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概念范文1
【关键词】建筑工程 合同管理 风险防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对建设工程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来大,自然,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说,涉及到工程的方方面面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建设工程是一个耗时长、复杂程度大、牵连单位广泛的项目,其中的变化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每一项因素都能影响到建设工程的人生安全、施工进展和企业收益,一旦出现风险,建设工程合同便是降低风险和控制危险性的有效凭证,它是建设工程开发商和施工方之间的纽带,同时制约着双方履行各自的责任与义务。所以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完整的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体系势在必行,它能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竞争力和安全性,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之前提到建设工程由于其自身特点,所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可变因素也相对较多,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合同管理的建设。合同管理风险贯穿于双方签订合同直至终止的整个过程之中,这其中,有些风险是能够得到控制的,有些则不然。
(一)合同拟订内容本身的不合理性。
合同是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拟订的。然而一些合同的拟订,从一开始签订就不是建立在合法、公平公正的角度上进行的,制订的条例缺乏规范性、合法性和准确性,与国家法律打球,这就由于制定者主观意识,造成了合同管理风险的存在。
(二)管理人员素质等。
建设工程项目公司的负责人和合同管理的有关部门,对合同的法律意识淡薄,对合同管理的专业知识不熟知、不重视,没有专门安排职员对合同进行整理管理,没有相应的管理机制,所以导致合同风险性增加。
(三)不可控制的客观风险因素。
来自国际经济动荡造成的风险、国家政策变化的风险和自然灾害的风险等客观现实,存在于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作中就属于不可控制的风险问题。这就只能在开发商进行建设工程项目之前,对国际形势和社会环境做出准确的分析与评估,尽可能的把开发风险降到最低,但是,通过合同管理却不能对这类问题做出有效的控制举措。
合同制定不到位,建设工程合作双方对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就不够明确,出现事故后的责任划分就不清晰;合同管理工作不到位,合同管理风险系数就会大大增加。伴随而来的就是违约、偷工减料、拖欠建设工程款等风险问题,严重的将直接导致工程项目搁置,损害企业获益。
三、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了解了合同管理风险的发生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做出相应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一)合同风险评估机制。
合同风险评估是要在合同签订之前,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整体风险评估,之后再决定能不能签署合同。在合同签订时,更要仔细查看合同条例,倘若发现超出企业承受和控制范围的风险隐患,应该第一时间双方进行沟通和协商,遇到实在力所不及并且对建设工程影响巨大的问题,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或者直接中断,这样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二)注重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
合同的拟订和管理都是靠人完成的,所以对合同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建立起合同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他们熟知国家政策法规、了解国际经济变化趋势并且掌握信息化数字化的科学技术水平。这样他们才能在合同管理工作中游刃有余,能对建设工程项目中合同管理风险进一步准确评估和研究。并且对他们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再塑造和诚信评价监督考核,确保合同管理人才的高素质。这样他们才能拟订出最合理合法的合同条例并且将合同管理风险性和危险性降低。重视人才的培养,在任何时候都是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购买商业保险转移合同管理风险。
购买商业保险是为日后风险问题爆发时,尽可能把企业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维持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建设工程有序进行。例如在出现违约或建设施工中技术问题的风险情况下,很有可能导致施工项目发生事故或中断搁置,此时,通过早期购买的商业保险,能将受到一部分损失和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身上,缓解可能遇到的企业资金危机和合同管理风险危机。
(四)合理合法的制订合同条例。
在合同签署之前,签署双方应该仔细查看制订的合同条款,秉持公平、合理和公正的原则,从预算、报价、时间到各阶段责任划分,甚至是公章印盖处都要细心通读,对合同每一条条款在日后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做好预测,一旦发现合同中概念模糊,出现不合理、不合法的情况,应该及时修正或者立即宣布此份合同无效,重新拟订规范、合法且合理的工程合同。与此同时,大力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规范建筑工程合同,提供参照。只有合法且规范的合同才能尽可能的将风险系数降低。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建筑工程来说,合同管理风险的评估和预防,不仅仅有助于合同双方提高合同风险意识,对大力培养合同管理优秀的专业人才,将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应用在合同管理中,能大大降低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风险,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企业效益,同时,对于建筑单位再次接纳新的项目具有很好的参考指导作用,对于行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参考文献:
