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档案处理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档案处理方式范文1
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社会化程度的逐渐提升,建立一个新型的师资队伍逐渐成为高校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首要工程。而这项工程就需要依靠高校人事档案价值功能的发挥。现如今,许多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要做到与时俱进,采取新型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如此,才能够进一步推动高校人事档案的有效管理。
一、当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历材料空虚
因为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在档案材料中,涉及个人经历与资历的记载都更加偏向于政治。例如,某个人参与了各种政治运动或者获得什么荣誉奖励等。在档案材料中,内容大多都是套话以及官话,大多数档案材料都大同小异。并且对于个人的经历的现实性材料记载较少。例如,关于个人的业务能力、专业特长等方面的材料收集较少。这些抽象以及虚化因素的存在,就促使高校人事档案形成了一种陈旧的经历资料,难以对高校师资人员的素质能力进行真实、客观的反应。
2.实绩材料有所欠缺
从当前高校人事档案的收集范围来看,以下几方面的材料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收集[1],(1)个人工作表现、(2)后备干部登记、(3)专业人才登记、(4)定期业绩考核、(5)重要学术研讨活动。之所以会存在着这一局面,第一是因为观念较为陈旧,手段不够先进,第二,方法使用不当,缺少内外结合的定期收集、第三,在整理前与整理后的随时补充工作不到位。这样一来就导致了档案缺少个人实绩材料,导致个人的信息一致没有得到有效的更新。
3.未能制定有效的管理机制
在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中,人事档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整个管理系统的功能发挥有着直接的影响。人事档案对高校师资人才的利益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对师资人员各方面情况进行反映。因此,就需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然而许多高校的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度不够,也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来对工作人员的管理进行规范,并且没有动态监督考核以及奖惩制度,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够,责任心不强,极大的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肃性。
二、人事档案管理方式的分析
要想提升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解决当前高校 人事档案管理中所存在的各项问题,就需要高校与时俱进,要突破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就是围绕档案材料进行收集、鉴定来进行的,管理工作就相当于保存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很难适应高校的发展,故此就需要对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进行改革,要实现对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2]。
要想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就需要建立符合高校人事档案信息产生规律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系统的功能一定要与高校的人事制度相适应,要能够为高校的人事工作提供服务。系统要具有查询以及检索和统计等功能,还需要具有安全的防泄密功能。
为了保证系统的功能得以实现,就需要按照以下几方面的原则来确立系统的数据项目,(1)及时、(2)准确、(3)有用。“及时”的原则就是指能够及时的反应当前人事管理工作中的最新动态情况。因为在高校干部人事工作中,会产生经常性的变动,教师的离职与任职等,都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新,要将其录入到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当中。“?嗜贰痹?则,也就是一定要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可靠,对于一些虽然有用,但是却很难掌握标准的数据信息,就不应该将其录入到计算机管理系统之中。“有用”的原则就是要根据高校人事工作的具体需求,来选择一些频率较高的数据。
根据上述几个原则,那么高校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就需要包括下面几个数据项目:
1.现实信息项目
这个数据项目也是高校计算机管理系统中最为基本的一个部分,也是反映高校师资人才的现实情况的数据群,包括:教师的姓名、年龄 、学历以及职务等等。
2.历史信息项目
