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内控制度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内控制度培训范文1
关键词:医院 会计内控制度 完善措施
会计内控制度是医院自身管理系y中的重要一环,科学合理的会计内控制度能够有效保证医院财务信息的透明化与合法性,能够为医院的发展建立科学的经营性目标,也可以保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落实。对于医院来说,实现会计内控制度的完善性能够为医院各方面的有序运行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下面,笔者将对医院会计内控制度的完善措施展开细致讨论,希望能够为医院会计内控制度的发展提供一些可参考性意见。
一、医院会计内控制度作用
(一)是实现医院多元化办医的需要
当前,我国医疗改革更加强调多元卫生投入机制,明确了政府在居民医疗服务中的主体地位。政府的外部投资与医院内部资本投入具备了相交点,医院需要对这两种资本投入进行科学分析,以便为之后的建设计划提供科学性数据支撑,这也就更加突出了会计内控制度的重要性。
(二)医疗用品核算的需要
我国医疗改革对于医院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变革条例,尤其对于医院通过药品销售获取盈利的做法进行的整改,要求医院实行零差价药物售出,但是这一制度当前在我国医院的落实状况存在着诸多问题。医院医疗用品的核算机制亟待升级,完善的会计内控制度的建立也亟待被提上日程。
二、医院会计内控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内控制度的理念相对落后
医院会计内控制度的发展应该体现出科学性以及与时俱进性,只有这样才能与我国当前的医疗发展国策相适应,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的有效运行,进而推动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反观当前我国的绝大多数医院,在进行会计内控制度的建设过程中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无法体现出内控制度的前瞻性,亦无法彰显出内控制度对于医院的内涵与外延管理的张弛性。
(二)医院资金内控的重视力度不足
医院会计内控相关部门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对医院的资金运用状况进行记录与管理。但是由于医院对于会计内控审计功能重视力度不足,相关部门对于资金账目的漏记以及错记状况没有进行及时排查与更正,医院内部资金审计功能难以落实,导致医院会计内控制度缺乏系统性与完善性,医院财务管理始终无法实现真正的科学性。
(三)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较差
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实现离不开相应的专业性人才,反观我国当前医院会计工作人员的配置情况可以看出,医院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尚存在系列缺失。这主要与医院会计人才引入机制的缺失相关,医院内部工作岗位的人员安排受到医院医生或者管理层人员干涉,会计工作人员多依靠亲属关系进行确立,削弱了工作人员的专业性。
(四)医院会计体系之间缺乏协调配合
医院的会计体系由不同部门组成,虽然都是为了执行医院中的财务管理职能,但是由于细微的部门分工不同会产生相应的职能差异。在进行会计内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由于会计体系的分支不同,会计内控工作的完成需要集合不同部门间的数据支持。但是,医院会计体系间由于缺乏协调配合,使得不同部门的工作造成大量时间与资金浪费,并直接影响会计内控效率。
三、医院会计内控制度完善策略探究
(一)强化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
要想实现医院会计内控制度的完善性与科学性,首先需要对医院会计内控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进行强化,只有思想意识实现了提升,才能够在进行会计内控决策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体现出先进性与科学性。因此,医院需要定期对于会计内控管理人员进行思想观念更新,通过思想培训建立工作人员先进的管理意识。只有会计内控工作人员的思想形成了统一,今后的会计内控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实施。
(二)加强医院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
医院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及时担负起相应的审计职能,相关工作人员不能放松对于医院资金运用的审查,也不能碍于同事情面不作为,放任资金账务问题的存在。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对于会计内部控制相关事宜发挥着重要的监督监管职能,因此,今后医院需要提升对于内部审计职能运用状况的重视力度。
(三)加强医院的人员培训和管理
为了完善医院会计内控制度,医院需要重视起医院会计内控工作人员的人才引进与培训管理工作。在进行人才引进时,需要明确相应的专业素养,并且在进行人才面试时选取不同部门负责人作为面试官,尽量避免录用专业素养不达标的“关系户”。此外,还需要定期对人员开展培训课程,用以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并实现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
(四)建立和健全医院内控体系
医院的会计内控体系作为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职能体系,在进行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彰显出职能差异,与此同时还应该尽量体现出体系间的统一性,实现会计内控发展的高效性。因此,医院会计内控部门需要建立起完备的信息资源库,为不同部门的信息需求提供数据支持,大幅度减少不必要的资金与时间消耗。
四、结语
医院会计内控制度的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此过程的成功实现依赖着医院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深入洞察与剖析,医院只有找出自身在会计内控方面存在的发展问题,才能够对症下药,打造出完善的会计内控制度,实现医院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中笔者对于医院会计内控制度的完善措施的分析只是基于宏观方面的考察,并不能说明每一家医院在会计内控制度完善方面都存在这些问题,而且问题的解决措施也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医院。医院只有在了解自身的基础上量体裁衣,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策略,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会计内控制度不完善现象的发生。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医院能够持续关注。笔者也将对这一问题进行长期关注与分析,并将对本篇观点进行改善,望与医院共同为实现会计内控制度的完善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晓青.浅论医院会计内控制度的完善[J].赤子(上中旬),2014,(24).