[1]张辉.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管理分析及防范措施[J].建筑与工程,2012,(27).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概念范文2
【关键字】风险;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管理与防范
1、前言
风险是任何工程项目中都存在的,现代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是规模大、技术新颖、持续时间长、参加单位多、与环境接口复杂,可以用危机四伏来形容。此外,构成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它们分别由不可抗力、故意行为和意外过失造成。一旦风险发生,就意味着酿成了风险事故,也必然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损失。
2、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的管理
2.1 合同的定义和特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工程建设市场主体间的关系逐渐变成了合同关系,而工程建设市场各主体之间的行为也主要依据合同来加以约束。合同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的纽带。工程合同订立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在合同当事人之间有效和合理的分配风险。
整体上说,合同是指具有平等民事主体资格的当事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经过自愿、平等、协商一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达成的协议。我国于 1999 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迄今已经有 12 个年头。它作为一种当事人双方的法律行为,时刻制约着活动双方的违法违约行为,使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具有平等的地位。
具体说,建设工程合同又包含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狭义的建设工程合同是指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它包括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合同;而广义的建设工程合同包含了与建设工程项目相关的所有合同,除勘察、设计和施工合同外,还包括工程咨询合同、工程监理合同、工程招投标合同、材料和设备采购合同、设备租赁合同以及各种技术合同等。
2.2 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管理
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核心部分,其目的是保证工程项目总目标的实现。因而,从项目时间、质量和成本目标来看,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究竟何为建设工程合同风险?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指建设活动中一切与建设工程合同有关的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它不仅包含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当事人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还包括合同制定过程中和制定前后合同当事人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其次,项目建设作为高风险行业,在整个施工活动进行过程中有很多复杂的风险因素,但这里的建设工程合同风险不是指建设活动中一切风险,而是其中所涉及的与建设工程合同相关的风险。
3、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的防范,既要在合同订立时预防,还要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进行。我们应清楚认识建设工程合同风险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防患于未然。
3.1 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
合同管理机构的职能是具有服务性和监督性的双重属性。即进行工程合同谈判前,承包人应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负责合同的订阅,并实施监督、管理、控制。这个专门的机构应包含各方人员,如项目管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法律顾问在内的专业团队,他们负责管理、监督整个工程活动的进行。例如,在合同签订前,对合作对象进行仔细审核,深入了解。此外,我们主张,一切合同都应当采取书面的形式订立。因此,订立合同时,要力争做到用词准确,表达清楚,约定明确,避免产生歧义。
3.2签订完善的施工合同
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双方履行法律责任的依据,为了减少和避免合同风险,在施工前进行合同洽谈是关键,双方要在平等自主,透明公平的环境下进行商议,共同对合同中的各项条款进行拾遗补缺,保证合同的完整性,防止不必要的风险,让双方利益能得到平衡,并显示公平。合同洽商时,承包人应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每一个条款,要善于在合同中限制自身承担过多的风险和尽可能转移风险,对合同中所规定的条款也要认真研究,做到心中有数,达到风险在双方中合理分配。例如某工程,发包人在拟签合同条款中设置了“所有地下障碍物的清理费用包含在地基工程措施费中” 的条款,承包人对于此条款提出发包人把过多的及不可预见的风险转嫁到了承包人导致此部分出现显失公平现象,经双方洽商修改为了“地下2米以内障碍物的清理费用包含在地基工程措施费中”。
3.3 建立合同管理的微机信息系统
合同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工程建设项目规模扩大,合同标的日趋庞大,涉及合同的内容、条款日益增多,国内采用的传统合同管理方法和手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大型建设项目的动态管理要求,而微机信息系统既方便又快捷,不但节省了时间,也减少了人力物力。所以说,建立合同管理的微机信息系统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
3.4 提高建设工程合同人员的综合素质
定期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普及合同法制教育,增强合同概念和合同管理知识,使他们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关键时刻,能及时应对和处理突发状况。这对于风险的防范是及其有力的。
