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细胞肺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细胞肺癌范文1
小细胞肺癌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占肺癌总数的15%~20%。临床特点是生长迅速,淋巴和血行转移早。多采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我院自1996年至2007年手术治疗小细胞肺癌66例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小细胞肺癌66例,其中男30例,女36例;年龄20~70岁。左肺上叶15例,左肺下叶10例,右肺上叶30例,右肺下叶11例。其中手术行肺叶切除40例,全肺切除26例,左全肺切除24例,右全肺切除2例。术前明确病理诊断54例,术前给予化疗45例,放疗6例。按照(UICL)修订的国际TNM分期,Ⅰ期20例,Ⅱ期36例,Ⅲa期10例。中心型47例,周围型19例。66例中54例术前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或经皮穿刺肺活检及痰脱落细胞等方法明确病理诊断。
1.2 方法
66例均行肺叶或全肺切除同时行淋巴结清扫。心包内处理血管12例,心包均不缝合,防止心脏疝出现。所有病例术中均应用蒸馏水及顺铂100 mg浸泡冲洗胸腔,防止肿瘤细胞脱落、种植、转移。有6例术前没有病理检查术中给予快速病理检查,病理结果回报后给予术中卡铂400 mg冲击化疗,防止术中操作至血行转移。术中输血14例,输血量400~1 000 mL。术后分别给予CE或CAP方案化疗2周期。其中6例术前行局部放疗,术后再给予CE或CAP方案化疗4周期。
2 结果
全组无术中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年生存率84.8%,3年生存率45.4%,5年生存率40.9%。6例存活10年以上,其中1例患淋巴瘤,正在治疗中。
3 讨论
小细胞肺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其特点是早期播散和快速生长。约2/3患者诊断时已属广泛期病变,未经治疗的广泛期患者仅能生存6~12周,而局限期患者也只有3~6个月[1]。小细胞肺癌多主张为全身治疗,化疗为最主要治疗手段。由于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特性,对化疗和放疗较敏感,初期治疗效果较好,大部分均可达到CR,但远期效果较差,5年生存率仅5%~10%。化疗后的肿瘤细胞生长快,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基因肿瘤复发、转移、病情进展。虽然近年来化疗药物更新换代,但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无显著提高。小细胞肺癌长期被认为不适合外科治疗,主要原因是不能很好地将化疗、放疗及手术结合。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对治疗方法和预后有重要意义。对于手术治疗的小细胞肺癌同样依据1997年UICC修订的国际TNM标准分期。Ⅲa期之前的具备手术适应证[2],本组患者5年生存率40.9%,可能与分期较早有关。
采用术前化疗可使肿瘤体积缩小或消失,有利于手术切除,同时也对存在与外周血、器官内的亚临床微转移有杀伤消灭作用,从而有效控制、预防了术后因手术打击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化疗间歇而导致的远处扩散。手术切除了原发灶和残存的耐药肿瘤细胞,可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但由于肿瘤细胞的生长特征及术中操作、挤压出血及器官内的微转移灶,术后必须辅以化疗。术前采用2个周期的化疗,这样既能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控制又因只产生轻微的血液毒性利于手术及术后的恢复。术中尽可能少输血或不输血,因为输入异体血液造成免疫系统改变,不利于对肿瘤的控制。术中行淋巴结清扫,有利于长期生存率的提高,但如何防止长期生存者的癌转移仍是临床肺癌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34]。
与非小细胞肺癌相比,长期以来人们大多认为外科手术治疗小细胞肺癌效果很差,而放化疗效果较好。但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手术治疗结合化学治疗小细胞肺癌效果好,并能控制局部复发。所以,手术对于早期局限型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有益。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分歧,例如在治疗前即获得病理诊断为小细胞肺癌Ⅰ期患者适合手术已无争论,但Ⅱ~Ⅲa期患者是否适合手术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新辅助化疗虽然能够缩小肿瘤体积,降低临床分期,但术前化疗增加外科手术难度,术前应该进行几个周期的化疗疗程,是否根据不同的化疗药物制定不同周期的术前化疗疗程,这方面的研究很少。由于小细胞肺癌常常表现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主要目的是切除原发灶,防止复发,减轻瘤负荷,那么楔形手术是否更有利于患者,而不是目前依照非小细胞肺癌的方式行肺叶切除+纵膈淋巴结清扫。目前涉及此方面的研究极少[4]。
参考文献
[1] 王秀问,张文东.小细胞肺癌的处理[J].中国肿瘤临床,2003,30(3):222-227.
[2] 黄继红,白德巍,邵 阳.心包内处理血管的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24例[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13(5):316.
