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划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划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划片

小学划片范文1

关键词:学困生;小学数学;碎片化教学

学困生的转化一直是数学教师教研的重点之一,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很复杂,有来自于自身的原因,也有来自于教师和家庭的原因。课堂教学中,如果单独指导学困生,就会耽误整体的课堂进度,如果不管学困生,那么,学困生的成绩就一直得不到提高。所以,在面对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碎片化教学的方式来帮助学困生摆脱当前的学习状态,实现自我提升。

一、正确认识碎片化教学

当下教育界,许多人对碎片化教学抱有极大的偏见。大家都提倡整体化教学,要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碎片化在教育界俨然洪水猛兽,轻易不能提,一提起来便会引来一片讨伐。但是实际上,碎片化教学和整体化教学一样,只是一种教学方式,只要运用得体,也是能够对教学产生帮助的。

1.学困生的成因

学困生的成因各有不同,有的是由于心理原因,有的是由于智力原因,有的是由于家庭原因。

有些学生从小对数学就有阴影,可能是因为从小在伙伴中间显示出来的数学天分不高,或在数学方面一直处于被压制的状态,导致学生从心理上对数学就有恐惧感。这样的原因会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不足,无法面对数学学习。

有些是智力原因。数学需要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理解数学知识就是比别人慢,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总是暴露出缺点。

还有的是由于客观原因,如家庭对数学教学的不重视,或者学生对于教师的讲课方式感到不适应等。这都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丧失兴趣,无法专心投入数学学习,学习成绩无法提高。

2.碎片化教学对学困生的好处

学困生的成因各有不同,所以针对不同情况的学困生,教师应该对症下药,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教学中常常被提到的整体化教学就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针对学困生,教师首先要了解学困生的具体状况,然后在不影响大课堂的教学前提下,对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时,碎片化教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碎片化教学是相对整体化教学的一个概念,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某一项知识漏洞和缺失进行有针对性的、局部知识的教学。

有些学生在逻辑思维上较差,那么,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有些学生是识记能力不足,那么,教师就要加大对这些学生识记内容的安排。

在面对情况各不相同的学困生时,只有具有针对性的碎片化教学,才能让教师的帮助有的放矢,不浪费教学资源,不做无用功。

二、利用碎片化教学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果

在一般的认知中,碎片化教学就是考试有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什么知识点提分快,教师就侧重哪一个点,其他的内容就全都被忽略了。这样的说法是对碎片化教学的偏见。

1.针对性地为学生补充薄弱环节

学困生的自身成因多种多样,从心理原因到客观原因不一而足。因此,教师再以整体化的教学带动课堂,试图为学困生进行全面的提升是不现实的,这时教师在整体上讲得越多,学困生就会愈加陷入自身的知识弱点之中,永远无法得到提高。所以教师要用碎片化时间和空间对学生进行提高。

这时,教师要先了解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具体原因。比如,学生是由于在低年级时没能把加法学习好,因此在学习乘法时,一直无法准确地记忆乘法口诀,导致后面的学习都断了线索。那么,教师就针对学生的加法基础,在课余时间为学生夯实这一处的知识,强化学生的薄弱环节。

再比如,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比较差,导致在做题时常常不能够正确地审题,理解题目的含义。那么,教师就要为学生多安排题目理解的训练内容,教会学生在拿到题目时,首先找到题目中的信息点,然后区分题目中的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以此来强化自己的审题能力。

这样一来,学生的薄弱项目才能得到快速的提高。

2.微课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在帮助学困生提高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不分主次地为学生全面地讲解,就会浪费很多教育资源,学生也听不到重点。这时,我们可以利用微课教学,让教学效率变得高效。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

例如,学生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式这一部分的内容一直有困惑,那么,教师就可以收集一些关于三角形的图形素材,然后制作一套课程逻辑PPT,利用不多于十分钟的时间,快速为学生梳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综上所述,碎片化教学也是一种教学方式,说到底,是教师在面对不同情况时可供选择的一种工具和方法。我们教师在教研过程中不要将这种教学方法“妖魔化”,在适当的时候,应该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教学。只要安排合理,碎片化教学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小学划片范文2

