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货币银行学答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货币银行学答案范文1
关键词 中央银行学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ase Teaching in "Central Banking" Teaching
CUI Lingyun
(School of Business, Shand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353)
Abstract"Central Banking" is a subject of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fast content update discipline, it determ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teaching to use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especially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to expand perspectives and enhance students' knowledge of teaching literacy. The case study in the "central bank" Teaching in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without the case to determine the topics and do pre-class preparation and case and explain the theory of integration.
Key wordscentral banking; case teaching
《中央银行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研究中央银行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历程和独立性,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等各项业务,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从其研究的领域和结构看,《中央银行学》这门课程具有自身的特点。
第一,《中央银行学》的课程知识综合性强。从其研究内容看,该课程和宏观经济学联系密切,如《中央银行学》所研究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搭配及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等,是以宏观经济学的原理为基础的。此外,《中央银行学》中涉及的内容以货币银行学的理论为基础,包括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和利率理论等方面。因此学习这门课程前,对相关先修课程要有较好的把握。
其次,《中央银行学》的课程内容和现实联系密切。如美国次贷危机后各国央行都在积极实施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欧洲央行处理欧债问题的对策、中国人民银行对我国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投资运用,这些热点问题的发生原因及其影响都可用《中央银行学》中涉及的理论来解答。
上述特点使得各版本的《中央银行学》教材均理论知识完备,但理论用于实践的分析远不及现实发展更新快,这就要求《中央银行学》在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来弥补,紧密联系当今世界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分析各国央行的现实操作,提高学生的金融分析能力和学习兴趣。
1 《中央银行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
1.1 确定合适的教学案例专题
选择适当的热点问题作为案例是成功案例教学的前提。并不是所有的相关热点问题都适合作为案例,课堂教学中也没有这么多的时间用于案例分析,因此首先要精选合适的教学案例。 如讲到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时候,既可以再贴现业务在国外的发展作为案例专题,也可以再贴现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作为案例专题,还可以选择我国外汇储备的形成及运用作为案例专题。考虑到再贴现在我国央行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一直不高,而2000年以后,由外汇储备所带来的外汇占款才是人民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因此两者比较,外汇储备的运用是一个首选的适当案例,还可以进一步联系“汇金投资公司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注资”以及“财富基金”加以展开。如果课时充足,也可以再进行再贴现业务的案例专题讨论,针对这一业务,既有国外案例也有国内案例,可以选择国外案例为辅、国内案例为主的方法来展开案例教学,同时加以横向比较,引导学生归纳出再贴现业务在中国不发达的深层原因。以上这些案例是中国人民银行资产业务的重点,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真正了解现实经济中矛盾所在。
1.2 做好课前准备
确定了合适的《中央银行学》案例专题后,还要准备与之相关的阅读材料,包括原理、原则等理论框架,设计好向学生呈现案例的步骤。不能一步到位把案例的结果或答案公布出来,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提出解决方案,这样教学效果才好。此外,还要控制案例的难易程度。案例太难,学生会因知识储备不足而对随后的分析讨论丧失兴趣;案例过易又达不到教学目的,降低学生的参与程度。因此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根据教学内容来编制、组织并呈现案例。这一准备要细化到每一个教学案例,包括案例背景、案例来源、案例讨论的地点、向学生发放案例素材的时间、案例讨论的具体步骤、对积极发言的同学的激励方式、案例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最后总结案例时应达到的深度和启发性。
1.3 案例教学与理论讲解的融合
在《中央银行学》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将理论、案例和案例点评相结合,把案例教学融合到理论讲解中。因此,在组织案例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匆忙去选择若干案例,根据案例配理论,而是要确定本堂课学生要学习哪些《中央银行学》的基本原理,然后再选择出能够说明这些原理和理论的案例。案例材料需根据理论讲解的需要重新组织编排。案例讨论结束时,教师还应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汇总,运用现有案例引出下一个新的知识点,这对于强化课程的连续性具有明显效果。
