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贸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贸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贸易范文1

但同时出现的一种矛盾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很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根据笔者的实践工作和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养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

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研究课程,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1.2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

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调查显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不仅能有效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较快进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步演变为目前的大众化教育。除了极少数国家重点高校外,其它高校培养的都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事的是实践性很强的具体工作,即使有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学位,但今后能够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也非常少。然而很多高校忽视这一事实,在确定学生培养目标时,不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结构、学生素质出发,目标贪大、求高,培养方案照抄、照搬重点高校。其结果是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比重过大、实践课程比重小。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1.3课程设置中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培养形式相对单一而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

创造性能力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具体包括专业实习、学年论文、学期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其中业务拓展能力是核心和关键。要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使学生形成上述创新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实际业务操作训练并从中探索其规律性。这就需要在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功夫,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环节入手,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授,更需要有实战经验的教练。但实际上很多高校由于建立课外实习学生到对口外贸企业实习困难比较大,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千方百计地压缩、减少甚至取消校外实习,有些学校则完全用课堂模拟代替校外实习,而缺乏实战训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论-文-网]

2.适应市场需要,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2.1调整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标要求的课程结构。

不仅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门课程均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整合,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经济贸易知识,而且要了解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相应的法律、政治环境)。比如,可开设“国际贸易文化”、“国际商务环境”等课程。深的方面,要做到不仅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由来与演变,跟踪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与规则的最新变化,而且要注重针对性的深度的区域研究。如,关于美国这一区域的研究,应了解美国经济、政治,美国文学,美国建筑等。因为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获胜,必须熟悉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情况。

2.2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提高实务性专业课课程比重,突出专业特色。

在长期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多数高等院校的实务性专业课开设严重不足。认为学生只要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基础,专业课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实务课便可有可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干中学”就可以厚积薄发,发挥后发优势。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效的企业要求学生能迅速“上手”进入角色,发挥科班毕业生的特长,而根本不会负担毕业生长期适应和在职培训的高额成本。由于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财经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相差寥寥,专业基础课也区别甚微,而惟一能区别学生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各个专业都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择业困难,或在工作中由于专业方面的“短腿”

而影响职业发展。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除要有完善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外,还必须有一定数量体现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程。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实务课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和就业形势的需要。就目前国际经济贸易实践发展和外向型企业的人才需求来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需开设的实务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国际结算、进出口单证实务、进出口报关实务、国际物流、电子商务、国际运输与保险、进出口商品包装、国际商务谈判、商务礼仪等。合理的课程结构应该是经济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实务性专业课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的关系,而不是过去那种3:2:1的关系。

2.3加大对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改变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开阔视野,对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2.3.1积极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操作训练,配备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2.3.2完善并强化国贸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和执行力度,巩固课外专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进入对口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通过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传、帮、带,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要求2.3.3科学设置学期大作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等创新实践环节。

配备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案、掌握研究手段和调研方法,加强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研究和启发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经济贸易范文2

关键词:网络经济;国际经济贸易;影响

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网络经济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了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也带来了新活力。但是网络经济受网络环境等多方因素的制约,其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从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我国对电子商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客观的分析和看待网络经济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一是网络经济为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提供了便利,节约了成本;二是网络经济的风险隐患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不利影响,如何规避其不利影响,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全发展是网络经济环境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经济的概述

1.网络经济的概念

网络经济是指经济参与主体,个人、企业、政府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商品交易和行政管理的过程。网络经济在运行的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完善的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系统,这样才能够促进资源的高效合理分配,从而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

2.网络经济的特点

第一,虚拟性。网络经济的虚拟性主要是指商品交易和行政管理所采用的平台、活动空间的虚拟性。而通过网络经济进行交易的债券、期货等内容都是实质的,不是虚拟的。

第二,速度快。网络经济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的搜集、分析和整理,这种网上信息获取与传统的人工获取相比速度是非常快的。在当前的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信息获取和产品交易的快速度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第三,全球化。网络经济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打破地域、时间、空间的局限性,从而使产品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交易,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也提升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依存度。

二、网络经济对国际经济贸易产生的影响

1.网络经济对国际经济贸易的积极影响

第一,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传统的贸易发展主要依靠的是人工贸易操作,这种贸易形式受区域、交通、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最终取得的效率和效果也是很低的。但是在网络经济下,国际贸易流程得到了优化,利用电子商务中的B2B、B2C就可以将企业和个人联系起来,简化了传统贸易形式中的商家、关税等环节,同时在线支付方式的出现,也节约了商品交易的时间和成本,极大的提高了国际经济贸易的效率。