[2]刘伟.浅论医院会计内控制度的完善[J].财经界(学术版),2015,(13).
[3]王德国.解析医院会计内控制度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4,(13).
内控制度培训范文2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控制度 问题 策略
一、前言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出于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由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局限于事业编制数额,从事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的数量少,因此做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及财务管理工作就比较困难。但正是因为这些实际困难存在,就更需要迫切加强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设。一旦将根本性的制度建设问题忽略了,则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和其社会公共服务这一职能的履行均会受到严重制约。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其深远发展及近期规划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具体表现有:其一,内控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极大程度地预防事业单位的内部出现诸多的问题,如国有资产非法挪用和侵占等;还有能够确保国有资产的规范和安全管理。其二,内控制度的有效建设有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及时收集与整理各项信息,并且及时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财务数据和会计信息,从而确保财务管理工作平稳有序的进行和单位领导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规划。其三,内控制度的制定与履行可能够最大限度的防范、等问题,能够及时防漏堵疏,从而全面提高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质量、确保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一)保证事业单位的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
如今事业单位内部出现违法乱纪现象的原因在于其内控制度完善度不够,从而经济发展落后,致使领导层不能获得准确、完整的信息,为违法乱纪的人提供了操作空间,因此,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尤其是信息系统内控制度建设显得比较重要。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能够确保事业单位的信息更加准确和完整,从而有利于领导层根据这些完备、真实的信息,作出更加正确的决策。
(二)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针对现阶段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国有资产管理中出现的责权不清、账实不符等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事业单位内控制度,能够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杜绝部分国有资产私有化,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的使用价值,使事业单位能够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挖掘出事业单位的财务价值
在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都存在不足之处,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益较低,从而影响到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对事业发展造成阻碍。因此,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价值,挖掘出事业单位的财务价值,必须以一套较好的内控制度为基础,由此可知,建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是比较重要的。
三、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采取的内部控制为《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尽管它与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相符,但其内容主要是为企业设计的,针对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方面的内容明显不足。另外,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未以书面形式呈现出现,而是以财会规章制度暂时替代内部控制制度来推行使用,分析问题时,多凭借工作经验,无科学的依据;内部控制范围局限在单位的各项开支标准上,忽视了业务操作的过程,出现问题时,并没有一套完善的参考标准。多数事业单位的领导层的内控意识比较薄弱,因此,单位内部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而内部控制的理念更是无从谈起。
(二)领导者的内控制度意识薄弱
领导层的内控意识的树立,是内控制度建设的基础。目前许多事业单位领导忽视了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并未形成比较完善的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理念,因此,事业单位管理多采取部门规章制度制约或上级抽查考核下级的层面,同时参与内部控制的人员多数集中在财务部门,不利于内控制度理念的推行和建设。真正参与到内部控制的人员也多是企业的财务人员。领导者的内控制度意识薄弱,导致领导层容易出现单一做决定,无法体现民主集中等问题。
(三)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都存在专业水平不高、不了解内控制度、不能掌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步骤等问题。经常出现财务人员未经专业培训,因此,在财务管理控制工作中无法胜任,只能从事简单的出纳一职,无法辨别违纪违规等行为,不能在财务管理控制中给出可行性较高的建议;国有资产的管理控制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因此不具备管理的能力,只能在管理活动中起到仓储员的作用,缺乏国有资产的内控制度建设意识,无法准确分析国有资产中账面价值、使用价值等,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和效益升值。
(四)会计核算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事业单位还存在会计核算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从而导致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以下问题:会计凭证管理不严谨,随意性很强,如出现事后签字等现象,不能反映出事前控制;在货币资金支付上,常出现授权付款凭据不足,支票及印章管理者均为一人的现象,无法真正实现单位的内部控制;装订存档的会计凭证,多数以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而不分业务类型,从而出现业务类型不一的会计凭证也装订在一起,不利于财务核对及汇总工作的进行等等。受以上诸多问题的影响,多数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都会出现失真的现象,阻碍了致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和监督工作步伐。
四、完善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策略
(一)健全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
