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麻醉药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麻醉药物范文1
【摘要】 目的:观察麻醉和手术对家兔血浆水杨酸钠半衰期的影响。方法:将动物分为:非手术组(对照组)和手术组(全身麻醉组与局部麻醉组)。经耳缘静脉注射10%的水杨酸钠溶液(1.5 ml·kg-1)10 min和40 min后,分别采取各组的动脉血液和静脉血液,用721I分光光度仪测量血浆水杨酸光密度值,计算其半衰期。结果:手术组的半衰期比对照组的明显延长(P<0.05,t=3.56);全身麻醉组的半衰期比局部麻醉组的明显延长(P<0.05,t=2.3);全身麻醉组或局部麻醉组动、静脉血液的半衰期相比无差异。结论:麻醉和手术能延长家兔血浆水杨酸钠的半衰期,而动、静脉血液间无差异。
【关键词】 水杨酸钠;半衰期;手术;麻醉
医学院校的药理学实验或机能实验中心开设“水杨酸钠血浆半衰期的测定”实验,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半衰期概念及其意义[1]的认识和理解。实验操作的难点是静脉注射水杨酸钠后,在10 min和40 min后的两次采血。可在兔耳中央动脉和耳缘静脉采血[2-3],这两种方法速度很慢难准时完成;心脏采血较准时,但操作难度大,易失败,为了操作方便和准时采血。本实验采用麻醉家兔后,实施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采血,观察麻醉和手术对水杨酸钠血浆半衰期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和材料 健康家兔30只,体重2.0-2.5 kg,雌雄不拘,由川北医学院实验中心提供。1%戊巴比妥钠,0.5%盐酸普鲁卡因,10%三氯醋酸,10%三氯化铁,10%水杨酸钠,肝素等。手术器械,721I型分光光度仪,离心机等皆由川北医学院机能实验中心提供。
1.2 实验分组和方法 采用动物数字单盲法随机分为:非手术组(正常对照组),手术全身麻醉组和手术局部麻醉组。非手术组:经耳缘静脉注射10%水杨酸钠(1.5 ml·kg-1)10 min和40 min后心脏采血(指导老师完成);全身麻醉组:用1%戊巴比妥钠溶液(3 mg·kg-1,iv)麻醉后,并仰卧位固定,颈部正中皮肤做7 cm长纵形切口,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和右侧颈外静脉,用1%肝素钠1 ml·kg-1对实验动物进行全身肝素化抗凝处理,用PE50聚乙烯导管做左侧颈总动脉和右侧颈外静脉插管。再从耳缘静脉注射10%水杨酸钠(1.5 ml·kg-1)10 min、40 min后,从两个插管分别取动、静血液;局部麻醉组:用0.5%普鲁卡因在颈部皮下局部麻醉后,手术方法同全身麻醉组。将各组标本经抗凝、离心、取上清液并显色后,用721I型分光光度仪测定水杨酸钠在两个不同时间点的光密度值,计算其半衰期。
1.3 观察指标 血浆半衰期(t1/2)计算方法(标准含量推算法),具体方法依照吕本儒教授主编的《医用机能实验学》(川北医学院内部使用教材)提供的方法计算t1/2。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已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手术和麻醉对药物血浆半衰期的影响(见表1)。表1 手术和麻醉对药物血浆半衰期的影响注:*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局部麻醉组相比。2.2 动脉和静脉血液中药物半衰期的比较(见表2)。表2 动脉和静脉血液中药物半衰期的比较
3 讨论
机体在手术及创伤等刺激时都可发生应激反应,应激可引起机体各个系统功能的改变,以提高机体的耐受性和保护作用。其中改变最明显的是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兴奋[4]。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这些物质与胃肠、肾脏和肝小动脉等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的α受体结合引起:①胃肠血管平滑肌收缩血流减少,导致门静脉血流减少,进入肝脏的血流减少,由于水杨酸主要在肝脏氧化分解,其产物与甘氨酸或葡萄糖醛酸结合经肾排出,而且80-90%的水杨酸盐与血浆蛋白结合[5],这样引起进入肝脏的水杨酸量减少,从而可减慢其代谢的速度,延长其半衰期,再加之肝脏小动脉收缩使这一效应更加明显;②肾动脉收缩导致进入肾脏的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生成减少,使水杨酸的分解产物排出减少,延长了半衰期。另外,儿茶酚胺也可与骨骼肌等血管平滑肌的β受体结合,引起血管舒张,阻力减小,进入骨骼肌的血流增加,进一步减少了肝脏的血流,减慢水杨酸的代谢,延长其半衰期。同时,应激引起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兴奋,释放的糖皮质激素对机体有广泛的保护作用,糖皮质激素促进糖异生,并对儿茶酚胺等激素起允许作用,促进了儿茶酚胺与α受体的结合,加强了胃肠、肾脏和肝等小动脉的收缩;也可引起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进一步使血管收缩,尿量减少,致使水杨酸的半衰期延长。
全身麻醉药戊巴比妥钠除降低大脑皮层兴奋性起麻醉以外,对全身各个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6]。麻醉药能抑制呼吸中枢,降低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出,造成高碳酸血症,血浆pH降低,导致尿呈酸性而抑制水杨酸的排泄,因为水杨酸的氧化产物主要与甘氨酸或葡萄糖醛酸结合经肾排出,故尿液pH降低会减少它的排出[6]。麻醉抑制循环系统主要引起静脉系统扩张与末梢循环淤血,回心血量减少[7];同时抑制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降低,造成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进入肝脏的血容量减少;也可抑制肝和肾的血流[8-9],导致水杨酸的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
