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范文1
这两首词在思想内容、创作风格等方面的异同点如下:
一、内容风格相同:两词皆为登临怀古词,思想感情、风格基调和抒情主人公形象基本相同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是辛弃疾34岁时作。其时,他到南宋已六七年,做过几次小官,大多为投闲置散,得不到朝廷的重视,更谈不上抗敌报国。登赏心亭远望,思北方沦陷的国土,使他不禁感慨万分,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化作此千古之作。《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66岁时作。登京口北固亭,生发丰富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词中充满战斗的激情;但面对统治者的妥协投降,他又表现出深切的忧虑和愤慨。
这两首词风格皆沉雄豪迈,壮中见悲,韵致深婉,感情沉郁顿挫,皆抒写了词人欲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愿望无法实现的失意与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极大地表现了作者坚定的抗战决心、豪迈的英雄气概与强烈的爱国情怀,使得一个爱国志士、民族英雄般的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
二、写作技巧相同:两词皆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感情皆深沉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反用典故,抒写作者有家难归的乡思及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反用典故,表达作者对安于求田问舍做法的摒弃。“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正用典故,感慨时光的匆匆逝去。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怀念孙权、刘裕的生平。孙权割据东南,抗衡曹魏,开疆拓土,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刘裕出身贫寒,金戈铁马,战功赫赫,以京口为基地,削平内乱,取代东晋政权。作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扬,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用来唤起世人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下阕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影射现实,尖锐地提出一个历史教训,忠告韩腚胁灰鲁莽从事。接着“烽火扬州”和“佛狸祠下”的今昔对照所展示的历史图景,正唱出了作者四顾苍茫,百感交集,不堪回首忆当年的感慨心声。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其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作者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善用人才的慨叹之情。
这两首词通过运用典故,作者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在天下多难、国事飘摇之时,作者鄙薄那些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的人,只恨时光流逝,自己年岁渐增,北伐无期,恐再闲置,无力为国效命疆场,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
三、抒情方式有别:除借古讽今的手法外,《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还运用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的表达方法;《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则无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上阕借景抒情,仰观楚天千里,天水交融气象阔大,长江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笔力遒劲,景色壮观。遥望远山,层层叠叠,落日照楼,由远而近。山色虽美,但也只能引发作者的忧愁和愤慨。作者移情及物,充分抒发了其怀念中原故土、壮志难酬的心情。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中直抒胸臆。“无人会、登临意”,直抒作者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无人是其知音。又如“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h英雄泪!”叫谁去请歌女来擦掉我这英雄失意的眼泪呢?作者将个人的悲叹与国运的沦丧连在一起,直抒胸怀大志却沦为幕僚的英雄人物报国无门的慨叹。
四、抒情主人公形象塑造技巧有别:《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运用动作描写;《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则无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一句将澎湃的思潮、激动的心情付诸典型意义的动作。其一,“把吴钩看了”,“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烘托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只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其二,“栏杆拍遍”,写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在目。全词通过动作描写,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范文2
