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文1
关键词 道德经 老子 无为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2.062
“无为”作为老子重要的哲学思想,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于“无为”的含义,不同学者也有各自不同的观点,本文尝试着从“无为”即“无违”这一观点出发,谈一下对“无为”的理解,指出其对教学工作的启发。
1 无为,即无违
1.1 “无为”强调的是“无违”
老子生活的时代,战火连天,苛政繁多,一派“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的衰败景象。在老子看来,这衰败之象是统治者肆意妄为造成的,他在《道德经》第七十五章就明确提到:“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面对这种局面,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思想,希望统治者能效法“圣人之治”,能“治大国如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以维持社会的稳定。本文认为,当时社会衰败动乱的根源并不是统治者的“政事之多”,而在于其“政事之乱”;老子提出的“无为”,重点也不在于强调统治者要少管少做,而是在强调宇宙万物自有其“道”,治国也有“治国之道”,统治者不要违背这个 “道”,不要乱管乱做、肆意妄为。因此,“无为”之意,更多的是在强调“无违”。
1.2 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顺势而为
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对道的“无违”,它形容的是一种对“道”自觉遵循的状态,强调的是“顺势而为”。“道”被老子视为“天下母”(《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万事万物依道而生,依道而长,这就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人不去破坏这种“自然”的状态,对“道”顺应,就是“无违”,这种无违就是“无为”,也就是一种不去违背事物“自然”状态的做法。人如能做到对“道”自觉遵循,就能在做事时得心应手,就像船在江中顺流而下,表面看上去虽无刻意作为,但其实一举一动都合乎于道。
2 无为的内涵
2.1 无为,是源于心中“有道”
“无为”之“无”,“无”在自然而然,“无”在对“道”近于本能的应用,其背后,则是因为心中“有道”。“道”谙熟于心,才会对“道”有深刻认知和自觉应用,才能无声无息、自然而然有所作为。但“道”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所在,需要我们去观察、总结、感悟,需要我们去常想、常做,认真想,认真做。首先要认真想,要“致虚极,守静笃”,在心神安定,清明无杂念时才能“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看清事物的本真状态。此外,“道”需认真体悟,更需要认真践行。明白了道只是第一步,只有反复的实践将“遵道”内化成一种自觉行为,才能做到真正的自然无为。这个内化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而是需要人在高度自律和反复练习之中才能习得。因此,老子说“上士闻道,而勤行之”。
2.2 无私才能不逾矩,才能真正“无违”
老子曾感慨,“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说“柔弱胜刚强”这个道理天下都知晓,却无人能真正做到。本文认为,这其中原因就在于天下人的“私心”。大家即使都知道“柔弱”比“刚强”从长远来看要好,但由于人的私心,没有人愿意舍弃眼前的利益,去守住“柔弱”,而圣人刚好相反,圣人“无私”,因此才能不被私心杂念所困,才能对“柔弱”、“刚强”无分别心对待,安心守住“柔弱”。
其实,“柔弱”、“刚强”只是事物的两种状态,无所谓好坏,并不需要厚此薄彼,甚至从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柔弱”更能代表事物成长的状态,充满希望和生机,“刚强”,则预示着事物成熟且趋于衰败,所谓“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世人自以为抓住了“刚强”就赢得了优势,其实是违背了“道”呈现出的规律,最后往往会事与愿违,空欢喜一场。而圣人则刚好相反,耐心静守“柔弱”,看似“处众人之所恶(《道德经》第八章)”,其实是遵从了“道”,反而最终能得到好的结果。这就“无为(违)而无不为”的道理,也是本文对“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事(《道德经》第七章)”的理解。
2.3 无为,还体现在无违于“人性之道”
无为,不仅体现在人对自然规律的遵从上,还应体现在对人情、人心的了解和体谅上。“道”是宇宙之间的最高法则,他蕴含在万事万物之中,人类的情感、心理活动自然也在其中。真正的智者在为人处事时,是圆润豁达的,洞悉人情而不被人情所困,聪慧睿智却又不使人有压迫感,正如老子所言“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具有一种很积极稳健的特质。因此,当同时面对“善者”和“不善者”时,圣人就可做到一视同仁,无区别的对待,即“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这就是一种“无为”,在这种“无为”背后,是得道之人对“人性之道” 的深刻认识和遵从。
3 无为思想对课堂教学工作的启示
3.1 教师应注重规律“惟道是从”
“无为”思想要求人们应认真悟“道”,行“道”,应和“道”所呈现的规律保持一致,也就是“惟道是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作为人类最具有特色的自觉活动,更是一门要求教师高度遵循规律、“惟道是从”的科学。教育之道,即教育规律,它内容极其丰富,蕴含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具体到教学工作,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存在,如评价导向规律,内因决定规律,成长差异规律①等等,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如不遵守这些规律,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要对这些规律不断学习、反复实践,将其内化成自身的自觉行为,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做到不违背规律,不违背教育之“道”,从而做到“无违而无不为”。
3.2 应重视教育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的统一
老子一直重视“有”和“无”的关系,他认为“有”和“无”同出而异名,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既互根互用又相互转化。《道德经》第十一章指出“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由此想到的是教育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之间的关系。教育对社会乃至个人的功用,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功利性与非功利性两个方面,其功利的一面体现在学生通过教育学习实用知识和技能,获取就业的机会,进而为社会提供服务,创造价值。教育的非功利性则体现在对学生价值观、人文素养、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甚至是生活情趣的塑造上,通过教育每一个“个人”,对整个社会的伦理教化、风气引导、知识传播、文化传承等发挥作用。教育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是不可分割的。功利性是实现教育非功利性的工具和手段,非功利性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有形的、具体的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3 教师要善于行“不言之教”