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的穿透力较差,所以在皮下注射后几乎不进入血液循环,对全身基本没有影响,故对水杨酸钠的半衰期影响较小。
麻醉或手术对动脉血液和静脉血液中水杨酸半衰期无明显影响,因此,从心脏采到的无论是动脉血液,还是静脉血液对水杨酸钠半衰期的测定无影响。
结论:麻醉和手术都可延长药物的半衰期,而动、静脉血液的半衰期无差异。所以,在此实验中不能麻醉后,实施手术采血,而应从心脏或其它部位采血以保证结果的准确。
(致谢:本课题的完成承蒙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及机能实验中心的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 张慧芝,李丽芬,李进霞,等.水杨酸钠血浆半衰期的测定及其意义[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4,11(2):1-2.
2 范萍,陈蓉春.水杨酸钠血浆半衰期测定方法的改进[J].川北医学院学报,1995,10(1):38-39.
3 卢新华,喻泽兰,谭斌,等.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测定实验中家兔采血方法的改进[J].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2):136-137.
4 金惠铭.病理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8-131.
5 杨宝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3-185.
6 Proudfoot AT, Krenzelok EP, Brent J. Does urine alkalinization increase salicylate elimination? If so, why? [J].Toxicol Rev,2003,22(3):129-136.
7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 现代麻醉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70-473.
8 Badzyńska B, GrzelecMojzesowicz M, Sadowski J. Effect of exogenous angiotensin II on renal tissue nitric oxide and intrarenal circulation in anaesthetized rats[J]. Acta Physiol Scand,2004,182(3):313-318.
麻醉药物范文2
寒颤是麻醉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危害性大,为寻求快捷、治愈率高、无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我们对麻醉期间寒颤采用哌替啶、曲马多观察治疗,效果确切,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16例ASAⅠ~Ⅲ级,男73例,女43例;年龄16~72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8例,第1组为哌替啶组,第2组为曲马多组。麻醉方法: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臂丛神经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局麻等,寒颤发作时分别静脉注射哌替啶30~50mg。曲马多1~2mg/kg,第1次50mg,5分钟后再给予50mg。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寒颤消失时间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5分钟。同时记录嗜睡、恶心、心悸、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X2检验。寒颤消失、缓解时间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
结 果
所有的病人达到了预计的缓解,大部分病例寒颤消失。曲马多组优于哌替啶组,寒颤消失率高,不良反应少。见表1、表2。
讨 论
寒颤是麻醉期间常见的并发症,其最常见原因和室内温度、手术时间长、输入冷液体、还有精神紧张等有关。一旦发生寒颤,组织耗氧增加,损害血小板功能和心律失常,其代谢率增加30%,使颅内压、眼内压增加[1]。哌替啶治疗寒颤通过兴奋吗啡受体起作用[2]。曲马多处理寒颤的机制可能与曲马多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有关。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调节机体、温度中发挥作用[3]。麻醉期间一旦发生寒颤,患者情绪惊恐,应及时处理,力求寻找一种快捷、治愈率高的药物,为此,对麻醉期间寒颤治疗采用了哌替啶30~50mg,曲马多1~2mg/kg静脉注射进行了对比观察。曲马多作用快,大部分5分钟内寒颤消失,个别病例10分钟内消失,少数有嗜睡,而恶心不良反应少。哌替啶作用慢,一般要15分钟左右,甚至更长时间起效,并且2例寒颤只能缓解、不能治愈。由此说明,选择曲马多治疗麻醉期间寒颤,具有作用快、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尤其是对特殊、危重及高年患者更为安全,也要注意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面罩给氧,保障组织供氧、保暖等辅助治疗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20-66.