健全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必须遵守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责权统一:高度重视部门的责任控制,将各部门与部门人员之间的权利、职责等明确,并严格奖惩制度,把内部控制制度真正融入进单位管理的每个环节中;二是不例外:内部控制制度必须以全单位人员共同参与为基础,无特殊人员存在,从而确保内部控制的公平公正性和整体性;三是相互制衡: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部门之间需要形成横向的相互监督,纵向的相互牵制。在授权、记录和保管等诸多方面,还要实现相互控制,从而确保部门之间和岗位之间真正的权责分明。另外,在健全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之前,各单位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制定出符合实情的一套内控制度方案,以确保内控制度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二)强化领导者的内控意识
事业单位领导者的思想理念对其发展会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对事业单位的领导者进行内部控制培训,强化其内控意识,就显得比较重要。让领导者了解到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且让其认识到内控制度给事业单位带来的利益,并为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奠定基础。另外,还要建立起一套财务负责人与单位领导者一起负责的内部控制制度,把财务部门中的管理作用直接融入到单位的重大决策中,为领导者的决策提供较好的参考。
(三)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进行教育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在事业单位中,财务人员不但要掌握自身的业务技能,还要了解国家的政策变化,并善于用所学的知识去应对各种财务问题,强化服务意识,在日常的工作中还需不断提高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同时财务人员还需要具备财务管理和文字编写等的能力,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巧;信息管理的人员则需要理疗信息管理对于单位的重要性,尽量保证信息及时、真实、完整,为单位提供的信息必须简要、明晰,并且具备一定的信息风险识别能力。另外,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不仅要考核其专业水平,还要注重对其综合素质的考量。对在岗人员的培训与考核,也要定期进行,并实行优胜劣汰的岗位竞争机制,从而促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
(四)健全会计核算体系
健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可以提高其信息质量。因此,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地规范和完善会计核算工作,并高度重视单位的财务监督工作,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进一步健全单位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披露等相关制度。健全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可以为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的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现阶段,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想要提高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整体水平,还需要总结更多的经验,并结合单位的具体实际进行。而不断总结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其利弊,事业单位各部门几个岗位之间需不断沟通协调,才能得出有效的内控制度建设的良策,为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存仙.浅析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现代经济信息.2011,12 (3):112
[2]袁俊春.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问题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4(7):105-106
[3]陈文.浅议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13,12(6):76-78
内控制度培训范文3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常见问题;对策探析
内控制度建设是事业单位会计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和规范内部控制制度,可以确保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高效性。但是,在实际的运转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因此,事业单位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任重而道远,急需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来予以应对,从而为事业单位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一)有利于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控制度,进一步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使用,可以保证国有资产高效的使用价值。目前,有些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数额比较模糊不清,账目上的资产记录也欠缺真实性,一定程度上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因此,事业单位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可以有效遏制国有资产不良现象的发生。
(二)有利于提升事业单位会计部门的决策水平
制定系统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障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以及准确性,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但是,目前,事业单位内控制度较不健全,阻碍了事业单位的稳步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三)有利于发挥事业单位的财务价值
有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较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益比较低,影响着事业单位的正常进行。因此,要想最大程度地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发挥财务管理的潜能与价值,就必须利用良好的内控制度来予以保障。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较低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主要体现在:预算管理、资产维护以及职责分工等等方面。其中,预算管理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影响着内控制度的建设水平。但是,我国内控制度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而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涉及的范围相对来说比较大,涉及的内容比^多。因此,在预算管理编制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传统内控制度思想较为根深蒂固,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更好地适应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二)事业单位内控人员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内控人员要对内控制度予以高度的重视,将事业单位内控制度落实到实处,树立良好的内控观念是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实际的运转过程中,事业单位内控意识相对比较薄弱,一些人员尚未能意识到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同时,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并没有将内控制度工作纳入到事业单位的工作管理的重点。
