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企划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创业企划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创业企划书

大学生创业企划书范文1

【关键词】中职卫校;职业能力;创业意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89-01

进入21世纪以后,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是国际职教的潮流。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明显落后,这使得我国中职学校需要加快步伐发展创业教育。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逐步的树立起创业意识,并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行培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要让学生明白创业不能够盲目,让学生对创业有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需要制定出合理的计划,并通过一定的手段与步骤来帮助学生在校学习时获得一定的创业能力,并帮助他们树立起创业的信心,以便于他们走出校园后能够开创出自己的事业。

1 中职学生职业能力与创业意识现状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明显的发展,但是就业问题却越来越严峻,社会上对于毕业生的就业相当关注。在2011年时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96.71,创业率则为12.2%[1],但是从各种类型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中职卫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要明显地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仅为71.09%,而创业路则仅仅为3.63%。卫校毕业生就业率与创业率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职业能力与创业意识不强。很多学生都缺乏足够的就业和创业意识,因此在学校的学习中也不注重培养自己的这些能力,再加上对社会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进行择业时缺乏技巧,没有一个准确的社会定位,使得他们的就业与创业都不够顺利。

2 对他国学生职业能力与创业意识培养方法的借鉴

2.1 开设创业教育必修课程,运用案例进行教学 美国、英国、德国以及瑞典的高等学校都相当重视读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并鼓励学生自行创业成才。同时在高校中大力开设创业课程,让学生对公司的运作、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以及人员管理知识等进行了解。而在进行创业教育时,多是采用案例教学,将本国的成功创业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同时通过对创业教育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独立的完成一份创业企划书,以此来对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进行检验,为学生今后的创业打下基础。

2.2 让社会风险投资基金参与到大学生创业的实际运作中 在美国,风险投资和大学生的创业计划竞赛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为了能够更好地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在美国设立了一系列的风险投资基金来进行资助。而在法国则有200多家创业投资机构在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支持。在英国则有专门的高等教育创新基金在资助大学生创业。在德国为了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则是在大力的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并在呼吁创造出一个能够有助于学生进行独立创业的环境,并且在进入新世纪后其对大学生创业的风险投资资金更是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2.3 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激励的优惠经融政策与措施 为了能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英、美、德、法、日等国家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投融资、税收政优惠政策,同时与民间组织、风险投资家以及高校一起积极地参与到大学生创业行动中,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推动。

3 我国中职卫校学生职业能力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措施

3.1 注重职业指导,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创业意识 必须要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指导,树立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创新意识进行进行培养。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要认识到,不仅仅是进行传道、授业与解惑,同时还需要,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就业进行引导;对于学生则要帮助他们能够从当前的职业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发展,通过学校中的学习来获的未来的前途与职业发展的能力;而对于职业学校则需要树立起“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改造生活”的教育观[1]。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发展。

3.2 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挖掘,帮助学生发展创业思维 创业型人才其在思维上能够打破陈规旧俗的约束,能够随机应变,表现出良好的创造性,并且能够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不依靠思维定势与惯性进行思考[2]。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卫校教师需要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独创性以及可操作性进行培养,并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独到观点表达出来,鼓励他们去积极地探索未知的领域。

3.3 利用成功案例对学生的创业自信进行激发 在职教毕业学生中如果有创业成功的案例,那么将能够更好地激发出学生对于创业的自信,特别是校友中的创业成功案例将有着更强的吸引力与说服力。例如在我校的2006届毕业生中有一位学生想要自己进行创业,在开始因为家长的原因而受到阻挠,教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说服了家长,并对这位同学的创业信心进行了鼓励,到现在这位同学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个社区护理中心。在2004届毕业生中有一位分配到大新县人民医院的学生,她利用上班之余的业余时间制作出了一份与医院实际相符的电子病历档案,医院发给她10万元奖励,而她自己则利用这笔钱进行创业,在学校中引起了较大的轰动。这样的案例能够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创业意识。

