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南辕北辙文言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南辕北辙文言文范文1
一、纵向联系文章语境,望文而生义
文言文翻译还需要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文本句意。特别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文言文,要顺利进行某些句子的翻译,需要对通篇文意作出一定梳理。在梳理过程中,可以获取更多文意信息,来个“望文”而“生义”。就是通过比对、印证、推演等手法,将文中事件、人物等要素理清之后,找到翻译的切入点。所谓“望文生义”,就是要对上下文意进行反复推敲,占有更多信息和翻译要素,而不是断章取义,或者“想当然”。这样就能提高命中率,赢得高分才成为可能。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翻译“:(1)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2)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如果不联系上下文,想顺利完成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一句中“若乃名者”,结合上文可知是“至于老师的名称”,“仆脆怯”是“我懦弱胆怯”。第二句中“亟谋于知道者”,需要联系下文才能知晓,“亟”是“尽快”,“谋”是“商量”,“知道者”是“精通学问的人”。通过联系上下文意,基本掌握文本语意,再进行翻译就不再那么生涩艰难。如果不懂文意,势必要出现张冠李戴现象。这些关键词出现错误,整个句子翻译就会是南辕北辙,失分就是必然结果。
二、纵横交互规范表达,情真而意切
文言文翻译不仅要读懂文本理解文意,还需要有扎实的表达基本功,也就是要遵循基本原则“雅”。翻译可以直译,但更多时候需要意译,由于文言文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完全一致,有些词语早已不再经常使用,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情况较多,翻译时自然需要有创造性。所谓创造性,就是指翻译时的遣词造句要符合规范要求,还要做到表情达意的完美精致。在平时训练时,要注意掌握文言修辞,如对偶、互文、借喻、同感等,要尊重原文用法,保留表达特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译文为: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这是运用了互文,翻译时要注意。“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译文为:从小石潭向西南望去,溪身像北斗星一样曲折,溪流像游蛇那样流动,可以看到它一会儿显露一会儿隐没,它的两岸像犬牙一样交错,无法探知它的源头。这里就运用了暗喻修辞方法,翻译要保留。
南辕北辙文言文范文2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 特点 传承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4-001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那么在现代,学习文言文是否有必要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文言文记录了中华历史中浩如烟海的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同时,文言文是流传了数千年的古代书面语言,当中的许多基本词义、语法特点仍然支撑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语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此外,文言文是在古代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形成的一种简洁典雅的语言,有着独特的文韵、意境之美。因此,即便时至今日,文言文也有着很重要的学习意义。
从小学开始学习文言文是十分有必要的。我对任教的班级进行了近一年的文言文教学尝试,有了一些收获和心得。在教学之前,我们需要制定切合学生年龄、学段特征的目标和要求。教学目标应强调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读懂句子,不应对词法、语法进行过深的讲解。此外,在选取文本题材时也要注意,过于晦涩的文言文不仅让学生难以理解,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应选择内容较为浅显、故事性强的小短文进行教学,并结合文本设计一些富有吸引力的导语,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笑林广记》《梦溪笔谈》等书中篇幅不长的笑话、趣文是不错的教材来源。这些文章不仅浅显易懂,更生动有趣,能让学生哈哈大笑,乐在其中。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揠苗助长》《鹬蚌相争》和《狐假虎威》等与教材同步的相关文言短文进行教学,将其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拓展。这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可谓一举两得。
