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喷泉实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氨气喷泉实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氨气喷泉实验

氨气喷泉实验范文1

氨气喷泉实验是一个有力证明氨气在常温下极易溶于水,并证明其水溶液呈碱性的精彩实验。它是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也是高考常考的考点之一。这个实验新奇、有趣,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酒鹛角笮轮识的欲望。但按照教材提供的方案进行实验,效果不理想,氨气容易逸散造成环境污染。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性地探索改进方案,终于寻找到一种实验现象明显、可操作性强的氨气喷泉实验新方法。

实验仪器及材料

饮料瓶、尖嘴玻璃导管、短玻璃导管、橡皮塞、橡胶管、软胶管、小药瓶、圆底烧瓶、自制单向阀、点滴输液管的滴斗、注射器、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酚酞试液、水。

实验装置组成见图1,实物照片见图2。

创新点

把气体的收集和喷泉实验的装置连接成一个整体,无需先收集氨气,操作简单易于进行,实验成功率高。

节约时间和药品,整个实验可在3分钟内完成;药品用量少,实现了实验的微型化。

整个装置气密性好,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制备原料简单常用,造价便宜,合理利用了一些废弃物。

尖嘴处经过特殊处理,能多层次喷泉。

实验原理

利用浓氨水的挥发性,在其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氢氧化钠溶于浓氨水后增大了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促进可逆平衡逆移,且溶于水时放出热量,加速了浓氨水的挥发,迅速放出氨气。

氨气极易溶于水。将塑料瓶中水挤入烧瓶,氨气溶于水,瓶内压强迅速减小。

大气压将塑料瓶中水压入烧瓶,形成美丽的喷泉。

实验操作和现象

准备工作

连接好仪器,检查气密(通过B向整套装置中注入空气,若D中有气泡产生,证明气密性良好)。

向C装置中加满水,并向其中滴几滴酚酞,盖好E的胶帽,盖好C的瓶塞。

向A中加入2g Na0H固体,向B中吸入5mL氨水,连接好A、B装置。

向D装置中注入适量的水并向其中滴几滴酚酞,使其恰好没过单向阀下端,安装好D装置。

开始实验

推压B的柱塞,向A中缓慢注射氨水,产生的NH,经过单向阀进入E圆底烧瓶,D中有大量的气泡排出,我们会先看到下端小滴斗溶液先变红,当看到上端小滴斗溶液也变得微红后,说明圆底烧瓶内氨气已基本充满,此时关闭止水夹,挤压C,使少量液体进入F中,打开E胶帽,就会出现红色喷泉。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前烧瓶耍保持干燥,烧瓶内空气需排尽。

所加药品的量需根据烧瓶的大小适当调节。

氨水注入氢氧化钠的速度要比较慢,保C氨气全部进入圆底烧瓶,避免氨气外逸,污染教学环境。

氨气喷泉实验范文2

关键词:“喷泉”实验;研究性学习;实验教学;教学功能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1-0011-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1.003

以氨气为例的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它不仅能紧密联系生活中的景观,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而且该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探究性强,处理得当,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难忘的印迹,受益终身。对该实验的变形设计,包括引发方式和原理的探寻、双喷泉的设计都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但是笔者认为,对喷泉实验的学习和探究也要循序渐进,依据不同版本教材的不同呈现方式在高中教学的不同阶段提升和挖掘该实验素材的教学功能。

一、高一阶段――以喷泉认知氨气的性质

1. 教材分析

“喷泉”实验在人教版、苏教版和鲁科版的高中化学教材中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具体如表1所示。

2. 学生认知基础分析

以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学生为例,学生在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已学习了物质的分类和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了电解质和电离,但由于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还处于初级阶段,比如对弱电解质及其电离还不够深入,学生对氨气遇水形成碱性溶液的认识缺乏理论基础,此外学生对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也不够明确,结构知识还很不到位,还没有完全掌握“结构性质用途”的化学学习规律。