这个项目数据是对基本信息项目的展开和补充,它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来对数据的整个变化过程进行描述,以便全面的了解高校师资人才的信息。 第一,简历部分。这个是对高校师资人才经历的反映,也是了解师资人才的一个重要信息数据。尤其是用人制度的改革,人们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角色和位置,而且人才的流动异常的频繁,作为高等院校人事管理部门,就需要及时的收集这些变化的信息。第二,职务任免部分。它是高校师资人才工作能力以及工作业绩的具体体现,也是人事档案中非常核心的一个部分,具体有任职单位、所任的职务等等。第三,学历材料。它反应了高校师资人才在专业学习方面的水平,也是衡量人才的一项重要依据,随着在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其变化也非常明显。高校人事部门需要对任职教师的学习时间以及单位和所获的学位情况进行了解。第四,考核材料。它是高校师资人才的现实工作情况的反应,也是对高校教师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随着考核工作的制度化,对在职人员的评价也江湖变得更加准确、客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数据,工作内容、领导的评价、群众的评价、工作岗位等等。
档案处理方式范文2
关键词:房屋拆迁 产权 产籍 档案管理
1.城市房屋的产权管理部门需要在房屋进拆迁之前,就主动的跻身其中,积极地与相关单位配合,做好对所需要拆迁房屋的房屋调查的系列工作
1.1详细的阅览即将拆迁房屋的产权属资料。在城市里,需要拆迁的房屋多半都是处在繁华地带的,这便产生了一些难题,如其房屋产权形式的繁多、关系难以理清。然而,房屋的产权归属资料是全面并且真实地反映房屋使用情况,基本的状况,以及其产权是否变更的一大重要档案。
通过与拆迁部门的协作,估算机构阅览将被拆迁房屋的产权属资料,能够更进一步的确认该房屋的合法的权属者,对房屋整体的构造面积、楼层的高度和朝向以及设计该房屋的作用进行详尽的了解,从而加深对相应拆迁范围里的建筑物的情况的了解,做到胸有成竹。这是房屋拆迁的一大重要前提,直接关系到了拆迁后房屋补偿标准的合乎情理的制定,也是对该拆迁房屋的价值进行正确评估的一大重要依据。
1.2拆迁现场的勘测与调查。尽管房地产权属资料可以精确的反映建筑物的所有状况,但是仍有部分房屋因为不同的原因而没有明确权属,导致档案中找不到未登记的房屋。在这些没有确定权属的房屋中,一些是违章建筑,另外一些则是临时搭建房或者极为简易的房屋。另一个重要方面,虽然一些房屋已经确定了它的权属,登记过详细情况和资料,但在登记后又进行了大大小小的改变,如旧屋翻新,扩建等,但却没有向相关部门申请实况登记,导致记录的档案却不符合实际情况。
2.拆迁部门在对房屋进行拆迁的过程中,必须强化对房屋产权限制的管理
在规定范围内将要被拆迁的房屋,通常在向其权属者拆迁通告时,就已经收回了该房屋的使用权,个别则早已被拍卖或者转让他人,然而房屋也面临着被拆除,那么该房屋相关的产权处置也应当受到明确的限制。
2.1国家房屋拆迁的相关法规规定,需要被拆迁的房屋一经确定后,其范围内的无论企业或者个人都不得违反以下条例:(1)新建房屋、扩大房屋建筑面积、重建房屋;(2)把房屋或者土地的用途进行改变,如居民楼改成商业用楼;(3)房屋对外出租。被拆房屋的范围确定后,拆迁单位就应该向相关部门发出书面通知,不得为拆迁房屋办理譬如房屋转让登记、房屋租赁登记等相关的手续。
2.2依据我国有关房屋转让的相关法规规定,处于拆迁范围内的房屋不得进行房屋转让,也不能进行抵押,有关部门不能给拆迁房屋办理房屋转让或房屋抵押的手续。
3.房屋拆迁工作完成后,有关部门需强化对已经被拆迁房屋注销产籍以及新建房屋及时登记的工作
3.1已拆房屋的灭籍工作。房屋拆迁工作完成后,被拆除的房屋已不存在,依照先关规定,由于房屋灭失,该房屋的所有者应当在发生当天起三十天内向有关部门申请注销房屋产籍。但是,无论拆迁前后,被拆除的房屋所有者最关注的还是房屋赔偿和人员安置的相关事宜。在他们得到满意合理的赔偿之前,通常不会主动的去有关单位办理产籍注销的相关登记。
3.2对于新建房屋进行及时的登记。对于已被拆除房屋的产权人需要进行先关补偿,有一些是通过原地补偿这种方式,所以,新建成的房屋产权较为复杂。为了维护被拆迁房屋的产权人与拆迁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纠纷,有关的产权登记部门必须及时告知原有的产权人按照程序办理相关的登记手续。比如,当拆迁双方进行协议的签署过程中,拆迁部门必须要求被拆迁户的房屋所有人将原有的房屋产权证书交回。同时,具体的拆迁协议书也可以一式多份,并且可以通过拆迁部门将多分拆迁协议书中的一份还交给产权管理部门。另外,在对于拆迁改造后的新房屋登记手续的办理过程中,产权部门可以对被拆迁户进行拆迁许可证收取的相关要求。
4.强化对拆迁房屋的产权档案的收集与管理
4.1房屋产权的管理单位应该主动和房屋拆迁部门沟通,就相关产权资料的收集、管理和移交工作制定出相关的协议或制度,来保证房屋产权资料的完整。另一方面,在房屋拆除后新建房的产权人办理产权登记的手续时,产权登记部门有权力要求新建房屋的产权人提供原房屋的相关资料,如拆迁许可证等。
4.2拆迁房屋的产权档案管理。房屋拆除前后的产权资料都十分重要,二者既不能混为一谈,又必须保持一定的联系。首先,一定不能放弃对产权资料的管理;第二,要始终保持房屋的现状与产权档案的有关登记相符合;第三,房屋拆迁前后的档案资料要进行清楚的标示,区别开来。
5.小结
城市房屋的拆迁工作较为繁琐,这便要求了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的相互协作,在拆迁之前做好对拆迁范围内的房屋的调查工作便于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拆迁工作进行中更要一一告知被拆房屋的产权人国家对于拆迁工作的相关规定,拆迁完成后更是要做好对相关资料的管理工作。各部门相互协调,为城市房屋拆迁打好基础;有序管理相关档案,减少拆迁双方的纠纷。
参考文献:
[1]王萍.档案成为城市房产建设中的重要“信息链”[J].兰台世界,2004,(12):37-37
档案处理方式范文3
关键词:数字档案 信息建设 传输协议 科学化