由于教学对象是小学生,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也要经过思考和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要符合小学各学段的不同特点,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读为主,培养语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读书的要求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在文言文教学当中同样适用。培养文言语感、理解文言文必须建立在读的基础上。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而培养语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掌握朗读方法,对文本进行熟练地朗读。因此,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我十分注重朗读。在教学文言文的第一课《不禽不兽》时,我首先就在黑板上板书了“读通”“读懂”“读熟”“读好”几个要求。这些要求是学好文言文的前提,也是对文本进行理解、运用的重要途径。
在学生刚刚接触到这篇《不禽不兽》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读通”。“读通”即把文章读通顺,解决文章中出现的难读字、多音字和易错字。在初读时,“朝贺”“慨叹”“倨傲”等词语学生平时没有接触过,难以读通。我在出示拼音后,对几个难读的句子进行了范读,学生跟读数遍之后,便能将文本流畅地读出来了。
在读通文本之后,我便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理解关键词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学生对关键词进行解读后,就可以通过思考、推测来理解句意,进而对文本有了初步的把握。学生在理解了“朝贺”即臣下觐见君王进行庆贺、“慨叹”意为有所感触而叹息、“倨傲”是高傲自大的意思后,便能基本理解《不禽不兽》的大意了。这时,我便请学生对文章进行逐句翻译。通过对关键词的准确把握,学生很快便理解了文章大意,即“卑鄙圆滑的人没有明确的立场,常常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改换身份”。此时让学生再读文章,学生便能带着自己对文意的理解去读,真正做到了“读懂”。
“读熟”是培养文言文语感最重要的环节。在理解、读懂文章之后,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读熟文章,寻找学习文言文的感觉。学生在读懂《不禽不兽》后,我便要求学生自由朗读短文。学生读熟后,我指名学生在班上朗读,其余学生听一听、评一评,自己再试一试,力求做到人人读熟。此外,对篇幅很短的文章,在学生理解、熟读后还可以要求他们当堂背诵,从而加深印象,巩固积累。
“读好”是对学生朗读更进一步的要求,即在读书之时能够注意到读文言文的节奏、停顿和情感语气。古人读书叫做“吟咏”,这与朗读白话文有很大的差异。如《不禽不兽》中凤凰和麒麟互相慨叹的一句话:“如今世上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乃无奈他何!”这类句子较长、蕴涵着情感的话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读好。我先请学生读这句话,看一看学生是否注意到停顿,再对这句话进行范读,用斜线画出正确的句读作为提示:“如今/世上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乃/无奈他何!”学生听完范读后,结合斜线提示进行断句,很快便能读好这句话。最后,我提问学生:读这句话时该带着什么样的语气?学生结合全文的大意以及“慨叹”“无奈”等词义,通过朗读,将凤凰和麒麟无奈的感慨体现了出来。部分学生在齐读时甚至配上自己的肢体语言,将摇头叹息,不胜感慨的状态演绎得惟妙惟肖。这就是做到了“读好”。
“读”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核心。能够读好文言文,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学生形成对古文的语感。在课堂中,教师不妨将范读、个人读、互读、齐读、比赛读等方式结合起来,将学生带入“文言文游戏”中,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让学生将文本读通、读懂、读熟、读好,从读中获得知识。
二、联系生活,积累运用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但当前文言文的学习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应试,学习模式也大多以做题为主。这就脱离了学习文言文是品味经典美文、联系生活实际的初衷。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将文言文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课内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外生活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不仅能使文言文与现实相联系,显得更具意义,更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可小觑的指导作用。学生能够通过文本中蕴涵的道理联系实际,指导自己在生活中的言行,这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同时,文言文故事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素材,当中蕴涵的成语、名句、新知识都可以作为知识储备进行积累,从而为学生的表达与写作提供良好的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短文通过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的故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对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在学完这篇短文之后,我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文章的感想。学生先对学弈二人的不同行为和结果进行评价,指出“思援弓缴而射雁”的人学得不好的原因在于三心二意。接着,有学生通过这篇文言文联系到自身的学习。他认为,现在的学习和两千多年以前并无区别,同龄的学生坐在同一个课堂中,学习状况出现差异便是因为当中有“思援弓缴而射雁者”,是因为自己的不专心导致了成绩不够理想,而并非由于“智弗若”。如果每个人都能“惟弈秋之为听”,那么大家肯定都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学生能在引导下把文言文与自身的情况联系在一起,不仅改变了文言文脱离现实的情况,更是用故事提醒自己、指导自己,在学习时尽力做到专心致志,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善弈者”。