3. 教学目标达成

以人教版为例,氨的性质和制备共安排1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定位在通过对喷泉实验的分析掌握氨的主要性质,结合氨的性质引导学生探究氨的制备方法及其原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氨的性质的获得,主要通过教师借助喷泉实验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和推断来完成。目标达成过程中,从红色的喷泉推断出氨溶液呈碱性,由碱性推断出溶液存在氢氧根离子,而根据氨本身的组成元素分析和第二章所学,氨属于非电解质,本身不会产生氢氧根,由此可以推断氨首先与水结合成可以电离出氢氧根的物质NH3・H2O;结合已有的物理知识,明确喷泉实验的原理是因烧瓶内外产生的压强差使烧杯中的液体进入烧瓶内,从而形成喷泉。实验中是通过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即产生较大的压强差,由此可以推断氨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大。

二、高二阶段――以原理探讨喷泉实验的改进

1. 学情分析

对高一学过的喷泉实验进行深入剖析会让学生有更高的探究热情。此时将既有的结论从性质推测走向理性的结构分析,进一步构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想方法,明确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推知氨极易溶于水并且所得氨水显碱性的原因是氨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氢键,分析氨易液化也是源于氢键,是因为NH3分子与NH3分子之间形成氢键导致沸点较高,易于液化。

2. 学生认知基础分析

进入高二阶段学习的学生已经完成了高中化学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具备了有关氨的基本知识),再加上高二下阶段对选修3的学习(具备了价键意识),可以建立研究性学习平台,在对氨气喷泉实验的原理进行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探讨喷泉实验的改进。

3. 活动设计和目标达成

[活动主题]氨与水的喷泉实验引发方法

[资料获取]以“喷泉实验”“引发措施”等关键词进行搜索(教师在布置任务前先行检索相关文献)。

[汇报交流]学生根据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形成文本材料,并制作成PPT进行交流汇报。

[实验探究]指导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实验、小结等环节完成科学探究:

(1)提出研究假设。通过分M讨论,提出喷泉实验引发方法存在以下几种:①用胶头滴管先注入少量水;②用热毛巾先捂装满氨气烧瓶后取走;③用冷毛巾先捂装满氨气烧瓶后取走;④……

(2)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为了学生顺利实施自行设计的方案,教师应该预先准备好若干个装满氨气的烧瓶。也可以引导一些具有探究经验的学生尝试对某个指定装置产生喷泉的思考和操作。如图1所示装置,将锥形瓶放置在水槽中,锥形瓶中加入易挥发试剂(如酒精),水槽中加入冰水后,如果再加入一种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思考水槽中可以加入的是什么物质?简述理由并通过实验验证。

(3)得出实验结论:小组交流完善(略)。

在面对学生不合理的方案设计,不要过多的干预,只要他们是积极去完成实验探究,就能自行发现方案的不合理性,从而激发他们改进的欲望和热情,体验自食其力收获知识达成目标的喜悦。教师要有静待花开的气量和耐心。直接给予的方案再成熟也是别人的,探究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自己的方案从不成熟到成熟,或许我们还能收获出乎意外的惊喜。所以对于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主要是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平台,提供时间、空间和设备仪器,培养学生脱离老师的指令后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实验探究热情高涨的情况下,再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的结构知识探究氨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大和氨水呈碱性的原因,最后再做一个小结。

三、高三阶段――以喷泉实验拓展知识运用

1. 学生认知基础分析

进入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时,学生已经完成了对高中化学两个必修模块和三个选修模块的学习。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必要的基本概念(反应热、弱电解质的电离等)、比较系统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氨与氯化氢的化合、氨与水的反应等)及物质结构与性质(氨易溶、氨易液化、氨水显碱性等性质与氢键存在的密切联系。)