3.4 鼓励学生考取技能资格证,对就业与创业资本进行积累 技能资格证对于学生的创业与就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对于卫校学生,想要进行自主创业在很多时候都需要一些医护证书支持。为了能够为学生考取技能资格证书提供正确的引导,我校在积极筹备申办社会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考点的工作。

总之,在中职卫校中对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创新意识进行培养是一项系统的艰巨的工程。在素质教育中创新与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教育中融入这些内容才能够帮助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能力与创新意识,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学会创新、创业与生活。

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业企划书范文2

【关键词】中国 美国 大学生 创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3-0008-04

20世纪70年代末,硅谷创业者的成功,刺激了美国大学生创业热潮的兴起。据斯坦福大学相关人士统计,美国硅谷企业60%~70%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师生创办的,1986~1996年硅谷收入中至少有一半是由这所学校的师生创办企业创造的。美国拥有如此高的大学生创业率和成功率,与其良好的政策环境密不可分。学习和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对于改进我国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美国政府创设的良好政策环境

1.市场准入条件

根据世界银行的《2014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截止到2013年6月,美国的营商便利度在189个国家中排名第四。在美国注册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仅需6个程序,从开始注册到新公司开业仅需5天,所需的费用仅占人均国民收入的1.5%,开公司所需的最低法定资金为0美元。而中国大陆的营商便利度的排名则是第96位,开办企业的难易度排在第158位。办企业成本低、流程快,已成为美国大学生创业率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2.资金扶持渠道

在美国,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是多样化的,如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产业界、科研机构以及非政府非盈利组织机构等。尽管如此,美国联邦政府依然是高校科研经费的最大提供者。据统计,2007年联邦政府各部门提供的科研经费占全部高校科研经费的62%。对大学技术转让的研究表明,大学衍生公司与专利许可的数量与科研经费的支出数额呈正相关。国家对某领域科研经费的增加,能提高学校对此领域的重视度,从而增加该领域的专利获得率,为创业做好技术上的准备。

此外,早在1953年美国国会就颁布了《小企业法案》,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意在帮助小企业获得政府在资金、技术、管理上的扶持。小企业管理局还在众多大学中设立小企业发展中心,不仅加强了学术界与小企业发展的联系,同时也为潜在的或现有的小企业提供财政、营销、生产、技术、管理上的协助,以及创业和商业培训;其帮扶主体不仅包括大学生,还包括社会上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使它们能够通过创业改善生活质量。在1982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小企业创新发展法案》,并实施了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鼓励并援助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1992年又对此法案进行了修改,明确指出:小企业局可以为那些不能按合同期限或正常放宽渠道获得贷款的小企业担保,金额最高可达75万美元的3/4,对10万美元以下的贷款可以担保80%,利率不超过2.75%,担保贷款最长可至25年,平均期限为7年。除了隶属于国家的小企业管理局提供的融资担保外,还设有区域、社区担保体系,政府还通过政策引领,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如加大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额度并减免利息,获得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种子资本等。美国完善的融资担保体系,极大程度地化解了初创企业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困境,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了较为宽松的信贷环境,提高了学术创业者利用科研成果创业的积极性。

3.知识产权法案

美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完善知识产的保护法。在1980年颁布《贝多法案》和《史蒂文森――魏德勒技术创新法》之前,但凡是由政府机构资助而创造的科研成果,其所有权都归属于政府,未与联邦机构协商,任何人无权使用。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提高大学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和民用价值,《贝多法案》和《史蒂文森――魏德勒技术创新法》规定:允许大学或国家实验室保留由联邦政府经费资助所得的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并鼓励将研发成果下放给小企业;大学有权获得由联邦政府出资的研发成果的转让收入,并与发明人共享。这两部法案的颁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使大学管理者和教师对创业的态度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促使大学衍生公司大量兴起。随后1982年的《小企业创新发展法》、1986年的《联邦技术转移法》、1989年的《国家竞争力技术转移法》、1992年的《小企业研究和开发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又对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条例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以上法案的颁布和实施,不仅保障了创业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校企之间的合作,促成了以科技为核心的创新企业的大量崛起,也使得大学的功能更加多样化,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4.培训指导服务

