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广告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业广告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业广告设计

创业广告设计范文1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设计;创新途径

一、引言

当前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在素质教育发展背景下,我国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也在不断进行创新。艺术设计行业和市场也处于对优秀设计人员求贤若渴的状态,国家教育单位也已经对艺术人员的培养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希望培养出具有较高水平的广告美工人员与广告营销专员,这就需要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以及创造能力,能够独自进行广告的设计工作与制作任务。但是我国高校的广告设计专业发展较晚,虽然国家已经对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设计教学的发展。

二、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设计教学重点的简要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飞速进步,广告设计行业需要的是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以及创造能力的艺术设计人员。为了保证广告设计行业能够获得充足的设计人员,高校广告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能够顺利找到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高校管理人员与教育设计人员必须顺应社会潮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国家教育部门目前已经对高校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模式设计必须具有创造性、宽口径,并且教育人员的素质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其中,教育模式的创造性是指教育模式必须能够协助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摒弃传统的设计思想,根据自身所学和所接触到的设计知识进行广告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与众不同的产品;教育模式的宽口径是指高校要以培育具有多项技能的复合型设计专业毕业生为目标,因为具有多项设计技能的复合型设计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设计的宽口径指,高校需要培养出掌握多项技能的复合型设计人才;具有高素质的教育人员是指教学者能够根据学生的所学情况和教学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得有用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三、对创新高校广告设计教学方法措施的简要分析

(一)教育人员要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当前任何各行各业的发展驱动力为创新,广告行业也不例外,高校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能够在已经发展成熟的教学体系中获得广告制作方法与流程,但是仅仅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保证学生能够学到最前沿的广告设计创意策略。学生必须具有将所学设计专业广告知识转变为广告设计创意的能力,教学人员必须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将激发学生想象力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创新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除此之外,教學人员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时刻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平常表现,要结合每位学生所学情况与学习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闪光点与特长。

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之后,教学人员还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好好消化上课所得。好的广告创意的形成通常要包括“起”“承”“转”“合”这四个流程,其中“起”流程主要是指寻找出能够吸引观众观看广告激情的方式;“承”流程指的是通过所设计出来的广告产品能够有效将想要传达的内涵呈现给观众;“转”流程指的是将观众的审美观同广告内容相结合。综上所述,想要保证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能够设计出优秀的广告作品,通过广告作品能够将广告信息完整的表现出来,教学人员必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设计出来的广告产品更容易推广和宣传。

(二)教学人员要结合丰富生动的案例进行教学

广告设计行业同其他行业相比实践性较强,但是我国一些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重点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很少安排学生去真正的设计实践,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广告设计专业丧失兴趣,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就无法全面、准确的学习专业知识。因此,教学人员在进行广告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案例教学模式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广告案例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接触到广告设计的魅力所在。案例教学模式就是将抽象的广告理论知识与设计理念进行具体化处理,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实践的学习环境,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真正掌握广告设计知识与技能。

(三)教学人员要结合分组协作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

教学人员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特征有充分的了解,还要结合所了解的内容将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假设每个小组已经成为了广告设计公司中的团队,每位学生为广告设计公司团队中的一员,结合广告设计流程和每位同学的特点进行职能与岗位的分配,并且还要要求学生团队合作,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才能找出新的设计灵感。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更优秀的广告设计人员,保证学生更好地适应广告设计行业的需求,各大高校必须对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设计教学的创新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斌玉,李丽珍,李霞.案例教学法在广告欣赏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12~113. 

[2]李丽珍,李霞,廖景丽.地方高校广告设计课程开放式教学改革初探[J].大众文艺,2013(07):124. 

创业广告设计范文2

广告学专业带有较强的实践性,使其很多课程也需要带有不同程度的实践性。作为地方院校,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目标,这与广告学专业的培养有相同之处,也为广告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在广告学专业培养中,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需求突出。以衡水学院为例,广告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对设计类课程的设置、课时安排和实践要求方面较为明确,这体现了此类课程在实践方面的需求,然而这些方面的完善还不够,还需要进行教学上的创新才能更好地完成此类课程的教学。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创新方面,模拟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是非常有效的。

一、设置模拟情景

运用模拟情景的方式,是让学生能够以一种完成真实任务的态度带入到模拟的情景当中,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并能给学生创造合理的创作氛围。模拟情景的方式可以从以下步骤展开:

