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范文1

我熟悉它,但我并不那么喜欢它。因为院子实在太乱了:水桶到处是,衣服也晾在那儿,还有一些不要的锅勺碗盆拖把扫帚等,都堆在院子里。我一直认为这里没有什么风景可言。

今天,我把桌子搬出院子,用自然光做作业。时间走得累了,我也做得累了,于是我开始靠在椅子上休息,头也就自然向上倾斜30度。

二楼的阳台边上有三盆植物。

一棵海棠,海棠呈褐绿色,阴阴沉沉,枝叶松散,一副想摔下来的样子,我都为它抹了一把汗。

一棵富贵竹,但它已经毫无富贵的样子了。它落魄,它的枝干在拦腰处折了,就像一个严重驼背的乞丐。

一盆……我也不知道叫什么了,只见它的枝叶和藤蔓已经完完全全垂下一楼了,就似乎一楼有什么宝藏,它伸着它那堕落的手……

为什么?这三棵植物都是“有瓦遮头”的,受不着风吹雨打,为什么还长成这个模样?

于是我便哀叹这熟悉的地方确实没有风景。

但是当我向右转头的时候,我看见了一棵树。那是一棵黄皮树,它的叶子数不胜数,翠绿晶莹。细看,没有一片枯叶。然而当我追寻到它的根部时,“我的心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原来它生在那堆杂物之中,它的两个枝丫就负着那根挂满衣服的晾衣杆。在重荷下,它的枝干仍然粗直有力,似乎有一种不断向上的生命力,在不断“争高直指”,毫无低头之意。在绿意中,它结出了颗颗饱满的黄皮,褐色的黄皮点缀着绿叶,就像黑色的子点缀着红色的西瓜肉一般诱人。这棵树,微风中摆摆,显得刚柔合一,真美。

我不知道原来这儿也有风景,并且我开始沉醉于它。

但我又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我反复的转转头,观望着两边的植物。

那三棵长在二楼的植物,恃着自己的起点高,不断地放纵自己长到一半就放弃了,甚至从未努力向上过,虽生枝叶,但毫无坚韧与生机。

而这棵黄皮树,虽然长在杂物中,时常经历着风吹雨打,永远背负着沉重的晾衣杆,但它坚持下来了,它坚韧不拔,克服了一切不良的先天条件,它长得比二楼的植物更高,更绿,更成熟!

原来院子里也有风景,这是我多么熟悉的地方,但我竟然到今日才发现。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范文2

浮华如尘,寂寞安生。

深不见底的黑色,渗入血液。

攥着少得可怜的几十块钱,背着虚张声势的大包。同样都是“离家”,我却少了别人那份骨气——没错,我是被赶出来的!

暮色薄凉。夜归的行人与我擦肩,走进了这个城市里某一个亮着灯的地方。

……

隐隐约约听到隔壁有人说话:“安啦,你的宝贝女儿在我这儿呢!放心……”

那个把我赶出家门的人,一如既往地了解我的动向。

不屑一顾地偏开头,眼底却不经意间染上一层笑意。

……

嘴唇一张一翕,却发不出声音。她拉住我的手,温暖从冰凉的指尖一直传进心底。

我不言。

她亦无语。

雾气在眼中氤氲扩散。举头望天,四十五度的仰角只是为了不让泪水流下来。

辽远的天边,一抹星光与我相望。

那是她的牵挂,在我最熟悉的黑夜里,灿若星光。

蓝朵朵:

看到“没错,我是被赶出来的!”这句的时候,我扑哧一笑,这孩子……到底哪来的自豪感!

鸭鸭:

现在的小孩子离家出走也搞得好文艺!“红灯绿酒,笙声不休……”孩子,你到底是走到哪里去了啊!不要去一些……的地方啊……

蓝朵朵:

我还看见久违的四十五度角又出现了……

鸭鸭:

其实这个孩子还是具备一定的词汇量的,但是通篇作文读下来总觉得有些“力没有使对地方”。

蓝朵朵:

问题是现在的家长和孩子都流行神交吗……“她不言,我亦无语”之后,然后作者就懂了,那是她的牵挂!刚才还“不屑一顾”的脸去哪里了!家庭教育都失去言语了吗!都是靠星星来传达的吗?一个星星就能传达吗!!不要胡搅蛮缠了!看了一颗星!就泪流满面!要是那晚没星星怎么办!

