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童年摘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童年摘抄范文1
[关键词]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老年性白内障;对比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5(b)-005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different operations (small incision non-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extraction and phacoemulsification for cataract surgery) in treatment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cataract. Methods 131 case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cataract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to December 2016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65 cases applied the (small incision non-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extrac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ith 66 cases applied the phacoemulsification for cataract surgery, and the eye pressure changes before operation and at 2,12,24,48 h after operation, postoperative vision recovery situa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situ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postoperative vision recovery situ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ye pressures at 2,12,24,48 h after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16.81±4.33), (25.11±14.71), (19.91±3.98), (13.99±3.47)mmHg vs (19.14±4.01)mmHg, (28.02±4.02), (24.02±3.79), (13.76±4.22)mmHg](P
[Key words] Small incision non-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extraction; Phacoemulsification for cataract surgery; Senile patients with cataract;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老年群体是白内障高发性群体,随着年龄逐渐增大,白内障的发病率也同比增高,主要由于如身体机能老化、局部营养障碍、免疫功能与代谢功能异常、遗传等因素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最终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发生浑浊,形成白内障症状[1]。其临床表现一般为单侧或双侧性,两只眼同时发病会有先后顺序,视力随病状加重逐渐减退,经常出现眩光感或单眼复视,由于晶体皮质浑浊导致晶状体不同部位屈光力不同,出现近视度数逐渐增加,视物模糊等症状[2]。目前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主要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两中术式,随着应用临床的普及度越来越高,相关调查证实两种术式对于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具有显著疗效[3],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6―12月该院收治的131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术前、后各时间点眼压变化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131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该研究经院内伦理会批准及患者与其家属知情并同意;纳入该研究的患者经入院检查均证实为单眼白内障患者;排除标准为:心功能不全者、合并有视网膜、眼膜及玻璃体等病变者、器质病变者、既往有眼部手术史者、高度近视者、精神病患者。