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颅内肿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范文1

资料与方法

本组211例,其中男121例,女90例,年龄~3岁27例,4~7岁44例,8~12岁72例,13~15岁68例。本组以学龄期儿童发病率最高,病程最短20天,最长2年,以2~4个月最常见。

肿瘤部位和种类:我科资料以颅内中线和幕下占位肿瘤比率较高。肿瘤的性质:髓母细胞瘤40例,星形细胞瘤40例,颅咽管瘤25例,脑膜瘤12例,血管母细胞瘤15例,少枝细胞瘤16例,听神经瘤4例,转移瘤4例,骨瘤4例,脉络膜状瘤5例,表皮样囊肿3例,松果体区肿瘤3例,三脑室胚胎细胞瘤3例,肿瘤组织学属于恶性较高。

由于小儿颅内肿瘤的病理和生长部位与成人不同,故其症状和体征亦有相应的差别。小儿颅内肿瘤因多数位于中线和后颅凹,故早期影响脑脊液循环而致颅内压增高。本组占颅内压增高状和体征高达80%~90%,较大儿童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婴幼儿则表现为头颅增大,前张力增高。肿瘤在后颅凹直接影响延髓呕吐中枢,视力减退或失明的发生率在儿童明显高于成人,较多见的是颅咽管瘤引起的生长发育停滞(矮小和生殖器官的幼稚型),多饮多尿较成人高,需要指出的是多饮多尿在颅咽管瘤疾病晚期出现,而鞍部异位松体瘤则是惟一的首发症状。

小儿恶性肿瘤多因出血坏死以及瘤细胞脱落后进入脑脊液中引起体温升高,成为脑瘤引起体温升高较罕见。

小儿颅内肿瘤诊断较成人困难。本组病例来院前误诊率高达30%,其中常见的误诊为脑炎、脑膜炎或胃肠道疾病。前者因为儿童恶性肿瘤可有发热,脑脊液白细胞增多及颈项抵抗(主要原因慢性小脑扁桃体疝或肿瘤经枕大孔伸入椎管而刺激上颈神经根所致)。故不少颅内肿瘤长期当做胃肠道疾患处理,因为诊断不及时来院就诊属晚期。

我们认为凡是有头痛呕吐、视力减退或生长发育障碍者应警惕颅内肿瘤的可能,需进行CT扫描,对颅内肿瘤早期诊断有很大作用。

讨论

小儿颅内肿瘤在组织结构、发生部位和临床表现,均具有特点:①小儿颅内肿瘤大多发生于中线及小脑附近,因而容易影响脑脊液通路而较易并发脑积水;②小儿颅缝闭合还不坚固,颅内压增高时骨缝分开,使颅脑逐渐增大,而颅内压增高症状因而获得缓解,年龄越小,这种情况越明显;③小儿常不能或不会正确叙述其发病情况,同时临床上许多症状与小儿其他疾病相似,因而易被忽略或延误诊断;④小儿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的神经功能发育特点,小儿神经系统在发育时期,对疾病产生的反应临床表现也不像成人具有规律性。

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是提高治疗的重要因素。目前小儿脑肿瘤病例:一般诊断较晚,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因小儿颅内肿瘤病程较短,临床症状和体征大多在小儿患其他疾病后出现。同时对小儿脑肿瘤的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警惕。

首先应当注意的是颅压增高症状和定位症状特点。头痛特点:病儿头痛容易在早晨出现,并在呕吐时颅内压骤然升高,从而促使脑脊液自脑室内流向室外,从而引起颅压降低,随头痛自行消失;呕吐多发于早晨,与饮食无关,吐后又能立即进食。有时呕吐是小儿肿瘤的惟一症状,但容易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也易误诊脑膜炎。定位症状和肿瘤的部位及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小儿定位症状较少,其出现也较晚。常常是在颅内压增高症状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才出现疑为脑肿瘤的定位症状,这也是小儿脑肿瘤的特点之一。小儿脑肿瘤的定位症状一般以出现走路不稳或一侧肢体活动不好为主要症状。