鸭鸭:

你懂不懂触景生情啊!星星才不是重点呢!

蓝朵朵:

怎么触啊!!没有一点点情节啊!!突然就触太莫名了啊!!凭什么触啊!

鸭鸭:

前面有那么多情节啊!人家都……被赶出来了!凭什么不能触!

蓝朵朵:

嗯,感觉就是作者一定要用尽毕生所学……来表达他的伤痛……能用的不能用的都用上了……虽然在我看来……没有几个用对了的……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范文3

去了一趟三峡大坝。顺江而下,彼时天气晴好,万里碧空下,江面上浮光跃金,清风送爽;两岸青山如画,映入眼眸。沿途更有锦绣一般的三峡风光,让人心醉神迷。到达大坝,那实现了“隔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伟大构想的浩浩工程,令人叹为观止。登上185平台,俯瞰四围,一幅气势恢宏的壮丽画面尽收眼底,心中不由得涌起阵阵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作了一次“都江堰-青城山”之游。天公作美,到达都江堰,游人如织。阳光朗照下的都江堰,容光焕发,别有韵味。瞻仰过那些曾为建设都江堰做出杰出贡献的古代先贤雕像,再次第观赏过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不得不为其以人力战胜自然的卓绝胜利而称奇叫绝。而后,又登青城山,沿千级石梯拔足而上,一点一点近距离感受着“青城天下幽”的妙趣,感受着这座道教名山的魅力。登山稍晚时,夕阳余晖下的青城山,颇显几分静穆、庄朴的美。

一路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到达北京。首次踏上了宽阔的天安门广场,见到了庄严的天安门城楼,瞻仰了遗容,逛了故宫,游了颐和园;首次登上了长城之巅,欣赏了长安街夜景,领略了首都面貌及其风土人情,真切地感受了这座融古典与现代于一体的国际大都市的浓厚气息,也算一场圆梦之旅吧。

于是有了更多的远游。诚然,远游开拓了我的视野,陶冶了我的性情,增长了我的见识,让我感受了天下之大。那一处处陌生却绮丽的风景,为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视觉盛宴,让我领略了世间之美。然而,远游亦让我付出了相应的代价。时间的代价――作为生活节奏快捷的现代人,为了给远游腾出时间,不得不舍去了其他同样需要时间打理的事,时间永远是现代人丢不起的珍宝;金钱的代价――身为收入平平的工薪族,拖家带口搞一次远游,可得花上一笔叫人心疼的不菲开销。此外,旅途的劳顿、各类陷阱的提防,甚至人身安全的担忧,都常常令人身心疲惫。历经数次的远游折腾之苦后,“远游是拿钱买罪受”的观念,又主宰了我的意识,让我竟对远游心生厌腻。且因为过于执着远游,也曾滋生过“逃离”的念头:逃离熟悉的岗位,逃离熟悉的家园,逃离熟悉的生活,而使得一颗心悬浮着,活得不甚踏实。

当远游的热情渐渐降温,当远游的渴望渐渐淡去,一颗浮动的心也渐渐回归平静,继续沉浸于熟悉的生活。

继续在熟悉的高楼里,享居家之乐。附近是繁华的街市、林立的大厦。当夜色降临后,周围灯火璀璨,与天上的星月交相辉映,恍如天上人间浑然一色。沐浴在这片梦幻光华里的居室阳台,和着阳台上飘溢开来的缕缕花香,宛若一角仙境,美妙o比。

继续在熟悉的校园里,育一方桃李。每天面对一张张朝阳般蓬勃的面孔,时时有天籁般的朗朗读书声叩击耳鼓。漫步校园,随处可见花儿映日怒放,绿树临风而立。操场上,师生们生龙活虎,一派勃勃生机。头顶一方蓝天,足踩一片净土,吾心悠然。

