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公证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土地公证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土地公证书

土地公证书范文1

关键词:市政公路,软土地基,土层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719/14-1279/tu.2015.34.079

0引言

路基时时刻刻都要承受来自路面的所有压力,所以,保证路基建设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打好了地基,才能够方便后续施工工作的进行。如果地基处理不好,就很有可能带来诸如公路裂缝和沉降等严重问题,对社会经济和人身安全造成一定损害。因此,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时,必须要充分结合当地软土地基的各种特征,对其影响因素加以全面分析,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法。

1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要点

1.1路基状况

在对软土地基问题进行处理时,首先要观察软土层,如果软土层比较浅、比较薄,就可以采用表层处理法。而如果其构造物基础非常重要,则需要用开挖换填法。如果软土层较厚,便可适当在表层处理法基础上加入其他方法进行处理。当软土地基的中间有砂层,且砂层的厚度较薄时,便可采用强夯法和表层处理法加以处理。当软土层很厚并且又没有砂层时,其排水距离就会变得更长,因而其固结沉降时间也会变得更长,但其强度并不会因为这些变化而有所增加。所有在这种情况下,大多都采用的是表层排水法。而如果浅层部位所堆积砂层厚度超过4m,且砂层下方为软粘土时,可以采用强夯法开展相应的沉降处理工作,这主要是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其稳定性已经得到了保证,不需要再对其进行处理,所以只需做好相关的沉降处理工作便可。

1.2道路性质

道路对平整度的要求会随着道路等级的升高而升高,显然,其对沉降处理工作的要求也会变得更高。如果道路的等级偏低,则可先铺设一个简易路面,等到沉降处理工作完成之后,再进行正式路面的铺设,这样便能够大大降低公路建设成本。

1.3破坏作用

地基作为市政公路工程的基础,承担着巨大的路面荷载,对市政公路工程的稳定性造成直接影响。但是,软土地基的不可避免性使得施工开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因为软土具有极强的破坏作用。首先,如果在施工时,材料混合比例不合理,就容易使软土地基产生硬化问题。其次,如果施工完成之后,软土地基的路面不能承受雨水冲刷,就会造成侵蚀问题,进而使其紧密性遭到破坏。最后,如果市政公路工程的软土地基不牢固,通车之后,车流量逐渐增大,就很容易导致路基不匀的沉降现象发生。

2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方法

2.1石灰桩加固

在修建时,如果是处于深秋或者冬季这样温度比较低的时期,土壤的整体蒸发速度就会相对变慢,所以,在土基碾压完成之后,就非常有可能出现弹簧现象。而一旦出现这种现象时,碾压工作就必须及时中断,加固石灰桩,进而使土壤的水分含量降低。其所使用石灰桩的直径应当在9cm左右,埋深最低不得小于79cm,各石灰桩之间的间距也不能够小于49cm。在把生石灰灌入至石灰桩的时候,必须要用水泥或粘土将其封闭。此外,为了保证其密封状况的良好性,还需要在这之上覆盖约20cm厚的土壤。在石灰桩加固完成后的第二天,则需要对其表土的湿度加以观察,一旦发现含水量吸纳注减少的状况,就需要对其进行多次碾压,这样便能达到所设计的密实度,然而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雨季。

2.2砂石挤淤

在对市政公路进行施工时,湖塘、河底等积水洼地也是很难避免的,一旦遇见这样的情况,最适用的方法就是挤淤砂石法。该方法可以被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抛石挤淤法,第二类则是砂碎石挤压法。抛石挤淤法通常被用于地下水位相对较高的软土地基当中,软土表层没有硬壳存在、湖塘中的水不易被抽干、石片能够被沉到地表之下并且厚度一定要偏薄,这些都是该方法得以被使用的前提。在利用挤淤砂石法具体实施工作时,还要关注其沉降程度,因为不同的沉降程度会使竣工之后的路堤残留下不同残余量的软土,进而引发沉降不匀的问题。所以,必须要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对施工质量予以高度重视,进而提升市政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某市政公路工程的部分场地就位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其就是采用抛石挤淤法进行施工的。在具体利用抛石挤淤法进行施工时,其抛石的顺序应该是从路堤的中部开始的,再依次向两边展开,以使淤泥从两侧挤出。如图1所示,为该工程抛石挤淤法的实施示意图。当所抛入片石开始露出水面之后,就用重锤将其夯实,也可以用压路机等重型机械将其碾压密实,然后再在上面铺设一层反滤层,并填上土。如果其下卧岩层面有较为明显的横向坡度,那么抛石操作就应该从下卧层高侧向低侧扩展,为增强其稳定性,还应在低侧多抛填一些。该工程施工技术的方案如下所示:填高在5m以下的路基:挖淤、挤淤各1m。填高在5m~10m的路基:挖淤1.5m,挤淤1m。其余参照具体标准进行施工。具体施工工艺:挖淤挤淤碾压换填片石填筑砂砾。具体施工办法如下:每个处治单元都控制在10m~20m这一范围内。在挖淤之前就应该准备好片石,并测好地面高程。将片石码堆在路基软基处的侧面,用挖掘机清除表面的淤泥,将所挖出淤泥暂时堆放在有人处治的控制单元中。用人工投掷的方式进行挤淤,再用重型的压路机对其加以碾压。需要进行人工投掷的片石必须要均匀,其粒径应当控制在5cm~40cm这一范围当中,压路机的强振压力不能低于50t,反复对所加入片石进行碾压,必须要保证压实之后表面没有明显轮迹,且没有弹簧现象发生。碾压完成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换填片石作业。这些填片石都是从之前的挖方中获得,不过要保证其浸水抗压的强度在15MPa以上,将换填片石层层摆铺起来,并用小碎石对缝隙进行填补,然后再用重型的振动压路机对其进行碾压,直至路基稳定。当达到原地面的标高后,在其路基填筑的范围上铺筑一层50cm厚的砂砾层。地下水位上升、渗漏和浸水等原因都会使黄土诱发湿陷病害,所以,需要对路基采取一定防护措施,加设隔水层、防水、散水等都能够有效避免路基的湿陷和沉降。