颅内肿瘤范文2

    患儿,男,9岁。因“间歇性头痛15天”入院。入院前曾到本市某医院就诊,经脑电图检查示:儿童广泛异常脑电图,诊为病毒性脑炎,给予青霉素、病毒唑、甘露醇、能量合剂等治疗7天,头疼缓解,但停用甘露醇后,又出现剧烈头痛,遂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正常,发育正常,消瘦体型,无强迫,神志清,精神差,全身皮肤呈鱼鳞状,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无视觉障碍,颈无抵抗感,心肺及腹部无异常,四肢肌力正常,腱反射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后,经脑脊液检查示:蛋白含量增加,细胞数及糖、氯化物正常。颅脑ct检查示:颅内肿瘤。立即行手术切除,然后化疗,住院20天,病人要求出院。

    2  误诊原因

    小儿颅内肿瘤最常见的症状如头疼都是由于颅内压增高所致,因此易误诊为其他能造成颅内压增高的疾病,如脑炎或脑膜炎,故应重视脑脊液检查,各种炎症、脑脊液均有特殊变化。

    脑电图广泛异常可见于脑炎或脑膜炎、中毒性 脑炎、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等情况,此时脑电图只能说明病变程度,但不能判定其性质,需结合临床分析。

    小儿反复发作的头疼,应想到颅内肿瘤的可能,首选做颅脑ct,不仅可定位,尚能了解肿瘤大小、囊性或实性,肿瘤周围有无水肿,对很小的肿瘤(直径大于0.5 cm)即可诊断。

颅内肿瘤范文3

[关键词] 磁共振;颅内肿瘤;术前评估

[中图分类号] R739.41;R44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34-0001-03

The clinical study evaluated intra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before intracranial tumors

SHAO Guangying1 WANG Yongren2 XU Jing3

1.Department of Radiology, Yiwu Center for Mental Health in Zhejiang Province, Yiwu 322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Radiology, Yiwu TCM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Yiwu 322000, China; 3.Department of Radiology, Zhejiang Yiw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Yiwu 32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MRA) vascular imaging before intracranial tumor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114 cases of preoperative intracranial tumor patients require surgical treatment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57 cases 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CT exam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inspection operation treatment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57 patients before undergoing surgery for the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 scan, and judg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can tumor adjacent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gery were set as observation group,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radiographic testing results, the rate of no changes and improved in 4 weeks symptoms and GOS score, survival time, complications incidence etc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ate of postoperative symptoms improved and GOS score in 4 week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survival time was long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bviously, complication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Key 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Intracranial tumors;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颅内肿瘤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在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的同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很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手术是目前治疗颅内肿瘤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颅内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对于手术能否成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由于颅内血管结构复杂,且存在较为复杂的结构变异,因此对成像的要求也较高,否则容易造成误诊。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方法,其在颅内肿瘤手术的应用意义也越来越被关注。本研究通过对57例颅内肿瘤患者在术前通过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进行评估取得不错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颅内肿瘤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14例,其中57例患者术前采用CT检查选择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并设为对照组;57例患者在进行手术前进行MRA(磁共振)扫描,并根据扫描结果判断肿瘤毗邻关系进行手术,将其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定存在颅内肿瘤,排除已经存在其他部位转移者、存在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及术前存在感染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以及肿瘤直径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前采用CT检查,明确病变位置、大小、结构等,选择合适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前采用Signa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MRA扫描。磁共振动脉造影(MRA)采用三维时间飞跃扰相梯度回波序列采集,设定参数TR35 ms,TE2.7 ms,以20°为翻转角,视野和矩阵分别为20 cm×20 cm、192×160,层厚和层距分别为2 mm和0。磁共振静脉造影(MRV)采用二维时间飞跃扰相梯度回波序列采集,参数设置为TR24 ms,TE4.9 ms,以50°为翻转角,视野和矩阵分别为24 cm×24 cm、256×128,层厚和层距分别为1.5 mm和0。将获得的原始图像导入软件中进行后期处理和重建。对肿瘤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进行观察,对肿瘤周围血管与肿瘤的关系、肿瘤的动脉供血和静脉引流情况进行评估[2]。

1.3 观察指标

1.3.1 预后评价 于术后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以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者与术前相比没有明显缓解称为改善;以与术前相比没有变化为无变化;以患者临床症状与手术之前相比反而加重为恶化[3]。于术后半年采用GOS预后评分对两组患者预后进行评价[4]。以恢复良好,可以仅有轻度缺陷,可以进行正常生活为5分;以患者轻度残疾,可以独立生活,且可在保护下进行适当工作记为4分;以患者重度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顾记为3分;以患者为植物生存记为2分;以患者死亡记为1分。记录两组患者生存时间。