“圣人处无为(违)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二章)”,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身教重于言教,感悟强于说教。应用到教学工作中,一是体现为教师要重视学生自身对知识的学习能力,要善于用“不言之教”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内化。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只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而传统教学以知识灌输为主,教师在课堂上可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教师之“言”越多,需要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就越少,因而教师“多言”未必有益于学生学习。根据“不言之教”思想,教师要把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其成为独立的学习者,②因此,教师要把功夫用在课下,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寻找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但在课堂上,却要学会少言,甚至不言,要懂得“留白”,留机会给学生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创设看似“无言”的教育情景。自然环境、社会舆论、学校景观、校园文化,甚至是课堂氛围、教师个人的言行,都会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这种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它淡化了学生“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避免了学生对说教的厌恶和应付,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对于这种的教育形式,教师不仅应该充分利用,而且应该去维护和创造,这是对教师“不言之教”的更高要求。
3.4 授课过程要“图难于易”,顺势而为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指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说的就是解决难事,要从容易处开始,做大事,要从细节着手。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说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情、学情,熟悉对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以便选择合理的角度去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反复讲也听不懂,反复解释也不理解的情况,这时需要教师“以学生心为心”,对学生的“学情”有准确的把握,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认真观察,仔细体会,找准教学的难点,找准学生对某个知识点难以理解的症结所在,而后才能从容易、细微处着手,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顺利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3.5 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学生
“无为”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还应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上。一是教师应用一颗“无私之心”,对品性、资质乃至生活背景各有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无分别心”对待。二是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自律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位学生顺利学习,快乐成长。
注释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文2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不断提升师生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根据市委文明办《关于转发〈关于设立道德讲堂的通知〉的通知》( 文明办〔2012〕41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各级文明学校设立“道德讲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形式的“道德讲堂”,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新载体。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应充分发挥学校已有的国旗下讲话、校会、班会等的积极作用,以整合提升或新建相结合,突出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全面推进建设学校“道德讲堂”。以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着力培养志业精神、塑造大爱师魂为主要内容,通过对教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倡导“三心教育”(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奉献社会、提升自己”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吸引和拉动学校、家庭、社会成员共同参与道德建设,努力达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的目标。
二、运作模式
(一)讲授内容。围绕“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内容,突出“五类”(诚实守信、孝老爱亲、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先进典型,至少每个月要安排一次道德建设的内容,实现讲堂的经常化运作。可以请宣讲员、先进典型上讲堂讲事迹,或请普通民众上讲堂讲道德故事、道德感悟;也可将传统节日与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结合,强化传统节日的道德渗透,开展富有特色的节庆道德教育活动;还可突出道德文化建设,结合《弟子规》等道德经典诵读,引人崇德向善。要结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持续深化,组织“美德少年”、“阳光少年”等身边典型讲述美德故事。
(二)组织形式。根据各自实际,探索运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有效形式,要以组织讲述为基本形式,综合运用学唱道德歌曲、播放道德短片、诵读道德经典、穿插道德点评等方式,引导广大学生共同感悟道德、洗涤心灵。
(三)宣讲队伍。要积极挖掘教师队伍中的宣讲人才,同时,充分发挥校外辅导员、美德少年等先进典型组成认真负责、素质过硬的宣讲队伍。各学校间要通过整合资源、交流座谈等形式,实现共建共享,不断提高宣讲员队伍素质。
(四)场地选择。“道德讲堂”可综合利用各类已有阵地,按照“就近就便、覆盖合理”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宽敞、明亮的场地建设“道德讲堂”阵地。
(五)环境布置。在场所布置上要从桌椅摆放、背景设置、墙面悬挂等方面努力营造一种庄重、融洽、热烈的环境氛围,特别在背景板或相关条幅上要显著体现“道德讲堂”字样,以强化品牌宣传。
(六)机构制度。组织领导机构健全,“道德讲堂”有负责人,有主持人,有兼职宣讲员,有学习制度,有宣传内容安排,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寓道德规范于其中的具体活动。
三、其他要求
(一)各校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道德讲堂”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系统化的领导责任体系。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部署、职能部门抓落实的组织架构。各校开展活动情况将作为推荐评定各级文明学校的重要依据。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文3
关键词:品德课堂 “任督”二脉 体验
每当我翻开《品德》课本,一种无奈与揪心立上心头。这里的每一页都在诠释成长中需要塑造的种种品质,每幅图都在诉说着生活中需要养成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尽在这打开与合上之间讲述着什么是道德。而我如何演绎《品德》课本呢?