小细胞肺癌范文2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手术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107-02
随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及习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近年来肺癌的发生率呈现上升的趋势,成为世界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老年患者占多数,而其中大约80%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理类型属于非小细胞肺癌[1],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致死率较高目前手术依然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首选方法,术前需要准确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及正确的病理分期,选择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案对于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的情况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在57岁-76岁,平均年龄为67.4±5.7岁术前患者均经过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确诊,根据国际肺癌分期确诊为IIa期13例,IIb期26例,IIIa期11例,鳞癌38例,腺癌12例合并症:合并有糖尿病者12例,高血压者11例,心脏病5例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采取全身麻醉,依据患者的病理分期开胸后对肿瘤的大小,部位及淋巴结清理来决定手术范围,全肺切除13例,部分肺叶切除37例均对肺门及纵膈的淋巴结进行清扫术后排净呼吸道的分泌物,并给予术后呼吸功能的支持手术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临床缓解:手术切除后的组织标本在镜下未见肿瘤组织,仅见纤维组织增生及坏色组织;部分缓解:手术切除后的组织标本在镜下可见很小的残留肿瘤组织或较大的坏死肿瘤病灶;无效果:手术切除后的组织标本在镜下可见较大的残留肿瘤组织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对统计数据进行X2检验,P
2 结果
手术治疗的效果详见表1,X2=31.97,P=0.012(P
表150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效果
3 讨论
肺癌全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的年龄于50岁-80岁之间最为多见,而年轻患者较为少见通常是由于细胞突变而逐渐发展的一种克隆性疾病,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种类型,而以后者占绝大多数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对肺癌的不断探索,目前有研究表明[2],非小细胞肺癌的I期II期及IIIa期的患者仍然以肿瘤切除术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为主,手术方式有部分肺叶切除,双侧肺叶切除全肺切除术和袖珍肺叶切除等,不同的手术方案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及适应症,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理分期来决定肺叶切除对于一般患者来说都能够耐受,是指将肿瘤组织的肺叶及其引流的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一同切除,双侧肺叶切除主要用于周围型肺癌癌肿跨叶裂侵犯者必需要将双肺叶切除才能将肿瘤组织完全切除,当肺叶切除无法将肿瘤组织切除干净时,可考虑行全肺切除术,但是该术式的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较其他手术明显增加,袖珍式肺叶切除术是指将患侧肺叶与相连的一段主支气管或肺动脉切除,然后再将支气管或血管进行端端吻合,该术式既可以保证将肿瘤组织尽可能的完全切除,又能最大限度的保留肺组织,较全肺切除术的的并发症下而在肺癌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适合于老年心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全肺切除的患者[3]但是术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即:尽量将肿瘤组织以及肿瘤所侵犯的部位切除干净以保证切缘阴性,同时应该尽量保留肺部的正常组织,术中操作应轻柔,避免造成肿瘤组织的破坏和医源性肿瘤的播散,从而达到清除病灶,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肺功能的影响,争取临床缓解,减少肿瘤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术后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组织病理学分期,淋巴结受累情况来决定下一步是否在继续加用化疗或放疗本研究中手术治疗的总缓解率达84%,且术后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生活感受及家庭支持方面均较术前有所提高
患者术后的预后情况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组织病理类型手术切除的情况淋巴结受累范围以及术后的综合治疗等方面外科手术只是一种局部治疗措施,对于部分患者可以起到根治的效果,但对于中晚期的患者,除了手术治疗外还应该重视术后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将化疗放疗以及生物靶向治疗等手段相结合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4]
综上所述,外科手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方案,该技术以日渐成熟,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已逐渐再向以外科为主,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方向发展应该根据患者的各种因素综合分析来决定患者术后的进一步综合治疗,科学合理的手术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而积极重视和采取有效的术后综合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提供更多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茹玉航,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治疗效果观察与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5(17):53-54.
[2] 征平,申屠阳,赵天成,李子明,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及预后[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9,1(16):14-15.
小细胞肺癌范文3
【论文摘要】目的观察及评价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6例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150mg/m2、卡铂300mg/m2静脉滴注,联合化疗每21d为1个疗程,共2~3个疗程。结果36例初治者有效率52.7%,CR5例,PR14例,NC7例,PD9例,中位生存期9个月,1年生存率为41.6%,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脱发,恶心,呕吐,及关节、肌肉痛。结论紫杉醇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疗效较佳的方案。
近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逐年增加,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0%。Ⅲ~Ⅳ期患者以联合化疗为主要治疗方法。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肺癌方案正在临床使用。我们应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NSCLC3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36例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其中磷癌19例,腺癌14例,腺磷癌3例,男27例,女10例,年龄46~72岁,平均61岁。临床分期:Ⅲa期17例,Ⅲb期13例,Ⅳ期6例,KPS评分≥60分,均为初治患者。
