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药药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范文1

摘要: 此文的副标题是“评新世纪《中药药理学》”,却不是说近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的不足都是教材编者之过。反之,教材是整理有关研究编成的。有关不足是近代以来从没有解决的。所以,此前的一切类似教材,都存在这些问题。不过,教材代表着至今通行的见解,又是向下一代传授知识的。结合评最新教材说明钱见不但方便,更有助于纠正普遍流行的错误理解。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中医特色

按:此文的副标题是“评新世纪《中药药理学》”,却不是说近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的不足都是教材编者之过。反之,教材是整理有关研究编成的。有关不足是近代以来从没有解决的。所以,此前的一切类似教材,都存在这些问题。不过,教材代表着至今通行的见解,又是向下一代传授知识的。结合评最新教材说明钱见不但方便,更有助于纠正普遍流行的错误理解。

中药药理学范文2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科研思维;教学模式

中药药理学学科的任务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医临床疗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阐明中药防治疾病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参与中药新药开发,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理论发展。[1]中药药理学属于中医药学范围,与中医药学各领域保持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同时又必须与现代医学及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2]中药药理教学包括理论和实验,其中实验教学是中药药理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应与理论教学所学的知识相联系,逐渐培养学生形成科研思维习惯。我们在实验教学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1.加快实验教材的更新,与科研实际紧密联系

对实验课教材建设的忽略,会造成教材的实验内容和方法跟不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而且实验方法与现有的仪器条件也不符合,很多方法目前已少用或不用,而一些新的方法已在科研实践中广泛应用。

2.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硬件设施水平

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基地,加快实验室建设的步伐,增添先进的仪器设备,尽可能采用现代实验手段,逐步增加实验内容,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方法,加强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其适应和达到社会工作岗位的需要。

3.强化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适应时代要求

一般的实验课,是教师事先为学生准备好营养液及药液,装配好实验装置,学生则是按教师的操作示范和步骤,机械地重复一遍,很多学生甚至在完全不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的情况下,得出了完全不理解的实验结果。这样也就失去了实验课最基本的意义,不利于锻炼独立实践的能力。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以期加强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

(1) 预习与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必须自己事先预习实验讲义,并结合理论课学习内容,弄懂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并用来指导及完成实验。同时要求学生自学相关背景知识,以了解该实验所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有什么样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实验设计与统筹安排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进行系统的方案设计,包括实验用液的配制、实验具体的操作步骤等。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从营养液、药液的配制、动物用药的计算到实验仪器的调试和实验动物的麻醉等都必须能独立进行。

(3) 实验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中药药理实验基本规范操作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动物给药方法、常用手术操作等,提高动手能力,以期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很快独当一面地开展工作。

(4)实验报告的撰写与科研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科学实验的结果需要发表,需要将成果展示给同行,为自己和他人的继续研究提供积累和可能的思路,因此,科研论文的写作和表达是中药药理工作者必备的能力之一。

(5) 讨论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讨论在实验课中是非常重要的,以往学生的实验报告中,看到最多的是雷同的实验结果、简单的结论,没有自身想法和新意。使学生对实验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4.增加多媒体教学的利用,拓宽视野

中药药理学的实验方法广泛,涉及内容多,实验周期较长,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的辅助教学,以拓宽学生视野,使其学会灵活运用药理实验方法及现代分析和检测技术。

总之,中药药理实验课的教学应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合理设置和安排课程内容,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促进理论与实验课教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中药药理学实验的教学最终目的是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应侧重于综合与设计性实验,尤其是针对中医药多层次、多靶点的特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技能、方法。

参考文献:

[1]侯家玉,方泰惠主编.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中药药理学范文3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遇到挑战

现阶段中药药理学的知识点由于较为分散、繁琐、枯燥,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均为被迫式的,学生不能自主的对知识进行吸收接纳,对于药物的记忆性、理解性较差,并且老师的呆板教授过程也使得有些学生对于中药药理学知识的学习有抵抗情绪。没有临床工作的学生,对于某些药物的联合应用机制缺乏经验,很可能使用错误的联合应用药物。对于尖端的研究成果缺乏及时的了解,而是学生在未来生活中的学术造诣较低,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同,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大部分学生的范畴作为重点。

学校对于学生的定期测评是对学生定期的学习成果的检验,但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测评机制尚未成熟,对于学生知识了解的情况不能进行及时的汇总,使得学生对于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尚未前进。

