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伯牙绝弦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伯牙绝弦课件范文1
一、巧设情境,感受高山流水依依韵
文言文由于其特定的创作情境,文本与学生之间不仅存在着时空的距离,还有情感的距离。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理解、体验作者,感受文本的意蕴。《伯牙绝弦》这篇课文虽然只有五句话,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挖掘文字背后的意蕴,创设各种学习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1. 故事创境,走进文本感受相遇之喜。
《伯牙绝弦》的故事之所以传唱千古,是因为那份纯真的友谊缘于一次偶遇,而且是发生在两个身份悬殊的人(樵夫/音乐家)的身上。文中第二句描写的正是那一次偶遇。教学时,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伯牙、钟子期初遇的故事情境(师语言描述):伯牙,楚国人士,著名的琴师;钟子期,一介樵夫,(樵夫就是砍柴的),这两个身份截然不同的人,在一个仲秋的月圆之夜,不期而遇了,从此,一段动人的故事从这里开始了——(随着话音,课件缓缓出现文中插图并伴着《高山流水》的音乐,随之出示句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接着要求轻声读句子,并思考从中体会到什么?
故事情境的创设,缩短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在这伴着“高山流水”琴声的美妙意境中,学生自然是泉思如涌,妙语如珠——“真不愧是善听的子期呀,他从琴声里就能听出泰山、长江、黄河来。当然这也说明伯牙善鼓,要是弹得不好,子期怎么能听得出来呢?”“他们真是心有灵犀,不管伯牙弹什么,子期都听出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学得兴趣盎然,真切地感受到伯牙、子期相遇之喜。
2. 情境模拟,角色体验感受心灵相通。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把作者蕴含在文本中的字、词、句,甚至是标点符号中的情感,真实而自然地“移情”给学生。如当学生体会到伯牙、子期相遇之喜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领会到知音的心灵相通,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深刻内涵,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境模拟,用文中句式创设师生对话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师:善鼓的伯牙,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只有高山,只有流水,还有许许多多——现在我就是伯牙,抚琴,志在——(清风、明月),你钟子期曰(要求学生用“善哉,?摇?摇?摇?摇?摇兮若?摇?摇?摇?摇?摇!”来对答。)带着角色体验的真切感受,在教师创设的“知音式”的对话交流情境中,孩子们入情入境地演绎“善哉,习习兮若清风!”“圆圆兮若玉盘!”……而教师则运用文言进行恰切的评价——“善哉,知我者,子期你也!”“悠悠明月兮,唯有子期你懂”……让学生沐浴在古文的情境中,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古代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所谓知音,就是那个世界上最懂你的人。也因此使学生在悠悠的琴韵中为伯牙、子期如“高山流水”般的情意绵长而感动。
3. 故事补白,吟短歌感受失知音之痛
文言文语言凝练,却意味深长。要充分了解文中意境,了解言语的言外之意,就要对文本进行拓展补白。教学《伯牙绝弦》最后一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时,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理解,让学生体会到伯牙的痛苦、绝望,教者特别补充了一段背景资料(师深情讲述):伯牙和子期在江边依依惜别,临别时,他们约定来年仲秋再相见。第二年的秋天,伯牙如约赶来。他是多么渴望能再见到他的知音子期呀!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等来的却是子期病逝的消息。面对子期冰冷的坟墓,一位老人告诉他,子期病逝前一再叮嘱,死后,要把他的遗体葬在江边,等他的知音伯牙来的时候,能再听到他的琴声。那一刻,伯牙为之心碎,忍不住悲吟: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因为有了之前“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喜”的铺垫,今日不见知音人的“痛”才显得更加难以抑制。因为伯牙为子期的“破琴绝弦”,“高山流水”的知音情深才更感人。教师的动情补白,仿佛在孩子面前打开一扇窗,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走进文本,进一步感受到文言文语言的深刻内涵,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诵读品味,感悟千古传唱知音情
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应放在首位。学生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深入理解,并品悟出文言文的美感。
1. 落实初读,方法习得中感受趣味。
在《伯牙绝弦》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要求学生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读顺。其次引导学生自主读,结合课文注释,基本弄清句意。对一时不能读懂的词句,借助工具书帮助疏通,求得大致意思,或联系上下文进行猜测,以意会之,再请教教师得到进一步解决理解。方法的点拨,使学生能迅速、熟练地把握课文的整体,了解课文的意思,习得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法。之后,教学生学会自然停顿,并试着读出文言文的“味”,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韵律美。再一遍遍地读,读出层次,读出趣味,读出韵味美感,为下文的精品细读打下良好的学习与心理基础。
2. 细读精品,语言感悟中体会情浓。