2. 复习目标达成

高三复习不仅要“温故”,更重要的是“知新”,也就是说要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整合,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进而达成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策划组织,积极调动学生情感,提升课堂价值。此时以氨气的喷泉实验为主题的专题复习,可以将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物质结构知识等有机结合,进一步帮助学生提升从掌握基础知识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最终达成三维综合目标。对高三一轮复习喷泉实验的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如图2所示。

3. 专题复习教学片断

片断1 常见喷泉实验装置的分析和比较

[设计意图]如图3所示,通过不同喷泉实验装置,不同实验原料和多种引发方式的选择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厘清喷泉实验的本质,总结出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①盛气体的烧瓶必须干燥,否则,在收集气体时因J内残留水分迅速将收集的气体大量溶解,导致瓶内空气没有被排尽,压力不够,难以形成喷泉;②烧瓶内气体的量。要充满烧瓶, 确保气体溶解后产生的内外压强差足够大;③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气密性,若漏气,则喷泉难以形成;④气体的溶解性。所选气体能在所用液体中因大量溶解或快速反应而被吸收。通过对喷泉实验原理的深入研究,帮助学生在喷泉的自然情境下对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进行复习,同时帮助学生触类旁通,掌握综合理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完成了解、理解到灵活运用的目标转变。

片断2 组合式喷泉实验的设计

如图4所示装置,实验前关闭a、b、c止水夹。

(1)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喷烟现象,如何操作?

(2)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双喷泉现象,如何操作?

[设计意图]组合式喷泉实验的设计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喷泉实验原理的掌握。通过轻微挤压胶头滴管使很少量水进入烧瓶,溶解右瓶中的部分NH3使瓶Ⅱ内压强减小。打开活塞a、c,瓶Ⅰ中的HCl进入右瓶生成NH4Cl固体而在右瓶管口产生喷烟现象。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b,则烧杯内的水会压向左右两个烧瓶,在左右两瓶中均产生喷泉。若预先在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则在左瓶中产生红色喷泉,在右瓶中产生蓝色喷泉。运用已有的喷泉实验基础,拓展思维,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喷泉实验原理之间的结合进一步延伸,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

片断3 氨气喷泉实验拓展

在喷泉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以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设问1]利用图5装置所收集到的气体能否直接用于“喷泉实验”?说明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喷泉实验”的要点思考NH3的净化、收集、检验等一系列问题,巩固整理NH3的部分性质。

[设问2]NH3为何极易且快速溶于水?要使“喷泉实验”现象明显需对该装置得到的气体作怎样的处理?

[设计意图]在“喷泉实验” 实际准备情境下引导学生对氨气的性质复习巩固并灵活运用。鼓励学生针对两个问题所涉及的多个知识点和多处细节,相互补充完善,充分体验“合作学习”。同时为后面乙、丙烧瓶中“喷泉”的引发作好铺垫。

[拓展延伸](1)图6 乙烧瓶中充满干燥的NH3,是否可以产生喷泉?如果可以则如何引发?(2)丙烧瓶中是空气,如何选择试剂A、B才能使水向上喷出?(3)若在标准状况下“喷泉实验”结束时整个烧瓶充满液体,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在上述过程中,以“喷泉验”问题组为主线,以归纳氨的结构和性质为暗线,组织独立思考、合作探讨、运算对比等学生活动最终达成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应用。

教学目标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循序渐进中分阶段达成的,从现象到本质,从本质到运用,是科学认知的必经之路。分阶段达成教学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目标应以不同教学阶段,学生不同认知基础和教材知识结构等诸多要素为基础。关于喷泉实验的学习是一个集物质结构、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实验的综合性问题,没有必要在高一新授课就多面灌输,急求透彻理解,全面把握,否则必将得不偿失,不如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点,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逐步深化对其认识和理解,让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渐渐体验拨开云雾,豁然开朗。比如高二巧妙利用喷泉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热情,高三复习则侧重于通过一些基本实验素材,努力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水平,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我们还可以寻找并科学合理地利用好其他实验素材,在尊重学生学情、权衡不同学段学习重心的基础上,不断挖掘他们内在的教学功能,充分发挥高中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顾晔.“氨和铵盐”一轮复习课[J].化学教学,2010(7):51-53