2、《小鲤鱼历险记》,导演: 杨子岚。

3、《虹猫蓝兔七侠传》, 导演:王宏。

4、《天国少女》,导演:今千秋。

5、《神厨小福贵》,导演:许龙。

6、《格雷少年》,导演:锅岛修。

7、《哆啦A梦》,导演:善聡一郎。

8、《哈皮父子》,导演:张。

9、《猪猪侠》,导演:古志斌。

小学划片范文3

早晨,我起来发现外面下着鹅毛大雪。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下来,落在房檐上,落在屋顶 ……外面成了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我看着看着,突然想到:如果我也是一片小雪花,那该有多好啊!渐渐地,我陷入了无限的遐想之中……

假如我是一朵小雪花,我要飞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嬉戏。忽然,我看到一个小胖孩穿着大棉袄,在雪地上高兴地跑啊,跳啊。我看见了,忍不住想和他开一个小小的玩笑,便悄悄地钻进了他的衣服。一不小心,把他冻得瑟瑟发抖。我又继续向前飘,忽然被一双稚嫩的小手接住 。一对天真的小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我:想知道我有几个花瓣呢!这是我的秘密,我可不会告诉他。于是,我趁他不注意,就脚底抹油——溜了,只在他的手心留下一滴小水珠。

我飘啊,飘啊,飘到了音乐教室。老师正在教小朋友跳“雪花舞”,可是,他们跳得不够轻盈、不够优美。我迫不及待地想冲进去当他们的老师,因为我的“雪花舞”可是跳得最好的啊!只可惜窗户关得太紧了,我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也进不去。我只得垂头丧气地飘走了。

假如我是一片小雪花,我还要做长途旅行,飞到遥远的南方去,飞到终年不见积雪的南方去。海南的小朋友见到了我,十分奇怪:“你怎么有六个花瓣啊?你怎么是白色的啊?你……”我自豪地回答:“没见过 ?我是雪花。你瞧我,多么洁白,多么美丽啊!”可惜我在南方不有久留,只好不辞而别了。我在心里默念着:“对不起 ,南方的小朋友们。”

雪越下越大,我的思绪越飘越远,小伙伴来找我 ,我急忙跑出去堆雪人、打雪仗了……

小学划片范文4

1.1教学形式小学化,以课堂教学取代游戏

幼儿在幼儿园中应该通过游戏的开展,满足身心发展的需求,从而自然而然地获取相应的知识。我国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该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以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并在游戏中做到关注幼儿差异,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但是,目前有很多的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提升自己的名气,以课堂教育取代了游戏,让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接受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完全忽略了幼儿教育的特点和幼儿的天性,这种小学化的教学形式影响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2教学管理小学化,以小学生制度管理幼儿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接受到适合这一时期的发展的教育,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需要有正确、合理的生活、活动、学习、游戏等方面的安排,一般情况下,幼儿园大班每天上2~3节课,每节课的时间是30分钟,幼儿的课余休息时间也比较长,与小学生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有的幼儿园在幼儿的生活管理上,基本运用了小学的管理制度,以集体班级教学为中心,来安排幼儿的作息时间,幼儿园俨然成为小学,另外,一些兴趣班、特长班更是让一些幼儿失去了游戏、运动的时间,这种小学化教学管理的现状,也使幼儿教育失去了本有的乐趣,后果堪忧。

2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纠正策略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完全忽略了幼儿的特点,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障碍,也影响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结合上文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分析,对如何纠正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的策略,作如下几方面的探究。

2.1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做好“幼小”教育衔接

幼儿阶段具有自己的主要特征,因此,幼儿的教育应该结合这些特征来做出合理的设计和实施,实现教育对幼儿的健康发展的作用,幼儿教育的重点还应该体现出内容的丰富性、启蒙性,在教育的特点上,还应突出科学性和适当性等,“幼小”教育的衔接过程中,幼儿教育还应结合幼儿的教育规律、教育的理念来设计教学的课程,突出幼儿教育的独立性,应该认识到幼儿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入学前的考试,而是为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才是关键,因此,要以多样化的适合幼儿特点的教学活动、游戏等,增强幼儿的学习意识,培养学习的兴趣,为了幼儿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奠定健康的心理基础。

