为苟得也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 万钟于我何加焉 因使唐雎使于秦
C.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D. 生,亦我所欲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 翻译下面句子。(2分)
鱼我所欲也范文2
童年时,我喜欢同伴们光鲜亮丽的衣服,但是不甚富足的家境告诉我:你只能用目光扫视商店里琳琅满目、鲜艳时尚的服装。于是倘若时光能够倒流,你将看到一个女孩可望而又期待的目光。
现在我处在花季,可我却不是花朵。告别了对服装的向往,我开始挑剔自己的五官:眼睛不够大,嘴巴不够小,个头不够高···毕竟是女孩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有首歌唱得好:“人不爱美,天诛地灭。”所以每每听到同学甚至路人谈论关于美的话题,我多么希望自己穿了一件隐身衣。可幻想终归是幻想,我需要面对的是现实,是那个想哭不能哭,想逃不能逃的现实。渐渐地,心里竟潜滋暗长出了自卑,它无形地搅扰着我的生活,吞噬着我原有的自信。
直到那天,我听到第29届奥运会女子柔道冠军佟文赛后边豪放吃东西边回答“你没有想过减肥吗?”这一问题时,我突然觉得自己的思想是那么低俗、那么卑微。她先是哈哈大笑,而后骄傲地说:“减什么肥呀?当我站到冠军领奖台上的时候,谁有我美!”
好霸气的回答!那一刻,我真正的受到震撼,心开始颤动。是啊,美丽不只在于外表,当她成为奥运冠军时,没有人比她美。我又何尝不是呢?当我因为成绩优秀而得奖学金时,当我攻克一道难题而受到老师表扬时,我又何尝不是最美的。那一刻一定没有人比我更美!
渐渐地,我已不再为庸俗的美而烦恼自卑,我的心中重现了一份别样的美丽,它给了我自信并终将引领我走向成功。
鱼我所欲也范文3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制度;核算;探索
一、中小企业财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市场、充分就业、发展高新技术、推动专业化分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显著作用。但目前中小企业财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为财务控制薄弱。
1.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
有些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
2.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
很多企业的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不少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出了问题无人追究,资产浪费严重。
3.财务机构的职能
不清晰,与其他部门的工作衔接不明确,形成各部门实际工作的重复或真空现象;对财务管理职能的认识不够,财务机构的定位较低,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难以支持公司的战略发展;财务机构职能仅限于会计核算及资金调拨,资金管理、税务筹划、财务计划与监控、决策支持等职能相对弱化。
4.会计核算工作
缺少系统、规范、适用的制度进行规范;业务流程和核算流程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财务支出审批的责任不明确,没有明文的授权管理;资金的收付和日常管理存在不足,缺少适用制度进行规范;财务会计档案的归档、保管和借阅缺少明确适用的制度规定。
根据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核算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企业的自身发展需要出发,要求企业的财务核算要向着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等方面发展。中小企业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为此首先要使资金的来源和动用得到有效配合。比如决不能用短期借款来购买固定资产,以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其次,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比如应收账款什么时候可收回,什么时候可进货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易造成收支失衡,资金桔据。最后,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应有效配合。中小企业还应加强财产控制,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对财产的管理与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决不能把资产管理、记录、检查核对等交由一个人来做。定期检查盘点财产,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保持警戒而不至于疏忽。
中小企业需要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近年来,很多中小企业陷入经营流动资金紧缺的困境,加强存货及应收账款管理是重要的解困措施。加强存货管理,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严格控制账龄。对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中小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需要适应企业生产规模的发展,需要科学有效地管理事业部,需要及时地服务决策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等,通过对管理需求分析可以明确北标的财务核算体系需要改善的方向主要有:①实现企业经济业务数据的共享,减少数据的手工重复处理,打破信息孤岛;②建立高效率的集中式管理体系,加强对事业部的监管,避免出现权利真空;③财务与业务处理的高度协同,实现企业物流与价值流的同步;④强化财务的管理能力,解放单一的核算工作,增强财务决策能力。
中小企业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依据预算管理的原则、方法、流程和程序编制企业的预算,实施预算管理并依据预算对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考核;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落实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目标,简化各项支出的审批程序,增加决策的效率,使企业具有更强的适应市场的能力;成本、费用与相应的成本动因相匹配,使成本与费用的支出更加合理,财务部门监督与信息稽核更加有依据,同时也减少了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矛盾;预算为企业绩效考核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
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
由于中小企业在规模、经营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的需求等方面与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复杂工作,在满足企业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需要的基础上进行,需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
小企业的职责分工有限,业主或经理的作用往往占支配作用,许多控制程序可能都由业主或经理直接实施。因此,业主或经理在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过程中的作用几乎是决定性,提高他们的控制意识也就等价于提高整个企业的控制意识。要让业主或经理意识到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保证会计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前提;结合企业的管理实际,认真研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尽快建立符合服务性小企业特色的内部会计控制理论体系,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