二、网络新媒体背景下基原法结合图像教学法的实践

1、整体与部分的系统联系:将药学知识点中的整体部分与局部进行更加深刻的划分,使学生对于中药知识的理论部分奠定更加坚实的部分,不同于传统的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新模式的教学可以在理论的基础上,将临床上常用的用药方式对学生进行教授,让学生对中药知识的了解更为全面,例如,在学习“四气五味”内容时,既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明白“四气五味”的基本理论,还要让学生理解在为什么不同的气味会决定药物的药性,这样,学生对中药理论知识的理解会更加透彻。

2、理论与实践的分析结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对于中药的培养、制成过程有一定的了解,掌握药物的基本药性,如药物是否具有寒性、温性、凉性,对于有体寒的患者不宜使用凉性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并且不同属性的药物叠加使用后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寒性和温性的药物可以同时治疗阳热证的患者。此外,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对药物的认知通常是源于课本上简单的图像,导致学生对药物的识别能力较差。利用新媒体技术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药物的三维立体成像,以动态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药物的特点。例如,在学习对陈皮、青皮、橘红、橘络等药物的识别时,就可以通过对橘子的整体图示,分层进行介绍,在讲解的同时,引入每种药物的不同药性及实际功用,这样,学生对这几种药物的理解也会更加全面具体。

3、鉴别要点的对比:由于中药某些药物的药物外形类似,只给予理论基础,学生很难对药物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辨别,并且对于中药的鉴别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将学生的课堂质量提升,使相似的药物进行对比,既加强学生对于药物形状的了解,也应加强学生对于药物功能的了解。在对学生使用新型教学模式进行一段教学后,通过对学生进行测试的分数来看,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程度有所上升。根据教师的报告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新型教学模式的接受度较高,且对中药药理学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所增加,且课堂气氛较为活跃。

中药药理学范文4

1990年以后,血清药理学开始在我国受到从事中药研究人员的关注。该方法主要针对中药及其复方复杂多样的化学成分特点,用含药血清代替煎剂或粗提物进行体外实验,它克服了中药粗制剂直接进行体外实验的缺点,其结果的可信度明显优于中药粗制剂直接用于体外实验。而且它结合了现代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药理、临床等学科,血清药理研究方法不断地被应用于一些中药及西药的药理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血清药理学在我国的研究进展、应用、评价及研究展望做一综述。

1血清药理学的产生

随着中药复方药理研究的逐步深入,要求研究者把研究水平提高到细胞、亚细胞甚至分子水平,不少科研需要在离体实验中进行。离体试验的开展,使中药复方的研究必须借助一个载体。1984年,在第一届和汉医药学会上,日本学者HirokoIwama提出了给动物灌服中药,在一定的时间里,用含药血清代替煎剂或粗提物进行体外实验的设想。其后,日本国立京都医院的田代真一,又于1988年和1992年两次撰文,提出了“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化学”的概念(见图1),自此有关中药血清药理学的研究逐步展开。

2血清药理学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2.1血清药理学的时效关系研究

利用含药血清来评价药效,何时能够采集到含药量较高的血清,找出给药后的最佳采血时间以避免由于药效物质代谢消耗或尚未吸收造成的假阴性结果,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血清中确切的药效成分并不清楚,因此往往以药效指标来评判给药时间和采血时间的优劣,即“时效关系”的研究。研究者们对不同给药时间和采血时间的药效进行了研究。

给药时间上,目前常用的方法有:1次给药,或间隔2~4h给药,或每天1~3次,连续3~10d。王宁生[3]认为,根据药动学理论,固定给药时间的间隔,相同剂量多次重复给药后,血浆药物浓度达到稳态浓度,并将在此浓度下不同采血时间取得的含药血清进行实验,均表现较高且相似的药理作用强度。孟李等[4]对复方丹参血清对中性粒细胞释放活性氧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含药血清制备方法的实验,也证实了此观点。说明同一给药方案连续数日给药较1次给药有明显差异,可能与药物诱导机体产生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有关[5]。此结论目前已形成共识。