在电子政务信息库的完整性建设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电子信息材料的挖掘,利用业务流信息生成器大数据挖掘工具,实现电子政务信息库的深度建设。在政务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重视信息门户对应分类准确性建设,通过丰富信息资源共享库的方式,提高信息调度的整体效率。在数字档案管理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地做好储存设备的扩容与升级工作,在数字档案信息库的库存量开发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不断地完善档案信息的抓取链条,实现不同部门的资源类信息共享建设,通过与不同的部门进行资源交流,扩大数字档案信息的采集量。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数字档案的社会服务目标建设
强调事业单位数字n案建设服务于政府的工作目标追求性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开展工作,从而有效地服务于广大的市民群众。在信息资料共享性建设活动中,应该保证数字档案建设工作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各类社会组织,为我国国计民生的科学事业服务。
在数字档案建设的集成应用层资料类型开发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交互服务系统通道建设工作。强化地方性政务办公凭条的数字档案版面建设,满足地区间网络访客信息浏览活动的需要。在公共服务类门户网站的打造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注意档案资料信息版面整洁性建设,通过页面布局优化和链接科学设置的方式,提高档案类数字信息的可读性。在智能门户网站建设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信息资源平台的协调性建设工作,打造智慧型的可追溯性较强的数字档案资源服务平台。在数字档案建设活动的综合应用体系功能开发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行业应用层功能开发工作。从电子政务管理界面优化的角度入手,提升各个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数字信息处理效率。强调对于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软件系统和硬件材料的升级建设,实现各个部门业务系统的高效联网升级。在数字档案系统的资源类建设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地做好智慧信息收集工作,对基础采集的信息进行分类和分析,为了保证基础类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工作人员可以深入到一线环境中,进行第一手数据信息的挖掘工作。采用专用的办公软件,进行大数据资源类信息的检索,实现数字档案材料的智慧整理。
二、信息时代构建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高效处理系统的对策
(一)提高系统科学化建设,提高部门信息共享效率
强化数字化档案整理效率提高,技术人员应该积极采用新技术,进行电子档案深度管理模式的探索。在信息技术时代信息量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推动档案数字化管理,可以将日益繁重的信息录入和调取工作精简到最低水平,切实提高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在档案系统化建设中,应该认真落实践行电子档案的规范性建设,提高档案文件著录工作的行为规范,从而构建更加高效的电子档案文件级著录软件平台系统。促进数字档案系统的科学化建设,技术人员应该从实现数字档案的信息化程度提高的角度出发,建立信息处理效率更高的资源共享平台。
在数字档案在线信息门户建设活动中,技术人员可以在官方网站上进行信息速递版面的扩大化建设,注意信息资料的更新,坚持对于数字档案版面进行每日实时更新,让更多的访客利用互联网工具,都能够及时地了解到最新的信息。在业务流程生成器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认真进行数字资料的整理分类工作,对成果专利进行综合介绍。强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信息筛选建设,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格式,满足不同资源渠道的信息请求。工作人员在日常数据处理活动中,应该较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建立高效率的数字档案信息渠道。建立标准化的数字档案信息管理规则,对于部分保密性要求比较高的文件,应该进行文字类信息的加密处理,从而保障数字方案建设的安全。及时地做好数字档案材料信息的备份工作,实现数字档案管理的稳定性建设。
(二)完善信息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数字档案建设
利用大数据信息档案处理的理念来规范数字档案建设,通过强化落实政策法规体系的方式,实现组织领导体系对于数字档案建设的有效领导。在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活动中,技术人员可以从集成应用层数据资料开发的角度出发,提高资源类信息交互服务的工作效率。
为了确保数字档案库的信息安全,可以采用安装秘钥保护的方式,对采集来的数据资源进行智慧保护。并且对于信息不对称的地方进行智慧鉴定,强调信息之源库的智慧服务和智慧监督。数字档案建设项目负责人应该每周一次,对库存信息进行抽样检查,对于不准确的资料信息应该进行及时的剔除,并且要对随意采集信息却不加以验证和甄别的行为进行批评。
(三)变革数据处理方式,实现三网融合资源建设
