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说的词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表示说的词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表示说的词语范文1

遇到困难,坦然面对,不要退缩,身处好的环境,不要忘了曾经的贫寒,不要歧视贫穷的人,不要对他们嗤之一鼻,也许,我们当初也身处低谷,曾经贫寒过。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表示说的词语.,欢迎大家阅读!

表示说的词语.1聆听 耳闻 耳濡目染

百虑一致 变心易虑 不足为虑 长计远虑

闲聊、抱怨、诉说、嘟哝、念叨

曰 答 道 讲 谈 论 议 言 语

申诉----申说----申述----劝说----奉劝----劝告--

--解说----讲授----讲解----分说----辩白----分辩-

---述说----陈说----陈述----说明----阐明----说明

表示说的词语.2稗官小说 秕 言谬说 便辞巧说 不经之说不刊之说

不容分说 不由分说 长话短说 成事不说 痴人说梦

打开天窗说亮话 代人说项 代为说项 弹空说嘴 道东说西

道听涂说 道听途说 道西说东 东谈西说 敦诗说礼

二话不说 逢人说项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观眉说眼 诡言浮说

好说歹说 和颜说色 横说竖说 胡说八道 胡说白道

表示说的词语.3胡说乱道 胡诌乱说 花说柳说 话长说短 会道能说

家见户说 家至人说 讲经说法 讲是说非 街谈巷说

空费词说 空口说白话 口说无凭 论长说短 论今说古

谩辞哗说 盲人说象 门到户说 梦中说梦 能说惯道

能说会道 能言快说 懦词怪说 千言万说 善为说辞

表示说的词语.4生公说法 说白道黑 说白道绿 说长道短 说长话短

说长论短 说长说短 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说地谈天 说东道西

说东谈西 说短道长 说短论长 说古道今 说古谈今

说好说歹 说好嫌歹 说黑道白 说黄道黑 说今道古

说来话长 说来说去 说梅止渴 说千道万 说千说万

表示说的词语.5说亲道热 说三道四 说时迟,那时快 说是道非 说是弄非

说是谈非 说一不二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说嘴郎中 谈古说今

谈空说幻 谈空说有 谈情说爱 谈天说地 谈玄说妙

表示说的词语范文2

[关键词]吉林方言;词汇构成;方言价值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143-2

一、方言区人口的形成

语言和方言都是在一定的人群中形成的,要了解吉林方言的构成,就要对吉林地区人口的形成,特别是吉林方言人群的形成有所了解。

早在先秦时期,东北地区就已经有汉人活动了。秦朝设辽西、辽东两郡,其中包括吉林的一部分,这时的居民还是以其他民族为主,汉人只占一少部分。这一地区的大规模人口流动是从辽金时期开始的。这一时期,辽金政权同南方汉族政权战事频繁,从幽燕地区掠夺了大批人口,汉人开始大量涌入东北。明末1636-1642年间,清军三次攻入关内,掠走河北、山东汉人累计超过100万,在旗汉人数量大增,这些人所说的汉语方言逐渐成为八旗军的通用语。清军入关后,将当时的东北方言带入了北京,并与当时的北京话发生了融合。雍正时期,由于北京人口过盛,多次遣返在京的旗人回东北,又将这种融合后的方言带回了东北。顺治、康熙年间,清政府为维护“祖宗肇迹兴亡”之作,防止满族汉化,禁止汉人进入内蒙古和东北,并在辽宁和内蒙古修建了一道长1300余公里的土堤,堤外挖壕沟,沿壕植柳,史称柳条边。柳条边将包括吉林在内的东北大部同关内隔绝开来,这一时期的汉族流民主要集中在长白山区的乌拉和宁古塔以及吉林西北部的伯都讷地区。柳条边开禁之后,关内百姓大量涌入东北吉林、黑龙江两省,吉林全省人口从1897年的78万增加到1908年的554万。民国时期的内地移民主要进入黑龙江一省,建国后只有一些零星的迁入,没有大规模的移民了。

二、词汇的构成

(一)古代词语的保留

任何一种语言或方言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古语言之间必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许多古代汉语的词语今天仍然活在吉林方言中,成为其重要的构成成份。如:

包瘫,指瑕疵、毛病。如“这个孩子长得溜光水滑,除了肚脐眼儿身上没有包瘫。”这个词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弹驳”一词,是批评的意思,如《三国志・魏书・李顺传》:“常面折高祖,弹驳公卿,无所回避。”《魏书・志第十九・官氏九》:“大夫各有属官,其有文簿,当曹敷奏,欲以省弹驳之烦。” “弹驳”也作“驳弹”,如唐张骛《朝野佥载》卷四:“小人在位,君子驳弹。”“驳”“包”一音之转,故“驳弹”又作“包弹”。如唐李商隐《义山杂纂・不达时宜》:“筵上包弹品味。”宋王之道《浪淘沙》:“余馥尚能消酒恶,谁敢包弹。”清李春芳《海公案》第六十九回:“位比公卿崇禄爵,代天视听任包弹。”后来,在批评之义的基础上,又引申出了缺点、瑕疵的意思。宋王《野客丛书・杜撰》:“故言事无瑕疵者日没包弹。”如:《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德行文章没包弹。”《金钱记》:“这娇娃是谁家!寻包弹,觅破绽,敢则无纤掐。”明郭勋《雍熙乐府》:“没半点包弹处。”这个“包弹”就是现在的“包瘫”。

又如“扒瞎”一词,是胡说八道的意思,也作“瞎扒”。这个词源自宋时产生的“口吧吧”一词,如《五灯会元》卷十八:“何得口吧吧。”《金瓶梅》第八十五回中有“嘴巴巴”:“你还那等嘴巴巴。”元杂剧《杀狗劝夫》第四折中有“巴三揽四”:“我说的丁一确二,你说的巴三揽四。”《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中有“妄口巴舌”:“只要自己拿定主意,必定还要妄口巴舌血淋淋的起这样恶誓么?”这些都是胡说的意思。“巴”或“吧”,本是描写说话时嘴唇开阖的声音,经过这些词语的演变,它已经浓缩为一个词素,本身就具有胡说的意思,后来再加上“瞎”、“胡”之类,就更加强调了这个意思。如清蒲松龄《富贵神仙》第十回:“人人都讲论,尽是些瞎胡吧。”“瞎扒”、“扒瞎”正是由此而来。

(二)古代词语格式的保留

吉林方言中有一种特殊的“缺字格”,即某个常用的四字短语,只说前三个字来表示没说出来的第四个字的意思或整个短语的意思。如“我要你的‘图财害’。”“图财害”是“图财害命”的前三个字,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要你的命。”又如,“这个人有多高的‘文化水’。”即“文化水平”。“我今年七十八了,我要‘告老还’了。”即“告老还乡”。这一语言现象在宋代就已产生,宋吴处厚《青箱杂记》:“烨又尝与筠连骑趋朝,筠马病足行迟,烨谓曰:‘马何故迟?’筠曰:‘只为三更五。’言点蹄也,烨应声曰:‘何不与他七上八?’意欲其下马徒行也。”

(三)其他方言的传入

如前所述,如今吉林地区的人口是历史上多次移民形成的,吉林方言中不可避免地融入了这些移民移出地方言的一些原素。这些地区方言词的传人,也成为吉林方言词汇的一大来源。如:

奔娄,指高额头。老北京话里称额头为梆子头,“奔娄”这个词就是从北京话里的“梆子头”音变而来。“梆”、“崩”两字可互用,“牙崩骨”也称“牙梆骨”,“过磅”也称“过崩”,可为佐证。吉林话中也有“梆子”一词,但指的是头的两侧。满族有睡扁头的习俗,将婴儿睡在较硬的枕头上,使颅骨变形,后脑较平,两侧突出。这个突出的头部两侧,就是吉林话所说的“梆子”。《满洲源流考》中载:“国朝旧俗,儿生,令儿仰寝,久而脑骨自平,头形似扁。”所记即此。东北的汉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如果新生儿后脑勺太大,不好看,就会采用同样的办法矫正脑形。所以这个“梆子头”不是东北话,而是北京话。

(四)江湖隐语

清末至解放前,东北地区土匪活动频繁,许多土匪使用的隐语黑话逐渐进入日常语言,成为吉林方言词汇的又一来源。如:

吉林人称小个的鲤鱼为“鲤鱼拐子”或“鲤拐子”,这一说法来源于山东黑话。山东黑话里称数字五为“拐”,所谓鲤鱼拐子就是五两的鲤鱼。一条鱼只有半斤重,自然个头很小,所以鲤鱼拐子又泛只小个的鲤鱼。

使用言语挑拨,叫作“加刚儿”,如“你要是不加刚儿,他俩能打起来么。”黑话里称开口说话为“刚口”,加刚儿就是加话的意思,这里专指加挑拨离间的话。

此外还有“醒腔”,指醒悟过来,等等,不一而足。

(五)其他民族语言和外语词汇的借入

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民族的交流必然带来语言的融合,因此,东北方言里带有少数民族语言中的词语。这一点,吉林方言当然不能例外。

满族曾经是东北的统治者,吉林方言的底层中存在着大量的满语词。如“危户”(独木船)、“哈拉”(油变质的味道)、“萨其玛”(一种金丝状的糕点)、表示程度的副词“挺”、表示应答的“嗯哪”等。此外还有来自蒙古语的如“姑鸟儿”(一种红色灯笼状植物果实)等。

在历史上,东北地区先后遭受沙俄与日本的侵占,吉林方

言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俄语和日语不同程度的影响。来自俄语的词语如“笆篱子”[监狱。俄语“警察局”的转义]、“卫斗罗”(圆形小水桶)、“列巴”(俄式面包)等。来自日语的词语如“他他密”(铺在床板上的草垫子)、博仪(工友)等。我们日常玩的石头剪子布,在吉林方言里叫作“叫杠北”、“叫杠锤”、“定杠锤”等不一而足,其实也是日语的音译。

(六)融合造词

随着语言的融合,一些汉语和其他语言相互结合而产生的词开始出现。如:

藏妈乎,就是捉迷藏的意思。“妈乎”也叫“妈狐子”,是满族神话中的一种鬼怪。清代宫中每年岁末都要上演“庆隆舞”,其中被射杀的妖魔由演员戴上鬼脸面具扮成,这种鬼脸在满语中就叫“妈乎”。在汉族的传说中也有一个“麻胡”,民间常用来吓唬小孩。宋王《野客丛书》中说:“今人呼‘麻胡来’,以怖小儿,其说甚多。”关于麻胡,说法很多,总之是一个吓唬小孩的凶恶之人。满族的妈乎虽是妖怪,但与小儿无关,藏妈乎所藏的妈乎,其实是汉族的麻胡,是说麻胡来了,快藏起来别被找到。这个词是利用两个词读音相近,将二者合并,用满语的读音“妈乎”来表示汉语中“麻胡(吓小孩)”这个意思。

还有一个词叫“穷棒子”,顾名思义,是穷人的意思。汉语里“棒子”并一词没有和贫穷有关的意思,在吉林方言里,“棒子”指的是人参,进而引申为采参人。而在朝鲜语中,“棒子”是穷苦人的意思。由于旧时采参人生活艰辛,收入微薄,是名副其实的穷苦人,再加上人参多生长在长白山区,当地朝汉杂居,于是汉语里指采参入的“棒子”和朝鲜语里指穷人的“棒子”便结合在了一起,产生了“穷棒子”一词。

(七)其他民族生活方式的影响

民族交流,使汉人接触到了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其中有很多是前所未见的,这就需要语言中产生出相应的词语来指称这些新鲜的事物。这样的词语也是吉林方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描写朝鲜族生活事物的“辣白菜”、“打糕”等,描写满族生活事物的“粘豆包”、“火墙”等。