1.3.2 并发症 统计两组患者脑脊液漏、脑水肿、术后瘤腔出血、脑积水、术后癫痫以及偏瘫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

2 结果

2.1 影像学表现

观察组患者中,肿瘤与颅内大血管关系密切11例,肿瘤周围大血管被推移、压迫或者包埋,窦腔受压变扁,见封三图1、2;异常增粗且有明确来源的供血动脉8例,见封三图2;15例仅见多支细小动脉供血;19例患者静脉窦受到不同程度的侵犯,被压迫或推移,窦腔狭窄或闭塞,出现絮状强化,境界不清,见封三图3、4;4例引流静脉增粗。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4周症状改善、无变化和恶化者分别占70.18%、17.54%和12.28%,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2.63%、21.05%和26.3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GOS评分和生存时间比较

观察组GOS评分和生存时间分别为(3.48±0.29)分和(12.04±0.63)个月,对照组为(2.10±0.22)分和(7.32±0.69)个月。观察组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脑脊液漏、脑水肿、术后瘤腔出血、脑积水、术后癫痫、偏瘫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51%、5.26%、3.51%、1.75%、5.26%、5.26%和24.56%,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8.77%、14.04%、8.77%、5.26%、8.77%、10.53%和56.1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颅内肿瘤可以起源于颅内各个组织,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此外,肿瘤对所在部位的神经功能也会造成影响[5],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由于病理类型以及生物学特点种类繁多,手术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由于脑部血管、神经纵横,手术过程中往往发现颅内肿瘤可对相毗邻的血管造成推移、包绕,且颅内肿瘤的动静脉供血、引流液较为复杂,因此操作难度较大[6]。在术前完全掌握肿瘤的部位及其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以及自身的血流状况可以避免盲目手术,降低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的风险。

在传统方法中,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是对颅内血管疾病进行诊断的金标准[7],但是此种检查方法不仅有创,而且被检查者需要接受含碘的对比剂并接受持续的电离辐射,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引发颅内血管痉挛,因此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是临床常用无创检查颅内动静脉血管的手段[8],在早期主要用于诊断血管疾病、动脉瘤、血栓等血管系统疾病[9,10],CE-MRA 是利用对比剂明显缩短血液T1 弛豫时,同时配合对比剂追踪技术和快速扫描序列,有效抑制血管周围背景组织信号,通过多种后处理技术获得清晰的脑动脉血管影像。本文病例均采用透视触发(fluorscopy tyiggering)技术,利用一个与CE-MRA扫描序列配合的二维快速梯度回拨脉冲序列(2D FLASH),注入对比剂后,在冠状位对双侧颈内动脉进行快速重复监视扫描,当双侧颈内动脉显影的时候,手动切换至(3D FLASH)序列启动扫描。减影后的原始图像经过3D 软件后处理,得到纯动脉图像,并经过MIP、VP、 MPR多方式重建对动脉进行观察,可清晰显示肿瘤的血供情况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MRA目前广泛的应用于颅内肿瘤的诊断。该技术还用于肿瘤相关的大血管进行清晰的显示[11],准确的判断肿瘤与大血管主干之间的关系,以及肿瘤是否存在着异常的血液供应[12],从而在术前即对手术操作提供直观且准确的指导,有利于医生在术前即做到心中有数,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术前进行充分考虑,提高治疗的效果。

在本研究中,我们在对部分颅内肿瘤患者制定手术方案之前首先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在进行手术之前即对肿瘤周围的局部解剖关系有所了解,因此在手术中可以准确的对周围血管进行分离并对肿瘤的供血和引流动静脉进行准确离断。使用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术前进行评估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4周临床症状改善、无变化和恶化者比率、术后半年GOS评分和生存时间均较术前采用CT检查指导手术的患者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

总之,MRA血管成像检查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力、无创及无放射等优点,且检查中无骨伪影,可以清晰显示颅内血管形态,判断脑实质供血情况,具有常规DSA及CTA无法取代的优势。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用于颅内肿瘤手术术前评估,有利于手术医生术中精准操作,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且该检查方法无创,不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可以作为颅内肿瘤术前的常规检查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正明,卜向飞,金孝东,等. 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颅内肿瘤[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1):76-78.

[2] 杨波,刘浩,杨光,等. 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颅内肿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6):793-797.