强化电子档案的深度整理模式建设,利用三网融合等资源处理技术,显著提高文件著录的规范性,实现数据处理层级细分,便于用户查询和使用。在数字档案网络服务建设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积极地变革传统数据信息处理方式与当前工作环境不相适应的地方。在数字档案信息网络服务活动中,利用三网融合基础提高档案建设的工作效率。在数字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注意工作方法的发明与创新,及时地进行三网融合技术与档案处理工作的对接。使用三网融合技术,提高电子档案文件级著录工作效率。针对电子档案文件级著录工作进行在实际的档案数字化管理进行操作中,重点开展合理的工作规划化和标准实践工作。由于档案文件扫描需要使用两种类型的激光扫描仪器同时工作,才能够实现不同宽度的文件用纸信息的准确录入。由于数字化的档案管理系统需要工作人员在工作时,保持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在档案数字化系统的推进过程中,扫描机器的一次反应时间比较慢,对于一整本卷宗资料,机器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扫描处理。并且,由于这些档案材料在纸质管理时期是已经装订完毕的,然后通过粗线装订的形式,将整本文件装订在一起,用硬纸盒套装,形成一个独立的时间编集的文件档案集合体。
在三网融合信息资源建设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互联网、电信网和广电网的基础设施共享网络建设工作,从而在更加宽广的信息通道中体现信息资源处理的效率。在基础服务层信息功能开发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数据应用技术服务的深度建设,从智能分析技术深层建设活动中,积极地运用虚拟模型技术,实现物联网与云计算信息处理方式的高效对接。
(四)建立标准采集规范,提高档案资源建设的可行性
提高档案资源建设的实用可行性,从而建立良好的数字标准采集规范,从机制保障的角度出发,提高资源共享的效率。
在主体性的资源信息库建设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强调阶段性的档案建设统筹规划,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稳步提高信息采集的质量,满足档案材料信息处理的安全性建设。在档案建设活动中,不仅要提高档案建设的特色性和安全性,还要提高档案材料的实用可行性。
坚持数字档案智能决定的信息处理方式,满足标准地域环境的资料信息处理的公共性和系统性建设。在数字档案建设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档案信息库的整体设计工作。从数据标准的规范使用来说,技术人员应该使用符号库存资源,进行档案信息的编辑,使用数据整理防范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数据源选择法,进行多种要素表示方法的档案建设。在数据资源的分层设计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档案信息的编码设计工作。强调数字档案的属性设计,下载最新的符号库资料,实现新数据生产型建设。提高数字档案建设的准确性,应强化数字资料的监理验收工作开展。在数据监理方案处理活动中,应该及时地根据材料验收情况出具数据检验报告。
三、信息时代开展数字档案建设的数据监理和纠错控制分析
在数据监理验收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档案属性合理性检查工作,从空间合理性检查建设的角度出发,实现接边资源信息的容错率控制,运用云数据检查的方法,对档案建设数字的质量跟踪核对。
在空间数据库的信息开发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数据动态实时更新与系统维护工作,强调数据入库整体归纳信息处理。重视档案利用效率提高,在组合查询窗口优化建设的活动中,强调档案利用效率的提高,优化档案管理的方式,体现查阅管理的便捷性。在查阅管理活动中,应该时刻关注民生类需求,从而体现民生档案数据库服务的价值。良好的档案数据库入口设计,能够方便快速的进入,并且查询人员能够方便地查询到需要的数据,数据库可以防止不一致的数据变化,进行自动纠错和系统漏洞补缺的相关操作。以前的传统设计系统,用户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想要查找自己需要的数据时,要么是很慢,要么是根本查不到想要的数据。因此,技术人员在系统优化的过程中,应该对冗余文件进行剔除,防止由于关键词搜索不一致导致的数据或者修改指令下达不够准确的问题产生。在删除数据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剔除错误地址的相关信息,从而保证系统资料库的纯粹性。应该对一些数据来源进行纠错,对于比较容易校正错误的数据,应该进行简单和大范围的更改。
四、结语
为了提高数字档案建设的效率,应该按照分工化、标准化和开放化的建设原则开展工作,实现数字档案建设的专业性。在数字档案信息库建设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坚持满足需求牵引的需要,根据每个月资源信息采集的主题开展文件档案库的深度建设,实现各个部门的远程系统联网,从而有效地提高成本效益。在数据档案处理的活动中,坚持分层优先的原则,提高资源信息处理的科学系统性建设效率。在网络信息化和文件资料数字化的时代,档案管理部门领导必须要高度重视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推进工作,用新式的互联网思维武装自己,通过不断地革新和深入的发展数字化系统,推动单位内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王馨塘,马含曲,佟海青等.运动员身体机能数字档案建设初探[A].第三届全国体育院所实验室管理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
[2]陈义德.浅谈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档案,2012,(06).
