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华兹华斯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华兹华斯的诗范文1
关键词: 威廉・华兹华斯 浪漫主义 颠覆 抑制
新历史主义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文化和文学界,它在70年代末已经初露端倪,即在文艺复兴研究领域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批评方法,而且这种阐释文学文本历史内涵的独特方法日益得到西方文论界的认可。新历史主义主张我们不可能对历史进行任何“置身于其外”的客观分析,对过去的重建只能基于现存的文本,这些文本是“我们依据我们自己的特殊的历史关怀予以建构的”。蒙特洛斯对新历史主义的理念给出了一个简明扼要的界定: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新历史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文本历史主义,是一种与历史发生虚构、想象或隐喻联系的语言文本和文化文本的历史主义,是一种带有明显的批判性、消解性和颠覆性特征的后现代主义的历史主义。格林布拉特的两个重要的概念:“颠覆”与“抑制”。颠覆是指对代表统治秩序的社会意识形态提出质疑,使普通大众的不满得以宣泄,而抑制则是把这种颠覆控制在许可的范围内,使之无法取得实质性的结果。本文从新历史主义批评的这两个基本概念入手,对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进行分析。
一、华兹华斯的成长历程
1798年,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与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合作出版的《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标志着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华兹华斯的诗歌描写湖光山色和田园生活,歌咏大自然的美,是“湖畔派”诗人的主要代表。他的诗风格淳朴,清新自然,英国诗人雪莱称他是“讴歌自然的诗人”。华兹华斯的人生与诗作都与大自然水融,他一生定居于山野乡村,与青山为群,和绿水做伴。他以饱含感情的文字赞美大自然,发掘湖光山色、花草虫鱼等对人类心灵的影响。可以说大自然是华兹华斯的良师益友。是什么使他醉心山水,从大自然中寻找慰藉。难道是他天性使然?让我们看看华兹华斯的成长历程。
华兹华斯降生在一个律师家庭,他有过短暂的欢乐幸福童年。在故乡的青山上,他和妹妹多萝茜一起追逐嬉戏。然而就在他忘情地游玩于青山绿水之中流连忘返的时刻,母亲抛下华兹华斯永远地离开了人世,那年华兹华斯8岁。祸不单行,5年后他的父亲也匆匆地离开了人世。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的他只得投奔亲戚。尽管如此,这段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对他以后的人生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他的诗作里充满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1787―1791年他就读于剑桥大学。在这期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暴发了,诗人热情洋溢地投入了这场革命,他曾两度去法国,但不久因为经济原因被唤回祖国。没过多久英法两国交战,诗人的革命梦想破灭,他失去了革命热情,从此隐居于风光秀丽的湖区,再度与自然为伴。
可见华兹华斯是自己革命理想破灭之后,心灰意冷,才退隐山林,从大自然中寻找安慰。难道他像我国晋宋时期诗人陶渊明那样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生活?虽然华兹华斯“性本爱丘山”,但他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真的从此与世事隔绝,过起了远离尘世、宁静悠闲地日子。
二、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
《抒情歌谣集》压卷之作《丁登寺》是1798年华兹华斯在其妹妹多萝西的陪伴下故地重游后所作,叙述了与其妹妹重游丁登寺时的感受和思想变化。怀河河谷及丁登寺的美与宁静给诗人留下深刻印象,天地一片安详,使他深感慰藉,令他遐思无限。