1.2治疗方法紫杉醇150mg/m2静滴第1天,卡铂3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d为一个周期,连续用2~3个疗程评价疗效。在用紫杉醇前12h、6h各口服地塞米松10mg。输液前30min肌注苯海拉明30mg,静脉注射西米替丁300mg,预防过敏反应。输液过程中注意心率、呼吸、血压及过敏反应。化疗前半小时给予静脉滴注格拉司琼6mg止吐。
1.3疗效评价标准疗效评价标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NC),进展(PD)。不良反应按WHO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分为0(无),Ⅰ(轻度),Ⅱ(中度),Ⅲ(重度),Ⅳ(威胁患者生命)5级,生存期即从化疗开始至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
1.4观察指标所有患者于化疗前常规体检,并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X线、B超、心电图、胸部CT及支气管纤维镜检查,痰找癌细胞检查。化疗期间每周复查血常规,化疗1个周期后复查肝、肾功能。化疗2个周期后复查胸部CT。
2结果
2.1疗效36例化疗2~3个周期后进行常规胸部CT检查评价疗效。36例中CR5例、PR14例、NC7例、PD9例。总有效率(CP+PR)52.7%,中位生存时间37周(约9个月)。1年生存率41.6%(15/36)。
2.2不良反应紫杉醇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75%(27/36),其中大多数为Ⅰ~Ⅱ度反应,Ⅲ-Ⅳ度反应仅为13.8%(5/36),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为25%(9/36),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7.2%(17/36),大多数为Ⅰ~Ⅱ度反应,Ⅲ~Ⅳ度反应仅为8.3%(3/36),其他不良反应有脱发83.3%(30/36),关节肌肉痛19.4%(7/36),末梢皮肤麻木22.2%(8/36),肝功能异常13.8%(5/36),肾功能异常5.5%(5/36)。
3讨论
紫杉醇是紫杉类植物中分离出来的天然产品,是一种新型抗微管药物,是唯一能促进微管聚合的药物.可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成团块并使其稳定,阻断在G2期和M期,达到抗肿瘤目的.紫杉醇和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被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推荐为Ⅲ、Ⅳ期有较好的行为状态评分的NSCLC患者的治疗方案[1]。MDArdrson肿瘤医院报告,紫杉醇单药治疗NSCLC有效率为24%[2]。几项研究也表明紫杉醇与卡铂联合化疗时NSCLC的有效率为58%~62%,中位生存期12.5个月[3-4]。我们通过本组的临床观察,辅以G-CSF治疗,有效率为52.7%,中位生存期约9个月。与国外报导相接近。证实此方案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较佳方案,可以延长生存期。
本组也观察到部分患者经2个周期化疗后,肿瘤缩小不明显,化疗3个周期后,肿瘤缓慢缩小,甚至达到部分缓解,在患者能耐受的条件下,如能坚持本方案3~4个周期化疗,可望获得更好的疗效及延长生存期。
本组方案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减少,以Ⅰ度、Ⅱ度骨髓抑制为主。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5.5%(1/36),使用G-CSF恢复正常,其它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均可耐受。化疗前后均用止吐药,症状可缓解。肌肉关节痛为一过性,给予口服芬必得后缓解。肝肾功能损害少见。由于化疗前30min给予苯海拉明,西米替丁,有效地预防过敏,本组未出现一例严重过敏反应。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高,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小,可以耐受,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AmericanSocietyofClinilalOncology(ACCO),clinicalpracticeguidelicesforfhetreatmentofunresectablenon-smallcelllungcancer.J.clinOncol,1997,15167:2996-3018.
[2]ErringerDsOverviewofpaclitaxl(Taxol)inadvancedlungcancer.SeminOncol,1993,20147:46-49.
小细胞肺癌范文4
近年来有关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标准发生了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前瞻性、大样本随机临床试验和多项荟萃分析均证实辅助化疗,特别是新一代化疗药物的含铂联合方案能显著提高化疗反应和总体生存期,降低死亡危险比,且毒性反应均可耐受。因此,对于完整手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ⅠB~Ⅱ期的患者采用辅助化疗是合理治疗方案。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辅助化疗
Postoperative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bstract: Recently the standard of postoperative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has significantly changed.More and more large scale and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and Meta-analyses have proved that adjuvant chemotherapy, especially new generation of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combined with platinu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median and overall survival. It also can decrease the hazard ratio for death and its toxicity is tolerable.Therefore adjuvant chemotherapy is a optimal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ompletely resected, especially in stage ⅠB and Ⅱ.
Key word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adjuvant chemotherapy
肺癌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大幅度上升,2002年全世界有135万新发病例,118万因肺癌相关死亡[1]。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肺癌的80%~85%,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最好的方法,但仅20%~30%左右肺癌病人就诊时适宜手术,按1997年国际分期,ⅠA期术后5年生存率61%,ⅠB期38%,ⅡA期34%,ⅡB期24%,ⅢA期13%,ⅢB期5%[2]。手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术中局部切除不彻底,术前已有潜在的转移灶和多个播散的微小转移灶导致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而且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3]。
合理、系统、有效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化疗可以使死亡危险比降低13%,有助于延长生存期[4]。20年来,非小细胞肺癌采用辅助化疗,特别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仍然是不明确的,一直存在争议。第一代临床试验设计不完善,使用的化疗药物有效率不高。第二代临床研究以老的化疗药物与铂类联用,但是研究的样本量太小,不足以监测疗效。1995年非小细胞肺癌协作组(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ollaborative group,NSCLCCG)的荟萃分析包括了52项随机研究,包括了非含铂化疗方案5个随机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长期使用烷化剂(alkylating agent)术后化疗对患者有害,相对死亡危险比增加15%,5年生存率降低5%。对含铂化疗方案的分析(包括8个随机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辅含铂化疗方案对患者的生存有轻微益处,相对死亡危险比减少13%,5年生存率增加5%,但无统计学差异(P=0.08)[5]。虽然,这种改善没有达到统计学差异,但是它点燃了人们对于手术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兴趣。近2年来, 越来越多的前瞻性、大样本随机临床试验和多项荟萃分析均证实辅助化疗,特别是新一代化疗药物的含铂联合方案能显著提高化疗反应和总体生存期,有关非小细胞肺癌的辅助化疗的治疗标准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就目前随机临床试验进展做一综述。