此外,会计部门自身欠缺严重的权责意识,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业务管理的活动中,缺乏必要的监督与审查,使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受到威胁和损失。
(三)尚未制定切实可行的联动机制
内控制度需要对个部门的大力配合方能正常运转,不是独立运作的体系模式,各个部门之间要加强不断地协调与联动。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人编制上存在的不合理性因素比较大,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大多是一人多岗制[1],也就是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中要担任多种职责,使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受到威胁,从而造成事业单位内控制度质量较为低下。例如:对于国有资产内控制度建设来说,需要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的配合、协调,才能促进国有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四)事业单位欠缺科学、系统的风险评估程序
风险评估程序可以使事业单位在经营过程中,有效识别、判断出内部控制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而给予相应的风险措施,而且在风险控制时期要进行一定的跟踪与审查工作。但是,一些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起风险评估程序,而且缺少内控风险的防范意识,从而使事业单位缺少应对风险的能力,无法正确处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五)财务人员缺少较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
一些事业单位的内控人员对自身内控制度建设认知严重不足,甚至并不明确具体的建设措施与目标。一些财务人员并没有经过系统正规的业务培训,尚未能清晰判断出内控建设中出现的违规行为。
此外,内部控制人员在国有资产管理活动中,通常都在充当“仓储员”,缺乏高度的重视,对于国有资产的账面价值和使用价值不能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进而使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很难正常进行下去。
三、提高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具体对策
(一)加大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
事业单位要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建设体系,将国有资产、财务管理以及信息系统等等内控制度建设一并纳入到体系建设中,提升认知程度。同时,将内部控制建设作为事业单位的业绩考核点,并且与年终考核相挂钩,不断提升内控制度的建设水平。
此外,事业单位可以制定内控制度评价小组,有效评价内控制度建设工作,并且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惩罚,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事业单位内控评价体系的作用与优势。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协调联动
电子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普及,事业单位必须要建立起相应的信息沟通机制,明确员工自身的工作职能,加强权责观念,同时也可以提升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信息沟通机制的建立,对于拉近事业单位员工之间的感情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沟通与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进而有效提升决策信息的传递效率,保证决策信息的清晰度、透明度。
同时,还要加强协调与联动机制,事业单位的具体管理工作必须需要不同岗位与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运作,进而促进事业单位协调联动机制发挥最好发挥。
(三)强化对事业单位预算部门的管理
1.事业单位要建立起科学、系统、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将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一并纳入到预算管理范围中。预算管理一旦制定完成后,就绝不允许其他人随意、主观地进行改动。事业单位人员要做好相关立项工作,为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
此外,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也要严格把关,坚决杜绝不符合预算管理行为的发生,加大预算项目的执行力度,只有达到预算项目的要求,才能进入工程招标、投标以及投资采购等工程[2]。
2.制定预算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贯彻落实预算执行责任制,以自上而下的顺序具体到具体的岗位或部门。而且要树立起相应的责任意识,通过相关的政策法规来进行执行和操作,进而有效避免事业单位人员出现的现象。
(四)全面提高内控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明确岗位职责,利用制度的约束力来管理人员。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能范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内部控制格局,不断实现权利的制约与平衡。
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工作,增强自身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具体来说,可以通^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工作,鼓励财务、会计人员积极参与到培训指导活动,拓展和丰富人员的专业知识面;加强绩效考核制度的建设,优化岗位晋升机制,完善内控奖惩体系。可以将业务水平高、工作态度认真的人员进行岗位晋升,发挥其奉献与创造价值,致力于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五)严格规范内部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关键所在,必须明确不同岗位之间的职能范围,科学、合理、高效的展开内部控制活动。还要不断健全内部授权审批流程[3],对风险评估活动做出全面的防范。因此,要严格规范内部控制活动,严格执行,更好地趋利避害、防范风险,确保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使用,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势在必行,要不断提高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刚工作原则,将内控制度建设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势,对于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予以科学准确的解决方式,立足现实,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事业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赵海涛.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和内审监督[J].财会学习,2016(01):198+200.
[2]季如菊.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5(33):51-52.