全诗大致分为五节,用内心独白的形式,采用无韵诗(blank verse)的格律写成。第一节从Five years have passed; five summers with the length开始到The Hermit sits alone结束,主要描写诗人五年后故地重游时的所见所闻。第二节从These beautious forms开始到We see into the life of things结束。在此节中,诗人回顾五年前与妹妹初次游历怀河河谷和丁登寺时所留下的深刻印象及其对诗人心灵的冲击和净化。美好的景物虽已久违,但从未忘怀。第三节较短,可以看做是一个过渡,也可以看做是对第二节的肯定或强调。它以If this be but a vain belief开始,以How often has my spirit turned to thee结束。自然帮助华兹华斯从“无益的烦闷和世界热病的沉重地压迫”中解脱出来。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诗人是如此频繁地在精神上转向“绿叶葱茏的怀河”和怀河所代表的自然。在第四节,诗人回到诗歌的开头。此节从And now, with gleams of half-extinguished thought开始,到Of all my moral being结束。在此节中,诗人对比此次游历与年少时初次游历的不同,由第一节作铺垫,强调重游对未来岁月的影响。在当下的愉悦中,诗人欣慰地想到未来岁月的生命与粮食正蕴藏。
第五节,也是诗的最后一节,从Nor perchance,/ If I were not thus taught到最末一行结束。这一节主要为诗人对其妹妹的“劝勉之言”。诗人在妹妹身上看见了过去的自我(“在你的嗓音里/我捕捉住从前心灵的语言,在你顾盼流转的/野性的眼睛里,我再一次重温了/往昔的快乐。”),他希望妹妹也能回归自然,也能培养、发展出一种与自己一样的对自然力量的深切领悟。
在《丁登寺》这首诗中,华兹华斯探讨了人与自然、自然与人生的相互关系。自然之于人,有如神灵之于虔诚的教徒,而要得到自然的启迪和护佑,正确的途径就是像诗人一样回归自然,崇拜自然,返璞归真。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如火如荼,由此引发了英国内部的动荡。正如Geoffrey Durrant所指出的那样:“《丁登寺》可以看作英国式想象在18世纪末面对由革命和战争的热情所带来的不安,面对与科学不断增强的疏离感所带来的不安,特别是面对商业、工业城市不断发展壮大所带来的不安时的经典表达。”
颠覆是指对代表统治秩序的社会意识形态提出质疑,使普通大众的不满得以宣泄,而抑制则是把这种颠覆控制在许可的范围内,使之无法取得实质性的结果。华兹华斯把自己的真实意图隐藏在诗行中,让读者自己细细体会。他的不满与愤怒,抱负与期望,只是徘徊在字里行间,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种颠覆是权力产生的,权力本身就“建立在这种颠覆的基础之上”,通过抑制颠覆来强化统治。(杨正润,1994)
华兹华斯的另一首诗作《伦敦,1802》,是运用这一理论的最佳例证。十九世纪初,在英国,商业资本的发展和海外的掠夺,使地主和中产阶级的一部分人发财致富,社会贫富悬殊。诗人深感国人重视物质利益、自私、精神沉闷、缺乏内心的欢乐。这首十四行诗的前四行,“弥尔顿,您应该生活在今天!/英国需要您:它是泥沼,死水一潭;/圣坛、刀剑、纸笔,火炉旁,/雄伟富丽的大厅与闺房”,表达的是诗人对英国沉闷腐朽现实的痛心疾首,希望借弥尔顿的献身精神,把英国从堕落的现实中拯救出来,“啊!扶我们起来,再回到我们身旁;/给我们礼让、美德、自由与力量/您的灵魂象颗明星远在天边;/您的声音象是大海的激浪,/纯洁好似朗朗的青天,自由而庄严”。
《世事让我们过分劳心》是一首带有社会批判性的十四行诗。在诗的前八行中,“我们对大自然的召唤视而不见;/为了蝇头微利,我们八灵魂弃捐/大海沐浴在月光之中,/大风呼啸昼夜不停,/现在象安睡的花儿一般沉静……”人们龌龊的金钱交易,与大自然月光海水交相辉映,与风云变幻的图景形成鲜明对照。从第九行中间开始,诗人表达了宁愿做个异教徒以求与大自然为侣的想法。在诗的结尾大海引起的联想涤荡了前面数行使人感到郁闷气氛,把人带入美妙的神话般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忘却樊笼、返归自然的喜悦。诗人面对英国社会风气的低下,商业意识的滋长驱使人们绞尽脑汁攫取财货的社会现实,虽然满腔愤怒,但无能为力,到最后只能忘却烦恼,回归自然。
三、 结语
本文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尤其是格林布拉特的“颠覆”与“抑制”两个概念,简单分析了华兹华斯的成长历程及其三首诗作,认为华兹华斯虽然一生寄情山水,追求超尘脱俗,但内心恬静淡雅,浪漫飘逸,朴实无华,长期生活在尽享天地之灵气的湖区,其诗作多以描写大自然和人生关系为主题,咏颂大自然这一人生快乐和智慧的源泉,被誉为伟大的“自然诗人”和“诗的风景画家”,其名作《咏水仙》、《丁登寺》、《孤独的收割人》、《致杜鹃》等被后人争相传诵,但其实是怀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只能寄情山水,将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及对不平等社会的憎恶反映在作品中。大自然对华兹华斯来说,既是心灵的归宿,又是灵魂的避难所。面对残酷而黑暗的社会现实,他无能为力,只能选择逃避。
参考文献:
[1]罗选民.英美文学赏析教程(散文与诗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孟庆枢,李毓榛.外国文学名著鉴赏:上册[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3]孙华祥.文学文本:阅读与阐释[M].济南: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
[4]周永启.英诗200首赏译[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8.