该研究的131例白内障患者中:观察组65例,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58~80岁,平均年龄(67.8±6.8)岁,术前行视力检查:14例光感≤0.04,20例光感0.04~0.09,31例光感0.1~0.3,术前晶状体核硬度LOCSⅡ系统分级[4]:16例Ⅱ级患者,18例Ⅲ级患者,27例Ⅳ级患者,4例Ⅴ级患者;对照组66例,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57~80岁,平均年龄(68.1±6.3)岁,术前行视力检查:10例光感≤0.04,23例光感0.04~0.09,33例光感0.1~0.3;术前晶状体核硬度LOCSⅡ系统分级:11例Ⅱ级患者,21例Ⅲ级患者,29例Ⅳ级患者,5例Ⅴ级患者。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前均进行全面常规检查,术前3 d给予美多丽(1 mL:托呲卡胺5 mg,盐酸去氧肾上腺素5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10007)或抗生素滴眼进行散瞳。术前对患者眼睫毛进行清理,冲洗患眼球、泪道、结膜囊;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根据患者病状及程度,使用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行表面麻醉或球结膜下局部麻醉,待麻醉起效果后,距离角膜缘正上方2 mm处,实施反眉形虹膜隧道切口,将晶状体内实施环形撕囊,后进行水分离,注入黏弹剂保护角膜内层皮,后以双管针注入吸皮质,将折叠的人工晶体置入角膜切口行密封,最后将妥布霉素注入眼结膜下,包扎;对照组患者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据患者病状及程度,使用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行表面麻醉或球结膜下局部麻醉,待麻醉起效果后,距离角膜2点位置实施3.5 mm穿刺刀进行穿刺,以15°穿刺刀在角膜缘行透明角膜辅助切口,将黏弹剂注入行连续环形撕囊,后进行水分离,实施劈核法粉碎病变晶状体,将其吸出,后置入人工晶体,将折叠的人工晶体置入角膜切口行密封,最后将妥布霉素注入眼结膜下,使用眼垫覆盖。术后对两组患者均行抗感染消炎治疗。
1.3 观察指标
使用BT18CT-80眼压测定仪器[5],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2、12、24、48 h眼压变化情况,测定值以连续3次的平均值时间点为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院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变化情况,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前眼压水平比较(P>0.05),术后两组患者2、12、24 h眼压变化情况比较(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手术后不良反应对比,见表2。
3 讨论
白内障在临床是老年性常发病与多发病,随着社会老龄化人群增长,白内障也成了临床常见病状,相关研究[6]显示视觉功能恢复的情况与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社会活动进步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由于目前临床中缺乏特异性有效药物,临床中目前以手术为主要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治疗手段,随着近几年微创技术逐渐完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治疗白内障中具有疗效显著、视力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较少等优势,同样在刘明[8]的研究表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比,具有术后组织受创小、并发症少等优点,这与该研究结果一致。
该研究中对两种术式分组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其疗效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将其结果统计对比,从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术后2、12、24、48 h眼压分别为(16.81±4.33)、(25.11±14.71)、(19.91±3.98)、(13.99±3.47)mmHg明@低于对照组眼压(19.14±4.01)、(28.02±4.02)、(24.02±3.79)、(13.76±4.22)mmHg,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较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临床疗效更佳,具有围术期眼压升高慢,术后视力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等优势,因此,该研究认为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飞.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57-58.
[2] 田联玉.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14):68-69.
[3] 温锦炬.白内障非超乳小切口与超乳摘除术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0):145-146.