文言文简洁、凝练,真可谓“增一字则太多,减一字则太少”。只有引导学生细读精品,才能领悟其语言表达的精妙。如《伯牙绝弦》中的“绝”字,在课题和最后一句话中出现。这个“绝”讲的是伯牙为了知音子期断绝琴弦,一辈子都不再弹琴。学生一般把它理解成“断”的意思。因此在初解课题时,先设下了一个悬念,这个“绝”是“断”的意思,当学到课文最后一句时,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已了然伯牙绝弦的真正原因后,再回扣课题问学生:这个“绝”字还仅仅是“断”的意思吗?学生的感悟自然更进一层——“弦断了还可以接上,但这里却是讲伯牙一辈子都不再弹琴”“绝弦,是讲伯牙绝了弹琴的念头。”教师适时结合板书引导“是啊,伯牙绝弦,不仅仅是琴弦断了,而是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擦掉板书“断”),然而,在伯牙的心中,不绝的是——(生1:对一个又一个往事美好故事的回忆。生2:不绝的是对子期深深的怀念……),伯牙是为痛失知音而绝弦。”就这样,抓住“绝”字,不断地读,不断地品,不断地悟,学生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深感于知音难觅的悲凉,深悟到伯牙对子期的情意深重。
3. 吟诵经典,声声传唱中浸润心灵。
诵读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功。熟读乃至背诵,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语感,最终达到积累的目的。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要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诵读。如在教《伯牙绝弦》最后一句,可以运用语言情境引读:(课件一字一字缓缓出现“子期死”三个字)师引导:这一刻,他心如刀绞,泣不成声——(三个学生分别读——子期死)“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再没有人听得懂我的琴声了,伯牙——(生齐读:谓世再无知音)再没有人明白我的心声了,高山流水从此黯然失色,伯牙——(生齐读:乃破琴绝弦)我还能弹给谁听呢?我还可以弹给谁听呢?于是他决定——(生齐读:终身不复鼓)子期已逝,知音不再,伯牙心中悲痛无法言喻,一起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绝弦课件范文2
一、通过美读,体会课文之情感美
在阅读课上,琅琅的书声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他认为 “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且用口与耳才好,诵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美读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够领悟到作品只能意会无法言喻的深刻内容,它的作用有时是教师的讲解所无法达到的。“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侯传达出来。”这告诉我们诵读要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只有真正做到与作者同欢娱共悲切,才能情出肺腑,语同己出。例如在《陈情表》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体会李密真挚和笃厚的孝心,感受缠绵婉恻,情意深重的情感美。又如在教学《孙权劝学》时,我引导学生要读出“孙权的循循善诱”,“鲁肃的惊讶”,“吕蒙的调侃”。实践证明,学生在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中,领会了文章的思想内涵,表达技巧,同时又体会到课文的情感美,享受到节奏美,受到美的熏陶。
二、创造情境,欣赏课文之画面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认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教会孩子能看到和感受到美。”在教学中,要运用“美”的教学手段,通过声音、图片、画面,把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美好的形象,让学生看到课文中美的情景,产生美感,激感,体会意境,从而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我先放了一段录音,配乐朗诵。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在鉴赏第4段月下荷塘美景时,引导学生从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这五个方面,想象月下荷塘美景妙处。如写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 学生展开想象,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的裙”,自然理解了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也就理解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的精妙。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调动学生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想象,推敲、揣摩语言文字描绘的画面,品味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片刻的宁静之情。最后让学生微微闭目,凝神静听配乐朗读,遐想那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又如在教学的《沁园春?长沙》、刘白羽的《长江三峡》、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等课文时,通过创造情境,生动地再现祖国河山的壮丽雄伟,把学生带进一幅幅色彩绚丽的美丽画卷,让他们欣赏和感受那充满活力的湘江秋景、三峡中湍急的激流、西地平线上落日的壮美。
三、运用多媒体,展现课文之形象美
多媒体课件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信息同步的特点,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优点,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受器官,开拓学生的视听,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情景,让他们沉浸在一片美的海洋中,从而拨动学生兴趣的心弦,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中来。例如教学《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亲眼看一看圆明园的“富丽堂皇”的建筑,“众星拱月”的小园林,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辉煌的圆明园上空。接着出现了平湖秋月、安澜园、蓬莱瑶台、武陵春色,以及西洋楼等景点图。那美不胜收、引人入胜的仙境足以使学生留恋赞美,清晰的画面把远古的历史事件,把遥远的地域一下子展现在学生面前,既给人以形象美,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背景音乐渲染,感受课文之意境美