2 《中央银行学》案例教学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2.1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
讲解一个完整的案例需要耗费较多的课时,加上讨论,一个案例至少需要1个课时。如果在《中央银行学》授课中分析10个案例,那就需要至少l0个课时,而总课时一般是32课时,这将占到总课时的1/3,将严重影响到基础理论的讲授时间。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既传授理论又讨论案例,除了在教学时间上要精心安排,还需要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案例教学。当案例资料以多媒体技术展示时,除了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提供给学生直观、形象的视觉及听觉材料。此外还可以在课间休息的10分钟内,上网打开专业财经网站的网页,和学生一起浏览当天的热点财经新闻,或课堂上所讲案例的最新延伸新闻,既加大了信息输出量,提高了多媒体手段的利用效率,又教给学生如何上网查阅财经资料。
2.2 教学案例的真实性与时效性
教学案例的来源可以多种多样,有些是现成的案例,即从公开出版的案例集或教材中选取;第二种是从报刊资料中搜集;第三种是根据相关资源创设的情景组合而成。《中央银行学》中使用的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才能打动学生积极参与分析,因为他们也迫切的想了解现实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使用一些经过设计的案例,则会与现实情况相距较远,使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由于各国中央银行的业务操作每天都在进行、更新,在选择案例时还应注意时效性,10年前发生的案例就不如正在发生的事情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讲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央行的应对策略,就不如讲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后全球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及其引起的通货膨胀更具时效性,因为新事件的发生,其影响和结果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可以让学生预测一段时间后通货膨胀带来的金价或股市的涨跌,由时间来验证其预测推断的正确性,从而理解这些经济事件的因果关系。
2.3 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案例教学一个主要问题是占用时间过长,会挤掉传统教学的时间,而传统教学中的理论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好基本概念和理论就来讨论案例,表面上看课堂教学很热闹,但学生的分析往往缺乏深度,甚至得出南辕北辙的结论。所以教学中要注意协调好传统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避免案例教学用时过多,喧宾夺主。正确处理两者关系是以学生充分全面掌握所学知识为标准,而为实现案例教学与传统理论教学的融合,应首先从课程整体对案例进行合理安排,将案例与所讲理论匹配,安排合适的课时;其次针对理论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单独编写教案,分析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不同思路,预先想出改进意见;最后在实际上课时,提前给学生设定好讨论问题的时间,对一些超时的、与主题无关的发言应及时打断,引导学生回到案例中来,并进行收尾总结。
基金项目: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度校级教研项目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任重.案例教学法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商业经济,2011(6):123-124.
货币银行学答案范文2
您好!久闻贵公司实力不凡。年轻有实力的工作团队使贵公司不就有独特的市场地位,公司业绩也不在非凡的竞争力上完美得体现。据悉贵公司为了做大做强,正在招聘员工,所以特写此自荐书,希望加盟贵公司,成为你们优秀团队的一员。
本人基本情况如下:我是从四川XXX学院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依照我所学的金融证券专业,学习各种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比如,《金融期货》《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等,还有专业课程如《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分析》等,对于计算机,也能够熟练地进行操作,不仅如此,本人在校期间还通过学习取得了计算机一级证书。为了能够更好的学习和了解证券市场,我还积极的实地了解了很多证券公司,在网上关注证券市场信息了解市场动态。因为我知道,想要在证券市场上闯出属于自己的天空,除了对证券着行业有独特的偏爱以外还要有属于自己的炒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在这点上我还是有明显的自信的。
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开朗的女孩,能够在认真够做好工作的同时也能较好的融洽同事之间的关系;对于证券着行业,我知道良好的沟通能力十分长重要的,刚好,这一点是我的强项;开朗的性格也能让我对生活变得坚强,从容面对工作中的种种困难,用积极热诚的态度迎接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挑战。我是一个非常有上进心的人。如果我进入公司,时间会证明一切。
仔细、负责、热情是我的个性。我清楚的认识道:过去的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我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会坚持不懈的虚心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我会尽力为贵公司付出我的一份赤诚的力量,真心的希望贵单位能给我一个展现平台的机会!诚实做人,忠实做事是我的人生准则,“自强不息”是我的追求。我相信我能胜任不同的工作。
追求永无止境,奋斗永无穷期。我要在新的起点、以新的姿态、展现新的风貌,书写新的记录,创造新的成绩;我的自信,来自我的能力,您的鼓励;我的希望寄托于您的慧眼。如果您把信任和希望给我,那么我的自信、我的能力,我的激情,我的执着将是您最满意的答案。现在我渴求能到贵单位去工作,使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能够使自己的人生有一个质的飞跃。选择单位,工资和待遇不是我考虑的首要条件。我更重视单位的整体形象、管理方式、员工的士气及工作气氛。我相信贵单位正是我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我很自信地向您承诺:选择我,您绝不会后悔。
此致
敬礼!