[4] 张新丽. 小切口与超声乳化术在硬核白内障治疗中的临床对照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6(17):13-15.
[5] 刘健伟. 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早期双眼视觉的恢复[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6):94-95.
[6] 李彬.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高龄白内障的疗效比较[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8(55):104-105.
[7] 刘明,陈B.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2):33-34.
童年摘抄范文2
学生阅读包括课内和课外两个部分。2012年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保证学生在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的完成。
一、营造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好的环境氛围总是给人耳濡目染的熏陶,读书也一样。要让学生搜集名言警句、名人故事,在班级或学校的故事会上朗读和演讲。将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张贴于教室墙壁、写入班级墙报,同时建立班级图书角,使学生时时处处都可以感受到阅读的重要,从心底爱上阅读。对学生每周的阅读摘抄进行检查,在班上让学生朗读阅读感言。每周评选“阅读之星”,在校园报上选登学生阅读感言,让学生体验成功,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推荐材料,拓展阅读范围
(1)整本书的推荐阅读。一是学段推荐。根据课标对各学段阅读的要求,集合社区、学校、班级和学生个人的图书资源,向学生推荐著名儿童文学家杨红樱、曹文轩、黑柳彻子等的作品。把推荐书目印发到每个学生手中,让学生选择性阅读。二是学期推荐。根据每期教材中的名著单元向学生推荐经典。例如,由《武松打虎》推荐《水浒传》,由《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推荐《西游记》等。
(2)诗文段的推荐阅读。一是古诗词。将课标中规定必背的70首古诗词印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每周选一至二首督促背诵。二是单元阅读。按单元主题推荐阅读文章。如教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真诚的心”时,让学生阅读有关诚实的文章、名言及名家故事。三是课前课后阅读。课前鼓励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自主选择阅读作者介绍、文章历史背景、文中人物故事的相关文章材料。课后补充阅读课堂上学生认识不全或有疑问的地方。例如,学《凡卡》一文时,就让学生去读俄国同时代作品高尔基的《童年》。四是积少成多阅读。百花园中的 “积少成多”,除教材熟记外,鼓励学生积累类似内容。像以上这样将课内外阅读链接起来,使学生不仅有内容读,还做到了有目的地读,自觉自愿地读。
三、教给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1)传授阅读方法。“得法于课内,彰显于课外。”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方法,让其在课外阅读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写人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品味,品析人物之美、感悟作品之美。例如,教学《孔明借箭》时,可以从教材中人物的对话、神态的描写去品析人物、去品味语言。从鲁肃的“惊”、孔明的“笑”品味作品语言之美,品析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对写事写活动的文章,抓住场面、细节描写,感受场面的激烈、细节的精彩。对散文、诗歌、儿歌的教学,要创设情境、想象意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感悟作品语言的经典之美。还要抓住文章的构思、布局读文章。如抓《永远的歌声》首尾照应、点明主题的写法,让学生感悟文章结构之美,品味作品的语言意境之美。学生将课内阅读中学到的方法,灵活地运用于课外阅读,同时,把课外阅读到的材料加以整合,不仅提高了课外阅读质量,还能很好地服务课堂,提高课堂阅读的质量。如:教学《十年后的礼物》,让学生在课前做链接阅读,在理解礼物的珍贵时,不仅从文段中理解到四个理由,还联系上下文找到了两个理由:这是达格妮苦等了十年的礼物;这也是她对生活失望时意外收到的礼物。有学生读了原文《一篮枞果》后说:这是格里格去世一个月后,达格妮收到的礼物。后三个理由一个比一个精彩,这都是学生课内外阅读链接的成果。
(2)教会做笔记。新课标提倡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做笔记的方法。其一,勾画、批注。教学生在语言精彩处、印象深刻处做出勾画,并批注自己的感触。其二,摘抄。课内教学时把文中用得好的词语补在词语花篮中,将写得好的句子摘抄下来。课外阅读时,把借阅的阅读材料中的佳词妙句也摘抄在笔记本上。其三,写感言。将自己对文章认识、有启发的内容和值得自己借鉴学习的地方写下来。“拓读于课外,得益于课内”。教给学生读书和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后,既可以让学生时常玩味于精彩的语言之中,也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感悟文章的主旨,有效地将课内外阅读链接起来,大大提高阅读的质量。