内控制度培训范文4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有效策略
近年来,事业单位中有关财务的案件时有发生,且后果严重,给本单位以及全社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影响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因此,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内部控制意识逐渐在我国事业单位建立和发展起来,内部控制理论开始成为国家进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理论。对于内部控制理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注重事前预防,一些单位为了保障单位资产的完整和安全,会建立一些特定的制度和规范来规避、公私不分现象的发生,从而获得管理成果,以免发生风险。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不加强内部控制就无法保证公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更不能保证本单位既定目标的实现。所以,使本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更加合理科学是每一个致力于提升自身整体管理水平和形象的事业单位的首要任务。
一、对我国事业单位来说,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事业单位的工作发现,其日常工作中,,公私不分的现象较为严重,不但使本单位工作的进行难以顺利发展,也给广大市民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事业单位的形象受到了严重影响。认识到这一方面的问题,事业单位通过内部控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以下问题:
(一)意识淡薄
意识是行为的指导,要想做好内控工作,首先要具备正确的内控意识。内控意识是指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事业单位发展重要性的意识,正确的内控意识可以保证内控制度得到充分的贯彻和执行。在一些事业单位里,不但基层员工甚至身处高位的领导的内部控制意识也较为淡薄,对内部控制工作缺乏系统的理念,认为进行内部控制是可有可无的工作;也有的领导具备内部控制意识,但是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全面,认为在财务部门进行内控就可以了,本部门不需要进行;还有的领导认识到要在本部门进行内控,但是不能把内控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从而导致内控工作的执行不力,对实际的指导意义不明显。
(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是要靠财务人员来保证的,内控制度能否被充分贯彻和执行与事业单位人员素质的高低有很大关系。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部分事业单位的一些财务人员不是正规的财会专业出身,有的是从别的工作岗位上调动而来,有的是临时开具的财务证明,这些人对财务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对财务工作的岗位要求了解不多,对于从业过程中一些流程和细节也不够明白,再加上工作单位的培训意识淡薄,使财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不过关,整体素质更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一些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会计的法律制度和核算原则缺乏全面的认识,出现乱用会计科目、账目关系随意更改等现象,严重制约着会计信息的真实传递。
(三)内控制度有待健全
实际上,完善、全面的内控制度的建立是非常困难的,很多单位的内控制度只能涉及一个或几个方面,只能规范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事项,而对于那些个别的、偶尔发生的疑难事项,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并不完善。然而从经济成本的角度出发,完善的、全面的、涉及各个方面的内控制度的建立也是不现实的,对于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出现过或者其发生是可以预计的事项,我们可以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规范其行为。然而,市场经济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决定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内控制度的制定要跟随其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参与制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人员,要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备高水平的职业素质,以制定出适用于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控制度。然而,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中,内控制度的制定人员专业水准和素质水平并不达标,在制定内控制度时不够全面、完善、与时俱进。
(四)内部监督力度有待提高
从机构设置来看,一些事业单位缺乏监督和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专门机构或专门人员,监督执行情况的任务一般由本单位自己承担,这种不力的监督情况致使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效果不佳。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事业单位在财务工作外并没有设置独立的可以监督会计行为的审计机构,监督会计行为的工作不是由审计部门而是由会计单位自行监督,这种薄弱的监控力度,造成会计工作的执行情况疏于管理,影响到内控制度的运行;还有一些单位,设置了审计机构,然而审计机构的工作不受重视,应有的监督检查权利无法行使,审计人员对于其职责和权限的履行也无法实现,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内控制度的监督和执行情况不能有力进行。
二、规范内部控制问题的有效策略
规范内部控制制度,使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增强其内控意识
内部控制制度的有力贯彻需要领导的带头进行,因此要保证财务工作的真实完整,使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更加合理、规范,就要增强单位领导的内控意识。首先,要让单位领导层认识到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可以加强对其内控知识的培训,使单位负责人对于内控制度的基本知识能够全面了解,从而加强对于建设内控制度必要性的意识,为内控制度的建立提供良好的环境;其次,将单位领导的业绩与内控制度执行联系起来,使单位负责人在业绩考核下能够主动学习和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使内控制度能够全面贯彻;再次,通过领导的带头作用,使每一个员工都能意识到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及实施的必要性,从而使内控制度能够有效实施下去。
(二)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很大程度上与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关。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工作能力和工作忠诚度,从而决定了内部控制制度能否有效实施。高水平,高素质的财会人员是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的基础和关键。因而,要应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的情况,就要加强员工的综合素质培养。首先,人员选拔制度要完善,设置工作岗位时要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要综合考虑内控工作的需要,录用的工作人员要符合岗位要求,一方面要具备从业所需要的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有从业的相关工作经验,对于内控工作的流程及细节能够熟练掌握,有效应对;其次,加强财务人员岗后培训,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强化其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增强其职业素养,从思想和意识上培养其成为合格的内控人员。
(三)完善内控制度
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内控制度有效执行的前提。首先,事业单位应该尽快组建标准权威的内控体系,为内控制度的合理合法制定提供依据,使各事业单位在制定本单位的内部制度时能够更加规范,也使单位之间更具可比性;其次,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养,强化其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使内控制度的制定能够适应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四)强化监督力度
首先,用法律法规进行有效引导和监督,强化财、税、审三部门的联系,促进有效监督体系的建立,通过公共媒体的披露和曝光,形成充分的舆论监督体系;其次,强化审计机构的地位,引导领导重视审计工作,使审计工作的权利得到充分发挥,杜绝审计工作形同虚设的情况;最后,加强内部监督,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执行人员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力执行。
三、结束语
内部控制制度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事业单位维护国家财产,实现其既定目标的有效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我相信,在内部各个部门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一定能够得以完善制定和有力执行,事业单位的工作也一定能够有效运行,从而为社会大众提供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周永华,徐怡.新疆区级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及资产内部控制的实证分析[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1)
[2]杨德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J]. 时代金融,2011,(36) .
