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经济管理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力经济管理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力经济管理专业

电力经济管理专业范文1

专业化栏目的定位

现阶段电视节目的定位特点已从面向大众的综合性走向了面对细分受众的专门性。专业化栏目的定位使节目具有了新鲜感、成熟感、品质感、对象感,试以《天天福彩》栏目为例说明。

1.栏目专业化培养了专门的受众群体。《天天福彩》栏目是以彩民、老人以及受救助者为目标受众的,特别是在分众化趋势明显的今天,指望一个节目照顾所有大众的需要是不可能的。因而专业化节目已从面向所有受众,走向细分受众,进而走向适位受众和一对一受众的格局。

2009年,《天天福彩》栏目开始尝试栏目专业化定位,一周7天的节目,每期节目长度10分钟,设有彩市信息、福彩新闻、福彩养老、紧急救助、大奖公告、有奖问答等六大板块。定时、定期、定量播出,固定了自己独有的收视群。比如福彩养老板块,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日益临近,不但老年观众会给予关注,中青年观众也成为很大的收视群体。紧急救助板块使得众多的困难群体有了一个寻求帮助的窗口。这些板块的安排能够提升观众的兴趣度,从今年栏目的收视情况来看,效果不错。

2.栏目专业化培养了专业记者。《天天福彩》栏目的编导长期制播福彩专业领域的节目,现在已逐渐成为老人护理、老人饮食、彩票知识、紧急救助政策等方面的专家型记者。他们既是这一领域的传播者,又是这一方面的实践者。既具备了政治素质、新闻业务素质,又具备了商业经营素质。

3.栏目专业化促进了栏目的形象包装。形象包装是强化栏目个性和特色、提高栏目品牌知名度的手段。《天天福彩》栏目重视和加强栏目的整体形象包装,从栏目名称的确定、标志的设计、片头的制作、节目主持人的包装,到栏目开始曲、结束曲都带有专业化的色彩。使这种包装成为本栏目个性特色,积累了栏目的再创造、再提升的形象包装经验。

专业化栏目的运作靠科学的管理机制

1.建立完善的个人绩效考核办法。每月栏目负责人根据每人工作量进行工资、奖金额度的调整。同时,每个员工都可以随时调阅、查询自己的实际工作量,避免有人弄虚作假。

2.实行责任到人制。《天天福彩》栏目每天播出,类似于新闻栏目的播出频率,人手少、工作量大,不可能把每个人的工作细化得特别具体,每个人都要相互兼顾许多其他的相关工作。因此,就要求栏目组的人员做到“有人负责我服从,没人负责我负责“。具体做法就是当福彩中心通知采访或有求助电话时,第一个接电话的人如果手头有事就向栏目负责人汇报,如果手头没事就要对此事负责到底。此举避免了推诿扯皮、挑活捡活的现象发生。

3.实行好作品奖励制。《天天福彩》栏目是创收性栏目,有时客户要求上的一些节目可视性不高,片子播出的效果就会差强人意。为了不影响栏目的收视率,鼓励编导们的创作热情,栏目每个月对所播出的节目进行点评,挑选出两个有创意、制作水平高的节目进行奖励。此举不但可以提高栏目组的学习氛围,激发编导们的工作热情,而且对栏目的节目质量和收视率提高都是一个很好的保障,客户的满意度也有所提升。

创新和效益决定专业化栏目的发展趋势

1.加强《天天福彩》栏目专业化的宣传。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电视节目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谁了解自己面对的受众,谁会向受众推销自己的产品,树立自身形象,谁就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作为专业化栏目,一些固定的领域是节目研究的对象,同时也有一批固定的受众,这样以栏目名义开展一些受众参与的经济活动和公益活动,能赢得社会的好感,同时也能获得经济利益。

2.在强化社会效益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观众是栏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终源泉。随着栏目市场观念的引入,观众不再被认为是被动的接受的群体,而成为左右节目的消费者。节目面对的受众越来越准确化和精细化,要根据受众的需要来设置和调整节目。《天天福彩》栏目就应以自己独有的窄播收视群,来占据其他栏目难以替代的位置。