华兹华斯的诗范文2
【作者简介】赵光旭,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在站博士后。(上海 200135)
【内容提要】20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批评对浪漫主义文学持否定态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认识到现代主义文学批评对浪漫主义文学思想的批评有过激之处,是现代主义受到浪漫主义影响之后的逆向反应。实际上,在浪漫主义文学中已经孕育了许多现代主义因素。本文通过与现代主义的诗学概念“顿悟”进行对比,认为华兹华斯的诗学观念“瞬间”在其客观机制、叙事手法和感官意象方面都具有现代性特征。
【关 键 词】华兹华斯/瞬间/顿悟/现代性
【正 文】
在文学发展史上,一个文学流派或思潮的发展往往是对前一个文学流派或思潮的强烈反拨。对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研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批评就持强烈的批评态度。例如,浪漫主义诗学认为,诗歌是“宁静回忆起来的感情”[1] (P16),现代主义文学批评则认为,诗不是感情,也不是回忆,也不是宁静,而是许多经验集中后的东西,而且人的创作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等等。[2] 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人们对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对浪漫主义文学的批评观点开始有了新的认识。除了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不同之外,人们所看重的是现代主义怎样成为浪漫主义的继续。科尔默德认为,20世纪现代派的象征主义诗学直接来源于浪漫主义诗人对诗歌的崇拜。[3] 弗莱认为,浪漫主义作为一个思潮并没有在20世纪初结束,而是一直延续到现在。[3] 显然,现代主义文学批评对浪漫主义文学思想的批评有过激之处。布鲁姆将这种对浪漫主义的批评视为受到浪漫主义影响之后的一种逆向反应,即“影响的焦虑”[3]。如何评价浪漫主义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通过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就能做出结论。其实,浪漫主义文学中已经孕育了许多现代主义文学的因素,华兹华斯的“瞬间”诗学概念就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
一、“瞬间”与“顿悟”的客观机制
“瞬间”是华兹华斯在其长篇传记史诗《序曲》中提出的一个诗学概念,用来指因为某种东西引起作者对过去生活的回忆,通过这些回忆,作者在不经意的刹那间领悟到更高层面的意义。[4] (卷12,208行)自从华兹华斯提出“瞬间”诗学这一概念以来,许多批评家,特别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批评家提出了一些与之相类似的看法,如斯蒂文斯的“觉醒的时刻”(moment of awakening)、伍尔夫的“敏锐的瞬间”(exquisite moments)、庞德的“魔幻的瞬间”(magic moments)以及乔伊斯的“顿悟”(epiphany)等等。[5] 综合这些概念,笔者认为乔伊斯的“顿悟”思想更有代表性,所以暂且借用这一概念来代表整个现代派文学批评关于精神显现这一现象。“顿悟”本是宗教术语,是指突然的精神感悟。在基督教中它是指初生的耶稣在东方三贤(the three Magi)面前的突然显现。[6] 后来乔伊斯把该术语移植到文学领域。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初稿中他首次对这个术语作了如下界定:“所谓顿悟,指的是突然的精神感悟。不管是通俗的言词,还是平常的手势,或是一种值得记忆的心境,都可以引发顿悟。”[7] (P211)
在对“顿悟”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中,现代主义文学批评首先强调的是引起“顿悟”的东西的“卑微性”(trifleness)。莫里斯·贝佳(Morris Beja)在对“顿悟”和“幻想”进行对比时,提出了“顿悟”的“一般性”标准,即“顿悟”是由琐事或微不足道的东西引起的。他说,“但丁在《神曲》最后看到上帝光彩焕发,那是幻想;而现代主义的顿悟与引起顿悟的原因是不成比例的。”[6] 不难看出,对“顿悟”卑微性的强调实际上突出了“顿悟”的具体可感的客观现实性。罗伯特·兰波(Robert Langbaum)曾指出,“17世纪英国诗人沃恩的诗行‘几天前的晚上,我看到永恒/就像一个纯净的,无穷无尽的光环’不是‘顿悟’,而是一个对幻想的陈述,因为我们感觉不到任何东西,永恒也只不过是像一个大光环而已。”[6] 兰波进一步指出“顿悟”是由外在的事物引起的,但同时也离不开对这些事物的观察者。被观察事物的物质性(whatness)的瞬间放射(radiance)引起观察者心灵的发光(luminousness of the mind)。随着放射的不断强化,美的崇高的品质,鲜明的审美意象等便在观察者的脑海中产生了。值得注意的是,物质性的放射和心灵的发光是很难区分的,因为物质性的发光是一个内在化的过程,即观察者对物质性深入体会的过程。当这一过程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观察者所观察的事物便成为一个既是客观化也是主观化的意象。
华兹华斯的诗范文3
2、完整歌词如下:
这是一片很寂寞的天
下着有些伤心的雨
这是一个很在乎的我
和一个无所谓的结局
曾经为了爱而努力
曾经为了爱而逃避
逃避那熟悉的往事
逃避那陌生的你
这是一片很寂寞的天
下着有些伤心的雨
这是一个很在乎的我
和一个无所谓的结局