学生学习文言文不仅能联系生活,获得感悟,更能增加自己的积累,丰富课内外知识。在备课时,我会选择一些与成语有关的文本作为教材,拓展学生的知识。如《揠苗助长》告诉学生要遵守自然规律;《南辕北辙》提示学生行动要和目标一致;《歧路亡羊》警醒学生学习一定要确立目标;《滥竽充数》教育学生不能弄虚作假……学生通过文言文学习,对已知的成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习了新的成语,增加了成语积累量,并学会了运用。
三、口头检查,巩固知识
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和文体对小学生来说是陌生而新鲜的。同时,在学习文言文时,学生也会接触到大量的人名、地名、官职、器物等专有名词和“倒装”等特殊的古代语言习惯。如果在学习后不加以巩固、反馈,那么学生很可能由于时间的推移将所学知识逐步遗忘,这就使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课后的检查反馈,将学生习得的知识加以巩固,确保学生能够完全掌握。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对一些较难、较深的知识可以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只要求他们理解核心词意以及文章大意即可。因此,我们在检查时可以摒弃固有的笔试考试模式,使用更为轻松、易行的方法,如运用口头对话、交流的方法对知识进行回顾、巩固。首先,可以请学生自己重新读一读课文,并在读书时回忆重要知识点。然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可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针对文本对其他同学进行提问。教师在学生提问、回答过后可以对学生忽视的重点进行补充提问并解答。接着,教师可以请学生说一说学完课文后自己对故事情节以及主人公的看法,再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以及给自身的启示,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这样一来,文言文的复习回顾与巩固就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压力和负担,更不会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为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也需要提高自身修养,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教师是文言文教学的领导者、组织者。教师有一缸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扩大文言文的阅读量,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丰富自身的学习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书籍外,《百家讲坛》《子午书简》等节目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途径。此外,我们也可以多开展相关的教研活动,集思广益,让思想在教师们的交流与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南辕北辙文言文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文本细读
一、善于扣紧“标题”,深入做“文章”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标题是文本的眉目,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提炼形成的表明文章、作品内容的简短语句,往往与文本内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大多文本都要求标题要准确、鲜明、简约,甚至追求形式、音韵之美,以增强文章的吸引力。细读文本的时候,就要善于抓住标题,从题目入手,通过题目初步揣度文本的内容,透过标题了解标题蕴含或暗示的文本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思想及所蕴含的深远意义[2]。通过这种办法,能够较快地进入文本,进而细读文本的内容,为深层次地把握文本奠定扎实基础。例如,《怀念母亲》这篇文章,我们可以通过题目初步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是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又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从标题就可以知道土地的特点是什么,哪片土地是神圣的,为什么神圣。从这些问题入手,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想、观点、情感,理解深、理解透文本的主要内容。