2.开拓会计专业服务
中小企业由于受到支付的薪金和人才发展的限制,难以吸引到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因此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质量。中小企业应通过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开拓会计专业服务,一方面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专业指导与支持服务。例如记账、成本费用分析、税务咨询、风险预警指标设计、会计制度设计、可行性研究等。另一方面,由专业的会计服务机构进行会计处理更加规范、公正合理,既有利于税务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有利于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行为,为企业发展壮大奠定扎实的基础。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模式由原来单纯的“核算型”转变为“管理型”要充分发挥财务会计的管理作用,实现算为管用,完善结合,提高企业经济活动的前瞻性和效益型。
3.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应以满足管理需要和税收征管为主
这是由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有限性及其会计需求的有限性决定的。从会计信息使用者方面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企业的单一业主或有限的股东以及国家税务部门等。对于单一业主或企业股东来说,由于他们的个人利益与中小企业的利益高度相关,他们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十分关心。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许多都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合而为一,业主和股东可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他们需要获得相关会计信息,以不断改善经营管理。因此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要符合企业管理工作的需要,考虑企业的内部信息需求。比如,帮助企业经营者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费用结构等。对于国家税务部门来说,他们需要了解企业的纳税情况,由于中小企业逃避纳税的愿望比大型企业更强烈,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企业申报纳税和国家税收征管的需要,有助于政府部门进行税收征管。
4.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会计制度设计的目的是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但不能因规范会计行为就不讲运行质量和工作效率。在进行会计制度设计时,要考虑制度收益和制度成本的关系,选择制度效益最大的方案。这里的制度成本是指设计成本和运行成本之和,制度收益指该制度实施、运行后产生的收益。制度效益是指制度收益补偿制度成本后形成的差额。设计制度时应特别注意,并非制度越完善、越严密就越好,应权衡制度成本及其产生的收益,力求做到不仅会计制度设计科学化,而且制度效益最大化。
参考资料
鱼我所欲也范文4
1对我国职业体育几种发展观的理性认识?
1.1需求决定观
职业体育作为一种商业化的体育文化形态,它必然具备商业化的运作规律,即“需求决定供给,消费决定生产”。这样就产生了职业体育运作中的两个主体,一是需求主体,一是供给主体。有学者认为,由于文化和个性的差异,个人的“口味”不同,“需求”也会有差异,而职业体育的供给主体也应根据口味的差异生产相应的产品。如“传统文化的文化力对职业体育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并逐步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职业体育文化,决定了职业体育产品能否真正满足消费需求,关系到职业体育的兴衰。”[1]针对口味的不同问题,是否有人进行专门调研而有结论,尚未有定论。但是,NBA中国市场的火爆这又说明什么呢?职业体育作为一项体育产业,其核心产品就是有竞争的体育赛事,它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体育赛事产品的独特性,即消费的瞬时性、激烈竞争及结果不可预测性[2]。从总体上来看,并不存在口味的差异,最多就是由于观众的兴趣、爱好或者国家的项目特色等,导致观众对不同项目的关注度存在差异而已,如美国的橄榄球、英国的足球等等。
1.2传统文化观
有学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角度提出自己的发展观,认为职业体育多以西方的竞技运动项目为主,具备西方体育文化的特征,而职业体育在我国的发展需要适应我国的文化土壤,那么职业体育的发展就应该在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夹缝中求生存。如“东方文化的精髓在于儒家哲学所倡导的‘和’,认为人与事都应该避免争斗,力求以和为贵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对自然的对抗和征服,核心就是‘争’源于西方文化熏陶下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东方文化氛围下诞生的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文化应在‘和’与‘争’之间找到生存发展的空间。”[3]职业体育之所以能成为一项产业,也就在于它独特的价值体现——激烈的竞争,带有悬念的比赛结果以及球星独特的魅力等等,且这种价值的体现是多元的,它可以满足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也恰恰是这种多元化的价值体现赋予了职业体育旺盛的生命力。换句话说,如果职业体育的核心产品——有竞争的赛事舍“竞争”而求“和”,便失去了其“竞技”的真谛,仅剩一具体育表演的空壳或者说仅能称之为一件艺术品而已,它的发展也将会走向“失魂后的落魄”态势。
1.3为国争光观
价值目标是人的行为比较一贯的稳定因素,它体现了主体的价值追求,联系着主体的一切行为活动,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之中。换句话说,人的全部激情、意向和活动过程,无不服从的价值目标。也只有正确的价值目标,对事物发展趋势的预见和对价值成果的积极追求才能有机统一起来,事物才能沿着既定方向走向成功发展之路。有学者认为“在东方古国产生为了金牌不顾一切(所谓‘一金遮百丑’)的扭曲,从足球硬要走‘中国特色道路’,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固执”[4]。从政府角度来看,对于商业化运作的“职业体育”,仍然希望通过职业运动队能够培养更多出色的运动员,提高运动项目的技战术水平来实现“为国争光”的最终价值目标;在职业体育俱乐部层面,作为职业体育赛事的基本生产经营单位,打着“为国争光、为地区争光”的旗号,更多的目的是为了把职业赛事打造成自己商业信息、企业形象塑造的渠道和平台,职业体育俱乐只是企业“谋福利”的工具;在观众层面,尤其通过我国的足球联赛、亚冠杯赛以及世俱杯等一系列的职业赛事可以看出,观众对有稍有“实力”的“广州恒大”所报的期望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足球赛事而已,不是寻求通过赛事活动所带来的紧张、刺激、娱乐等,而更多的是对“中国足球”抱以希望,希望“广州恒大”担当起“为国争光”的角色。在我国职业体育发展道路中,由于主体的职业体育价值目标的偏差,管理层、俱乐部以及球迷等赋予了我国职业体育太多的功利性内容“,为国争光”已经不再只是对竞技水平提高的一种“激励”与“鼓舞”,而成为了制约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的障碍。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职业体育戴着沉重的“枷锁”举步维艰,而把“最大限度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消费者观赏体育竞赛的需求”的本质目的置于脑后,职业体育在其发展道路上已经成为一只迷失的羔羊。最终,在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以后,我国职业体育成为“三无”产品—伪职业、伪市场、伪球迷,国家队的成绩也逐年下降,尤其足球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政府的伤疤、媒体的“隐私”、球迷心中的“痛”。当然,这并不是对职业运动员“为国争光”的全盘否定,但是要有主次之分。职业运动员首先是职业俱乐部的产品,其首要目的是帮助俱乐部生产众多的精彩赛事,引领职业体育开拓市场,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在不影响俱乐部正常运营的情况下,为国家运动成绩的提高提供合理帮助。