再也不知道你的消息
再也不知道你的秘密
只有那熟悉的往事
只有那陌生的你
在那些黑色和白色的梦里
不再有蓝色和紫色的记忆
在这个相聚又分手的年纪
总有些雨打风吹的痕迹
为了那苍白的爱情的继续
为了那得到又失去的美丽
就让这擦干又流出的泪水
化作漫天相思的雨
为了那苍白的爱情的继续
为了那得到又失去的美丽
就让这擦干又流出的泪水
化作漫天相思的雨
这是一片很寂寞的天
下着有些伤心的雨
这是一个很在乎的我
和一个无所谓的结局
再也不知道你的消息
再也不知道你的秘密
只有那熟悉的往事
只有那陌生的你
在那些黑色和白色的梦里
不再有蓝色和紫色的记忆
在这个相聚又分手的年纪
总有些雨打风吹的痕迹
为了那苍白的爱情的继续
为了那得到又失去的美丽
就让这擦干又流出的泪水
化作漫天相思的雨
为了那苍白的爱情的继续
为了那得到又失去的美丽
就让这擦干又流出的泪水
化作漫天相思的雨
为了那苍白的爱情的继续
为了那得到又失去的美丽
就让这擦干又流出的泪水
化作漫天相思的雨
为了那苍白的爱情的继续
为了那得到又失去的美丽
就让这擦干又流出的泪水
华兹华斯的诗范文4
无意插柳柳成荫的效果使我倍感振奋,从此有意识地在导入、创设情境、课堂练习等课堂教学环节精选诗词,紧扣当节教学重难点用诗词作为练习素材,在教学中精当引用诗词名句变枯燥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感受。美的陶冶,使学生有如沐春风之感。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有意识地引用一些诗词名句,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诗词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诗激趣――借助诗词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总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找到能够吸引学生的新的切人点,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新知的生成和构建。中华民族的诗词宝库中蕴藏着大量的政治知识。或说理,或育人,或冶情。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引用诗词,挖掘诗词所蕴涵的美学价值并与政治学科知识发生巧妙、浑然天成的联系。就会独辟蹊径。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讲授“建立真挚的友谊”时。引用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和元稹的《梁州梦》“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的诗句,简单讲述后,启发学生元稹和白居易虽相隔千里,却在同一天一游一梦情景完全相同,这说明了什么?对你有何启示?你准备在生活中如何建立真挚的友谊?用经典诗句巩固强化所学知识不是比简单的提问强得多吗?学生们通过了解诗词佳作,更增添了对友谊的感知和理解,培养和锻炼了想象力、理解力,从而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兴趣盎然中感悟知识,培养情感,形成能力,使学生感到友谊不是写在书本上呆板僵死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事实。
2.诗言情――借助诗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主阵地功能
思想品德课教学除了要传授相关知识外,还需渗透思想教育,而爱国主义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此时,如果引用―些含义深刻、生动感人的诗句就能达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在学习《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时,引用左宗棠“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的诗句,既歌颂了左宗棠维护祖国的丰功伟绩,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了学生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基本义务,甘用热血荐轩辕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又结合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等热点培养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用蕴涵爱国精神的佳句,能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选用典型材料多角度发散求异的训练方法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对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等题型亟须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都大有裨益。