第二,丰富了经济贸易的形式。传统的经贸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市场开展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但网络经济的出现有效的缓解了这一问题。利用互联网技术世界各国逐渐向着同一个利益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了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利益共同体。同时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电子商务等经济贸易形式的出现为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支付、交谈,商家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宣传营销等都是经济贸易发展的新形式。

第三,加剧了贸易全球化。传统的贸易地域色彩十分严重,也正是由于地域的限制,商品在交易之后的售后信息是很难反馈到商家去的,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也就局限在了特定的区域内。但网络经济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传递,交易模式也变的多样化,交易范围也打破了区域限制,跨国、跨洲贸易逐渐增多,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贸易交易市场。在网络经济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紧密,网络传媒也逐渐代替了传统的纸媒和电视媒体,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便利。

第四,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贸易交流是一种经济现象,但也是一种服务过程,所以无论是哪种环境下的经贸往来都需要服务贸易的支持。网络经济时代下,贸易服务的特征、形式和空间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服务的范围突破了地域限制,服务成本明显降低,对提升贸易往来的效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等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网络经济时代下,各国贸易都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紧密结合,网络采购、网络宣传、网络信息传递、网络营销等方式的出现,大大的促进了我国服务贸易的成熟和健全发展。

2.网络经济对国际经济贸易的消极影响

第一,我国物流发展滞后。物流是网络经济下a品交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电子商务中产品的交易绝大多数都是通过物流快递的形式将产品传递到客户手中去的,所以网络经济环境下经济贸易发展的效果与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我国物流业处于初期的起步阶段,缺乏完善的物流体系,物流人才短缺,物流企业与贸易企业之间战略协作关系没有确立等多种因素都制约了网络经济的增长速度,使得国际经济贸易的交流受到了阻碍,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消极影响。

第二,国际贸易风险度增加。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贸易网络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丰富了商品的支付方式,信息的传递方式以及商品的供给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国际经济贸易的效率。但这些经贸便利的实现都要依互联网技术,这就为互联网黑客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很多黑客和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技术查找支付漏洞,有些甚至进行不法交易,这些技术性的问题是很难从根本上规避的,增加了国际经贸的风险,近年来互联网犯罪现象的不断增多就是很明显的例子。因此,我国企业应该对此加大技术防范,降低网络经济贸易的风险。

第三,电子商务人才缺失。网络经济下,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虽然多以网络技术为主,但仍然需要人工进行网络操作。但由于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所培养的人才有限,而且电子商务的高素质要求导致人才缺口不断增大,无法满足现阶段的人才需求,这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也产生了十分不利的消极影响。另外,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校电子商务类专业的就业率持续在25%左右,学生就业率与社会人才需求出现了相违背的现象,这种人才供给的矛盾也制约了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

第四,我国在全球电力商务中的参与度低。在网络经济下,国际经贸全球化趋势明显,但现如今全球电子商务的话语权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的手中,我国在其中的参与是非常有限的。这就导致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很多信息都会倾向于发达国家,而我国电子商务的利益也有可能被他人窃取,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网络经济环境下,对网络经济对国际经济贸易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研究,是推动我国经济稳健发展,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文章中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经济对国际经济贸易的消极影响是长期存在的,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然后采取相关措施,规避网络经济的消极影响,最终实现网络经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全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安平.刍议网络经济对国际经济贸易产生的影响[J].商,2016,(24):108.

[2]杨伟杰.网络经济对国际经济贸易影响的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4):8.

[3]胡勇.网络经济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分析[J].经贸实践,2016,(05):44.

经济贸易范文3

就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发展形势一片良好。但是要想与国际发展相接轨,就应当采用新的发展方法。对企业经济各项工作进行细分,加强企业管制,有助于企业各项数字的客观性。在实际中将数学各种方法应用到经济学中,可以将其独特性充分地发挥出来,并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团队更好的发展。将数学建模应用到经济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其中的多项问题,促使经济贸易顺利地发展。就目前较为复杂的社会,如果仅仅使用数学公式是不能解决复杂性问题的。因此,有必要采用数学经济模型来进行研究分析。