货币银行学答案范文3
【关键词】《国际金融》教学内容 新开放宏观经济学
《国际金融》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分析和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间货币运行规律、国际金融业务、国际货币金融关系以及内外均衡的实现等问题。国内高校目前都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新环境所带来的挑战,而要培养这种能力,首先就要从课程教学内容上入手。因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几年来对《国际金融》的授课实践,以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为导向,提出一些该门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建议。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突出特点
作为财经类的核心课程,《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突出体现在以下两点:
1.《国际金融》课程内容更新速度快、时代感强
随着 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的经济交流和资金往来越来越密切,这就要求传统的《国际金融》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进行相应的调整,体现金融发展与运作的基本规律,可以说财经类课程中《国际金融》的时代感是最强的。反映在教学内容上,就需要加入国际金融新变化、新动向,介绍国内外学者国际金融研究的成果,注重国际金融乃至整个国际经济领域的发展新动向,密切关注我国对外金融活动就成为任课教师的责任。
2.《国际金融》课程承上启下、综合性与关联性突出
要学习《国际金融》,必须以先修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贸易学》等的完成为基础,同时,其又是后续课如《国际结算》、《国际经济学》等学习的前提。这样一种承上启下的课程地位决定了该门课程的综合性与关联性的特点必定突出。学好该门课程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对国民收入的核算、IS-LM-BP分析、 AS-AD分析等知识要相当熟悉。同时还需要学生学好高数,特别是微积分的知识,否则对国际金融理论,如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中的内容将理解不透。除此以外,这门课程还需要学生掌握《会计学》和《货币银行学》的知识,否则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及分析、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将一头雾水。
二、国内现有《国际金融》本科教材内容比较分析
目前市面上出版的《国际金融》本科教材有数十本,其内容绝大部分大同小异,只是章节安排,侧重点有异。比较有特色及影响的教材主要有由复旦大学教授姜波克主编的《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人民大学教授陈雨露主编的《国际金融》(人大出版社)、北大教授易纲与张磊主编的《国际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璋主编的《国际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
对比可以发现,国内《国际金融》教材最新版本有两个明显的趋向:①在姜波克教授倡导内外均衡为主线描述《国际金融》教材后,后续出版的国内教材越来越多的突出注重开放经济的内外均衡问题;②最新出版的《国际金融》教材多数都在理论内容上加大了篇幅,并增加了一定的深度。
三、国际金融领域的新发展及在国内现有教材的反映
近年来,国际金融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发展。其中标志性的成果就是由 Krugman、Rogoff、Obstfled等开创的“新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打破了占主流的新古典宏观框架,运用更加接近现实的不完全竞争、价格粘性的假设和基于微观基础的动态跨时均衡分析方法构建出全新的国际金融分析方法。自 1995年以来,围绕新开放宏观模型衍生出丰富的创新成果,包括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汇率决定理论、汇率效应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等。除此之外,国际金融危机理论在危机的洗礼下迅速成长,在不到 20年的时间里已发展到第三论模型。对国际资本流入突然停止的研究持续十余年,也出现了重要进展。另外,对主权财富基金、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讨论和新理论也不断涌现。
目前,市面上反映上述新进展的教材还不多,主要有国外教材的中译本,还有国内著名学者所编著的中高级教材。然而这些中高级教材在普通本科教学方面却还存在不足:①在理论如何应用到现实问题分析上,学生似乎还难以在书中直接找到答案;②针对本科层次,尤其是多数高校定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本科教学来说并不适用,难度较大且内容偏重理论模型分析,这对于乐于应用理论解释现实问题的学生来讲不太适用。因此,对《国际金融》的教学内容还需适当斟酌,通过恰当的方式把这些新发展纳入教学内容。
四、融合国际金融新发展,改进《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内容。
改革《国际金融》教学内容的目标就是在符合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前提下,在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保持较强学习兴趣的条件下,尝试教学内容中引入学科领域的新知识,从而巩固学生专业基础,扩展学生视野和分析的高度,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最好的教学内容就是最适合学生的、最利于学生掌握及激发学生兴趣的、最有利于学生后续学习的。笔者通过近年的教学实践感觉《国际金融》课程的时代性使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必须求新,根据内外均衡涉及的热点问题把握教学内容,适当增减热点问题的阐述,但这种基于热点问题的内容增减必须以如下原则的建立为前提:
1.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以内外均衡为主线展开
从国内代表性教材的比较上能够看出,目前国内一些著名教材越来越多的关注内外均衡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展开相关的理论与政策阐述及分析。当前出现的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告诉我们,关注内外均衡是这种时代背景的必须,所以在《国际金融》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必须以内外均衡为主线开展。