电力经济管理专业范文2

关键词:酒店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酒店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际酒店集团纷纷入驻中国,具有国际视野,懂得国际行业惯例,拥有较高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和文化素养,而且拥有把握市场动态及发展趋势的能力,精通经营管理的国际化酒店人才更显得供不应求。因此,笔者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环境和合作交流几方面研究了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以迎接未来全球国际旅游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挑战。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近十年为国内酒店培养中低端的服务和管理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酒店行业全球化的背景下,其人才培养凸显出了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现行的课程体系不能满足旅游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缺乏国际元素;二是教材建设的国际化程度不够;三是双语型师资队伍严重缺乏;四是校企合作的国际化程度和学生国际职场发展能力不高。[1]总体来说,缺乏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前瞻眼光、培养标准及创新战略。所以,坚持高职教育特点,以国际化酒店行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依据,以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国际化就业为导向,借鉴国外院校酒店人才培养成功模式,构建适合我国地域文化和国际酒店业发展需要的国际化酒店人才培养战略,为我国酒店业的跨越式发展和行业转型期提供人力支持。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开发路径

(一)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酒店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对专业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如今,国际酒店集团和国内一些高端酒店缺少的不仅是某一岗位的专门人才,更多的是需要集专业理论知识、外语能力、管理技能于一身的并能适应酒店行业不断发展要求,具有国际化视野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2]所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内涵要增加,外延要扩大。笔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岗位标准为依据,充分调研国际酒店业的行业特点和用人需求,把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具备流利的外语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熟悉国际经济运行规则与法律法规,掌握品牌国际经营专业知识,既有国际化的基层业务操作能力,也有国际水准经营管理潜质潜能,能胜任国际酒店企业、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基层管理岗位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即国际化高品质的酒店职业经理人。当然,培养目标不能一成不变的,因为企业需求和岗位标准在不断的变化发展,所以需要关注行业特点,不断更新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以符合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二)国际化的课程设置

国际化教育的实施具体由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来体现的。为了实现酒店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酒店业国际化发展的实际需求,课程设置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优化,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尽量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课程,如国际旅游概论、世界美食文化、世界酒店介绍、宴会设计、国际营销策略、跨文化沟通、度假型酒店管理、营养学、西餐制作、西点制作、咖啡调制与品鉴、国际资格认证课程等国际化课程,丰富学生国际化酒店管理知识,让学生享受国际上优质的课程资源,实现课程的国际接轨,确保实现国际化高品质的酒店管理人才。

(三)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国际化酒店人才的关键环节,也是适应旅游全球化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基本保证。[1]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合作共建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国际化教学团队,保障国际化课程的有效实施。一是走出去,加快教师成长。一方面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其它院校尤其是国外高水平的培训机构去进修学习或通过国际校际交流、公派留学访学等形式,整合国内外的教育方式,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和外语水平。另一方面是结合产学融合的契机,构建“学校—酒店—学校”模式,鼓励教师到酒店兼职或者定期回酒店挂职锻炼或者参与海外酒店实训项目训练,让师资永远走在学科的前沿,了解酒店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从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师的教学始终与行业接轨。第三方面就是组织教师学习国际理念、国际标准和规范,参加国际权威机构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获得国际通用的酒店职业资格证书,提升自身的国际水准。二是引进来,资源共享。一是从酒店企业或国际旅游饭店相关协会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取得国际饭店职业资格认证的人员来校兼职担任专业或实践指导教师,弥补在职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和数量不足。二是定期邀请国内外酒店业界专家或酒店企业老总或高管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或指导一体化教学,给学生带来新理念新信息新观念新方法,使学生及时了解世界酒店业最新发展变化,增强职业责任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直接引进跨国企业或海外留学归来的具备英语教学水平的专业教师,使得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能与国际接轨。