二、数学经济建模的概述

数学中的经济建模在经济贸易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单纯从数学学科的角度上来说,并不能将经济贸易的相关情况反映出来。要想了解经济贸易中的相关情况,就需要建立数学经济模型。通过数学经济建模可以将其中的各项问题应用简单的数字来概括。这种模型的建立其实就是将经济作为目标,使用数学等式、阿拉伯数字或者数学符号、图像表格、框架等将日常中不同的现象特点或者是内在的关系应用数学知识来概括。其实,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就可以了解到,经济增长水平与数学经济建模具有一定的联系。从现如今经济贸易发展的现象就可以了解到,数学经济模型存在各方面。如生产企业根据买家要求建立的商品数量、质量与送货日期建立的模型,通过经济建模可以一目了然经济活动发展的经过。因而,数学经济建模在经济贸易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数学经济模型建立的分类

从一般的理论角度上来说,通过变量的属性可以将数学经济建模分类为概率类型与确定类型。概率类建模在处理问题方面具有随机性,而确定类建模需要通过架设与规则,并且针对特殊情况的最后结果进行判断。从自然学科的角度上来说,数学与多学科之间存在相互交叉的情况,也就是说数学知识内容会涉及多学科的分支,并且这些分支并不是独立的,是相互交叉存在的。因此,在此基础上必然会衍生出多个不同的分支。如果在经济贸易中遇到一个问题,就可以采用数学方法来解决,但是针对何种问题采用何种解决方法,并且要找到具体的建模,就需要根据实际问题来决定。在此过程中,不同的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是一样的。因而,可以说数学经济模型的建立应当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四、数学经济建模的应用

从实际应用效果就可以了解到,将数学经济模型应用到经济贸易中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并且这种结果可以直接的应用到经济贸易各个方面。在实际的经济贸易中,卖家与生产厂商需要充分考虑购买货物或者是原产品和仓库的存储货物或者原产品的所需成本。众所周知,如果在一次购买中,购买数量比较大,必然会加大仓库的存储量,存储量一旦产生就需要花费一定的存储费用,并且在经过很长的时间后,所存储的货物没办法卖出,必然会出现货物囤积的现象。但是如果购买的数量比较少,发生库存量的概率就会很小。但是如果买家对同一批货进行多次购买的话,就会在订购货物方面增加一定的额外费用。有的时候货物订购速度慢或者是订购不及时的话,就会直接造成商品不够卖。在实际的经济贸易活动中,这类问题会经常出现。而要想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充分考虑订购货物数量余款存量,简单来说在订购方案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将两者产生费用的总和降到最低。在经济学中,通常都会将一段时间内,仓库存储数量与订货的总费用相加的最小值称之为最佳经济订货量,有的情况下将其称之为总费用最经济点。但是在实际中关于总费用经济点的设定需要通过建立数学经济模型来确定。通常情况下,在建立经济模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解决其中的各项问题。表格方法。在经济贸易中将各项结果列举出来可以说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订货的经济点求出。首先,选择能够满足需求的订货方法;其次,确定没种方法应当话费的总费用;最后,选出最经济的方法。从这样的分析中就可以了解到,如果商家每年订购两次货物,每次订购的货物是总货物的一半,采用这样一种方法最后的总费用就可以达到最低。应用这种方法,库存的数量与订货费用的钱其实是相同。但是在实际中如果要应用这种方法就应当充分考虑到所有的结果。微积分方法。在经济贸易中可以应用微积分方法。通常情况下,如果货物一年的需求量是A,将获取分成B次进行订购,每次订购货物的费用是C,最后库存量需要保持批量的一半,库存费用就是D元,那么总的费用就是E=AD/2B+BC。这样就可以得到方程式B=√AD/2C这个数值就是最小的,同时通过计算就可以看出库存的费用与订购的费用其实也是相等,这样就能够得出经济点的两个数量是相同的,并且花费也是最少。

五、结语

经济贸易范文4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经济;发展对策

一、电子商务的基本特点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空前繁荣,国家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重视度也越来越高,甚至近几年已经将电子商务的发展与运行归入了国家相关的战略层面之上。由于电子商务实务分类比较繁多,因此社会各界对电子商务的定义也有所不同,最为普遍的一种定义是:电子商务是区别于传统的商业贸易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发展以及运营模式,在整个贸易过程中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其中包括电子货币、消费者、产品以及物流。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地的商业活动信息能够及时的进行资源共享,使各地的商业活动能够实现商业互动,消费者仅仅只需要以数据流量为载体,随时随地就能实现购物活动。而对于生产者而言,也可以利用数据信息时监控商品的在线交易以及物流情况,同时还能够及时的与顾客进行沟通交流,收集相关产品的反馈信息,能够为企业收集大量宝贵的信息,不断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