2 王世泉,王世端.麻醉意外.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307.
麻醉药物范文3
【关键词】临床效果;无痛分娩;腰硬联合麻醉;护理
无痛分娩是指应用药物、心理辅导等治疗方法使产妇降低分娩所带来的疼痛及内心恐惧,进而使其顺利完成分娩过程[1]。腰硬联合麻醉(CSEA,以下简称腰硬)结合腰麻和硬膜外联合阻滞的特点,减少或者降低疼痛的麻醉方式。已于我院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于我院产科就诊要求行腰硬无痛分娩的足月妊娠、单胎初产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其年龄为22-35岁,平均(28.12±3.05)岁,孕周平均为(39.80±1.12)周。另随机抽取同期86例未行腰硬的足月妊娠、单胎初产妇,设为对照组,其年龄为22-35岁,平均(27.61±3.34)岁,孕周平均为(39.75±1.14)周。使两组产妇在身高、体重、基础疾病及合并症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腰硬方法待观察组产妇宫口扩张至3cm,产程随之进入活跃期时,行硬膜外穿刺,将25G腰麻针置于蛛网膜下腔,1.5ml0.2%罗哌卡因鞘内注射,将腰穿针头取出后,置入硬膜外导管(3.5±0.5)cm,平卧位,调整麻醉平面在T10以下,持续泵入镇痛药5ml/h,至分娩完成,期间心电、血氧及胎心动态监测[2]。
1.3观察指标产妇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宫缩、胎儿心率、分娩方式、产程图、产妇下肢运动阻滞情况、产后出血、镇痛效果(WHO疼痛分级标准:0级为无痛,1级为轻微,2级为明显,3级为剧烈伴腰腹痛)、新生儿Apgar评分等[3]。
1.4统计学处理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镇痛效果观察组镇痛效果(0级和I级总和)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X2=120.9109,P
2.2分娩方式观察组剖宫产率、难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X2=7.2715,P
2.3两组产妇及婴儿的状况两组产妇及婴儿在生产过程中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见表3。
3讨论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也越来越低,导致女性对分娩所产生的疼痛不能耐受,进而选择剖宫产完成生产的越来越多,更有甚者拒绝生产[4]。然而剖宫产并没有解决实质性问题,疼痛和由于疼痛带来的心理阴影持续存在,随之人们对无痛分娩的关注,腰硬的应用解决了相当一部分的问题[5-6]。通过本研究可见腰硬的镇痛效果明显,进而大大降低了剖宫产率和难产率,从另一个角度加强了母婴健康。而且并没有阻滞产妇的运动神经,对产力无影响,且副作用小。但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与其无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生产前及过程中,与孕妇进行适当的交流,积极地进行心理护理,可以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有助于减少疼痛。由于腰硬无痛分娩的作用明显且副作用小,在分娩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大大降低了孕妇的痛苦和生产的风险,并提高了母婴健康度。虽然本研究的样本数较小,但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更强,王松长,唐莉.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228-2229.
[2]赵晓胜,徐晨,侯红艳.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效果评价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8):32-33.
[3]沈上荣.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1,23(4):142-144.
[4]韩伟光.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重度先兆子痫剖宫产术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6):2509-2510.