2.完整介绍《国际金融》基本原理,以宏观为主体教学内容。
《国际金融》课程体系包括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外汇与外汇管理及汇率理论、外汇交易与外汇市场及外汇风险防范、国际储备理论、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资本流动、货币危机理论、国际货币体系等。该体系既包括宏观层面的知识,又包括微观层面的交易技术;既包括多种国际金融理论,也包括一定的国际金融实务,同时还涉及国际金融政策。鉴于经济类本科生后续课中多数不会单独开设国际金融实务类课程,因此,《国际金融》教学内容还应该在综合介绍国际金融基本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对国际金融实务性知识给予相当讲述,这也是当代培养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国际金融》教学还应以宏观为主,即主要围绕国际收支展开对相关问题的讲授,以宏观的国际收支、汇率问题、国际储备、国际货币制度及其相关理论为重点,这主要是由该门课程的属性及地位决定。从属性讲《国际金融》仍然可以说是宏观经济的延伸,它的许多内容也是依托于宏观经济理论的理解;从地位讲《国际金融》是一门重要的先修课与后续课的衔接课,其主要先修课和后续课都是以宏观为主,例如先修课《宏观经济学》及后续课《国际经济学》。
3.适当强化国际金融理论,并以引导为主,使学生关注国际金融前沿理论问题。
《国际金融》主要涉及的理论问题有汇率理论、国际收支理论、国际货币危机理论等。这些理论内容在先修课中几乎没有涉及过,在学生考取研究生时又是重点,而且这些理论内容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就有必要详细展开给学生讲授,说明相关理论的假设、主要观点、图形分析、评价及应用等。《国际金融》课程的时代性要求学生必须关注最新理论的发展,但这种关注转化到教学内容里则需要采用与传统理论内容讲授不同的方法。国际金融理论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进展,如前面所说的新开放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课程的时代性要求我们必须加入这种变化,但方法应有别于传统国际金融理论的讲述法。对于最新的国际金融理论,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没有必要完整阐述,只需要告诉学生它的“新”新在哪里、它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就可以。教师更应该做的是找一些最新案例,然后激励学生能应用最新的理论去解决,这些主要靠学生的课后思考去完成。
4.不拘泥于教材,根据形势变化,教学内容及时补充新知识。
当前经济发展中,变化最快的部分莫过于金融系统,这导致现有《国际金融》教材中反应的内容有些落后于时代或者是与学生关注的热点不符。因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补充新知识,而不要拘泥于某本教材,否则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 2008年出现的全球性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就可以适当加大国际货币危机理论的介绍,让学生知道三代金融危机模型的基本内容都是什么,课堂增加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应用理论进行课后思考。
参考文献
货币银行学答案范文4
一、存在问题
(一)教学脱离市场实际,教学模式老化。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内涵迅速扩大。从湖南怀化实际来看,很多大中型企业非常重视会计人才的引进、培训和职场拓展,像武陵城房地产集团、佳惠连锁超市等著名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引进已完全做到逢进必考、考后培训,并鼓励其全方位发展,对他们在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方面拓展自身素质给予了很大支持。与之相比,很多技校对市场变化知之甚少,在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安排、教学方式等方面因循守旧,脱离市场实际,基本上是“跟着感觉走”。
1. 从教学计划制定角度来看,教学计划跟不上时代步伐是最大问题。
部分学校教学计划一定程度上虽有变化,但与中国日益加深的市场化进程相比,其幅度远远达不到要求,再加上技校难以吸引高素质师资、生源质量逐渐下降的事实,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实际需要差之甚远,很难被市场所接受。
2. 从课程安排角度看,部分技校存在好高骛远、不切合市场实际或急功近利、专业课程安排混乱的事实。
一种情况是:湖南部分技校会计专业目前还设置有类似于《货币银行学》、《审计学》等理论性较强、实际应用较少,一般只在大专院校才设置的课程,这些课程对全日制大专生来说都很吃力,何况只读了初中且成绩多居中下游,对晦涩理论毫无兴趣的少年。这样造成两个后果:一是学生普遍厌学情绪严重,二是学生操作能力相对而言普遍偏低。另一种情况是:部分技校废弃了《珠算》课程,美其名曰全盘实现电算化。众所周知珠算是中国古老的计算法,能历千年而不衰,自有其原因;量重要的是珠算能显著加强心算能力,对学生今后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避免错弊等都有帮助。不错,计算机(器)在会计领域方便、快捷了我们的工作,但不代表它能完全取代算盘,至今很多人加减法用算盘得到答案的速度仍要快于计算器就是明证。所以课程安排一定要实事求是,既不能食古不化,也不能随意抛弃传统。
3. 从教学方式角度来看,存在主要问题是使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能力不足,师生互动教学不够。
目前,湖南很多技校都在计算机教学的硬件上下了功夫,多媒体机房比比皆是。但是,对于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财会专业教学,多数学校办法不多,原因有三:第一,多数技校专业设置以工科类为主,对会计类专业重视不多,不愿过多投入。第二,正版财务软件价格很高,且很难实行“一拖多”教学。目前国内财务软件价格在数千至上万元,且用户联机不超过四至六台电脑,很难适应技校每堂课至少有四十名学生、资金压力大的实际。第三,部分专业教师未进行过知识更新,靠吃老本过日子,在多媒体使用、课件制作、网络信息获取等方面存在知识性缺陷,故对电算化教学方式不能很好运用甚至存在抵触情绪。
(二)学生技能实习机会相对较少,实习指导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造成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低下。