3.5做好合同的交底工作
施工合同签订后,承包人合同管理部门要对项目部的相关人员做好针对性的合同交底,以便项目管理人员能及时对合同进行全面、完善的解释,明确合同条款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尤其是合同中的潜在风险,管理人员应首先做好预测分析,对合同中工期、质量、造价三要素的控制要求及相应违约责任心中有数,为合同的履行创造有利的条件。
3.6慎重处理索赔、纠纷风险
由于业主无法按照规定提供应有的施工条件,常常造成承包商的索赔,甚至发生纠纷。关于索赔,在合同中应作出明确的规定,同时在实际操作中适时启动反索赔程序,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索赔的发生,减少索赔损失。当纠纷发生后,合同双方也要按照合同的流程处理纠纷,尤其是涉及诉讼的,应选择有利于业主的有管辖权的法院受理。
3.7转移或分担不可抗力风险
一旦发生不可抗力时间,合同的双方都有会遭受损失。在合同中应明确不可抗力发生时工程本身、双方人员及自有设备的损失责任,而业主也可以选择投保对不可抗力事件带来的影响风险转移。
3.8严格执行合同,通过合同手段管理风险
在施工前,合同双方要对合同进行确认,并通过特定的合同条款予以约定,或规避,或转移,或分担,或自留。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为了避免更多的风险发生,业主应严格执行合同,通过合同手段降低风险。签订合同时建立业主合同的评审和审计制度,在法律的框架内将业主风险管理预案在合同中约定。在项目实施时,按照全面合同管理的要求定期总结合同的履行情况。
4、结论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牵涉到工程活动的方方面面,它以法律的形式规范着合同双方的行为。面对建设工程合同风险,我们应该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总结经验教训的方法,提高企业的合同风险管理水平和防范能力,切实有效地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周友海.论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终身责任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1).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概念范文3
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合同管理的概念、加强造价控制与合同管理的措施浅谈一下,望得到同行和专家们的指导。
一、正确理解工程造价的控制与合同管理
1、工程造价有两种含义:广义地讲,是指工程项目从筹建一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中建设单位所花费用的总和;狭义地讲,是指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建设所花费的成本以及在工程发包阶段其投标价格和在工程结算阶段从建设单位所得到的工程建设费用。 造价控制就是指把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在预定限额内,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各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造价控制应从多方面入手,如合理设置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等。
2、工程合同,即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合同,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的主要依据。合同的管理是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部门以及建设单位、理监单位、承包企业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规章制度,采取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施工合同关系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保护施工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施工合同条款实施的一系列活动。
二、工程造价的控制
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决策阶段,是一个有浅入深、不断深化的阶段,可以分为若干工作阶段,不同阶段决策的深度不同,投资估算的精确度也不同。而且,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这些造价形式之间存在着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这样的相互作用关系。所以,只有加强项目决策的深度,采用科学的估算方法和可靠的数据资料,合理的计算投资估算,保证投资估算打足,才能保证其他阶段的造价被控制在合理范围,使投资控制目标能够实现。 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设计是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工程项目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在此阶段,我们应该做到:①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设计质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功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的多少,而且在建成交付使用后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所以,搞好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②对推行限额要积极设计。在进行设计招标和设计委托时,应建立起完整的限额设计管理方法,认真编制工程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力争把施工图预算的价格严格限制在设计概算以内,不能只关心的是面积、层数、功能等指标。③采用招投标方式。通过招投标方式,择优选择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工程造价咨询与设计单位紧密配合,政府主管部门把工程设计与造价纳入法律轨道,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法规,使设计单位对工程造价负有明确责任。 3、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建筑物实体形成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施工周期,政策性变化,材料设备价格,市场供求波动大等等。要提高建设质量,控制工程造价,发挥投资效益,就要在工程施工阶段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和监督职能,从而加强了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的造价控制。由于建设工程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变性的特点,工程实施阶段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费用。所以,我们应该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经济签证、严格审核工程施工图预算、择优选择专业分包单位等。