1 ALPI临床试验
2003年意大利的辅助化疗试验(ALPI)是继1995年NSCLCCG荟萃分析发表后第一个大样本的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入选1 088例完全手术切除的Ⅰ、Ⅱ、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丝裂霉素+长春酰胺+顺铂三个周期的化疗组和对照组,化疗组丝裂霉素8mg/m2 d1,长春酰胺3mg/m2 d1、8,顺铂100mg/m2 d1,21 d为一周期,共3个周期。中位随访时间64.5个月,试验结果为化疗组在改善总体生存率上无统计学差异。在该研究中,43%的患者给予术后放疗,69%的患者完成了所有3个周期的化疗,但是,化疗组在第1年的死亡率高于对照组。但Ⅱ期患者化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无疾病进展期和总体生存期这两项指标上有一定得益,危险比分别为0.78(95%可信区间0.60~1.03)和0.80(95%可信区间0.60~1.06),但未见统计学差异 [6]。
2 2003年国际肺癌辅助化疗试验(IALT)
IALT 试验包括了1 867例患者,均为完整手术后的Ⅰ、Ⅱ或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6个月,结果显示: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合方案与对照组相比,5年生存率提高4%(44.5% vs 40.4%,P
3 JBR10临床试验
加拿大NCI的JBR10试验包括482例患者,ⅠB期(T2N0)或Ⅱ期(T1N1或T2N1)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4个周期的诺维本+顺铂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手术后6周内开始辅助化疗,顺铂50mg/m2 d1、8,28d为一周期,共4个周期;诺维本25 mg/m2 d1,7 d为一周期,共16个周期。患者PS评分0~1分。化疗没有导致过度的毒性反应(只有2例治疗相关性的死亡事件),化疗组的依从性较好,58%的患者接受了3个周期化疗,48%接受了4个周期化疗。中位随访时间超过5年,与对照组相比,辅助化疗组的5年生存率提高15%(69% vs 54%,P=0.03),死亡危险率降低了31%(P=0.04)[8]。这是第一个对所有患者采用第三代化疗方案的临床试验,它也是迄今为止辅助化疗提高生存率最高的报道。
4 CALGB9633临床试验
美国肿瘤和白血病B组的CALGB9633临床验针对于ⅠB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44例,随机分为4个周期的辅助化疗和对照组。化疗方案为:泰素200 mg/m2,伯尔定AUC=6; 3周1次,共4个周期。患者的耐受性良好,没有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85%的患者完成了4个周期的化疗。中位随访时间4年,试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辅助化疗组的4年生存率提高12%(71%vs 59%),所有原因引起的死亡降低38%,肺癌引起的死亡率下降49%(P=0.018),第4年因肺癌而死亡降低11%,总体降低31%的复发风险,第4年的无病生存率绝对值提高11%[9]。
5 ANITA临床试验
ANITA试验包括840例完全手术的ⅠB、Ⅱ或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4个周期的诺维本+顺铂组和对照组。和JBR10试验的结果相似,化疗的毒性反应可以耐受,中位随访时间超过70个月,辅助化疗组5年生存率提高8%(51%vs 43%),死亡危险率下降21%[10];7年生存率提高8.4%(45.2%vs 36.8%,P=0.013)。
6 日本肺癌研究组优福定辅助化疗临床试验
日本的一项术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辅助优福定(UFT)化疗的Ⅲ期临床试验,包括了979例T1N0或T2N0的腺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73个月,每天口服优福定250 mg/m2×2年,结果5年生存率提高3%(88%vs 85%,P=0.047),其中T2组的5年生存率提高11%(85%vs 74%,P=0.005)[11]。而另一项有关术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辅助优福定(UFT)化疗的荟萃分析,包括了9个临床试验,其中6个有手术对照组和术后辅助化疗UFT组,2个为三组研究方案,手术+顺铂为基础化疗+UFT组。2 003例患者入选,98.8%为鳞癌或腺癌,T1为1 308例(65.3%),T2为674例(33.6%),N0为1 923例(96.0%),中位随访时间6.44年,与单纯手术组比较,辅助化疗组的5年生存率提高4.3%(81.5%vs 77.2%,P=0.11),7年生存率提高7%(76.5%vs 69.5%,P=0.001)。对于Ⅰ期(特别是T2N0)腺癌的日本患者,口服UFT能显著改善总体生存率[12]。
7 小 结
随着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辅助化疗能得到益处的证据不断出现,围绕它的争论也就尘埃落定了。ⅠB~Ⅱ期完全手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采用辅助化疗是标准方案[13]。推荐使用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用方案和第三代抗肿瘤药物,UFT在日本显示了强有力的证据对ⅠB期患者有效[14]。上述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虽然为辅助化疗治疗ⅠB、Ⅱ期和ⅢA期NSCLC的有效性以及提高治愈率方面提供了合理而强有力的证据,但是仍然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继续去探求:如哪些患者适合术后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常规选择何方案?术后辅助化疗的最佳治疗周期?如何提高辅助化疗的依从性及治疗效益?分子靶向药物如何整合至术后的辅助治疗中等等,这些都期待更多的临床试验解决。
【参考文献】
[1] Parkin DM, Bray F, Ferlay J,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02[J]. Cancer J Clin, 2005,55:74-108.
[2] Mountain CF. Revis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for staging lung cancer[J]. Chest,1997,111(6):1710-1717.
[3] Maruyama R,Sugia K,Mitsudomi T,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recurrence and micrometastases in the lymph nodes of patients with Ⅰ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J Thorac Cadiovasc Surg,1977,114:535-543.
[4] Bunn PA, Soriano AF.Chemotherapeutic options in lung cancer[J]. Cancer, 1998,83:1740-1750.
[5]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ollaborative Group. Chemotherapy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a meta-analysis using updated data on inpidual patients from 52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s[J]. BMJ, 1995,311:899-909.
[6] Scagliotti GV, Fossati R, Torri V, et al. Randomized study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completely resected stage Ⅰ,Ⅱ,or ⅢA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J Natl Cancer Inst, 2003,95:1453-1461.
[7] The International Adjuvant Lung Cancer Trial Collaborative Group.Cisplatin-based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ly resec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N Engl J Med, 2004,350:351-360.