2.3砂砾垫层或填土置换

部分软土地基的土层比较薄,表土也没有硬壳,还具备两排排水的能力,这个时候就要求对其进行砂砾垫层或是填土置换处理。应用该技术能够使地基和填土之间形成一个排水面。这样一来,一旦软土地基受到填土负载作用,排水面便能迅速排出空隙中的水,进而避免积水破坏软土地基。与此同时,该技术还能够实现对沉降的良好控制,其能够加快软土凝结速度,使其压缩性减弱,进而提升其承载能力。尽管这一方式的可靠性较高,但其成本也不低,所以通常都只是被应用于需要进行清淤回填的项目当中。在整个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对填土的进程加以控制。另外,施工材料的选择也是有要求的,其含砂量不能超过5%,必须保持整洁,一般情况下,都是选择中砂和粗砂,当然也可以选用粒径不超过5cm的天然砂砾。

3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注意事项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当重视如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应当根据市政公路的等级制定,等级越高,而其所选择的处理方式所能够获得的地基强度也就会越高。在施工之前,应当对市政公路路基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选择最为合理的处理技术,进而使得软土地基工程施工质量得以提升,以保证市政公路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其次,要考虑软土土质条件,是粘性土,就采用压实法。是砂性土,则采用挤实砂桩和振动压实这两种办法。同时,还要考虑其地基构成情况,不同的厚薄程度应当选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再次,要考虑周边的环境。市政公路工程的建设必然会给其周边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地下水会发生改变,振动也会发生变化等。所以在对处理技术进行选择时,就需要将周围环境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当中,要尽可能地降低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后,还要保护施工现场原有的建筑物,不能因为要修建市政公路就随意破坏。如果实在不能避免,就应该选取其他更为有效的方式,例如,架桥就是一个极为不错的选择。

4结语

在对市政公路工程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进行选择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该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考察,综合考虑软土地基的各种性质,选择出最为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只要严格按照相关注意事项的要求进行,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定能提升市政公路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唐曙尧.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264-265.

[2]王翔.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213.

[3]任杰.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技术处理要点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4(6):89.

土地公证书范文2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市政工程建设部门担负着建设城市、美化城市环境的重任,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确保城市工程建设的顺利完工,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后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是市政工程建设单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市政工程建设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进而对此项技术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浅谈了笔者的建议和看法。

一、市政工程概述

市政顾名思义是指以城市政府部门为主体作用于客体及其过程,其中客体包括城市的组织建设、城市的设计规划、城市各项建筑设施投入使用后的维护和管理等等。市政工程指的是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其中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建设规划范围内由政府、法人、或公民联合出资建造的公共设施,公共设施一般指城市建设规划区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以及城市道路、连接道路的桥梁(立交桥)、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供水、供气、供暖、园林绿化、环境卫生、道路照明、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城市排水、城市防洪、场地等附属设施。以上的这些设施都是市政工程建设的基本项目内容,也是构建现代化城市的主要元素,更是一个城市和谐发展及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重要支撑,如何加强市政工程建设,使各项城市配套设施建设都能满足现代城市化建设标准,进而为人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必须要提高市政施工技术水平,加大力度对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研究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软土地基概述

软土地基在市政工程建设中一直是令市政工程建设单位头疼的问题,软土地基通常是地基土层孔隙较大,含水量高、压缩性强、承载能力弱,软土地基天然的缺陷给市政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因软土地基存在的天然缺陷引发一些工程地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软土地基承载能力弱,难以承受强度较高的压力,有可能会因高强度压力导致地基遭到整体破坏;二是,沉降量过大。由于软土地基土层孔隙较大,在工程建设中通常会发生地基沉降问题,尤其是不均匀的沉降,经常会在工程建设完工投入使用后不久出现裂缝。三是,压缩性强。由于软体地基压缩性强很容易造成沟槽基坑边坡发生侧向形变,造成边坡发生坍塌或者位移,会影响正常施工或者影响地基周边建筑物及市政管网的安全。四是,软土地基含水量高,承压水会影响基础施工,地下水浮力会破坏基础。基于软土地基的天然性质会对施工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市政建设施工中要针对软土地基的工程项目进行技术处理。