1 (上海卷)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_____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2 (广东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3 (山东卷)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____________,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江苏卷)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5 (北京卷)雕栏玉砌应犹在,____________。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山映斜阳天接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苏幕遮》)
6 (湖北卷)____________,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7 (天津卷)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舞榭歌台,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 (重庆卷)____________,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
9 (福建卷)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10 (安徽卷)____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1 (江西卷)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12 (浙江卷)____________。独上高楼,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
13 (四川卷)《沁园春・长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参考答案]
四、古词曲名句名篇默写
1 梧桐更兼细雨
最喜小儿无赖
2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3 会挽雕弓如满月
斜阳草树
4 不知天上宫阙 又恐琼楼玉宇
5 只是朱颜改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6 乍暖还寒时候
7 叶上初阳干宿雨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8 自胡马窥江去后
9 如今有谁堪摘
10 楚天千里清秋
11 雕栏玉砌应犹在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范文3
词仙坡与词圣辛稼轩并为宋词两座高峰,前者“以诗为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对词的题材和内容都进行了革命性的开拓创新,使词从花间体脱颖而出,大大增强了其社会功能。辛稼轩在继承苏氏豪放风格的基础上再行创造“以文为词”,不仅吸收诗的句法,还以散文,口语入词,自成一家。对于苏辛豪放风格前人早有精彩论述,笔者在此仅以《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代表作为例,体验两家豪放风格之异同。
苏词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并以渗透人生的哲理式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赤壁怀古》是东坡先生被贬黄州时所作,开篇即景抒情,从滚滚东流的长江落笔,用“浪淘尽”把倾流不尽的长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大而悠久的时空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不凡气概,并将读者带入历史的沉思之中,唤起人们对人生的思索。接着“故垒”两句,展现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赤壁战场,借怀古以抒感。“人道是”下笔极有分寸。“周郎赤壁”既拍合词题,又是为下阙缅怀周公瑾预伏一笔。以下“乱石”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这种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不同的感官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片末两句总束上文,带起下片。“江山如画”,这明白精切,脱口而出的赞美,是作者和读者从以上艺术地提供的大自然的雄伟画卷中自然得出的结论。以上写周郎活动场所赤壁四周景色,形声兼备,以惊心动魄的奇伟景观隐喻周瑜的非凡气概,为下文写人抒情做好铺垫。“遥想”领起五句,塑造年轻能干的将领周瑜的形象。“小乔初嫁了”,美女烘托英雄,更见周郎的潇洒。“羽扇纶巾”可见周瑜儒雅风范。“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抓住水战,精确地概括这个战役胜利的场景。北宋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和词人被贬黄州的坎坷处境,同他有志向抱负的情怀大相抵捂,故词人一旦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不免顿生感悟,叹惋光阴。然而人生几何,不必让闲愁萦回我心,还是喝酒赏月吧。词人襟怀超旷,善于自解,所以来个“一樽还酹江月”。
辛词流露出英雄的豪情和悲愤,词风豪健而苍凉,雄壮而沉郁。辛词描绘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种奔腾耸峙,不可一世的气派,自然和历史题材的选用与感情力量成为恰到好处的配合,气魄极宏大。《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作者65岁任镇江知府时所作。辛稼轩智勇双全,自小目睹中原父老在金兵铁骑下生活的惨状,民族大义无法释怀,一心要为民族雪耻,为大宋恢复中原。可是自从二十三举义南归之后,备受主和派抑遏摧折,无法为抗金复国大业有所建树,四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已达老年,眼看复国大业无望,登上军事重镇京口,作者万千感慨涌上心头。“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是写史,是对古代英雄孙权敢于对抗北方强大侵略者的追思;更是写实,暗讽南宋朝廷怯懦。“舞榭歌台”两句,感叹孙权等英雄人物流风余韵,现已无存,暗讽清谈误国的主和派必进历史垃圾堆。“斜阳草树”五句则是寄托作者对从京口起家,平定东南,并两次挥师北伐,收复中原大片土地的英雄刘裕的缅怀之情。古今对比,失望悲愤之情跃然纸上。上片连用两典故寄托了作者缅怀古代敢于抵抗北方侵略者的英雄皇帝,表达了自己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壮烈情怀。下片承上片用刘裕之子刘义隆不识时务,轻率北伐,终招致兵败身死之典,告诫当权者韩胄,不要为邀一时功名以国家命运作赌注而轻举妄动。辛稼轩是个英雄,尽管一生念念不忘复国大业,但对时势却有着清醒的认识,当时金国已经渡过了海陵王兵败身死的危机,是以劝告当权者此时不宜轻率出兵北伐。“四十三年”以下三句,实写作者亲身经历,举义南归四十年来,一刻未曾忘记复国大业。北望中原,当年在扬州路上杀敌场景历历在目,以此表明作者抗金复国之志。可是北伐大好时机一失再失,再如此蹉跎下去,中原父老安于金朝统治,复国大业再无指望。“凭谁问”三句,一腔愤怒跃然纸上,作者借古代英雄廉颇以自况,既表达了念念不忘复国大业,以身许国,老而弥坚的决心,也是对自己一生遭遇的感慨。