[3] 顾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实验在高中不同阶段的教学功能挖掘[J].化学教学,2014(8):42-45

氨气喷泉实验范文3

1.加深学生对氯化氢和氨气的认识。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用品

干燥氯化氢气体1瓶、干燥氨气1瓶、石蕊试液1瓶。

三、实验装置图

四、操作步骤

1.拔掉氯化氢瓶上面的胶头及氨气瓶的皮塞,将氨气瓶倒置于氯化氢瓶的上方,塞紧皮塞,可看到少量白烟。

2.接好进水管,松开止水夹。

3.用手指封住塑料瓶上小孔,挤压塑料瓶,水进入锥形瓶后,松开手指,即产生喷泉。

五、实验效果

1.这是一个有声有色的实验。

2.看到了彩色的“双喷泉”,且两瓶基本喷满。

3.出现了3种状态的变化。且3处液面同时变化。

4.观察到了4种颜色的改变(红、紫、蓝、白)。

5.不用铁架台,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六、注意事项

1.收集气体的瓶子、导管、塞子必须是干燥的,否则实验可能失败。

氨气喷泉实验范文4

【案例一】Fe(OH)2的制备实验

Fe(OH)2的制备实验是高中阶段必做的一个演示实验,此实验是由FeCl2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生成Fe(OH)2,再由于空气中的氧气使其变质生成Fe(OH)3,沉淀颜色也由白色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通过此实验,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Fe(OH)2易被氧化的性质;颜色的变化过程,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由于Fe(OH)2被氧化很迅速,白色停留时间过短,甚至还没看清楚Fe(OH)2的白色,颜色就已经变为灰绿色,实验需要有所改进。

实验改进的关键,是排除反应体系中的空气(或氧气)。

通常的改进方法:1)加热FeCl2溶液,降低溶液中氧气的溶解度;2)向排除氧气的溶液中加入苯液封住FeCl2溶液,防止氧气再次进入;3)将盛有NaOH溶液的滴管插入FeCl2溶液液面底下,再滴加NaOH溶液。这样就可以使制得Fe(OH)2较长时间不被氧化。

为了既使白色保持较长时间,同时又变色明显,也可采用图1所示装置,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可得较好的效果。

第一步,先打开弹簧夹K一会儿,让试管A中产生的氢气把试管A、B中的空气排除掉。

第二步,关闭弹簧夹K,试管A中继续产生的氢气把试管A中液体压入试管B中,即可观察到有白色絮状的沉淀产生(可以保持较长一段时间,足以说明得到白色絮状的沉淀物即为氢氧化亚铁)。

第三步,再打开弹簧夹K,一会儿后,可以发现试管B中白色絮状的沉淀物马上转变为灰绿色,甚至在离试管口近处看到红褐色的氢氧化铁。

改进后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对于Fe(OH)2性质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对于实验的改进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是光靠教师嘴巴讲解无法达到的效果。由此可见改进后的实验装备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案例二】喷泉实验的改进

氨气的喷泉实验是一个典型的能够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的实验。推而广之,任何能够溶解于水或者容易和某种溶液反应的气体均可设计成类似的实验。其实验原理就是容器内外产生压强差,从而把液体从低处压向高处而产生喷泉。因其实验效果好,因而被广大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如何引发压强差,产生喷泉呢?