[8] Winton T,Livingston R, Johnson D, et al. Vinorelbine plus cisplatin vs observation in resec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N Engl J Med, 2005,352:2589-2597.
[9] Strauss GM, Herndon J, Maddaus MA, et al.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paclitaxel and carboplatin following resected in stage ⅠB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report of Cancer and Leukemia Group B(CALGB) protocol 9633[J]. J Clin Oncol, 2004,22(Suppl 14S):612.
[10] Douillard JY, Rosell R, Delena M, et al. ANITA:Phase Ⅲ adjuvant vinorelbine and cisplatin versus observation in completely resected (stageⅠ~Ⅲ )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final results after 70-month median follow-up[J]. J Clin Oncol, 2005,23(Suppl 16s):624.
[11] Kato H, Ichinose Y, Ohta M,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uracil-tegafur for adenocarcinoma of the lung[J]. N Engl J Med, 2004,350:1713-1721.
[12] Hamada C, Tanaka F, Ohta M, et al. Meta-analysis of postoperative 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tegafur-uracil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J Clin Oncol, 2005, 23(22):4999-5006.
[13] Katherine MW. Pisters.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the smoke clear[J]. N Engl J Med, 2005,352:2640-2642.
小细胞肺癌范文5
肺癌是发达国家最常见且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大约80%以上的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肺癌是全身性疾病,即使是Ⅰ期肺癌仍存在微转移灶的可能,手术时因挤压出血可促使癌细胞在局部种植或经血循环、淋巴循环转移;而手术后病人抵抗力下降,又可促进癌细胞的转移。综合治疗是NSCLC治疗的有效手段[1],Ⅲ期NSCLC属局部晚期肺癌,单纯手术或保守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术前诱导化疗即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NSCLC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有报道认为,新辅助化疗可明显提高病人生存率[2,3],而亦有人认为新辅助化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手术的难度,如组织脆性增加、渗血增多、肿瘤倍增速度加快、细胞增殖速度加快等[4],对并发症亦可能有不同方面的影响。目前,新辅助化疗对NSCLC生物学行为方面的研究存在不同观点,本文就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1 新辅助化疗的概念和意义
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恶性肿瘤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前给予的化疗,又称为诱导化疗、术前化疗或原发化疗,是近年来NSCLC辅助治疗的一种新方法。从1982年FREI提出此概念以来,新辅助化疗已成为肺癌、乳癌、头颈部肿瘤、消化道肿瘤、宫颈癌及骨肉瘤等多种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的临床研究都显示新辅助化疗可能有以下的益处:①避免体内潜伏的继发灶在原发灶切除后1~7 d内由于体内肿瘤总量减少而加速生长;②避免体内残留的肿瘤在手术后因血凝机制加强及免疫抑制而容易转移;③使手术时肿瘤细胞活力减低,不易播散入血;④从切除肿瘤标本了解化疗敏感性,以指导术后治疗;⑤早期消灭肿瘤,避免抗药性;⑥缩小肿瘤以利于手术切除;⑦化疗若能消灭免疫抑制细胞,反而可加强机体免疫力,即使化疗机体免疫机制受抑制,手术2周后,仍可因反跳现象而恢复;⑧早期化疗可防止远处转移;⑨对因各种因素如高血压、心肌梗死等而致手术延迟的病人可起到控制肿瘤、治疗肿瘤的作用,为择期手术和综合治疗创造条件。另外,有效的术前化疗在减轻肺癌伴随症状的同时也减轻了病人的精神和心理的不利因素,增强病人战胜疾患的信心,使其能更好地配合治疗。
2 NSCLC新辅助化疗用药方案的进展
20世纪80年代起,顺铂(DDP)、卡铂(Carbo)、异环磷酰胺(IFO)、长春花碱(VDS)、丝裂霉素(MMC)、足叶乙甙(VP16)、替尼泊甙(Vm26)等药物的相继出现为晚期NSCLC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但是单药有效率均低于15%。1995年美国的NSCLC协作组对52个随机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显示,联合化疗优于单一用药,含铂类化疗方案能提高病人生存期,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5]。上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异长春花碱(NVB)、紫杉醇(Taxol)、多西紫杉醇(Taxotere)、吉西他滨(GEM)、伊立替康(CPT11)和拓扑特肯(Topotecan)等药物,对NSCLC的单药有效率均大于20%,与铂类联用,疗效明显优于以往的化疗方案,中位生存期可达9~10个月,1年生存率也有提高。然而,有些病人,特别是病变恶化者需要交替方案治疗。下面简单介绍对NSCLC有效的化疗方案。
一线方案:CA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顺铂),NP(长春瑞滨+顺铂),MVP(丝裂霉素C+长春地辛+顺铂)。二线方案:TP(紫杉醇+顺铂),CT(紫杉醇+卡铂),Texotere+P(多西紫杉醇+顺铂),GEM+DDP(吉西他滨+顺铂),CIE(卡铂+异环磷酰胺+美司钠+依托泊苷)。解救方案(其他方案耐药时用):GEM+T(吉西他滨+紫杉醇),MNP(丝裂霉素C+长春瑞滨+顺铂)。
近年来,探索以非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研究渐渐增加,并积极开发新的抗癌药。Ⅲ期临床试验以Taxol+CBP与Taxol+GEM随机对照,结果两组疗效和毒性相当,提示非铂类的联合方案有可能代替含铂类方案。目前分子靶点的新药正在研究开发中,新的非细胞毒药物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细胞周期调节剂、血管生成抑制剂、乏氧细胞毒药物等,有的正在临床试验中,有的即将进入临床应用。化疗药物据给药途径可分为静脉化疗和动脉化疗。术前一般采用2~3个周期化疗,周期过少影响疗效,大于3周期化疗造成的胸膜粘连、纤维化等可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同时化疗可引起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机会,影响切口愈合等。