[3]费开胜, 朱小军.我国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要点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04)
[4]方桂英.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认识[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内控制度培训范文5
关键词:工作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探讨
中图分类号:F406.72;F42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1
前言
目前,虽然在我国已经有很多工业制造企业能够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对其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工业制造企业财务的内部控制管理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是来自财务活动方面的风险,其次,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制度不完善,财务部门的管理决策能力比较弱。因此,优化工业制造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机制,对于企业实现长足的发展具有较为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工业制造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就工业制造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来看,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方面来自于企业财务活动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来自于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度方面的问题。
1.企业财务活动存在着风险
在工业制造企业中,对于财务信息的关注度角度,企业不能及时且准确了解到企业经济活动信息,导致了企业财务活动开展环节中存在着不稳性因素。如企业应收账款、企业来往账等方面所村在的风险。这些财务活动中风险都将会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带来严重的阻碍。当企业财务活动透明度低,财务活动存在着弄虚作假等情况,导致企业财务内控难以实施[1]。
2.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制度不完善
工业制造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不完善,为企业财务管理带来危险,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针对企业项目发展进行相应的财务控制,并且为企业发展提供相应的决策。然而当前,工业制造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制度建设不完善,一方面来自于人员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来自于企业内部控制方法。工作人员工作疏忽,而出现了才财务管理效率低下的情况,以及在缺乏科学的财务控制制度下,财务管理形式涣散[2]。
二、工业制造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对策
化工业制造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需要在企业中落实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并且完善企业的资金结构,逐渐的提升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能力。
1.实现全面预算管理
为了完善工业制造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建设,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提升企业综合经济实力。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具有较为突出的作用,是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工具,能够实现企业资源的配置。同时能够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化处理,为企业绩效管理提供相应的依据。在全面预算管理环节中,主要包含了经营预算、财务预算、资本预算三个管理体系,这三个预算管理体系相互衔接、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在经营预算中,通过销售预算管理企业期末存货预算、生产预算、销售以及管理费用预算。然后将这些预算内容与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等建立联系,最终产生现金预算。现金预算属于财务预算中的核心,包含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在资本预算环节中,主要对企业新增固定资产、长期投资以及投资收益预算进行综合管理。工作制造企业财务实现全面预算管理,采取的自上而下的模式,以企业战略目标来规范实际行动[3]。
2.完善企业资金结构
对于工业制造企业而言,优化内控财务制度,需要通过完善内部资金结构的方式,促进企业发展。工业制造企业的资金结构需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计划和偿债能力,来确定企业的实际资金结构,以促进企业能够实现高效发展。在企业筹资环节中,需要对企业现有的经济规模、经济实力以及企业负债、企业偿债能力等进行分析,选择适合企业的经营方式。成本最低方式比较适合于工业制造企业,以降本增效的方式,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例如,在对企业资产负债结构进行分析环节中,资产负债率的比例下降则意味着企业经济实力增强,企业潜力有待于发挥;企业资金来源充足,获利的能力需要根据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率来确定。管理者需要在了解企业发展的基础上,以企业战略为核心,为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财务策略。
3.提升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素质能力
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素质能力决定着企业财务内控建设,为了提升企业财务部门内控制度建设水平,在工业制造企业中还需要以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为改革点,进一步提升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得其实际的财务工作能力提升。具体的实施环节中,为企业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制定培训计划,为其在工作之余开展相应的财务培训。企业及时对财务人员进行相应的知识培训,如专业技能的培训、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训、会计电算化培训等。同时引入先进的会计制度,防止财务风险的出现,实行会计轮岗制度,全面的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4]。
4.建立财产保全制度,防范生产风险
完善工业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度,还需要在企业财务部门建立菜场保全制度,以防范生产中所存在的风险。在财务部门内部严格执行财产保全制度,限制未授权人员对企业财产的接触。在具体的管理环节中,以定期盘点、实时核对的方式,对企业各种类型的财产进行安全管理。同时与企业财务监督机制相互结合,实施企业财产监控。财务部门工作人员需要针对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点建立风险管理系统,借助风险的预警、识别、分析等方式,对工业制造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防。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针对工业制造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应用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当前,企业财务活动存在着风险、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阻碍着工业制造企业的发展。优化工业制造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需要在企业中落实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并且完善企业的资金结构,逐渐的提升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璇.浅析工业制造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建设[J].财经界(学术版),2014,17:229.