继续定期坐上客车,回老家看看。踏上诗意浓郁的乡间小路,视野里扑入的是青碧的山峦、翠绿的田野、飞翔的群鸟、袅娜的炊烟、清澈的溪流、明净的池水。而父母栖居的老屋,则在树竹掩映之中,若隐若现,好似仙居。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范文4

当然,以上的这些心情感受都是在我真正醒了以后才获得的。

那一天,不知不觉的,我来到了熟悉的红树林河畔,那一天,我的心情并不好。那一天不知不觉的来到了桥头。于是,我轻轻的迈开第一步,踏上了桥身,缓缓的,缓缓的,我走到了桥的另一头。不知怎地,我的心情也明朗了许多,愁云惨淡的内心开始放晴。

我尝试再次踏上石桥,也有意识地在桥上观赏四周,自然地,绿色的湖水,宛如明镜的湖面,诗意画意的柳树,随风飞扬的柳枝,碧绿碧绿的草地都涌入了我的眼帘。于是,倦怠的内心随之一震。一切豁然开朗,愁云惨淡的内心真正的晴空万里了。我也真正的醒了。

醒了以后,我整理心情。我意识到,坚强意味着承受更多的痛苦,独立的背后是不可抵御的孤单,人在失落的时候,总是处在崩溃的最边缘。当我们伤心的时候,不要掩饰,不要戴上坚强的面具。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一下吧,去放飞你的思绪,去感悟大自然的奥秘。

这,这些心得,我的快乐,我的苏醒得益于石桥,它仿佛是人类内心的净化器,只要走在桥上,内心就能逐渐地开朗起来。我感谢桥,感谢大自然。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范文5

1 设计师的社会角色是什么?

美的使者。把美的设计与搭配理念传播给需要的人们。

2 您怎么看待设计和生活?有生活无设计?

设计和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好的设计会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陶冶情操。

设计是广义的,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设计,有来自大自然的设计,也有人为的创造空间,创造美的设计。

3 家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设计对您来说意昧着什么?

家是放松的港湾。人的一生中有多少时间独处?而我们又花了多少时间与家人相处?家是我们的灵魂栖息所在。

设计对我来说是经过重重人生历练之后,回归本心的自在,成为品味人生重新沉淀的一道风景。

4 您的设计灵感来自哪里?在设计上您的偶像是谁?(为什么?)

万事万物都能触发我的灵感,我认为灵感主要来源于自己的悟性。做一个对生活用心的人,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现代社会传播的效率之快,促使设计通过反复咀嚼,再制,重生的历程,不断在现实生活中被印证,回过头我们发现最单纯朴实的原始灵感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因为自成一格的生活早已道尽人生百变的酸甜苦辣。

设计上我的偶像是:包豪斯。因为设计本身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5 您认为在未来的几年里,家的哪个房间的变化会最大?

儿童房变化最大,现代设计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教育。而大部分受教育的时间是在家里。儿童房的设计随着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成长要不断调整新的布局。

6 听说您前段时间去香港考察那边的设计界,有哪些比较深的体会跟大家分享?

电脑效果图不是很多,手绘效果图普遍,手绘大陆也将会重新重视。施工图细部很严谨不求量只求质。港台的一个完整的设计主题突出,很多中国文化精髓积淀的东西能够在设计中很好地展现出来。局部细节的把握都非常有创意,而不是简单的拼凑每套设计都有自己的内涵在里面。

7 简单谈谈你的兴趣和爱好吧,兴趣和爱好对您的设计有怎样的影响?

爱好旅游,这样可以到处学习感受新的事物也是灵感来源之。最近刚喜欢上茶道在学习当中可以修身养性。

8 现在涌现出很多80后设计师,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都和70后有些不同,作为70后设计师的您对80后设计师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80后的设计师在创意想象上比70后的好,但中国内涵的东西少了些,实际施工工艺做法经验的不足有待提高。

9 您觉得对一个设计者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

基本功扎实。最重要的是博览群书,要懂得和设计相关的各种知识,比如建筑学、色彩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包括的范围很广。这才有设计的底蕴,然后是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与悟性,这样才具备了设计师的基本条件。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范文6

