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专业就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专业就业范文1
动物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现代人对精神生活也更加注重,很多人都愿意养宠物来陪伴自己。宠物医疗保健行业热起来,社会的巨大需求给这个专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会。
近几年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非常好,社会对农业、对农业院校观念的转变。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学校自身实力、知名度提高。原来动物医学的培养模式主要是去基层的单位具体从事兽医方面的工作,现在更多的是在大城市相关的教学科研单位或者是新兴的宠物医疗保健这方面。
毕业后,跟专业挂钩的职业有很多。由于兽医学的科学研究领域很多,除了防治畜禽疾病是兽医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外,它还延伸到医学、生物学、水产生物学以及环境保护和空间医学等领域,同生物、医学科学结合得更为紧密。
动物医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领域主要是与动物医疗机构有关,动物医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可在兽医管理与业务部门、动物诊疗机构、动物生产及教学科研等单位从事兽医临床诊疗、动物防疫与检疫、兽医管理与技术服务、兽医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以及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
医学专业就业范文2
一、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现状
《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就业指导课程设置要贯穿于大学培养的全过程,课程不少于38学时,并对课程目标、教学主要内容等提出具体要求,指出教学模式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训练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教学要求》为我国高校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已成为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内容。笔者调查过贵州及邻省6所省属医学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情况,所调查的高校都将就业指导课列为必修课或公共限选课,总学时数均达到38学时,教学内容由职业发展规划、能力提升、实践训练和创业等几部分组成。但其也存在以下主要教学问题。
(一)课程教学指导思想不到位
面对就业压力,一些高校为了提升就业率,将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求职教育,提高就业率,而忽视了职业适应力和长远职业发展的教育;注重学生求职意识、技巧的教育,关注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却不重视职业素质中敬业精神及职场团体精神的指导。
(二)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6所高校中就业指导教研室独自建制的仅有1所,其余5所挂靠在社科部或招生就业部门管理。教师队伍主要由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的工作人员、专职辅导员和少部分其他课程专任教师组成,讲授就业指导课是他们的兼职工作。这些教师普遍缺乏就业指导的专门培训和相关理论的系统学习,业务水平不高。由于兼职教学,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学科建设和规范化教学,这不但会影响学科发展,也难以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增设专职教师并重视专业化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三)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亟待提高
多数学校教学方法落后,仍是教师主宰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内容空泛,缺少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模拟训练教学,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有的学校会组织网络学习,发给学生新锦成职业发展教育网学习卡,但很少有学生认真学过全部内容,甚至部分学生从未登陆过网站浏览。这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正如教育部文件中指出的“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所说的那样,不会很好地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四)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没能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
发达国家高校的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和全部课程体系中,全过程是指从入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到毕业求职,乃至延伸到毕业后;全部课程体系是指从基础到专业课,直至实习阶段,以职业素质和能力为培养目标,渗透到所有的教育课程和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调查的6所学校中,就业指导教研室与其他学科教研室没有任何往来,不了解其他学科对学生职业教育的状况;其他学科教研室认为学生就业和职业教育似乎与己无关,使得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没能与其他课程体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对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不论对在校生,还是毕业后的人来说,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十分重要,这已成为当今国内外教育界的共识。自主学习是学习者一种主动学习的方式,其内涵是指学习者确定学习目标,选择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我监控、评价学习结果,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节和控制,有效地达到预期目标。在校生的自主学习绝不是抛开教师的自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通过其不断探索和创新去实现学习目标,是提高终身学习能力和养成创新精神的必经之路。
(二)省属医学高校就业指导课强化自主学习理念的意义
省属医学高校课程体系的特点是专业课程多,加之培养后期有半年临床见习和一年临床实习,由于学生前三年的课程密度大,学习时间紧,因此,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传统灌输式教学不感兴趣。此外,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安排时间跨度大,从大一到毕业学年均有安排,且每学年的教学时数很少,再加上就业指导课程涵盖内容多,实践教学强,导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难以真正达到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的目的。对在校生来说,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学好求职本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强化自主学习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加大自主学习的比重,将就业指导课与医学专业课有机融合等,尤为重要。
三、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举措
(一)结合网络教育,提高就业指导理论课自主学习的比重
