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仑美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仑美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仑美焕范文1

车出镇江东门,又一路东行。半小时后,东北方向,半天之上,山影隐约。渐渐又见峰影之上,还有一线塔影。本地的同行者说,那就是山了。由于来得早,晨雾未散,又是远望,山就多了几分朦胧之美和神秘色彩。

车停在山之南麓,仰面看山,坡麓一带,竹海茫茫,一派苍碧。向上,冈隆谷断,松萝参差。再上,山石嶙峋,峰起峦伏。山峰最高处,一塔巍巍,似一笏朝天。这峻美的峰峦、上接青云的高塔以及山上奇异的岩洞,都激励着我们攀登的兴趣。

我们一路左盘右旋,不断向上,视野也不断变换着。回望南山坡,在它苍碧的底色上,最惹眼的则是那白色的山羊。它们百十为群,攀岩过涧,时聚时散,时而隐入丛林,时而又似片片白云漂浮出来。羊群之外,有一群群飞行起来姿态十分闲适而优美的白鸥、灰鹭,还有许多鸟儿,只闻其声,不见其形。从鸣声之稠密多样,可以想见这是一处小鸟生活的天堂。不一会,我们已至山岭之上,南望,山下村落隐约,公路如带,绿树如荠,点点水塘则如镜片闪着亮光。北眺则大江茫茫,天宇空阔。近处高坡深谷绵延,青晕绿染,正北的山岭之下,一个高大的箭洞已穹然可见。正西不远处隆然而起者,则是山主峰。山自西北向东南起伏蜿蜒,势如苍龙,而主峰则似它高高昂起的龙首。

略事小息后,我们又沿着山脊上三四米宽的石级,向西登攀。有趣的是,快要接近主峰了,山路却陡险起来,两侧尽是陡峭的深谷,以至一位同行者竟俯下身子,觉得手足并用多些安全。大家一路登攀,也一路议论,这登山的路设计得真好。山腰一段的石级,略似十八蕊,将直上直下的艰险,化为平斜盘曲的磴道。而临近山峰,在跃上一个新的高度“欲穷千里目”时,却在考问游人有无“更上一层楼”的勇气。

石级尽处,已至峰顶。而峰顶则一片平坦,四周绿树蓊郁。西侧,一座30余米高的七级八面砖塔直刺云天,即是报恩塔了。听说,明末崇祯年间,丹徒陈观阳在发奋苦读、功成名就、为父平冤之后,倾其多年俸禄,回乡在此建塔,以报故乡父老恩德。用时尚的话语解读,这实际上是一座感恩之塔,仿佛是山高高举起的一杆道德的标尺。它使自然的高山富有了人文精神。登临山,人们如果想到自己小至对乡土,大至对民族、国家应尽的义务,不也是随着台阶向上,心灵也受一次洗礼和升华么?

告别峰顶,沿山道东折而至箭洞。山有36处悬崖、72处奇洞,而这箭洞则为诸洞之中最为奇丽的一个。这是山脊之下的一个天然洞穴,南北洞穿,上口在山脊北侧,略上;下口在山脊南侧,偏下。洞上山脊如一座天然石桥,长十数丈,桥上草木苍茂。沿北口扶梯下至洞底,洞壁高可百尺,石脉齿齿。洞内凉风习习,平旷可容百人。于洞南口眺望,远山近坡皆会聚眼前,松涛竹海,苍碧一色。如若于洞中观月,山高月小,几不知身在庐山、天山。如若于洞中品茗观枰,亦会有仙山中南斗、北斗之乐。传说箭洞为后羿等神箭射穿,于是洞内又盈满了先辈们意欲改造自然的美好愿望。

美仑美焕范文2

悦榕庄

Banyan Tree Seychelles Hotel

“伊甸园”塞舌尔

塞舌尔在哪里?赤道的南端,距离非洲大陆东海岸1600公里,散落在140万平方公里的绿宝石一样的印度洋上,拥有115个珍珠般的花岗岩和珊瑚礁岛屿――这就是美丽的塞舌尔。在这个国家,一半以上的陆地面积都是自然保护区。不到8万的人口,是欧亚非三大洲各种肤色和民族的融合。

1881年, 戈登将军登陆塞舌尔时, 将其误认为“伊甸园”,塞舌尔可号称地球上寥落晨星的天堂之一。这个岛屿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址Vallée de Mai所在地,其上覆盖的原始茂密雨林是传说中的coco-de-mer海椰树的发源地,Aldabra则堪称世上面积最大的凸起环形珊瑚岛。塞舌尔神奇的土地上,百年巨龟自由自在地爬行,奇花异草和稀有动物更是不计其数,尤其是罕见的Cleoptera甲虫和硕大Takamaka树,使整个塞舌尔充满勃勃生机。马赫是115个塞舌尔岛屿中最大的一个,更是马赫岛国际机场和首都维多利亚所在地。