目前,湖南的技校由于资金、重视程度等原因配备珠算、工业会计模拟实验室的不多,配备电算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就更少了,使学生在校内的技能实习时间低得可怜;至于到外单位实习,则因为会计岗位的重要性、保密性和唯一性而让不少单位不愿意或没有条件接受学生实习,造成技校会计专业学生实习机会严重缺乏,学生毕业后低不成高不就,既缺乏独立的、创造性的理性思考能力(由低学历层次决定),又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距离技校培养具备一定文化素质和较强操作能力的技能型劳动者这一办学目标差之甚远,很难适应就业竞争需要。
同时,部分实习指导教师素质较低也是学生难以在实习中学到东西的重要原因。多数技校缺乏既懂操作又具备理论基础的“双师型”人才,许多技校没有专业会计技能指导教师,基本由相关理论教学教师兼任;而多数理论教学教师一般由财经院校毕业分配而来,少有从企、事业单位调来的,故缺少实际操作经验,基本依靠自身摸索来带领实习生;加上技校培训经费有限,教师进修机会少,造成目前教师技能素质难以提高、实习教学质量低的事实。另外,许多技校迫于招生和就业压力,随意变更专业,压缩在校实习时间,也是导致学生操作技能低下的主因之一。
二、解决对策
(一)重视市场需要、将培养“适合型”学生作为办学目的。
众所周知,技校办学效果最终体现在学生就业上,具体而言,可总结为“三高”,即拥有就业率高、就业企业知名度高、就业后薪酬水平高“三高”的学校,会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就会计类专业而言,学校要时刻关注相关就业领域的新动向、新变化、新要求,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培养市场需要的会计人才,使之成为“适合型”学生。
1. 从教学计划制定角度来看,必须时刻紧跟时代步伐。
为了适应会计改革的需要,财政部于2006年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因此,我们制定教学计划时,一定要聆听时代呼唤,去腐存新;同时,利用国家对技校大力扶持,每年每生补贴1500元的好政策,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档次,引进高素质师资,制定出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际的教学计划,并在生源质量将逐年提高(国家补贴结果)的情况下付诸实施。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多听取各企业意见和建议,坚持“全面发展,突出重点”方针,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纲来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2. 从课程安排角度看,必须合理安排课程,所设课程必须既能提升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开阔其视野,重视“应知”层面,又能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应会”层面。
必须砍掉《货币银行学》、《审计学》等理论性强、学习难度大的课程,重视《珠算》、《会计电算化》等操作性强、实际应用面广的课程;同时,对《会计原理》等注重基本原理但不晦涩和根据新准则编写的《会计实务》这种紧密联系当前企业实际的课程也要重点关注。
3. 从教学方式角度看,应以国家对技校加大投入为契机,加强学校多媒体设备等硬件建设,同时对会计教师加强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网络教学等方面的培训力度,革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强调师生互动。
具体来讲:一要重视会计教学,有条件要购置正版“一拖多”财务教学软件。二要与软件公司搞好关系,形成良性互动。既可让学生以较低薪酬要求到软件公司实习,从事软件促销,熟悉软件操作,也可向软件公司索取其有试用期的免费软件,成为学校价廉物美的选择。三要大幅革新教学方法,以课程讨论、案例调查分析等互动教学方式代替“填鸭式”教学方法,激活学生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教法符合学生实际。
(二)开阔眼界,增加学生技能实习机会,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素质。
1. 以国家重视、加大投入为契机,建立珠算、工业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通过以电算模拟实验室为核心的实习平台,要求学生在计算机工作环境下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判断和处理,提高学生实务操作能力。
2. 以会计师事务所为重点,以互利双赢为核心,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场所。
由于前述原因,各企业大规模接受会计专业学生实习难度较大,而湖南有大量会计师事务所,其业务存在明显季节性并涉及各类企业。故让学生到事务所实习互利双赢,既解决了事务所不愿固定用工、薪酬压力大的问题,又满足了学生短期内接触各类企业、了解各行业会计异同、掌握企业会计实务处理方法、提高分析判断能力的需要,可谓一举两得。
3. 抓住各种机会,以培训、学习为手段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素质。
①让实习指导教师利用假期到事务所或企业兼职,扩大知识面和动手能力。
②利用国家加大投入契机,提高待遇,将事务所或企业的优秀会计人员吸引到学校任教或指导实习。
③加大实习指导教师赴外进修力度,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鼓励学生提升学历层次、参加会计类资格证考试,提高素质。
1. 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进行更高层次学习,参加自考等成人考试。
技校毕业学生一般为中专(高中)层次,知识面窄,而社会对学历又有较高的要求,故我们应通过奖学金、推荐对口升学等方式鼓励其在校期间提升学历层次,达到提高就业竞争力、充实业余生活的目的。
2. 鼓励学生参加会计类证书考试,并辅以培训,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对能力突出学生,鼓励其在取得大专学历后报名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考试,大幅提高学生知识层次,为他们创造高层次就业机会。
货币银行学答案范文5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
近年来,独立学院的发展较快,与公办高等院校相比较,独立学院从事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要求其更加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遵循“重基础、重能力、重实践、重发展”的教学要求,致力于培养既能适应我国经济、文化、科技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在国际金融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该课程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特点及存在的现象