随着我国快速步入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广泛使用。现在大学生对网络具有浓厚的兴趣,网络教学和学习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学习平台。教师可将求职就业方面的内容,如招聘单位用人流程、求职礼仪、面试技巧、招聘信息查询及方法等挂到网上,通过大量案例、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等形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此外,还可以完善现有网络教学或建设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克服就业指导课学时的不足,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灵活安排学习时间。这有益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养成探索精神。
(二)重视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指导作用
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绝非任性学习,在自主学习中更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既是设计者,又兼组织、监督和评估工作,可见网络自主学习不是在降低教师的作用,而是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教研室设置2~3名专职教师,统筹学科发展和从事教学研究,负责职业咨询和网络信息资源更新等工作。授课教师在提高教学能力和爱岗敬业的基础上,组织大量课件、案例、视频和电子参考书等,指导学生设定自主学习目标,监控学生学习动态,进行阶段性评价,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其次,就业指导课教师要了解医学课程的教学情况,加强与其他课程教师的交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所学课程的不同,有的放矢地组织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内容,达到相互融通的目的,提高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的实效性。
(三)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
医学专业就业范文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对于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专业性强、社会需求学历层次高等原因,其就业形式更加严峻[1]。面对严峻的就业态势,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观变得复杂而多样化。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和指导,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是现在社会一个重要的话题。本文以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调查研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并剖析其影响因素,确定引导其正确就业观的对策。
一、就业观
就业观是大学毕业生在大学学习、生活、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在选择职业过程中对自己知识、技能、态度等进行反思和判断的过程,它反映了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等综合素质,以及由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决定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行为,就业观受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就业观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大学毕业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就业方面的集中体现[2]。
二、就业现状分析
本文选取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届临床医学专业的5个班共850名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各班辅导员向毕业生发送电子版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最后收回有效问卷638份,有效率为75.1%。调查内容包括就业地区的选择、对基层就业的态度、期望的薪资、对就业形势的认识等四个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就业地区的选择上,65.2%的毕业生想回家庭所在的地区市工作,12.4%的毕业生想去北上广江浙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还有一部分毕业生觉得无所谓,在哪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去哪;在对调查的毕业生中,仅有28.7%的学生愿意去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单位就业,大部分毕业生表示不愿意去基层,而希望去市级或县级医院;关于对薪资的期望上,10.8%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了1000元以下,28.6%的毕业生选择了1000-2000元,49.3%的毕业生选择了2000-3000元,11.3%的毕业生选择了3000元以上;在对就业形势的认识上,48.7%的毕业生认为就业会有难度,但可以克服,24.2%的人认为未来很悲观,不知所措,9.1%的人暂时还没有考虑过自身的就业,仅18.0%的毕业生觉得今后的就业会很顺利,充满信心。
三、影响毕业生就业观的因素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观的形成受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影响。
1.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大步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就业观、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得越来越现实、越来越物质,在选择单位时,将薪资水平、工作环境、社会地位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因此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热门职业和“供不应求”的冷门职业。
2.学校环境的影响 近几年,虽然我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做了很多改善,但大多数就业指导工作仍然表现在联系就业单位和推荐工作表面,对学生的就业观和就业指导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的教育。学校虽开设有就业指导课程,但课时较少,对学生的就业观教育过短,缺乏对学生就业观的培训的就业规划,缺乏对学生潜力的挖掘,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3]。
3.家庭方面的影响 据统计,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对子女的影响最大。在学医的学生中,有一大部分学生的父母是从事临床或卫生部门的工作。他们的父母认为自己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脉关系,若子女和自己从事相同的工作,对于以后的晋升可以提供有利的条件。另外,家庭的经济水平和地域环境对毕业生的就业时的心态影响也比较大。
4.个人方面的影响 一部分毕业生就业时比较悲观,总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在应聘和竞争时容易产生焦虑、恐慌等心理,导致自己真实的水平不能好好发挥,最终错失良机;还有一部分学生自我评价过高,自认为自己的能力强、条件优越,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对薪资待遇、工作单位比较挑剔,最后往往使得其反。
四、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的途径