四、检查落实,增强阅读效果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半途而废。学生在家,请家长督促。学生在校,每周检查摘抄感言,要求学生读、抄、感一体。同时,安排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如周三经典阅读、周五自由阅读、周一展示、佳作欣赏等。另外组织一些演讲、故事会等,学生在活动中各显其能,充分展示自己阅读的收获与快乐,都能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童年摘抄范文3
有很多老师认为低年级的作文教学是从三年级开始,先培养孩子们写一些小短文,等到学到一些方法后,便开始学习写小作文,其实这样的文章内容写出来不真实、单调且枯燥。很少见到一些亲切、真实、自然和童真的作文。总之,我觉得孩子们写的作文缺乏真实性和童真性,大多都是自己胡编乱造的。我觉得要想写好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造句要有新颖
小学作文就应从一年级抓起,老师在教学生字时,还要求孩子们用词语造句,养成“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识字习惯,为说一句完整的话和句子打下了基础。开始时,孩子们说的句子都很普通,针对这种情况,我鼓励他们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这样既活跃了孩子们的思维,也培养了他们的说话能力。
二、摘抄好词好句
摘抄好词好句,也是为了写好作文打下基础。如老师让孩子们用一个词语形容“这里的空气很好”,如果孩子们平时没有积累好词好句,他们肯定不知道。如果孩子们把课文中学过的“新鲜的空气”摘抄下来,记一记,孩子们会很快回答:“这里有新鲜的空气。”所以,平时一定要养成孩子们积累好词好句的好习惯。
三、平时要丰富孩子们的生活
现在,老师们都把成绩看得很重要,都拼命地找其他学科来上语文、数学和英语。孩子们的成绩虽然得到了提高,一学期下来,孩子们却不会唱几首歌,不会画几幅漂亮的画。每天只看见孩子们在教室里拼命地写啊、读啊!但只要孩子们知道有一节课不是上语文、数学或英语,你一定能听到孩子们异口同声地欢呼声:“好啊,好啊!”出现这些画面,老师们不应该反思一下吗?虽然孩子们的成绩得到了提升,但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变得枯燥无味。上作文课时,老师们只知道安排孩子们写这样、写那样,如写“有趣的事”,他们该写什么呢?每天都做同样的事,有什么新鲜的、有趣的事可写呢?现在,我国提倡的是素质教育,老师们不应该占用孩子们其他学科的时间,要让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平时,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如画画比赛、讲故事比赛等。这些都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让孩子们的童年过得多姿多彩。
四、多读多说
从低年级起,就要培养孩子们爱看书的好习惯。针对低年级可以借助拼音来读,也可以让大人读给孩子们听,这样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孩子们不光要多看,还要让他们多说。如学了《乌鸦和狐狸》这篇文章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每一位学生说的都不一样。为了让学生的作文百花齐放,我们就要像这样培养孩子们独特的看法。一开始会说狐狸是个坏家伙,乌鸦是个笨家伙。随后,我尽量启发他们往多角度想,想到什么说什么。一个孩子说:“如果我是乌鸦,我一定不会相信狐狸的话。”另一个孩子说:“如果我是乌鸦,我一定会分一半跟狐狸吃,因为狐狸有困难我就应该帮助它。”这些想法很有独特性,和生活也紧密联系着。大人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这样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为作文在题材上具有儿童的情趣打下基础。
童年摘抄范文4
一、明确阅读的意义
研究表明,每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余秋雨先生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青少年正处在认知世界形成、人文素质养成的重要时期,阅读,尤其是阅读经典名著,对他们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于是我便利用班会课、家长会、飞信平台等一切可能的方式向学生、家长宣传读书对人健康的巨大作用,力求形成教师鼓励、家长支持、学生感兴趣的局面。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由于时代的隔阂,学生普遍对名著缺乏了解,缺乏亲近感。当今文化信息来源渠道多且快捷,多数学生沉迷于网络、电视,倾向于文化快餐,即便为了考试,他们也乐于接受各类“名著速读本”,对原著没胃口,因此,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热情,是促使学生搞好阅读的关键。我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