2.2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有效发挥“家园”共育作用

目前,有很多的幼儿教师业务知识十分欠缺,很多教师学习专业是小学教育,甚至有的教师是通过关系招收进来的非专业的毕业生,这就使得幼儿教育的师资难以适应当前幼儿教育的需求,因此,首先要通过对教师的培训,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幼儿教育的能力,真正克服小学化的倾向,要是幼儿教师认识到幼儿教育是基础的教育,要结合幼儿的特点来进行;鉴于目前众多家长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所产生的影响,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展开交流,是家长充分理解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是拔苗助长,无法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使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让幼儿在家庭中获得良好的教育,充分发挥出“家园”共育作用。

2.3政府部门宏观管理,加大幼儿教育督导力度

由于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管理滞后,导致了我国的幼儿教育一直处在一种落后的状态中,因此,今后要建立并完善幼教的监督机制,从每个教育教学的环节中进行严格的把关,对出现“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各级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查办园的标准,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办理,防止个体幼儿园出现“小学化”教育,产生生源等方面的不正当竞争。

3结语

小学划片范文5

【关键词】 记忆;联想;创意

记忆,一个代表自我存在的重要证据。记忆描述着一个人对过去活动、感受、经验的印象累积。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伟大的思想家柏拉图对于记忆就提出“蜡板假说”的概念,他认为,人对事物获得印象,就像有棱角的硬物放在蜡板上所留下的印记一样。记忆就是记录生命的轨迹。

我们常常同朋友聊天,讲述着自己的一个又一个经历与故事。我们通过语言描述着自己的情感与回忆。我们也常把这些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去告诉后人你曾经的存在,勾起新人对往事的回顾。关于记忆的表达还有多样的方式,而这部奥斯卡获奖作品《回忆积木小屋》,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创造性的回忆空间。

这是一个寂寞老者的生活故事。

在这个高度假定性的空间里,某日的世界完全被包裹在海洋之中,只有一栋栋孤独的房屋堆砌在水面之上,人们在小屋中默默的生活着,彼此相连却又被海水阻隔。也许是地球变暖,或者一个不需要原因的理由,安静的海平面悄悄的上升着。时间的流逝,使得低处的建筑静静的为之淹没。为了生活下去,人们不断向上堆砌着自己的房屋,以摆脱水位的困扰。在这茫茫人群中,我们的主人公,这个寂寞的老者,独自度过着每一天。

平凡一天傍晚,老人对着电视独自饮酒,如同许许多多孤单的日子。清早起床,水面又漫涨过小屋。老人习以为常,添砖加瓦,垒高他的积木房屋。而这项工作已经伴随着他大半辈子。房屋已然垒的那么高,和他一起搭积木的人却早已不在。

一日清晨,老者照常搬运着家当,伴随数年的烟斗意外的沉入水底。老伙计始终顺心顺手,如今却丢失了。不得已,老人准备购买新的烟斗弥补内心的失落。无意中却发现了一件潜水服。老人如获至宝,决定穿着它找寻自己心爱的宝贝。偶然之中,却帮助他打开了一扇扇记忆之门。

拾起烟斗的一瞬间里,世界的颜色改变了,往事如触电般开启。

那瞬间像冰雪消融,像花苞绽放,像幼雏破壳。一扇一扇的铁门被打开,一层一层的旧房屋被探访,封存的记忆再一次释放眼帘。

沉入越来越深的冰冷海底,倒叙般迎接他的是越来越真切的温暖回忆,让他不停下潜,欲罢不能。

为他拾起烟斗的老伴儿,卧病在床弥留之际的老伴儿,与儿孙全家福的合影,从初见女婿到婚礼到刚刚及膝的爱女远游再到女儿出生的画面,一晃而过。

站在海底,他想着他青梅竹马的妻,跟他并肩一砖一瓦筑起了他们的家。饭桌上,他们碰杯,相视而笑的曾经。

不知有多少回忆题材的动画故事,影片的结尾是天使的降临,老人的离去。也曾担心这个故事中的老者沉浸回忆,愿意就此埋身海底。然而这个乐观的老者选择了继续生活的勇气,再次浮出水面。