4、结算阶段造价的控制 结算阶段造价控制属于事后控制,对于已经成为事实的项目的审核更需要造价人员认真细致的对待,为了能准确、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使结算工作顺利进行,在结算审查中应注意使用以下几方面:①审查承包人是否按照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及招标人要求的承包范围完成工程建设,承包人完成的项目是否竣工验收合格等工作。②核定施工工程量,由于工程量的计算多并且繁琐,容易造成高估冒算,所以核定施工工程量是工程竣工结算审查的关键。 ③审查项目单价套用。主要审查工程所套用单价是否与工程应执行的合同及定额标准相符,工程结算所列各分项工程清单与设计文件是否相符,计算单位是否一致。
5、 积极推进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 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根据科学的依据,结合投资理论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专业、综合、科学的方法,在达到工程最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取得最佳投资效益,把控制工程造价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提高工程造价效益,即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最终使项目实际结算总造价控制在批复的概算内。
三、加强合同管理的几项措施
随着建筑市场管理体制的完善,建筑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工程参建各方对施工合同管理也越来越重视。有效的合同管理是促进工程参建各方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确保建设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
1、合同管理精细化 各级建设工程行业主管部门针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特点,应该制定出一套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细则。作为政府项目投资主体的各级财政部门应积极参与细则的制定与审核,尤其在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上,对政府投资项目就做出细致、明确的规定。 2、 管理人员专业化 人是合同管理中最活跃的角色,也是合同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建设单位应设置合同管理人员从事合同管理工作,并应执有《施工合同管理人员资质证书》,加强对建设单位合同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术素养的培训。加强建设项目合同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实行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亦是提高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效果的重要举措。3 、合同索赔研究程序化因为工程合同一经签订,确定了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之后,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便是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深入理解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切实加强日常管理,使管理行为正规化、规范化,作好处理合同纠纷的各种准备,特别是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索赔与反索赔是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合同双方攻与守的关系,是矛与盾的关系。工程发承包的实践经验证明,没有一个承包商不要求索赔,即要求调增合同价款,因此,要搞好工程造价控制,就必须进行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 4、合同签订审核规范化 建设单位应组织技术经济等各方面的专家,审核合同条款是否真实、齐全,并对承包方投标文件进行了解。通过审核了解,对不合理、不合法的条款及时予以纠正,不齐全的条款要补齐,使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实施中减少合同纠纷和违约,避免对建设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合同实施交底制度化 财政部门应督促实行政府投资管理的建设单位做好向各层次管理者做“合同交底”的工作,把合同责任具体落实到各责任人和合同实施的具体工作中。特别是在工程使用非标准的合同文本或有关人员不熟悉合同文本时,这个“合同交底”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和合同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建设方只有在政府部门的正确指导下,采取系统综合的方法对建设全过程控制,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工程资金,才能使投资获得最大的利润。
【参考文献】
[1]卢谦.建设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概念范文4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项目;合同管理;研究
房地产开发企业从土地获取、前期手续办理、招投标、施工建设到完工交付,参与主体多,开发建设周期长,涉及合同种类繁多。合同的制订、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多,本文主要介绍和施工方签订的施工合同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工程合同概念