(四)国际化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国际化人才培养必须要营造地道的国际化教学环境。一方面就是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借鉴澳方教学模式,以国际五星级酒店为标准,由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投资建设配备中西厨房、中西餐厅、酒吧、前厅和操作系统软件以及客房等高质量设施设备的真实运营教学酒店。另一方面就是实施双语教学。国际化酒店的客人外国客人居多,为了培养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实施以英语作为手段,采用原版教材,通过双语+专业授课方式的双语教学,打造国际化的语言教学和酒店工作环境,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

(五)国际化的合作交流

1.国内与国际紧密相结合,引进国际先进职教经验坚持与时俱进的教育内容和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法,借鉴瑞士、澳大利亚等国际知名酒店管理专业品牌院校专业建设的先进职教理念,用全新的办学机制和管理体制全方位切入国际化办学,用国际领先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培养国际化人才。通过专业课程外包、国际职业资格认证等形式大胆引进国际化教学资源,实现成果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和机制。

2.加大国际交流力度,提升国际职场能力认真学习国际酒店教育标准,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互换学生,合作培养,校内教学酒店课程实训实习和海外跨国酒店集团实训实习等途径加强学生的国际交流力度;通过互派教师和安排教师出国培训进修等途径加强教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和教师有机会亲身感受中外文化差异,逐步适应各国文化,提高国际文化交际能力,促进酒店管理专业的办学质量和国际化水平。[3]

3.开发中外合作办学,夯实国际合作平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成为了国际化教育的一种途径和院校办学的营销手段。中外合作办学一般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通过与国外院校涉外机构开展合作办学项目,时间周期一般半年至一年,比如参加“大学生暑期赴美工作旅行(WA-TUSA)”、美国迪斯尼文化使者等国际化项目,为学生打造到境外参观、游学、培训、留学、实习、工作等全方位、多样化的、走出去的合作方式,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开拓视野,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无缝连接。第二种方式是依托与国际知名的酒店集团紧密合作关系,为学生国际国内实习和就业提供平台,甚至可以在软硬件方面与知名的酒店集团实现更深层的利益共享,如由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提供班徽,专门课程,企业捐赠,奖助学金、网络授课,学校派专人负责项目教学实施,或者依托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等国际知名的饭店协会机构合作,实现课程的国际化师资,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的国际化和学生就业的国际化。[4]培养酒店国际化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国际化酒店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了新时期行业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为大力发展酒店业乃至整个旅游业的战略发展提供及时充足的人才支持,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责任是任重而道远!

作者:曹艳芬 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嫘.旅游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探析[J]湖北: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6):153-155.

[2]徐立娣.民办高职院校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探究[J]北京:中国市场,2012,(9):84.

电力经济管理专业范文3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hotel management;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1-0159-02

0 引言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京津冀地区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区域之后引领我国发展的第三增长极。区域经济经、社会的一体化将带来区域及周边地区多层次、全角度的进步。现代服务业也是京津冀区域内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酒店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十分迅速。京津冀区域内的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也将面对市场对于人力资源的新需求,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展业建设。本文通过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对于酒店行业人才需求特点的分析,探讨如何加强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

1 京津冀一体化环境下区域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

京津冀一体化是由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概念发展而来,其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共计涉及到京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80多个县(市)。所辖国土面积约为12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9000万人。通过整体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整合区域资源、坚持优势互补,直面各区域内发展中所遇到的经济、社会、自然问题,共同追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城市集群的发展,区域内部会形成大中小型城市合理布局的城镇化社会,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对于酒店服务产品的需求总体将扩大。总体结构来看,高端酒店仍将集中于中心城市和重点旅游吸引物周边,但是在区域内会形成大量的满足社会中层需求的中档和快捷酒店,区域内酒店行业内不同层级的酒店数量结构将会发生变化,区域内连锁经营将成为趋势,未来在区域内部进行竞争的酒店将会更加注重产品的差异化,通过形成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的特色服务产品吸引消费者。无线互联网的普及将影响酒店业营销业态,这一系列变化都对酒店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京津冀一体化趋势下对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需求的变化