麻醉药物范文4
作者:孙焱芫 熊利泽 卢保华 郑玉 郑恒兴
【关键词】 咪唑安定
关键词: 咪唑安定;麻醉,硬膜外;镇痛
摘 要: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与芬太尼、氟哌啶及氟哌合剂(氟哌啶与哌替啶)配伍作为硬膜外辅助用药镇静、镇痛及预防术中不良反应的效果. 方法 ASA II~III行择期腹部手术患者80例,按辅助用药不同随机分为4组(n=20):氟哌合剂组(DP)、咪芬(MF)、咪哌(MP)合剂组及咪唑安定与氟哌合剂联合用药组(MDP).术前了解患者对镇静的要求,于硬膜外麻醉首剂量5~10min后静脉给药,术中观察并记录给药后10min内的BP,HR和SpO2 变化,患者镇静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于术后随访患者对术中情况有无遗忘及对麻醉效果的评价. 结果 69%患者对术中镇静有明确要求;4组辅助用药对循环呼吸的干扰无差异.达到Ramsay4级镇静所需时间MF:(1.5±1.0)min,MP:(1.7±1.1)min,MDP:(3.5±2.0)min、明显短于DP组:(5.8±2.8)min(P
Keywords:midazolam;anesthesia,epidural;analgesia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sedative,analgesic and preventive effects against side-effects of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midazolam(M)with various combination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bdominal surgery under epidural anesthesia.METHODS 80ASA II~III patients,scheduled for elective abdominal surgery were randomized into four groups:Group DP,droperidol5mg+pethidine100mg as1U;Group MF,midazolam4mg+fantanyl0.1mg as1U;Group MP,midazolam4mg+pethidine100mg as1U and Group MDP,DP1U+midazolam4mg.All the drugs were intravenously injected5~10min after the first dose of epidu-ral local anesthetic.The dose of various combinations was se-lected to reach sedation degree of Ramsay4.The patients’requirement for sedation was asked preoperatively.The blood pressure,heart rate and SpO2 were monitored,the de-gree of sedation and the side-effects were recorded during the operation.The patients were visi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mnesia and satisfaction of anesthesia.RESULTS 68%pa-tients had the clear requirement for sedation during the oper-ation.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the changes of blood pressure,heart rate,SpO2 in all four groups.As for the time reaching Ramsay4of sedation degree,Group MF was(1.5±1.0)min,MP(1.7±1.1)min and MDP(3.5±2.0)min was faster than that of group DP(5.8±2.8)min(P
0 引言
硬膜外麻醉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由于其阻滞范围和深度受多种因素限制,常需辅以催眠、镇痛药物达到镇静、减轻牵拉反应、恶心等不良反应的目的.常用的静脉辅助药包括:氟哌啶-哌替啶合剂(氟哌合剂)、氟哌啶-芬太尼合剂及异丙嗪-哌替啶合剂等,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仍有副作用且遗忘作用差.咪唑安定是一种新型苯二氮卓类镇静药物,起效快、耐受性好、无蓄积作用,尤其催眠、抗焦虑作用强有可靠的顺行性遗忘作用[1] .与其他催眠镇静及麻醉性镇痛药具有协同效应,其中咪唑安定与阿片类药物可能通过耦联的第三信使(G蛋白)在两种受体之间相互作用,使两者用药减少75%[2] .我们采用咪唑安定分别与芬太尼、哌替啶及氟哌合剂配伍,辅助用于硬膜外麻醉,与常用的氟哌合剂比较,探讨其镇静、镇痛及预防术中不良反应的效果.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行胆囊、胃和肾切除等中上腹部手术患者80(男38,女42)例,ASA II~III级,年龄25~68岁,根据术中辅助用药不同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①氟哌合剂组(DP):氟哌啶5mg+哌替啶100mg为1U;②咪芬合剂组(MF):咪唑安定4mg+芬太尼0.1mg为1U;③咪哌合剂组(MP):咪唑安定4mg+哌替啶100mg为1U;④咪氟哌组(MDP):咪唑安定4mg+氟哌合剂1U.辅助用药量为1/4~3/4U,以患者镇静程度达到Ramsay4级为标准[3] .各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和手术种类无差异.