第一,设置情景。设置情景时,教师作为引导者必须设置合适的情景,在这一情景中,既符合学生的学习经验范围,又能带来一定的真实感,否则学生在实践中会出现创作困难或者激情不足的状况。第二,提出任务。设置情景后,在这样的情景下,要提出明确的研究任务,任务的目标、内容和成果形式要明确,这样才能使学生有的放矢,不至于到成果形成时学生走弯路、走错路,失去了实践的意义。第三,适当的引导和示范。即便设置了合理的情景和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学生也具有各自的创造力,但是教师作为导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示范,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做出指引,让学生了解一些注意事项,为他们完成任务指明方向,情景联系不是考试,最终的目的还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第四,展开实践。实践的展开多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这样既能激发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又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第五,效果评测。在效果评测阶段,教师应该按照小组内的分工进行适当的评测,再针对整组的成果展示进行总评,以指出不足、肯定优点的方式,具体指导作品以及软件运用的方式方法,要落到实处。

二、实训拓展提升

广告学专业本身的实践l生与设计类课程的强操作性都决定了此类课程的提升不能只限定在课堂教学中,在模拟教学的基础上还要有进一步的拓展提升,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而这一方面,可以从广告专业赛事、地方企业合作以及毕业实习进行结合而展开。

(一)与广告赛事相结合

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广告专业赛事进行结合,充分利用广告赛事的策略单作为作业或实训项目,通过真实的品牌策略单进行命题,不仅提升了练习的实用价值,还能引起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当导师的角色,指导学生更好地消化课业内容,以真实的训练展开。而真实的策略单使得课业训练能够与市场进行接轨,是在真实的品牌策略的基础上展开的设计创作。

在与赛事进行结合的过程中,学生一般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组合,合理分工协作,不但能碰撞出更多创意的火花,更能够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例如我校广告学专业设有《CD设计》和《Ps设计》等课程,正值春季学期,课程设置18学周,在12学周左右时正值金犊奖大赛,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就充分运用这两门课程所学的软件技能,结合金犊奖的策略单要求参与比赛,并取得了入围奖,可以充分看出学生虽然只是大学二年级,但在创造力和知识运用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

(二)与地方企业相结合

地方院校具有较好的地域优势,能通过与地方企业的项目结合帮助学生进行专业提升。可以启用教师的外延关系、学校的实践基地以及校企合作的平台进行展开。比如,衡水学院与武强县政府展开合作,打造了“同响同乐2013首届周窝国际乡村艺术节”活动,涉及到大量的作品设计,可以教师为主,带入学生参与,展开整体活动打造。既开拓学生视野,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

(三)与毕业实习相结合

毕业实习作为对学生课业检验的重要环节,则成实践教学的综合考察,是对学生从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再到专业方向课的综合掌握的考察,那么对于教学环节中,应该包括从策划、管理到设计制作再到广告教育等多项内容,指导教师承担起了实际的指导任务,并以导师的身份参与到业务操作中,学生通过实习全面了解广告的职业氛围,从熟悉到适应的演习过程直接为学生在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在设计类软件课程的运用在这一段便实现了综合考验,学生对广告学专业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全面,便可得知。

三、结语

广告学专业是与市场对接较为紧密的专业,这要求相关专业的教育科研人员能够紧跟社会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要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从教学到实践,再从实践到创造,实现立体式的教学模式,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与引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而在实践要求较强的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要双向互动,综合运用模拟教学和实训拓展等多种方式展开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更是要进行立体化的分配和结合。只有紧密结合社会、经济、文化、市场等多面的信息,才能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从而为社会提供服务,实现教学的意义。

创业广告设计范文3

关键词:广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产业经济;产业技术联盟;科研成果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G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4-0125-04

培养引进一个创新团队,就能催生一个优势产业,培育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可以激活广西“14+10”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为完善广西现代产业体系、把广西建设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增添新动力。