“品德学科的教学是一种德育过程,是个体品德社会化和社会道德个体化的统一过程。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有目的的或者有选择性的道德的社会传递与个体道德体验相统一的过程,它既要有社会正向价值的传递,同时又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建构,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形成完整的品德结构。”寥寥几行,将品德课堂阐述得清楚,给我指明前行的道路。
如何打通这“任督二脉”呢?贺麟先生明确提出,道德信仰的养成“主要是基于具体的生活、行为、经验和阅历,而很少处于抽象的理智的推论”。更何况《品德》课本呈现出的“美德”、“品质”不是概念性的,而是与特定行为相联系的鲜活的、具体的品质。譬如,在生活中人们对勇敢这一美德的学习,不是学习什么是勇敢,而是体会到某种行为是勇敢的。
正如新课标所说的: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体验”可以打通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任督二脉”,培养孩子的道德认知,引导学生的道德情感、态度,乃至于行为。在平日的课堂上,开始实践。逐渐地,我发现了……
一、品德课堂,需要“体验”
科尔伯格认为,个体道德发展的动力既不是来自他的先天成熟,也不是来自他的后天学习,而是来自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随着个体承担社会角色的机会的增多,个体的道德经验不断结构化,不断同化吸收和调整平衡新的道德经验,从而使个体的道德结构产生新的质变,飞跃到新的发展水平。
正如刘惊铎在《道德体验论》中定义的那样,体验成为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它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也是一种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魅力化育模式。借鉴苏联学者瓦西留克《体验心理学》中关于体验的界定,体验便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活动。
所以,教师创设这个体验环节:师生共同拿出代表地球面积的白纸,依照“70%以上的面积覆盖着水,但海水占地球水资源的96.5%,可供我们使用的淡水仅占3.5%,在仅有的3.5%的淡水资源中,极大部分的淡水冰冻在地球两极,还有一部分是地下水。剩下的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仅占0.3%”这段话,一步步地剪裁着手中的这张白纸。这样,学生切实感悟到认知对象的价值和认知内容的涵义,进而自觉地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二、品德课堂,体验是回归
杜威曾说过:“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
譬如《媒体连着我和你——生活中的电视》课例中,如何实现让学生科学地看电视这一教学目标呢?教师创设了以下环节:请同学们根据《南通电视周报》,编排一周的少儿节目收视指南。这一创设,直接把学生从课堂推向了现实生活,把课堂学到的知识、明白的道理直接落实到行动上,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
三、品德课堂,体验是延伸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
《走进广告世界》一课中,“学习自己动手设计一则公益广告”是在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提升,不仅要求学生对公益广告有正确的认识,而且还要求他们会设计公益广告。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学生们自己动手,设计一则公益广告,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因为有了“体验”的创设,学生品德的形成有了推动力,孩子多层面地体验着各种感受,品德也就这样内化为学生个人的道德行为。
经过实践,我发觉体验让孩子爱上了品德课,体验让教师厘清了品德课堂的内含。打通品德课堂“任督二脉”的方法,我想大概已经找到,那就是体验。
参考文献:
[1]贺麟.贺麟新儒学著作辑要——儒家思想的新进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2]高德胜.生活德育论.人民出版社
[3]杨九诠,李铁安,成尚荣.义教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文4
在中国养生界,金天成可以说是很有理想和见解的青年养生专家,他倡导“全民养生、全民幸福”这个理念,并且身体力行地积极践行。
青春的博弈