建筑工程合同指的是承发包双方以实现建设工程目标,明确相互责任、权利、义务关系的一项协议;是承包人实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掌控工程项目投资、进度、质量,从而确保工程建设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法律文件。[1]建筑施工合同的内容主要由建设工期、工程造价、技术资料、工程质量、材料与设备供应责任、拨款与结算、竣工验收、质量保修范围和质量保证期、双方相互协作等条款构成。
二、建设单位合同管理常见问题
(一)招标阶段工作不当
招投标时,投标单位比较多,竞争激烈,依据法律法规,要严格坚持公平、公开、公正、择优的原则展开。[2]但是在实际招标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最终的中标单位并不一定是配合最好的单位。
(二)现场合同管理存在漏洞
建设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合同管理不重视,造成施工方现场行为违反合同而建设方没有发现的现象,对建设方造成经济损失。
(三)没有及时变更合同
合同变更主要由合同内容变更以及合同主体的变更这两部分构成。若合同的主体与变更内容脱节达不到一致,后期势必会在合同变更索赔时产生诸多繁琐问题,进而对完善合同管理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建设单位合同管理对策
(一)招标时严格审查企业资格
在工程招标时还应该对施工企业的主体资格、企业信誉、注册资金、财务经济状况、履约能力、与招标工程相类似的工程施工经验等进行严格审查,以确保投标企业的内在质量。在价格的选择上遵循工程规律,防止“超低价”的价格,避免出现“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现象。多数房地产公司建立招标采购中心,参与招标采购全过程,从源头选好施工单位。
(二)健全合同管理机构
做好合同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机构。在建设单位内部,需要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对合同加以统一管理与保存,匹配专业合同管理者对合同管理加以负责,设立合同台账,及时统计、检查合同并报备合同管理机构,进一步提升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水准。
(三)施工合同签订注意要点
1合同价款的结算方式是否明确,到底采用固定单价、固定总价还是按实结算的方式结算。2合同中是否约定了风险幅度。按照2013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工程宜采用固定单价合同,且双方应在招标文件或合同中明确风险内容及范围、幅度,不得采用无限风险、所有风险约定风险范围及幅度。主要材料、人工、机械风险幅度在±3%~±6%区间考虑,如果合同中没有对上述幅度进行约定则应补充相应条款。3应重点关注预付款、进度款等条款的约定。关于暂列金额、专业工程暂估价、文明安全施工费在预付款及进度款中的支付问题进行明确约定。工程质量保证金由于不同的保修时间,往往会引起承发包双方的争议,建议约定时间,比如自工程交付之日起2年内无质量问题,退还质保金的70%;防水工程质保期满后无质量问题,7日内支付质保金的30%。4工程暂估价材料确定应该约定,暂估价材料价格确定的程序及价差调整方式。工程水电费的计量及结算方式,尤其涉及多家分包单位的工程,水电费应严格计量,杜绝重复计费和水电浪费。5工程延期的条款是否约定,界定工程竣工的时点是否科学合理,尤其对涉及工期提前奖的项目,各方对时点的约定必须清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四方验收通过还是备案通过。
(四)设计变更的签证与索赔管理
设计变更的签证、索赔务必做到准时按照程序展开。许多业主或者监理工程师在变更工程时随性较大,通常在现场发现图纸有问题,又或者是实际情形出现变动时就会提出施工单位变更或会议上的口头通知,施工现场人员需要做好现场施工记录和会议纪要,并让业主和监理进行签字认可;要准时发出变更核定单,及时跟踪签字,且签字手续要保存好;变更核定单务必做到规范完整,变更内容要做到清晰准确,实事求是,与此同时签字盖章要做到规范。变更费用要在变更单确认后要及时确定,各项费用的计算要做到有理有据,有规范可寻,准确到位。
(五)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
公司合同管理部、法律事务部要严格依照国家颁布的合同范本来制定各自单位的合同范本,各项目要因地制宜依照自身情形修改自用。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好处。首先,能够促使当事人知晓并掌握相关法律、法规,让现实中实行的项目建设工程合同与法律法规的要求一致,防止缺少项,杜绝产生有失公允的条款,同时也提高当事人熟知合同运行的流程的能力;其次,能够使得行政管理机关加强合同的监督力度,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可以及时有效的裁判纠纷,最大力度的对当事人的利益进行维护。采用标准化的范本进行合同的签订,对于推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善。
四、结束语
建设项目合同是建设单位市场化运作的基础,施工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对施工合同进行有效管理能够促进双方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维护双方利益,确保工程质量。就合同管理工作而言,建设单位要根据施工合同管理中的问题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提升合同意识,完善合同管理机构,推行合同示范文本,控制施工合同的签订,重视懂合同管理的专业人才,提高履约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加强合同索赔管理。
参考文献:
[1]宋宗宇.建筑合同法规原理与实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2]游燕.造价工程师在工程合同咨询工作中的要点解析[M].北京;2012.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概念范文5
Abstract: BIM is a new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BIM in the project contract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contract management, making it easy to share information for participates, and achieve dynamic management of the con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domestic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discusses the main obstacles in the construction contract management of BIM,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BIM.