一、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广西“14+10”产业发展的强大支撑

团队建设是指为了实现团队绩效及产出最大化而进行的一系列结构设计及人员激励等团队优化行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大多由具备某些领域专业知识的专家组成,团队主要负责人更是学科学术领域的带头人或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团队具有突出的创新成果和较高的创新水平,具有明显的创新能力、研发优势和发展潜力。团队研究方向通常是国家或地方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或国际重大科技前沿热点问题,属于某些发展领域、行业、产业需要集体攻关和突破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或能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关键技术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梯队结构较为合理,团队成员学科交叉、专业多样、能力互补;团队带头人具有创新思想和较高的学术造诣,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充分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领导团队开展工作。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需要健全的创新平台和创新机制,依托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学科、企业研发中心或产学研合作平台,科技管理体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具备开展研发工作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和40个配套文件,形成了广西工业未来10年发展的“14+4”产业框架,即重点发展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等14个千亿元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海洋经济等4个新兴产业[1]。2012年起,广西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10个,新增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农业、先进装备制造、养生长寿健康产业等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广西重点培育打造的产业体系由“14+4”升级为“14+10”,实现了广西工业发展战略思路的重大转变和提升。截至2013年底,食品、冶金、石化产业等3个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两千亿元,汽车、电力、有色金属、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等6个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

科技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产业发展为科技人才提供应用平台,广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在推动“14+10”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推动“14+10”产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更大程度依靠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形成以科技人才为牵引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创造新的人才红利。

二、广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推动“14+10”产业发展的基本做法和成效

(一)大力培养引进适应“14+10”产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

近年来,适应“14+10”产业发展需要,广西通过多种渠道,采取有力措施,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通过建设广西特色的人才小高地,破解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紧缺问题。截至2013年底,广西全区建立了32个自治区级、近100个市级或区级部门人才小高地,培养了1.24万名各类人才,其中高层次人才2600多人,形成了涵盖大部分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和优势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小高地集群。引进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2456名到广西工作和服务,其中柔性引进人才800多名,包括“两院”院士46名、博士生导师321名。

(二)搭建适应“14+10”产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使用平台

切实加强支撑“14+10”产业发展的科学研究体系建设,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体的科学研究体系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搭建高效一流的工作平台。截至2013年底,已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6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3个,初步形成了由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组成的重点实验室体系,成为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大力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在机械、医药、糖业、轻工、有色金属等优势产业领域,建立了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中心106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20多家、自治区级工程院25家,在广西重点培育的24个千亿元产业中建立了23个产业研发中心。建立了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选派企业科技特派员到企业从事创新创业活动[2]。

(三)完善适应“14+10”产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激励政策

通过完善富含“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把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引向“14+10”产业主战场。在明确人才队伍建设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的基础上,提出了突破性的保障措施,并确定了9个“十二五”科技创新人才开发重点工程项目。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和《八桂学者制度试行办法》、《特聘专家制度试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1+3”人才政策文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制定《关于进一步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若干规定》,在税收、注册、股权收益、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

三、广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推动“14+10”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数量偏少,且人才分布和结构不太合理

广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奇缺,难以适应“14+10”产业创新发展需要。2013年,广西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中,高中级职业技术人员仅占1/3,正高职务更少;缺少国家级科学家,我国1497名“两院”院士中广西仅有2人,“长江学者”也仅2人,博士和博士后数量少,大部分领域的科技领军人物匮乏,企业高级工程师不足,致使高质量的科技成果和专利不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科研的人员仅占0.32%,远低于1.2%的全国平均水平。人才区域分布不合理,主要分布于南宁、桂林、柳州3个中心城市,其他城市相对匮乏。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部门分布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的80%以上分布在事业单位,企业只占不到20%。

(二)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使用效率不高,人才流失严重

“14+10”产业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的吸附力不强。由于工资收入偏低、创业氛围不浓、科研项目不多、科研条件较差等原因,广西有限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利用效率不高,以致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一部分人才由广西流向发达省市,主要是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一部分人才由基层、企业流向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特别是一些国家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基础研究机构的科技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三)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推动“14+10”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优惠政策有待完善

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评价标准和导向存在偏差,行政主导型管理体制制约了创新人才发展,影响了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推动“14+10”产业发展。一些行政官员和科研管理者掌握着科研项目的分配权,科研人员往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搞好与管理者的关系,依附行政力量,才能争取到更多的项目和资金,以致他们难以集中精力深入开展科研工作,难以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企业作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主体的作用发挥不够,科技资源配置不均衡、配置机制不合理,缺乏产学研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并推动自主创新的长效机制。

吸引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并使其有效服务“14+10”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有的优惠政策条文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在基层和一些单位难以兑现。有的优惠政策偏重基础研究或纯理论研究方面的科技人才,与“14+10”产业发展相脱节。此外,科研经费、实验条件和创业环境等都与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科研平台、科研载体建设亟待加强。