国际金融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学科,该课程与货币银行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课程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几个现象:
(一)与其他经济类的课程比较,学生本身对国际金融这门课程的兴趣较为浓厚。
由于国际金融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国内的一些媒体、财经类杂志都会报道一些与国际金融有关的信息。国际金融发展中出现一些新的事件都是同学们比较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比如:人民币汇率问题以及当前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等。他们很想通过课程的学习,对上述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这样为教师授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二)国际金融领域的新成就、新观点、新问题和新动向层出不穷。
随着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国际金融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取得新进展,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不仅要对教材里面的一些理论和概念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且也要不断地吸收和了解国际金融里面的一些新的发展动态,并在课程上把这些新的信息传达给学生。
(三)学生渴望在国际金融学课程的学习中增添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操作。
教授国际金融学课程是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如果教师就有关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仅仅给学生介绍实务的操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项,那么学生对上述问题的只能形成一个抽象的认识。究竟在具体实务中如何进行操作,需要重点注意什么,只能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才能找到答案。
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在独立学院中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不明确。国际金融学是经管类各专业的核心学科基础课,但在目前的教学中,基本上套用其它类型院校的做法,采用同一教材、同一教学计划和同一教学大纲,各专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完全一致,没有考虑到独立学院经管类各专业培养对象及培养目标,很难满足培养基础扎实、精通专业、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要求。
2、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对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都能听懂、看懂,但学生普遍反映的困惑在于如何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实习基地建设的滞后,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环节,过多的理论学习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爱好。
3、教师缺乏以及教学方法不当。在国际金融教学过程中,由于独立学院的教师普遍比较年轻,许多才踏上工作岗位,缺乏工作经验,同时受各种限制,教师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必要的实验教学来活跃学生的思维。
4、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选用不当,影响了教学的质量。有些教材理论性太强,内容过于抽象,不适应独立学院的实用性要求;有些教材的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部分教材内容也不适合我国当前的国情,让学生感到理论与实践不符合。
二、独立学院经管类国际金融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加紧改革和完善具有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和大纲。
要深入了解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教学大纲、学时和相应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把握与本专业最密切的国际金融知识。
(二)实行案例教学与校企合作。
国际金融教学长期以来仅仅局限于课堂,不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加以改革。在金融实务部分的讲解中,引用案例,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三)编写适合独立学院的特色教材。
我们要对国际金融教学内容进行调查、走访学生,编写适合独立学院的特色教材和相应的辅导教材。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注重针对性、实用性、超前性和通识性,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映国际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状况的内容。同时积极吸纳最新的教研成果,及时纳入课程教学。
(四)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是落实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实践教学应建立校内实验中心。结合课程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开设外汇交易模拟,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模拟以及黄金买卖交易模拟等金融交易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环境,积极开发国际金融网络课程。
货币银行学答案范文6
【关键词】投资学 研究性教学 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通过教学与研究、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经验和能力,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使其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训练思维的教学。