通过对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所做的企业调研,目前京津冀周边酒店行业对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需求产生了如下变化。

2.1 人力资源总需求量进一步扩大 随着在京津冀一体化城市集群中对于酒店需求的增加,区域内酒店行业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将大幅度增加。作为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的服务型企业,酒店目前面临着很大的人力资源缺口。

2.2 人才缺口主要体现在结构性缺口 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服务业基层员工流失严重,基层管理水平较低。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专科层次毕业生,毕业后将成为星级酒店的基层高素质服务人员,并具有一定发展基础,可以成长为高素质的基层管理者。因此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市场广阔。

2.3 既需要实践能力也需要发展潜力 周边酒店企业对于专科层次酒店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可以被表述为既要有实践能力,也需要发展潜力。区域内酒店对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对人才的需求要点就是具备专业的实践能力,同时通过高等教育使其具备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未来能够成长为基层管理者。

2.4 职业道德与情商成为需求新要求 同时发展中的京津冀区域内的酒店对员工的要求中,越来越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如何认识自身职业,对工作、团队、客人的态度与意识,自我约束能力等方面是企业对于酒店员工的职业道德的主要关注方面,这些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明显优于其他低学历社招员工。同时企业也越来越关注员工所具备的的基本情商,将其作为一个职业人应具有的基本能力看待。

2.5 需要突出的特色能力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职业人,酒店对于其有着更高的要求,希望其能够拥有某一方面的特长,能作为酒店提供特色服务的基础。经过调研,区域内酒店希望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够掌握茶艺、会展组织、多媒体设备应用、网络应用等特色能力。

3 区域内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京津冀周边区域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几乎所有的院校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而且差异不大。普遍将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星级酒店管理与服务第一线工作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从事酒店服务与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应具有酒店管理与服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总体来看比较笼统,没有特色和特点,能力要点反映不是很明确,在进一步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性指导不强。

3.2 教学团队人才结构还存在短板 在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中,专职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都是学校很重视的要素。但是具备酒店一线管理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比例一般没有受到重视,企业到学校兼职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培养过程参与程度不足。这样就造成了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还存在不足。

3.3 实训环节的系统需要加强 各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各个不同实训室之间的系统性不足,不能将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流程化和系统的实训,还处于按课程分散的状态。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按照不同课程,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实训室进行专项实训,但是酒店的经营中,这些过程环节都不是零散的而是线性流程化的,学生实训效果存在不足。

3.4 课程体系需要拓展 通过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分析,高职高专酒店管理课程体系不断改进发展。但是总体可拓展性不足,学生在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的基础上,选修课程较少,无法满足学生按照自身发展规划形成特长的需求。

4 对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提出的建议

4.1 修订人才培养目标,突出特色 酒店管理专业需要针对京津冀一体化所凸显出的人才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生特色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资格相结合形成对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特色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突出踏实的职业态度、独立的一线操作能力、较强的基层作业组织能力、特色服务能力和适应市场需求的英语、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这些能力是企业面对京津冀一体化趋势所需要的人才核心能力。

4.2 加强兼职教师的引进力度,在全教育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完善理论教学和校内实训指导专任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可以参照南方院校的优秀经验,为酒店管理在校生配备三种导师。分别是负责生活指导的辅导员、负责学业指导的由专业课教师担任的学业导师,由企业兼职教师甚至是优秀毕业生担任的企业导师。三种导师能够从不同角度,在学生接受教育的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将教学的各个环节与企业导师的指导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4.3 提升办学条件,加强实训基地系统化建设 更新和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设施设备,并着重将各个实训室用模拟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整合起来,这样在学生进行实训的期间可以在仿真酒店实际运营环境中重点实训其中一个环节,让学生能将实训的内容与酒店的整体运营结合起来,形成更好的实训效果。

4.4 拓展完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特色能力 建立在现有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分析体系上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借助合作院校和社会资源拓展学生可选择的特色选修课程的范围,并和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和社会团活动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能力范围,形成符合同学自身特点的独特核心竞争力。