3.诗论政――借助诗歌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现在考试非常灵活,特别注意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及实践运用能力。教学中结合典型材料多角度发散求异的训练方法对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很多诗词中辩证的观点很值得教师借鉴。唐朝诗人皮日休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意浅显易懂,蕴涵着辩证的思想,比较客观辩证地分析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这一历史行为。一方面,由于开凿运河,沉重的徭役造成社会矛盾激化。另一方面,运河开通后,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巩固国家统一和促进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既可以辅助学生掌握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锻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思维习惯,逐步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
总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精当引用诗词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诗词的引用是否多多益善呢?显然不是。思想品德课毕竟不是诗词鉴赏课,太多会有喧宾夺主之嫌。因此,诗词的引用需遵循以下原则。
二、诗词的引用需遵循的原则
1.简易性原则
引入诗词时要考虑到初中生的知识水平。尽量选择那些通俗易懂、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诗词,选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学过的诗词。建构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之上。那些古奥、艰深的,即使内容再好,也尽量不要采用。比如要说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无法阻挡的,尽量引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类浅显易懂的诗词,而不是引用“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因为后者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2.精要性原则
精炼、生动、形象是诗歌的一大特点,引入的诗歌应该尽量短小精悍。那些篇幅较长的,要尽量舍弃。如果其中的内容令人难以割舍,不妨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诗句用于教学。
3.典型性原则
华兹华斯的诗范文5
关键词 创新 文化 综艺节目
随着去年《中华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的热播,“文化与综艺嫁接”成为今年电视媒体圈关注的焦点之一。河北电视台自主创新研发的《中华好诗词》趁着荧屏上这股“文化之东风”,尝试将中华传统诗词之美与时尚娱乐手段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应当看到,类似的文化综艺类节目在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传承的同时,在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较多。本文结合创新思维在节目中的运用,来把脉国内文化综艺类节目的通病,试图寻求解决之方。
一、淡化记忆背诵之功,强化对文化形式内涵的理解与运用
与国内的文化综艺类节目相似,《中华好诗词》也是运用了闯关、益智、综艺等电视包装手法,希望借此提升受众对节目的兴趣,并希望由此能够掀起全民诵读传统经典诗词的热潮。应当看到尽管这档节目娱乐性做得还不错,但是要说到知识性,还比较欠缺,仅仅体现了记忆力这个因素。观众刚开始还能集中注意力,记住几句诗,但从整体的观看体验分析,可以发现《中华好诗词》对经典诗词的诠释不够,目前基本停留在考察记问之学的层面上。诗词之美是大美,一念一境界,一文一风骨,平仄之间自有真意无穷。范曾给中国的诗词下了个定义:摩挲音、韵、律;通游人、鬼、神。相反这个节目对受众记忆力的压迫性很强,令人很快就失去耐心。而且节目对于诗词理解性的东西少,虽然也融合了一些文学、历史的故事性元素,运用了不少古典、流行的文化元素,还介入了一些哲学思辨,但却没有深入到这些文化哲学的内涵,只是看上去眼花缭乱、五花八门,节目着力点还是放在了娱乐元素的开发上。
目前在国内的同类文化综艺类节目中,能使大家印象比较深的都是汉字类节目。但是汉字类节目,如果只是强调背诵能力的考查,这个节目就很难立起来。而且题库总有枯竭的一天,节目甚至陷入为了出题而出题的怪圈。因此,文化综艺类节目需要修改得更为广谱化。仍以《中华好诗词》为例,相比于汉字,诗词的时空感更具体:诗词作者是谁,何时何地,什么事件情境,作者感情如何,典故和历史是怎样……节目完全可以精选几百首经典诗词,反复斟酌就足够了:围绕诗词这个核心,把里面的情感、背景充分地榨出来,把经典诗词与当下文化价值观的这种复杂性、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现象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观照当今,古为中用之感。
由上我们可以深思:对于文化综艺类节目,如何利用其丰富的内涵?对节目的开发、讲述的过程其实才是真正体味中华文化的过程。试问:如果我们让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选手是答对了还是答错了?背了多少文字类内容?拿了多少奖金之类的表面问题上,那我们这档节目的价值何在?更现实的问题是,这样的话我们和其他知识竞赛类栏目有何区别,我们靠什么持续吸引观众及积累收视资源?