三、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应用

1. 强夯法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强夯法是目前针对软土地基土层孔隙大强而较常用的处理方法。通常是用重锤(10-20 t),重锤和地基的落差保持 10-20 m 的落距,对软土地基施加冲击能量,使软土地基的土体发生系列的物理变化,如土层变的密实、土体排水固结等,进而使地基土体的强度大大提高,此外,强夯法还能有效地提高土层的均匀程度,避免了因地基土层不均匀导致一定范围内的地基发生沉降。工艺流程:清理施工场地杂物并整平――标出首次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起重机到达指定的夯位并使夯锤对准夯点――测量夯前锤顶高程――夯锤起吊至地基夯点 10-20m 高度,夯锤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再次测量锤顶高程――根据软土地基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按照第一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控制标准完成软土地基的所有夯点的夯击――推土机就位,推平夯坑并测量场地高度――根据软土地基的密实程度来确定地基的夯击遍数,待确认软土地基土体密实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最后对场地高程进行测量,全部流程完成。

2. 真空预压法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真空预压法是针对市政道路施工中基于路基不均匀、易发生沉降而采取的技术处理措施。市政道路施工环境较为复杂,造成路基发生沉降进而导致道路质量出现问题的因素较多。具体分析主要是市政道路施工填土过程中有可能会将树根等一些块状有机物填入路基坑,块状物掺杂在土层中会影响土层颗粒的密实性,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掺杂在土层中的块状有机物腐烂,土层中会形成空洞,破坏了路基的密实度。此外,还有部分的市政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道路施工设计要求施工,通常对路基坑采用一次填土压实的方法,而没有采用分层填土压实的方法,致使路基密实度不够造成路基沉降。防治措施:施工时应将软土地基表面铺设厚度为 40-50cm 的砂垫层作为水平排水体,然后在路基土体中打入袋装砂井作为竖向排水体,进而将塑料薄膜铺设在软土地基表面砂垫层上,塑料薄膜四周要用土压实,防止空气进入。真空预压法可有效地避免在路基坑回填土过程中夹杂块状有机物而产生路基沉降。

3.表层处理法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①砂垫层法。砂垫层法就是利用不含任何有机杂质的粗砂、中砂类似的坚硬砂石,然后在软土地基不是非常厚、软土地基的透水性较差的区域,可以在软土地基的表面铺设一层厚度相当的砂垫层,目的就是软土地基因此具备了很好的上部排水固结层面,极大的加快了软土地基的沉降速度,使得软土地基的固结时间缩减很多,操作步骤和过程都非常简单,可行性很高,施工过程中没必要使用大型的专业设备,但是在铺设的时候必须注意砂垫层的均匀性。②表层排水法。这种方法就是说在建筑过程中,依据现场的临时情况,在地面上开挖厚度相当和一定厚度的水沟,利用已经开挖好的水沟让软土地基的地表水在短时间内被排出。地表水被迅速排出,可以降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这一点利于机械设备在地基表面作业。当水沟中的地表水被排除完毕之后,还可以在水沟中回填透水性能非常好的沙砾,方便以后的排水作业。③稳固剂表层处理方法。稳固剂表层处理方法就是说在软弱地基中加入适当的稳定性材料,比如说石灰和水泥等稳定性能很好的外界物质,使得掺杂之后的软土地基的表层地基土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改良,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稳定性能和压缩性能,最终使软土地基完全符合建造房屋工程的各项要求。

4.深层水泥搅拌桩法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深层水泥搅拌桩法是在软土地基的基础之上,通过掺加水泥的方式,利用水泥和粘土之间的化学反应、水泥自身的水化反应等作用力,让粘土和水泥很好的集合在一起,形成需要的桩体,最终和周围的软土混合形成高强度的复合地基,是水泥土搅拌桩中的一种,也称为湿法搅拌法或喷浆搅拌法,该方法对于水泥计量的控制非常准确,所以说最后的桩体质量很好。这一方法适用于含水量非常大、水源渗透性能很差、可生化学反应的厚度达到要求的软土土层。水泥搅拌桩法施工过程非常简单,处理效率很高,处理后的软土地基利用效率高,地基质量非常优秀。但对于含有碎石颗粒的软土地基,由于碎石颗粒可给水泥搅拌桩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压力,通常不采用此方法。

结束语:

总之,在市政工程建设中针对软土地基的工程建设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具体的施工技术,才能确保市政工程建设高质、高效地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土地公证书范文3

【关键词】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进展;不同类型土地;发展趋势

前言:土地资源在人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其利用与开发的水平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中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越来越高,但是在利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使得土地利用缺乏合理性,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土地利用与规划的效益。