二、吉林方言的价值

吉林方言是一座语言的宝库、文化的宝库,无论对于语言学还是民俗学的研究,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有很多词语在普通话和其他方言里无从可考,却能在吉林方言里找到它的来源。比如表示遥遥无期的“猴年”,如“你要是能发财得等到猴年。”为什么“猴年”可以表示这个意思,以前一直没有合理的解释。而在吉林方言里有一个近似的说法,叫“猴拉稀那年”,如“你要是能娶上媳妇,那得猴拉稀那年。”熟悉猴子习性的人都知道,在自然条件下,猴子从来不拉稀,而且猴子与人绝少患相同的疾病。所以猴子拉稀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猴拉稀那年也就是不可能到来的时间。因此说“猴年”正是“猴拉稀那年”的简省。吉林方言里还有一个叫“猴疮”的词可以佐证,如“我都急出猴疮来了。”如前所说,猴子不会与人患相同的疾病,所以猴子也不会生疮。急得连猴子都生疮了,可见着急之甚。类似这样的词语,都是在考查语源时不可多得的材料。

表示说的词语范文3

案例一:二年级语文课“红艳艳的苹果”,我们教什么?

“红艳艳的苹果”,是北京版小语教材第3册识字单元《水果丰收》里的内容。执教此课时,一位教师花了不少时间,出示水果图片并提问:这是什么颜色?那是什么颜色?并不断重复:同学们想想,“红艳艳”有多红啊!“红”这个颜色,我们还可以怎么说?孩子们七嘴八舌:特别特别红,粉红、大红……听了这些答案,教师不禁皱起了眉头,接着“启发”:比如“白”,还可以怎么说?有一位男生大声回答:亮白。老师没有理会,接着重复问话:再想想,“白”还可以怎么说?此时,教师面露倦容,孩子们一脸茫然。不少孩子开始坐立不安,个别孩子干脆趴在了桌子上,课堂陷入“涣散”状态。没办法,老师只好自己说:白花花,可以吗?

从这位教师的教学来看,她关注了课文“讲了什么”,但忽略了课文“是怎么讲的”,即怎样用不同的词语描述那些水果各自的特点。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如果仅仅停留并纠缠于“什么水果是什么颜色的”,孩子们的兴致实在不高,因为学龄前的孩子就已经习得了这些知识。何况,这是语文课而不是自然课。王荣生教授曾经从教学内容角度开发了一堂语文课的9级累进标准,其中最低标准中就提到:教师对所教内容要有自觉的意识,教的内容是“语文”。但遗憾的是,这一最低标准,在语文课堂上不一定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

我们不禁要反思: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思考过教学内容的问题,还是随意而为?教师不了解学情,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压根儿没有考虑过?这大概又要回归到教师的PCK(学科教学知识)问题上了,即学科中的特定内容及内容之间的联系,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困难,还有帮助学生学习的特定教学策略等。

案例二:“喜羊羊”与“喜洋洋”――一次词语教学的启示。

这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八》,正上到“我的发现”这一个环节。学生们似乎对ABB形式的词语早已胸有成竹,个个都踊跃举手发言。

“绿油油、红彤彤、乐呵呵、笑眯眯、喜滋滋……”说着说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有的学生没举手就说了起来。

其中有个学生一下子说了好几个:“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沸羊羊……”这个学生说完很得意。

我把他说的几个词写在黑板上,而其他学生听了有的笑着,有的小声起哄:“这是《喜羊羊和灰太狼》里面的……”还有的则在观察我的反应。

此时,一个大胆的男生站起来喊:“老师,他说得不对。”我心里暗自高兴,赶紧引导他说:“每个词都符合ABB的形式,第一个字为‘A’,后两个字重叠都是‘B’。”他又说:“‘喜洋洋’和‘懒洋洋’的‘洋’应该是带三点水的。”有些学生不服气:“那么‘美羊羊’‘沸羊羊’为什么不行?”那个男生又答道:“因为‘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沸羊羊’都是动画片中(角色)的名字,不能算ABB词。《语文园地八》里举例的‘绿油油、乐呵呵……’是表示样子的,‘喜洋洋’是喜气洋洋的样子,‘懒洋洋’是看上去很懒的样子。”

看来这个学生已经明白ABB形式的叠词是用来状物的,我听完后心里激动不已,其他学生听了也略有所思。

正当我想做个总结时,学习委员又把手高高地举了起来:“老师,如果照刚才所说的,那么ABB形式的词语不光在音节上要符合ABB的这种规律,还要能用来表示事物的颜色、样子或某一种状态。我这样说,对吗?”