近年来,研究性教学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研究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深入,通过研究性教学的开展,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将教科书上的“答案”变成“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能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和培养能力。投资学作为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与课程特点非常适合研究性教学的开展。
一、投资学开展研究性教学的适用性
相对于金融专业的其他课程来说,投资学开展研究性教学有着天然的优势,其课程特点使它能够更容易的与研究性教学结合起来。
(一)投资学的综合性
投资学作为核心专业课程一般有较多的前置课程,在投资学的学习中会用到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以及统计学等等多门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课程综合性较强,通过研究性教学手段,能使学生综合使用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所学课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与综合能力。
(二)投资学的应用性
投资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运用投资理论指导投资实践是课程的教学目标。正是因为这种可操作性使学生容易产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对现实的投资实践进行考察与思考,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投资学的复杂性
投资学同时也是一门复杂的社会科学,其理论像投资本身一样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学者对投资的研究不断深入,各种理论不断出现,相关研究是金融学学术研究的重点和前沿,这样的课程非常适合研究性教学的开展。鼓励学生了解相关学术研究、对这些研究进行思考甚至批判,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提高专业素养,这正是投资学研究性教学的真意。
二、投资学研究性教学的教学设计
研究性教学中“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这两种模式最为普遍。投资学的研究性教学也应该借鉴这两种模式,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深入挖掘研究性教学的可能。
(一)任务研究
以项目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在自然科学中应用较为广泛,在投资学领域这种形式也不易实现,但是我们可以创设相关项目来达到教学目的,一个基本的方法就是布置任务,以项目的形式让学生来完成。比如让学生去撰写研究报告,在内容上可以是行业分析、个股分析等等。还可以让学生去管理虚拟资产,考评他们在管理过程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总之,这些任务应该是一些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内容,应该有足够的开放性让学生自由发挥。
(二)调查研究
投资学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投资学的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去实践,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学生的实践不一定是让学生去投资,而是让学生深入到投资实践中去,比如可以去证券公司参观考察,也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些问题展开调研,比如调查分析居民的投资行为、投资偏好、投资收益等等,通过调查获得研究数据,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投资学的教学变得更加贴近实际,也能让学生更多的理解投资理论与投资实践。
(三)案例研究
案例教学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案例—问题—讨论”的教学方法,是研究性课堂教学的路径模式之一。在投资学领域有很多经典案例,让学生自主的去搜集信息,从不同方面去讨论这些案例,能够使学生得到一些有益的认识和结论。这样的案例教学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启发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能够诱导学生提出问题,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中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单向传授知识的弊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研究能力。
(四)专题研究
在投资学的教学内容中,几乎每一章都有相应的学术问题或者时事热点问题可供讨论和研究,专题研究就是由教师确定研究内容,由学生根据题目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组织形式上,可以分组讨论、分组汇报,也可以单个学生完成小论文,还可以通过集体讨论、甚至辩论的方式来完成。通过这样的研究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学术研究的相关内容,培养他们的学术素养、逻辑思维和研究能力。
三、投资学研究性教学实施中发现的问题
在我们投资学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研究性教学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教学理念改革尚需努力
研究性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一点就在于它是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都会发生变化,这要求各方都要抛弃习惯性的传统教学思路,勇于改革,善于创新。很多教师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容易越俎代庖,在学生研究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走上了传统教学的老路。很多学生习惯于被动的听课,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把研究性学习当作作业一样草草应付了事。还有很多教学管理者对研究性教学缺乏正确认识,认为这种教学方式老师很轻松,学生不一定能掌握大纲要求的知识。所有的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习惯思维,因此,要避免研究性教学成为一种形式就必须要更新传统教学理念,锐意改革,不断探索。