1.政府方面 政府应该加大鼓励医学生去基层就业的力度,增加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投入,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待遇;政府应建立和完善医学生就业市场,进行毕业生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扫清毕业生就业障碍。
2.学校方面 学校应引导学生认清目前就业形势,准确给自己定位,既不能高估自己也不要过于悲观,引导学生调整心理,养成良好的就业心态,提高面对挫折的能力;学校还应通过多种渠道全面指导学生,如开展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指导咨询等,对学生进行就业观、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4]。
3.家庭方面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体验生活的艰辛,社会压力和竞争,从根本上促进孩子的独立性。在对待孩子就业的问题上,应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方向,不要太强加自己的想法。
4.个人方面 作为医学生,应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并对自己做一个理性的自我评价,在就业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样在工作中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我价值。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就业竞争中的第一资本,医学毕业生求职重心应放在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上,不断储备自主择业的本领,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岗位[1]。
医学专业就业范文4
一、现状
在我国各类专业性大学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势态下,我国有近百所的医学类本科院校,这些医学院校无一例外均设有非医学专业,如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学、法学、英语、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其中不乏教育部公布的“最难就业的专业”。由于该类专业较新,这些学生大多是通过调剂进入的,无论从学校人才培养方面还是毕业生自身对专业的认识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在接受专业教育过程中,都有学习基础的医学知识的阶段,因此非医学专业在医学院校具有大的医学背景又具有专业性不突出的特点,这是医学院校所必须面对的现实。大学生就业质量已成为评价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标准[1],在2015年749万应届毕业生的严峻形势下,此类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显突出。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相比医学专业,普遍存在初次就业率较低、就业层次较低、就业后稳定性较差、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相符[2]等情况;此外,大多数非医学专业学生由于实习阶段在医疗机构工作,受此影响在就业过程中缩小了择业范围。政府、高校、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等五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3]。如政策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高等教育存在弊端等种种矛盾,共同造成了当前紧张的就业局面[4]。政府对就业产生的影响是整体性的,政府的就业政策并没有向某一个方向倾斜的趋势。因此,进行SWOT分析时不再考虑政府影响。
二、SWOT分析
(一)S(Strengths)―优势
1.整体学风良好。严谨、好学的学习风气是大多数医学院校的特点,受此影响,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的学生耳濡目染也具备了这一特点。与综合性大学的同专业学生相比,他们更具有好学务实的态度,而这一态度在就业过程中一直被用人单位所看重,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背景知识优越。虽然是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学生,但普遍接受了基础医学的课程培养,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相比综合院校相同专业毕业生而言,就业具有更多优势,尤其对于医疗行业。
(二) W(Weaknesses)―劣势
1.综合素质欠佳。在医学院校内,非医学专业在整体上属于边缘学科,非医学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相比医学专业学生缺乏临床医学技术大赛,急救竞赛等实战机会;相对于综合性大学综合素质又略显不足。
2.专业教育不突出。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大多都是新开设专业,学科基础薄弱,在课程设置有待考证。在医学特色方面,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背景不同,基础相对薄弱,对所学的医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也不足[5] ;在本专业培养过程中,被医学课程占据部分学时,学习内容比较宽泛,特色较不明显;再加上对这些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估还处于初步阶段,很难及时准确地得出教学成果的优劣。
(三) O(Opportunities)―机遇
1.医疗体系的不断壮大。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未来需要服务于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会越来越多,有医学背景的毕业生在选择此行业时就必然比毫无医学知识即综合性院校的相同专业的毕业生更占优势,这无疑是未来发展中对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发展就业的机遇。
2.培养模式的逐渐转变。自高校扩张以来,越来越多的专业性大学趋于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也开设了非医学专业。在此情况下,此类毕业生群体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其培养、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受关注与重视,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四) T(Threats)―挑战
1.课程设置混乱。目前,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比较混乱,医学院校开设非医学专业,是在非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入医学课程,以此来突显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的专业特色。但如何合理设置非医学专业的医学课程,以及如何处理医学课程与本专业的关系则需要科学的论证。合理的课程设置才能使其专业知识更加完备扎实,在就业过程中取得优势地位。
2.师资力量薄弱。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都在近年所设,专业设置之后,往往学校短时间内难以引进充足的师资,因此专业教师、尤其学科带头人贫乏。而非医学专业教师也往往出身综合院校,难以兼备医学背景和特色专业。
3.就业信息平台有待完善。学校关于就业信息的主要是通过就业信息网和校园招聘会。现实中大多数医学院校在就业信息网的就业信息大多都是为医学专业学生服务的,招聘单位多为医疗机构,招收的毕业生也仅限医学专业;校园招聘会也多集中在与医学专业,对招聘单位而言医学以外专业似乎综合院校是更好的选择。
4.社会认知度不足。医学院校的就业市场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但此类单位对非医学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较小。同时社会对医学院校的认同只是医学专业[6]:医学院校培养的人才是医生已是社会定向思维,非医学专业学生还需要接受社会一段时间的检验与认识,短期内难免有些用人单位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学生。另外认为综合院校的毕业可以取代医学院校非医学生[6]:部分用人单位对医学院校与综合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差异也有一定看法,认为同一专业学生在综合性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更能与市场接轨。因此,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力度受限。