绿色宫殿的感官之乐

塞舌尔悦榕庄依偎在迷人的Intendance湾,面临印度洋壮丽的景色,有的是粉末沙滩、摇曳棕榈树以及郁葱的热带丛林。恪守悦榕一贯的环保概念,塞舌尔悦榕庄成功地将现代的豪华享受与环境保护完美结合。度假村60座华丽的别墅依偎在茂盛的山坡上及丛林中,丝毫没有破坏大自然原有的风貌。别墅采用当代克利奥尔(Créole)建筑风格和本土艺术,带给嘉宾前所未有的独特体验。别墅内高且斜的徒峭天花板,微风习习的悠闲阳台,百页门和别具异域色彩的各种织物,营造了深具特色的环境。当地画家还专门为装点卧室绘制出一幅幅关于传说中当地coco-de-mer海椰树的奇妙图画。

度假村拥有24米直升机停机坪,网球场及婚礼亭阁,非常适合举办婚礼等浪漫仪式,也是举办月光晚餐及特殊活动的绝佳场所。

光临塞舌尔悦榕庄的Spa爱好者们千万不可错过这里的悦榕Spa。20座岭边泉浴凉亭缔造出天人合一幽静空间。多年来潜心研制一系列保养身心的护理疗程,配合悦榕Spa护疗师的娴熟技艺,全方位地为游客驱赶疲劳,激发活力。其中长达3小时的协调悦榕护理配套由两位护疗师同时为你服务,尊贵的享受不言而喻!

夏威夷四季度假村

Four Seasons Resort Maui

永远的夏威夷

夏威夷不仅是世人眼里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同时它也是康复治疗的理想天堂。每个人都知道浸泡在太平洋的温水中可以使人消除疲劳,恢复活力。所以在夏威夷各岛屿,Spa是一种最适合的康复治疗方法。近年来,夏威夷度假酒店的Spa致力于营造一种与自然风光和谐交融的氛围。芳香的鲜花、美丽的私人花园和海滩,在你到达的时候,就感受到身体彻底的放松。

在岛上,健康和恢复活力并非一个新概念。古代夏威夷人在医疗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他们种植了许多特殊的植物和鲜花用于医学治疗,同时也采用按摩这样的治疗方法。如今,许多现代的Spa都采纳了这些治疗理念,并且效果显着。事实上,夏威夷人传统的“lomi・lomi”按摩方法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流行过。

夏威夷四季度假村,享乐Spa

夏威夷的茂宜岛(Maui)是一个终年清爽、阳光普照的热带天堂。位于这里的夏威夷四季度假村,载誉无数,多次被评为夏威夷乃至全美洲的最佳度假村。这样的好地方,Spa服务自然不可或缺,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会对度假村内占地2万平方英尺的Spa空间发出尖叫。在面向大海的Spa床上来一次真正的水浴护理,是人们到四季度假村的必点项目。

在每一次治疗过程中,这里的Spa都精心选用了全天然的产品。从澳大利亚坚果按摩精油到火山泥面膜和海藻泥,这些产品有助于增强整个治疗过程的感受,同时也能促进健康。只有在夏威夷,你才能享受到“夏威夷海盐擦拭”和“夏威夷糖甘蔗抗衰老”等特色的Spa服务。

入住后不久,你就会发现,在度假村内生活的所有项目,都是围绕着Spa的,这里的一切设计,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让你纵容自己的身体。这里最出名的疗程是Tai Chi和Hawaiian Canoe Paddling。当然,你还可以有别的个性选择。这个Spa从2002年建成至今,就是以丰富的选择和高品质的放松疗程享誉世界。如果你觉得生活备感压力,很显然,这里是为你而准备的――只要账单对你不是问题。

ClubMed旗舰度假村

花环美地马尔代夫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岛国马尔代夫,位于斯里兰卡南方的海域里,据传上帝创世纪初,开天辟地之后在印度洋上洒落了花环般的美地,那就是马尔代夫。在美丽的马尔代夫,时间是用来被恣意浪费的,阳光太多,海水太美,天空太美。这里又被称为“印度洋上的花环”和“地平线上的最后乐园”。

卡尼岛ClubMed旗舰度假村,Spa幸福时光

卡尼岛,是马尔代夫无数岛屿中最美丽的小岛之一,它是印度洋上的绿洲花园,处处是花,处处是树,海水如空气般透明,空气如海水般清澈,珊瑚礁鲜艳夺目,海底世界充满奇幻色彩,岛上的一切都显得简单、自然,所有的世俗烦恼在这清新如微风的感觉中消失得无踪影,安详与宁静也将心情洗涤如新。