创业服务机构是创业链条的中间环节,它既可以帮助创业者降低企业的成本和风险,提供政策咨询、专家帮带等服务,还可以提供融资渠道、吸引风险投资、促进技术转移、进行商业培训,具有企业剂的作用。美国的企业孵化器种类众多,早在1985年美国就成立了全美商业孵化器协会,为创业者提供了办公设备和空间,提供了培训和交流平台,降低了企业的运营风险,提高了大学科研成果的商业转化率,实现了企业和人才的双重孵化。诸如此类的孵化机构还有大学科技园――意在加强大学和企业之间有效衔接,促进大学衍生公司的形成;技术转移办公室――帮助学术创业者进行市场调研、拟撰创业企划书、筹集风险投资、谋得创业地和必要的设备、新产品的评估等“一条龙”服务。除了实体的创业服务机构,美国还有专门的网站,提供法律咨询、专家帮带等服务。

二 我国大学生创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大学生创业兴起于1997年,但参与率一直偏低。据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的一项报告显示,在发达国家中,大学生创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20%~30%,而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1%。不仅如此,创业成功率也偏低,据2004年教育部调查97家早期学生企业,盈利的仅占17%;学生创办的公司,5年内仅有30%能够生存下去。政府如何充分发挥其驱动功能,激励大学生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已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政策认知度、完善度较低

与美国大学生的高创业率相比,我国的创业率实在是相差甚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政策的认知度较低。2015年1月,《北京市创业青年群体调查报告》显示:有22.9%的北京创业青年不了解北京的创业政策;有30.8%的创业青年称从未享受过政策。对于政府相关机构来说,这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不论制定多好的政策,不被大众所熟知,依旧是徒劳无用的,对于创业者来说,也是一种遗憾。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相关的法律条文虽已逐渐专业化,但是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现存的法律文件中,如《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制度的供给都太过概括,大都以宏观倡导为主,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其次,有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门性法规严重不足,很难提供全面的保障。缺少关于科研成果价值评估的具体规定,使科研成果在利益分配的过程中,无法得到充分的法律保护。

2.资金扶持力度不足

在我国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自有资金,亲友资金、政府融资、风险投资、银行贷款。然而,与美国政府是主要承担者的境况相比,自有资金和亲友资金成为我国大学生创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据“2015年创业邦30岁以下创业白皮书”调查显示,在我国创业启动资金有50%来自个人储蓄、14.86%来自于亲友资助,而仅有1.36%来自政府补助或创业基金,银行贷款的所占比例更甚,竟为0%(如图1所示)。这主要是因为,在我国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小额贷款机构几乎没有;国家对于政府这类公益资金的管理和申请流程尚未作出明确的规定;政府提供的小额贷款金额有限,并且申请手续复杂、要求高、时间长;贷款的偿还期较短,对于想贷款的学生来说无疑会形成心理压力;风险投资的获取途径少、金额少。

启动资金来源图

3.缺少风险化解、权益保护制度

大学生在创业这个群体里仍然属于弱者,面对复杂的创业环境和动荡不安的市场,由于经验少、实践能力不够成熟,往往会面临巨大的风险,极有可能导致创业失败。我国现有的政策中,帮助大学生化解创业风险的力度太小,致使创业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多数情况下都由创业者自身或其家庭共同承担。正因为我国对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权益没有做到较好的保护,缺少相应的风险化解机制,缺乏完善的创业退出机制,才会使许多大学生对创业望而生畏,安分守己地选择岗位就业。而美国现如今已然建成了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为创业资本提供了若干条畅通的退出渠道,有股票主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第三市场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创业者的后顾之忧。