1.4政府主导观
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写道:“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从功能上看,制度总是起着规范人行为的作用,是组织成员所“共享的知识”,它主要是通过建立一套习惯、行为准则,使所有成员共享的一种组织文化。而“官本位”政治文化是作为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体制的衍生物而产生的,对中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虽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开放,我国政治体制也产生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改革。但是,在这种“官本位”思想在体育领域仍然驻存,在计划经济下的举国体制的实施中,“官本位”思想总是能得到充分体现。当然,在举国体制的引领下,我国体育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尤其在竞技体育上,我国的奖牌数在奥运会等世界大型赛事的奖牌榜上都名列前茅,充分展示了我国的大国形象。而职业体育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政府调控的有形之手越长,市场的无形之手配置资源的范围越小,致使职业体育的发展方式很难从根本上有所改变,在职业体育的发展中“为了政府利益让路,为地方体育局的‘全运战略’让路”的局面已经是司空见惯。职业体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就要在市场中求生存,按市场规律办事。而受计划经济中的举国体制的思维影响,职业体育的发展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俱乐部与单项运动协会之间的产权矛盾也从来没有间断,甚至激化到裂变的边缘”[5]“、本来是以市场为中介的职业联赛,但由于政治因素的介入使得一些职业赛得扑朔迷离”[6]等诸多问题,造成职业俱乐部不能自主决策其发展,市场与行政的内耗严重,最终,我国的职业体育只能远离市场,面目失真,变身为“职业体育”伪装下引入企业赞助的事业体育,职业体育也只能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形态进入恶性循环,阻碍我国职业体育的正常发展。
2我国职业体育文化建设的思索
鱼我所欲也范文5
论文摘要:银行作为经营特殊商品——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业。最显著的特点是负债经营,这一特点决定了风险管理在其经营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防范商业银行风险,维护商业银行稳健运营,成为了全世界银行业监管的共同话题。本文论述银行风险管理理论与我国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对策与见意。
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概念
巴塞尔委员会将银行风险分为八类:信用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资本充足率也有了新的更进一步的要求,要求把评估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工作与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有多少风险就应该有多少资本,风险越大的银行资本就应该越多。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为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在业务经营过程中,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其业务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处理的活动以及金融管理当局为实现金融、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要求,而对商业银行风险实施的外部监管活动的总称。
2银行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商业银行从产生至今,其风险管理经历了资产业务风险管理、负债业务风险管理、资产负债业务风险管理、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等阶段。其管理范围逐步扩大,管理方法日益科学。2001年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筛二稿),至此,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已经基本完善和统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如下几个方面:(1)坚持信用风险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2)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及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内、外部评级等。(3)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银行风险管理权力责任制度模糊,缺少必要激励约束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缺乏清晰的权力责任制度、激励约束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权力责任制度的缺陷.是指目前贷款权力的分布完全根据行政级别而不是根据风险管理能力来划分;而激励约束制度的缺陷则表现在激励不足、约束过度时银行信贷人员会选择消极怠工,而激励过分、约束不足时则会选择铤而走险。
(2)风险衡量方面存在缺陷,风险量化体系有待完善
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主要用于银行授信管理和授信业务运作过程。受内外部因素的制约,我国的信用评级的其他重要作用发挥不够:在信用评级方法上,目前商业银行的做法与巴塞尔银行新框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信用评级的组织和程序方面,存在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尤其是在进行风险量化时,计量分析不足,缺乏量化手段;现有量化指标不能体现出行业和规模之间的差别;指标的调整速度和行业风险的变化不协调,使计算结果失真。
(3)社会经济环境有待加强,外部作用加剧商业银行风险
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响力不大,社会各界对信用评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由于信用中介行业发展滞后,已有信用数据库小、覆盖面窄,无法对市场主题的信用级别做出公正、客观、真实的评估。