[3]杨海兰.浅谈档案的数字化处理技术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兰台世界,2013,(Z1).
[4]吴加琪.智慧城市背景下智慧档案建设原则、顶层设计及推进路径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5,(01).
[5]毕传龙.数字文化遗产和口传史诗数字档案建设――“第五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综述[J].民族文学研究,2014,(05).
档案处理方式范文4
关键词:城建档案 管理难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城建档案简介及管理城建档案的重要意义
顾名思义,城建档案即是记录着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的各种资料及文件,它们包括文字、图片、表格以及声音和影像资料等。尽管城建档案不能直接形成经济效益,但它仍然具有重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城建档案记录了城市发展和进步的轨迹,反映了不同时期城市的的人文风貌及文化特点,具有极大的历史以及人文价值。
2、城建档案是制定新时期城市发展计划的重要历史资料,对于城市规划具有深远的指导作用。有效吸取城市发展历史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能够避免在城市建设中出现资源浪费或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是城市快速高效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我国城建档案管理的现状及暴露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建档案管理的现状是管理松散,耗资巨大,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城建档案资料庞大、种类繁多,并且新增档案速度极快,给档案的收集、分类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由于我国发展速度极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随之产生的城建资料也极其庞大,仅仅依靠档案管理部门去收集整理,而不是相关企业、机构、个人主动提交,要保证档案的完整性未免有些强人所难。再者,城建档案可分为18个大类,小类更是不计其数,如何进行系统的分类管理也是一大难题。总之,城建档案庞大的基础资料、复杂的分类以及大量的新增数据都给档案管理造成了客观存在的难度。[1]
2、城建档案资料形式多种多样,对于不同类型的档案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目前,我国的城建档案由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共同组成,而按记录方式的不同,又有文字档案和影像档案等。如何根据各类档案的不同特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是摆在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以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产生的电子档案为例,如果管理人员仍旧采用对待传统纸质档案的处理方式,无疑会出现事倍功半的局面,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此外,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各有优缺点,纸质档案的原始性好,而电子档案的共享性更加,如何在管理档案时做到取长补短也是对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的一大挑战。
3、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责任意识薄弱,业务能力不强。
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对于城建档案重要性及价值的认识,对管理档案的工作态度以及实际的工作能力都严重影响着城建档案的管理效果。负责收集档案的工作人员如若对城建档案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必然会导致在档案采集的过程中,出现档案缺失的问题;而负责处理档案的工作人员如果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则会出现对城建档案的不当分类,从而导致后续处理方式的选择出现误差,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也会给日后查找档案,调用档案造成诸多不便。
4、档案管理部门规章制度不严,且在工作中闭门造车,不能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
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度不严,也是造成档案管理成本高、效率低的重要原因。在档案的收集、分类、处理以及日常维护过程中,如果缺乏一套合理高效的流程和权责明确的工作制度,就可能会出现工作人员互相推诿、档案交接不顺以及管理方式违规等问题。这些现象都是在档案管理中,出现高投入低产出等问题的重要原因;此外,一旦出现机密档案的泄密或者丢失,还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三、城建档案管理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
针对我国目前城建档案管理中所暴露的问题,为了切实降低档案管理成本并提高效率,经过调研,可采取以下6个措施:
建立切实可行、及时、完整的档案收集制度。档案收集是档案管理的基础,也是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程序的第一步。所谓切实可行,即是此制度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要充分考虑实行此制度的资源投入是否合算;所谓及时,针对的是城建档案的实效性,要在档案的生命周期内进行收集、处理和管理,从而对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进行指导,避免出现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的现象;所谓完整,就是要求档案收集者在进行档案收集时一定要全面,切不可放过任何细枝末节,这样会导致所建立的档案难成体系。此外,还要大力宣传对城建档案进行管理的重要意义,使之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从而提升档案的收集效果。