5 对策实施效果分析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专科学校,其酒店管理专业设立于1999年,目前是河北省高职高专示范专业。面对市场由于京津冀一体化产生的人才需求的变化,贯彻了上述专业建设对策,通过对教师、学生、用人企业的跟踪调研进行了效果分析。

专业建设改革实施三年来,教学效果评价数据、学生就业满意度数据、用人企业满意度数据如表1、表2、表3。

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随着专业建设的改革,专业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与满意度持续上升,受到了用人企业的认可。

电力经济管理专业范文4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高职旅游教育已引起广泛的重视。但是,面对竞争激烈的旅游业,高职旅游教育在课程设置、学习目标及教学方法上,已不能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因此,高职旅游教育应加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操作技能、技巧的训练,把培养熟悉旅游与酒店业务和掌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作为高职旅游教育培养目标,以适应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需要。

一、课程设置上要重视操作技能课

高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技巧,是适应现代旅游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旅游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现。旅游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要求旅游与酒店的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既要有一定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因此高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时,应加大操作技能课的比例。

二、加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已拥有具备一定操作技能的专业老师。但一些院校对操作技能课不重视,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老师自己对操作技能课不重视,责任心不强。有的老师是由其他文化课老师改行教授操作技能课,这些老师没有经过正规的操作技能的培训,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在教授操作技能课中力不从心。因此,加强操作技能师资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应从培训操作技能师资队伍入手,加强老师基本操作技能训练。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教师是“老师”的同时,又是一名合格的“服务员”和一名称职的“师傅”。即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真正具备“双师型”素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坚持教师“持证上岗”,即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必须有旅游与酒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才能上岗指导培训学生。同时专业教师定期到旅游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以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操作技能课的教学方法

教师是决定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关键因素,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操作技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授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比其他学生动手能力强,速度快,记忆力好。因此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讲授。比如在客房操作甩单时,个子高的学生在甩单时明显比个子小的学生容易甩到位;又如在托盘操练时,如要求体力相差较大的同学,托盘训练的时间相等,就有点难为体力差的学生了。所以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性格、爱好、能力、体力等方面的差异,合理安排进度及强度,因材施教。

(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刚接触一种新技能,都有一个了解、消化、吸收、掌握、提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这个规律,采取循序渐进原则,不能要求每个学生的操作技能马上达到要求,只能让学生在操作技能训练中逐步提高,一点一点的达到规定的标准。有的教师要求学生一下子就要达到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服务员的标准,是不切实际的。教师应该看到,一名优秀服务人员其良好的职业道德、热情的工作态度和娴熟的服务技能来源于日积月累的工作经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得。标准太高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标准太低,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创造轻松的学习气氛。老师在教授操作技能课时,给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授课期间应松紧有度,不能太严,否则学生会有压抑感。授课时应多鼓励学生,机动灵活,讲授、操作交叉进行,让学生产生兴趣、有新奇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餐巾折花这一操作内容,各类花型达上百种之多,老师不可能逐一动手示范,可让学生在了解、掌握折花要领后,自己动手照书折叠。同时鼓励学生自行创造各种花型。在教授操作技能课时,还可采用情景模拟演示,让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一部分扮演服务人员。通过实际情景模拟,使学生对操作技能,潜移默化逐渐掌握;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操作技能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操作技能课的课堂气氛。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高职院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由于受到经费、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某些学习目标很难在实际的情境中实现,因此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营造间接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在对实际问题的探索中学习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知识,进而掌握操作技能。如通过播放酒店服务过程的视频资料,把课堂教学引入到一个实际的情境中,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校内实训室的建设

高职院校应具有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良好设备设施,这就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还要有相应的场地。因为经费的原因,一些院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室条件较差,缺乏必要的设备设施,使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难以得到保证。为此,有条件的院校应投入必要的资金,加强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完善操作技能课必需的设施设备。

五、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电力经济管理专业范文5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电力企业想要在市场营销背景下,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占据有利的市场,加强内部管理,就要进行经济管理模式的有效创新。经济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电气企业只有立足于自身发展实际,积极进行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才能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实现电气企业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现状