[3] 宋世宾,杨华,陈益民,等. 多排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肿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J]. 山东医药,2011,51(26):45-46.

[4] 胡连水,张明升,王文浩,等. 锥、钻颅引流减压抢救急性硬膜外(下)血肿致脑疝患者的临床研究[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9):908-911.

[5] Chan K-L,McKelvie P,Firkin F,et al.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presenting as an intracranial epidural mass in a patient with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 associated with JAK2 V617F mutation[J]. Leukemia and Lymphoma,2013,54(5):1110-1112.

[6] 张海波,卜博,李晋江,等. 三维个体化数字影像融合技术在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治疗术前评估中的可行性分析[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4,37(1):39-43.

[7] 黄文诺,王立富,王书祥,等. 3D-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造影与治疗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1):40-42.

[8] 刘建,周播江. 大脑动脉环的解剖及在磁共振血管成像上的应用[J]. 解剖学报,2014,45(2):257-262.

[9] 高红华,文佳媚. 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磁共振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对照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 20(7):573-576.

[10] 石磊,曲林涛,左玲莲,等. 磁共振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与磁敏感成像在脑血管畸形中的影像学比较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11,27(11):1170-1173.

[11] 汤海亮,宫晔,毛颖,等. 磁共振血管成像、虚拟现实技术在蝶骨嵴脑膜瘤术前计划中的应用[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32(11):1255-1257.

颅内肿瘤范文4

【关键词】 颅内肿瘤;手术治疗;颅内压控制;临床意义

颅内肿瘤又叫脑瘤,是发生于颅腔内的神经系统肿瘤,也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早期诊断和采取积极的治疗手段是治疗的关键。一般颅内肿瘤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但大部分颅内肿瘤患者术前处于高颅压状态[1,2],颅内压控制不好很容易引起脑缺氧、缺血,甚至是急性脑膨出。本文主要探讨分析颅内肿瘤手术过程中有效控制颅内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04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神经外科进行住院手术治疗的58例颅内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头颅平片、脑CT和(或)MRI、术前病理等检查,明确诊断入院。其中男39例,女19例,年龄为18~63岁,平均(32.3±1.6)岁;入院前病程2.0~7.3个月,平均为(3.1±0.3)个月;发生在额叶的有27例患者,发生在颞叶的有10例患者,发生在枕叶的有8例患者,发生在顶叶的有8例患者,发生在小脑蚓部的有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有头痛、呕吐、视水肿等临床表现,排除肿瘤转移、心、肝、肾等器官重大疾病、糖尿病、麻醉用药禁忌证和过敏体质的患者。随机分组后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及体征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手术前半小时给予患者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0.1 g。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快速气管内插管诱导静脉复合麻醉方法。所有患者手术过程中麻醉诱导主要是从右股静脉依次注入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和罗库溴铵行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主要用芬太尼、丙泊酚维持麻醉,具体为芬太尼0.5~0.8μg/kg,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根据麻醉情况,随时调整丙泊酚的滴速[3]。所有患者入室以及手术过程中都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及时记录。

1.3 治疗效果 所有58例颅内肿瘤患者进行全部切除32例,肿瘤大部分切除18例,部分切除8例。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综合术后治疗,49例患者经手术切除后病情好转,6例患者术后恢复伤残,3例患者术后死亡。

1.4 统计分析 全部数据用SPSS V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本组研究的所有58例患者进行手术过程中,麻醉期间没有出现解除麻醉状态,基本生命指标,包括体温、血压、脉搏、心电图以及氧饱和度等均稳定无起伏。术后98%的患者很快恢复意识,当患者感觉大脑清醒后,方可将气管导管拔除。麻醉前的颅内压为(2.87±0.29)KPa,麻醉中各个阶段麻醉后、开颅后切脑硬膜、切除瘤体以及拔管时颅内压分别为(2.32±0.29)、(2.71±0.76)、(2.79±0.68)、(2.49±0.90)KPa,经比较:麻醉期间、开颅后切脑硬膜、切除瘤体以及拔管时的颅内压的值均低于麻醉前颅内压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颅内肿瘤在神经外科中较多见,发病原因不明确,常发生在有限的颅腔内,无论肿瘤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其肿瘤本身在颅腔的占位,就可以造成部分脑功能损害,对患者的生活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同时某些颅内肿瘤的生物学形状可以随着肿瘤复发而发生变化,甚至恶化;一般颅内肿瘤转移少见,但是有些恶性肿瘤可以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播散。颅内肿瘤的一般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盘水肿共称为颅内高压三主征[4],另外还有头晕与眩晕、癫痫、复视、精神及意识障碍、前囟膨隆、头围增大以及生命体征改变等表现。

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颅内肿瘤手术过程中有效控制颅内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临床疗效较明显,说明积极有效的控制颅内压对颅内肿瘤手术患者的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翟秀伟,邵永祥,孙立红,等.大庆地区原发脑肿瘤流行病学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2):27502752.