1.2 方法
1.2.1 麻醉 全部患者术前30min肌注.0.1~0.2g鲁米那.常规经T8~9 或T9~10 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20g L-1 利多卡因5mL为试验剂量,5min后无腰麻症追加7~10mL,5~10min后测阻滞平面满足手术要求,静脉分次给予辅助药物1/4~3/4U,术中以20g L-1 利多卡因或7.5g L-1 布比卡因维持硬膜外阻滞.于给药前开始面罩吸氧(3~5L min-1 ),维持至术终.术中改全麻者不计入本研究.
1.2.2 观察指标 ①术前访视患者时了解患者对术中镇静的要求:按无知晓、朦胧、清醒或无所谓选择.②观察辅助用药对循环呼吸的影响.记录给药时及10min内最低的收缩血压(SBP)、舒张血压(DB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③术中连续监测患者镇静程度,参照Ramsay镇静分级标准[3] :I级,患者烦躁不安;II级,安静合作,定向准确;III级,仅对指令有反应;IV级,入睡,轻叩眉间反应敏捷;V级,入睡,扣眉间反应迟钝;VI级,入睡,对刺激无反应(Ramsay1974).并于给药后30和60min向患者了解职业、家庭等一般情况并记录.④观察并记录术中发生的牵拉反应、恶心、躁动及舌后坠等不良反应及发生时间.⑤术后随访患者对术中不良反应及交谈内容的回忆并请患者按优、良、中、差对麻醉效果做出评价.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 ±s和例数表示,应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做组间比较,对顺行性遗忘比例和患者评价优秀率进行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2.1 术前镇静要求 术前访视80位患者有69%对镇静有明确要求,其中22%要求术中完全不知晓,46%希望意识朦胧,有22%患者表示无所谓,仅9%的患者要求术中保持清醒.
2.2 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 4组药物均可使患者血压下降10%~20%,心率下降5%~15%,SpO2 下降小于5%,各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Tab1).
表1 辅助用药对相关生命体征的影响 略
2.3 术中镇静程度 4组药物使患者达到及维持Ramsay4级以上镇静的时间不同(Tab2),伍用咪唑安定的MF,MP及MDP组起效速度显著快于DP组,其中MP和MF组亦明显快于MDD组(PDP>MF组,其中MF组与MP组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
2.4 术中不良反应顺行性遗忘及对麻醉效果评价 伍用咪唑安定的3组发生顺行性遗忘比例明显高于DP组,同时患者的优秀评价率也高(P
表2 4组药物的用量及其镇静作用比较 略
表3 4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遗忘的发生率及患者的评价 略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麻醉质量的要求日趋提高.重视患者的要求和感受已成为麻醉医师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部分.术中疼痛、恶心及紧张,不仅引起患者生理上的不良反应,还会造成暂时或永久的心理伤害,术前调查证实近70%的患者有明确的镇静要求.咪唑安定单次静脉注射后分布半衰期是安定的1/2;消除半衰期仅为安定的1/10.血浆浓度达到75~100μg L-1 即产生抗焦虑和镇静作用,并会出现顺行性记忆缺失.且有报道证实此剂量无明显呼吸循环抑制[1] ,本研究结果表明,伍用0.02~0.04ng kg-1 咪唑安定的3组患者入睡的时间明显短于氟哌合剂组,且80%~95%发生了顺行性遗忘,相对患者评价的优秀率也较高.4组药物对血压、心率和脉搏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目前咪唑安定除作为术前用药、ICU患者的镇静外[4,5] ,主要用于全麻诱导和维持,已证实通过与硫喷妥钠、异丙酚、氯胺酮及阿片类药物的协同作用,达到增效、减小毒性、降低费用和利于恢复的目的[2,6] .咪唑安定和布比卡因联合用于硬膜外腔术后镇痛,尚可提高镇痛、镇静效果[7] .另外咪唑安定可抗惊厥和增大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常用局麻药的LD50 ,从而具有预防局麻药中毒的作用[8] ,因此适宜作为局部和区域阻滞的辅助用药,这方面虽偶有报道[9-13] ,但尚无与其他药配伍的有关作用时间、强度及副作用方面的系统观察.本研究通过80例临床观察证实,咪芬合剂的镇静深度(Ramsay4~5级)、时间(约60min)与氟哌合剂相似,且舌后坠等副作用发生率低,可认为是1~2h手术辅助用药的最佳选择.本研究采用的咪芬合剂容积为6mL,便于配伍和给药,对体质量在40~70kg之间的患者推荐剂量为2~4mL.体质量较大者,或无术前用药者可增加用药1~2mL.咪唑安定与氟哌合剂联合使用时,患者镇静深度(Ramsay4~6级)和镇静时间(约120min)明显加深延长,在吸氧、监测呼吸功能的前提下适用于镇静需求高,手术时间长(>2h)的手术;而咪哌合剂使用时副作用发生率较高,不推荐使用.