4.培训帮带服务不到位

从我国目前已建立的创业孵化基地来看,大多数都依托于与科技园区的合作,并非是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而设立的,而且这类孵化基地一般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并且对于已使用的孵化基地,其功能明显不足,远不能够为创业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美国小企业发展中心其设立的目的就是帮助小企业解决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大多数小企业发展中心都坐落于大学校园中,对于大学生来说更为方便,使创业中的资金、技术、风险、法律、管理等问题都能够得到及时的咨询和解决,不仅如此,它还为预创业者发掘创业商机、提供创业培训等服务。类似于这样的机构还有企业孵化园、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办公室等。其系统的创业服务平台,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5.缺乏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

政策的制定固然重要,但是政策的执行情况、落实水平、影响效果等也不能忽视。政策的定期检查监督,不仅能够有助于其进一步修改完善,还有利于政策的普及。在美国,政策的执行力度大、落实到位、普及度高,这也是促使许多大学生选择创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到目前为止,在我国还缺少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

三 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展望

1.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创业氛围

提高政策的认知度,使政策真正做到惠及民生,应适当拓宽传播形式。如建立一个权威的官网,提供一个专门的平台,介绍相关政策,并提供咨询问答服务,对于疑惑之处随时可为之解答;现如今人手不离电话、人人都有微信,可以借助这个便利条件,开通相关的微信公众号,使之更加贴近青年的生活,更能深入人心。同时,政府应联手大众传媒和学校,鼓励创新创业和冒险精神,对于成功典范的正面能量多加宣传,努力营造既能鼓励创业又能容忍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

2.建立专项基金,保障资金来源

资金问题仍然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瓶颈。在借鉴美国融资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建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基金的设立,完善基金的管理模式和申请程序;简化相应文件的审批环节,公开审批流程,降低中小企业的注册门槛;为大学生创业开通小额担保的绿色通道,简化担保与反担保的手续,强化担保基金的独立功能;提高小额贷款额度,适当延长贷款的偿还期限;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银行、天使投资人、行业协会等组织为大学生提供资金扶持,并对这些组织给予适当的税费减免作为鼓励;健全大学生创业的贴息补息政策,对于毕业后未就业但积极参与创业培训的个人和个人收入低于最低工资的创业者予以补贴。

3.加大规范力度,完善实施细则

目前为止,我国各部门,如教育部、劳动部、人力资源部等,都出台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但正是由于政出多门,且各自的着重点都不同,致使许多条文都有一事多译的矛盾现象出现,易混淆创业者的判断,政府应协调各部门出台一部具有整体性的权威政策“以正视听”。制定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细则,明确规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权属、利益分配等实施细则,使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更加规范化、法制化,同时修订我国的相关文件,完善其中较为滞后的内容。在大学校园内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聘请专业人员负责管理相关事宜,改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评估机制与奖评制度,鼓励科研成果的转化。建立并完善创业的退出机制,降低大学生的创业的风险和顾虑。

4.丰富服务内容,提高孵化能力

构建国家、省、市、高校四类创业孵化基地相互扶持、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的良好格局,以国家级创业基地为首,形成金字塔形的创业孵化运行模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综合。丰富孵化基地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和孵化能力,从经营培训、发掘商机、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到管理咨询、企业融资、风险投资、法律援助,为创业者提供全面的服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按人口比例建立一定数量的孵化基地,保证国家各地区创业水平平衡发展。尝试构建网络平台与实体机构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建立官方权威网站,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建立省级、市级大学生创业项目库,并丰富其中的项目种类和数量,提供项目推荐、指导、评估等服务。同时,建立相应的专家库、经验库,对缺乏经验的大学生提供专家引导和帮带的实质。