重新翻修的卡尼岛ClubMed旗舰度假村现有75间超豪华水上套房,以木桥互相连结,远看就像飘浮于浅滩上的橄榄树。每个房间都面对大海,没有任何阻挡。房间以木装饰为主。卧室有一排窗户正对大海。还有一排玻璃门由卧室通往露台。洗手间除冲淋房外,还有一个正对露台和大海的大窗户下的大浴缸。

在这个面临大海的浴缸里,可以一边泡澡,一边欣赏日出。这里每天都提供四种不同的精油,所以你大可以每天根据不同的心情,换一种香氛。当太阳完全从洋面升起时,从浴缸起来的你穿上舒适的浴袍,坐在露天的阳台上,泡一壶植物茶,生活就是如此惬意。

毫无顾忌地放松,只有在卡尼岛的蓝天碧海之间才能领会到。ClubMed度假村内所有膳食、饮品、休闲节目以及数不尽的体育等活动都因一价全包而不再另收费。这种全新的旅行体验,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卡尼岛上尽情的放松、享受。

美仑美焕范文3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在历史上发生了两次转向。第一次转向是从媒介向媒体转化。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及发展,传播学也被纳入整体的现代化体系之中,书籍、杂志以及以电子技术为支撑的广播、电视都进入了大众化时代。传统媒介的传播被大众传播集团的话语整合,媒介被媒体所替代,大众传播媒体在自身所建构的话语体系中取得话语权的优势地位,同时也生产了大众媒体环境下的文化。

大众媒体背后的利益集团将政治意识逐渐渗入其中,以信息生产代替了知识的生产。在这样的背景中,书籍和杂志并没有消失,原因在于他们在大众传播时代将自己的媒介属性嵌入大众媒体之中,倚重自身的媒介特点,放大自我气质的优势。传统大众媒体在时间、空间、主体、内容等方面对书籍、杂志等媒介的话语进行了冲击,但是当文字媒介的媒介属性不能被完全替代时,它们就可以在媒介偏向的领域维系自身的影响力,并通过与大众媒体以拥有的共同媒介气质为依托进行融合,进而扩大影响力。如今,传播学的研究对象面临第二次转向,这次转向的发生是新媒体的出现所倒逼而生的。新媒体在时间、空间、主体、内容、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上都已经突破传统媒体建构的神话。

传播主体已经由传播集团扩展到了每一个个体,话语权的集中程度已经瓦解,传受方式不再是一方占据强势地位,互动性和主动性都在技术的支撑下空前增强,受众的注意力得到重新分配,传统媒体所建构的传播秩序也已经发生动摇。此时,被传统媒体话语整合下的媒介属性再次浮现出来,凡是能够传递信息、承载文化的媒介都成为新的传播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传播学需要将视野放到更大的范围中去,把关注的对象由媒体再次转向媒介。这也是新传播环境中提高媒体传播影响力的必经之路。

二、打破局限

传统媒体探究提高传播影响力应突破被局限的视野,从恢复传统媒体的话语体系和传播秩序的探索中解放出来,进入更加广阔的视野。新媒体一方面部分延伸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功能;另一方面又与传统媒体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传媒组织结构上的界限已经渐渐模糊,往往出现相互交融的情况。将研究对象聚焦在媒介上可以回归到传播学媒介研究的本质上,提高传播力的途径也会更加多样。因此,回归媒介成为传播研究对象是提高传播力的最有力途径。所谓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电子技术支撑下诞生的广播电视对于报纸杂志来说是新媒体,如今的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对于广播电视来说是新媒体,总体而言,就是由于信息传播的技术支撑发生变化导致的媒介性质在时间、空间、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上发生改变。对此,提高传播影响力应该走在媒介技术发展方向的前端,运用新媒体亦即新媒介的优势思维来充分发挥自我气质。

美仑美焕范文4

【关键词】融媒环境 艺教融合 美育平台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

在西方,早在18世纪末期,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就在其著作《美育书简》中提出:“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美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①由此,他提出了德、智、体、美四育的概念。

我国最先提出美育理念的,是王国维发表的《论教育之宗旨》。1912年,提出《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指出“美育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教育”。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按照内容对美育进行分类,我们可将审美教育基本分为四个类型,即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和科学美。

艺术教育,是指以艺术为媒介,培养人的艺术能力与艺术境界的自由有序的系统活动。狭义的艺术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理论与技能的训练,广义的艺术教育是指通过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和内容,对人进行培养和熏陶,使人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与素质的教育活动。

就广义的艺术教育而言,其与美育应该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联系与意义。首先,审美能力的提升是广义艺术教育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通过艺术手段,让学生真切感受社会真、善、美,从而得到审美体验,完善心智。其次,艺术之美,本身即是美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列于自然美、社会美与科学美。因此,实践艺术教育,本身亦属于审美教育的一个内容分支。