(一)积极方面

相比于传统的经济贸易活动,电子商务能够极大的降低国际经济的贸易成本,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对成本进行降低:售后的服务成本、合同的执行成本、合同的签订成本以及相关商品的搜索成本。利用电子商务可以极大的减少商品交易的时间,加快文件的处理效率,将商品数据的搜索过程进行简化,使商品的相关文件处理的速度得到明显的提升。此外,电子商务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经济贸易的交流方式,利用电子商务,人们仅仅只需要运用数据流量就能够在网上完成所有购物相关的流程,例如:线上交易、物流查询、售后服务等等,利用电子商务不仅使消费者购物变得非常的便捷,同时也使生产者感到交易上的方便。电子商务的普遍推广使得电子货币逐渐代替了纸质货币,使资金流通也变得更为迅速。

(二)消极方面

电子商务与世界经济贸易相结合,使得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样会导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此外,电子商务的相关商品贸易流程都是在网上进行的,这其中涉及了大量的电子货币,并且因为电子商务的应用,国际经济贸易的所有流程都是在一些文件处理也是电子档,并没有纸质性的文件,国家无法精准的了解国际经济贸易中商家产生的真实利润,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中的税款进行大量的流失。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对策

(一)加强相关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为了能够适应点子上环境下的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我们应该增强相关的跨国性公司的管理水平以及经营能力,因此首先我们就要加强相关的科学技术,不断推进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加强相关网络技术的建设,不断提升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安全性,优化国际经济贸易,使国际贸易经济中的弊端逐渐消失。

(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要想使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经济贸易得到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企业扶持政策,为企业进行国际经济贸易提供良好的环境。此外,对于网络交易方面还应该建立相关的网络监督部门,对国际经济贸易时刻进行监督和管理,不断的完善监督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国际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

(三)完善物流配送

电子商务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步就是物流配送,为了能够使国际经济贸易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物流的配送体制,使消费者能够实时掌握商品运输的相关信息,不断从根本上加快物流运输的速度,优化电子商务运输的管理方式以及境内外物流资源的相关配置,这样能够极大的减少物流的成本,同时能够及时的应对在物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可控的意外情况。

经济贸易范文5

对于国内企业而言,要想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实现科学经营和管理。然而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为国内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机会。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就是人才和技术,以往的经营管理思想和理念已然不适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以此,企业应该充分重视人才和管理的发展,积极借鉴和学习国外优秀企业的人才培养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加大投入,提升发展的实力。另外,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过程中,能使企业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策略,同时还能促进企业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更新发展理念,进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1.不利于外资引进资金是对外贸易的基本资源,招商引资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但是,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外资引进带来极大的不利。原因在于:一是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亚洲区域的经济缓慢发展,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有所降低,使发达国家、世界金融机构对亚洲区域投资更为谨慎,资本流入减少,对我国经济和国际贸易产生直接性的不利影响。二是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体的不断参与到外资引进中,加大了我国外资引进的压力,制约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不利于经济的稳定现阶段,世界各国及地区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日益增加,在此环境下,国际经济的波动影响性更为显著,不仅仅是金融危机,还包括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而产生的波动会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每个国家和地区。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完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波动对我国经济会带来极大的影响,使得国内经济结构产生不稳现象。在此形势下,倘若我国不及时调整和改进经济政策,则有可能出现经济危机。同时,国内外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通过封闭市场来保护自身的经济发展俨然是不可取的,以致于我国经济更易受到国际经济贸易的冲击。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进程中,国内经济的安全会受到一定的威胁,首先是优势企业会受到国际自由经济和贸易理念的冲击,而影响到国内产业和经济市场。其次是跨国企业的加入到国内一些重要产业和经济领域,对我国民族产业和市场带来极大的威胁。

3.阻碍了对外贸易全面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不断推进,基于此形势,产品的技术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这不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对我国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带来极大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信息密集型产业成为当前国际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而我国经济的信息化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当前,贸易和资本自由化程度日益提高,使得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受到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极大影响,如不及时进行经济体制转型,深化改革,当前的对外贸易政策将无法适应当前国际经济的发展形势。

三、国际经济贸易环境下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建议

1.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积极有效的推进我国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应强化进出口贸易的衔接性。这要求充分认识到自身具备的资源和优势,有效把握跨国企业的战略与技术,如此才可推进跨越式进步和发展,积极把握资本溢出效应,不断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提升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还应提高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如此不但能满足国内技术设备的需求,还能提升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贸易。