总括而言,苏词豪迈旷达,是儒雅式的豪放。“赤壁怀古”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怀古,进而关注人生。既是对大灾大难之后的人生反思,也是对普通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历史苍茫感。时间与空间的收放自如,思考的深层次都堪称经典,苏词有很深的思想性和浓厚的哲理性,苏词对人生对历史反思的深度和广度超过辛词,苏词总能以深邃的思考,洒脱的态度收束,流露出面对人生挫折的达观情怀。
辛词豪健而悲壮,是英雄式的豪放。辛稼轩本质是个战士,更是个悲情英雄,辛词始终充满了悲怆凄凉的孤胆英雄气息。《京口北固亭怀古》则是亲历者借怀古以讽今,斥责主和派怯懦误国,告诫当权者慎重对待战事,借怀想亲身经历的战斗情景,表达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以及壮志未酬身先衰的悲怆之情,自然和历史题材的选用与词中感情力量成为恰好的配合,令人为之感奋,英雄的豪壮与绝望交织,大起大落,反差强烈,更形成瀑布般的冲击力量。辛词壮志难酬的悲壮之音沉郁而震撼人心,辛词气势胜过苏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范文4
《红豆之恋》(太平公主版)、《宋词写意》、《大漠春深》、《笔走大唐》,光看这一串串题目,就能嗅出文章中的古典韵味了。
从刚会张口叫爸爸那刻起,古典文化就在爸爸的安排下与她结伴而行了。每天都要背不知所云的唐诗;根本不知成语为何物,爸爸就把《西游记》读一句,给她翻译一句,“飞沙走石”“魂飞魄散”等成语开始进驻她的脑袋。年幼而没有耐性的她当然也不愿意老是啃大部头的古书,于是就开始品尝各色现当代散文。它们又短小又有古味,读起来真是酣畅淋漓。不过已经在古典文化的浸润中成长起来的她,看散文也要挑有文化底蕴的,什么张晓风、余光中、余秋雨等都是她的心头爱。
“青春像蝴蝶一样翩然而至,莫名的忧愁如梅子雨纷至沓来”(她的话),她游走于古典的脚步因为遇到宋词而停留。她说“宋词是一阵清凉的风,我的前世是天边那朵柔软的云”,她常常于晚上拧开暖黄的灯,握一册线装宋词,享受一天中最醉心的时光。
过目的大量诗词让她具备了一种非凡的能力:看着诗词,眼前就会浮现出多情的女子和多才的男子,然后在小说中为他们安排一段凄美的爱情,比如《红豆之恋》(太平公主版)、《宋词写意》。你不要看到这里就大呼“恶俗”,又是才子佳人的滥小说。她的小说内容上虽逃不出两厢情愿,最后男子因种种原因远走他乡,独留痴情女暗自垂泪的套路,但她把女性心理演绎得让人眼睛发潮。
不要因此就以为这个擅长虚构古典爱情故事的女孩纤柔婉约,胸无大志,满身闺房气。
她最喜欢的词人是辛弃疾和范仲淹。我说为什么不是李清照柳永,就算是大气,那也应该首推坡。她说李清照柳永也喜欢,但留恋于风花雪月,视野狭窄;苏轼的词没得说,但其中时不时冒出的慨叹简直就是在发牢骚。辛弃疾呢,他的大气是她喜欢的那种。这里她有点无法表达出内心的感受了,不过她举例说,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很大气;范仲淹在东台率领民众修建了“范公堤”,也就是现在的204国道前身,而且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也让她感奋不已。原来她是被范仲淹的宏大抱负感动了。我又想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抒发宏图伟愿的,这应该是她偏爱的“大气”的内涵吧。
我们崇拜的偶像类型,暴露出内心想成为哪种人,她推崇有远大抱负的古代文人,那她也一定想当个大作家了。可她的理想是当周旋于国与国之间英姿飒爽的外交官。在外交舞台上的智慧让她这个念头像火苗一样蹿上来,愈烧愈烈。我好奇地问她为什么不想当作家,她似乎没有认真想过,因而没有简短地总结出原因。但我从她的话中明白,用一支笔在小小的纸张上游走远不如在外交场上咤叱风云有风采。
这就是周睿璇,醉心于古典,又思想超前,抱负宏大。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范文5
【关键词】古典诗词教学;剩余价值;拓展延伸;再生性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1-0012-02
古典诗词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丰富的意境、多彩的想象,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其文体的独特性,在教学中,若能考虑到将文本的“剩余价值”进行开发,来个大幅度跨越,让初中的古典诗词教学有效地补充与拓展延伸到高中古典诗词的教学,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中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一、诗词教学中的困境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古人语言与思想高度凝练的结晶,因此,古典诗词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古典诗词教学不同于现代文和文言文教学,呈现出教学难度大的特点。
先来看“教”。古典诗词语言凝练、思想内涵丰富,不容易理解。出于教学的需要,教师会进行翻译讲解,一字一句的串讲又受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限制,有的能讲解清晰,有的则云里雾里。值得注意的是,讲解不管是清晰还是糊里糊涂,古典诗词一旦被肢解,原有的意境将不复存在。这种为了解释清楚却偏离诗歌意境的做法,教师明知不对,却不得不做。当然,这种矛盾与高考的总导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再来看“学”。古典诗词的艺术成就积累本就不在一朝一夕之间,一首经典的诗歌亦是反复推敲的成果,要学生在一堂课里去理解、感悟语言与思想高度凝练的精华,的确不易。学生认知水平有高有低,知识储备有多有少,文化熏陶有深有浅,要让每个人都清楚明白地理解和感悟一首诗,实在是颇有难度的一件事。