二、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美育实践情况

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每一阶段的教育结果,都是上一阶段的教育实践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欲改善教育对象,必追溯上一阶段的教育行为,只有找到教育结果的来源,才能根据其呈现出的特点,实行下一阶段的教育计划。这或许也是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脱节现象严重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因此,欲找到当代大学生审美体验与价值取向引导的缺失,必先回溯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状况。

谈及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学者们褒贬不一,认为1999年由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各校实践中效果参差不齐。而在2011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9年的义务教育共设有思想品德、艺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三项审美教育课程,其占课程设置的比例分别为8%、10%和18%。按照课程标准,学生当在小学与初中学习的阶段享有每周80节课以上的美育课程。但通过与一线教师的访谈,笔者却发现由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升学指标与压力,艺术教育的相关课程都在不同时期被压缩甚至取消,审美教育执行情况呈现出如下特点:美育萌芽于学前教育阶段,发展良好;当进入基础教育阶段,审美教育的实行标准便随着教育目的的转移而发生了改变。小学阶段低龄阶段仍能正常进行美育教学,从4年级起,美育课程便逐年递减;至初中阶段则形同虚设;至高中,美育课程完全被取消。即美育课程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递减。

在西方,进步主义学者首先在美国掀起了“创造性的自我表现”的教育思潮。维克多·罗恩菲尔德在他的著作《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这样论述“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任务不是培养未来的艺术家,而是要使儿童获得其他课程所不能提供的成长机会,使儿童富有创造力,心智得到健康发展,从而能够适应并创造未来的社会。

纵然,在世界教育史上,中西方有着文化本质性的差异,呈现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但就从维克多·罗恩菲尔德的艺术教育思想中,我们应该认识到艺术教育的实质是提供创作的可能,而不是制作更多的教育摹本。

因此,大学阶段的审美教育应通过艺术教育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在当下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应充分利用融合媒介平台,利用课内、课外的、社会的、科学的有效互动,形象而生动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审美体验和审美价值观的重塑。

三、从艺术教育入手,导入现代融媒手段,构建大学美育综合平台

按照西方脑科学理论的研究,大脑分为左右脑。主管形象思维的右脑,具有图像化机能,如创造力和想像力。右脑需通过形象性的刺激产生作用,而审美功能则有助于完成这一形象化的激励。由此可知,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现状需通过艺术教育手段来激活与开发。

而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传媒时代,我国审美教育也随着媒介的影响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大学生认知美、感受美的渠道已不再是传统的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各种传媒艺术成为了他们接受美育的主渠道。因此,我国高校应融合现代媒介技术,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搭建课内、课外相结合的艺术教育综合平台,通过艺术审美体验,促进学生价值取向的健康发展。

(一)融合媒介平台,整合校园艺术教育资源,搭建校园艺术审美综合资源库

在基础教育阶段,为了避免学生分心而禁止学生进行媒介接触的做法,实则加剧了青少年对于媒介需求的获取愿望。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其媒介使用与满足经验的匮乏,这或许也是进入大学后,学生多迷恋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现象产生的原因所在。

美仑美焕范文5

[关键词]循环经济;煤炭资源型城市;探索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对物质不断进行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特点是主导产业链条前后拉伸,实现闭合循环发展,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个原则。作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发展循环经济问题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新的时期经济的重点和关注的热点。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中,资源型地区是重点,煤炭资源型城市更是有其特殊性和紧迫性。

一、思考:加快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在当前具有特殊意义

从维护能源安全的角度思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殊意义。当前,能源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竞争和斗争的焦点,也成为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症结和隐患。解决瓶颈制约、确保能源安全已成为党和政府极为关注和投入巨大精力破解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一次性能源主体的煤炭,怎样对其实现利用、合理利用、高效利用,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难题。而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恰恰是科学、合理、高效利用煤炭的一把“金钥匙”,对于缓解我国的能源压力意义深远。

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角度思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殊意义。中央做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的一个重大决策,其工作的重点是抓好能源、资源的节约。当前我国煤炭资源开采中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存在采厚弃薄、采易弃难等问题,工艺粗放、加工层次浅,一些原本可以再深加工利用的煤产品废弃严重,主要耗能设备设计效率平均低于国外先进水平80%左右,系统运行效率低于国外先进水平25%左右,单位建筑工程采暖能耗比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高1.5倍,远远不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思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殊意义。建国初,受“有水快流”思想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先生产建设、后污染治理带来的后遗症较为严重。全国每年洗煤排出洗矸4500万吨,洗煤废水4000万吨,煤泥200万立方米等,大都没有综合利用。粗放、不能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造成大量废弃物,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等日益严重,这既不符合人与和谐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的安定、人心的稳定、社会的和谐,需靠循环经济来充分挖掘资源的利用潜能。