1976年,金天成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不到2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家境贫困;八九岁时,全家迁到河南省驻马店,据说是因为向往平原,可以多种些庄稼。在八个兄妹中,金天成排行老八,自小他体弱多病,由于家里贫穷和好强,又没有父亲及亲朋的照料,经常受到邻居孩子们的欺负。
那时候,金天成的梦想是学武术,做一个顶尖的武林高手,让家人不再被邻居们欺负。为了实现少年时期的梦想,初中时,他跑到少林寺中住了两天,想在那里拜师学艺,幡然醒悟后回到家里。一天,他目不识丁的姑父语重心长的对他说:“文官动动笔,武官跑死马。”跟他讲起了三国诸葛亮和张飞、关羽的故事,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而张飞、关羽战死累死疆场……对金天成影响很大,基本上改变了他学武的想法。学文、赚钱,做一个成功的商人,成为了他新的想法,或者说是重新有了新的梦想。而这个改变直接影响到了他今后的几十年。
初中毕业后,金天成带着要成功的决心和梦想,开始了人生打拼。他先是跟人到沈阳的建筑工地上打工,但是他并不甘心做一名建筑工人。那时候,社会上兴起了一阵公关热,很多人都在学公关学,不甘心只做建筑工人的金天成也报了一个培训班。在学习期间,他甚至夜晚冒着大雪,站在路灯下看书。他想通过学习公关学知识,走出建筑工地,出人头地。但是,在一次和老师的交谈中,这位大学教授告诉他,公关学知识很有用,但学会了未必就能去做公关工作。再加上随着天气的变冷,建筑工地停工了。金天成也放弃了公关学,他决定还是另寻成功之路。
1992年,金天成决定去南方闯一闯,当时正好有一位同学在广东台山县,于是,他找了过去,先后在木料厂、塑胶厂当工人。当然,金天成并不甘于做工人,但是苦于没有找到事业的方向,只能先打工。闲暇时,他就拼命地看书。他的好学与上进感动了厂里的台湾老板,好心的老板多给了他一个月的工资――800元,让他去买书看。
1997年,金天成不再甘心在工厂打工,手里没有钱,就找到姐姐借了300元,独自一人乘车去了广州――完全陌生的大都市,他决心在广州寻找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初到广州,金天成吃尽了苦头,慢慢地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这些成就主要是指在赚钱上的。在广州的这段时间里,金天成先是去做销售,半年后,又跳槽到一家大的推销公司,8个月的时间里,他一天假都没有休过。1999年,金天成的努力得到公司的认可,被指派到郑州组建分公司,从一名推销员做到了分公司经理的位置。随着事业的起步,金天成选择了退出公司,他发现这些并不是他想要的。
2000年,金天成回到广州,寻找新的行业。他先是开推销公司,推销日常用品,后来又去做保险,接着又在联通公司做集团网业务,后来又和朋友合伙投资50万元做酒店厨具节能设备。那几年,钱没少赚,经历的事也很多,但在金天成心底感觉这些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在金天成的心目中,他感谢那段漂泊的打工生涯,他和坎坷不平的命运做一场青春的博弈,尽管在过程中有过泪水,有过失落,却磨砺了他的意志。
首倡全民养生公益活动传承实践经典养生文化
2007年,金天成自己开了家公司,做右脑开发教育的培训业务,这对他来说,是人生的又一次转折点。不是说是因为公司开的很成功,因为由于从事右脑教育培训,金天成很快熟读了《道德经》、《心经》、《弟子规》、部分《黄帝内经》、部分《易经》等经典文化,《道德经》甚至能倒背如流。正是这次与东方思想巨著的碰面,改变了他今后的前进方向。
让金天成顶礼膜拜的《道德经》是一部怎样的堂皇典籍? 相传,当年老子看破时局,决定弃周西行,于是一人倒骑青牛,缓缓向秦国方向走去。于此同时,在西行必经之地――函谷关,守关关令尹喜站立城头,远远望见东方山谷中一团紫气冉冉飘来,他预料是圣人老子即将来临,于是,派人清扫道路40里,夹道焚香相迎。见到老子之后,尹喜请求老子把智慧著成书,传与后世,造福万代。于是,老子临行前在简牍上写下《道德经》,5000余言博大精深,涵盖天地精髓,成为东方文明的经典著作。
北京辟谷中医研究院金天成院长的事业则是起源于对《道德经》的感悟。一部博大精深的哲理著作,指引着他走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境地,从此,在思想上达到了一种升华,由原本对金钱、对个人成功的渴望,逐渐转化为一种平静而有力的对世人社会的“慈爱”。可以说,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给了金天成精神的力量,同时更重要的是给了他新的事业方向:把传统经典养生文化与现代科学养生方法融合起来,指导人们科学、规范养生,让人们在拥有健康身体的同时,获得心灵的幸福感。
他说,这是他内心真正想追求的事业。