三、讨论与对策
(一)医学院校方面
1.重视能力培养,强化心理辅导。针对非医学专业的专业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就业见习实习过程中,组织多样化见习实习岗位,综合锻炼毕业生的素质。同时关注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强化学生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学科建设,壮大师资队伍。专门针对非医学专业,学校应投入资金购买教学仪器设备,落实实验室的建设;大力引进新专业的师资及学科带头人,鼓励在职教师深造。通过引进人才、培训人才等手段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等,使其更适合专业发展,促进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完善就业体系,加强就业指导。首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应从低年级开始就对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培训引导学生关注用人单位需求以及本专业的就业情况,让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能够很好地做好职业规划,同时加强自荐材料的制作和求职面试的培训。其次,在不断完善扩大学校就业信息平台的同时,注重非医学专业学生就业信息的搜集与,可通过各种方式大力收集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建立信息平台,将就业信息及时、全面地通知毕业生。
4.提高社会认可,加强校企联合。医学院校还应加大对其非医学专业的宣传力度,常邀请相关单位负责人到校做讲座、开宣讲会;也可与开展校企联合订单班培养模式[7],与某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拓实习基地,以此开拓就业市场,让学生得到多样化的实践锻炼,毕业后定向解决部分学生就业。
(二)非医学专业毕业生方面
1.明确职业定位。在学校教师及就业指导中心的就业指导下,及早明确个人的职业定位,进行个人职业规划,明确自己的就业去向,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不要将职业目标局限于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拓宽就业渠道,秉承“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心态。
医学专业就业范文5
[关键词] 课程设置 调查分析 岗位素质
为了更好地促进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专临床医学人才,我系进行了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相有关课程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原因,依据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特点,以培养高层次的专科临床医学人才为目标,对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提出改革意见和建议。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
广西31家县、乡镇基层医疗单位,其中县级医院6家,乡镇卫生院23家,社区医疗报务中心3家。
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问卷由调查者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共6项,包括中医学、中药学、临床专业课程、临床相关专业课程、临床操作技能课程、临床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评分等级分为增多、维持、减少。调查者亲自发放问卷,负责解释,共发放问卷31份,当场回收31份,有效回收率100%。
二、结果
6项调查内容中,有60%的基层医疗用人单位认为应该增加临床操作技能课程,有58%的基层医疗用人单位认为应该增加临床相关专业课程(如影像诊断、超声诊断等),而有51%的基层医疗用人单位认为应该减少中药学和中医学(见表1)。
三、讨论与分析
医学专科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德才兼备的、毕业后主要从事农村及基层卫生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医学专科人才。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结构需要的、实践能力较强的、医疗预防保健相结合的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的后备人才。
1.广西柳州市及周边地区的县乡镇卫生医疗单位由于地处偏远,医疗人员相对较少,往往要求临床医生能“一专多能”,除能够熟练应用临床知识诊断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又能够具备超声诊断、影像诊断技术等能力。因此,在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应优先考虑到这一要求。
2.中医中药学是一门较为深奥的学科,需要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中医、中药学只占到2.7%左右,而且临床专业学生只是单纯在学校进行中医、中药学基础课程学习,缺乏中医传统理论基础学习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不能很好服务于基层,所以大多数基层医疗用人单位认为应该减少中医、中药学课程。
四、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
高专医学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要以满足岗位技能需求为目标。赵子明通过对130所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进行调查后,也提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要以社会需要为依据,以促进医学人才素质提高为指导思想,以对医学人才结构的要求来调整课程结构为目的,以构建全面体现高等教育价值观的专业课程体系为目标,以纵向深入和横向宽广为原则。
1.设置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原则:科学性、目标性、层次性、创新性
科学性是指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经过市场的调查,与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要求相一致,不能盲目随意设置。
目标性是指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应以强化培养人才目标为原则。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既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又注重扩大学生的视野,删除老化、重复的教学内容,代之以宽基础、新成就、新技术相结合的知识体系,使课程体系成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起点和手段。
层次性不仅是指临床专业课,也指其他医学类及人文社科类课程要有层次,在安排上应该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应该优先选择对学生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和培养和临床思维判断有所帮助的,同时哪些课程先上,哪些课程后上,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些在课程设置改革中都要有所考虑和安排。
创新性是指课程体系在设置时要突破原有的旧的思维模式,体现出当今社会对高专医学人才的要求,课程内容中要加入新的学科信息,要具有前沿性、体现出医学发展的主要特征。
2.设置医学专业课程的具体措施
(1)重新设置课程体系,调整课程设置时间,优化课程体系
我们现在运行的高等临床教育培养体系大多数还是20世纪80年代根据医学教育体系建立的,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要求,所以有必要重新制定教学计划,同时合理划分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在总学时中的比例,构建融合,有机联系,密切配合的课程体系。