从煤炭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殊意义。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所有煤炭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煤竭城衰的潜在威胁。因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煤炭资源型城市必须高度重视两个问题:一是不失时机地发展非煤替代产业,解决经济发展单纯依赖煤炭的问题;二是延伸产业链条,使单位产量煤炭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变扩大开采的外延式扩张为多方挖潜的内涵式扩张。从现实条件和各地的实践经验看,第一点是长远战略,但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见效;第二点则潜力巨大,有条件较快见效。发展循环经济,恰恰是以此为重要内涵的,抓好它是煤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之举。

二、基础审视: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正当其时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配套的内外部条件的支撑和保障。通过对背景条件、政策导向、物质基础、技术能力的综合审视,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前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1.国内外示范和样板渐获成功。国际上,美国杜邦公司在化工生产中提出的“3R制造法”,开启了循环生产的先河;世界著名的循环生态园区丹麦的卡伦堡工业园区,通过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群落关系,使循环经济获得了成功。在国内,从2001年开始,以高新技术为主体的广东南海高科技生态工业园区,以煤铝电联产为核心的包头生态产业园区等相继规划建设,2002年3月贵阳市开始了全国首个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试点建设,部分试点已取得阶段成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有利的经验。

2.政策扶持、理论指导和社会共识渐趋有利。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在研究制定《国务院资源利用条例》,这些法规都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依据。近期中央多次重要会议的领导讲话及下发的文件都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明确要求,可以说是把循环经济发展问题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理论界对循环经济的探索更加深入,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发展循环经济问题前所未有地关注,也为循环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3.充足的物质基础创造了空间。当前,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已不再单单停留在原煤开采销售层面,随着产业链条不断拉伸,洗选、焦化等日渐成为重要的产业支柱。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下游产品应运而生,如原煤洗选过程中产生了矸石和煤泥,焦炭生产形成了副产品煤气和焦油等等,再生利用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4.煤炭综合开发能力显著增强。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大型高效选煤、煤炭直接和间接液化、地下煤层气开发以及高流煤地面汽化等洁净煤技术和煤炭深加工技术有了新突破,煤矸石、粉煤灰、煤气、煤焦油等综合利用技术日趋成熟,全国已建成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燃料电厂120多座,煤矸石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近百条。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生产水泥、生物肥料、复合肥料的技术,也都有了新提高。

三、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及对策

任何新经济模式的推行,都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循环经济也不例外。更主要的是,煤炭资源型城市因为和现实的多方面原因,也存在一些自身条件的制约,压力更大,对外部条件的支持保障相应地有更多要求。

症结之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尽管中央和省反复强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但一些煤炭资源城市对我国资源和环境的形势理解不深刻,缺乏对循环经济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在经济和发展中,重资源开发、轻环境保护的现象依然存在;对煤炭循环经济还存在概念上的不理解,对其内涵、作用知之甚少等等问题。对策建议:形成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的强大宣传攻势,分层次广泛开展研讨活动,在煤炭资源型城市还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专项培训。

症结之二:科学不到位。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和科研上的支持。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达到很深层次,不利于煤炭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这方面仅靠一个或几个煤炭资源型城市去攻关、去探索,恐怕效果不会好。对策建议:尽快组织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对煤炭循环经济进行统一规划。同时,应该把一些发展基本成熟、条件基本具备、具有代表性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纳入典型培养范围,重点扶持,以点带面,推动循环经济“遍地开花”。

美仑美焕范文6

【关键词】 科幻太空片;媚俗;崇高;科普化;热媒介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1968年,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横空出世,开启了全新的科幻影像时代。时隔半个世纪,太空片依然是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好莱坞商业大片类型之一,从2013年开始,《地心引力》《星际穿越》《火星救援》这三部纯正的“硬科幻”片逐年大热,将大众的视线再次聚焦至浩瀚星辰、浩渺时空,去探索宇宙这一人类最后的边疆。

然而真正敏感的科幻迷不难意识到,新时期太空片虽号称“致敬”影史经典,却与经典的深空探索精神渐行渐远。它们体现出某些微妙的共同点,如科技日盛、幻想式微,敬畏远逝、狂热渐起――某种程度上,已然蜕变为格林伯格所谓的媚俗文化:利用成熟的传统文化,模仿其效果而非其过程,“它注定是给那些对真正文化的价值麻木不仁却又渴望得到某种文化消遣的人设计的”[1]124。

一、内转后退的叙事逻辑

《2001:太空漫游》开片,伴随着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恢弘的音乐,镜头缓慢地绕过由巨大转盘组成的飞船,推向太空的无垠黑暗。其肃穆庄严让人顿生崇高之感,“它通过某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把我们席卷而去,根本来不及进行理性分析。……惊惧是崇高的最高效果;次级的效果是欣羡、敬畏和崇敬”[2]50。