需要注意咪唑安定镇静作用强且与多种药物有协同作用,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服药史,术中严密观察患者,及时处理不良反应.老年人、肝肾功能障碍者建议减少用量[1] .
参考文献
[1]Liang R,Huang B.Anaesthetic application of midazolam [J].Guangxi Yixue(Guangxi Med J),1999;21(2):257-259.
[2]Vinik HR.Intravenous anaesthetic drug interactions:Practical applications [J].Eur J Anaesthesiol,1995;12(Suppl11):13-19.
[3]Ramsay MA,Savege TM,Simpson BR,Goodwin R.Controlled scdation with alphaxalone-alphadolone [J].Br Med J,1974;22(2):656-659.
[4]Naguib M,Samarkandi AH.The comparative dost-response ef-fects of melatonin and midazolam for premedication of adult pa-tients:A double-blinded,placebo-controlled study [J].Anesth Analg,2000;91(2):473-479.
[5]Young C,Knudsen N,Hilton A,Reves JG.Seda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J].Crit Care Med,2000;28(3):854-866.
[6]Eger EI,White PF,Bogetz MS.Clinical and economic factors important to anaesthetic choice for day-case surgery [J].Phar-macoeconomics,2000;17(3):245-262.
[7]Nishiyama T,Matsukawa T,Hanaoka K.Continuous epidural administration of midazolam and bupivacaine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J].Acta Anaesthesiol Scand,1999;43(5):568-572.
[8]Xie WB,Dai TJ.Effect of midazolam on LD50 of local anaesthet-ic [J].Xuzhou Yixueyuan Xuebao(J Xuzhou Med College),1998;18(4):266-268.
[9]Liu XS,Yin J,Gu EW.Observation of midazolam on supple-ment epidural anesthesia in cholecystotomy [J].Anhui Yike
Daxue Xuebao(Acta Univ Med Anhui),1999;34(3):231-232.
[10]Zheng HX,Ji GL,Zhang YM,Li J,Shi YX,Gong H,Du RP,Wu L.Comparative study on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in complete hystereclomy [J].Di-si Junyi Daxue Xuebao(J Fourth Mil Med Univ),1999;20(10):880-882.
[11]Ji GL,Li MM,Gong G,Hu WN,Wang Q,Zeng XL.Compar-ision of continuous epidural infusion of fentanyl and morphine in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aralgla [J].Di-si Junyi Daxue Xuebao(J Fourth Mil Med Univ),1999;20(4):354-356.