4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全球金融危机带来剧烈的市场动荡,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应充分重视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我国银行业当前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应努力防范和化解由金融创新所产生的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应改变传统的业务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以收付结算、担保、融资管理、咨询、衍生金融工具等为代表的中间业务,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优化负债结构。同时,全球金融危机也警示我们要审慎地进行金融创新,做好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管理使资金得到合理地运用,让更多的人得到便利的融资。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金融政策和法律,用市场需求来检验各种创新业务,商业银行应及时建立并调整其金融创新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风险预防体系以及严格的后续监督机制,保证对创新的业务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避免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商业银行应通过完善其内部评级系统,充分揭示交易对手特定债务的信用风险,为此应对影响交易对手未来偿付能力和履约能力的各种因素及变化趋势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以便全面、真实、动态地反映信用风险的程度,并根据不同金融衍生产品的特性对其进行管理,实行产品多元化策略。
(2)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信贷风险的管理
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波动性较为宽裕的条件下,投资者对经济发展的前景较为乐观,往往会低估风险,但是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商业银行应始终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位,从预防经济周期波动和外部冲击的角度,充分估计风险,实现自身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应做到一下五点:第一,设立合理的资本结构,扩大资本总量;第二,积极推动抵押贷款证券化水平;第三,尽快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第四,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重视信贷风险的早期防范;第五,信用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3)改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
商业银行对风险控制的关键在于提高对市场风险的识别与计量水平,这离不开现金的理论、复杂的软件系统和强大的数据库作支撑。我国商业银行应充分识别、准确计量、持续监测和适当控制所有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的市场风险,确保在合理的市场风险水平下稳健经营;商业银行应建立与本行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通过设计合理的信用级别,区别不同层次的风险;商业银行应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市场风险管理工作,并应当将市场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与全行的战略规划、业务决策和财务预算等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机结合;通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级方法,合理计量风险:随着世界金融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已不仅仅局限于信用风险,还必须加强对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的监控,以及时针对市场变动调整策略规避风险。
(4)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
我国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涵盖各项业务的全系统的风险管理系统,开发和运用风险量化评估的方法和模型,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持续的监控”。①构造合理的内部控制组织架构;②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和网络管理;③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5)提高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素质
鱼我所欲也范文6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重生产、轻流通,对物流业的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致使物流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物流发展与管理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已日益被各级政府和企业所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进步也为我国推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和物流的科学管理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1、多年来一直沿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使原本是一个系统的物流业管理权限被划归若干部门,缺乏统一的系统规划和整体物流发展战略。存在着诸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严重;物流布局不尽合理,物流资源利用率较低;综合性、一体化物流服务发展缓慢,物流整体效益难以体现;物流实现方式过于单一,物流企业运用效率低下;各种运输方式多头管理和相互分割,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多式联运和综合物流服务;行业和地方保护,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系统运作困难重重等问题。
2、我国物流业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较低,远远满足不了现代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的客观要求。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化分工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在国外,物流市场化的比例相当高,如日本达80%,美国达57%,而我国仅为18%,大多数工商企业也缺乏对现代物流的认识,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意识不强,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物流效率总体水平较低,社会物流总成本偏高。
3、目前我国已有多达70万多家称之为“物流公司”的企业,但在这些企业中,多数由于经营理念陈旧、服务意识不强、技术水平落后、专业人才匮乏等原因,只能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等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很难提供物流信息、库存管理、物流方案设计等增值服务以及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物流服务方式和手段原始和单一,服务水平急需提高。
4、由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总体规模偏小,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服务于区域或城市的物流基地和物流中心等现代化物流设施比较缺乏,严重影响着物流集散和运输效率的提高,物流基础设施尚待进一步完善。
5、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较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服务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地衔接,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流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1、流通政策方面,一是商品流通不再受国家指令性计划的直接控制,而是通过市场进行自由调节;二是商品价格也由国家定价进入由市场自由定价的阶段。这些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证;