[2] 刘荣斌.56例颅内肿瘤手术患者应用异氟醚复合异丙酚一芬太尼麻醉的效果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3):8788.

颅内肿瘤范文5

颅内肿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20~50岁是脑肿瘤的多发期,其发生率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40岁后开始逐渐下降。目前颅内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1]。术后有效的护理可以帮助颅内肿瘤患者更快康复。本研究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对其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回顾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脑颅内瘤患者150例,排除严重基础疾病或二次颅脑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中,男45例,女30例,年龄(50.22±7.91)岁,其中室管膜瘤5例,髓母细胞瘤7例,星形细胞瘤3例,胶质瘤22例,脑膜瘤38例;对照组中,男41例,女34例,年龄(52.46±8.02)岁,其中室管膜瘤5例,髓母细胞瘤4例,星形细胞瘤5例,胶质瘤30例,X膜瘤3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颅内肿瘤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包括叮嘱患者及其家属术后禁忌与注意事项,并进行遵医嘱给药。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包括措施如下:①成立医护协同小组:医生与护士对应成组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即一组医生与一组护士护理一组患者。②进行医护联合查房:护士及时准确向对应医生进行患者病情症状及要求的汇报,医生在此基础上确定适合的护理方法[2]。③心理干预:由于疾病的影响患者具会有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可通过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并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才去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可采用不同的称呼,以增加亲切感;当患者觉得自卑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听听音乐来缓解情绪,放松心情;指导患者可以通过倾诉等方式来发泄心中的压力,与医务人员交流,并开导患者[3]。④用药指导:由对应的医生和护士对患者进行药物品种、剂量、用药禁忌及注意事项指导,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规避。⑤术后情况跟踪随访记录。

1.3 观察指标

护理干预后,对两组颅内肿瘤患者的将两组患者的HPHQ-9评分与GAD-7评分、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或两组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的PHQ-9评分与GAD-7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

3.讨论

脑肿瘤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原发性指脑本身有占位现象出现,而继发性指在非原发性基础上由其他病变部位通过血液转移引发的颅内占位。一旦占位形成,将导致脑组织受压迫、颅内压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外科手术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有效的术后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康复[4]。医护一体化护理的特征是医生护士协作,共同护理,与患者充分沟通,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患者与医护人员信息沟通,医生、护士、患者三位一体的护理新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脑肿瘤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PHQ-9评分与GAD-7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颅内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剑英,管晓萍,张利岩等.颅内肿瘤患者亲属照顾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27(2):71-73.

颅内肿瘤范文6

【摘要】 目的 分析70例颅内肿瘤经X线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利用XK808X刀系统治疗70例,共77个病灶。本组病人共治疗3~10次,3~6 Gy/次,处方剂量为DT45~65 Gy,每次间隔1~2 d。结果 治疗3~12月后复查MRI,病灶消失者23个(CR 33%),病灶缩小1/2或以上者31个(PR 44%),病灶缩小1/2以下(NG 17%),4个(PD 6%),总有效率(CR+PR)达77%。结论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颅内肿瘤是一种无创伤性安全有效的方法,副作用小,它不同于一般外放疗,它的治疗次数虽少而瘤体受量高,疗效肯定,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注意并发症,优化剂量选择。

【关键词】 颅内肿瘤;放射治疗;立体定向适形放疗

我院于1999年1月—2005年1月利用立体定向放射技术(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SRT)治疗颅内疾病70例(77个病灶),现将治疗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0例患者中,男47例,女23例,男:女=2:1。患者年龄10~78岁,平均47.6岁。37例经病理证实,其余33例均系MRI诊断。其中脑转移瘤20例,脑胶质瘤12例,脑膜瘤16例,垂体瘤10例,听神经瘤8例,松果体瘤4例。病灶大小:5~10 mm 13例,11~20 mm 29例,21~30 mm 17例,31~40 mm 7例,41~46 mm 4例。