(二)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开展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研究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相应的学术研究训练,很多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搜集文献,在阅读文献时容易出现误读,缺乏对文献的批判与思考,总结和评述各种观点的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都影响了学习效果。很多情况下学生有阅读无思考,有研究无观点,不一定能够达到研究性教学的预想效果。
(三)研究性教学激励机制需要探索
对于老师来讲,开展研究性教学并不轻松,过去的教学只要研究大纲,研究课本,讲好相应内容就可以,而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学术修养,熟悉传统的研究课题,了解当前学术研究前沿,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对学生的研究进行评述。除此以外,研究性教学还要求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研究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案。这些工作在当前来看激励机制并不完善,除非一些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很多教师不愿意花费太多精力来做研究性教学的工作。
对于学生来讲,进行研究性学习比传统的学习更累,要自己去查资料、读文献、写心得,很多学生出于考试成绩的考虑来完成任务,他们对学术研究关注有限,从研究层次来讲,也很难从研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乐趣,这些都导致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缺乏主动性,需要更多引导。
(四)教学组织形式受限
研究性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当学生人数较少时效果会更好。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量的专业课程都是采取了大班上课,上百人的课堂开展研究性教学,这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是一个考验。无论是采取什么形式都难以保证教师和学生的充分沟通,也无法避免学生中搭便车的情况出现,当人数众多的时候,不仅效果无法保证,学时会因此延长,对教师的教学计划也会产生影响。
四、提高投资学研究性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加大对教学改革的支持力度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研究性教学的开展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要实现研究性教学的顺利开展,必须摒弃旧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以真理的化身出现,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来分析问题,学习知识,更好的参与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性,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地支持研究性教学的开展,为研究性教学提供相应的软硬件环境支持,对研究性教学的开展予以引导和鼓励,对教师的研究性教学探索予以更多支持。
(二)加强理论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学术研究
成功的研究性教学必须以成功的基础理论教学为基础,教师必须在更短的时间内把基础知识讲清楚,让更多的学生听明白,只有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论与方法,才能让学生理解相应的学术研究,才能让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术研究中去,通过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使学生获得研究的收获,提高他们的兴趣与成就感,提高学生参与学术研究的动力和能力。因此,研究性教学的开展不是不重视基础教学,而是对基础内容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研究性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注定流于形式。
(三)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与方法
研究性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从研究内容的选题上,一方面要贴近大纲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可研究性,同时,其研究难度还要考虑学生的研究水平,最好能够与实际紧密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在教学模式上也需要教师不断摸索,一方面根据研究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创新,尽量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当中,并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改善,最大程度地完成研究性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贾亚南. 投资学实践性教学改革的设想[J].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04).
[2]于丽红,兰庆高. 证券投资学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理论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05).
[3]赵俊英. 研究性学习视角下《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J].北方经贸,2010(09).
[4]谢婷婷. 金融专业研究性教学设计探析[J].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