关键词:BIM;合同管理;障碍
Key words: BIM;contract management;ob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079-02
0 引言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兼具项目物理特性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模型,该模型能够为项目从概念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决策提供可靠的共享信息资源。一个项目中,BIM代表信息的管理;对于参与方,BIM是一种项目交付的协同过程;而设计方,建筑信息模型能够集成化设计,优化设计方案。面临新技术的不断发展,BIM技术的应用价值和意义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2011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BIM技术、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作为“十二五”期间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因此,针对国内BIM技术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应用的实际情况,提出BIM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实施建议,促进BIM的发展和进步,在现阶段是工程企业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
1 BIM技术在工程合同管理中的可行性分析
BIM(建筑信息模型)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利用,以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的模式,实现对工程合同的管理。BIM技术是一种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参数信息的有效把握,实现对工程合同管理的目标。
1.1 便于工程信息的共享
在传统的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设计众多部门单位,工程合同信息的输入输出常常出现滞后的现象,阻碍了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导致“信息孤岛”。BIM技术的核心就是数据的共享与转换,通过建立一个BIM建筑信息平台,该平台集成广联达、Tekla、MagiCAD、Revit等BIM工具软件建立的模型,以及Project、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数据,和各个参与方自身软件进行数据接口,因此,合同管理部门能够直接从数据库中提取合同有关的信息,并且,该数据会随着原始数据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数据能及时更新,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1.2 降低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
建筑工程中引用BIM技术能够对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产生跟踪和预测作用。传统的合同风险分配采用的是可预见性风险分配原理,没有充分考虑到双方对风险事件的偏好和能力问题,无法理性有效的合理分配风险,那么就很难实现降低成本和减少风险的目标。BIM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在信息的掌控和资源的分配方面逐步得到提高,即时获取有效的资源,并且通过完善各方面资源,不断加强对风险的处理,促进各参与方的利益平等。
1.3 实现工程合同动态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不仅需要对施工现场的信息进行及时的跟踪、采集和处理,还要在综合所有施工信息的基础上能够对下一步的施工过程作出预测和判断,帮助决策者做好规划。BIM技术利用3D可视化表达、4D的时间、5D效果和多维的功能表现,对项目进行实物控制和精准控制,增加合同管理者对项目的掌控,从而减少工程变更。
1.4 优化工程合同条款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形成工程管理的BIM标准,都是以附件的形式在合同条款中作出补充,以描述BIM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因此,以合同的形式明确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也有助于业主对项目进行管理,有效应对在BIM项目应用中产生的实际问题。BIM技术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在工程合同管理中进行仿真模拟,在对项目进行模拟仿真的基础上,制定责任明确、各种方案优化的合同条款。
2 BIM技术在合同管理应用上的障碍
2.1 缺乏统一的BIM标准
由于BIM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缺乏相关的工程合同管理文件,项目的各个阶段缺乏针对BIM应用的标准合同语言,这也是BIM技术在国内建筑行业全面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国外相比,BIM技术在不同阶段的应用,各参与方没有完善的一套BIM管理工作流程,特别是在合同管理方面,基于传统的工程合同文本无法做到对BIM技术应用的规范化管理和相应的合同条款的规定。要解决BIM在国内应用的障碍,必须根据国情制定相应的BIM标准化工程合同管理体制。