5.纳入考核体系,做好督查工作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的评估考核和奖励机制,对于业绩较好的企业,适当予以税费减免或经济补贴资助;对于业绩较差的企业,严格遵守市场的竞争原则,优胜劣汰;对于信誉度或名誉度较差的人想二次创业,应先做出评估,随后再决定是否给予创业资助。把大学生创业率、政策的落实度纳入到政府的考核体系中,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并加大力度做好政策的落实和督查工作,使政策能够真正地走到群众中去,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参考文献

[1]董晓红.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2]陈宝森.当代美国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张凤有、张继栋、余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成果汇编(2012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5]屈金轶.休学创业尤需软环境护航[N].中国教育报,2014.12.15

大学生创业企划书范文3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154-02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本课题组通过对716名安徽民办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度、对学校培养方式、对自我能力的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1)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度。调查发现,24.0%的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很感兴趣,35.1%的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比较感兴趣。有近六成的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感兴趣,因此学校应当再加大宣传力度,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关注度。(2)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培养方式。调查发现,在学校创新创业的培养方面,六成大学生表示会参加学校创新创业课程的选修,但50.3%的大学生对选修课程的设置及选修的效果不太满意,还有10.5%的大学生选择“不清楚”。(3)大学生对自我创新创业能力评价。在调查过程中发现,41.0%的大学生对自我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一般”,仅3.6%的大学生选择“很强”,还有38.3%的大学生选择“较差”。整体评价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自我创新创业能力评价较低。

本研究组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对现阶段民办高校在创新创业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检讨,整理归纳出以下几个问题点。

1.高校缺乏系统的培养规划。首先对高校用SIPOC来分析,更直观地展现各相关方的关系。

从SIPOC图表可看出,学校的顾客是学生和社会,学校通过培养/教学的过程输出的结果是有知识技能的学生,最终要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民办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主要是开设选修课,进行“填鸭式”讲解,上课形式单一,不考虑不同创业类型的差异,举办几次创业讲座就完成了创新创业教育,没有持续跟进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情况,无法得知培养的效果。学生的需求是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社会的需求是转型调结构。只有从顾客的真正需求出发,来检讨学校对创新创业的培养,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

2.高校对创新创业的培养不主动。从高校开设的课程及培养规划来看,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改革力度小,依旧用老的方法循规蹈矩上课,依旧用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而创新创业的培养结果大多数要毕业后数年才能看到。

3.高校对创新专业的研究不足。现阶段,毕业生的就业困难与企业招生难共存,说明高校开设的课程以及培养的学生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有的专业说是闭门造车都不为过。企业由于有充分的市场竞争,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较大,对人才技能的需求就是市场的需求。

三、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建议

1.建立高校创新创业的培养体系。各高校可视具体情况,成立类似“创新创业”项目组,统筹规划协调本校各专业各平台的“创新创业”项目。从市场调查及顾客分析开始,通过VOC(Voice Of Customer顾客的声音)找到痛点,用质量屋等类似方法层层分解,直至找到高校需要开展的具体工作。这里说的痛点,都是站在顾客的立场找出的问题。

痛点1:如何找到合适的项目?这是大学生创业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熟悉领域,高校的确不能替每个学生都找到合适的项目。

建议:首先,从大往细分,高校可以开设市场调查、市场营销之类的课程,少学术理论,多案例教学,让每个学生掌握选择合适的项目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同时,高校可将不同的领域归纳分类成几个大类,如网销类(食品、生活用品等)、集成电路类、动漫类、服务类企业等,不同的类别成立专门协会,找出他们的商业模式,组织小组成员研讨,编制创业企划书,通过模拟实践来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其次,高校也可以和企业合作,由企业从市场角度提出部分创新创业项目。

痛点2:学生不清楚自己的专长。这是指学生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创业,也不清楚创业适合选择哪种行业。

建议:学校应成立学生职业测评中心,根据不同的性格及不同的爱好给出较专业的建议,让学生提前了解自己的优势,比较适合在哪些行业发展,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痛点3:害怕创业失败。这是大学生创业者不可避免的很关心的问题。大学生没有创业经验,无资金支持,无经验丰富的经营团队,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很高,会造成资金亏损,影响创业士气。