方法一:胶头滴管引发法

这是教材中普遍采用的一个方法。如图2所示,实验时,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中,烧瓶中的氨气有一部分溶解于水,从而使得烧瓶中的压强减小而小于大气压,当打开橡皮管上的弹簧夹时,就会因为烧瓶中的压强低于大气压而使得烧杯中的水迅速进入烧瓶,产生喷泉。

方法二:热胀法

如图3所示,这套装置与教材相比少了一个胶头滴管,因此其引发方法有了一点儿不同,但其原理依然。实验时,可以用热的毛巾捂住烧瓶,这样烧瓶内的压强增大,气体膨胀而把导管中原来的空气赶出,从而使得烧瓶中的氨气与烧杯中的水接触,氨气迅速溶解于水,引起烧瓶中的气压迅速减小,从而引发喷泉。

氨气喷泉实验范文5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思维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的目标体系和人才观形成初期,目前中学化学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实验经费不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实验重视差别很大;中学化学教师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一部分停留在黑板上实验;学生动手实验机会少,实验技能水平偏低;中学生课外活动不能正常开展,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水平不高。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实验中动手、动眼、动脑,学会主动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实施的理论依据

1.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揭示人的认识过程的特点和部机制,如注意、感知觉、表象、记忆、思维等的认知过程,强调人类认知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人的认知结构在获得知识中的作用,重视研究高级的认知过程,语言以及学习、问题解决、决策等,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探讨和指导教育、教学过程是教育教学的一个新研究方向。新课程化学教材中的实验比较典型并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化学实验验证知识的科学性,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实验技能;挖掘教材中探索性的实验,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创新,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

2.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理念⑴.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 ⑵.建立有共同基础而又能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适应时代需要的、可选择的化学课程体系;⑶.强调化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能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⑷.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

三、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思维训练的方法

1. 利用思维的再造性进行训练。苏教版必修1教材中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可充分回顾铜与稀硫酸是否反应,实验中不加热现象,加热后的想象可验证铜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及巩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这类实验除了验证知识的作用还可模仿验证产物的方法。

2. 利用思维的辐合性进行训练。在气体水溶性实验中,都可以将气体溶于水后,气压的

变化放大为更明显的实验现象,利用这原理解决诸多此类实

验。如在二氧化硫水溶性及溶于水后pH测量实验,可改进

为:向矿泉水瓶中加入五分之一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观察现象并分析。认知心理学很强调感知觉和表象的作用改进后实验可观性更强,现象更明显,更能引发学生注意观察在分析性质更为主动,参与更投入,课堂效率更高,理解更到位。从而实验的原理达到从分析到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操作过程。

3. 利用思维的发散进行训练。氨气的水溶性实验验证,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的讨论,在讨论中充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思考,小组间进行交流、归纳总结,使不同方案做到由具体到抽象、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整理出主要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用软制塑料瓶收集满氨气,倒入少量水,盖好瓶塞,振荡,观察塑料瓶是否变瘪。

方案二:用一根试管收集满氨气,倒置在水槽中,用镊子拿开塞子,看试管内水面是否上升。

方案三:一只带有双孔活塞(分别插入充满水的胶头滴管和下端系有小气球的玻璃导管)的广口瓶收集满氨气,挤压胶头滴管,观察小气球变化。

从而引出教材中氨气的喷泉实验: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的胶塞。这个实验有效验证教材主干知识,但可在实验中当接好导管并打开止水夹还未挤压胶头滴管内的水时,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形成喷泉吗?为什么没有形成喷泉?思考原因并讨论,烧瓶内氨气还未与水接触,烧瓶内压强未变化。然后挤压胶头滴管后观察到的喷泉现象进行思考,为后面探究实验埋下铺垫。

4. 利用思维的原型启发进行训练。利用氨气的喷泉实验再造性思维和所设计的铺垫,让学生设计右图第二个装置如何形成喷泉。教师将难度分解成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两个装置的区别,并注意操作的细节性,先打开止水夹。打开止水夹后,能否形成喷泉?学生充分讨论为什么没形成喷泉?导管内一段空气柱,烧瓶内氨气没有与水接触,学生设计喷泉实验方案的关键让水与氨气接触,或是赶掉导管内的空气。学生在设计方案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注意力,受现实生活中原型启发的影响,提取以往记忆中的热胀冷缩原理,设计思维互逆的两个方法,全身心的投入,思维得到深刻的启示,从而达到情感共鸣。

阿基米德测量皇冠的体积极有创造性,他是从洗澡中得到启发,利用这样的原型启发在气体体积测量中也有妙用。例:用纯碱样品中常含有杂质NaCl,请设计实验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

方法之一:取一定量的纯碱试样,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用如图所示,排饱和NaHCO3溶液的方法测定生成的CO2体积。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能否用水代替饱和NaHCO3溶液,为什么?