档案管理部门要建立完整、高效的档案管理流程,对档案的分类及处理方式要准确可靠。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提高城建档案的管理效率,就必须建立起合理的工作制度,并且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同时还要保证整个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能做到“无缝对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对档案进行准确可靠的分类有利于使所管理的所有档案形成一个系统,这样既便于管理人员采取合适的手段管理档案,也便于日后对档案进行查询和使用。
向所有参与城建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强调此项工作的的重要意义,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对全体城建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定期考核,使他们的业务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对城建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整个城建档案管理队伍的专业技能。通过以上针对管理人员的措施可使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有心有力”,以人员素质的提高带动工作效率的提升。
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要具有长远眼光,善于与时俱进。时代在发展,城建档案的类型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档案管理的手段和相应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同时,管理模式的不同也会影响着城建档案管理的效率,不同情况下的最优管理模式大多也是不同的。有关负责人应定期组织本部门与其它档案管理部门交流,吸取他人在档案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供业务水平。[2]
管理城建档案切不可因循守旧,要讲档案的管理与实际的运用相结合,要充分了解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需要的是哪个方面、哪种形式的的城建档案,要知道哪种途径调用城建档案更加方便快捷。城建档案的管理要面向社会,着眼实际运用,并以此作为城建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
除了文字形式的城建档案外,要运用如图表、照片以及影像等多种形式的城建档案,使档案所传达的信息与资料更加深动、直观。此外,例如GIS技术也是新时期有效管理城建档案的重要载体。[3]
四、结语
对城建档案进行有效管理具有极大的人文价值和经济效益,城建档案对城市规划具有深远的指导作用。
为了提升对城建档案的管理能力,既要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又要增强全社会对于城建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能够有效管理城建档案的新技术。
城建档案的有效管理既依赖于科学的管理结构与管理模式,又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要善于引入新管理模式和新管理技术。
明确对城建档案进行管理的目的是以此指导其他工程和工作,例如城市规划。因此要合理应用所管理的城建档案,合理配置资源,创造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使全社会深入认识到管理城建档案的实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寇建兴.当前城建档案管理问题分析及其有效途径[j].科技向导.2011
档案处理方式范文5
1.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1 人事档案管理者主动服务意识不强
人事档案管理普遍存在重管理、轻利用的现象,沿袭着传统的工作模式,对材料收集缺乏主动性和及时性,被动地提供档案资料[1],忽略了医院人事档案的动态规律,忽略了应着重体现医院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没有树立起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和主动为医院各项服务,为领导提供系统材料和决策依据的意识。也就不能全面地反映医院工作人员的真实历史和现状。
1.2 人事档案管理方式手段相对落后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成熟,档案管理已逐步向电子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大大提高了档案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但对计算机的应运只停留在低水平和状态,没有进行信息录入和未建立数据库检索分析利用。存放人事档案的库房结构、设置不合理、损毁、丢失和涂改人事档案的现象呈上升趋势,有些档案材料纸不合规格,填写过于简单或不规范,干部档案混乱,材料来源不明,缺少附注,有的档案因归档不及时造成残缺不全,直接影响了人事档案的规范性、系统性。
1.3 人事档案管理意识相对淡薄
由于医院的中心任务是医疗,为公众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管理人员普遍存在重医疗质量提高和医院业务发展,强调行政后勤为临床一线服务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条件与要求。一般应付的思想观念上,认为现在使用人才重在现实表现,干部人事档案没有多大作用,在实际公众中并不够重视,只要收好摊不丢失,能应付外调,查档就行,归档意识和利用意识都比较淡薄,直接影响了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