建议:首先,现在风险比较小的创业项目是和企业合作,类似小微企业。资金和办公场所均由企业提供,创业项目在企业内部以入股的方式进行。其次,在学习中鼓励学生创业,由学校提供创业场所,同时保留学籍,让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创新创业浪潮,提前积累经验,为学校跟进管理创新创业的效果提供数据的支撑,可以反馈给学校改革培养方式。第三,高校可以与学生合作成立创业项目,提高创业的专业性,同时借用高校的平台去推广产品,高校的项目负责人也亲身参与创新创业,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尝试。

痛点4:创新创业的培养体系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高校对创新创业的培养效果不明确,采用的大都是用课件上课灌输的方法,高校也很少做人才市场需求和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的调查研究,往往照搬硬套多年不变的陈旧的专业培养计划,老师也缺乏创新创业的实际经验,无法从根本上对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指导。

建议:首先,解决师资问题。如前面提及,高校可以考虑让老师参与部分创新创业项目,同时多请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及创业成功的人员来高校实际参与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其次,改革培训课程。多以W生需要的――市场为导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创业教育专家学者的智慧,设定有针对性的培养创新创业的课程计划。第三,在上课方式上,应改变同专业、同班级在一起上课的做法。根据前面描述的区分不同创业的类别,同一类别或相似类别的学生在一起上课。上课也避免满堂灌式的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在每个小组设立创业项目,由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完成这个项目。每月还可以邀请企业高管或创业成功人员来现场点评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做到良好互动。

2.建立对高校创新创业的评价体系。民办高校对创新创业的评价尚未完全形成体系,但建立专业的创业评估机构不可缺少。对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有效评估,不仅能为学校提供教育反馈,更能起到监督创业教育质量和宣传,扩大创业教育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点设定权重来考评。(1)从项目自身的创新。(2)适合的课程评价。(3)老师的资历及论文著作(有创新创业经验加分)。(4)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力(是首创或者跟随)。(5)毕业校友的成就。(6)毕业校友创建企业情况等。包括创新创业培养全过程,特别包含结果。特别强调应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来调查取得数据,对院校和社会两级进行创业教育发展性评估。校级创业教育评估机构将对学校的创业教育进行内部评估,评估专家可包括学校评估专家、分管教学副校长、各学院院长、有经验的创业老师组成。

3.高校对创新项目的研究。高校要紧密联系国家的一系列重大战略规划,如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等。现在各类互联网企业层出不穷,创新每天都在发生,针对中制造2025的产业智能升级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各类机器人产业及人工智能发展迅速。高校要结合市场需求,开设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专业,与国家战略规划相符的专业。高校可定期从第三方调查机构获取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各行业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培养专业及方向,也可与企业共建培养人才,让高校的触角直接深入到市场,提高对市场变换的灵敏度。虽然安徽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还存在各种困难和不足,但可以看到的是各高校都在行动,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各自的不足和机会,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育平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

Explore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ultivate Talents of Private Colleges in Anhui Province

CHEN Fang

(Anhui Wenda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efei,Anhui 230000,China)

大学生创业企划书范文4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能性特征,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延续、提高和发展。它典型的应变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课程设置应始终围绕培养对象的职业能力这一主题,将课程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结合,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效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教学,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

图1-1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相关课程模式

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面对信息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片面追求专业理论的系统、精深和广博,或者片面强调单一技能的熟练,已经不符合面向未来的高等职业人才的要求。围绕市场营销专业整体课程体系架构,我们认为建设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从九个方面来进行,即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网络营销实践教学模式、营销模拟实验室建设、国际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电子商务实验室平台建设、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模式、消费行为学实践教学模式、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和毕业设计(论文)多元化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模式