一、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分析

空间布局.根据项目区景观格局和限制性因素分析结果,对项目区的各地类进行综合调整和布局,在此基础上进行主要工程的布局,最终确定项目区的总体布局与工程布局。空间布局的具体方法如下。(1)为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强项目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结合项目区内的土壤、水文、社会经济情况等条件,确定项目区土地整治方向。(2)结合景观格局分析结果,提升项目区景观功能,进行格局优化调整,调整耕地、园地、林地布局和规模,提高景观连通度,修复热带台地地区典型的“田、水、路、林、园”的传统景观特色。(3)保留形状规则、面积较大的林地、园地地块,同时将零散分布于田间或对农业生产不利的园地、林地、坟地及荒草地等整治成耕地。(4)结合项目区景观分析结果及土地整治限制性情况,进行整治工程布局,土地平整工程结合项目区土地整治分区图,同时考虑田块的破碎度进行布局;灌溉排水工程结合项目区土地整治主导工程分区图,并应充分利用项目区内原有的灌排设施,尽量利用原有沟渠或对其进行整修,并根据地形规划新的沟渠,以满足灌溉排水要求。(5)结合项目区道路的连通度情况,进行田间道路布局,增强景观连通度,在项目区原有田间道路的基础上调整布置田间道路,减少原有田间道路的占地面积,间道、生产路交错布置,增加道路之间的连通性。(6)其他工程结合主导工程的布局进行布局,并充分考虑项目区的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

二、推动土地整治发展

1、强化土地整治法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是各国推进土地整治的主要做法,也是落实党的全面依法治国决定的必然要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依法推进土地整治有助于规范实施主体行为,平衡不同主体利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当前,土地整治应以组织制定《土地整治条例》为契机,推动建立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解决土地整治立法有效性不足的问题;依法全面履行管理职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加强监督和管理以及建后的管护工作;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拓宽法律援助渠道和途径,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坚持以法治思维推进土地整治,加快树立土地整治法治意识,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2、创新土地整治基本理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基于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科学判断,提出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和修复。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土地整治应坚持不损害农民利益、不破坏农耕文明和不浪费土地资源的基本原则,按照“全域规划、精细设计、综合整治”的要求,将田水路林村等土地整治要素有机结合,以耕地面积增加、耕地质量提高、建设用地总量减少、农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统筹安排农田整治、村庄整治和废弃土地复垦等活动,统筹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保护和恢复自然山水格局,维护土地生态系统整体特征,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3、土地整治目标的综合化。从国外土地整治的实践可见,土地整治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追求的是目标效益最大化。土地整治目标的多元化是土地整治的发展方向,即土地整治目标构成了一个综合的整体,包括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为国家用地进行储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区域发展等。我国开展的土地整治要着眼于长远:一是不能单纯追求数量,要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数量与质量并重,实现农地数量、质量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二是土地整治要与乡村建设相结合,土地整治不单单是为了城市建设,更多地是为了发展农村社会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4、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公众参与效率。推动土地整治公众参与,一是要扩大公众参与群体,二是公众参与要延伸到土地整治的全过程,三要明确公众参与土地整治的参与主体、参与形式、公众参与权限与职责等内容。现阶段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主要群体为行政村书记、社长、村民代表,参与形式主要以分散的个体为主,农民参与效率较低,应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农民自发成立农民协会,形成以协会主席为中心,会员为主体的参与机制,规范公众参与方式,搭建公众参与平台,提高农民参与效率。

5、重视土地整治综合效益,构建区域效益评价体系。随着我国土地整治项目的大量开展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社会、生态、景观效益的重要性,土地整治项目应更加强调土地整治项目的综合效益。积极探索我国不同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加紧建设区域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如平原区土地整治和丘陵区土地整治,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土地整治等,进行指标体系等级划分标准研究,为土地整治项目后效益评价提供依据。由于土地整治效益发挥缓慢,需要时间长,应建立完善的土地整治项目监测体系,摈弃传统的重工程轻管理、重建设轻养护错误思维,准确评价土地整治项目带来的各项效益。

三、土地整治景观美学

土地整治作为调整土地结构、统筹资源配置的方法,对补充耕地数量,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和集约利用度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不可忽视的是,土地整治工程对农业景观有着双重的效应:一方面它可以提升农业景观的整洁度;另一方面,在缺乏生态景观理论和技术指导的时候,土地整治对农业景观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土地整治中,对生态景观建设加以重视是非常必要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视觉美感也是土地整治的目标之一。

土地整治美学评价的内涵:作为土地整治对象,农业景观包括自然因素构成的风景和人类改造自然形成的景象,是人工自然复合系统,因而土地整治评价需同时考虑自然风景评价和人工风景评价。农业景观的美体现在生产性与审美性的结合,农业景观的生产能力是使人产生美感的前提。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和水网密布的桑基鱼塘使人感受到强烈的美感,与其基于农业的生产性和可持续性共同造就的地方特色和地理个性密不可分。农业景观是自然美和形式美的统一,丰富的季相变化、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无不彰显着自然魅力,而自然美又以形式美为基础,可抽象成为农田的色彩、肌理、质地和线条等基础构成要素。

土地整治美学评价对象是农业景观的美学表现形式。对于农业景观而言,除了大众眼里垃圾遍地、水质浑浊、恶臭熏天、喧闹或是杂乱无章等普遍意义的丑陋景观外,并没有绝对的美或不美之分,只是表现形式各有千秋。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要根据各地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土地整理的各项技术标准,建立健全土地整治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实施与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探索建立土地整治数据库和土地整治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刘海楠.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及路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2]冯应斌,杨庆媛.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领域与基本方向[J].农业工程学报,2014,01:175-182.