二、摒弃老套追星手法,培养节目自身的“知识英雄”
正如前面所论述的,即使冠以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名号,这些节目往往是娱乐性十足,而文化味欠缺,甚至颇有点急功近利、追名逐利之感。《易传》中说文化就是人文化成,“文”是知识的一方面,但最主要的是“化”。要求节目在“化”上下功夫,必然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一些文化综艺类节目追求快节奏,密集娱乐的效果,多长时间就要出一个笑点,因此需要节目中能有带动人气的功臣。一些卫视相关节目中,很明显的存在一个普遍现象:明星的存在,对此电视台自然有收视率的考虑,但是弊端仍然明显。明星只要存在一天,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节目的娱乐性就会大于文化性。这对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的节目本身就是一种伤害。
以《中华好诗词》为例,节目中请到了一些二线三线边缘明星,而真正的一线明星由于自身档期已满以及考虑播出平台影响力等现实因素,往往会拒绝国内二三线卫视的邀请。而如果二三线卫视仅仅请到相对应的二三流明星,那么这些台就被类似湖南台、浙江台等经常邀请国内一线红星的卫视直接比下去了。
为了避免给人上来短人三分的感觉,建议相关卫视推出、培养自己的知识英雄。这些传承中华文化的英雄,其实跟江苏台的婚恋英雄以及湖南台的娱乐英雄没有差别,都具备了唯一独创性的特征。并且从节目的进程来看,经过一个或者若干赛季的培养,这些卫视已经养成了一批自己的优胜者队伍,之后的节目就可以围绕优胜者做文章。如果节目曾经邀请了一些明星,完全可以用知识英雄与明星PK的形式,达成平民上位,明星自然被放弃的过程。这其实增加了节目的悬念性,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大量知识英雄自己的粉丝。而且从投入产出上面算,减少明星的出场减少了节目的成本,相反培养自己的知识英雄,可以增加节目自身的额外收益。
三、以情感化的表现吸引受众,打造能流传久远的关键元素
文化综艺类节目抓的是社会“冰点”,即传统文化逐渐走向弱势。这也导致了此类节目的受众面会偏窄,媒体关注度不高。而分析受众构成,可以发现关注此类节目的一定是对中华文化比较感兴趣的人群。这些文化内容对于提升人的修养,对于个人精神领域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想吸引更多的受众以及媒体的关注,就要开发相关节目中的情感因素,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果能从遥远的文化内容中,寻找到与今人内心相契合的兴奋点,则受众会更感兴趣,媒体自然会给予更多的关注。
一档文化综艺类节目,能够吸引受众的关键因素,自然离不开特色鲜明的情与景的交融以及相应的环节设置。仍以《中华好诗词》节目为例,其给受众留下印象最深的两个
关键词 是背诵和跳坑,前文有所论述。现在回想十年前的真人秀节目《超女》,很多人都会忆起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等人的姐妹情,而很多细节已经记不清了。同样去年很火的《爸爸去哪儿》,父子父女之情估计是很多人能被触动的很重要的原因。国内卫视打造文化娱乐类节目,无论是明星还是自己的知识英雄,我们要着力挖掘他们自己身上的能够与观众共鸣的元素,这往往是情感的内容。因此对出场的新人的介绍短片,应该着力下功夫去打造,挖掘其对中华文化的真挚喜好之情,以及由此给他带来的婚姻之喜,家庭之乐等等。
四、利用全媒体,做好节目的整体推广和营销
除了上文所论述到的情感是影响受众以及吸引媒体关注度的重要因素之外,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力,发挥全媒体效应,是打造文化类综艺节目品牌的关键步骤。在媒体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早已过时,类似《中华好诗词》这样的文化综艺类节目具有全民参与、化专为广的潜质。但是如果不借力其它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优势,此类节目的前景堪忧。当前最好的策略之一就是争取网络独家视频,广告商也会很在意这个节目的影响力、传播率和覆盖率。要利用各种媒介积极炒作,一方面邀约传统媒体的记者来参与炒作,一方面在网络平台上去制造话题,嵌入有影响力的移动客户端。还应指出,文化类综艺节目往往作为各家卫视播出的重点节目,因此还需将视角铺展得更远一些、高一些,做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宣传,呼唤所有的华人同胞一同来节目中领略中华文化之美。在赏玩咏诵间,在动人意象中追溯我们血脉共同的根源,触摸传统文化的深远轻灵,体味贯穿上下千年亦将永存的美好情感。