社会发展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经济体制改革及进一步完善为电力企业经济管理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也使得电力企业对市场营销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但在电力企业的实际市场营销管理中,尽管市场营销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阻碍其市场营销总体水平的提高。首先,缺乏完善的市场营销管理制度体系。在新的市场营销条件下,电力企业经济管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但传统的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制度体系主要是以营销产品为主要导向,这明显已经不能满足时展对产品营销的要求,但是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体系还未对客户需求给予高度重视,电力企业内部也没有建立起健全的市场营销管理制度体系。其次,市场营销理念较为落后。市场营销理念较为落后是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客户在相关营销者的心目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营销者为客户服务的意识也日渐提升。但电力企业的落后市场营销理念却难以跟上市场的发展步伐,因此极大的制约了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市场营销途径比较单一。电力企业市场运营模式日趋商业化,但因为受到电力企业自身管理模式的影响,其市场营销的水平仍旧比较低,市场营销的途径也较为单一。除此以外,大部分电力企业在收集市场信息的时候存在不全面、不及时、不深入的现象,极大的影响了市场营销的有效进行。最后,未能充分掌握客户需求。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使客户对相关电力服务多样化、专业化的要求日渐提高,但是由于电力企业缺乏对客户的深入了解,掌握的信息也不够准确、全面,因而导致电力企业难以高效的实现其市场营销目标。

三、市场营销背景下电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的对策

1.根据自身发展实际积极进行经济管理模式的调整。电力企业在创新经济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必定会对先进技术给予有效使用,而先进技术的使用会促进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为电力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电力企业在调整相关经济管理模式的时候要有效的进行技术改进,才能不断完善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这同时也说明先进技术同样是电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重要构成部分。任何一种模式的调整及改进都需要从基础部分开始,电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同样如此,要以本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以市场导向为前提,结合自身的发展规划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使电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更好的满足其市场营销需求。2.加强对电力企业内部的管理监督。电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最重要的就是对自身不合理管理结构的科学调整。电力企业通过对经济管理模式的不断调整,建立起健全的管理监督制度,以使自身的经济管理职能得到有效发挥,最终实现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内部调整最主要的就是对成本预算的合理调整,由于预算成本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今后的发展,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才能使预算结果及核算结果更加准确。在管理监督电力企业成本是预算的时候,还应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因为电力投资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而电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的时候要对这一风险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并建立起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以免造成过多的经济损失。3.重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才是企业提高其竞争力的基础,一个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胜地位,就要在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对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给予重点关注,因为只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才能对相关市场信息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电力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鼓励管理人员多看相关书籍,以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2)建立起健全的奖惩机制,对优秀的管理人才给予相应的奖励,对综合素质较差的管理人员则进行一定的惩罚,以使管理人员从思想上就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为电力企业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实现电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3)电力企业加强和高校间的合作,让学生到本企业实习,并从中选择符合电力企业要求的学生留在本企业,以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实现电力企业的发展更新。

四、结语

电力经济管理专业范文6

摘要:本文首先对成本核算的概念和成本核算在电力企业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阐述,分析了目前成本核算在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根据目前我国电力企业成本核算中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电力企业成本核算质量的几大要点。希望有助于我国电力企业在经济管理中提高成本核算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电力企业;成本核算;要点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人们不仅加大了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而且对电力资源需求的质量也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而不断提升。目前,我国的电力行业面临着需求大于供给的不平衡状态,为了满足社会对电力资源的需求,电力行业中的很多企业开始关注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希望通过成本核算优化企业自身的管理来促进电力行业的创新发展。成本核算是电力企业经济管理的基础与核心内容,并且在降低企业成本与提高企业资本利用率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很多电力企业在成本核算的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成本核算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成本核算的概述