土地公证书范文4

【关键词】市政工程 软土地基 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市政工程的工程量逐渐增加,由于市政工程施工涉及的专业众多,并且施工时要考虑与项目相关的各种社会因素,一旦处理不好,将影响到工程施工的效率。因此,为了保证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就必须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而市政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就是工程建设中常常遇到的问题。

市政工程施工较为独特,不但涉及的专业种类较多,同时为了保证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工期要求比较紧,在建设的过程中新工程施工和拆迁往往同时进行,为了有效提高市政施工工程的建设施工效率,施工单位要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解决,软土地基处理是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遇见的难点问题之一。因为市政工程需要对土基进行开挖,若遇到地基承载力、抗剪能力较差,或遇到压缩性高、渗透性较小的淤泥、淤泥质土,在这些土层内进行市政工程施工,施工质量难以达到设计要求,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就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加固完成后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改善了地基土的压缩特性,减少了工后沉降,同时还可以防止地基土液化,消除或减少了特殊土的不良工程特性。本文就针对市政工程中软土地基特点,提出了解决市政工程中软土地基问题的有效的施工技术,并针对这些施工技术提出几点监管措施,旨在提高市政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

一、软土地基特点

软土地基具有诸如孔隙比大、含水率高、压缩性大、承载能力极低等缺陷,不能满足市政工程的地基施工,施工完成后的质量也难以保证,所以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是市政工程中的难点之一,也是设计勘察单位应该重点解决的难题。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前,需要做好软土地基处理的准备工作。软土地基常常会引发很多工程地质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1)承载能力极低,难以施工,施工扰动较大会导致整个地基土出现破坏;

(2)沉降量较大,不能满足使用功能,这主要是由于软土压缩性大,施工完成后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道路出现裂缝,地下管线出现断裂等问题;

(3)基坑开挖容易引发沟槽边坡失稳破坏,影响到施工的顺利进行;

(4)软土地基处理需要及时排水,并做好边坡土体的防护,在降水时可能会引发周围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也会影响到周围的地下管网;

(5)地基中的地下水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因为地下承压水会产生浮力,导致管线基础破坏,影响到施工质量。

综上,在市政工程中遇到软土地基应该及时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二、CFG桩复合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简介

市政工程遇到软土地基,通常采用CFG桩进行复合软土地基的处理,其中CFG桩软土路基结构体系主要由基础、CFG桩及土体组成,与建筑软土地基处理形式有点类似,但是道路结构上所承受的荷载一般较小,桩间距较大,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减小路面的沉降。CFG桩复合软土路基具有以下特点:

(1)适用范围广。CFG桩复合软土路基适用于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也适用于箱形基础。可以处理包括粘性土、粉土、砂土、淤泥质土在内的软土地段。从挤密效果来看,CFG桩适用于挤密效果好的地基,也适用于挤密效果较差的地基。

(2)承载能力强。CFG桩长变化范围广,桩长从几米到二十多米均能发挥桩的侧阻力,并且CFG桩能够承担总荷载的40%-75%,使得复合软土路基承载力大大提高,如果天然软土路基的地基承载力较高,可以在上部荷载较小的情况下,降低CFG桩的桩长;有时需要根据承载力要求和土层情况,采取长短桩间隔设置,从而发挥土层的桩端承载力。

(3)桩体排水。在饱和粉土或砂土中采用CFG桩处理软土地基时,成桩的振动会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砂土液化,土体内部产生超静孔隙水压力,这是应该利用CFG桩的优势,利用CFG桩作为一个排水通道,保证孔隙水沿着桩体排到地面,有利于CFG桩桩体的硬化。充分利用CFG桩成桩过程,避免因孔隙水压力消散太慢引起的地面隆起外,还可以提高桩身强度。

(4)路基沉降变形。CFG桩复合软土路基的复合变形模量较大,当处理上部或中部有软弱土层的路基时,应该利用CFG桩桩长变化灵活的优点,将桩端的持力层置于下面较好的上层,这样可以获得较高变形模量的复合软土路基,从而避免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根据大量工程实践证明,采用CFG桩进行有效的软土路基处理,地基沉降可以有效控制在20-50mm。

(5)时间效应。在CFG桩沉管过程中,施工振动会对桩间土产生一定的扰动作用,尤其是高敏感性土,振动会导致土体强度降低或丧失,但是当成桩结束经过一定时间,土体的结构强度会大大提高,桩间土的承载力会有所增加。

三、CFG桩施工技术探讨

1、主要施工机械

CFG桩施工工艺使用的主要机械为步履式长螺旋钻机、混凝土泵、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组等。