(一)实践教学组织模式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需要通过教学模拟环境和网上模拟环境理解、解析、认知专业知识,掌握从事市场营销职业所需的技能,实现学院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为此,东软信息学院实施了“1321”的教学模式,即每学年有三个学期,两个理论学期,一个实践学期,每学年的实践学期平均为80学时左右,实践学期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分别是大学一年级完成概念实习、大学二年级完成技能实习,大学三年级完成毕业设计。

图2-1市场营销专业实践学期三个阶段

实践学期的三个阶段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动脑又动手,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强调职业素质的培训。在实践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可分为课内实验、阶段实训和毕业实践。

课内实验是根据课程内容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进行的实验,一般安排在课堂教学期间,与课程同步进行,由任课教师组织在校内实验室或计算机房进行。其主要目的在于对专业知识了解和运用,尤其是对专业课程知识点逐个认知和技能点的训练。

阶段实训是一门或几门课程讲授完成后,为了将知识系统化所进行的训练,一般为一周到两周的时间,由实训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在实验室或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主要目的在于将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有机的结合。构成相对完整的知识链条。

毕业实践体现市场营销知识的综合应用,考查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调动学生的创造力。一般为三个月到半年,由系部总体布置,实习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在校外实习基地或相关企业内进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检验,能够通过知识的学习积累结合实际进行创新,最终使知识线和技能线和谐拼接,完成市场营销专业的学习任务。

(二)市场营销教学组织模式

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具体讲,也就是企业市场营销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除理论讲授外,还要求有课堂讨论、计算机模拟、社会实践、案例分析、市场调查、营销策划、营销咨询与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调查分析、市场预测、定量研究等操作性较强的技能训练,并适应知识创新的需要积极推进市场营销教育创新。

图2-2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环节

(三)校企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图2-3东软信息学院SOVO运营模式

东软信息学院设立了SOVO(StudentsOffice&VentureOffice)——大学生创业中心,把申请进驻中心的学生都按照“虚拟公司”(VirtualCompany)的形式来组织,公司中设有“董事会”、V-CEO来负责组织、管理“虚拟公司”的运营,学生在虚拟公司中轮流担任不同角色。创业中心下的创业公司可以得到学院数字化教育研发中心的项目支持和东软创业投资公司、大连软件园创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投资支持,是学生理论与实践达到无缝链接的基地。同时,东软信息学院拥有东软集团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高新园区华光新技术有限公司、大连新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数十个校外实训基地,与SUN、IBM、HP、松下电工等企业合作建立的企业实验室,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项目训练提供了保障。

三、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相关课程设计

(一)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旨在基本掌握市场营销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以致用,对市场营销实务操作进行专题培训,注重实用性和可实施性,紧密结合企业市场和营销岗位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市场营销实战能力。教学形式包括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学习法、模拟法、角色扮演法、专题讲座、亲身实践等。教学方式鼓励勤于思考,踊跃发言,鼓励发散性思维,养成写报告的习惯,摒弃完成作业的思想,以企业实际实施要求为考核标准,模拟企业环境,实施市场行为。教学效果评估包括理论知识测试,演讲和发言踊跃性、创意和深度,论文、分析报告、企划书等文档写作水平,营销工具使用水平,营销实际业绩评价。

(二)毕业设计(论文)多元化模式

毕业设计(论文)是对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检查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毕业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并能否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过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来约束指导教师和学生,能更好地促进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选题、教师指导、教师评阅、学生答辩等各环节中结合实践能力的运用和培养,确定具体的管理程序与要求,促使指导教师和学生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去完成毕业设计工作,以确保毕业设计更好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国际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鼓励学生上网或是查阅相关书籍杂志,了解国际营销理论的最新发展,让学生能利用所学理论来指导营销的实践操作,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及推广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对国际营销实务和案例进行分析,充实和巩固理论知识。就目前我国企业国际营销实践中的理论及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会或辩论会,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实践性教学借助simtrade实习平台,每个学生分别注册一个自己的公司,组建“模拟营销公司”,结合国际市场营销所学内容开展“虚拟营销”活动。通过考核学生的销售量和盈利情况来评定学生的成绩,让学生在轻松的“寓教于乐”环境中,了解营销活动的全过程以及业务的处理程序以巩固理论知识。