另外,有一类“正话反说”“违背常理”之类的标题。这类违反常规、常理的标题,容易吸引读者的关注,细读文本的时候要给予足够分量的质疑问难,为什么标题显示的是与日常生活、认知规律相违背的现象,带着疑问探寻作者在标题当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1]。例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当读者一看到这个标题就会感到意外,为什么种花本应该是让自己和家人欣赏享受的,这里却说是让别人看的呢?抓住这一反常的现象去阅读文本,才知道德国人种花很特别,“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只要抓住这个问题继续探究,便能认识德国这一奇特的民族,也能领悟到作者所要赞美的是德国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二、善于链接相关背景,拓展延伸阅读
作家在文本中的表达常常是隐晦而含蓄的,因此只有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文章的时代背景,我们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意图,否则很可能南辕北辙,闹出笑话。初读《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作者用简练的笔法勾勒出爱因斯坦的特征:“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明明是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子撞上了”迎面而来的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却先于小姑娘说:“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学生们肯定都以为这仅是个不会打理自己、做事糊涂的小老头。文本细读时,我们应联系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从他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出发进行理解,这样才能使一个有血有肉、热爱科学、和蔼可亲的伟大科学家形象真正跃入学生心中;当学生们了解到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受老师同学唾弃厌恶的孩子,正是由于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取得如此成就时,他们内心必然升腾起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或许比文章本身的教学更重要。
三、善于找准“文眼”,把握文章主旨
在文本当中,通常有个别词语或句子,最能够彰显作者写作意图,这些词语或句子就被成为“文眼”。清学者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文本之文眼,通俗地讲就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它是我们读懂文本的标志。在小学语文教材,“文眼”通常就是指课文中的闪光点,即文章中的关键性的字、词、句和细节。细读文本的时候,就要善于抓住文中的关键性的字、词、句和细节,顺藤摸瓜,从中直接或间接地了解文章的中心或主旨[3]。
例如《乡下人家》中有一句话:“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独特”“迷人”这两个词特别吸引眼球,细读过程中不能走马观花,要仔细琢磨、反复玩味、不断推敲,是乡下人家什么样的景致让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文中还有哪些描写可以说明乡下人家的“独特”与“迷人”。如果在细读中抓住了文本的这些关键的词语,理解整个文本就事半功倍了。又如《杨氏之子》中的第一句话“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中“聪惠”一词,点明了杨氏之子的特点,既聪明又懂礼节。抓住了“聪惠”,就可以通过深奥难懂的文言文在文本中深入领略对其聪惠的描写。
四、总结
文本细读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文本细读的真正价值在于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即通过自己的实际去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上文中提到的方法只是在这基础上运用的一点技巧。因此在教师技能培养上,仍然必须回归到知识的积累、人文素养的提升,以自身的背景、经验、能力、特质等,来提高文本细读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鲍宗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的解读策略[J]。浙江教育科学,2012,(6)
南辕北辙文言文范文4
关键词:翻译;信;达;雅
中图分类号:H5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严复曾说过,译事三难:信、达、雅。
严复是我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比较有系统地介绍西方近代思想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翻译思想家。严复是中国翻译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翻译标准的人,开启了我国近代和现代翻译活动全面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其提出的“译事三难”说为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标准理论奠定了基石。
面对严复的翻译理论,不同的译者或是学者各自持着不同的态度,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不论大家在这一理论上如何争执,他们都绝对不是对这一理论的完全颠覆,而是在此理论基础上的不同程度的变动与修改。若想正确解析严复的翻译理论,必须要彻底弄透严复“信、达、雅”理论的含义以及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理论。