在理解古典诗词本身含义都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还要紧密联系高考实际,讲清各种艺术手法,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这种生硬而“实惠”的灌输,难免会使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产生“畏难”情绪。并且,我们还要求师生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关注古典诗词的拓展延伸,这无疑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教师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用初中学过的有关古典诗词的“旧知识”或古典诗词中没有讲解到的“剩余价值”来唤醒、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所学的新文本产生一种亲切感,使他们愿意自主品读、感悟,对教材中的古典诗词形成更深入的,甚至是个性化的理解,古典诗词教学的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二、古典诗词中“剩余价值”的“再生性”分析
“如果我们充分挖掘入选教材的文本的潜在资源,多元利用文本的各项价值,就能实施‘语文’式的拓展延伸,展开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的确,教学文本的价值是多元的。文本中没有利用过的是“剩余价值”,已经利用过的,通过教师巧妙的“再生”,也可以成为能够产生新价值的“剩余价值”,教师利用“剩余价值”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完成固有知识迁移与未知知识拓展的过程。
有些在初中阶段的古典诗词教学中已经学过的知识,我们可以在高中新的古典诗词教学中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旧知”走向“新知”,这时已经学过的“旧知识”不是以知识的形态出现,而是以固有认知的形态出现,起到唤醒与激发作用。而曾经学过的古典诗词中出现过却未进行讲解的“剩余”知识,学生会因其“似曾相识”“已经学过”而产生亲切感,能够马上回忆并进一步理解,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这就是“剩余价值”的“再生”过程。
不管是从“文”的角度,还是从“道”的角度,初中古典诗词教学的“剩余价值”在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都可以进行“再生性”利用。
笔者以入选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的杜甫的《登岳阳楼》(苏教版七下)为例进行挖掘和分析。杜甫的这篇《登岳阳楼》,以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闻名天下,一“浮”一“坼”,既是写实,又寓想象,诗人借景抒情,登楼时的喜悦之情,触景而产生的年老、孤独、重病、忧国忧民等哀情都可以是本诗的教学点。在“一课一得、文道各一”的主张下,如果教师在一堂课中选取其中一点作为“文”“道”方面的教学目标,那么剩下的几点便成了《登岳阳楼》这篇诗歌的“剩余价值”。作为“剩余价值”,该诗流露出的杜甫晚年的情感,既可以在初中阶段学习杜甫写下的《望岳》(苏教版八上)一诗时,对比诗人青年时期情感的拓展使用,又可以在高中阶段学习杜甫的《登高》(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等诗时作为“温故”点迁移使用。
同样在“一课一得”的背景下,一堂课教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苏教版七下)一词,若将“文”的课堂教学目标定为“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基本掌握用典的修辞手法”,那么“虚实结合”“比喻”“夸张”等手法便成了该堂课的“剩余价值”。当然,以其他各点作为课堂教学目标亦然。这些“剩余价值”可以在教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和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龙腾虎掷”的稼轩词单元中迁移拓展使用。
李煜的《相见欢》(苏教版九上)堪称古人写离愁的经典。一般说来,教学这首词会抓住“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强调“比喻”“双关”“借景抒情”等几个点,但其实这首词的“意象”也非常值得学习。初中阶段,即便是学生能把握“月如钩”体会到词人抒发的那种人事缺憾,也未必能人人都体会到“西楼”“梧桐”的深意。从“道”的角度来讲,“别是一般滋味”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道得明的。这“西楼”和“梧桐”作为“剩余价值”在今后高中的学习中还会碰到,而对李煜人生的背景介绍,在今后学习他的其他作品中将会起到“固有认知”的作用,继续发挥其“剩余价值”的作用。
面对以上三篇从唐到宋、从豪放到婉约的古人名篇,如果教师将这些“剩余价值”丢弃,岂不可惜?这些经典篇目,琅琅上口,也都是教师熟悉的作品。与其寻找与文本相关联的课外材料做拓展,不如轻轻松松地从学生熟悉的作品入手,在最熟悉的古典诗词中完成有效且高效的迁移与拓展。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绝不反对向课外拓展延伸。
三、充分利用“剩余价值”,完善古典诗词教学的再生性利用
上文中,笔者已经分析了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登岳阳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相见欢》这三首古典诗词体现的“剩余价值”以及“剩余价值”再生性利用的可行性。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初中古典诗词中的“剩余价值”再生利用到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对高中古典诗词教学进行有效的补充与拓展延伸了。
比如教师在教授《登高》(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这首七律时,以“通过反复诵读,掌握借景抒情的手法”作为“文”的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诗人通过“风急、天高、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不尽长江”等凄凉的景象来抒发悲情时,正好可以迁移在初中时学过的同为登高诗的《登岳阳楼》。同一个作者,同一个体裁,同一时期,看到的景象不同,情感却一致。一个是乐景含悲,一个是哀景含悲,对借景抒情的内涵就理解得比较清楚且全面了。初一阶段强调过“借景抒情”的,此时再次利用固有认知的“剩余价值”进行迁移;若初一阶段没有强调过“借景抒情”的,此时是充分利用了“剩余价值”。两种情况都是对既有文本的“再生”利用。