晚饭时,他与往常一样拿出红酒,却摆上两只酒杯。温暖的灯光下,他与忆中人干杯。柔和的吉他音乐响起,少了哀伤,多了些许轻快。老人的生活继续,平和安稳。

本片表现的是饱经沧桑的老人对于人生点滴的回忆,不断浮现的生活画面体现着浓浓的温暖与亲情,诠释着幸福、孤独、乐观的人生体验以及老人对亲人的思念以及热爱生活的强烈情感。积极向上的主题,展现导演加藤久仁生对了生命意义的丰富理解。

我们常常为一部影片的创意而深感苦恼,总是徘徊于前人作品的灵感阴影,遵循着前人的步伐并且不断寻找着超越的方式。记忆的题材历来是创作者所钟情的内容,有关于记忆的动画作品在此之前出现过多样的形式。如1986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安娜与贝拉》,以两位老姐妹欣赏相册回忆美好生活为叙述结构,由此展开一个个生活片段,欢乐与泪水,别是一番风味。放下相册,跟随天使走出门去的她们,身后同样长着天使的翅膀,姐妹是一辈子的事,姐妹间的事可以就着红酒品味一辈子。再如加拿大动画片《摇椅》,以一张木匠打制出来的椅子为叙事线索,见证了社会变迁与一家几代人的幸福生活。类似主题的作品还有很多,每个片子都以自身独特的艺术视角阐述同样的情感。

而在这些故事之中,《回忆积木小屋》的创造力无疑是独具特色的。回忆的话题是我们生活所热衷的。它是人生旅途的宝贵财富。我们在与朋友分享过去的记忆时,也许最常用的就是语言与文字,我们可以通过对话、书本或者绘画等方式告诉周围朋友自己的故事,获取他们的情感共鸣。然而这种文字性的表达是一种抽象性的思想传递,是我们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下才可以理解的。相对于文字,动画则是以影像的形式传递情感。是一个如何把内心中对世界抽象性的理解诠释成具象的艺术,这是动画创作的难点,同样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回忆积木小屋》便是一个典范,这个精彩的世界在作者加藤久仁生先生的描绘下诞生了,记忆这个抽象的话题,在影片中被赋予了具象的外壳。这个精心设计的水中积木小屋,便是记忆的完美载体,让人称绝。它因此成为了2009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

那么,加藤先生的艺术灵感来自哪里,这种创造力是如何挖掘出来的呢。我们认为,一个优秀的动画家应该是有深厚知识和修养的人,也许他掌握的学问因工作的偶然性常常是零散的,不完全的。在从事创作之前,应该有大量的素材积累。著名漫画家蔡志忠谈起过他寻找灵感的方法,他家有一个专门存放小纸条的五彩玻璃瓶,都是平时积累下来的点滴灵感。每次创作之前,蔡先生就从瓶子里随意拿出一两张纸条,用这个素材展开联想,完成作品。丰富的素材积淀,人生阅历的积累,更容易触景生情,产生不同事物间不自觉的联系,从而碰撞出新鲜的创意。

联想是我们从事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能力。任何一个创意都能寻找到它的由来和出处。本片中的梦幻世界,加藤久仁生先生灵感是来自何方呢,我们采用倒推的方法尝试寻找他的创作源泉。记忆除了语言可以描述,在自然界还有很多流露的方式。通过岩石,我们可以获取地球历史的记忆,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的贝壳化石,我们能得知曾经的那里是大海。浮出水面的珊瑚礁,那是珊瑚虫千百年繁衍生息的残骸堆积而成;非洲戈壁筑起白蚁冢,体现着蚂蚁自强不息的生活方式。等等这些都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伟大的创意就来自身边,如果我们接触的知识越多,便有更多的机会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充分释放自己的无意识,点亮自己的作品。再联想一下积木小屋的创意,他是不是就像浮出水面的珊瑚礁,白蚁冢呢?