四、广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推动“14+10”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面向“14+10”产业积极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

人才培养是人才团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确立促进“14+10”产业发展的鲜明导向,避免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脱节,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能满足产业创新发展的要求。组织实施食品、汽车、冶金、石化、电子信息、医药等重点产业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以科研基础条件好、创新能力强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为依托,通过国家、自治区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和重大科技工程,有选择、有重点地培养一批支撑“14+10”产业发展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骨干,形成研发方向明确、结构合理、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加大对自治区级以上重大项目主持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技术负责人等人才支持力度,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立项,并在经费上给予倾斜。定期选拔后备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别是年龄在45岁以下、能够主持重大科技项目,在同行业中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给予重点培养。建立健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机制。

(二)面向“14+10”产业积极引进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

人才培养是一件艰苦细致的工作、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显然仅靠广西自身培养远远不能满足“14+10”产业发展需求,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十分稀缺,“引进”不失为破解人才瓶颈的便捷途径。围绕“14+10”产业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创新项目,做好引进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总体规划,组织实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工程。通过大力扶持重大科技项目,以企业重大项目为载体,以现有的研发中心和工程院为平台,大力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及科技创新团队。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人才、国内某一科技领域的带头人、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学科或技术带头人的引进力度。通过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顶尖科研院校的全面合作,加强与欧美日韩等科技强国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泛珠三角经济区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引进科技成果的同时着重引进科技人才。吸引国外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到广西设立研究机构,建立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

(三)面向“14+10”产业积极使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

培养引进人才的目的在于使用人才。在加大培养引进力度的同时,使用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发挥好他们在“14+10”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打破所有制、部门、地域界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向优势企业集聚。加强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重点科研机构、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重点科技中介机构等建设,整合各类创新载体和创新资源,组建若干行业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区域创新集群,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3]。围绕“14+10”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人才小高地,并充分发挥其集聚、培养和承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特区”功能。发挥行业协会、学术团体等社会组织作用,搭建团队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广泛开展各类学术活动。完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和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整合现有科技信息资源,促进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图书馆、科技情报库、信息网络等资源向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开放。切实解决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落户、子女入学、医疗卫生保健等问题,改善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

(四)优化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推动“14+10”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1. 优化科技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统筹管理和组织协调,完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推动“14+10”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服务体系。健全鼓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服务保障机制,完善区域人才公共服务功能,逐步形成统一管理、统一政策、统一市场的人才开发体制。以北部湾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规划建设北部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在完善政策法规、健全服务和优化环境等方面先行先试。顺应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要求,研究编制《西江经济带人才发展规划》、《西江经济带人才开发目录》,着重引导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向西江经济带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领域流动。

2. 优化评价考核激励的体制机制。建立以推动“14+10”产业发展的业绩和成效为重点,由品德、能力、行为、专业、知识等诸要素构成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考核体系,促进团队整体效能发挥、团队成员尽职尽责。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向优秀人才倾斜的分配机制,将科技人才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绩效、实际贡献及成果转化产生的效益直接挂钩,鼓励技术入股、专利入股,允许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兼职兼薪[4]。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社会力量奖励和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激励自主创新的科技奖励制度,对贡献突出者实施重奖。

3. 优化团队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团队文化是团队健康成长的灵魂。营造敢为人先、敢于创造、敢冒风险、敢于怀疑批判和宽容失败的环境,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的每位成员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平台,在推动“14+10”产业发展中建功立业。建立团队共同学习提升机制,掌握科研领域的最新信息,加强“14+10”产业知识培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在共同学习中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倡导团结协作、开放包容的团队精神,构建具有高度凝聚力、向心力,勇于冲击科技前沿,支撑“14+10”产业发展的创新团队。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面向2020做大做优做强广西工业[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8.

[2]李世泽.转型经济:跨越发展新航道[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162.