2、主要施工工艺

(1)测量定位施工

对钻孔位置进行确定,一般是采用直径30mm的钢管打孔至300mm深,然后向孔内灌入石灰粉,最后插入钢筋进行桩位复核,在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桩孔必须一次性定位,施工过程中不得中断。

(2)钻机就位施工

测量定位完成后,应该检查施工场地,对场地地基土的承载力进行检测,当场地土较软应该增加钻机支腿接地面积,处理完成后,方可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到桩孔处,控制施工场地的坡度,一旦坡度大于30°,应该增加垫木,保证钻机的平衡,钻机垂直塔的垂直度不得大于1%,钻头与钻孔位置偏差不得大于20mm,钻机开机前必须严格检查钻头上的楔形块出料口是否闭合。

(3)钻进成孔施工

钻机在钻进过程中,应该根据土层的变化和钻机动力对钻机的压力、转速和钻进速度进行合理控制,钻进优先采用间歇式的钻进方法,即钻进――空钻――钻进,钻到设计深度后,空载钻洞30-60s,以保证电流稳定,然后停止钻进。

(4)混凝土及泵送施工

对CFG桩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首先应该保证进场原材料的质量,并且对设计配合比进行修正,每罐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控制在90s;搅拌完成的混凝土应该对其和易性、坍落度进行检测,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质量;混凝土搅拌完成后,应该及时进行封顶以保护桩头,混凝土浇筑时遇到地下障碍物应该及时进行处理,以方便搅拌的顺利进行。

四、主要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在施工过程中,有些桩成孔到设计深度,开始泵料时.钻头阀门打不开,无法成桩。经调查钻头阀门打不开有两种原因:一是钻头问题,当钻头加工不合理时,成孔过程中上部的砂粒或小卵石卡死阀门,造成阀门打不开;二是由于桩端落在砂土层,桩端土质具有良好渗透性,导致阀门外的水头压力大于钻杆内混凝土的压力,造成阀门不开。可改用防水钻头或者适当增加桩长,避免阀门打不开的情况发生。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70-90mm,水灰比宜在0.6-0.8之间,桩位需保证准确,其偏差允许值≤150mm,桩身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按顺序跳打施工,向一个方向逐渐推进,以防止地冒,在已成桩的桩顶埋设标尺,观察施工对已成桩的挤压情况,防止已成桩受挤压而断裂并了解地面地冒情况。

五、结束语

基础加固施工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设计、施工等多方面进行着手,才能找到一个有针对性的和更加有效的解决办法,也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以上是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对CFG桩在市政工程路基处理中应用的感受,相信随着人们对CFG桩施工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理论方法的不断完善,将会取得更大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陈旭曙 新技术在市政工程地基加固施工中的应用 中华民居 2011

土地公证书范文5

关键词:农田土地;整治;施工要点

1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规模也在不断的变大,随之而来的是一场耕地和农田亟需进行土地整治改革的运动。加强土地整治工程的施工管理,对资源整合、资金引导都是一种促进作用;然而资源和资金的有效利用很快就会被反馈到推进土地整治进程、提高耕地质量和建设高标准的基本农田上来。农田土地的整治不仅仅是资源上的高效集约化,更是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新农村有序发展上起到了响应国家政策的积极作用,这无疑对于生活在广大农村的绝大部分农民来说是一件切身民意的创造性举动。

2 农田土地整治工程的内容及目的

2.1 农田土地整治工程的内容

农田土地整治内容包括平整田块以及填满坑塘、废弃沟渠等。田块平整作用是有利于机械耕作,且平整后的局部高地更利于田块的灌溉,保证田地灌溉供给量。田块被废弃沟塘和坑塘分割,布局零散。在农田土地整治过程中根据实际项目需要,对无灌溉作用的沟渠、坑塘进行填埋。一般具体包括表土剥离、推土、碾压、表土还原、翻耕等。

2.2 农田整治工程目的

农田土地平整治的目的是便于项目的机械化耕作,提高机械效率、提升机耕质量,便于农田灌溉,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及土质的需求以期达到高产、稳产、良产的要求。农田土地整治是一个土方填挖和调配的过程,作为土地整理的最基本工程,是实现其他工程的先决条件。

3 农田土地整治的施工要点

3.1 农田土地整治步骤

农田土地平整的主要工作是在平整区挖填方并将它压实。这一过程直接影响着田块的质量。

其步骤主要分为两大部分:(1)施工单位必须在监理田块平整前,依据相关规划设计和田块现状,制定挖填方施工计划并提交给监理项目部审核。并估算挖填方量,尽量做到同一块田地挖填方综合平衡。挖方及土方运移前,为了保证技术过关,施工技术人员会向现场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并依次检查土方运移计划及行走路线、施工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以及资质、安全措施、现场警示标志设置等。(2)实施过程监理就地平整施工程序是高挖低填、边填边压、分层碾压。在平整与碾压的同时进行平整度、高程校核,确保格田最大高差比平均高差小±50毫米。