2、流通的主体除了国营、集体的商业企业外,更多不同所有制的生产企业也进入了流通领域,非公有制成分大量增加;单一流通渠道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出现了多渠道、多环节的新局面,市场网络已初具规模。这些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市场参与主体保证;
3、物流需求的增加促进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一些外商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竞争优势,积极实行物流本地化战略,通过合同物流、设施租赁等多种形式获得必要的物流服务的方式,它们构成了目前物流市场需求的主体;其次是高新技术企业、连锁经营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等,它们大多具有大批量、高增值的特点,对物流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的要求较高,对物流服务有迫切需求;一些国有大型工业企业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也打破了“大而全”的传统观念,着手对企业传统物流活动进行重新改造,积极寻求物流伙伴或开拓现代物流服务领域。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念支撑。
4、不少企业认识到物流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抓紧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促进企业物流合理化,如神州数码、国美电器、青岛海尔等企业都已经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物流体系。它们的大胆尝试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源泉与市场竞争的动力。
三、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战略思考
1.深化体制改革,实现物流一元化管理。这是实现物流与运输统一、协调管理的组织保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物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国的物流管理体制基本上仍沿袭计划经济体制,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仍处于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分散指导的落后状态,远不能适应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比如说我国物流业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分散到国家经贸委、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外经贸委、内贸局等,它们各自承担了一部分物流管理职能,但各部门之间缺乏直接的横向联系,物流体现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地分割,缺乏统一协调的物流管理。
2.研究制定物流产业政策,建立和完善物流市场法规体系。这是确保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与法律保障。发达国家在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中建立了发达的物流产业,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国家制的政策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3.加快推动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发展,积极培育物流市场。这是确保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市场主体保证。要培育具有真正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首先要引导企业构建一体化物流战略,因为任何一个企业只有与其他相关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形成供应链一体化,才有可能取得竞争的主动权。其次是要引导企业从“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与合适的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同时实现互惠互利;再次是要鼓励企业在抓住国内市场的同时,增强竞争忧患意识,放眼世界,构筑全球化战略,参与国际化竞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促进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树立质量、良好信誉是企业的生命的经营理念。
4.大力推进物流技术进步,加快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促进物流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这是确保我国物流业健康、合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条件。首先是要建立物流大系统的配合性、统一性标准,包括专业计量单位标准、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标准、集装模数尺寸标准等;二要建立物流分系统技术标准,包括货运车船标准、搬运车辆标准、传输机具标准、仓库技术标准、站台技术标准、货架、储罐标准、物流信息技术发明的标准等;三是要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广应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如条形码技术、复合码技术、电子商务技术、射频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四是要推动物流技术装备的现代化,要推广应用当代国内外先进、实用的交通运输技术,先进的装卸、仓储技术,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物流自动化技术;五是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在国际化、多样化、高速化的经营环境下,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将无法生存和发展。
5.完善物流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提高物流效率。这是确保物流业顺利发展的物质保障。物流业是一项投资大,而投资回收长的行业,这就要求国家在继续加大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的同时,要从宏观方面入手,做好物流发展的总体规划,以达到我国物流的合理化和物流整体效益的最优化,改变我国当前物流产业各部门不协调、重复建设的现状;同时要抓好中心物流城市的基础性建设,充分利用大中城市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实力,建立一些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全国性物流网络,从而带动物流产业向集团化、联合化、规模化方面发展;还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改变国家单一投资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吸收国外和民间资本进入物流领域,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邮电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民航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