采血时间上,较理想的采血时间应在血药浓度的高峰期。蒙一纯等[6]认为,根据实验动物消化生理特点和中药吸收、生物转化特点确定采血时间范围是十分合理的。如大鼠一般1~2h可达血药浓度峰值,此时血清即为含药血清;时间延长将有部分药物成分发生转化,成为药物代谢血清。一般采血时间多集中在末次给药后30min至3h间。由于中药复方给药后,不同药物达峰时间不同,故对于采血时间很难有统一标准。如周明眉等[7]发现,头风饮给药后30min的抑制血小板释放5-HT比给药后其它时间作用强大,提出给药后30min为最佳采血时间。李仪奎[8]通过对96个药物达峰时间统计后提出药后1~2h采血较为合理。包金凤等[9]认为应对不同时间分别采血进行预实验,将不同时间的含药血清进行比较后再确定采血时间是最可靠和科学的方法。但是,李仪奎等在对大量的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后,提出一种通行的方案,即每天给药2次,连续3d,末次给药后1h采血,称为“通法”[10]。这有利于节约财力、人力和时间。

2.2血清药理学的量效关系研究

给药剂量目前尚无定论,其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一是动物的给药量,在一定程度上,给药量愈大则血清中的含药量愈高;二是培养体系或反应体系中的含药血清浓度,血清浓度愈高则药量愈大。但因含药血清加入体外反应体系后,浓度被稀释,使反应体系药物浓度达不到在体条件下的药物浓度。王力倩等[11]提出用给药剂量等于临床用量乘以动物等体表面积系数、再乘以培养基内血清稀释度的公式计算制备含药血清的给药剂量较为合理。研究表明,含药血清的量效是由动物给药量和血清浓度共同决定的,由于培养体系中血清浓度的增减是有限的(血清浓度过高会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在研究含药血清抑制细胞增殖或促细胞凋亡作用时,有可能得出假阳性结果)。杨彦芳等[12]认为应以临床等效剂量为基准,注意药物浓度,对于过高剂量(如临床等效剂量的5倍、10倍)所得到的阳性结果,在作结论时应慎重或留有余地。故相对固定含药血清浓度,通过改变动物给药量来调整药物血清的含药量,是一种较为现实的方法。

3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在我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1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在中药新药研制中的应用

目前,中药的开发和研制主要是寻找药物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制备精炼的中药制剂、提高临床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的建立,使这一目的的实现变得更为切实可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体外药理学实验中,进一步验证和评价药物的疗效,运用含药血清对有效药物和/或药物的有效成分进行初步筛选;②血清药理学与血清药化学、中药分析化学、中药药动学,尤其是中药胃肠药动学、中药血清药动学、中药证治药动学等相结合,将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或部位的寻找和鉴定;③对药物的制剂工艺进行比较和筛选;④对药物的作用机理做更深入的研究。

3.2血清药理学在方剂药动学(PK)的应用

黄席等将证治方剂药动学中的复方方剂药动学修正为复方效应成分动力学假说[13]。其方剂血清靶成分也是探索复方的药效成分物质基础的[14]。不仅如此,还研究靶成分在机体内的药时曲线、数学模型,其PK参数可直接指导临床用药,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从而有力地提高疗效,因此是单纯方剂药效物质基础探索的深入和发展。而血清药理学[15]研究过程是服用方剂后进行含药血清的体外药效学实验,通过探讨与方剂疗效相关的成分间接地阐明药效物质。

3.3血清药理学方法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离体实验是研究中药抗肿瘤机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抗肿瘤复方中药来说,在其配伍的多种中药的血清中的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检测尚未见突破性的进展情况下,血清药理学方法是抗肿瘤复方研究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目前,此法被广泛用于中药抗肿瘤机理研究。研究层面包括肿瘤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的调节、肿瘤细胞凋亡及分化的诱导、肿瘤细胞基因表达及端粒酶活性调控等方面。

3.4血清药理学方法在神经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研究涉及到许多的体外模型,运用这些模型有助于快速、高效地筛选出治疗疾病的药物。合理使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结合疾病的体外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对中药复方进行分析,可较好地反映中药药效。

4对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的评价

4.1血清药理学的优势

血清药理学因其方法学上的特点使其在中医学的研究中已显示出一定的优势:①从中药复方本身来讲,可克服体外实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复方经体内胃肠吸收、生物转化后的综合整体药理效应;②从方法学上解决了中药复方直接应用于离体实验的难点,使中医药研究能在离体实验中直接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从而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③对含药血清的成分进行药效、药动学研究并与原复方粗提物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药复方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为探讨中药复方作用规律提供新思路;④可以用来验证一些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如君臣佐使、中药配伍理论及一些中医基础理论的实际价值,有助于为中医理论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依据。