2.健全对外贸易机制要实现我国国际贸易的良好发展,应健全对外贸易机制。首先,应不断强化对外投资,鼓励国内企业积极“走出去”,参与到跨国发展中,打造出国际影响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品牌,以提升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其次,应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好国内的剩余劳动力和资本,促进经济的发展。其次,应充分利用好国际资源,为补充国内某些资源的缺乏,应积极参与到世界资源市场中,以缓解国内资源压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最后,应改进和完善外贸结构,扩大出口,应推进科技技术、设备及服务等方面的出口贸易,强化国际投资。

四、结语

经济贸易范文6

一、卓越经济贸易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卓越经济与贸易本科人才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这既传承了广西财经学院的历史文化,也与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相适应。广西财经学院以经济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专业为突破口进行探究。

(一)经济学专业

本专业要求修读123学分的理论课程、37学分的实践课程,完成综合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级水平考试、科学研究等课外活动,致力于培养掌握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经济分析和写作能力,具有在经济学相关领域持续发展的能力,能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学理论和科学分析方法开展经济分析、预测和规划等经济管理工作的,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专业要求修读128学分的理论课程、32学分的实践课程,完成综合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级水平考试、科学研究等课外活动,培养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具备扎实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国际贸易实务操作与管理能力和较高外语水平,富有开拓、创新精神,能在跨国公司、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从事进出口业务、国际贸易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和国际经济合作项目管理等实际操作和政策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卓越经济贸易本科人才培养途径

(一)课程体系

广西财经学院卓越经济贸易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分为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理论课程分为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分为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公共选修课分为艺术类选修课和其他类选修课。实践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实践和集中性实践,其中课程实践包括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综合实训,集中性实践包括基本训练、专业训练和综合训练。

(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为了保证卓越经济贸易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广西财经学院致力于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指挥系统、信息系统、督导系统、激励机制四个子系统。1.指挥系统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指挥系统包括学校、学院和系三个层次。在校党委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领导下,以教务处为主,按照学校总的教学质量目标,把分散的教学过程质量要素和质量管理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使教学环节有序运转。指挥系统是教学质量保障的核心[4]。2.信息系统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信息系统包括教学信息收集、教学信息处理、教学信息评估与诊断、教学信息反馈,如图1所示。3.督导系统督导系统是教学质量管理的约束机制,由学校和学院两级教学督导委员会组成。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由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长、各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教授代表和教师代表组成,学院督导委员会由分管教学副院长、各系主任、专业负责人、教授代表和教师代表组成。4.激励机制确立以人为本的激励导向机制,建立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和教务教学人员评价办法等一系列措施,内容涵盖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5,6]。

(三)产学研合作模式

广西财经学院根据学校自身专业特点和优势,开创了三种经济贸易本科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模式。1.委托研究在合作中,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资金、承担风险以获得所需,学院教师研究团队获得科研经费以实施对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在这种产学研的合作模式中,教师研究团队带学生参与,可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2.联合攻关这种合作模式一般以科研课题为载体,以课题组为依托,由产学研各方派出人员组成临时性研发团队。通过联合攻关模式可充分调动产学研各方力量,集中对特定项目进行攻关,使企业有效利用学术机构的研究资源,使学术机构的研究具备明确的市场导向性。3.人才联合培养与人才交流人才联合培养与人才交流模式能扩大大学、科研机构高级科研人才发挥作用的范围,增强企业人员对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的认知能力,推进产学研各方的知识交流。广西财经学院卓越经济贸易人才培养采取与华力集团、春茂集团联合培养人才的合作模式,企业派骨干为学生讲授课程,成立学士工作站,让学生在企业资深员工的指导下工作、学习一段时间。毕业论文指导采用双导师制,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产学研合作模式大多属于市场主导型的点对点的模式,点对链、网络模式也正在探索之中[7]。

(四)学科与科研促进工作

学科和科研建设对高校经济贸易本科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广西财经学院在卓越经济贸易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点建设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以促进卓越经济贸易人才的培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经济贸易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部分研究生课程,拔高对本科人才的要求。通过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培养硕士,建立硕士生导师队伍。在学科建设中,注重学科特色的塑造。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广西财经学院在卓越经济贸易人才培养的过程别注重学术队伍的培养。

(五)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