“看不见”的风景

我拍摄照片的目的不是想说明什么问题,所以对摄影的写真功能不是很重视。很多人强调摄影的现场性和复制性,但我更喜欢诗意性的表现。诗意的表现不重写实,而注重内心的感受。我拍摄长城和故宫就是这个路子。很多摄影师表现长城和故宫侧重于故宫的历史感、中华民族的象征等等。但我拍摄它们更侧重我主观的审美情趣。利用摄影语言的丰富性:长、短焦镜头透视、景深、光线的运用等等。

北京是个好题材

我的兴趣还是很广泛的,故宫和长城无法把我的创作兴趣限制住,所以我要拍摄很多其他题材。当然,我也可以像很多摄影人那样,去、新疆拍摄那些气势宏大的西部风光。但我更喜欢尼采的一句话:“伟大的风景是为渺小的艺术家准备的。”还有罗丹的那句大家都很熟悉的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艺术家的成功不在于选择题材,而在于如何利用题材和开掘题材。题材永远的是艺术家表达自我的工具,而不能被题材束缚。我生活在北京,拍摄我熟悉的、天天都能接触到的北京的大街小巷再方便不过了。所以我慢慢地开始注意和拍摄北京的大街。

北京是一个很特殊的城市,既古老又现代。近些年,北京在不断地破坏,也在不断地建设。这些引起了很多争论。很多现象从审美角度看很有趣。有的东西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是好的,但很丑恶;有的东西对于人们的生活是不好的,但很美。比如对胡同的破坏,虽然这种做法使老百姓的生活方便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它是对几百年来北京形成的特有风貌的破坏,从审美角度看很丑陋。我就想用摄影的手段表现这种矛盾。我的故宫和长城作品几乎见不到人,现在我开始大量地拍摄北京人。因为,人是北京的主体,是这个城市的创造者。有了人,这个城市才是生龙活虎的。

大街上的北京人

大街是北京人主要的交汇地点,也是各种情绪交汇的地方。这些是现代北京的缩影,也给摄影师带来更多的创作的可能。我拍摄的一部分大街作品,使用的手法和故宫、长城有继承也有不同。继承就是拍摄街道的时候我也使用了诗意性的手法。拍摄大街的诗意性和故宫的诗意性还不一样。故宫的诗意性是表现它的神秘感。而大街上的诗意性是瞬间的抓取:一个美丽少女、一辆漂亮的汽车,或者一个广告牌在某个特定的瞬间会给人一种联想、欲望、嫉妒、好奇等等感受。另一部分大街的作品是用商业的手法拍摄的,符合图片市场对图片的要求,就是客观、写实地拍摄。拍摄时尽量使作品具有典型性,表现能代表北京的符号,比如天安门、城楼、胡同等等。

故宫之一

故宫之二

故宫之三

行踪飘忽一游侠

吴常云

与少白相识已有若干年了,论我对他的印象有三:

一是乐观且自信的忙碌者。笔者以为乐观和自信是一对亲兄弟,乐观者必自信,自信者亦必乐观!少白是吃过大苦的人,坎坷的生涯造就了他对现在和未来的信心。虽说已年过六旬,但凡见过他的人,都会认定他仍然是一个年轻人。不论冬夏,不论早晚,你若有事约他,他就会像年轻人一样,斜挎着摄影包,蹬着脚踏车,春风满面地从十几里地外匆匆赶来。他的日程表安排得满而又满,天南海北到处转悠,行踪飘忽不定,其中讲课和评选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间,忙碌得难见一面。

二是率直且锋芒的论战者。少白的率直也是我始终把他当作“年轻人”来看的一个原因。少白对摄影是有自己鲜明观点的。每次我们见面,他都能侃侃而谈,而他谈得最多的还是摄影创作中的“唯美”和“诗意”。他从不避讳自己的追求,也不盲从“专家”的观点,他认为摄影艺术中最高的境界是诗意!他喜欢迎接挑战,对于一些人近来对风光摄影所发的“微词”,他认为自己有责任要出来说几句话。于是,他又挤出时间动起了笔。在最近的一些摄影报刊上,我们不时能看到他发表的文风犀利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