(2)使用该装置前需要检查气密性,具体操作为

(3)使用该装置,读数前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写出三项)

(4)若用恒压式的发生装置代替前图的发生装置,有何优点?

测量气体体积误差更大还更小?

方法之二:利用右图进行实验

(1)干燥管的作用是?

(2)该装置的存在缺陷有哪些?如何改进?

(3)若还用恒压式的发生装置代替前图的发生装置,有何优点?

测量气体体积误差更大还更小?

5. 利用思维的创造性进行训练。

在必修1教学中还可补充更多演示,如:用小烧杯盛少量浓硫酸称量,10分钟后观察天平指针变化。学生更形象感受浓硫酸的吸水性,为后面介绍浓硫酸的用途---作干燥剂,作为感性材料在表象记忆中很好加工。

介绍NO和NO2有关性质可补充验证和探究实验:

⑴观察充满NO和NO2试管的颜色;

⑵将充满NO和NO2试管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并观察变化;

⑶往倒立于的水槽中充满NO试管通入O2观察气体颜色变化;

⑷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所得溶液。

通过NO和NO2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验证和探究实验,为后面硝酸性质的教学积累感性材料。

铜与浓硝酸和稀硝酸溶液反应是一个极易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但其现象明显,又是中学重要知识点,是主干知识中的难点之一,所以硝酸性质的探究更尤为必要,该实验可利用注射器易观察易操作等优点进行改进。

铜与浓硝酸反应(NO2的制取及尾气处理)NO2的制取:在5ml的注射器中放入一小片铜,如下图左所示,吸入1ml浓硝酸,利用向下排液收集NO2气体,如下图中。观察气体的颜色,溶液的颜色。实验结束时,小心向下排出注射器中的液体(不让气体逸出),吸入适量NaOH溶液,小心震荡即可。

⑴为什么此装置能用来制取NO?

⑵溶液和气体是什么颜色?

⑶产物是什么?

⑷实验结束时,小心向下排出注射器中的液体

(不让气体逸出),先吸入过量空气,然后吸入

适量NaOH溶液,小心震荡即可。

当学生思维过程由具体到抽象及本质,再来解决铜与稀硝酸反应问题就更为从容,铜与稀硝酸反应(NO的制取及尾气处理)在5ml的注射器中放入一小片铜,如上图所示,注射器先吸入少量水排尽空气,再吸入1ml稀硝酸,利用向下排液收集NO气体,如上图中。观察气体的颜色,溶液的颜色。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⑴为什么此装置能用来制取NO?

⑵溶液和气体是什么颜色?

⑶产物是什么?

⑷实验结束时,小心向下排出注射器中的液体(不让气体逸出),先吸入过量空气,然后吸入适量NaOH溶液,小心震荡即可。

另一有创造性改进:铜和稀硝酸反应实验中,由于一氧化氮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而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学生难以从实验现象上直观地得出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无色的NO气体的性质,通过改进的实验装置(如右图)就可以克服上述缺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用稀硝酸装满U型管,将管内空气排除,然后关闭活塞进行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将稀硝酸排入右端的漏斗中,避免了生成的NO气体与空气中氧气接触的可能,而且将NO气体的制备与性质熔为一体,既可以清楚地看到实验的主要产物:无色不溶于水的NO气体和蓝色的硝酸铜溶液。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时,又可演示NO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NO2气体,避免了NO2气体对空气形成污染,且该装置能重复使用。