通过精读《道德经》,金天成对传统经典巨著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被这些传统经典著作中的智慧所吸引,越读越觉得有意思,越读越觉得有道理,发现原来真正的智慧都在老祖宗的这些堂皇的著作里!随着对这些经典著作的痴迷,金天成心里有了一个新的想法:要把这些传统经典文化中的大智慧传递给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自2007年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想法如同起伏的波涛时刻冲击着他的内心深处。也是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病,几乎击垮了金天成的身体,病痛的折磨使他体会到健康的重要,同时,也使他萌生了做经典养生文化、传播健康的想法。
2009年9月9日,金天成来了北京,放弃了在广州打拼十几年的基础。他要以北京为新的起点,做国学,做养生,做经典养生文化。当然这并不是轻易下的决定,这是他经过数月的思考,无数次的打坐,反问自己内心而作出的一个决定。
传统经典文化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人们在思想上产生巨变,经典养生的方法可以让人们在身体上保持健康,如果把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思想与具体的养生方法结合起来,那样产生的作用一定是巨大的。这是金天成在心底反复思考的一个想法。另外,多年社会打拼的经验,也使金天成意识到,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95%的人都有亚健康的状况,也就是说人们需要一个科学、规范的养生指导,按商业分析的角度来说,社会有对科学养生的迫切需要。
一个清晰的事业方向摆在了金天成的眼前:依靠传统经典养生文化作理论基础,指导人们运用科学养生方法。金天成还有一个想法就是,现在做养生的行业里,之所以鱼龙混杂,充斥着唯利是图的铜臭味,对于“江湖骗子”媒体上时有报道,就因为缺少科学和规范,以及经典文化层面的理论指导。他希望通过自己在经典养生文化方面的认识与积累,传承经典养生文化来为现代养生行业的规范化、科学化做些贡献,甚至来领跑这个行业。因为,只有回归到传统经典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源,这个行业才能走得更远。
为此,金天成把自己教授的养生方式,定位为养生理论与口口相传的养生心法相结合,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具体养生方法与养生文化相结合,不仅能够给人带来身体上的健康,更重要是能够起到优化思路,开慧解惑的功效。这些养生观念是来源于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是祖辈们传承了几千年的宝贵财富,其中的价值和作用不言而喻。
为了掌握更多科学的养生方法,金天成首先从与养生机构合作的方式入手,为这些机构招生,上课时做辅导老师,全程跟踪观察、体验效果,学习他们的方法和经验,同时,还相互比较各个流派的优缺点,不时同各个派别的传人、掌门人交流学习养生知识,有时请一些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帮忙为学员讲课。金天成很快掌握了多种派别的主要养生方法。
2010年,在与多家养生文化机构合作之后,金天成在一实力雄厚的集团公司的支持下,在国内首先发起了“全民养生”的公益活动。活动采取公益的形式,每周四开设养生实修课程,课程分为“开示”、“实修”、“答疑”3部分,包括讲授养生理论、打坐、打太极、经验交流等若干部分,一般由金天成和知名养生专家共同授课。每次来听课的学员都有二三十人,其中不乏公务员、企业家、白领,甚至还有慕名前来听课的保健医生、知名医院的医师、护士等。
这是金天成迈出的验证实现传承经典养生文化梦想的万里第一步,尝试是成功的。这几年来,或者与别人合作,或者独立办班的形式,先后在北京平谷、房山、昌平及广州等地开办了大大小小100多期辟谷养生班,有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的3000多人参加,通过理论与实修相结合的课程,他们在净化身体,净化心灵,去除亚健康的同时,精神上也达到了一种超脱,用金天成的话说,达到了既能“迅速恢复健康”的同时又能“优化思路、开慧解惑”的效果。
养生行业中的佼佼者
金天成原名为金志成,改名的原因是有一位老师、也是后来的学员,告诉他,要想帮助更多的人,这个理想不能仅仅是志在成功,最重要的是今天就要实现,金天成的谐音也就是“今天成”,每天都能成就他人,那么距离成就梦想就会更近一步。听起来更有种活在当下的意味。不过不管是“志成”还是“天成”,都能看出他是一个在坚定追求梦想的人。
多年以前,金天成追求的是对家庭关爱的回报,追求个人成就一番事业的理想。后来随着对国学的不断理解加深,渐渐地这个理想已经升华为了对身边人的回报。金天成常说做人的层面最重要的是“善”、“慈爱”,懂得“道”也就是能够做到“善”。从事养生行业,金天成最大的愿望就是帮助其他人掌握健康养生的方法,实现身体健康的同时,能够领悟到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内涵,做一个心灵幸福的人。这是他首倡“全民养生 全民幸福”内涵丰富的精髓!
