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校沟通的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校沟通的价值范文1
关键词
教师 家长 沟通桥梁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原则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认为的有效地教育,不仅仅是家长或是教师单方面的事情,而应该是家园共同努力的结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经常会存在着一些误解或者说是某些困惑。家长与教师之间往往不能透明地沟通,从而家园教育的不一致现象显得尤为明显。甚至有的家长还会因此而心生嫌隙,觉得老师偏心,或是老师有点高高在上,有的家长甚至还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背后诸多怨言。特别是幼儿园进入新课程的改革后,幼儿的学习活动基本都是渗透在游戏中,但游戏显性的“成绩“或是说效果不明显,因此,有些家长还对教师产生了“素质问题”的议论和抱怨。针对家园双方存在的种种的误解和困惑,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我们该如何去落实这样的家园共育目标呢?
一、“因人施教”,了解家长的类型
(一)包办代替型
此类家长往往对孩子有着过强的保护欲,从孩子离开他们的怀抱,踏入幼儿园的大门开始,他们的内心就充满了担心和焦虑,他们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不会与别的孩子相处;担心孩子不会自己吃饭;担心孩子不会自己穿脱衣服;担心孩子睡觉的时候被子没盖好;甚至担心老师会不会喜欢自己的孩子……所以,每天,他们都会不厌其烦地要求教师“老师,麻烦你多多关照一下我的孩子啊。”老师,我们在家都是喂饭的,吃饭的时候你多帮我喂几口吧!”“老师,起床的时候,你帮忙穿下衣服吧,我们家小宝什么都不会的哦!”
此类家长从来不提及让孩子学习生活方面的技能,而是一味得让老师代劳。因此,在他们庇护下的孩子往往自理能力特别差,自信心缺乏,不会与人主动交往,遇到事情依赖心理特别强,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面对此类家长,纯粹的说教是没用的。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去引导家长,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发现问题的所在。
1.利用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自己去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对问题的存在产生本质上的担忧,在家长产生这样的焦虑情绪后,教师适时地进行问题的沟通,家长往往比较能够正视和接受,他们在家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立、自理的能力,也会经常主动地和教师交流孩子的情况,这样,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开始慢慢体现。
2.与家长单独沟通,让家长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掌握的生活技能是什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为了能够让他们真正地接受我们“让孩子学着独立”的观点,我们必须在沟通前做好必要的“功课”。准备一些权威的学前教育文章,一些具体的案例,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引用,让孩子从主观上认识到自己育儿方面的缺失,从而真正产生想要改变的想法。然后,在孩子有变化后,及时地进行再交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改变时正确的,从而坚持下去。
3.利用一日活动,耐心教授孩子生活方面的技能技巧,更多地提供给孩子更多锻炼的机会,从而帮助孩子逐步树立自信心,让他们愿意为自我服务,并联系家长一起给予必要的肯定。
(二)望子成龙型
此类家长往往对孩子有着特别高的期望。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众多孩子之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对孩子的要求也特别的严,急功近利。孩子一旦出现稍许的问题,他们就会表现得特别焦虑。每每这个时刻,教师总要花费很多的口舌去安抚他们的焦虑情绪。孰不知,面对我们家长“拔苗助长”“专制”的教育,我们的孩子更多的是无所适从,是变得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胆怯。他们开始不敢交往,不敢主动去表现,创造力也被生生地压制了。面对此类家长,我们又该这么做呢?