4.2血清药理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

4.2.1在血清药理研究方法的理论依据方面:该方法建立的理论依据不足主要包括:①从胃肠吸收的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是进入血浆,而非血清;②凝血过程有一系列酶生成,同时刺激白细胞释放溶酶,这些酶可能降解某些中药成分;③凝血酶刺激血小板与白细胞释放大量生物活性物质;④凝血过程伴有纤溶、补体、激肽等系统活化;⑤制备与灭活血清过程会导致中药成分与中药介导体内释放物质损失。使用HPLC-MS指纹图谱分析与抗白血病细胞增殖实验表明利用血清药理方法可能带来错误结论。应加强中药多层次半体内实验研究,其中血浆药理方法可能能避免血清药理方法的弊病[16]。

4.2.2在血清供体动物的选择方面:按照血清药理学的初衷,为较准确地再现在体实验的整个过程,离体组织(细胞)的供体动物和含药血清的供体动物须有同质性。除在种属、年龄、性别、体质量等方面外,供体动物是否造模即是否处于相同的生理病理状态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①不同生理、病理状态对血清中含药成分的影响。科学家们进行了多项比较性研究,揭示出在不同生理、病理或遗传背景的基础上,不同人群对同一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有不同的特点;②不同证型对药物浓度影响。樊亚萱等[17]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提出的证治药动学假说,认为:同一药物不同“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别,明显影响药物疗效和毒性反应,经用辨证施治后,差别可消失或减轻。

4.2.3在动物病理模型的制备方面:大多数血清药理学研究者均采用正常动物的含药血清。但是,中药复方进入生理状态下动物机体与进入病理状态下的动物,其体内过程是不完全一致的。其消化吸收,体内分布,生物转化及排泄均可能有差异,也可能产生不同的内源性活性成分。如果研究的是方药的治疗效应,有学者认为,应当采用相应的动物病理模型制备含药血清,会有较强的说服力[18]。

4.2.4在中药作用机理方面:中药作用机理十分复杂。绝大部分的实验结果均揭示出中药含药血清具有一定的药效,但也有一些研究结果是非常有趣味。例如某些中药的粗提物无效,而其含药血清却有效;而另一些中药粗提物有效,但其含药血清却无效。这些实验结果从一个侧面提示,某些中药是原药成分起作用,而有些中药则可能是其药物成分在机体作用下形成的代谢产物或药物的多种成分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新的生理活性物质在起作用。

5展望

目前,血清药理学已经应用到越来越多的研究领域中,为中药复方的研究方法开辟了研究思路,拓宽了研究领域,能较为客观真实地阐明中药的药效和作用机制,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中药复方在胃肠内代谢过程中活性成分的转化和改变,提高了体外实验的可信性和可靠性。但由于血清药理学方法在我国研究起步较晚,许多方面还需要经验和数据的累积,且在某些实验,如凝血、纤溶等研究中采用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不适宜。因此,其局限性不容忽视。血清药理学若能与血浆药理学、药动学、血清药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结合研究,则有助于研究的规范与深入,必将加速中药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中药药理学范文5

关键词:中药;药代动力学;中医药现代化

1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意义

中药及其复方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是近十多年兴起的中药药理学分支,主要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用数学模型来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动态过程。它对中药药理学及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药药动力学研究是阐明中药作用机理必不可少的环节。药代动力学参数可以为毒性试验设计和毒理效应分析提供依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毒性试验观察到的毒性反映往往不与剂量相关而与血药浓度相关,如果高浓度的药物剂型不利于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药量与剂量不成正比,就有可能造成毒性剂量评估上的偏差。众所周知,进行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会有不小的困难,因此,更需要广大的医药学工作者集中力量,找出中药作用中有代表性,有规律性的机理或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系统研究方法学,使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更科学、更系统,更能满足现代临床治疗的要求。