这下子,根本就不用我总结了。我对这位学生的回答大大肯定了一番后,又请学生对表示颜色、样子或某种状态的ABB词分别作了举例,这个环节的教学就算是很完整了。

从老师的记述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孩子们思维的碰撞,也看到了热热闹闹的背后教师或隐或显的引导。

当教师把孩子说的“喜羊羊、懒羊羊”写在黑板上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不动声色中引起孩子的注意,也是下一步辨析的开始。当教师在总结和强调ABB式词语规律的时候,其实是在“搅浑水”中激发孩子的思辨,潜台词是:每个词都符合ABB的形式,第一个字为“A”,后两个字重叠都是“B”,“喜羊羊、懒羊羊”为什么就不对呢?当教师让孩子把与之对应的“喜洋洋、懒洋洋”也写在黑板上的时候,思维的碰撞与交锋就真的开始了。

表示说的词语范文4

[关键词]语文教材 有效利用 行文衔接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4-080

宋代吕祖谦认为:文章“换头佳处”乃是关键之一。其中的“换头”就是指层次与层次或段与段之间的连接处,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过渡。它的作用就像串珠子的线,能使前后文自然连接起来,表达通顺连贯,使文章结构清晰、段落分明。怎样运用过渡语言呢?笔者结合苏教版语文教材,谈谈文章中的句段衔接与过渡,以期帮助学生学会语言表达的技巧。

一、恰当使用过渡词语过渡

一是用在文章的段与段之间,表示时间、空间或次序(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的词语,能使文章按一定顺序表达,结构清晰。例如,四年级《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写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几次相遇,每次开头先交代时间:“1940年的一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这样,全文以时间为线索,思路十分清晰。再如,《早》中介绍书屋“南墙上……东面正中挂一幅画……画前面正中……分列在四面……东北角……”。这样的衔接一般用在说明文中,而表示次序的过渡词一般在议论文或科技论文中用得相对较多。

二是在段与段之间,用来表示顺接(如“因此、所以、于是”等)或反接(如“可是、但是、然而”等)的关联词语。例如,《爱如茉莉》第七自然段写妈妈生病住院,妈妈说:“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第八段紧跟着说:“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这是用“然而”表示两段的转折关系。再如,《司马迁发愤写》中第二、第三两段具体写了司马迁是如何发愤写《史记》的,紧接着第四段开头以“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表示顺接来衔接下文。

三是用在句与句之间,通过表示先后顺序的承接词语来衔接,主要有“首先、接着、然后、又、同时、还、最后”等先后顺序词,多用于做某件事、某个活动或某项实验的过程等。例如,《珍珠鸟》一文“起先……随后……渐渐地……先是……然后……再……后来……”这段文字中,恰当地使用了先后顺序词,清晰而又生动地描写了珍珠鸟对“我”逐渐信任的过程。

二、巧妙使用过渡句过渡

当文章中上下两个层次之间的意思有较大的转换或跳跃,层次比较复杂的时候,用过渡词语可能连接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用过渡句。我们要学会根据上下段的内容、意思,来决定用什么样的关联复句进行过渡。过渡句所起的主要作用就是承上启下,一般目的是为了引起下文。

第一,递进关系的过渡。用递进关系的关联复句,一般指下一段与上一段相比,内容、意思越来越好、越来越重要,主要运用的关联词有“不但……而且”“不仅……还”等。例如,《秦兵马俑》中:“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不仅规模宏大”是说上文内容的,“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是在表述下文将要描写的内容。

第二,转折关系的过渡。用转折关系的关联复句,一般指下一段的内容、意思正好跟上一段相反,这样的关联复句主要运用的关联词有“虽然……但是(可是)”“然而……却”等。例如,《钱学森》一文中:“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却一刻也没有动摇过。”再比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三自然段:“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正当……的时候”也是由上文转折引出下文。

第三,因果关系的过渡。用先果后因关系的复句,一般指上一段说的是成果或结果,下一段阐明原因,通常使用的关联词为“之所以……是因为……”。举个例子:“小明之所以取得了这样丰硕的成果,是因为他持之以恒、勤奋努力。”前半句是承上,后半句是启下。苏教版课文中还没有出现这样的句式。