伯牙绝弦课件范文3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习兴趣;生命活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如何使“教”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使学本教育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溢满生命活力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是语文课堂溢满活力的开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自主思考,激活语文课堂活力。
精心设计导语,唤醒情感体验。如在教学《伯牙绝弦》时,上课前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入语: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晋国的上大夫叫俞伯牙,琴艺高超,被人誉为“琴仙”……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伯牙绝弦。这样一来就很自然地将孩子们带进了课文的故事中,同课文情感产生共鸣,效果也自然“尽在不言中”了。
欣赏美妙音乐,调动学生情感。如教学《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时,我先给大家播放了一首阎维文《母亲》的歌曲,还把歌词在大屏幕上打出来,孩子们边听音乐边看歌词,有些女同学听着听着就流泪了,这样学生很好地进入课文的氛围和意境中去,教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展示课件图片,融合学生情感。如教学《沁园春・雪》,可以通过课件展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的雄伟景象,然后再结合词中优美的描写,学生会很快地融情入境。
二、引导质疑,激发想象是语文课堂溢满活力的源泉
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思生于疑,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中,我让孩子们在书中寻找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等大多数的孩子在文中找到主要句子后,我打算开展下一个教学环节时,有一位孩子举起了手,为了尊重孩子,我让他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觉得,文中‘我们只管饮酒取乐’一句,也能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我认为这饮酒里面大有文章。他是在利用杯中酒的倾斜程度,来判断草船受箭的数量,以便及时调整船向,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借十万支箭的任务。从表面上看,诸葛亮是在饮酒取乐,而实际上,他是在不动声色地观察和指挥这场由他精心导演的‘借箭’好戏。这充分体现了他的‘神机妙算’。”
顿时,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也惊喜至极,一个孩子,竟读出了别人没有注意,甚至疏漏的地方,读懂了“饮酒”也是妙算的深层意思。这是何等独特的发现,这是多么的可贵啊!
爱因斯坦说:“一切创造性的劳动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很多语文课文都给孩子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发挥想象,给这些空间补白,从而使学生步入创新的境界,得到创新训练。如在教学《唯一的听众》一课,当妹妹告诉我那位老妇人的真实身份时,文章用了一个省略号,给孩子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于是我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听了妹妹的话后,我会如何想?如何做?请写一段话。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还提高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也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三、角色表演,分组比赛是语文课堂溢满活力的手段
把表演引入课堂,是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进行全身心感受课文的有效手段。适当有效的表演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充分认识课文里蕴藏的思想感情,也使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晏子使楚》、《杨氏之子》《丑小鸭》等课文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从而达到体会文本的目的。
学生都喜欢表现自己,都喜欢比赛,在课堂教学上,运用分组竞赛的形式,则能把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情绪结合起来,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我在教学中,按学生成绩进行好中差搭配分组,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根据每小组成员回答问题的情况给他们加分,一节课完之后,汇总各组的得分情况进行表彰,得分高的组可以少做一些作业,得分低的组要多做一些作业,或者做教室清洁。这样一来有奖有罚,孩子们都能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四、课堂评价,是语文课堂溢满活力的催化剂
新课程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激励和赏识,课堂上,教师充满魅力的即时评价,就像一缕缕阳光带来温暖、成长、闪光、成熟,让课堂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课堂上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或用赞许的 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丰富!”;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微微一笑,每节课尽量多赞赏学生,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虚伪的应付的,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