2中药复方的自身特点及中医对药代动力学的认识

中药复方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中医理论的特色之一就在于强调“人”的整体观,发挥药物的整体调节作用,并用辩证施治的思维方法来处方用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已初步证明复方药效的发挥并非是简单的单味药相加或毒性的相减,而是方中药物之间所发生的协同、制药或改性等作用,使复方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目前,国内对复方的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药理效应及临床疗效的观察阶段,虽然也引用了一些西药药理学手段,但仅表现在对几个特异性指标的观测上,且重复研究居多,所研究的中药复方组成不稳定,药效重现性差,难以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出复方药物的作用机制,这使得国内复方制剂稳定性差,质量标准不高,较难与国际医药市场接轨。中药成分十分复杂,即使是单味药物,其所含的有效成分也达数种之多;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又是以复方制剂给药。许多中药到目前为止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加之中药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含量很少,并且还有不少结构相似的类似物。来源产地不同,不同季节采收,不同方式加工等特点,使得常规的化学分析以及数据的解析产生困难,实验结果不易重复,给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带来了许多困难。

3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现状

中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与西药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因此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按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和有效成分不明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两种情况来进行评述。

3.1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现状

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与西药类似。随着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研究方法和检测技术的改进和完善,目前许多中药特别是单味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已相当明确,据统计在九十年代前就已对120多种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过研究[1]。并已对相当一部分进行了体内外代谢的研究,且得出了明确的代谢产物,并对其体外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如毕惠嫦[2]研究了丹参酮Ⅱ_A在大鼠肝微粒体酶中的代谢动力学,指出了参与丹参酮Ⅱ_A体内代谢的肝微粒体酶。艾路等[3]对复方中药中乌头生物碱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多级质谱(LC-ESI-MSn)法检测出5种乌头生物碱代谢产物。陈勇[4]等对葫芦巴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了推测,从大鼠尿中检测出原药及其三种代谢产物。3.2中药复方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或因化学结构不明,或由于是混合物而非单体,无法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因而给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带来困难。大部分人用复方或其制剂中的某一单体来代替整方的药物代谢过程。如李再新[5]等将补阳还五汤水提醇沉液给予家兔静脉注射后,以川芎嗪为指标来测定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但此法只能说明此单体在体内的过程而不能说明全部成分的代谢过程。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往往十分复杂,相当于一个天然的化学成分组合库,用其中的一具或数个化学成分作为检测指标,得出的药动参数与药的实际药动学相比可能有一定的偏差。也有人采用生物效应法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但此法不够精确,只能粗略看出体内药物浓度变化的过程。生物效应法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体内药量与药物的效应有一定对应关系,从药效的变化可以推知不同时间内体内药量变化。常用的生物效应法有以下几类:

(1)Smolen。此法是目前我国医药研究者最为广泛采用的一种进行中药单味药及复方药药动学研究的方法。其要义是将量效关系曲线作为用药后各时间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的换算曲线,从而推算出药动学参数。卢贺起[6]等以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药理效应指标,对家兔进行了四物汤的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四物汤属静脉外给药一级动力学消除,开放的一室模型,并计算出药动学参数。

(2)药物累积法。其基本原理是将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的血药浓度多点测定原理与用动物急性死亡率测定药物蓄积性的方法结合起来;是用多组动物按不同时间间隔给药,求出不同时间体内药物的存留百分率的动态变化,据此计算药物的表观半衰期;又称为毒理效应法。黄衍民[7]等对乌头注射液对小鼠的毒效动力学研究,得出药物的消除级动力学过程,并符合一室模型,其表观半衰期为59.23min。从而指出目前临床一日2次给药间隔时间太长,如果每8小时给药1次且首次倍量,可能会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陈长勋[8]等应用LD50补量法测定小鼠的附子表观参数,结果认为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并得出了主要的药动学参数。利用此种方法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中药还有陆英煎剂[9]、小活络丸[10]、九分散[11]、桑菊饮[12]等。但此法实际上反映的是药物的毒性效应动力学过程,当毒性成分与药效成分不一时,所得动力学参数将难以用作临床用药指导,在致死剂量作用下,机体已受到损害,可能对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产生较大影响,使得所得结果不能表征生理药动学过程。