此外,过渡的句子可以是陈述句,也可以是疑问句。比如,《埃及的金字塔》第四自然段开头:“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前半句承接上文(介绍金字塔宏伟而又精巧的特点),后半句引起下文(介绍金字塔的建造过程)。

三、合理使用过渡段过渡

过渡段一般比较短小,大多是一句话或一个句群,自然成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衔接上下两个意思相隔很远,有着很大的转换或跳跃的段落内容。比如,上文中列举的《秦兵马俑》一文中:“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位于课文的两个主要内容的中间,独立成段,前半句是对上文“兵马俑规模宏大”的总结概括,后半句则引出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承上启下,起到了过渡连接的作用,属于过渡段。

表示说的词语范文5

关键词:语气词;罢了;算了

引言

“罢了”和“算了”这类双音节语气词,也被称为短语词。孙锡信先生曾参照吕叔湘先生《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的“短语词”概念,将“语气短语词”的概念定义为“在形式上表现为词组(短语),而在功用上相当于一个词”的“大于一个词的表语气的形式”。

“罢了”和“算了”有各自不同的来源,但作为语气词时的意思和用法基本相同,都表示“不过如此”,把事情往小处说,表达陈述语气,跟“也就”“只好”“倒”等连用。在使用过程中,两者至少在口语表达中可以换用。而一般认为,它们的差别在于:“罢了”在口语和书面表达中都很常用,而“算了”通常只用于口语(“罢了”更文言化而“算了”更白话化)。在语料库的很多句子中,我们可以用“算了”来代替“罢了”,或用“罢了”来代替“算了”,似乎也不影响表义。如:

(1)假如你演的这个角色只是街边的行人也就罢了,最多你再从这里到那里重新走一遍就成。

(2)自己不识而错过倒也罢了,还要以此来否定他人,反说明心见性甚难,岂不可笑可悲?!

(3)比如现在很多媒体宣传过年不拜年,打个电话就算了 ,但电话与人见面拜年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4)足足搜查了十天,没有查到,也只好算了。

但是,除此之外,“罢了”和“算了”在表义上和句法环境上还存在着许多其它差异。下面进行探讨。

一、表义上的差异

“罢了”和“算了”都有把事情往小里说的意味,《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罢了”的解释有两种:做助词时,“用在陈述句的末尾,有‘仅此而已’的意思,常跟‘不过、无非、只是’等词前后呼应”;做动词时,“表示容忍,有勉强放过暂不深究的意思;算了”。而对“算了”的解释十分简单,意为“作罢;不再计较”。可见两者表义上仍有一定的区别。

(一)“罢了”在表义上的特有之处

“罢了”含有“仅此而已”的意思,表示纯粹属于某种情况而非其它,用在陈述句末尾,跟“不过”,“只是”等词前后呼应。如:

(5)过头来再看当初拍的那部所谓的“纪录片”,我觉得那不过是小儿科罢了,哪里好意思在高手如林的电影学院显摆。

(6)实际上,他只不过是把办公室从西花厅搬到医院罢了。

(7)对我爸爸来说不是很大的生意,他让我参与只是让我长些经验罢了。

(8)我可没有曹导说得那么好,我只不过敢管敢骂罢了。

例(5)中,“我”觉得“纪录片”也就“仅此而已”,不值得显摆;例(6)表示“他”纯粹只是把办公室挪了个地方,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例(7)中表示“我”的本次实践对“爸爸”的事业构不成大的影响;例(8)中的“罢了”用在第一人称自述中,表达了一种自嫌的意思。而“算了”都不具备这些意思。

(二)“算了”在表义上的特有之处

“算了”也常表示劝说或建议的祈使语气,表达一事不如另一事的意思,并劝对方采纳某种做法。如:

(9)她好几次劝女儿:“回家算了,柔道比耕田还苦!”

(10)咱们大王(指项羽)心肠太软,你进去给他们敬酒,瞧个方便,把刘邦杀了算了。”

(11)象你天天坐办公室,多累呀,又何若呢?不如我帮你找个大款算了。

例(9)表示“柔道”不如“耕田”,意为劝说女儿“回家”,带有无奈的语气;例(10)中表示建议“把刘邦杀了”;例(11)中,说话者认为“天天坐办公室”不如“找个大款”,也表达劝说对方的意思。

也可以在后面加语气词“吧”,使“算了”在口语使用中的建议或劝说意味更强烈,不顾及其它语气。如:

(12)有些事情不好说,说了你也不能写,还是算了吧!