3.2 农田土地整治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要点1、施工基本程序:先对地上附着物如宅基地、牲口棚、井房、晒场、农机具棚、砂石路等进行清除;其次对表土进行剥离;再次进行客土回填;最终完成土方平整、工程施工。

要点2、土地整治前期准备工作:使用大型机械以翻一遍、重耙三遍、轻耙三遍的作业方式进行耕地,同时旋犁深松耕作层,把地块分隔开来进行规整,以期达到播种状态。

要点3、施工测量:测量作为施工的前提条件,能够保证那些范围较大的、结构较复杂的工程的质量和工期。作为精确布置平面位置和量测结构尺寸的唯一方法,保证测量点线的准确性就是施工工作安全进行的一种保障。

要点4、土地平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填土平沟,要点是要分层填。原因是用来填的土质有机含量低,一般是宅基地的废弃土,没有营养且不利于作物生长。二是坑洼地排水,要点是明沟排水、水泵抽水,用挖沟机挖排水沟,把水排到已经挖好的排水渠内,或者用污水泵把水抽干,然后再进行填土平沟。

要点5、机械翻耕:机械翻耕原理是使用重耙疏松已经板结的土壤。经过几十年的自身压力,土地早已使土壤板结,使得耕作难以进行、作物难以生长。具体操作方法是用东方红802推土机带五骅犁一起作业,翻土深度达到20到25厘米,为防止跑墒,深松后及时进行起垅,达到压后10厘米深土层土壤容重为1.3g/平方厘米。

4 农田土地整治工程措施

农田土地整治工程的施行必须重新认识政府、农民的角色。传统的政府做法是利用行政手段组织农民搞农田水利,现今政府应该改变手段把抓规划、资金扶持、技术服务、质量监督等作为重点;作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主角,农民应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响应项目申报、建设和管理。

4.1 加大小型农田的建设力度,同时投入更多人力物力

农田水利设施是一个需要大量的资金与技术的庞大系统工程,在一些贫困山区、经济条件较弱的村庄,由于当地政府无法承担水利建设的资金,这就要求国家采取水利工程扶助资金的形式来保证农村水利的建设。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代表的是农业的命脉,是改善农民生活和保障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国家和各级政府应积极把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基础上来。

4.2 利用民间融资力度来吸引社会资本用于农田水利的基础设施建设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仅需要政府投入,更要向民营资本开放,拓宽投资融资渠道。首要的是按照“谁建设、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民营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农田水利工程。制定减免税费、投资融资和财政扶持政策来保护社会投资的合法权益,为民营资本进入农田水利建设市场创造公平优惠的投资环境。

4.3 在监理水利工程施工上引入多方质量监督机制

对所需重要节水灌溉设备与材料进行质量监督,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工程建设环节。选取责任心强、办事公道、威信高的干部或村民作为农民监督员。

4.4 建立农民自主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良性

充分发挥农民自主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改进技术手段,对项目区灌溉井加防盗工程。

4.5 加强建设农村水利技术服务体系

科技的发展推动水利建设,完好体系保证科技推行。在实地项目中,除了要认真做好节水灌溉,更要积极做好有限灌溉技术的研究,加大严重超产区部分水浇地改为半旱地或旱地的技术储备,减少对灌溉依赖。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家要达到管控耕地的数量、施行对质量监督和生态管护的目标,促进粮食、经济和生态安全,需大力推进农地整治、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本文以农田土地整治要点出发,重点论述在施工中该如何保证项目在利民基础上安全施行。事实中,任何一项工程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质量的优劣,农田土地整治也一样。要确保修建一个优质工程就必须具备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农田土地整治作为一项服务于农民的人造工程,其具有一般建设工程的属性,也具备了一般建设工程容易出现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农村土地整治的建设与管理,先规划后施工,从施工管理的观念、模式以及具体的实施措施入手,不断地提高项目施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使农村基层土地整治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保证。我们只有了解了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问题才能找到措施进而能够合理的安排和布局,为未来城市规划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张伟.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施工管理[J].世界家苑,2012.

[2]詹云鹏.农田土地整治工程施工要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

土地公证书范文6

关键词: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加固处理

在我国交通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时代,市政路桥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施工质量安全等级要求逐渐增高,这就对路桥工程结构基础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市政路桥工程地基处理施工阶段,地基含水量超出正常的范围,造成地基土质呈软土性状,使得地基承载能力大大降低,从而给市政路桥工程基础施工增加了难度。为了避免路桥工程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一定的处理,例如换填良土、深层排水、地表排水、搅拌桩等。本文主要根据作者多年施工经验,总结对市政路桥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措施做简要的阐述。

1软土地基的性能分析

众所周知,地基基础是任何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若其基础施工质量不达标,其上部结构的承载能力则得不到有效地支撑。市政路桥工程也不例外,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是工程施工中难点之一。软土路基即地质水文中含水量严重超出正常的范围,地基土的抗剪强度较小,且承载能力较弱。