五、教师魅力是语文课堂溢满活动的关键因素
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带人美妙的文学殿堂,最重要的还得用语文的真正学识去感染学生,使其受到熏陶,教师满腹经纶,才气横溢,授课时,或宏论滔滔,妙语连珠,或精点略评,字字珠玑,让学生如饮甘醇,定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出色的艺术审美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有助于激活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朝气与生机。
总之,新课程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教师要用心创设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创新和即时的课堂评价,激活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溢满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
伯牙绝弦课件范文4
一、潜心涵泳,培养倾听能力
对话首先是倾听,让学生学会倾听,应引导学生从“本文”着手,潜心涵泳,透过文章本身的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但当前一些阅读课堂满足于对语言文字浅尝辄止,而急于模仿表达,使阅读流于肤浅,甚至曲解文章,导致误读。
例如《伯牙绝弦》一课,以往有一种处理方式,即根据文中句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设计仿写练习: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情景,子期又会怎样赞叹?于是,学生说:“伯牙鼓琴,志在炊烟,子期日:‘善哉,袅袅兮若炊烟。’”
我们如果进一步思考: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流水中寄寓着古人的志向和情怀,子期听出了高山和流水,是听懂了伯牙寄予在山水之中的这份情怀,听懂了伯牙的心声。正因如此,“高山流水”才被引为知音的象征,千古传颂,并非“炊烟”之类可以同日而语。忙着去仿写,看似丰富了孩子的感受,而实际上是让他们的理解狭隘化了。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们聚焦关键词句“泰山”“江河”,除了要读懂字面的意思,还要引导他们反复诵读,联系相关诗文(如《望岳》《将进酒》等),领会“泰山”与“江河”在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心中的象征意义。
潜心涵泳,需要充分阅读,要“知其然”,更要读出“所以然”——为什么作者写这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与文本对话之初,要先倾听文本,把握文本的主旨,感受文本表达的精妙。如果没有引导学生充分倾听文本,而急于模仿表达,那是一种浮躁的态度,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二、个性表达,丰富阅读想象
不同的读者对文本的解读是有差异的,教师应尊重这种差异,发挥学生在对话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对话能力的个性发展。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时,要留出学生读书与想象的时间与空间,还要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例如《梅花魂》一课对外公的一段语言描写,表达出他心目中的“梅花之魂”,由于语言比较概括,有的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大量的梅花图,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梅花的品性。在学生未对课文的文字进行充分揣摩的情况下,这种脱离文本语言的展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实际上,外公对梅花的赞美语言正是培养学生阅读想象能力的好材料。我在教学这一段时,留出充分的阅读时间,引导孩子们借助课文中的语句,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描绘各自心中独特的“墨梅图”:
师:再读读这段话,根据这段话想象:假如你是一位画家,你会画出一幅怎样的梅花图?
通过阅读想象,学生将文章抽象概括的文字变得具体形象:
生1:我会画在一个滴水成冰的冬夜,陡峭的悬崖绝壁之上,有一片雪白的梅花盛开着,风越大,它开得越灿烂,越迷人。
生2:我想画大雪纷飞的野外,有一株梅花,在风雪里傲然挺立。厚厚的积雪覆盖在树枝上,但梅花没有被压垮,粉红色的花瓣在雪地里特别地鲜艳。
生3:我想画一幅这样的画——空中鹅毛大雪片片飞落,百花都凋零了,在一块岩石的缝中伸出了一枝红艳的梅花,一朵朵都在寒风中笑得很灿烂。
我们看到,学生描绘的画面不是停留在梅花本身的美丽,而都在有意识地突出并赞美梅花的精神。他们通过想象,丰富了对课文相关文字的感受,进一步理解了外公心中的“梅花之魂”。
叶老说:“文学作品往往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必须靠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点燃学生对文本的热情,着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活阅读想象。过早的直观展示,只会干预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阅读想象能力。
三、披文入情,鉴赏语言魅力
阅读教学要重视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要观照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叶老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唯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叶老的话告诉我们:文章的语言文字是理解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唯一”桥梁和渡口,把握内容和体会思想感情始终离不开文本的语言文字。
但是,我们常常看到有的阅读教学,在大致了解到文章的主旨之后,为了升华主题,弃置原文,急于引入同主题或同作家的大量阅读资料。随着其他文章的大量引入,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文本本身的感染力被冲淡。