创业广告设计范文4

市场与行业的评估能够过滤与修正创意,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创意往往是新鲜与特有的,但是创业之初是否所有的创意都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开始?每种新的事物往往都存在机遇与风险,从10年前的网络兴起与网络泡沫可以印证这一点。当时,这种新型的产业引起一股网络热潮,媒体称之为“眼球经济”。从这次热潮中产生出了雅虎、腾讯和网易等著名企业,但同时,很多不为人知的企业也在网络热退潮时纷纷倒闭。这就是新事物所具有的利弊。笔者认为,对行业与市场的环境分析与前景预测,有助于减少这种风险,同时,创意通过市场的调研与分析能够对它本身进行修正,也能够更好地找准创意的切入点。在教学上,要求教师对本专业的相关行业、相关市场与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分析能够有效地减少学生的创业方案的风险,提高执行的可行性。根据多媒体广告设计课程所属的设计与艺术属性,确定“创意”作为创业教育的切入点,同时,对该课程相关联的行业进行分析,帮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创意。这样的过程可以归结为:立足课程基本内容,以创意寻找突破口,以行业与市场分析护航。

教学内容与创业前景

多媒体广告设计课程的内容是以各种单一媒体的技术与创意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创意整合出新颖的多媒体创作。课程的核心内容强调有机的整合,学生通过学习与归纳以前所学的单一媒介,在以审美与创意为目的前提下去发掘它们潜在的整合可能性。

(一)多媒体广告设计的具体内容

多媒体广告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Flash技术:Flash软件是当今最普及的多媒体设计软件,它能够将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进行有机的整合与融合,通过它可以创作出赏心悦目的多媒体艺术作品。同时,网络、电视与手机终端等都能够很好地兼容该软件。在该课程中,它是主要的需要学习的表现工具。学生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这个平台的使用方法,并且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基础动画原理:动画是当今中国的热门专业,是国家支持的文化产业的重点之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动漫产业产值巨大,市场前景广阔。在我们的课程中,动画既是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多媒体设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Flas是该课程的一个主要内容,它主要包括以动画基础的广告形式探索、动画运动原理、时间与空间的掌握、以广告为目的的故事创意等方面的内容。互动技术:互动是指事物的相互反馈,我们的课程中主要讨论人与电脑、各种终端的互动关系。课程中主要讲解基本的互动形式与基础的编程技术。它关联的领域包括软件界面互设计、网页界面互动设计、基本游戏设计与展示、互动式广告等。网页设计:网页设计需要互动技术、图形图像处理、动画效果等内容的支持,它也是多媒体整合的结果。学生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能够制作出生动的页面。创意与整合讨论与指导:学期末,学生通过自选题目进行多媒体广告的最终创作,通过整合前面所学的技术与创意,融会贯通地进行思维的拓展,最终确立具有艺术火花的创意点,并完成广告创意。

(二)当今与课程相关联的行业

当今与多媒体广告设计课程相关联的行业有以下几方面。网页设计:网页是现代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信息获取来源,网页设计的需求也非常高。需求方包括政府、大中小企业和个人等。动画设计:动画的产业链包括动画生产(动画创作生产)、动画市场(包括动画图书与动画音箱市场,以及动画形象所衍生的产品市场,如服装、玩具、儿童用品等)等。⑥游戏设计:游戏设计也是当今热门的行业。从电脑游戏到当今的平板电脑和手机游戏的发展可以看出,游戏是当今国内前景广阔的行业。游戏的产业链与动漫的产业链有些类似。多媒体广告设计:无论网页还是现代的游戏终端,我们都能够看到大量的广告,而这广告都是在多媒体环境下创作的。具体体现在网络上的Flash广告、嵌入游戏内的广告等。

(三)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应当将实践性强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摆在第一位,结合广告设计理论进行讲授。具体内容包括多媒体相关软件使用技巧(包括动画、网页和音频等软件)、广告设计、界面设计以及动画等理论讲授,以创业为纽带将技术与知识融合起来。

1.教学内容与改革效果

教学以实用性较强的Flash和Dreamwaver软件作为主要工具,结合广告设计理论、动画制作规律理论和当今的多媒体技术在市场应用案例等内容,以求缩短学习与创业的距离与时间。改革的效果在于学生在学习多媒体技术与创意的同时,能够思考和规划如何运用该课程的内容进行创业的初步探索。通过筛选学生在该课程中所获得的创业方案,对相关的创业进行适度的实践性尝试。教学的设计类作业可以与创业方案一致,即创业实践的设计能够当作该课程的考核作业。