[2]朱蕴博.浅谈电信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5,04:261+266.
内控制度培训范文6
一、当前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良好的会计内部控制环境尚未形成
1.对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银行管理人员认为内部控制就是整章建制,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汇总,就是稽核或管理层的事,与会计无关或关系不大,从而对内控在业务运行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认识不够,对会计的职能作用没有充分认识;部分会计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对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重视程度不够,甚至认为相关风险控制措施手续太繁琐,没必要,从而以相互信任代替制度制约。
2.未健全合理高效运转的岗位体系。内控管理往往存在分工不明、责任不清、控制低下的情况。在人员安排上,对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业务素质要求不高,将一些学历低、素质差的人员调到会计队伍中来,而将一些熟悉业务的会计人员调配到信贷等部门,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连续性和会计人员的稳定性,阻碍了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
3.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与人员配备难以适应会计内部控制的需要。会计人员业务知识掌握不够,对业务的风险点了解不透,规范操作意识没有得到强化;会计人员技术应用能力较低,熟悉传统会计业务的人员多,熟悉新业务的人员少,熟悉单项业务的人员多,熟悉全面业务的人员少,熟悉人民币结算业务的人员多,熟悉外币结算业务的人员少。
4.商业银行人事激励机制未完全有效建立和运行。内控中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缺乏应有的控制机制,个人决策行为、业务行为、责任行为没有操作性强、规范的制度制约。岗位轮换、职工轮岗、有效制约未得到切实落实。人员素质与道德修养、金融文化建设不能有效跟进。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难以保证员工的诚信程度、工作态度、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等符合要求。
(二)缺乏适应会计业务发展需要的健全的会计内控制度体系
1.会计内控制度缺乏整体性。有关内控制度建设的具体要求散见于各种会计制度中,缺乏完整性,不利于会计人员对内控制度全面学习,不利于相关部门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等新业务的不断涌现,相应的会计核算往往由相应业务主管部门自行规定、自行处理,各居一方,缺乏有机的结合,造成各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各行其是,有的甚至相互抵触,严重削弱了会计内部控制的力度。
2.部分会计内控制度不切合实际。商业银行虽然制定了很多旨在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但有些制度的可操作性及执行情况受到质疑,很大程度上成为应付上级行检查的一种摆设。
3.会计内控制度建设存在滞后性。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既推动了商业银行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新风险。原有内控制度很大程度上已不能再适应计算机支持下的银行会计业务,如不能及时调整、健全和完善相应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制约业务发展,而且容易形成风险隐患。
(三)缺乏对内控运行的风险测定机制和具体考核评价指标
银行风险是客观、普遍存在的,完全没有风险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防范、控制和化解风险,将风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的可预见、可接受的范围内,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建立风险测定机制,健全内控评价指标。但内部预警系统建设滞后,却是商业银行的普遍现象。
(四)内部检查监督未充分发挥作用
1.会计检查辅导不到位。管辖行由于忙于应付各类各级检查活动,对本行检查辅导缺乏计划性、针对性,往往是上级布置,下级应付,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基层行(部门)虽然大多设立了专职或兼职会计辅导员,但运作中专职不专、兼职不兼的现象较为普遍。网点会计辅导岗位一般由会计主管兼任,但平时会计主管需履行管理职责,接待税务、稽核、央行及上级行等多方检查,还要不定期外出开会、学习、调研、临时代班等,造成每月正常的检查辅导不能按时到位,职责难真正落实。
2.内部稽核控制不到位。内部稽核作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没有充分发挥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诊断、自我完善、查差防弊的重要作用。主要原因:一方面,力量配备不足。在稽核人员配备上未按实际工作量进行配备,对稽核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未作具体要求。另一方面,人员素质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对稽核人员缺乏系统培训,加之部分稽核人员平时不注重业务学习,不及时更新知识,导致政策法规水平和业务技能跟不上会计内控发展形势。
(五)银行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能力较低