比如《卡罗纳》一课,有的老师找来大量描写爱心的文章,大段朗读,以期掀起课堂情感。其实课文中就有许多表达情感的精彩语句,与其另起炉灶,不如创造机会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欣赏与品味语言,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感受并习得表达情感的方法。在这个环节,我请学生再次静静地读课文,画出其中最能打动他们的词语或句子,反复品读,并简单地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交流从中品味出了什么。
学生在自读、批注的基础上,抓住了人物的言行以及神态等描写来谈自己独特的心得。有的抓住文中老师的话,感受到老师用了两个“不许”,是人们最不忍心看到的两个情景,这等于在卡罗纳的伤口上撤盐;有的抓住同学们的眼神,体会到“默默地望”“屏息凝神地看”等是大家体会到卡罗纳的难过,一时想不到办法安慰他,都用眼神安慰他……
在品读感悟的基础上,我引导同学们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故事:第二天,卡罗纳又来到班级,此时,老师、同学又会怎么做呢?可以用语言表达爱,也可以用动作、神态传递爱。
伯牙绝弦课件范文5
[关键词]语文教学;重点;难点;突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61-01
教师在对教学内容处理时,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而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区别轻重,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为学生打好“文化”与“精神”的底子,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教师确定教学重点难点的依据
要判断是否为教学难点,就要分析难点形成的原因。一般来说,形成学习难点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对于学习的内容,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因而难以开展抽象思S活动,无法较快或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授《葡萄沟》一课时,由于地域性的局限,学生很难理解课文里介绍的制作葡萄干的“阴房”及其原理。
第二种是教材中一些综合性较强、涉及自然科学知识的内容。由于学生个人阅读面、阅读量的参差不齐,难以接受和理解这些课文内容。例如,在学习《最大的“书”》这篇课文时,在理解为什么说岩石是最大的“书”,这本“书”的文字就是雨痕、波痕、矿物,图片就是树叶、贝壳、小鱼等内容时,一些缺乏课外阅读的学生就会出现不理解的情况。
第三种是一些内容比较抽象、庞杂、知识迁移较多的课文。《匆匆》一课,作者为了把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时光形象化、具体化,在描写中运用了大量的比拟性描写,把时光转化成种种具体可感的形象。如何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巧用比喻的方法,就成了教学的重难点。
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
在准确确定重点之后,就应该考虑采取措施真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了。教学中,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复杂为简单,或变生疏为熟悉,其目的都是为了化难为易。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提高预习质量法
中高年级的课文学习常常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课外知识,尤其是一些涉及名著名篇的课文更是如此。比如,《草船借箭》《将相和》《伯牙绝弦》等都是中国古代的名篇名作,若学生能做到充分有效的预习,对故事、人物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对于在课堂上解决学习的重难点就会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二)攒聚突出法
每篇课文都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各要素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我们讲述各要素时,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即指向教学重点。比如,我在教授《葡萄沟》时,抓住中心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以此为中轴展开教学。“五光十色的葡萄”“热情好客的老乡”“色香味甜的葡萄干”是构成“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因素。因而,在开篇学习、分部分精读体会、总结回顾、表达情感等五环节的教学中,我都有意地指向这一中心。这样一来,这一中心便凸显在学生的心中了。
(三)多媒体辅助法
对于一些时空性、抽象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就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法。如在《看月食》一文的教学中,月食的成因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为了提高效率,我制作了能体现太阳、地球、月亮三者运动规律的动态课件,同时还特意突出了地球的阴影。教学时,作课件,月亮由于绕地球转,慢慢进入地球的影子,能反射到太阳光的部分也就越来越少,等完全进入影子中,即形成了月食……学生通过亲眼看,一下子便明白了月食的成因,真是省时省力。
(四)分层设问法
对于难度较大的内容,设计问题时要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推进地解决问题。如《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可这样设置问题:(1)为什么索溪峪的“野”要用上双引号?(2)课文从哪几方面写出索溪峪的“野”?(3)作者是怎样写出索溪峪的“野”的?(4)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你能用上这种方法介绍一处美景吗?这一系列问题就体现了在与文本对话时由易渐难,逐层深入,逐步提升的学习过程。
(五)作业反馈法
学生作业是我们检查教与学的窗口,是我们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如果在作业检查中,大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得较好,就说明教师的方法是正确的;反之,就说明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重新确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伯牙绝弦课件范文6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思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123-02