所谓“信”,即翻译应当忠于原文、原话。这是对译者最重要、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修辞立诚”是说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翻译固然不是要求译者任凭己见描述自身领悟,而是要求译者正确传达原作者的真实感情或意图。对此,严复得出翻译的首要标准――“信”,即忠实可信。严复又在解释“信”时说:“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有时颠倒附盖,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不倍本文。”他所谓的“信”要求译者既不依葫芦画瓢地硬搬原文字句顺序,也不能使原文意思有所增减。由此可见,翻译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将意思传达给不懂原文或者原话的读者或者听众。如果译者在翻译时连原文或者原话的意思都不能清楚忠实地传达给读者或者听众,那么不论其翻译出来的句子多么华丽、多么有韵味,都不能称之为翻译。译者翻译时,如果不遵循“信”字,轻者惹笑话,重者惹麻烦。
对待“信”,我们应该持着坚定不移的态度去支持它。无论时代怎样发展,观念怎样在变化,译者翻译时发挥的作用依然保持不变,仍然是将原句或者原文在不改变原有意思的情况下呈献给读者或者听众。任何脱离“信”的翻译都不是合格的翻译,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荒唐的翻译或者创作。翻译过程中如果不遵循“信”字,就会使得译文与原文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脱离“信”的翻译可以称得上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不论这种翻译之作如何上乘,如何无可匹敌,都难以使得读者信服,因为其传达的意思早已经背离了原文或者原句所要表达的意思,给人留下了一种“反客为主”的不好印象。“信”字力求在形式以及内容上,以目的语读者熟悉而且能够自然接受的方式忠实于原文。翻译重要的是“将原文神理融会于心”,即“心领神会”,并无误地将其呈现出来。
所谓“达”,即翻译应该顺达通畅以及达旨。这要求译者在翻译时所用的词汇、短语及语法等都必须符合本语种的一般规范和习惯,否则就会出现中文西化,西文中化的毛病,使得翻译读起来佶屈聱牙,给人一种扭捏之感,令人极为不痛快。“达”指顺达。中外两种语言结构差异很大,如若按字面意思翻译必将晦涩难懂。对此我们要采取一定的翻译策略把意义理顺,即用目的语的表达方法去把源语言所表达的意思顺畅地表达出来。“达”亦指达旨。严复在未曾刊行的《天演论》手稿中的《译例言》中说:“原书引喻多取自西洋古书,事理相当,则以中国古书故事代之,为用本同,凡以求达而已。
对待“达”,我们应该持着“尽自己最大努力实现它”的态度。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从此段话中,可以看出严复把“达”的地位非常之高,甚至他的“雅”也有为“求达”的目的。由于在翻译时,各个国家的句法结构不同,生活习性不同,说话写作方式不同,因而如若字对字翻译,势必会造成译文晦涩难懂。严复所采取的建议便是“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即采用本国的语言表达习惯来尽力表达出原文的意思,从而便于目的语读者吸收。随着时展、人类进步,我们在翻译时可能会遇到些罕见语言。这时如果译者能力有限,则译文只要达到“信”字,我们便别无所求了。“达”字服务于“信”字,只要“信”字做到了,而“达”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那么我们也无需非得对“达”字进行强求。但是当我们有能力在翻译时实现“达”时,为了目的语读者的利益,为了实现近乎完美的译文,我们仍将不遗余力地去实现它。
所谓“雅”,就是要求翻译传神,给读者或者听众以美感。“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严复的“雅”来源于“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好的文章必定是要讲究修辞以及华美的。“一名之立,旬月踌躇”,这句话是严复翻译态度的真实写照,丝毫没有一点夸张。古人做文章是为了明道。如要明道,其文章必须要讲究文采。严复把“雅”仅解释为“尔雅”、“古雅”,还说要做到“雅”,译文应采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在严复时代,文言文占主导地位,当时白话文只是被提倡而已。严复的翻译的目的是引进西方先进的文化思想系统,而他的目标读者又是那些封建守旧的士大夫,即他说的“读中国古书之人”。要吸引士大夫们的注意,他就要给译作涂上一层糖衣,这糖衣就是士大夫们所心折的汉以前的古雅文体。“雅”是“古雅”,但在当下却具有时代局限性。
南辕北辙文言文范文5
摘 要:文本转译中的差异现象产生原因可大致分为三类:文化差异、语言思维差异和译者个体差异。这三条原因与翻译的忠实度、精确度、还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这些差异以及它们对翻译本身的影响,决定了转译中差异现象出现的必然性。
关键词 :文本转译 文化差异 语言思维差异 译者个体差异
引言
不久前网上流传一则颇有意思的段子,段子是教人如何写一首让人看不懂的诗,首先需要准备几段简单易懂的句子,比如以下这首脍炙人口的儿歌: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
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
我高兴地说了声:“叔叔,再见。”
然后打开翻译工具,把这段话翻译成日语,然后将日语翻译成俄语,再依次翻译成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最后再翻译成汉语。就这样,在语言的世界里转了一圈之后,再稍微改动一两个字,这首儿歌就变成了这样:
我一分钱买来的马
警察叔叔的手在手里
我的叔叔,我的头在省钱
我的声音说:叔叔好
这固然是个好笑的段子,但笑过之后,不禁令人思索:为什么一首儿歌经过多次转译后不论是句序、韵脚、甚至于意义都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甚至于有些已经与原文本南辕北辙?