综上可以发现,文化的力量在于心灵共鸣。当个体面临苦难的时候,中华文化能够给予失落者以希望和光明。文化类综艺节目要将经典文化中的情感意蕴作为开发重点,以唤醒更多观众的多角度关注,因为情感是无疆界的。
华兹华斯的诗范文6
一、合理地划分学生的层次
要使用动态层次化的布置作业的方式,首先就要将学生合理地分层。
1.学优生(以下统称C层学生):这类学生已经将学过的知识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他们能够灵活应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基本能解决考卷中所有的综合应用的问题;同时能够有足够的余力吸收课本以外的知识,他们通常都占据考试的高分榜。
2.学中生(以下统称B层学生):这类学生没有形成完善的知识系统;他们能够解决一些不太复杂的综合应用问题,过于复杂的问题则不能解决;他们考试的时候,如果长期努力兼发挥出色有时也能考出与学优生差不多的成绩,然而如果有一段时间不努力学习兼考试状态下降,就有可能会降到学困生一般的成绩。
学困生:(以下统称A层学生):这类学生的知识系统破碎且极度不完善,他们只能做课本中最基础的问题;他们不能依靠自学的方式自主地学习课本中的知识,更不能吸收课本以外的知识;他们的成绩通常为考试的最末几名。
二、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做作业
高中生物教师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以后,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划布置不同的作业。例如,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细腻中的生物大分子”时,布置的作业如下:
1.给A层学生布置的作业
下列有关糖类的化学组成和功能的叙述中,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1)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均为葡萄糖;
(2)麦芽糖、乳糖、蔗糖形成时均需葡萄糖;
(3)葡萄糖、果糖均为还原糖,由二者缩合而成的蔗糖也具有还原性;
(4)多糖都是动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2.给B层学生布置的作业
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当一次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会有葡萄糖存在?请设计一套实验方案对其进行鉴定。
3.给C层学生布置的作业
除植物种子外,植物的其他部分,如根尖细胞中是否也含有脂肪?请提出自己的假设、说出实验原理、给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步骤。
从这名教师布置作业的思路中可以看到他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
A层学生的学习目标:
A层学生完成该种作业时,必须理解书本中的内容,才能做出该题。这名教师布置这道题的目标是让A层学生不能只是单纯会背书,而要能真正地理解课本中的基本概念。
B层学生的学习目标:
B层学生要做这道题的时候,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有将各类知识转化为一个知识系统的思路,同时他们还需要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否则就很难解答这道题。
C层学生的学习目标:
C层学生要做这道题的时候,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思维方法,能自主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所有的问题,需要有完善的知识系统,更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三、动态层次化作业实施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