1.1软土地基的特点

根据作者多年的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经验可知,软土路基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共性:第一,土颗粒之间的透水性能较弱,从而导致在软土地基中,对水分的保持性较高,从而造成土质含水量严重超出工程应用范围;第二,软土地基土体之间的可压缩性较高,由于软土地基土颗粒之间的空隙较大,这就导致软土地基之间的可压缩性较高。在实际工程中,如果对软土地基加固处理不到位,很可能导致在工程后期使用阶段,导致地基在上部结构的作用下,地基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现象;第三,软土地基的触变特性,即软土地基在未承担其他作用时,其主要变现为固态,如果其在承受外界作用,可能会导致地基土质呈流动状态,从而不仅造成地基承载能力大大下降,还会导致上部结构出现断层、裂缝;第四,土质不均匀,在软土地基的土质中,其颗粒分布不均匀,这就导致在地基承受上部荷载时,其地基的沉降值变现出不均匀状态。

2市政路桥施工中出现软土地基的基本思路

2.1因地制宜

在进行软土地基加固处理中,由于不同地区的软土地基的局部特征表现不一致,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地区采取相互适应的处理方式,例如,在黏性土地区可以采用辗压夯实的处理办法,在软基加固处理中,最大限度减少对地基的扰动破坏,以确保原地基的完整性;而针对砂性土之,为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可以采用挤密或者压实的处理技术,以提高软土路基的抗流动性。同时,还需要根据软土地基的含水量、深度、厚度等采取合适的加固方式,例如,若是表层软基,可以采用换填技术。

2.2根据市政道路要求处理

在软基处理中,同时需要根据市政路桥的等级选择合适的加固方式,例如工程建设等级较高,可以采用加固效果好,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强的处理方式,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小后期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

3市政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在现代市政路桥工程基础施工中,需要非常重视软土地基的治理问题。根据笔者多年施工经验可知,软土地基施工的治理加固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3.1换填土处理技术

在市政路桥软土地基处理施工中,采用换填良土施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土体的含水量,且增加土体之间的可塑性。换填土处理施工技术,主要是从其他地区挖较好的土质,换填到软土地区,从而实现土质改良的效果。在换填土处理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选取换填土时,需要对良土进行检测,确保土质满足换填要求;第二,软土的挖除深度需要设计部门给出准确的数值,以最大限度实现软土换填的效果;第三,在填筑时,需要分层进行填筑,并分层压实,以提高市政路桥地基的承载能力。

3.2排水技术

在表层排水法施工中首先,需要布置沟槽。在布置沟槽时,需要根据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现场的地形进行布设沟槽,沟槽开挖深度需要根据地下水位、土质形状等合理确定,确保软基周围的水分通过沟槽排出。根据研究表面,若软土地基中含水量较高,则需要加密沟槽的数量,从而提高软土排水效果,减少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此外,在开挖沟槽时,需要根据排水量要求设置沟槽宽度,其宽度约为0.5m,深度宜在0.5~1.0m内,在填土前,需要在沟槽底部回填透水性较好的集料,从而形成盲沟,提高排水效果。

3.3粉喷桩技术

在重大桥梁建设时,若地基基础呈现软土特征,则需要采取有效地处理措施,以加固地基的承载特性。根据工程施工经验可知,多采用粉喷桩加固施工技术作为路桥工程软基处理方法。在粉喷桩施工中,首先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地质勘查,准确掌握软土的基本信息,并根据地质和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选择合适的粉喷桩处理方案,如粉喷桩布置位置、加固处理的深度等。然后在粉喷桩顶部铺设土质较良的黏土或砂土等,从而确保地基场地保持充足的承载能力和平整度。

3.4强夯法施工技术

在市政路桥工程基础施工中,可以采取强夯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在强夯法加固施工中,需要先深后浅的加固方式,待改造加固完成软土地基后,再用大型推土机对强夯区域进行填平处理。在市政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施工完成后,需要采取有效地检测方式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质量检测,若检测得到上层的土质密实度不大于下层的土质,则表明强夯加固方法不满足要求。

3.5加载压实处理

采用加载压实的软基处理方法,其施工简便可行。其主要是人为的在软基上增加重物,增加地表的负重,对软基进行压缩,从而使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但是根据实际工程施工经验可知,仅依靠重物加载,无法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一般配合其他加固施工技术,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例如,地表加载配合地下降水措施,以快速实现地基承载能力的提升,

3.6挤密技术

在软基处理中,还可采用挤密的方式,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例如,可以在桩基间采取增加土体的强度,其中,桩间加固材料可以分为砂土和素土两种,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特征,选择合适的加固方式。例如,采用素土加固称为土桩挤密法,而采用灰土作为桩间挤密材料,则称为灰土挤密法,且根据作者经验,该主要应用于厚度较大的湿陷性黄土区域。

4结论

综上所示,为了提高市政路桥建设质量,需要加强对软基的处理,采取适宜的加固处理方法,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增强地基的稳定性,为路桥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做基础。

作者:梁玮 单位:广州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史春.市政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与控制方法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5(11).

[2]李嵩.市政路桥工程的路基路面压实技术实践应用[J].建筑知识,2015(12).

上一篇贷款公证书

下一篇赠与公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