其实这种转译中的差异现象并不罕见,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与翻译本身的性质密不可分。文本转译中的差异产生原因可大致分为三类:文化差异、语言思维差异和译者个体差异。这三条与翻译的忠实度、精确度、还原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这些差异以及它们对翻译本身的影响,决定了转译中差异出现的必然性。
一、文化差异中的文化缺失与文化错位
文化缺失(Cultural vacancy)是指在不同民族间所存在的事物或观念的或缺现象。而翻译的基础——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当文化出现缺失时必然也会出现语言缺失,由此语言在翻译中出现差异便可以理解了,更不要提需要在两种以上文化之间协调的转译了。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中文中有一句俗语叫做“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的法文翻译为:Avec de la patience,on arrive à tout.把它翻译成英文就是:With patience,we can finish everything.再把它翻译会中文就是:有耐心,我们能完成任何事。也就是说从一开始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经过两次转译就变成了:有耐心,我们什么都能做得到。
显然这个句子和最初的中文是有差异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我们来看中文,原文中提到“铁杵”一词,杵指的是用舂米或者捶衣的木棒,铁杵就是铁棒的意思,而很明显,法国是没有杵这种工具的,自然也就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翻译了,所以只有在翻译时取了原文的意义而舍弃掉字面的对应,这样就造成了差异。如果我们再把法语翻译成英文,等到再转译回汉语时,意思自然就有了些偏差。而此句尚且可以意译,如果换成“反弹琵琶”这样的,可真是没有办法了,因为“琵琶”是中国特有的乐器,而“反弹”则是琵琶的特殊指法,外国根本没有这种乐器,无论怎么翻译,都难以让人理解其中涵义。
相比于文化缺位常常可以使用取意舍字来解决,文化错位造成的翻译误差显然要更大。文化错位是指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相同的事物或者现象在语言上存在的认知的错位性。文化错位常常使人在情感定位、价值观念或规则取向上产生错位认知。
举个例子来说,龙在中国人眼中是尊贵吉祥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尽管有“dragon”的概念,却是凶恶残暴的代表,如果我们将这两者互译,无疑会使意义出现巨大的偏差。由此可见,文化错位带来的偏差相当的大,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尚且如此,如果再进行更多种语言的转译,特别是在文化缺位与错位共存的情况下,那最终转译出的文字从各方面来看都是天差地别。
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由于历史原因,即便是同一种语言,在古时与现代也存在着缺位和错位现象,比如《兰亭集序》中的“修禊事也”中的“修禊”,指的是汉族传统节日上巳节,而历经元、清两朝的动荡,特别是满清的去汉化影响,上巳早已不再为人熟知。林语堂先生在翻译时将“修禊”翻译成了Water Festival,很明显先生已经注意到并且处理了中英文之间的文化缺位,但是作为同样不熟知上巳的当代人,当我们看到英文Water Festival时,恐怕不少人会想起傣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如此一来,转译后的意思偏差颇大。
翻译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这就是可译度,而文化缺位和文化错位这两种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可译度难以达到百分之百。所以说,文化差异是转译中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而文化差异难以消除,转译翻译中的偏差自然也不可能消灭。
二、语言特点与思维习惯造成的差异
世上语言种类繁多,却各有各的特点,比如法文中的名词性别之分,日语中的谦敬词语使用,汉语中的亲疏概念等。有些特点是几种语言共有,而很多特点却是某种语言所特有的,而这些在翻译中稍有不当便会出现极大偏差,更何况转译。当然语言特点的背后是文化差异,例如中国人一向对于亲缘家族极其重视,凡事常要分个亲疏远近,所以汉语中也就随之出现了极其特别的亲疏之分。举例来说,中文里有祖父母与外祖父母之分,因为传统观念里,人会与自己同姓氏的父亲的家族更亲近,所以母亲的父母便要加上一个外字,尽管亲疏之别现在已经不会再如过去般严苛,但亲疏的观念仍然影响着中国人;而英文法文中完全没有这种概念,统统都是grandparents或者grand—parents,所以英法人很难体会出这种亲疏感,更不要提叔舅姑姨的分别了,一经翻译便舍弃了这种亲疏感,再想转译就很难准确了。
不仅仅是感情上,语法上亦然。法文习惯将宾语放于动词之前,如大家都熟悉的:Je t´aime.如果不考虑这种语法的特点,翻出来会变成:我你爱。很明显这是个病句,尽管计算机愈发智能化,但多数翻译软件,除了极其基本的一些句子外,不能将语言的语法特点纳入分析范围,就像引言中的那个段子一样,数次转译后便变得晦涩难懂,意思上也与原文大相径庭了。
古汉语中习惯用“之”来表示宾语前置,若是我们把“之”当成在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意思“的”,如:惑之不解,就会翻译成:疑惑的不理解,看上去就会莫名其妙。
又如下面这则笑话:
台湾人问:山东的煎饼卷大葱要怎么吃呀?