(3)药理效应法。该法以给药后药效强度的变化为依据,通过适当剂量的时间-效应曲线,进行药效动力学参数计算,其消除半衰期称为药效半衰期或药效清除半衰期。本法先选择适当的药理效应作为观测指标,得出剂量-效应曲线、时间-效应曲线和时间-体存药量曲线,并据此得出药代参数。富杭育[13]等按足趾汗腺分泌的观察方法,应用本法观测大鼠麻黄汤的药代动力学。通过量效、时效和曲线的转换,得体存量-时间曲线,从曲线分析属二室模型。另外赵智强[14]等也报道了天麻钩藤饮用此法所得药动学参数。此法要求复方及其制剂药效强且可逆重现、反应灵敏、可定量检测,因而限制了其应用。

(4)微生物法。此法仅适用于具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的复方,通常用琼脂扩散法测得相关药动学参数。它具有方法简便、操作容易、样品用量少等优点,但机体内外抗菌效应作用机制的差异,细菌选择的得当与否,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代参数的准确性。王西发[15]等用此法测定了鹿蹄草素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其选取用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株,研究表明鹿蹄草素属于二室分布模型。4小结及展望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中药药动学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内容涉及中药生物利用度[16]、中药毒代动力学[17]、中药透皮吸收药动学[18]、中药时辰药动学[19]、中药证治药动学[20]、中药活性成分在肠道的代谢处置[21]、中药活性成分的体液浓度测定等。但因为中药成分的复杂性、有效成分的不确定性、类似物的多样性,导致实验结果不易重复。加之中药配伍和中西药结合后药物的互相影响等使得中药药代动力学发展较为困难。今后尚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4.1建立中药的指纹图谱库

建立中药指纹图谱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药物吸收入血后相应指纹图谱峰的变化,以此为目标,进行药代研究。

4.2将中药的药代研究与中医理论研究相结合

中药研究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药物进行的研究。可采用“证治药动学”的方法进行,即研究中药在不同证候时的药动学是否具有不同特征。再者还应开展中药配伍后及与西药同用时的药动学变化研究。

4.3加强代谢物动力学研究

许多中药药效成分是在体内产生的,或是代谢而来,或是在肠道菌群激活下产生的,因此中药代谢物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进行中药复方代谢物的种类代谢途径及代谢场所的研究,以阐明代谢物与方剂药效的关系及代谢物的动力学规律。

4.4加强新技术的应用

现代新技术将在中药药代研究中发挥重大作用。许多新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在体微透析、核磁共振、生物电阻抗、细胞培养研究体外吸收模型等,将会为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提供新的技术平台。

参考文献:

[1]陆丽珠,李冀湘.中药的临床药学研究概况[J].中国医院药学,1994,14(10):458-460.

[2]毕惠嫦,和凡,温莹莹,等.丹参酮Ⅱ_A在大鼠肝微粒体酶中的代谢动力学[J].中草药,2007,38(6):551-554.

[3]艾路,孙莹,张宏桂.复方中药中乌头生物碱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6):955-958.

[4]陈勇,沈少林,陈怀侠.HPLC-MS-n法鉴定葫芦巴碱及其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J].药学学报,2006(3):216-220.

[5]李再新,吴小红,贺福元.补阳还五汤中川芎嗪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业,2007,6(18):21-23.

[6]卢贺起.以药效法测定四物汤药动学参数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1-14.

[7]黄衍民,潘留华,吴晓放,等.乌头注射液对小鼠的毒效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学,1998,33(7):421-423.

[8]陈长勋,金若敏、李仪奎,等.附子、川乌、四逆汤表观药动学的测定[J].中国医院药学,1990,10:(11)487-489.

[9]周莉玲,李锐,周华,等.青藤碱制剂药动学试验中药物累积法与血药浓度法的相关性研究[J].中成药,1996,18(9):1-4.

[10]郭立玮.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8(2):126-129.

[11]任天池,王玉蓉,曾立品,等.用药物累积法考察九分散和疏风定痛丸的药物动力学实验[J].中成药,1991,13(7)2-4.

[12]周爱香,富杭育,贺石琢,等.用药物累积法再探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3,9(2):1-2.

[13]富杭育.以发汗的药效法再探麻黄汤桂枝汤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5):1-5.

[14]赵智强,俞晶华,陆跃鸣,等.天麻钩藤饮等3方对小鼠镇压痛作用的药物动力学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3):13-15.

[15]王西发,秦骏,杨彩民.微生物法测定家兔体内鹿蹄草素药动学参数[J].西北药学,1997,12(2):70-71.

[16]刘汉清.泻下通保剂生物利用度的研究[J].中草药,1990,21(4):7-9.