1.部分会计内控制度不能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要求。由于金融业普遍运用计算机操作,原有的会计内控制度已经不适应计算机操作业务下的发展要求,一些明显陈旧的规章制度或业务操作规程没有及时清理、修订。特别是在电子控制技术深入运用于会计领域的形式下,没有及时调整、健全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仅制约了业务发展,而且潜藏风险隐患。
2.利用信息技术对业务操作流程进行风险分析监控不够。虽然银行广泛采用了电子信息技术处理业务,但银行后台仍然难以及时梳理出可疑交易、违规交易信息,并进行实时预警和处理,对交易的监督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仍然不足。
二、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策略
(一)改造控制环境,增强内控动力
1.树立正确的会计内部控制理念。首先,要重视会计内控文化的建设。在会计内部控制中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强调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变会计内部控制成为银行员工自愿的行为,实现员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觉按照规范行事,共同实现银行内部控制目标。其次,要加强宣传交流。通过宣传、经验交流等方式,让员工对内部控制方式、方法与手段形成整体的认知。
2.健全合理高效运转的会计岗位体系。各级会计管理部门应根据有关规定,结合自身人员、设施等实际情况,对岗位进行合理有效地分工,明确各岗位的职责,确保内控有力。
3.切实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一要把好会计人员“准入关”。对会计人员的任用必须择优安排,做到不懂业务的不上岗、有劣迹的不上岗。对于不适合继续在会计岗位工作的人员,会计部门有责任向主管领导提出调换人员的建议。真正将政治素质好、有较强组织能力、精通会计业务、敢于以身作则、敬业爱岗的会计人员充实到会计队伍。二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道德与法制教育。增强会计人员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执行金融法律法规。三要开展切实有效的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岗位培训和业务学习,让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各项业务技能、提高业务素质,适应新形势下会计工作的需要。
4.完善科学有效的人事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保证员工的诚信程度、工作态度、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等符合银行经营发展要求。
(二)完善控制体系,夯实内控基础
1.抓薄弱环节内控制度建设,促内控制度与业务同步发展。在目前银行业会计核算电子化应用和推广速度日益加快形势下,必须坚持“制度先行”原则,做到新业务、新产品的推出与会计核算制度规定和操作流程同步进行。
2.尽快形成一套全面、完整、环环相扣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对现有的各项会计内控制度进行认真梳理、清理归类,根据业务和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补充,逐步形成全面性、系统性、连续性、操作性强的会计内控制度。
(三)建立预警机制,及时预示风险
1.完善风险测量预警机制。充分发挥银行会计对风险的反映、监督、预测、分析等作用,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预警系统,以便业务开展前可以测定风险状况,实现对带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预测预报,业务发生之后,便于对风险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并在定量分析风险的基础上制订应对措施,规避或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
2.健全会计内控评价指标。首先,构建有效的银行会计内控评价体系。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对内控制度建设、执行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促进各机构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其次,要积极借助外部评价。重视社会中介机构对内控制度的评价,听取他们对内控制度建设、执行效果、改进措施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会计内部控制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监督制约,发挥监督作用
1.建立高效的会计检查监督队伍。要有效整合会计监督资源,培养一支以会计主管、会计检查辅导员、结算专管员、电算化专管员和出纳专管员为主要内控监督力量的会计检查团队,加强检查培训,提高检查水平,着力将会计内控存在的风险发现和解除在“第一道防线”中。
2.建立集中统一的稽核监督系统。要加强稽核队伍建设。安排熟悉金融法规和制度规定,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人员从事稽核工作,并保证对其实施继续教育和培训,使内部稽核部门成为查差防弊、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的一支重要力量,彻底将会计内控存在的风险发现和解除在“第二道防线”中。
3.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检查发现的违规违章行为要进行责任追究,对有关负责人要进行严厉的经济处罚或者纪律处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会计内控制度的贯彻落实。
(五)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强化会计内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