“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我往何处去”――这三大堪称终极追问的哲学难题同样是科幻作品的永恒母题。在亘古孤寂的太空舞台,人类这一种族作为命运共同体,从未如此休戚与共。空间站作为天与地、人与神之间的“桥梁”,一端连接着人类文明的基座,一端延伸向注定无法抵达的远方,而星舰,则可视为隐喻层面的“诺亚方舟”,它保存着人类基因的火种漂流太空。

某种程度上,科幻片是一种自反的电影类型,它用理性的科技现实来构建幻想的可能世界,本身就形成悖论。而这种对“不可表现性”的“表现”,正是康德和利奥塔所理解的对无限性的克服,以及对整体性的把握,导向了意味深长的抽象艺术,也使得科幻片往往在科技的尽头表露出鲜明的宗教意识和神秘主义倾向。

正因为如此,很多经典科幻片选择以“投影”的方式来表现“更高秩序的存在”。譬如《索拉里斯星》里的智慧大洋对人类最强烈的记忆赋形,《超时空接触》中的地外文明借用女主人公“父亲”的形体,这种对不同族群之间交流可能性的审慎探讨,看似缺乏想象力,实则保有清醒的科学精神:既然三维“体”在二维空间只能投影为“面”或“线”,人类身为三维生物,对四维以上物种的“理解”似乎也只能止步于类似的投影。跨出事物的直接感性领域,人类从未放弃对理性所能把握的尺度的突破,无限接近,却无法触及,这正是太空片固有的美学逻辑之一。正如康德早就指出的那样:“也许在犹太法典中没有哪个地方比这条诫命更崇高的了: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因为当感官不再看得出任何东西时,那不会认错也不可磨灭的德性理念却仍然留存下来……”[3]115

所以,即使是在追求“一切都要符合真实”的《2001:太空漫游》中,地外文明依然以一种模糊的方式(黑色方碑)来呈现。库布里克曾向天文学家萨根请教如何表现外星人,甚至想由真人演员来扮演,而这个想法被萨根无情地否决了。技术可以把幻想变为银幕上的真实,而抛弃掉这种权力则需要更大的勇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库布里克更接近真实的方式。在宇宙尽头的“投影”房间中,人类的代表与最先进的科学融合成“星孩”,一种“提升”后的全新人类。这种观念是对科学和人性的双重肯定,代表了西方科幻界甚至科学哲学界的主流。

然而到了《星际穿越》,我们惊奇地发现,《2001:太空漫游》中象征着更高存在的虫洞,居然是未来的人类创造出来拯救现在的人类的。影片前半部分激动人心的“第一次接触”丧失了“投影”背后庞大的不可揭示性,简化或降格为来自不同时间段的“实有”人类个体。而未来与过去沟通的R界点被呈现为连通着女儿房间的图书馆,成排的书架象征着人类的知识和智慧。一方面,这意味着人本主义的胜利,在匍匐于自然、宗教等外在的伟力千百年后,人类终于完成了对神性的祛魅,转而相信救赎的力量源于自身;但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对科幻文化丰富可能性的无趣剥离,从而指向我们这个时代独特的媚俗文化,“将艺术预先消化给观众并免去了他的努力,而且提供给他一个绕开真正艺术中困难的东西而通向艺术的捷径。……它向缺乏感受力的人提供替代的体验比严肃小说有更大的直观性”[1]125。

《地心引力》和《火星救援》则索性放弃了对地外文明的探讨,与《星际穿越》在精神层面的“向内转”相呼应,出现了在空间向度的“向后转”,不约而同地指向重返地球之路。《地心引力》是太空事故后的单人脱险之旅,极简叙事的长镜头完美模拟了人眼的主观视觉经验,而在险象环生的紧凑画面中,总有一层若隐若现的主角光环,即便是在最应该屏住呼吸的桥段,我们内心深处依然明白,根据虽败犹荣的真实航天史事件改编的《阿波罗13号》不会再有了,在“娱乐至死”的时代,悲剧正日益成为大众娱乐消费的不可承受之重。《火星救援》可以视作火星版的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在冷静高效地解决接踵而来的生存难题时,始终带有一种太空片中少见的乐观“呆萌”气质,与此同时,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内部关于资金、政治、舆论等的分歧更像是不可或缺而又无伤大雅的试炼,最终全体队友毅然决定返航救援,毫无悬念地实现了美式个人英雄主义和集体荣誉感的胜利大会师。