2.创业教育内容组织与安排

(1)通过小组讨论和大脑风暴法获得创业方案。(2)通过网络搜寻与学生实地调研等方式,获得多媒体关联的行业与市场状况,并且对原本的创业方案进行讨论与修正。(3)创业实践方向集中于界面设计、动画和多媒体广告三个方向。(4)邀请业界专家对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让学生获得第一手和最接近实际情况的创业指引。(5)通过以上的学习与探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创业的可行性方案,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适当进行创业尝试。

(四)立足课程基本内容的创意训练与培养

创业广告设计范文5

1、广告传媒公司经营范围广告设计、制作、、;图文设计;企业形象策划;市场营销策划;计算机信息咨询;投资咨询(不含证券、期货);企业管理服务;会展会务服务;网络信息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2、广告传媒公司经营范围国内广告设计、制作(不含喷绘)、、;网页设计制作;企业形象策划;创业项目咨询;房地产营销策划;楼盘销售服务;房地产中介服务。

3、广告传媒公司经营范围受上级公司委托承接相关经营范围内的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4、广告传媒公司经营范围广告设计、制作、、;庆典礼仪、展览服务;演出活动组织(不含自营演出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来源:文章屋网 )

创业广告设计范文6

一、“新硬件时代”的概述

所谓“新硬件时代”已经不单单指主板、显示器以及键盘这些传统的计算机硬件,而是一切物理上存在的,在过去的生产和生活中未曾知晓的人工制造的事物。具体来说则是,“新硬件时代”是一种表现形式为硬件新型的产业形态,是依靠强大的软件技术、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作为基础,其主要参与群体为极客和创客。譬如,多轴无人飞行器、无人驾驶汽车、3D打印机、可穿戴设备、智能机器驮驴、机器人厨师这些事物在建造之前人们是完全没有想象过的。事实上,从2015年开始,一股智能硬件的新潮就已经在国内涌动开来。其中活跃度最高的就是深圳,一大批青年创业者都在针对这一领域投身制造诸如无人机、医学影像等这些智能硬件的热潮当中。广告设计具有较强的时代性,该行业方向理当做出相应调整。对此专业学生教育,也应迎合时展,针对“新硬件时代”特点培养新时代社会人才。

二、新硬件背景下高职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构建“新硬件时代”的教学体系。为了面对“新硬件时代”,高职院校的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就教学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新硬件时代”下大众的心理诉求作为参考依据,探究“新硬件时代”与广告设计之间的联系所在,从而培养出顺应时展的潮流一专多能的广告设计复合型精英。但与此同时,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关注我国国情的发展,适当保留传统的核心课程。笔者建议广大教育工作者可将设计专业作为核心课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与相关企业合作,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实习,增加与社会的接触,感受“新硬件时代”带来的社会变革,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拓展。(二)加强高职广告设计专业教师的再教育。除了对教学体系做出调整,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以及个人素养同样也是基于“新硬件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为了让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够紧跟时展的潮流,学习到与“新硬件时代”相关的知识,教师个人知识的储备需要实时更新。笔者建议高职院校的领导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首先,高职院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聘请相关的权威人士到学校开展讲座。另外,由于目前国内与新硬件的相关项目较少,教师可以增加对美国的关注,查阅相关资料,譬如新闻、网页以及相关的竞赛。其次,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高职院校的领导可以组织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师去相关公司见习、交流,拓展教师的眼界,积累经验,从而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再次,笔者建议可以聘请广告企业的精英到学校担任兼职讲师,由于他们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切身体会“新硬件时代”给广告设计行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传授更多的实战经验,带领学生一起思考、研究在新硬件背景下广告设计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新硬件时代背景下对广告设计教学的探究,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人才。(三)实行“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硬件时代”,笔者建议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以未来的就业前景为导向,加强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从而满足未来的社会需求。所谓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就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利用企业先进的资源和设备,实现对高素质广告设计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可以按照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规划,通过引入企业的相关先进设备将校内场地改造为模拟的广告设计公司。同时,通过校内广告设计专业教师以及企业精英人士的共同合作来制定工作室的管理制度以及学生考核标准。而项目的引进主要依靠企业负责人来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制定,但同时也要注意高职院校的教学进度。通过“工作室制度”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掌握社会需求的方向,从而能够在未来更加从容地应对“新硬件时代”。总之,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时代总是不断更迭、变迁,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教育的模式就应该适时作出改革和创新。而针对即将到来的“新硬件时代”,如何为社会培养出满足发展需求的人才成为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相关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