3 对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相关问题
3.1 对生长的影响
3.1.1 bcl2 是原癌基因的一种,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癌基因。bcl2能广泛抑制细胞凋亡,尤其是抑制DNA损伤的细胞凋亡,延长细胞的存活期,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或受病毒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时还保护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胞长期生存而不凋亡,但不影响细胞增殖。
MANDZIUK等[6]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和细胞吸光度测定技术,对ⅢA期NSCLC病人进行研究发现,新辅助化疗后,Bcl2蛋白表达减少,而P21蛋白表达增加。另有作者报道,根据bcl2状态可预测化疗药物GC(G:健择;C:卡铂)的效果[7]。
赵东波等[8]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2例NSCLC病人Bcl2蛋白的表达,发现新辅助化疗对Bcl2蛋白阴性表达者有效率远大于阳性者,行新辅助化疗后Bcl2阳性率有所降低,说明新辅助化疗可能通过抑制Bcl2的阳性表达,改变抑制细胞凋亡的状态,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
3.1.2 细胞凋亡指数(AI) JUNKER等[9]对54例局部晚期NSCLC病人研究发现,化疗前后AI差别无统计学意义(0.93% vs 1.10%),两者预测病人总生存率的价值也不大,提示,从长远来看,新辅助化疗并不能改变肿瘤细胞凋亡的程度。
3.1.3 形态学研究 JUNKER[10]研究发现,化疗后肿瘤组织中央发生坏死,边缘组织细胞呈泡沫样改变,周边区肉芽组织增生进而纤维化,但根据这些组织学变化并不能简单地得出术前化疗成功这一结论。
LIUJARIN等[11]研究表明,肿瘤的消退与病人年龄、性别及治疗类型(化放疗和单独化疗)无相关性,在各病理类型中鳞癌较腺癌敏感,较多腺癌病人对新辅助化疗无应答。
易祥华等[12]研究发现,化疗后的肿瘤细胞超微结构显示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损伤,发生变性和坏死的肿瘤细胞超微结构有严重的破坏,在各种膜性结构上出现裂隙,可以看到内质网和线粒体膜碎裂和空泡化,有时核糖体和高尔基体不易识别,在核膜的边缘可以看到粗大的染色质颗粒的聚积。个别病例在光镜下未能见到肿瘤细胞的明显变性改变,但在电镜下可见到超微结构发生上述变化。在受损的肿瘤细胞周围常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坏死灶中有较多的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而未接受化疗的肿瘤细胞超微结构无明显损伤性病变。
3.1.4 其他 SHAROUNI等[4]研究显示,从术前化疗结束到放疗开始的这段时间内,由于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加快导致肿瘤演进加快,肿瘤倍增时间较未接受化疗组大为缩短,因此要尽可能缩短这段间隔时间。
3.2 对转移的影响
肺癌的微转移可发生于各期病人,Ⅰ~Ⅲ期肺癌病人骨髓中CKs的阳性率可达39%~70%,而且随肿瘤进展,其发生微转移的概率进一步增加。ROSELL等[13]认为,即使是对早期肺癌病人,新辅助化疗亦可明显提高其生存率,其理论依据之一在于通过术前化疗可消灭骨髓及外周血中的微转移。尽管骨髓中的微转移灶或散在肿瘤细胞并非都能发展成明显转移灶,但消灭这些微转移灶仍能避免其在外周血中的释放而导致其他部位转移的形成。
彭忠民等[14]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能降低Ⅲ期NSCLC病人骨髓微转移的发生率。
3.3 对治疗的影响
一般认为P糖蛋白(Pgp)的过表达常与多种肿瘤耐药有关,但也有学者认为它与肺癌的耐药无直接关系,而是与非Pgp介导的多药耐药有关[15]。
彭忠民等[16]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1例行新辅助化疗的NSCLC病人化疗前标本及化疗后手术标本中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蛋白(LRP)的表达,结果显示,Pgp表达低于MRP及LRP的表达,提示所选病例的耐药性主要与MRP及LRP有关,尤其是MRP和LRP的联合表达与耐药性关系更密切,从而也提示化疗的耐药性与多基因参与有关,而单基因检测常存在较大偏差。因此,通过检测与化疗耐药性密切相关的多个基因的表达情况,可对化疗敏感性进行预测,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3.4 对预后的影响
ROSELL等[17]和ROTH等[18]的研究报告被看作是新辅助化疗可延长ⅢA期NSCLC生存期,改善预后的经典之作。ROSELL等[17]的研究同时发现,新辅助化疗病人Kras基因突变率明显低于单独手术病人,故有人认为Kras基因在两组病人中表达的不均衡可能是影响生存率的因素之一。
Kras是ras基因家族成员之一,Kras点突变主要发生在NSCLC,并集中于第12、13或61密码子处,其中以第12密码子点突变率最高。BROERMANN等[19]研究提示,Kras基因突变与肺癌预后相关,Kras基因突变被认为是NSCLC的一个负性预后因素,发生Kras基因突变的NSCLC病人生存期较短。然而KEOHAVONG等[20]研究认为,Kras有突变的病人与Kras无突变的病人相比较,其生存率并无差别。这些Kras基因突变与NSCLC预后相关性不一致的现象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MARUYAMA等[21]研究显示,淋巴结中无微转移的Ⅰ期NSCLC病人5年生存率为90.9%,而检测出微转移者5年生存率仅为64.4%。PASSLICK等[22]对139例NSCLC病人的骨髓微转移进行研究发现,骨髓微转移阳性者术后复发率是阴性者的4.3倍,生存率亦明显低于后者。
ROSELL等[23]对67例ⅡB~ⅢB期NSCLC病人研究发现,接受新辅助化疗病人中,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低表达者较高表达者手术完全切除率明显提高,生存率也明显提高。
MAMON等[24]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后淋巴结分期由N2降至N0者生存率明显提高。
另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过度表达,常提示肿瘤细胞分化差,有较强的浸润转移能力,病人存活期短,预后不良。DE PAS等[25]研究显示,EGFR阳性表达者新辅助化疗后无1例转为阴性表达,88%的病人仍保持化疗前的表达水平,而EGFR呈阴性表达的病人化疗后有几例反而转为了阳性表达。
4 NSCLC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价方法
目前,术前化疗的疗效评价主要采用国际惯用的实体瘤化疗的评价方法,即诱导化疗后进行CT和胸部X线片复