《星际穿越》同样也迎合了“回家”这一美国家国叙事的新主旋律。在影片的最后,因为时间的相对流速不同,垂垂老矣的女儿与人到中年的父亲重逢,人类种族的获救与家庭内部的和解同时完成。在各种严谨的学术设定之后,以“烧脑”著称的诺兰居然给出了G级片的终极解决方案――似乎所有震撼视听的异世界都不及父亲对女儿突破次元的爱。或许有人认为爱不是虚无缥缈的设定,在超出我们理解范围之外的更高的次元,爱可以被量化,甚至可以穿越时空,从而像电影里那样借黑洞传递信息。然而这种对“自我导向型”消费倾向有意无意的逢迎,真的不会通往康德所谓“想要超出一切感性边界之外看见某物的妄想”式狂热吗?曾经,科幻太空片因其内在的“抗拒结构”而天然具有崇高感;如今,电影行业俨然成为了最早一批被城市新兴中产阶级颠覆的产业,需要遵循的规则之中,最重要的是让大众实现“自我认同”,在政治策略和消费策略的共同压制下,各种未确定的可能性日益消失,而关于自由与力量的虚幻错觉却空前膨胀。

二、科技至上的价值走向

1902年,乔治・梅里爱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用自己制作的舞台道具模拟月球与太空,配合绘画着色的手段,开拓性地将凡尔纳小说中的文字想象空间呈现为银幕上的视觉奇观。而到了《2001:太空漫游》,库布里克选择英国作为拍摄地,是因为只有谢伯顿制片厂才有可以容纳和拍摄月球上第谷环形山的挖掘场景。这项堪称填海造山的浩大工程用去了数吨沙子,完美主义的库布里克甚至请人把它们清洗、染成了月球应该有的颜色。影片拍摄历时4年,全部预算1050万美元,其中与NASA的专家团队一起搭建的完整的“发现号”就花去了维克斯工程队6个月的时间和75万美元的资金,惊人的是,飞船还以每小时5公里的转速模拟了真正的太空转动。

影片上映一年后,“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由于时间接近,至今还有人怀疑当时电视台直播的登月画面是美国政府和NASA邀请库布里克制作的登月特效,并将其称之为NASA的“阿波罗骗局”。而更多印在影片胶片上惊世骇俗的科技产品――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视频通话、语音识别等,也已陆续成为现实,一定程度上,库布里克做到了以“过去”定义未来。而这种神奇的“预言”能力,正是“科幻”这一独特的形式所决定的,“多种模拟的未来起到了一种极为不同的作用,即将我们自己的当下变成某种即将到来的东西的决定性的过去”[4]379。

事实上,这关系到人脑如何处理真实与虚构。神经科学家扎克斯在其著作《闪烁:看电影的大脑》中指出,人类的大脑是建模机,“当我们单纯地阅读故事并理解了它的时候,我们所激发的神经系统,和我们为真实世界建模时激发的神经系统是一样的”。虚构作品迎合了大脑的建模倾向,以既宏大又微妙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记忆、我们的信念、我们对未来的预期,并最终影响了我们所创造的现实本身。

正因为如此,作为强势的影像艺术,科幻太空片在表达对未来的话语权时,尤其应该抱有敬畏之心。科技是一柄双刃剑,美丽新世界往往意味着危险的隐喻,在《2001:太空漫游》中,飞船上的人工智能电脑冷酷地欺骗并杀害宇航员,但被强行关闭前变调的歌声却令人动容,也体现了库布里克时代对科技的前瞻性思考。而这种暧昧犹疑的态度,已经很难在《火星救援》中找到,当主人公豪气干云地说出“要用科学解决一切问题”后,令人眼花缭乱而瞠目结舌的技术狂想曲闪亮登场:在火星上创造条件种植土豆、寻找摄像头配合十六进制编码技术传递信息、敞篷车加帆布式的轨道发射方案、赫尔墨斯号的爆炸式减速……在绝境求生的情境设定下,影片关注的却并非心理考验和情感冲突,而是致力于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技术主义思维。这种科学思维甚至耐人寻味地被置于先进技术之上,影片中的飞船、宇航服、火星科考基地等大多“素颜”出镜,并未刻意去营造未来感,连关键性的救援方案也基于现有技术水平设计思路,简直堪称观察和培养公众科学素养的窗口。

这种科幻大片科普化的倾向,同样体现在《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之中。前者的主要情节几乎都基于真实的航天事故:女主角出舱修理哈勃太空望远镜、遭太空垃圾袭击被困太空,原型是人类首位完成太空行走的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惊险的舱外事故;历经磨难回到国际空间站后的火灾,完美还原了1997年2月23日和平号空间站上“蜡烛”燃烧飞舞的景象;影片结尾返回舱入水,女主角打开舱门却被倒灌的海水挤得动弹不得、直到深吸一口气待海水充满舱室后才游出舱门,借鉴的乃是时隔38年才被美政府从大西洋里打捞出来的飞船“独立钟7号”……后者为美国探索频道录了一期特别节目,向公众普及了黑洞、虫洞、引力弹弓这些通常只存在于学术论文中的概念,马修・麦康纳亲自任解说;与霍金齐名的物理学家基普・索恩还出版了《〈星际穿越〉中的科学》一书,记录自己与好莱坞的合作过程,他基于弦理论延伸出膜理论,来构建影片完整的世界观,甚至设定了一个公式来描述五维时空中所有的物理现象。两年后,科研人员在华盛顿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的最后一块“拼图”就位,幻想再次成为现实。