语文教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赋予其神奇的艺术色彩,增强教学的艺术性,增添教学的趣味性,增加课堂的艺术魅力,营造宽松学习气氛,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精研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并一改过去的“老师独导”为“学生演导”或“师生合导”。把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得出新、出奇、出巧,具有创造性[1]。
一、诗歌激情法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学习主题是《轻叩诗歌的大门》。在进行这个单元学习前,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诗文,制成课件激情朗诵,把学生引入到诗文的美妙意境中去,以此引入语文教学。如:同学们,你们有谁读过柯岩写的《帽子的秘密》?你听:“我的哥哥可不是个普通的人,他是一个三年级生。他一连考了那么些个满分,妈妈送他一顶帽子当奖品!这顶帽子的颜色可真蓝,漆黑的帽檐亮闪闪,别说把它戴在头上,就是看看心里也喜欢。可是这顶帽子有点奇怪,它的帽檐老是掉下来……”动情的诗歌,把我们的思绪带到现代诗的世界。又让学生吟诵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把学生引入到古诗的学习。
二、故事引路法
学生的好奇心强,爱听有趣的故事。教师若能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因素,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教师可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事先辅导,让一个学生上课前登台讲给同学听:“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大街上走着,这一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分钱。雪花落在她那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最后冻死在街头。”这个美丽而凄惨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像《半截蜡烛》、《伯牙绝弦》、《夜莺的歌声》、《陶罐和铁罐》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都可采用这种导入法。
三、猜想引路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假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辩,造成观点冲突,既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活跃课堂气氛。例如:上课伊始,老师提出两个问题:①你家人常年在外,现在有空回家了,会给你们带什么东西?他临走时你们又会给他带什么东西?②现在有这样一个人,他探亲回工作岗位时除了行李包还带了一纸箱东西。当他晕船时,他将行李包扔在一边,怀里却紧紧抱着纸箱,这个纸箱里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请同学们猜一猜,之后教师借势导入课文《彩色的翅膀》的学习。
四、简笔图形法
用简笔画导入,可以起到直观、醒目的作用,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教《桂林的山水》一课时,我们可以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导入本课的学习;在教《金钱的魔力》一课时,我们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枚枚铜钱引入本文的学习;在教《长城》一课时,我们可以画出弯弯曲曲的长城引起学生的兴趣。这种教学方法更适合于内容有具体的形象、简单易画的课文,如《鲸》、《松鼠》等。
五、名言造情法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提前准备一些能表现主题的名言警句,用饱含情感的语言传送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2]。我们都知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书籍。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泰戈尔说过:“在我游览过书的太阳系里,学校里读过的书像地球,而校外读过的书则是太阳。”皮罗果夫也说过:“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书又好比是源泉,好比是船只,好比是顾问……今天,我们所要学的课文把书比作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我的长生果》导入设计)。在教学《一面》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我们可引领学生朗诵鲁迅的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以加深学生对鲁迅先生的理解,并引入课文的学习。
六、巧用媒介法
巧妙地运用电视机、幻灯机、录音机、电脑等电教用具,通过欣赏音乐,观看电视、录像、电影等方式,激活学生的艺术细胞,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讲《月光曲》前可欣赏两段《命运交响曲》和《月光曲》,让学生分别感受一下不同的音乐魅力;学《中华少年》时先观看一段祖国解放前人民生活情景的录像和现在生活情景的录像;学的诗《》之前放一段有关人民千帆竞发、横渡长江的电影片断……这样能够艺术地导入课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我们设计课堂导入时应充分考虑的是:既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气氛,尽可能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还要通过“学生演导”或“师生合导”,在坚持不懈中,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把课堂导入变成展示学生多方面才艺的舞台。这样就能真正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