第一,将节选自名著的课文讲得精彩生动,利用它们吊起学生阅读原著的胃口。例如,笔者在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发现学生对生机盎然的百草园充满向往之情,对能讲美女蛇故事的阿长产生极大的好奇,我顺势对学生说:“这篇课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要想知道鲁迅更多的童年趣事,要想了解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阅读原著。”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到名著面前,使他们对作品有一种向往和期待,读起来自然就有亲近感。
第二,要善于营造阅读名著的氛围。比如,我开展了语文课前三分钟“推荐活动”,每堂语文课前,由一名同学向全班推荐名著的经典片段或一位名作家,并写出百字左右的推荐语参与评比,每周组织学生选出一名优胜者的文章,贴在班级宣传栏供全班阅读。
第三,运用新型资源有效地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读书时间”等节目,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都可以用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制定阅读计划
(一)阅读书目的确定
第一学期我要求学生在阅读《朝花夕拾》、《繁星 春水》的基础上,再阅读《少年维特的烦恼》和一部自己选择的名著;第二学期我让他们先阅读《童年》、《昆虫记》,然后阅读《在人间》、《小王子》,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自行安排其他书目。
(二)阅读时间的安排
1、每早10分钟
我给同学们提出要求:每天7点至7点10分诵读名著经典,这不仅保障了课前纪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每天初始即享受一顿文学美餐,既陶冶了情操,也净化了心灵。
2、每周一节课
我们初一的语文课较多,我于学期初始明确每周三的下午第一节课为阅读课,规定学生必须准备好课本推荐名著或其他课外名著,在课堂上集中阅读。
3、每晚一刻钟
学生从完成作业到正式入睡总有一个时间过程,我便给学生讲古人读书“三上”的故事,鼓励并要求学生要读“枕上书”,能够充分利用睡前一刻钟培养读书习惯,增长见识,扩大视野。
四、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读名著就是在发现。钱理群先生说过“对作品所描绘的已知未知世界在于发现和开掘”。为了提高阅读质量,切实让读书起到丰富见识、扩大视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他们予以指导:
1、诵读
名著中有优美的描写,精彩的对话,睿智的思辨,我要求学生划出这些片段,每天早上利用课前10分钟大声朗读,对于特别感兴趣的语段最好能够背诵,在诵读中品味语言的魅力,感受情感的美好,领悟到深刻的道理,丰富了语言的积累,提升了文学的素养。
2、批注
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个心灵高尚的人“对话”,如果读书总是泛泛而看,这一对话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之我便在阅读课时要求学生手不离笔,对于书中精彩的语言,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人生哲理随时在旁边写些点评、感悟。也可对书中相关内容提些疑问,以使这一对话过程更深入,更有成效。
3、摘抄
我鼓励学生读书养成摘抄的习惯,每个人准备一个摘抄本,只要条件允许就随时把书中精彩的句段,相关的知识等摘抄下来并定期回读,整理,形成一定的体系,对于部分内容还可做成读书卡片。
五、成果展示,享受读书的快乐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阅读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一年来,我集中安排了以下成果展示活动:
1、背诵比赛
我常组织诵读比赛,让每自然小组推荐三名同学,精选平时诵读的语段参加比赛,并邀请相关任课老师做评委。参赛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打动了老师,更感染了每一位同学,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向他们学习,更多更好地背诵那些优美的、感人的、启迪人生的文字。
2、“读书伴我成长”交流会
我让同学买回顾自己半年来都读了哪些书,这些书对自己的情操,品质,意志都产生了那些有益的影响,然后每位同学准备一个两分半钟的发言,交流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书对于自己成长的巨大作用,这既是对自己读书活动阶段性小结,也是对其他同学一次深刻的启示。
3、成绩展览
我借用了学校的橱窗,精选了同学们较好的读书摘录,批注,读书卡片在校园把学生的读书成果对全年级同学展示,让我们的同学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自豪感,为下面的读书活动注入了无穷的动力。
4、开展“我来品说书中的人物”活动
童年摘抄范文5