《地心引力》《星际穿越》《火星救援》三部太空片的全球票房均超过6亿美元,其不约而同地“炫科技”绝非巧合,而是基于缜密的资本主义文化消费逻辑。一方面,这迎合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人们从废墟之中重建家园复兴经济的美好希冀;另一方面,聚焦于相对具有普世价值的科学层面,有意无意地搁置技术背后的意识形态之争,有助于资本进入不同的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由此想到格林伯格谈官方文化政策的宣传性:“如果媚俗文化是德国、意大利和俄国的官方文化趋向, 这不是由于它们各自的政府是被不懂艺术的庸人所操纵,而是由于媚俗文化是这些国家,以及其它任何地方的大众文化。鼓励媚俗文化仅仅是极权政府试图迎合其国民的另一种廉价的方式。既然这些政权不能提高大众的文化水平――即使他们想这样做――除非向国际社会主义投降,他们只能将所有文化降低到大众的水准来讨好他们。”[1]126

三、技术革新的行业标准

媚俗文化作为我们时代精神的集大成者,天然适宜于工业化大生产,机械化的拷贝复制特别适合大众传播。因此不难理解,类型化是好莱坞电影的重要特征,只有高度类型化之后,才能依托于稳定的电影工业系统进行模式化大生产。而这种类型化绝不仅仅限于上文所分析的情节走向、主题倾向等内容方面,同样包括了电影这一媒介的技术特性。

通常J为,电影是一种热媒介,“热媒介使一种感觉延伸,它具有‘高清晰度’。高清晰度是资料完备的状态。……热媒介并不留下这么多空白让接受者去填补或完成。因此,热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低;冷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高,要求接受者完成的信息多”[5]51。正因为如此,电影一直在不懈追求能让观影体验更加真实的技术手段,强调更好的代入感和沉浸感。而技术的突破也往往意味着新行业标准的推行,譬如音轨的使用、彩色胶片的出现、3D技术的推广等。大制作的科幻片在电影特效革新史上尤其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太空片也概莫能外。

《2001:太空漫游》片头采用逐格拍摄手法,摄影机一格一格地移动,再依次摄影曝光合成,源自默片时代。而在致敬“冷兵器”时代之后,库布里克为了保证特效的真实感,所有的特技镜头都使用“前投影特效技术”印在拍摄底片上,并建成了当时最完美的飞船模型。《星际穿越》是最后一部使用70毫米胶片拍摄的IMAX商业电影,在技术上有独特的“暧昧”态度:一方面,现实到飞船内部几乎全是模拟信号而非数字信号,一块绿幕都不用,能实景则实景,能模型则模型,不能模型用投影,总之要让演员真地和场景互动;另一方面,为了还原黑洞扭曲光线的物理特性,特效公司甚至编写了史上第一个符合相对论的渲染器。《地心引力》则堪称技术实验,除了两位主演的脸,80%的篇幅借助CG动画技术完成,为此剧组花了两年半的时间确定灯光、拍摄角度以及动画人物如何有效视觉化,最后才确定举行演员试镜。全片只有156个镜头,远远少于大部分同等长度作品,开篇就是一个长达18分钟的超长镜头,使用大量CG特效再现广袤无垠的宇宙空间。剧组还专门搭建了特殊拍摄棚,在水下模拟失重状态,观众丝毫觉察不出画面与物理现实的脱节。

某种程度上,好莱坞的商业大片正在垄断电影复制技术的高地,相较于可以便捷复制至家庭影院、笔记本电脑甚至手机的小成本剧情片,类似科幻太空片这样的电影只有在配套了相应放映硬件的电影院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观看。试想一下,如果《地心引力》中连接太空站的绳索放映在普通家庭电视机上,还会有观众为其潸然泪下吗?而在3D版本的IMAX屏幕上,这段生命之绳则很难被忽略,如同连接母体的脐带,空寂的太空这“第三位主演”只可能彰显于电影院这一现代社会独特的公共空间之中。

在电影产业早期,曾有爱迪生公司和卢米埃尔之争:是一个人透过万花筒观看电影,还是和一群人一起走进电影院?至少到目前为止,人类与生俱来的对集体生活的需求占了上风。在个体越来越孤独的当代社会,似乎没有多少活动能比看一部年度科幻大片更好地让泛指的“大众”集结在一起,共享封闭空间无声的情感交流,为一种沉默的社交赋予仪式感。

参考文献:

[1](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前卫与媚俗[J].秦兆凯,译.美术观察,2007(5).

[2](爱尔兰)埃德蒙・伯克.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M].郭飞,译.大连:大家出版社,2010.

[3](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