(13)再说,他又没碰你,你忍一忍算了吧。

(14)农广校的工作又不算你的科研和教学工作量,还这么累,你干脆推掉算了吧!

例(12)中说话者强烈建议受话者“不能写”;例(13)劝说受话者“忍一忍”;例(14)表示强烈建议“推掉工作”。

这些“算了”所在的句中,虽没有明显表达建议劝说祈使语气的词语,但整个句子句意中的建议劝说祈使语气是显而易见的。

二、词语搭配上的差异

笔者检索了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网站上的现代汉语语料库以及各网络搜索引擎,分析归纳了语气词“罢了”和“算了”在实际使用中与其它词语搭配的一些差异。

(一)“罢了”后面一般不再加语气词

除了上面所讲的表祈使语气的语气词“吧”,“算了”还可以与其它很多语气词,如“哈”,“嘛”,“呗”等连用。而“罢了”一般不可以,或者说不像“算了”这么常用。如:

(15)然后呢,他就说,就算了哈,就说,把衣服脱喽,让我把衣服脱了,就一个绿褂子。

(16)一个人背着几根圆木弯着腰走了过来,说了一句:“‘半边毛’,你算了嘛!”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没有“罢了”与“吧”,“哈”,“嘛”,“呗”等连用的语料。当然,汉语口语千变万化,在许多网络语言及日常口语中确实会有“罢了吧”之类的用法,但不包括在大部分人的习惯之内,这里不再举例。

(二)“罢了”前面很少加指示代词

各种指示代词,如“这样”,“这么”等,可以与“算了”搭配组合成“(就)这样算了”,“(就)这么算了”。而“罢了”前一般不加“这么”,也很少加“这样”。如:

(17)拉尔夫神父合上了眼睛,告诉自己,让事情就这样算了吧,不会有人称他为懦夫的。

(18)可是……不能就这么算了,如果你肯从我的胯下爬过去,我可以放她一马。

值得一说的是,如上“这样(这么)算了”中的指示代词“这样(这么)”的代词词性已经明显减弱,而偏向形容词的词性。“这样罢了”中“这样”的代词词性明显强于“这样算了”。如:

(19)虽然算得上是个好舵手,但也不过这样罢了,没别的。

(20)我不知道他们的历史与民性,无从去判断,他们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这样罢了。

例(19)中的“这样”很明确指代“是个好舵手”这件事;例(20)中的“这样”很明确代指“印象”的内容。

三、结语

“罢了”和“算了”这两个词放在句末表达陈述语气,表示把事情往小里说的意味,在实际使用中,有可以换用的情况。但在很多语境中,使用“罢了”还是“算了”,具有一定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在语义和搭配方面都有所表现。在语义上,“罢了”表示纯粹属于某种情况而非其它,有事表达说话人对某种事物的不满或否定态度;“算了”表示劝说或建议的祈使语气,表达一事不如另一事的意思,并劝对方采纳某种做法。在搭配上,“罢了”后面一般不跟 “吧”,“哈”,“嘛”,“呗”等语气词,而“算了”可以;“罢了”前面一般不加指示代词“这样”,“这么”,而在“算了”前可以。

参考文献

[1]王巍.“算了、得了、行了、好了、罢了”三个平面浅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2]刘顺,殷相印.“算了”的词汇化和语法化[J].语言研究,2010(2).

[3]李艳.“罢了”的词汇化考察[J].文学教育,2010(10).

[4]方绪军.语气词“罢了”和“而已”[J].语言科学,2006(3).