麻醉药物范文5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妇科;芬太尼;咪唑安定
硬膜外麻醉是临床手术中最为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在妇科手术中,其应用十分广泛。对于腹部手术而言,硬膜外麻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是一种不完善的麻醉方法。这是因为妇科手术会涉及较广的神经平面,硬膜外麻醉尽管在镇痛、肌松方面的效果较好,但无法避免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牵拉反应[1]。因此,在临床手术中,主张给予适量的镇静药、镇痛药进行缓解。复合用药可有效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还有助于麻醉效果的增强[2]。本科室为探讨不同辅助药物在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93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给予了不同的辅助药物,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妇科手术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ASAⅠ-Ⅱ),年龄在20-58岁,平均(38.3±2.3)岁,体重在44-79kg,平均(55.2±2.4)kg,所有患者均因子宫肌瘤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且均为首次手术。均无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无记忆力障碍、精神异常、产期服用镇静药物史。将其随机分为两组:Ⅰ组46例,Ⅱ组4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病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建立静脉通路,静脉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选择L2-L3椎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并放置导管。局部采用罗哌卡因(0.75%)和利多卡因(2%)注射液。术前5-10分钟,两组患者缓慢静注相应的辅助药物:I组患者给予芬太尼(1.0μg・kg1)、咪唑安定(0.04mg・kg1)药物辅助;II组患者给予曲马多(0.15mg・kg1)、咪唑安定(0.04mg・kg1)药物辅助。术中,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ECG、SPO2、HR、RR、MAP监测,同时全程给予面罩吸氧。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牵拉反应影响、镇静效果以及遗忘效果。
1.3观察指标①牵拉反应程度中0级:无疼痛和不适感,患者安静;1级:患者有不适感,无牵拉疼痛,无呕吐、恶心;2级:有牵拉疼痛感,患者觉得恶心,无呕吐;3级:有明显的牵拉疼痛感,患者呕吐、鼓肠。②镇静状况评估采用OAA/S镇静评分法:5分―正常呼名有正常反应;4分―正常呼名应答迟钝;3分―正常呼名无反应,大声呼名能应答;2分―大声呼名无反应,可抬头、摇头反应;1分―无抬头、摇头应答,伤害性刺激有反应。③术后24h采用双盲法,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统计患者的手术过程回忆情况。无遗忘:能自行正确回忆者;不完全遗忘:经提示,能正确回忆者;完全遗忘:提示后仍不能回忆者。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数据以(χ±s)表示,相关数据进行X2检验、t检验,以P
3讨论
在临床上,为了抑制手术过程中的牵拉疼痛,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常会采取曲马多与芬太尼联合的辅助方案,该方法的缺陷在于,曲马多主要作用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对患者血清张力素系统的作用,缓解疼痛感,但受到药物亲和力较低的因素影响,若对给药剂量的不合理控制,会导致患者机体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用药依赖[3]。咪唑安定是一种苯二氮卓类药物,它能在体内释放亲脂性碱基,具有催眠镇静、抗焦虑、遗忘作用,在手术中,能有效消除患者脑海中麻醉和手术中的不愉快记忆,提高患者满意度[4]。它还具有一定的心肌抑制、外周血管扩张作用,能影响血流动力学,但若用量多大,就可能造成呼吸抑制[5]。芬太尼是强效镇痛药物,使用小剂量的芬太尼,可显著增强镇痛效果,抑制牵拉疼痛。
在本次研究结果表明,Ⅰ组患者用药后,镇静起效时间比Ⅱ组更短(P
参考文献
[1]龚小芳.不同辅助药物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的临床观察[D].广西医科大学,2009.
[2]朱士合.不同辅助药物用于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1,17(4):548-550.
[3]张彭玮,孙哲,延柏文,等.右旋美托咪啶和可乐定在硬膜外麻醉妇科手术中的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5):85-87.
麻醉药物范文6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低浓度罗哌卡因;芬太尼;无痛分娩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alysis of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with low concentration ropivacaine combined with fentanyl in painless childbirth analgesia.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underwent vaginal delivery in 81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4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41 cases,control group patients did not use any analgesic drugs during childbirth,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subarachnoid puncture,using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with low concentration ropivacaine and fentanyl.Observe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analysis of clinical control.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maternal contractions,fetal heart rate,VAS scor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second stage of labor time comparison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ctive period of time, the amou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asphyx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trol group maternal satisfaction 52.5%,maternal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85.4%,observation group maternal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analgesia with low concentration ropivacaine combined with fentanyl in painless childbirth is outstanding 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Ropivacaine;Fentanyl;Painless childbirth