2.2 缺少统筹管理,BIM应用遭遇“协同”困境
建设工程项目需要多方参与协调、沟通管理复杂,BIM在国内项目应用过程中缺少协同设计,项目不同阶段、不同专业及参与方信息缺少统筹管理。BIM相关软件涉及不同专业,因此,BIM为协同设计提供了新的平台,而是否对项目进行项目协同设计,对能否充分实现BIM的价值至关重要。
2.3 专业的技术人才匮乏
建设工程合同的制定和管理是全过程的,动态的,系统的,本身就具有复杂的特性,其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性的人才来进行建设工程合同的管理。当前应用BIM的建设项目中,从事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人员都不是专业的BIM技术人员,不具有专业的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等,这种情况往往会不利于项目的进展。
3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合同管理实施建议
3.1 建立全国统一的BIM标准和合同范本
面对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相关部门应根据国情制定出适应于我国建设工程的合同管理体制,建立建筑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在国外,美国所使用的BIM标准包括NBIMS、COBIE、IFC标准等,不同的项目可以选择不同的标准,目的是为利益双方带来最大效益。因此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的BIM标准,在传统建筑合同的基础上以附件的形式阐述BIM。
3.2 明确建设项目各阶段参与方的责任划分
在项目准备阶段,应在合同条款中合理划分各个参与方的角色和责任。首先,明确各参与方相应信息提交的要求,包括提交信息的方式,纸质的还是电子化提交;说明提交信息的时间和信息创建者;注明信息是否能被修改。其次,确保各方清楚每个过程中的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同时设置有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的责任条款,以及相关知识产权归属条款,并对信息保密。
3.3 国家应大力培养BIM技术人才
由于BIM技术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建筑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而BIM技术涉及学科较多,对综合性技能要求较高。因此,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可增设BIM技术的专业方向,大力培养BIM技术专门人才;建筑企业也应加大BIM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BIM软件商也要大力开展BIM的商业培训;政府更应该积极引导BIM技术人才的培养,并提供环境支持。
4 总结
BIM技术正在引领建筑行业的巨大变革,基于国内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现状,制定相应的BIM工程合同管理体制是目前首要的任务。通过以上分析,由于合同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是建设项目的主要部分,能够结合BIM技术,与项目的各个阶段关联,确保各个阶段顺利实施,不仅有利于解决传统工程合同管理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还能充分发挥BIM技术的效用和价值。然而,BIM技术在中国还未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加之BIM相关标准还未规范化,运用起来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随着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障碍逐步被解决,其在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发展会更加广泛,将有助于规范建筑市场,提高建设项目的运作效率,有力推动BIM在中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关培.BIM总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何关培.BIM第二维度:项目不同参与方的BIM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概念范文6
关键词: 建设行业企业合同管理问题对策
建设行业企业的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合同管理是建设行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建设行业企业的经营效益。本文对建设行业企业在日常合同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并提出合同的过程管理的相应对策。
1.企业合同管理的概念
所谓合同,理论上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协议。对建设行业企业而言,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以所签订的合同为依据。