(四)营销模拟实验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络通讯技术构造一个有效的无风险的营销环境,让学生扮演企业营销主管的角色,从各个角度分析营销案例,进行营销决策,并且得到决策的结果,然后做出下一阶段的决策。这种模拟营销实践的方式,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培训质量,又避免了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决策风险。市场营销模拟实验不同于一般的以理论和案例为主的教学,而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其最大特点是"在参与中学习"。在实际演练中,学生会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涉及企业整体营销战略、产品研发、价格制定、生产安排、广告策略、资金需求规划、市场与销售、财务经济指标分析、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

(五)网络营销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网络营销,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崭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是近年来众多营销理念的进展、凝练和升华。网络营销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作为软件示范学院的实践性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网络营销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够体验到网络营销的内容和流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工作需求的能力。主要包括营销平台建设、网站营销策划和营销实践。营销平台建设包括网站功能策划、网站风格策划、网站技术选择等;网站营销策划包括营销模式的选择、营销费用的预算等;营销实践由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的企业作为实践基础,为企业策划并制作网络营销的网站,并且与实际的业绩要联系在一起,体现学生所学课程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特色。

(六)消费行为学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消费行为学研究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和劳务的行为规律,需要“理论内容重深入浅出,实践教学重技能培养,理论与实践重紧密衔接”。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校内市场营销实践活动,根据实际的销售情况,从消费者个性特征、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心理活动、消费者群体等方面了解消费者心理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让学生根据实际营销活动的销售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中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如以学生为消费者进行心理小测验;并共同分析讨论测验结果。组织学生到企业和市场实地调查和了解消费者行为,亲身感受作为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变化过程等。

(七)电子商务实验室平台教学模式的研究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近年来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建设电子商务实验平台,在一个协同化、集成化的开放型的电子商务平台上,通过电子化手段,完成信息、产品采购、产品交易等实践性电子商务初步应用的活动。实验平台主要包括信息展示和电子商务两部分。信息展示主要建设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的电子商务应用,包括信息录入、查询、修改、预览、删除等功能,选择旅游行业信息或企业商务应用作为实验平台的基本建设内容。电子商务平台部分包括各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在网上企业动态、行业信息,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检索产品和浏览等内容。

(八)会计电算化实践模式的研究

会计电算化课堂讲授以引导启发为主,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加强课堂讨论,使学生充分参与,以提高其交流技巧和理论分析能力。加强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建立考察和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将企业会计信息化经典案例引入教学中,辅导教师在网上与学生交流。重视教学手段的建设与更新,建立并完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软件网络模拟实验室,自制多媒体实用型电子教案的互相交流,实行多种形式的专门辅导,巩固教学效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全方位进行教学媒体设计和教材编制。

(九)经济法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经济法课程以案例教学、疑案抗辩、模拟法庭、旁听审判、设立“第二课堂”等实践性教学形式,充分发挥法学素质教育的功效。模拟法庭通过学生模拟审理全过程,在检验理论掌握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应变能力,形象、直观,印象深刻。带领学生到法院旁听审判,使学生在熟悉程序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掌握实体法的具体运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对疑难案例采取控辩式、正反方辩论式等对抗方式进行讨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开展法制宣传、社会调查活动,检验理论知识并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迈克·R.所罗门,爱诺拉·W.斯图加特.市场营销学(实践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李海琼.市场营销实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王文艺.市场营销实训指导手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秦燕.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训[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

[5]刘希平,刘安平.网络营销实战[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6]卢泰宏.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信息检索

下一篇中国谜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