在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中,教材中实验已很好验证浓硫酸与蔗糖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还为后面浓硫酸与炭反应作了充分准备,在这节知识讲授后可补充一个综合性探究实验: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要准确把握“以实验为基础”这一学科特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例如,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来学习化学;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利用化学实验证实,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实验感性信息,训练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发展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宇等编著《心理咨询师》

氨气喷泉实验范文6

论文摘要:本文围绕当前中学化学实验开展创新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从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个人与小组三方面的结合,对中学化学实验开展创新教育做了理论上的论述和实践上的探索。

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因而,如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对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而言、要实施创新教育,化学实验教学应该是最大的切人口,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掌握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从主观上说,我们是认识到开展中学化学实验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但客观上、我们怎样才能克眼诸如费时、升学压力等外部困难和来自主观上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认识不深的内部困难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二方面寻求契机。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就是说在创新教育中既要重视课内的学习又要重视课外的探究。学校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场所,课堂和实验室是两大主要阵地。在教学大纲的指引下,教师要善于组织化学实验教学的活动方式,合理地在课堂和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的创新。如对一些只需要教师的演示就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实验就直接安排于课堂;对一些能培养学生动手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实验素材可以放在实验室进行,而且可以大胆地进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尝试成功与失败。成功能够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发挥学习效力。失败也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信息、以便及时修正探究的过程。在氨气的制取实验中,学生已有了氨气是由n风c1和ca(4h):反应得到的知识。按照教材实验进度,一节课做完全部实验还有多余时间。这时,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可以改为由学生自行设计制取纯洁、干燥的氨气的探索性实验,并展示氨气样品。这是一个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实验。首先从整体上考虑,nh3的制取包括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吸收装置四部分。然后从细节上考虑,发生装置如何搭建(固体+固体一气体,参照仇的制取装置)?纯净、干燥的氨气怎么处理(固体na4h) 剩余污染环境的氨气如何处理(稀酸)?最后从结果上评价,制取出来的氨如何判断是纯净、千燥的氨(比较法)。这样的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化学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也应该结合社会现实的内容展开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去了解事物,认识事物,剖析事物,解决问题,去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联系1998年春节前夕,震惊全国的制售假酒导致甲醇中毒大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化学实验去分析市场上出售的酒,是真是假。在这个事例上,教师只要介绍真、假酒鉴别的方法,然后由学生根据原理去判断是真酒还是假酒,让学生亲自体验当一次工商执法人员,去享受鉴别成功后的喜悦。在这个开放性的实验教学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用化学方法鉴别真假酒中甲醇含量的基本原理,而且培养了学生利用学科知识解决新情境问题的知识迁移和类推能力,训练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同时对宣传抵制伪劣商品,增强人们的科普知识具有正效应。

    同时,教师要善于在各种情况下挖掘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素材,创设情境,提供教材之外的实验素材,鼓励学生对这类实验进行大胆的探究,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nh3的喷泉实验,这是教材中指定的实验内容,教师可以对氨的喷泉现象进行迁移、提出如何设计co:的喷泉实验。在学生设计过程中教师只要做好引导、点拨,让学生明白c4:和n姚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气体,是极易溶于水的、而co2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是否能找一种类似于水的液体能溶解c4z,使c仇对环境的压强越变越小,即c02越来越少。学生们经教师一点拨,就马上想到了碱(naqh) ,然后参照n姚溶于水的装置搭建coz喷泉实验装置,最后,用事实来证明一切。如果再引导一步,如何设计n场和hcl的白烟喷泉?由于学生的脑海中已有n珑+ hc- nh4c1(白烟〕的知识点,再加上刚才的引导,学生就会寻找两者思维的交叉点,有些学生马上就把自己的设计思路讲了出来,至于操作由学生在实验室自行组织完成。

    2个人与小组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