目前来看,金天成的养生文化与养生方法相结合的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国家卫生部原副部长孙隆椿,国家民政部原副部长张文范对金天成的养生模式大加赞赏;国家铁道部原副部长国林为他题写“养生善为先”,鼓励他在继续为养生事业大施拳脚;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对于他致力于中华传统经典养生文化给予很大的鼓励;以前的学员逢年过节还经常给他电话或短信的问候。
2011年8月份,在北京平谷绿谷花溪开办的辟谷养生班上,一位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和在英国任教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交流会上反复强调从来没有感觉身体这么好过,同时在思想上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这些学员中,资产千万以上的企业家不在少数。今年国庆节期间,有一个公司年营业额5000万的公司老总,在朋友的介绍下,参加了辟谷养生班,两天,多年的鼻炎症状都不见了,于是,表示要从事养生这个行业,也为传播养生文化做些贡献,积一份功德。
还有一位企业家,在进行辟谷之前,得了急性胃溃疡,去医院输过液之后,按时来上辟谷养生课程,经过7天的辟谷,胃溃疡的症状也消失不见,在小组讨论时,他激动地告诉大家,他也要投资这个行业。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文5
关键词:先秦道家;老子;庄子;生态伦理
一、“道通为一”的整体自然观
纳什在《大自然的权利》中指出,“东方的古老思想与生态学的新观念颇相契合。在这两种思想体系中,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生物学鸿沟和道德鸿沟都荡然无存。正如道家指出的那样,万物与我同一。在道家思想中,万物中的每一物(即大自然中的所有存在物)都拥有某种目的、某种潜能,都对宇宙拥有某种意义。”[1](p13)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生态观念,是道家其他一切思想、观念的基础和出发点。在道家思想体系中,“道”的含义是多重多维的,它不仅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而且也是是万物运行的规律和人们的行为准则,因此老子以“道”为基础强调“天人合一”,认为这种统一是道、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以一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天下正。”(《道德经》第51章)天地万物同出于一。老子认为人来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42章),强调道生万物,人天同源,认为社会的应该效法天地之道,人类秩序本身也在天地秩序之中。
庄子则在进一步发挥老子“道”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和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庄子・秋水》),认为天地万物的生成、发展、灭亡,都是道运动的结果。天、地、人与万物是统一的。人与万物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人们应顺应自然的规律形式与自然保持协调。万物都有共同的本源,以不同的种类形态互相更替和转化,这是天然的平等。“天地一指也”,“道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庄子.大宗师)就是说不管你喜欢与否,万物都是齐一的,人要因顺自然,消融于自然才能达到和自然的和谐一致。庄子“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庄子.天下)的理想都是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将社会秩序与自然秩序合而为一。庄子看到了强调“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庄子・齐物论》),主张人应当怀抱宇宙,与万物合为一体,与日月并放光明。
二、“知常、知止”的生态准则
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要求人类“少私寡欲”,以抵制声色、权势、名利、地位的诱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老庄针对人们追求名利财货、过分放望这一现状,提出了“知止”、“知足”的利用自然资源的态度。老子认为自然作为循环往复的开放系统,和谐乃是维持这个开发系统所应遵循的法则。“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44章)。“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贻”(《道德经》第32章)。不要放纵自己的欲望,使人的欲望与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保持合理的张力。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对人的身心都是有害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12章)“五色”、“五音”、“五味”等物质享乐都足以导致淳朴天性的遗弃,身心失衡,因此老子对物质欲望的不知足持坚决地反对态度。“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第46章)。要知足就必须对正常物质生活之外的奢侈享受有所克制,克服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物质享受的习惯和行为。老子要求人们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第19章),“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经》第29章)去除过分.奢侈和骄纵的行为,节制感官享乐。过度的物质追求不符合自然之道,主张回复自然常态,提倡过简朴的生活。“保此道者不欲盛,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道德经》第15章)是说不过分追求满足,顺其自然,适可而止,就能长保活力,生生不息。“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44章)贪得无厌、过分地爱取某种东西必然招致重大的耗费,过多地贮藏也必然招致更多的亡失。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这样就可以保持长久。因此人类应该认清事物自身所固有的限度,适度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知足、知止”,把开发自然资源同保护自然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
“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庄子・齐物论》)。“平为福,有余为害者,物莫不然,而财其甚者也”(《庄子・盗跖》)。庄子认为能够满足生存需要就是有福,除此之外则为有害之物,多余的财货其实是祸不是福。在对待物的态度上,提倡以实际需要利用万物,节制过多的物质欲望。“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也就是说,鹪鹩鸟在深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枝之地足矣,鼹鼠在河边饮水,不过以喝饱肚子为限,没有必要占有整个河流。只要能够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过多的消费就是一种奢侈,要“量腹而食,度形而衣”,“食足以接气,衣足以盖形,适情不求余”,“少思寡欲”。在维护天地万物和谐秩序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进行爱护,适度利用。“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以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庄子.达生》)洞悉生命的真正价值,就不会追求对生命无谓的外物;洞悉命运的自然安排,就不会知其不可而为之。由于人类过多的索取,造成了“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盖以荒”(《庄子.在宥》)的反常生态。