成本核算主要是指在坚持合法性、可靠性、权责发生制、分期核算制等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经营管理中的成本费用按照使用的环节与性质进行分类、汇总与核算,然后再计算出这段时间内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总费用和每一环节中实际的花费与成本规划的差别等。由于电力企业电力产品的生产、供给和销售的过程是在一瞬间完成的。因此电力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为材料费用与修理费等可控制的费用。

二、成本核算在电力企业中的作用

(一)成本核算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总利润。在目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电力企业要想提升自己的经济利润,就要提高产品单价或者控制成本作为最主要的手段。但我国进行电价制定和调整的权利由国家控制,因此企业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成本核算的途径尽最大限度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控制,减少不必要的额外支出,以增长企业的的经济利益。

(二)电力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增强社会效益。

电力企业进行成本核算不仅有助于对企业内部各项资源的使用获取准确有效的信息,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而且为国家监管部门制定合理标准、进行电价调整和进行有效监督管理等提供了准确的参考资料,最终,电力企业的成本核算为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动力支持和保障。

三、电力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很多电力企业的管理层为了对企业内部的各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在招聘成本核算人员时很少关注应聘者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等。很多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都是“有关系”的人员,那么这些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也就不得而知。这些都导致电力企业中进行成本核算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知识经验等的缺乏,影响了成本核算的效率,使得企业成本核算的工作质量无法保证。

(二)电力企业的成本意识不强。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和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受到传统垄断思想的影响,在进行企业经济管理活动时对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例如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经常是需要多少就开支多少,对成本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方式。

(三)成本核算的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成本核算人员在编制核算计划与方案的过程中没有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那么核算计划就不仅不能为具体的核算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成本核算的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就不能有效地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经济利益。除此之外,很多电力企业在成本核算的过程过于对经营成本方面的控制进行关注,而对于投资与消费成本的关注较少,而且也缺乏严格的核算。

(四)成本核算的标准不统一。电力企业进行经济管理中,相关的辅助部门对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成本费用进行转移与分配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方案与标准,导致电力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额与经济利润之间产生很大的差异。

四、提高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成本核算质量的几个要点

要点一:电力企业要不断加强对成本核算人员素质的提升。第一,在进行成本核算人员的招聘时,要对应聘者的专业素质和经验进行严格考核。第二,要定期对企业的成本核算人员进行成本核算方面的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来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例如,电力企业可以邀请电力成本核算方面的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的讲座对企业的成本核算人员进行鼓励或者教育。

要点二:电力企业要对成本核算的过程与结果进行严格的规范。第一,电力企业在经济管理中,要想对核算过程中的一些成本不真实或者不准确等问题进行有效地控制,就首先要对成本核算的过程与结果进行严格地审核,这样就可以对成本核算中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有效地保障。第二,电力企业在成本核算中要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情况,选择科学有效的审核方法,对成本核算中的各项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

要点三:提高电力企业的成本核算理念和意识。第一,电力企业的管理层要加强对成本核算理念的学习与培训,从而增强成本核算的意识,这样也就有助于管理层对企业各项成本核算工作的严格落实与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落实提供保障。第二,采取有效措施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核算理念的宣传,并且对企业的成本核算人员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增强成本核算人员对成本核算工作重要性的全面认识,这也为企业经济管理中进行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要点四:确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标准与方法。电力企业要根据自身产品生产成本与销售状况等,选择符合企业发展的较为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标准与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对电力产品生产成本与销售利润之间的差额的对比与分析,而且可以为企业的管理层进行科学投资和经济管理等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与依据。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变革,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也开始进行成本核算工作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但由于受到传统管理观念和模式的影响,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不仅制约了电力企业的发展,而且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我国的电力企业一定要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根据自身的经济管理状况,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来增强企业成本核算的能力和效率,不仅有助于电力企业综合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增长,而且有助于企业长远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洁.企业控制成本核算相关问题探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19):43-44.

[2]杨绍军.成本核算在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1):111-111.

[3]赵伟萍.简析成本核算在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意义[J].现代经济信息,2014,(17):285-285.

[4]王蕊.浅谈加强电力企业成本会计的策略[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2,(7):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