还是《登高》一诗,以“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与无尽的哀思”作为“道”的教学目标,如果这一点正好是在教学《登岳阳楼》时,因学生认知水平限制而没有详细分析的“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究竟有几重情感,则完全可以拿这篇《登岳阳楼》作为理解《登高》情感的切入点,分析一下两首诗表现出的共同的情感,还可以对比一下两首诗的情感有哪些不同之处。
又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苏教版必修二)一词,在讲授“寄奴曾住”“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佛狸祠”“廉颇”等典故时,如果初中阶段重点讲解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苏教版七年级下)中的典故,那么完全可以使用同为三国时期的“的卢”的典故作为引入,如果没有重点讲解过,那么此时可以当作拓展延伸材料使用,起到归纳辛弃疾词擅于用典的特点。同样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涉及的“比喻”“虚实结合”“夸张”等手法,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均有体现。在苏教版初中阶段以课文形式出现过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为高中课文学习的引入材料或是迁移拓展材料是再合适不过了。
“文”的方面可以这样“再生”利用,“道”的方面同样也可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写于稼轩赋闲上饶时期,此时的词人既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壮志,又有“可怜白发生”的无奈与痛苦,这与任镇江知府时期写下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所体现出的“壮志”一致,但因所处际遇的不同,最后的情感又是不同的。如此的横向与纵向的对比,不仅让学生充分地掌握了两词,也让学生对辛弃疾词作在“文”“道”两方面所体现出的共同特点有所了解,为今后学习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龙腾虎掷”的稼轩词单元奠定基础。
这样的对比,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充分将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剩余价值”再生利用,教会了学生迁移使用课本教材的方法,实现了学生学习认识水平的螺旋式上升。
古典诗词阅读教学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个难题,若能利用好初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文本的“剩余价值”,完善初高中古典诗词篇目之间的联系,那么,不但教材中的古典诗词文本能得到充分利用,语文古典诗词阅读教学的难题也将进一步得到解决。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范文6
一、借用历史故事,曲折委婉抒情,也叫“用事”,即把典故浓缩化为诗句,借以抒怀言志或影射时事,不仅使文字凝练,而且还能避免直说,有“正用”和“反用”两种。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片回顾了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的英雄事迹,虽没有直接抒写自己的怀抱,但那种想要仿效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去干一番伟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已然流露于字里行间,属于“正用”;下片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借古讽今,提醒统治者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并通过今昔对照,表达了对统治者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属于“反用”;结尾以廉颇的典故自比,写自己报效祖国一片忠心,并表示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也属于“正用”。这些典故用的中心明确,贴切自然,既切合北固亭之地,又切合作者主张北伐而又反对轻率北伐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恰当传达了词人壮志犹存、报国无路而深感悲愤的复杂情绪,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二、化用前人诗句,营造美妙意境,也叫“用句”。可以直接引用前人现成诗句,如的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也可以在原句基础上改动一字或数字,或是只借用其中的某些词语,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就是由庾信诗句“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化用而来的,王勃更换物象,以动静结合、时空融合的方式,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具有立体感的江南秋景图。
诗人在作品中用典,肯定有其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情的媒介,目的就在于借典抒怀、借古喻今。因此,鉴赏古诗中的用典,首先要了解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其次要了解它和诗歌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密切关系,明确用典的作用。答题时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找出诗词中用典的地方;2.对典故进行具体分析;3.结合诗歌的中心思想分析诗人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典例展示】
水调歌头
辛弃疾
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问题:
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