1期俞洵宗,项锋钢.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93
查,结合化疗后的毒性反应、生活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估,由于缺少术后病理学观察结果,这种评价方法的客观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JUNKER等[26]的研究显示,以影像学变化为判断依据的临床疗效与以病理改变为判定标准的组织学疗效之间并不完全一致,其原因被认为可能是化疗所致的变性坏死肿瘤细胞和形成的肉芽肿及纤维组织在影像学上仍表现有阴影存在,且不能与存活的肿瘤细胞所形成的影像学阴影区别,组织学疗效应是疗效的真正反映。
易祥华等[12]认为,组织病理学的观察,尤其是光镜观察和电镜观察的结合,可以相互弥补各自的局限性,更加客观真实地评价化疗后病理学的变化。例如,当肿瘤细胞出现较轻的细胞毒性损伤时,光镜下瘤细胞的结构可能正常,但在电镜下可能显示超微结构的改变。
CERFOLIO等[27]则提出可利用FDGPET(fluorodeoxyglucose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对新辅助化疗病人进行疗效评估,其SUV(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最高值水平是预后因子。
5 结语与展望
新辅助化疗的研究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对其临床价值有了一定的共识,目前多项研究已显示其优越性,尤其是在提高肿瘤切除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方面的报道较多,肯定了其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意义。但由于现有大部分研究的样本较小,随访时间短,关于肿瘤复发率、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的观察结果尚难用于评价新辅助化疗的总体优势,还需要更多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更长的随访时间。随着研究的深入,新辅助化疗也慢慢地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在行新辅助化疗的一些NSCLC病人中,有一小部分仅通过手术即可治愈,若术前化疗无效而肿瘤进展,会延误治疗,增加手术难度。其次,术前化疗可改变肿瘤界限,或使组织学上阳性结节变为阴性结节而使肿瘤病理分期模糊不清,而模糊的临床分期会使医生难以确定治疗方案,且对化疗结果的判定造成麻烦。另外,新辅助化疗对肿瘤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较少,期待着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涌现;新辅助化疗对间质影响的研究国内外罕见报道,同体对照的临床病理学观察国内外均少见报道,这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
参考文献
[1]EDELMAN M J, GANDARA D R, ROACH M3 R D,et al. Multimodality therapy in stage Ⅲ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Ann Thorac Surg, 1996,61(5):15641572. [2]ROSELL,GOMEZ C J,CAMPS C,et al. Pieresectional chemotherapy in stage ⅢA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a 7year assessment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Lung Cancer, 1999,26(1):714.
[3]SPASOVA I,PETERA J,HYTYCH V. The role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marginally resectable or unresectable stage Ⅲ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J]. Neoplasma, 2002,49(3):189196.
[4]SHAROUNI S Y, KAL H B, BATTERMANN J J. Accelerated regrowth of nonsmallcell lung tumours after induction chemotherapy[J]. Br J Cancer, 2003,89(12):21842189.
[5]ALBERTI W, ANDERSON G, BARTOLUCCI A, et al. Chemotherapy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metaanalysis using updated data on inpidual patients from 52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s[J].Br Med J, 1995,311(7010):899909.
[6]MANDZIUK S, DUDZISZSLEDZ M, KORSZENPILECKA I, et al. Expression of P21 and Bcl2 proteins in paraffinembedded preparation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stage ⅢA after Etoposide and Cisplatin induced chemotherapy[J]. Ann Univ Mariae Curie Sklodowska[Med], 2003,58(1):149153.
[7]HAN J Y, HONG E K, CHOI B G, et al. Death receptor5 and Bcl2 protein expression as predictors of tumor response to 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Med Oncol, 2003,20(4):355362.
[8]赵东波,陈景寒,彭忠民. Bcl2在Ⅲ期NSCLC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意义[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43(1):6971.
[9]JUNKER K, MULLER K M, BOSSE U, et al. Apoptosis and tumor regression in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neoadjuvant therapy[J]. Pathologe, 2003,24(3):214219.
[10]JUNKER K. Therapyinduced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lung cancer[J]. Pathologe, 2004,25(6):475480.
[11]LIUJARIN X, STOOPLER M B, RAFTOPOULOS H, et al. Histologic assess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after neoadjuvant therapy[J]. Mod Pathol, 2003,16(11):11021108.