山东人回答:就酱吃。
台湾人疑惑:怎么吃?
山东人回答:就酱吃。
台湾人迷茫了:到底怎么吃呀?
山东人急了:就酱吃,就酱吃,就是就酱吃呀!
因为台湾人喜欢嗲嗲的说话,“这样”常常发出类似“酱”的音,而山东方言则是更接近生活,“酱”就是“酱”,且台湾人也不太能理解语句中动词“就”“蘸着”“混着”的含义,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笑话。可见即使是同一门语言也难以避免因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语言特点不同而造成译文的偏差。
不仅仅是语言特点,不同文化下的思维习惯也同样会造成翻译中的偏差。例如冯世则的《翻译匠语》中所讲到的对中文疑问产生怀疑而去查英文原文和法文译本,结果中译版与英文版意义相同,法语译本却与英文原文“打架”,其中引文版中的“incredulous”在中译版中译为“不肯轻易相信的”,法文版却译成了“credules”,即“轻易相信的”,意思完全相反,直到冯先生致信原作者,才明白中译版是不对的,联系上下文才能明白作者想要表现的并非否定概念。思维谨慎保守的中文译者选择了忠实原文,而思维更加发散并且与英文思维更相近的法文译本却选择了与原文完全相反却是准确表达作者思想的翻译。这并不是说中文译本的严谨思维不好,而是因为思维方式不同,所以才造成了中译本尽管忠实却不如法译本准确的情况。而上面提到过的“酱”的笑话不也是思维习惯的一个例子吗?
语言特点与思维习惯的巨大差异决定了翻译中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精确度,也就是说,无论如何翻译,都会不可避免地带上翻译语言的特点与思维,而失去部分被译语言的特点及思维习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失了些原本的味道。而多次转译的文字所能保留的原本的特点及思维就会更少,差异也就由此产生。
三、译者个体经历与个人风格造成的差异
还是先来看一个段子,我们试翻译下面这句话:
If you do not leave,I will in life and death.
四级水平:你要不就离开我,要不我就和你同归于尽
六级水平: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八级水平: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看出来了吗?译文会因译者水平的不同而产生巨大的差异。而译者对引文最大的影响并非精确性,而是文字的风格,与整篇文章的基调。
每个人因为个人经历的不同,看待事物的方式会有差别,而作为译者,译出的文字会不可避免地带上自己的个人风格,原文本身是作者的思维与风格,沾染了译者风格后自然会有所改变。因为译者自身的经历决定了他的视野,在最初看到文字时,感受就是不同的。例如下面这首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众所周知,文言文中是没有标点的,我们之所以都这样断句,就是因为大多数人小时候都会背诵七言诗,我们看到它,下意识地就会觉得应该是这样断句的。如果是朦胧诗读得多的人,完全可能会下意识地这样断句:
清明时节,
雨,
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遥指,
杏花村。
同样,如果是个喜读元曲的人,他会这样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所以说,译者的个人经历使得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程度和理解程度有差异,再加之每个人都有个人风格,差异的出现并不难理解。且不仅仅是译本会存在差别,如俗语所言,“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林黛玉”,即便同读原著,每个人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译者某种程度上也是原文的读者,译者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译出的文本也会大不相同,就好比鲁迅先生与周作人,即使是亲兄弟,因为观点不同,看待同一件事的态度也大相径庭。而在文本转译过程中,作品需要经历更多阅历、风格大不相同的译者之手,所以文本转译后与原文本必然会出现较大差异。
结语
无论是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甚至历史与现实间,都会或多或少存在着文化差异,而这些差异会极大影响人与人之间思维、交流方式。即使是同一语言、同一时期的译者也会因不同的个人经历而对事物有不同看法;即使观点、态度、认知相似的译者,也会有不同的翻译风格、文字风格,所以,翻译中的差异现象在所难免。而文本转译的次数越多,变数将会越大,要达到百分之百,甚至是较高的还原度和忠实度都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