(2)对课程进行整合协调、精简
由于临床课程之间的相关性,难免会出现临床课程内容重复,凡几门临床课程中重复讲述的病症,一门课精讲,其他几门以讲解方法为主,临床经验为主。
(3)合理压缩必修课时数,适度增设选修课程
我们以前都是重视医学基础课,相应的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就会减少,根据现在临床医学人培养的需要,应适当减少医学基础课的课时以“够用为度”,同时可增加当前基层医疗单位所需技术课程。
(4)加重实践课比例,加强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
我们要培养的高专临床医学人才是高级的应用型人才,临床操作能力是高专临床医学学生必备的技能,但也一向是其比较薄弱的环节,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加重实践课比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应让学生早接触临床,多接触临床。
(5)适当增加人文课程的比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临床医生的要求也不仅仅是以前单纯的看病吃药,而是更多是要求医疗保健,心理健康咨询等全方位的医疗诊断,此外,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可以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让学生真正地热爱临床医学事业。
总之,高专临床医学所设置的课程,要能适应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以保证学生目前和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晓红.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职教论坛,2004,(08下).
医学专业就业范文6
在“双轨合一”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得到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被部分削弱。因此,如何在“双轨合一”模式下提高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在分析“双轨合一”培养模式实施中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双轨合一;科研能力;培养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医学高层次人才。然而,在实际培养过程中,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往往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存在着一定矛盾[1]。2013年,教育部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掀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探索。虽然“双轨合一”模式解决了两者培训内容的重复性问题,但也凸显了一些新的问题:明显的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和技能得到加强,但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在此背景下,我们分析了科研能力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就“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如何提高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进行探讨,以期为“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1科研能力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性
科研能力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根据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临床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3-4],而学位论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了研究生本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在“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用于临床实践的时间增加,用于科研能力培养和实践的时间必然减少。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文化成绩和临床实践能力对等的情况下,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者往往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石春蕊[5]等认为,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阶段,加强和创新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是一项迫切的工作,注意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与就业预期相结合。此外,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教育和培养,不仅有利于研究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也是医学院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不管是从研究生以后的长远发展或是提高医学院校综合实力的角度来看,都需要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导师对科研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导师的引导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6-7]。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导师一般由高级职称的医师担任,但某些导师可能存在临床科研能力的缺乏或者对科研能力不重视问题,导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欠佳。再者,由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导师一般只进行三级查房和临床思维的培养,对科研能力的培养常常被忽略,导致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欠缺。同时,在医院组织的讲座和培训中,关于如何提高科研能力的活动很少,且科室缺乏针对住院医师和研究生设立的基金项目,导致科室科研氛围不足。
2.2系统的科研能力培训缺乏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一学年上学期为理论知识学习,两年时间在临床科室轮转,剩下半年的时间用于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论文撰写。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三年一直在临床科室轮转,很多高校为了保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养的时间和效率,压缩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课程学习时间,精简科研课程教学。对于如何培养科研能力、如何掌握科研操作均未有相关的介绍,对于循证医学、临床科研方法以及统计学软件等课程研究范围涉及少,往往忽视科研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2.3对科研意识培养不够重视科研意识是指科学研究者探究、认识未知的觉察和主动性,对临床医学科研具有重要意义。科研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过程,短时间内不可看到很大的成效,因此需要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意识培养起,一点一滴的积累。由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临床技能的提升较为重视,对科研意识培养重视不够。在这种条件下,很多研究生经过三年轮转后,临床科研意识逐渐退化,重临床、轻科研的思想逐渐根深蒂固。此外,在“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缺乏科研的欲望,认为只要把日常医疗工作完成即可,认为科研对于研究生的学习可有可无。