加藤久仁生先生是去过威尼斯的,那里的景色应该是他灵感的诞生地之一。威尼斯是一个濒危的世界名城,由于全球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这个城市的古老建筑正在悄无声息的被海水浸蚀、下沉,而《回忆积木小屋》中的世界正是一个艺术放大的“威尼斯”,古老、沉默以及一丝淡淡的伤感。

相信加藤久仁生先生读过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这一观点认为人的意识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代表了自我意识,而隐藏水面之下更广阔的那部分则代表了自己内心深处被遗忘掉的生活经验以及各种欲望,也就是所谓的无意识,它们并没有真正的消失离开我们,只是被无限期的封存在一个最不易察觉的角落,一旦受到触发,也许会再次回复生机。

《回忆积木小屋》的灵感正是来自这些事物的相似构造。那些浮于水面之上的建筑部分代表了老者现实生活的状态,而不断消沉下去的房屋则是往事记忆的载体。虽然尘封于水下,但并没有被遗忘。也就是说,表面上看,动画片中的老者是住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生活空间中。但实际上,这种房屋结构正是人们自己生活记忆的外在体现形式,是“记忆”二字的外在躯壳。而这些丰富素材的积累,以及灵活的组合与再创造,铸就了大师的作品。

小学划片范文6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碎片化学习;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2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各类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日趋智能化和碎片化。人们的学习从传统的纸质时代,轻松转化为数字化时代的同时,通过借助移动终端,使学习真正变得可以随时随地、更加方便快捷。因此,碎片化学习成为移动互联时代学习的主要特征之一。

一、移动互联时代碎片化学习的内涵

“碎片化学习”是相对于系统化学习提出的概念。关于“碎片化学习”,目前学术界并无统一的定义。所谓 “碎片化学习”(fragmented learning)是指将学习这一完整、系统性的活动变成不系统、零散的形式。一方面是指知识信息的碎片化,另一方面是指学习时间的碎片化。

目前,PC端互联网日渐饱和,而移动互联网正在蓬勃发展。根据数据显示, 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_到7.9亿人,较2014年增长了8.4%。预计到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将达到8.9亿人。另一方面,在碎片化学习中,作为学习工具的移动智能终端,也是一个承担学习内容的载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移动智能终端搭载各种操作系统和移动应用,还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化各种功能。人们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的优势,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使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高效的学习。在百度的《2016互联网教育趋势报告》 中显示:截至2016年3月,移动端互联网学习用户规模已超过PC端规模,45.6%的网络用户选择利用移动端进行在线学习,并倾向于在正式工作、学习之余的碎片化时间开展网络学习活动。

由此可见,移动互联网时代改变了学习环境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打破了整体的学习结构模式,催化了碎片化学习的发展。 碎片化学习带来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不只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补充,还将使其随着以智能终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成为重要的学习手段。

二、移动互联时代碎片化学习的利弊分析

由于移动互联网与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应用功能的不断扩展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碎片化学习在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等方面都表现出其特有的优势,如在学习时间上更加灵活、可控性更强,分割后的学习内容针对性强,多媒体化的精短内容更容易获取、吸收和维持学习兴趣,能够与时俱进、扩宽视野、及时获取前沿信息等。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碎片化信息的泛滥,碎片化学习在知识整合、学习质量等方面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导致碎片化学习的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碎片化学习会对系统学习造成干扰

碎片化学习是与系统学习相结合的,但如今的学习者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碎片化资源,如微博、微信、微课和网络公开课等,来开展碎片化学习,一方面使得诸如课堂讲授这样的系统化学习失去以往的吸引力与重要性,另一方面其所获取的碎片化知识若不经过梳理、整合,很难达到系统学习的效果,甚至成为无效学习。