分娩疼痛是分娩^程中常见症状,给产妇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无痛分娩在妇产科中得到实际应用,成为多数产妇的选择[1]。本研究中笔者以81例行阴道分娩的产妇为例,分两组采用对比分析法主要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对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分析,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1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行阴道分娩产妇,所有产妇均知情同意,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现将患者资料整理如下:对照组产妇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7.2±4.1)岁;孕周:36~42w,平均孕周:(39.1±3.3) w;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21例,初高中15例,小学及文盲4例;其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15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3~33岁,平均年龄(27.6±4.5)岁;孕周:37~42 w,平均孕周(39.4±3.6) w;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20例,初高中16例,小学及文盲5例;其中初产妇26例,经产妇15例。所有产妇均符合行阴道分娩的标准,排除神经系统障碍、严重肝肾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造血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文化程度、生育史等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使用任何镇痛药物,观察组产妇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麻醉,具体方法如下:当产妇出现临床征兆时送入产房,指导其保持左侧卧位行硬膜外穿刺,经L2-3椎间隙置入行蛛网膜下穿刺,注入2~3 mg盐酸布比卡因、2~3 μ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 ,待腰硬联合麻醉作用逐渐消退后常规进行硬膜外腔置管,注入3ml 1%盐酸利多卡因。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疼痛指标包括宫缩强度、胎心音、VAS评分(疼痛评分量表,总分10分,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6分:患者存在明显的疼痛并影响睡眠,勉强能够忍受;7~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主要指标: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 采用自制问卷比较两组产妇的满意度,主要从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技能操作水平、产妇的主观感受、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总分100分,满意:>80分,较满意:60-80分,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根据SSPS19.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年龄、性别)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对比 观察组产妇宫缩强度、胎心音、VAS评分均明显由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2.2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对比 对照组产妇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为(225.2±21.1) min、(62.1±20.6) min、(165.4±25.5) ml;观察组产妇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别为(178.4±22.3) min、(55.2±19.1) min、(120.1±23.4) ml。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8,P>0.05),观察组产妇活跃期时间、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7.821、7.965;P
2.3两组产妇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产妇40例,满意12例(30%),较满意9例(22.5%),不M意19例(47.5%),满意度52.5%;观察组产妇41例,满意21例(51.2%),较满意14例(31.4%),不满意6例(14.6%),满意度85.4%。观察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χ2=9.635,P
3 讨论
分娩是人类生殖繁衍的自然生理活动,这个过程中由于子宫收缩会引起剧烈的疼痛,主要集中于下腹部,部分患者也发生在两股内侧或脊柱上面,与月经痛性痉挛相似,只是疼痛程度剧烈明显。在第一产程中,疼痛主要来自子宫收缩和宫颈扩张,疼痛冲动系通过内脏传入纤维与交感神经一并在胸10-腰1节段传入脊髓,属于“内脏痛”,定位很不明确,疼痛主要在下腹部、腰部、有时髋、骶部也会出现牵拉感。在第二产程中,疼痛来自阴道和会肌肉、筋膜、皮肤、皮下组织的伸展、扩张和牵拉的冲动,由会阴神经传入骶2-4脊柱节段,疼痛性质尖锐,定位明确,属于典型“躯体痛”,产妇会出现强烈、不自主的“排便感”。再加之胎儿即将临盆,产妇会出现会阴和外的扩展,除了伴随疼痛感还具有明显的烧灼感,给产妇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身心负担[2]。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上升,人们对分娩的要求不断提高,缓解分娩疼痛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腰硬联合麻醉结合了腰麻、硬膜外麻醉的优势,在分娩得到应用,经试验表明见效快、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性高,可有效缓解分娩疼痛[3]。
在分娩过程中,采用小剂量药物进行腰麻可有效降低对产妇交感神经、肌力的影响,此外产妇清醒可参与分娩,待腰麻作用减弱时可行硬膜外注药维持最低有效浓度,在缓解产妇分娩疼痛的同时也可有效将物对心血管系统、心肌收缩力的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助于产妇缩短产程,促进胎儿顺利降生[4]。其中罗哌卡因、芬太尼是腰硬联合麻醉的常用药物,罗哌卡因属于新型长效的酰胺类局部,可有效分离运动阻滞和感觉阻滞,低浓度使用效果更佳,且对产妇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毒性低,应用价值高。罗哌卡因在临床应用中常联合芬太尼共同使用,能够减少产妇发生寒战等症状,且可有效减少物的使用量,增强麻醉效果,实现最小运动阻滞。本研究中观察组产妇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型腰硬联合麻醉,产妇宫缩强度、胎心音、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硬联合麻醉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对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突出,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群一.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61-162.
[2]焦青玲.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19):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