刘铁芳先生在“是语文课本,还是伦理读本”这一章节中指出,我们应该选择优美、活泼的、生气盎然的,适合儿童阅读的文章推荐给孩子;不应该将语文教学变成思想品德教育,不能过早地让伦理取代童趣。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如果把课外阅读目标定位很高,把课外阅读处理得像课堂教学一样,有要求,有目标,规定读什么书,读完以后要么背诵名段佳句,要么写心得笔记,要么摘抄警言妙句,让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去读书,这样的读书有何乐可谈?假设某位老师硬性规定自己的学生一定读多少本书,读什么书;或每天一定要摘抄多少名言佳句,这种只求“量”不求“质”的做法,只会扼杀课外阅读的兴趣,摧残阅读的个性,课外阅读将成了学生课外负担。阅读的数量固然重要,但只一味追求数量不求质量,通过课外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课外阅读是自由阅读,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使学生心之所至,自我怡乐。
刘铁芳先生特别在文章中提到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他强调,知识和故事是教育中两个并行的要素,一个让我们获得对世界与自我的认识,另一个则凭借真实可感的生命跌宕起伏来抚慰作为听者的我们的生命。
童年摘抄范文6
确定阅读标准和阅读方向
2014年底,在寒假之前,笔者与学生们就设定《童年》这本书读完时应该达到的标准,特别是对活动时间节点的明确。这样就确保了在实施过程中目标一致、方向明确,所有学生都清楚了解到每个阶段各自应该做哪些工作,相互之间该怎样配合,以及阅读过程中可能要遇到的困难,如何避免发生此类问题及遇到后如何应对。最后,把这些内容形成文字方案,在班级群里。
假期初读:浏览为主
首先,要求学生查看目录,明确全书共有多少章,每章大概多少页;然后,估计自己每天大概能读多长时间,读多少页;最后,综合多数学生的意见,设定每天的最低限额,要求学生最好以章为单位,制作阅读时间自查表,统计假期每人每天的阅读进度。这样,既方便学生对自己阅读节奏的控制,也便于返校时,老师对阅读任务的监控,阅读效果把握。同时,发动家长在假期里跟踪监督进度和阅读效果,确保名著阅读的质量,不止于流于形式。
开读之前,结合初一上学期专题讲座《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所得,一起复习读书的众多方法,如精彩和重点部分精读、其他内容略读等。同时提出了三个“强调”:强调闹中取静,强调独有所见,强调心到收到。教师的指导集中在《童年》的导读、介绍作者情况和书的影响上。根据《童年》一书的特点,笔者的跟踪形式和反馈主要是对读书笔记的检查。假期读书笔记的类型包括:知识表格、故事梗概、摘抄片段、读后感。一章一得,每篇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
开学审读:分组承包,阅读展示
根据《童年》的行文脉络和故事场景转换的节奏,可把全书13个章节分为3个模块:①第一章,是写去外祖父家的原因和经过;②第二章至第七章,写外祖父和孩子分家前老房子发生的故事;③第八章至第十三章,写阿廖沙在外祖父新买的房子里发生的故事。其中,第二、三模块可根据阿廖沙的经历再细分为“小茨冈专题”“不同的上帝专题”“染坊失火专题”“好事情专题”“三个小伙伴专题”等8个专题。在对学生假期名著阅读完成质量检测和《童年》知识点考核成绩评定的情况下,把全班分为8个小组,然后抽签决定承包的专题,同时组织学生创建展示流程和设计评价标准。
分组承包任务完后,大约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这一时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审读所负责的专题,全面概括,细节研读,集小组之力钻研专题,补充扩充相关的课外阅读,准备展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学生创制阅读展示流程和评价标准,并让所有同学明白评价标准的使用方法,确保流程顺畅,程序公平,评价合理。
从2015年4月中旬开始阅读展示,然后小组互评,提出修改意见;由于各有不同的思考和不同的观点,笔者为学生们创设了小辩论的机会,激发了大家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课下复习阅读,进而深刻体会文本内涵。老师的引导和总评,主要话题集中在小组活动中优缺点、提出活动改善的方向上,不做总结性的概述,而做有深度问题的提出者、对权威观点的怀疑者。
重点研读,考核阅读效果
进入2015年5月中下旬,迫于期末考试的临近,我们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对历年中考试卷中对《童年》考核的形式和范围的研究,提出了重点章节重点研修、考核形式多样化,确保人人有发展。因为课内的名著常常会面临考试的检验,所以,笔者鼓励学生自己参考设计题目,然后招标高质量的内容重组,把学生的名字备注在被征用的题后面。这样,他们会更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名著,也能够减少对名著阅读的抵触心理。面向个体的方法:鼓励擅长朗读的学生,以微信的形式发送语音;鼓励擅长画画的学生,给重点章节配系列插图;擅长写作的学生,可以就重点章节创作剧本、影视脚本等,并第一时间反馈给大家。面向群体的方法:办专题的手抄报,如“我与阿廖沙对话”“初到祖父家的阿廖沙”“我眼中的小茨冈”“眼中的上帝”等专题;写读后感;写作竞赛;片段剧表演;经典故事情节演讲等。
此外,利用初中生普遍勃发的个体意识,尤其是在意其他学生的评价这一心理特点,开展了“每周新知,与你分享”活动,不仅可以强化展示同学的阅读兴趣,提升其自信心,而且还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好奇心,引领他们在书籍中探宝。同时,笔者通过审阅学生的读书笔记,把学生的佳作推上班级博客、校刊、校报以及班级外墙展示等,督促、检查学生的阅读。这样,一批批高质量的读书笔记,一张张设计精美的思维导图,一次次意气风发的精彩演讲,让教师们坚信:给了学生机会,他们反馈就可能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