[12]易祥华,张容轩,丁嘉安, 等. NSCLC新辅助化疗后的临床病理学研究[J]. 中国肺癌杂志, 2003,6(2):125126.
[13]ROSELL R, FELIP E, MAESTRE J, et al. The role of chemotheraphy in early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management[J].Lung Cancer, 2001,34(Suppl3):S63S74.
[14]彭忠民,陈景寒,张林,等. Ⅲ期NSCLC病人骨髓微转移与新辅助化疗及预后的关系[J]. 中国肺癌杂志, 2004,7(2):161164.
[15]TRUSSARDI A, POITEVIN G, GORISSE M C, et al. Sequential overexpression of LRP and MRP but not Pgp 170 in VP16selected A549 adenocarcinoma cells[J].Int J Oncol, 1998,13(3):543548.
[16]彭忠民,罗静,王潍博,等. 耐药相关基因表达对Ⅲ期NSCLC新辅助化疗的临床预测价值探讨[J]. 癌症, 2004,23(8):963967.
[17]ROSELL R, GOMEZCODINA J, CAMPS C,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plus surgery with surgery alone in patients with 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J]. N Eng J Med, 1994,330(3):153158.
[18]ROTH J A, FOSSELLA F, KOMAKI R,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and surgery with surgery alone in respectable stage ⅢA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J Natl Cancer Inst, 1994,86(2):673680.
[19]BROERMANN P, JUNKER K, BRANDT B H, et al. Trimodality treatment in Stage Ⅲ 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prrognostic impact of Kras mutations after neoadjuvant therapy[J]. Cancer, 2002,94(7):20552062.
[20]KEOHAVONG P, DE MICHELE M A A, MELACRINOS A C, et al. Detection of Kras mutations in lung carcinomas:Relationship to prognosis[J]. Clin Cancer Res, 1996,2(1):411418.
[21]MARUYAMA R, SUGIO K, MITSUDOMI T,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recurrence and micrometastasis in the lymph nodes of patients with stage Ⅰ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1997,114(4):535543.
[22]PASSLICK B, KUBUSCHOK B, IZBICKI J R, et al. Isolated tumor cells in bone marrow predict reduced survival in nodenegat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Ann Thorac Surg, 1999,68(6):20532058.
[23]ROSELL R, FELIP E, TARON M, et al. Gene expression as a predictive marker of outcome in stage ⅡBⅢAⅢB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 induction gemcitabinebased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resectional surgery[J]. Clin Cancer Res, 2004,10(12 Pt 2):4215s4219s.
[24]MAMON H J, YEAP B Y, JANNE P A, et al. High risk of brain metastases in surgically staged ⅢA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surgery, chemotherapy, and radiation[J]. J Clin Oncol, 2005,23(7):15301537.
小细胞肺癌范文6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多西他赛,奈达铂,临床疗效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以小细胞肺癌(NSCLC)较为多见,据相关文献报道[1]:NSCLC占肺癌的80%~85%,多数患者在确诊后已属中晚期,从而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目前姑息化疗是晚期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我院自2009年10月~2012年10月间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7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胸部CT、纤支镜及细胞病理学检查确诊,患者均有可测量的病灶,KPS评分>70分,预计生存期>5个月,患者均无化疗禁忌症。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2.6±2.3)岁。病理学分型:鳞癌39例,腺癌26例,鳞腺混合癌11例。TNM分期:Ⅲ期29例,Ⅳ期47例。
1.2 治疗方法
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多西他赛(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3647)35mg/m2,每周1次,连续治疗3周,休息1周。给予静脉滴注奈达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0563)100mg/m2,每周期的第1d给药,28d为1个治疗周期,两药连续使用3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化疗前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并给予大量补液,同时给予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止吐。
1.3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WHO关于实体瘤近期疗效的评价标准分为[2]: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有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本组76例NSCLC患者经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后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32例,稳定24例,进展17例,治疗有效率为46.1%。对患者进行6~36个月的随访发现39例患者生存,生存率为51.3%。
2.2 不良反应
本组76例NSCLC患者治疗过程中53例患者出现骨髓抑制反应,48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46例患者出现脱发,33例患者出现乏力,24例患者出现体液潴留。
3 讨论
姑息化疗是治疗晚期 NSCLC的主要手段,其中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仍然是最有效的,其中顺铂为经典的化疗药,临床研究表明[3]:其耐药性及毒副作用较大,胃肠道副反应明显,且有较强肾毒性,从而不仅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还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治疗有效率为46.1%,生存率为51.3%,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多西他赛属于紫杉类的新一代抗肿瘤药物,其具有强大的细胞毒性作用,作用机制是加强微管蛋白聚合作用和抑制微管解聚作用,导致形成稳定的非功能性微管束,破坏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4], 每周给药的方法可显著降低患者的骨髓毒性, 同时不影响治疗效果。奈达铂抗肿瘤机制与顺铂相同,进入细胞后甘醇酸酯配基上的活性氧与铂之间的键断裂,断裂的甘醇酸酯配基变得不稳定并被释放,产生多种离子型物质与DNA结合,从而抑制DNA复制[5]。同时奈达铂对于顺铂或卡铂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仍然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与多西他赛联合治疗患者耐受性好,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轻[6]。
综上所述,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药物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小花,闫平钊.吉非替尼治疗3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7):1278-1280.
[2]赵业芝.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护理体会[J].医学新知杂志,2011,21(1):77-78.
[3]卢光,卢志文,黄树明,等.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6):135-136.
[4]李阳.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4例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2,14(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