作者简介

表示说的词语范文6

【关键词】范畴;认知;基本层次词;构词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243-01

一、范畴有哪些层次

世界上各民族生活生活在基本相同的客观现实中,有着相同的生理机制和类似的心理基础,因而对很多范畴有大致相同的认知,这在不同的语言中都有类似的情形。Berlin和他的同事们在论述范畴和原型时,与Brown、Posch、Mervis等人有着类似的发现,他们通过跨文化分类对比研究发现,动植物可分为5-6个层次,从上向下的第三个层次为“中间层次”,如:

Berlin在1987年还将生物中用语言表达的类别大致简化分为三个层次:

(1)高位生命层次(the Life-form Leve1),如英语单词:tree、grass、fish、bird等;

(2)中位的类别层次(the General Leve1),如英语中表达高位生命层“tree”的中间层包括:pine、oak、cedar、maple等;

(3)低位的具体层次(the Specific Leve1),

英语中表示这个层次的词语常由“修饰语+中位类别层次词”构成的复合词。如表示同种类“Oak”的具体词有:tan oak、blue oak等;表示“cedar”的具体词有:incense sedar;red cedar等;表示“maple”的具体词有:bigleaf maple、vine maple等。

二、什么是基本层次词

根据上文中的分类方式,“tree(树)”可视为表示一个“植物”范畴的基本层次词,它可能是儿童较早习得的对象(可随出生地不同而有变化),同时还具有组织有关信息,引发相关成员和概念的功能,同时,也是语言中的基本词汇,较为常用、形式简短、多呈中性。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象似性现象:较为简单的词汇形式对应于更为凸显的事体。

在这个基本层次范畴中,“pine(松树)”可作为典型代表,处于范畴的中心地带,Berlin将其称为中位类属层,在这个层次类别之下还有很多低位的具体层次,它是高位生命层范畴的非中心成分。一般来说,很多语言表达低位具体层的词语常用复合词(亦有不少例外),如英语中的Ponderosa pine、Northem Ponderosa pine,而汉语从高位到中位,从中位到低位,都可用“属加种差”的方式来构词。Dirven&Verspoor(1998:38)曾基于Brown的观点举例列表论述如下:

Berlin上述的分类主要是从人类植物学(Ethnobotany)和人类动物学角度来说的,而Brown、Dirven&Verspoor等学者做出的范畴划分则是从更广的范围内作出的,包括非生命范畴;Rosch&Mervis(1976,1976)也作过类似的分类:

这里的“基本层次”大致相当于Berlin所说的“高位生命层”,表达这个层次的词就叫做“基本层次词”。

三、基本层次词在英汉构词中的应用对比

汉语构词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修饰语+忠心概念词”,常被称为“定中构词法”,这里的“中心概念词”,常用基本层次词或其上一级范畴词来担当,可直接使用它们来构词,这使得汉语中的词具有直接表明其生物或事体范畴属性的功能,这与汉字中形声词的构词思路也有共通之处:其中有一个部分(偏旁部首等)就是用来表示义类范畴的。

根据Berlin的三层次分法。汉语的定中构词法可出现在从高位生命层次到中位类别层次上,或从中位类别层次到低位具体层次上,如:

[3]猫——花猫——狸花猫

[4]树——桃树——蟠桃树

这种定中构词法采用了逻辑定义中“属加种差”的形式,用“属”来体现生命层次概念或中位类别层次概念,用下义物得某一特征来表示“种差”,这种构词法充分揭示了词语的内部逻辑。若将汉语中的这些词语都列出来,再找出词语的对等词,就会发现两语言运用范畴(字)词来构词的方式相差甚远,或者说,英汉两民族对这些字词在构词功能的认识上存在较大差异。

选取例子如下:通过对比我们还能发现,汉语由于较多地运用了这种定中构词法,对高位生命层或中位类别层的概念使用频率较高,其外延也就相对地大,从而造成了英汉两民族对“范畴”或“基本层次”的概括了理解出现了差异,例如,从汉语用“馆”、“室”、“场”、“所”构成的词语来看,英语似乎很难找到它们的对等词,因此我们可以假设,语言间构词方法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到对范畴层次的认知,这也是形成词语空缺的原因之一:

四、结语

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要包含一定的主观因素,因此不同民族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认知差异(即使同一民族的不同人之间也存在认知差异,同意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同一事物也可能有不同的认识),因而对范畴的划分,中位类别层次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还会根据人们的日常交际需要,允许有空缺和不同的分类方式,这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语言运用密切相关,会随时间、地域、民族而发生变化(参见Ungerer&Schmid,199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