(二)碎片化学习的知识缺乏整合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短、频、快信息传播形态成为主要的知识载体,网络的超链接结构取代了书本的线性结构,知识的碎片化导致了知识体系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联被弱化。虽然碎片化知识相对简单易吸收且针对性强,但知识之间的联系若被中断,就无法连成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体系。

(三)碎片化学习易误导学习者求量不求质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量非常庞大,知识获取渠道也多样化,碎片化知识又多为短小精悍且图文并茂的碎片化信息,人们总是被动获取信息且注意力分散,学习内容是以量取胜,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这让学习者很容易忽略基础,沉迷于形式,容易失去思考的习惯,导致学习者对知识只是简单地一扫而过,甚至只是一味追求学习的数量,成为知识的搬运工,降低了学习质量和效率。

三、移动互联时代高效进行碎片化学习的策略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和数字网络的完善, 移动化、智能化、碎片化已成为移动学习的发展趋势。如何高效地进行碎片化学习成为未来移动互联网学习的重中之重。

(一)协调好系统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关系

很多学习者认为碎片化学习只是系统学习的补充,只有完成系统化学习之后才需要进行碎片化学习。事实上,系统学习和碎片化学习都非常必要,甚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碎片化学习的自主性、定制化更强,成为了一种非常主流且重要的学习方式,学习者既可以完全通过碎片化时间完成系统学习的内容,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学习对于系统学习后尚未消化的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 以此来巩固和完善系统学习。学习过程中,系统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相辅相成,二者相互衬映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因此,协调好系统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关系尤为重要。

(二)预先构建整体知识学习框架

移动互联网时代,使用移动终端在碎片化时间内获取的知识多呈现为零散的、无序的碎片,只有把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预先梳理出一条清晰的学习脉络,按照层级建立一个知识框架,然后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以及学习的需要再将整体知识体系结构化、层级化,细化为若干个碎片化知识单元,才能保证各碎片化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有序且不会重叠,即先结构化再碎片化,才能有效提高碎片化学习效率。

(三)学会运用工具整合碎片

知识的碎片化是方式而不是目的,学习过的碎片化知识需要进行整理和再加工,需要打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整合,即应用科学的方法把碎片化学习过程中获取的知识碎片系统化。搜集到的信息和学习过的知识点只有经过了化碎为整,细化重组,才会突显碎片化学习的最佳效果。

这个阶段是进行碎片化学习的主要时期,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如果能充分利用移动终端的各类APP学习工具,可以大幅提高知识梳理和整理的效率。如利用一些记笔记的APP(如evernote、印象笔记、蜂蜜笔记等),可以将积累的知识点进行标记、存储、分类等,将碎片化信息转化为结构化知识。还可以利用语音输入法工具、文档扫描与识别工具、云笔记本工具、手机画图工具和备忘录/任务管理工具等,都能提高知识整合的效率。

(四)多渠道提高碎片化学习的质量

未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学习关注焦点应该集中在碎片化学习的有效性上。首先要对学习内容或时间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割,充分利用看似没有利用价值、分散的时间。其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要学会按照知识点跟踪评估学习效果,对于知识单元还比较薄弱的部分,可以集中性突破,通过再次调整、细化知识框架,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度学习。同时,碎片化的学习过程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记录碎片化学习的内容和时间,掌握学习进度,随时调整学习偏差;还可以结合社交网络,增加互动与交流,为碎片化学习增添趣味性和用户粘度。通过多渠道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增加学习者多元化的学习体验,来有效调高碎片化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四、总结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更新的时间越来越快,学习、娱乐等都走向了“碎片化”阶段。碎片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学习途径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我们在碎片化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工具新技术对碎片知识其进行筛选、整理、汲取、加工等操作,实现知识碎片到知识点的有意义的重组,将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学习相互融合,大力提高碎片化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竹立.移动互联时代的碎片化学习及应对之策――从零存整取到“互联网+”课堂[J].远程教育杂志,2016(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