3对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建议
3.1实行双导师指导制“双导师指导制”[8-9]即每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有两位导师指导临床和科研,其中一位导师是传统的导师,由具有丰富临床实践和指导研究生科研培养经验的医师担任,其主要负责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另一位导师主要是医学院校或医院中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或研究人员,其主要负责传授科研基础理论知识和培养科研理念。团队指导的导师模式也是“双导师指导制”的一种形式,由一个团队对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科研指导。单一的导师对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有局限性,团队指导的导师模式能够发挥团队每个导师的长处,能取长补短,促进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全面发展。王健[10]等认为“双导师制”可以灵活的将高校研究生理论知识和科研成果有效应用于临床实践,有利于实现“学、研、用”有机结合,适合培养高层次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3.2开放科研实验室科研实验室是教学医院培养研究生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基地[11]。利用科研实验室的平台,让每一位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根据自己的课题需求进入实验室研究,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科研实验室开放包括对科研仪器和设备的开放,如基因测序仪、基因芯片工作站、蛋白电泳系统、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激光切割显微镜,等;对科研资源的开放,如开放相关的文献查询数据库,供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查询文献;对科研时间的开放,如科研实验室在晚上、周末或者节假日均面对研究生予以开放。
3.3提高对毕业生的科研要求在“双轨合一”模式下,研究生管理部门可适当增加毕业生学位论文的要求,如在论文选题方面要求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科学性,同时要求从研究目标、科研设计方案、选取指标、技术路线等方面列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探讨其可行性。此外,科研选题也必须要求结合临床实践并使研究结果能够用于临床上,培养研究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了上述措施,也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适当要求增加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发表数量和发表刊物的档次,如增加篇数,要求发表核心期刊的文章,等。
3.4建立、健全科研能力培养机制建立健全科研能力培养机制是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保障。在“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科研能力培养的机制包括设立专项基金、定期开设科研讲座、搭建科研成果交流平台和建立激励机制,等。为了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研究生管理部门可以设立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项研究基金,积极鼓励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课题和参与科研;此外,还可以定期聘请国内外专家开展科研专题讲座,并把听取科研讲座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听取足够场次的讲座才能取得硕士学位;医院也应当充分搭建科研成果交流平台,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授课,加强国内外学者与研究生的交流,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建立激励机制包括对带教教师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奖励,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撰写的论文录用后,的版面费可以报销,带教教师可以获得额外的奖励,激励研究生积极参与临床科研[12]。科研能力是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点培养目标之一。在“双轨合一”的培养模式下,容易出现“重临床,轻科研”的培养偏差。然而,不管是出于研究生毕业后职业生涯的发展还是提高医学院校培养人才水平和层次的需要,都离不开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重视。因此,不管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和途径如何变化,科研能力的培养应当始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点,研究生教育应予以充分重视和不断采取措施予以强化,切实保障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关嵩,齐德广,钱频,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中临床与科研的矛盾及解决对策[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2):196-199
[2]蒋秋燕,蒋桂秀,唐乾利,等.对广西中医学院2007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分析与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11(1):112-114
[3]赵宏伟.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途径[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1):17-20
[4]LiddellPW,HeuertzRM.Studentsasvitalparticipantsinresearchprojects[J].ClinLabSci,2011,24(2):66-70
[5]石春蕊,唐宇宁,赵丽,等.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新生学习目标与就业预期的现状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8):897-901
[6]陈旻敏.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与传统临床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2):123-125
[7]经纬,陈樱,沈洪兴,等.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开展导师制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4):21-22,46
[8]羌建峰,王晓冬,戴正庆,等.论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双导师制[J].医学与哲学,2010,31(17):74-75
[9]祖雅琼,陈洁莉,李丽剑,等.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天津市15所三级医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情况的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7):526-528
[10]王健,韩忠燕.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8(10):960-961
[11]王雅杰,董成亚,李昊文,等.科研型实验室在研究型医院研究工作主体人员科研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5(2):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