2.实现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点研究的对策
2.1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转变服务理念
想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首先,要提高档案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档案知识严格要求,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目标。同时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严格要求。医院可以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周期性业务学习,并进行业务考核,激励相关人员多学习,适应新时期下对工作人员的要求。然后,要增强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教育[2]。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形成政治责任精神,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为医院更好地发展不断地努力。最后,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水平。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水平对实际的工作有很直接的影响,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知识理论,还要具备医学知识。此外,形成档案工作时效理念、服务理念以及价值理念,拓展相关人员的服务领域,为医院的发展不断努力。服务理念就是档案管理人员要根据医院人事工作的需求,主动应用人事档案,注重研究怎样提高人事档案对医院发展服务和建设的效益,转变由传统被动的接待方式到主动来发掘档案信息资源的工作方向,不断开拓新的档案利用途径。时效理念就是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要准确、及时地给使用者提供档案,提升医院竞争服务力。价值理念就是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重视人事档案的重要性,尤其人才是最强大的潜在生产力,如果发挥作用,就可以给医院甚至社会创造出更好的效益。
2.2 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医院人力资源的影响因素更多是来自医院内部,保证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对于顺应医改发展、制定合理科学的人才工作计划等都意义重大。医院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基于队伍建设,综合性地分析人事档案信息与人事档案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与开发能力,进一步适应新时期的档案工作需求。再加上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随着各项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和办公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决策、人才预测、宏观调控、微观管理等工作将更多地依赖于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因此建立计算机网络,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势在必行。人事信息管理网络的建立,对强化人事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服务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过去,我们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全靠手工方式查找、调阅、摘抄、综合、分析、统计,甚至要在几千卷档案中进行排序、比较、统计,既费人力,又费时间[3]。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实观信息管理自动化和网络化,使人事信息由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转变成计算机处理方式,逐步实现人事信息和公务公文的大容量数据存储和远程交换,实现资源共享。因此,必须建立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个人基本信息的微机检索,不断扩大人事档案信息的内涵,以确保医院在人才培养、职称晋升、干部聘用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进而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我们在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的帮助下,利用人员信息,学科梯队建设情况等,综合运用科学管理方式,为领导提供一整套有理有据,操作性强的发展规划资料。所有这些,如果没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介入.要想达到科学、合理、规范的要求几乎是不可能的。
2.3 强化法制建设.加大法治力度
要认真贯彻、宣传《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通过开展各种普法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档案人员的档案法制观念,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档的管理水平。要利用医院院刊、下发学习资料等形式来加强档案法规的宣传,或者组织人员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法制教育培训,同时建立奖罚制度,对违反《档案法》的行为做到发现一件,查处一件,达到教育全院的目的。
档案处理方式范文6
关键词:机关文印部门;公文处理;变化过程