所谓合同管理,就是建设行业企业对本方作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设立、变更、履行终止,以及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全过程,这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牵涉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许多方面和部门。这就要求企业在实施合同管理时,首先必须依法管理,在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前提下进行,其次要企业相关部门协作管理,最后要注重管理效益。
2.合同的管理过程
建设行业企业的每一项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也就是一次合同动态管理的过程,一般都要经过以下几个时段,即合同签订准备时段、签订时段、履行时段和履行后终止时段,因此,对合同的管理就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其中的每个时段既相对独立存在,其间又密切联系,环环相扣,不可分割。
2.1合同洽谈阶段。在建设行业市场中,很多时候存在发包方和承包方地位不平等现象。发包方利用自身有利的竞争地位和在签订合同中的主导位置,在合同洽谈过程中通过苛刻的条件把风险隐含在合同条款中,使得条款对发包方和承包方义务和责任显失公平性。企业的经营人员可能为了承揽工程,在合同协议中对自身权利受到的伤害不敢据理力争,在合同谈判只重视价格和工期,对其他条款不敢提出过多意见,为了抢占市场,即使明显不平等的合同也愿意签。针对这种情况,企业一方面要紧抓自己熟悉的大客户和优质客户,降低合同洽谈过程中的风险。另一方面在开发新客户时,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工程项目的真实性、发方包单位的资信,对发包方资金运作情况、行业信誉、银行信誉等进行充分估计。利用经营人员具备的业务知识,将专业队伍的技术能力和完工项目的质量情况展示给发包方,与对方建立初期平等关系,确立自身的地位,避免在洽谈中显示大的差距。
2.2合同起草阶段。由于发包方在起草合同中,经常会存在附加在合同以外的约定或协议,企业的经营人员对其他一些诸如双方其他义务、违约、索赔权等方面要进行严格的分析,当合同条款不完全、不公正、不具体时,要据理力争修改或完善它。对发包方“口头承诺”、“君子协定”等一定要有书面上的文字确认资料。
企业处于建设行业市场弱势一方,遇上发包方对合同提出明显强权条款,经营人员要在洽谈合同时对发包方讲明利害,说服发包方修改某些过于苛刻的或本来不合理的条件,增加保证企业权益的条款,从而使得合同双方责权利关系比较平衡,尽量减少单方面的约束性条款。
2.3合同审查阶段。企业的合同必须有相关的法律部门审核,经营人员起草合同后,合同的审查应该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经营人员要改变观念,加强法律知识方面的学习,加强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合同审查不仅要保证施工队伍创造经济利益,而且要最大化地创造社会效益。
2.4合同的执行阶段。我们不仅在签订合同时要重视,而且合同签订后,要防止产生合同签订与合同执行脱节的现象。经营人员要把合同具体执行条款与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交底。合同交底做到层层交,最后使项目施工人员熟悉合同的全部内容,并对合同条款有一个统一的理解和认识,以避免不了解或对合同理解不一致带来的工作上的失误。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合同变更时,对于变更事项,现场施工负责人要及时对变更内容、时间进行记录,并请发包方予以确认。对于发包方应尽义务没有按时履行,现场施工负责人要及时通知经营负责人,由经营负责人与发包方及时联系,解决处理问题。这样可做到既履行合同,又保证发包人的满意,为自己创造良好效益和声誉。
2.5合同汇总分析阶段。由于建设行业的特殊性质,合同执行跨越的时间较长,工程款的回收、工程质量的质保期都决定了合同项目现场施工完毕后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终止。所以合同执行后期的汇总分析也显得相当重要。企业要建立相应的工程合同台账和记录顾客的档案信息,经营人员还要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及时汇总分析。一方面可以及时掌握企业当年签订和履行的合同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对往年合同按时间年限进行分析,符合质保金的按时间约定与发包方联系收款。属于发包方的问题可通过电话联系、函件传送、专人前去等方法收款;属于企业自身责任的,针对责任原因确定解决问题方案;对于合同执行中往年债权诉讼期可以及时掌握,对于快到诉讼期而发包方又拒不付款的工程项目要及时交付企业法律部门进行,防止债权时效过期。
合同管理在目前的工程施工中,定义已不仅仅是狭义的对合同的整理、归档工作,而是把握单位命脉的关键。合同管理工作人员也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两“合同管理员”,而是经营、生产、管理等与之相关人员全员参与到合同管理中,为合同管理的全过程服务,以合同形式走入市场,以合同标准拚闯市场,以发包方满意作为质量和信用的保障,从而实现单位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单位社会效益最大化。
总之,建设行业企业的合同管理是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信誉,因此必须重视、强化合同管理,尽可能规避经营风险、确保圆满完成预定的经营目标,进而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管理办法[S],1999.
[2]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示范文本)[S].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示范文本),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