庄子不仅主张寡欲,而且主张无欲。在他看来,欲望对人的生命的损害是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使人的形体、精神、本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使人性发生异化。反之欲望的克服和消解的过程,他称为“坐忘”。“坐忘”,首先是忘物,其次是忘己,再次是物我两忘。崇俭抑奢、摒弃浮华的修身养性信条今天依然具有时代启示意义。
三、道法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念
人作为万物的一部分,其活动要依据所生存的自然环境。道法自然要求人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价值,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25章)这就从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上把自然界所有的事物统一起来。张岱年解释为“凡物有所动,皆系遵循一规律而不得不动;凡物之生,亦系遵循一规律而不得不生。然各物的规律并不是相离立而不相干的。此等规律实有其统一,为更根本的规律所统一。或者说,一切规律都根据了一个大规律。”[2](p48)认为“道”是统领一切规律的总规律。“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常自然。”(《道德经》第51章)“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25章)。自然是道、天、地、人应该遵循的法则,自然是指事物的自然本性,“道”遵循的是自然而然的原则,人类作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是“人亦大”,但也是其中平等的一员,不可以凌驾于地、天、道之上。因为在人、地、天、道的系统里,自然是它们最终依归的对象,人类不是宇宙万物的尺度,应当维护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治人事天,莫若蔷。”(《道德经》第59章)意思是管理社会和对待自然最好是像种庄稼那样因势利导。王弼《道德经注》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法。”[3](p278)这种自然主义观点是“典型的东方有机论的生成论哲学”[4](p55),蕴含有深厚的生态学意义。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世间万物都是自然本真地存在,“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庄子.天道》)“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恶乎可?恶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庄子.齐物论》)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庄子认为要尊重自然,在自然中关照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庄子・天道》)。万物之间虽有客观的差异,大道浩浩无已,无能穷尽,精微至极,处处皆有,无处不在,物物皆有道,无物能离开道,大道能根据万物的具体特性来为万物提供装备,以尽到对万物的责任。庄子提倡“以鸟养养鸟”,“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p,随行列而止,委蛇而处。”(《庄子・至乐》)即要按照鸟惯常生活的习惯来养鸟。
四、“小国寡民” “至德之世”的理想生态社会构想
“小国寡民”、“至德之世”的理想生态社会是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具体实现。老子和庄子都曾经对理想的生态社会做过描述。“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80章)。老子在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这里没有剥削和战争,没有人与人的纷争……人们甘食美服、民风淳朴、安居乐业,和谐相处。老子描绘了一种美好的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在老子这个“小国寡民”的理想的小天地里,一切依顺自然,文明的污染被隔绝。可见,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我们理想的生态社会。
庄子主张人类放弃改造自然的企图和人为的仁义礼智,恢复淳朴的人性真实的自我,保持无拘无束无知无欲的原始生活,建立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至德之世”。“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庄子・天地》)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庄子・l箧》)“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于禽兽居,族与万物齐,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庄子・马蹄》)
庄子的“至德之世”吸收并体现了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构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蓝图,庄子描述理想社会的“至德之世”中,人与人,人与万物平等相处,“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万物群生使人口与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人们“无知无欲”,虚静恬淡,“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庄子・山木》),“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至德之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物我同一”、天人和谐,体现了人与自然与社会的有机统一。“至德之世”不仅是一幅历史意义上的社会蓝图,而且是一种生态意义上的道德理想。总之人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和淤万物。在这个社会里,万物各得其所,自然而然,人与人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融洽无间的,人类不是把自然看做征服的对象,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对待自然。
总之,老庄的生态伦理思想,以东方人特有的理性与智慧,用整体的和辨证的思维方式,思考和感悟人与自然的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关系,其独特的生命力和科学性,对为我们
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环境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挖掘其独特的生态环境伦理价值,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美)纳什.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M],杨通进,译,山东:青岛出版社,1999.