中图分类号:TP393.08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应用的不断进步,机关公文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传统的邮寄传递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展的需求,公文的处理需要利用现代的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切实提高工作效率。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政府机关内公文处理方式也有了很多新变化,实现了机关内部的公文传输、档案管理、信息查询等事务的现代化管理。
1 传统公文处理和现代计算机化公文处理比较
1.1 传统公文处理方式
首先将公文正文和其它需要做文本处理的文稿收集整理;然后按照不同的公文格式进行排版、校对和样本制作;再将样本制版、复印或者胶印后装订成册;最后再把印制好的纸质公文通过邮寄的方式传送到发文单位。
1.2 利用网络传输的电子公文的处理方式
首先将公文正文和其它需要做文本处理的文稿收集整理,对不需文本处理的公文进行数字化扫描;然后将文本化的文稿和扫描图像,根据不同公文格式排版,公文文头、印章等也要一起排入文件样本中,校对文稿制作样本;再把生成的清晰文件和扫描图像直接由网络传输给发文部门,发文部门再利用系统内局域网传输给不同的收文单位;需要纸质文件时,如数量多就根据传统方式制作,数量少则可利用彩色激光印字机直接输出并装订。
1.3 两种公文处理方式的区别
第一,传统公文在印制时是在制版中加入公文文头和印章等;而电子文件制作过程中则是在前期录入步骤时就要给公文添加好公文文头、印章。第二,传统公文处理时,有些文稿是不用进行数字化处理的,譬如被转发的上级文件或已经复印的文稿、图表等,若此文稿本来已满足制版工序的清晰度要求,则将公文正文小样拼版合并,形成完整的文件印制;而利用网络传输的公文中的文稿都要经过数字化处理,否则就不能通过网络传输。因此在如今的计算机时代,每个机关文印工作人员都需要随时更新知识并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尤其是数字化扫描过程中的相关知识,以更好的完成网络公文制作。
2 计算机处理公文中的几个概念
2.1 计算机中的图形图像
所谓像素是指在显示器上显示的光点单位,通过计算机可以把图像放大很多倍,可以看到图像是由很多小方点构成,这些小方点就是图像构成的基本单位―像素,而图像中所显示的像素数目则是这幅图像的分辨率。计算机图像里包括了静态数字图像,它又包括矢量图像和位图图像:矢量图像不能扫描得到,必须绘制出来,分辨率较为独立;位图图像则是通过像素获得的图像,各像素都具有清晰的位置数值,根据色彩和渐变的像素能够获得清晰的图像效果,分辨率则是从侧面反映出扫描仪的精确度,体现扫描仪对图像细节的处理效果。
2.2 计算机录入设备――扫描仪
扫描仪首先对原稿光学扫描,再把光学图像输送到转换器中转换成模拟电信号,在变成数字电信号,最后通过计算机变成数字图像。通常扫描仪共有三种扫描模式:黑白、灰度和彩色扫描。
(1)黑白扫描模式。将扫描仪通过二进制数字的性能来区分图像,此模式适合字迹背景较浅,对比强烈的文稿。利用计算机处理公文时,通常原稿都是黑白两色印刷和打印稿,故扫描时要把模式调整为黑白扫描模式。该扫描模式生成的文件空间小便于压缩,有利于产生高质量的输出效果。
(2)灰度扫描模式。灰度图像比黑白扫描模式层次更丰富,共有250多种亮度值选择,能够显示比原稿更丰富的不同色调,最适合用于扫描单色照片。
(3)彩色扫描模式。大部分的彩色扫描仪都是通过RGB模式采样源图像,所以可以捕获超过1600万种的色彩信息,因此获得的文件也比较大,适合用于扫描一定要保留彩色的文稿。
3 使用计算机处理公文中注意事项
3.1 扫描方式的选择
对于很多不需重复录入的公文附件,通常都是承印部门用激光印字机制作黑白文稿和图表,所以扫描方式可以选取黑白二值图像法。该办法的显著优势是扫描的图像是通过计算机传送、接收和打印,黑白值能实现最小尺寸方便传输,且适印性能良好、输送打印及时。遇到文件不清晰或有图片时,则可以使用灰度方式来扫描。
3.2 扫描亮度的调整
要想使文稿更加清晰就需要调整合适的扫描亮度,黑白文稿看上去只有黑、白两色,但是被扫描仪处理后就会有不同灰度级的图像。在调整扫描亮度时通常都是灰度直方图,总共有两组数据体现出两个波峰,而黑白文稿的直方图主要特点是两峰一谷,很多扫描软件会自动选择直方图较小值来调整亮度。当扫描出来的二值图像清晰度较差时,则应该适当加大值;而扫描出的图像线条较粗,较为模糊时则可以调小数值。
3.3 扫描完成时图像处理
为确保公文的水准和方便后期归档,应该对扫描完成得到图像适当处理,具体方式如下:第一,检测图像辨别度。仔细检查扫描得到的数字图像是否清晰,是否需要重新扫描;第二,去除图像污渍。在干扰原稿识别度的基础下去除原稿中的污点杂质等降低图像质量污渍;第三,调整图像偏差。原稿若有倾斜或者在扫描当中文稿放置斜而出现的偏差要及时调整,保障数字化图像的角度正常。
3.4 图像的存储方式
通常数字化图像比较占空间,所以需要压缩存储图像文件。所谓图像压缩是在保障图像品质的基础上,利用数字运算方法来实现无损或有损压缩。无损压缩指不会改变原图,压缩后的图像能够恢复如初;有损压缩则是在保障一定质量的图像基础上对图像实施的不可复原性压缩。因为有损压缩的比例较高可以让图像数据压缩到最小化,更适合计算机传输。图像的文件格式很多如BMP、GIF、JPEG、PCX、TIFF、PDF等,不同的文件格式也各有用途和特质。最常用的是以下几种:
第一,TIFF格式。它是种通用图像格式,优点是存储量大,市面上大部分的扫描仪和图像软件都支持该格式,能够在各个平台上打印出高水准的图像,缺点是占用空间大。第二,JPEG格式。它是种可压缩的文件格式,而且压缩率是现阶段最高的一种,能够对图像通过不同倍率的压缩得到不同质量,运用的是有损压缩算法。第三,GIF格式。它被广泛用于通讯领域和网页文档中,文件一般较小。比较适合公文处理中的数字化扫描后存储。
综上所述,公文处理计算机化之后让公文传输更加快捷、格式标准也统一化、规范了传送程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公文处理工作也将面临更多新挑战,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以配合时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冬梅.面向角色的工作流模型在公文处理中的研究与实现[J].档案学通讯,2009(12).
[2]张俊平.高校公文处理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10(06).
[3]方玉军.当前公文处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中国档案,2010(23).
[4]孙德宏.穆君浅议电子档案的整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