[17]李耐三,于东晖.中药雷公藤的毒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2,23(1):25-26.

[18]沈子龙,易七贤,周斌.抗癌止痛膏透皮吸收示踪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3,24(1):30-33.

[19]刘启德,梁美蓉,欧卫平,等.青藤碱时辰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5,6(1):23-26.

中药药理学范文6

1.凝练临床中药学学科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

突出学科特色与优势从宏观层面上讲,学科方向建设的内涵是指学科发展的专业构成及其发展趋势;在微观层面上,学科方向建设是指整体的学科布局以及单一学科内部学术研究方向的选择。结合医院具体实际,临床中药学学术研究方向原则上不宜超过3个。

成功凝练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方向,有利于学科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有效配置,克服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并有利于形成品牌学科、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在我院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实践中,学科团队主要围绕中药材、中成药、中药制剂等研究对象,利用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的研究方法及成果,对中药质量标准进行不断地丰富完善,并为临床提供更多更新的用药知识。同时,重视骨伤科中药新制剂、新技术的使用和临床应用研究,丰富了临床中药学的内涵。临床中药学的核心是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我院学科团队成员紧紧围绕临床中药学的核心任务开展中药新药临床药理研究,为开发新药作准备。

平乐郭氏正骨传统药物是我院的特色和优势,继承和发展平乐郭氏正骨传统药物一直是一项重要工作,注重选择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品种展开新药研发工作是我院的一项光荣传统。临床中药学学科研究方向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学科研究方向也体现了学科的特色。学科研究方向要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并符合社会与医院发展需求,具有代表性、创新性,才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2.重视学科科学研究建设工作

提高医院科研能力与水平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有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只有拥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才能使学科整体力量得到不断发展;学科建设可为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合理的知识、人才结构,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在医院开展临床中药学科学研究,需要学科人员不断地更新完善临床中药学学科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与水平。结合实践与心得,笔者认为医院临床中药学学科科研建设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突出创新是科学研究的核心,医院科研工作要坚持创新的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学术成果,促进医院学科发展。

二是注重发挥本单位多学科综合优势,打破学科壁垒,根据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需要,按照适当的组织形式,采取资源共享的方式,实现与临床学科联合承担科研课题。

三是克服科研选题盲目分散,与学科建设脱节的现象,注重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进而增加学科建设的经费投入。

四是改善学科基地建设,加强实验室条件建设,以利于开展科研工作,形成良性循环。搭建临床中药学实验技术平台,构建适合科研建设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能够为学科的研究者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新型基地。

五是实验平台的建设要坚持开放性的原则,通过结构优化、资源重组,使实验教学平台真正成为实践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创新能力的基地。

3.培养临床中药学人才队伍

提高医院临床药学服务能力与学术创新能力医院临床中药学学科队伍建设是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主要任务是在学科带头人领导下,在特色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广泛引进人才,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团队。临床中药学学科队伍,是由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科骨干、学科成员等不同层次结构、学历结构的人员组成的团队。科学整合团队成员,使人才个体各得其所,各显其能,以构建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最大限度地发挥临床中药学学科队伍的整体功效,提高临床中药学学科整体的学术水平。拥有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并构建一个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学科队伍建设应结合自身实际。医院临床中药学学科队伍建设,既要符合医学科学发展的规律性,又要适应整体科学前进的趋势。要重视学术人才的培养,注重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鼓励学术创新和学术争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使每位学科成员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定位,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创造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条件与环境。

二是注重学科交流,注重学科资源的利用和共享,为学科群体优势的形成和发挥创造条件。临床中药学学科作为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要以此为契机,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主体,以指导临床有效、安全、合理用药为宗旨,坚持中医学与中药学相结合、传统研究与现代研究相结合、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并与药理学、药物化学、毒理学及临床各科等多学科协作,以高起点加快学科建设,从而培养高素质人才。

三是学科队伍建设应重视青年人员的吸纳和培养,完善知识传承和帮带机制,使学科队伍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趋于合理,以实现中药学科的持续发展。

二、结语

临床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的核心和基础,临床中药学学科工作不仅要面向药品生产,面向医药管理部门,而且还要直接面向患者,面向临床医护工作者。医院加强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它不仅仅是医院现实与长远发展的需要,更是广大医师与患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