[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文6
一、日本中小学德育的方法
日本始终把道德教育放到首位,在德育过程中强调学生德育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真实体验和实践感受。基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道德教育规律,日本中小学探索出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操作性强、效果好的德育方法。
1.问题解决法
日本在道德教育中强调问题解决方法的应用。问题解决法强调儿童作为道德学习的中心和主体,反对以教师为主导的说教式灌输。它的主要特点是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让他们产生认知冲突,主动地解决所面对的疑问和矛盾,从而在此过程中建立道德认知,提高道德能力水平。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呈现能够引起疑问或认知冲突的材料,关注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和认识,研究发展经验和认识契机,努力利用新的问题情境,提高儿童道德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另外,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研讨和辩论,提供学生发表意见和反省的机会,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道德的理解。
2.道德两难教学法
基于对美国道德教育理论家科尔伯格理论的研究,日本中小学在课堂上较好地运用了道德两难教学法。道德两难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一种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不能兼顾的问题和情境,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充分讨论,目的在于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比自己道德性发展阶段更高一层的道德思维,引发认知失衡,引导他们在寻找新的认知平衡中,不断地提高道德的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
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日本中小学课堂中比较重视且很有特色的德育教学法。它的特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主要方法是通过练习角色换位,在承担某一事件特定角色的过程中充分体会角色的处境,从而让孩子体会到他人的感受、需求或利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与他人差异或分歧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4.实践体验法
促进道德认识、情感向道德行为转化,是道德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日本道德教育非常重视实践体验法。日本中小学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在不断实践和反复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地将学生认识转变成实际生活中的日常行为表现。因此,日本在德育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且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内容,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德育实践。另外,日本中小学尽量将道德教育内容细化为行为规范,使学生在具体实践和行动的过程中能够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5.多感官体悟法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课程强调学生对道德价值的感悟和体会,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这不仅给学生留有专门的时间来思考,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进行学习。课堂上,教师会给学生提供道德资料,包括阅读资料和声像资料。依据内容,教师提出有利于儿童深化思考和讨论的问题,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要将自己的想法转化成文字或以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遵从信息输入―内化加工―提取输出的德育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道德价值的感悟和体会,最终达到能够自发做出道德判断和解决问题的
效果。
基于这些高效的德育方法,日本还强调直接德育方式与间接德育方式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加强间接教育活动与直接道德课教学的联系;另一方面,加强直接道德课教育跟各教科及特别活动的联系,发挥直接道德课教育对间接性道德教育活动的深化、补充、统一和综合的作用,从而提高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我国德育方法存在问题
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强调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从战略高度确立了德育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但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效果差强人意。
第一,德育方法单一,学生实际获得较少。概括地说,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方法过于简单,“说教为主”和“形式主义”严重,缺少对学生德育过程的关怀,情感培养少,其结果是学生对规范的接受可能只是表面和机械的,不是出自内心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第二,忽视道德发展规律,学生主体性地位缺失。随着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教育必须遵循教育对象的成长规律,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不考虑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特点,把学生仅仅视为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用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很难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第三,缺少高质量德育情境,学生缺乏实践体验。中小学是一个人道德模式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最需要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真情实感和生活体验式的教育。然而,在当今的德育课堂上,缺少高质量德育情境的创设,教师处理课堂情境时主观随意,使学生情感体验不足、不深,出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割裂的现象。学生缺少体验性的过程,致使德育缺乏向生活和现实世界回归的途径。第四,未建立一体化育人模式,缺少间接性德育方法。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将道德教育课看作德育教师和班主任的责任,导致德育与其他课程脱离和分裂,未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价值取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落空、
落虚。
为此,2014―2015年,北京市陆续出台了《中小学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等重要课程改革文件,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发挥学科育人功能,潜移默化实现育人目标,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从多个维度系统地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