1.2 治疗方法 常规固定头环及立体定向头架,行头颅CT增强扫描(病变部位层距2 mm,非病变位层距5~10 mm),影像输入计算机工作站,勾画出病灶及重要功能器官的轮廓。根据病灶的形态,大小进行三维重建,选择相应大小的准直器,最佳床角和照射弧,优化治疗剂量,选择最大剂量与覆盖剂量比(MP/PD)和治疗体积与靶体积比(PV/TV)均

1.3 评定标准 根据WHO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可见病灶完全消失,至少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肿块缩小50%以上,维持4周以上,无新病灶出现,无任何病灶的增长恶化。无变化(NC):肿块缩小不到50%或增大未超过25%,无新的病灶出现。恶化(PD):肿块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

2 结果

2.1 治疗后患者症状与体征的变化 采用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期间,17例早期发生急性放射性反应,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经利尿、甘露醇、地塞米松治疗后症状很快好转,极少数出现放射性颅神经损伤。

2.2 3~12月后MEI复查结果 见表1。

表1 70例病人治疗后随访结果(略)

3 讨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充分利用现代加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影像学技术,对病变和剂量进行精确定位和定量,使放疗进入了精确定位、精确摆位和精确治疗的新阶段[2]。目的是提高放射治疗增益比,最大限度地将放射剂量集中到病变区,杀灭肿瘤组织而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少受或免受不必要的照射[3]。结合Simonova等[4]提出的观点:(1)长疗程可减少早期正常组织的副反应;(2)短疗程可限制肿瘤再生殖。(3)多次分隔治疗可使之氧细胞再氧化,减少正常组织的晚期反应。本组资料表明SRT治疗脑转移瘤可迅速获得局部控制肿瘤生长并改善患者症状。SRT治疗前后如结合全脑照射,近期效果更佳。王青等[5]报道应用SRT治疗65例脑转移瘤结合全脑照射,获得比手术更为良好的效果。本组转移瘤有效率达78%。SRT在临床后综合很多学者的意见[6],我们体会到主要适用于以下疾病:(1)颅内直径

在SRT治疗剂量上无统一标准,应跟肿瘤大小,部位,患者个体差异及手术、化疗等因素结合起来综合考虑。采用多靶点治疗,确保剂量分布的均衡,避免照射弧的交叉或重叠。本组病例,对于脑转移瘤、胶质瘤、松果体区瘤,由于它们对于放射线敏感,采用多分次,每次较小剂量,即5~10次,每次剂量3~6 Gy,间隔1~2 d/次,选择边缘剂量曲线80%,总剂量30~50 Gy,术后再加上普通外放疗20 Gy。对于听神经瘤、脑膜瘤、垂体瘤,由于其对X线敏感性相对差,采用较大剂量少分次,即3~7次,每次5~7 Gy,间隔1~2 d/次,总剂量45~65 Gy。

其次SRT治疗后本组有17例发生放射性脑水肿,我们认为与以下5个因素有关(1)肿瘤受照剂量是否均匀;(2)肿瘤接受的最大照射剂量;(3)等中心数;(4)肿瘤的体积;(5)正接受照射的剂量。从本组发生脑水肿来看病灶体积影响最大,因为病灶体积>4 cm 时会引起病灶受照射不均匀而产生脑水肿。

总之我们在SRT治疗颅内疾病过程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严格掌握适应证;(2)正确细致的定位;(3)剂量分布形状尽可能与病灶形状相吻合; (4)最优的治疗计划;(5)精确可靠的等中心校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SRT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7]。

参考文献

[1] Valentio V,Schinaia G,Raimondi AJ,et al.The results of radiosurgical management of 72 middle fossa meningiomas[J].Acta NeurochirWien,1993,122:60.

[2] 吕仲虹,杨天恩.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前景[J].中华肿瘤杂志,2002,24(5):417-420.

[3] 殷蔚伯,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3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2:179.

[4] Simonova G,Novotomj J,Vlaadyda V,et al.Relocatable flame for stereotactic 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J].Int J Radiat,Oncol Phys,1991,20(3):599.

[5] 王 青,华 荣,尉永宽,等.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疗效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8,7(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