1.我们要选择时机多与家长单独沟通,让家长了解此年龄段孩子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讨论过分管制孩子会造成不良后果的严重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2.教师在幼儿入园、离园时主动与他交流幼儿在园情况,多报喜少报忧,最好长话短说。
3.舒缓幼儿情绪,鼓励其认真完成每件事,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可以了。
(三)漠视放任型
有些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理解过于狭隘,他们认为孩子还小,来幼儿园就是为了方便他们的工作,教师的任务也仅仅是带好孩子,不出什么安全事故。他们从来不会主动和教师沟通孩子的发展状况。教师主动与之交流的时候,他们也会敷衍了事。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首先要了解家长不交流的真正原因:是工作忙?还是不知道该怎么配合老师?在了解了原因后,要积极地与家长个别沟通,教给家长配合的方法,向其说明配合后会产生的效果。对工作忙得家长,老师可以以书信的方式与之交流,帮助家长解决教育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班级博客、QQ群、家校通的方式向家长宣传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取得好成绩后及时向家长汇报。
二、“自我提升”,提高教师威信
(一)掌握丰富的家庭育儿知识,有助于提高家长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
教师掌握了丰富、先进的家庭教育的理念,会 更好地向家长汇报分析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即时发展情况与不足,有效地回答家长对孩子问题的咨询,可以有针对性地宣传一些科学育儿的知识、方法,有的放矢地为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疑惑,进行分析指点,出谋划策,提出建议,帮助家长解决具体困难,从而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也提高了家长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
(二)掌握丰富的家庭育儿知识,有助于取得家长的紧密合作。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许多人把幼儿看成是被动的受教育者,因此,家长也被看成是被动的。教师所采取的家访、开家长会等形式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去指示家长,要求家长该做什么,该如何配合幼儿园的教育,从而致使家长往往缺乏兴趣,积极性不高。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育儿水平的普遍提高,教师一定要放下架子,以朋友的身份去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多肯定家长好的教育方法,积极采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这样做不但帮助教师拓宽思路,而且还能调动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家长拥有参与幼儿教育的兴趣,使家长感到自己的价值被利用,产生成功感和自尊感,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使得幼儿园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密切家园关系。
三、“积极主动”,增强家长信任感
(一)主动介绍情况,搭建感情的桥梁。
教师与家长初次接触时,不可避免地会有生疏感,那么教师应主动担负起建立彼此相互信任的责任,主动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情况,幼儿在幼儿园各个方面的表现,诸如幼儿的健康、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等,以及幼儿园最近开展的活动及要求,包括教师为解决幼儿的问题而采取的一些措施等,都要告诉家长,从而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理解教师的意图和方法,赢得家长的信任,配合教师的工作,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二)主动消除顾虑,避免误会。
事实上很多家长是带着“顾虑”送孩子去幼儿园的,对教师心存很多“顾虑”,还有不少的家长怕得罪老师,有意见也不敢提,毕竟孩子还要老师继续教,如果老师要报复孩子,给孩子“小鞋穿”怎么办?等等。对此,教师要主动了解家长的顾虑,揣摩家长的心思,抓住需要沟通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方式,开诚布公地与家长交流看法,并以实际行动及时消除顾虑,取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放心。幼儿出现意外情况时要主动及时告诉家长,便于弥补不足,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如果家长发现问题再来询问,教师会很被动,且易发生误会,家长反而会斤斤计较,孩子身上无小事。
(三)主动沟通情况,正确对待并非合理的意见。
不过,我们的家长也并非完全理想状态,偶尔会有个别家长对教师不够尊重,对幼儿园工作有偏见,不了解教师的苦衷,有些批评不够符合事实,甚至提出一些老师无法满足的自私无理的要求,对此,教师应该保持冷静的心态,换位思考,主动沟通情况,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坦诚交流看法,澄清事实,取得家长的理解。?
四、“感同身受”,给家长足够的尊重
(一)交谈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我们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态度要亲和、委婉,诸如“必须”“应该”等词语要尽可能少说,更不能用强硬的语气去责怪家长,不管是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还是需要家长帮助与我们保持一致的态度去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都要采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家长的意见。 (二)避免笼统地评价幼儿
教师在家长面前评价幼儿时要采用日常使用的通俗语句,让家长听得懂。在介绍幼儿的发展状况时,避免过于笼统,要尽量具体一些。比如,不要光说某某幼儿的小肌肉发展水平低于正常标准,而要补充一些实例或换成容易理解的说法,如“他还要继续学习串珠子,用剪刀剪东西,我们正在教他”。
(三)任何一个家长都愿意听到自己孩子有进步的好消息
家校沟通的价值范文2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除了传统的家访形式外,涌现了很多其他形式的家访。家访可以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全面交流,对于学生的教育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信息时代家访的相关背景,然后对于信息时代下家访的各种形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详尽阐述了信息时代中职学校家访的积极作用,最后进行了相关总结。
[关键词]:信息时代;家访;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G62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不断改变,教师家访也慢慢的发生着改变。教师上门家访越来越少,有人可能会说,现在通讯这么发达还需要亲自上门家访么?其实不然,在现今情况下,教师亲自上门家访仍然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当然,在信息时代下,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教师家访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借助于相关信息手段进行家访的相关工作,提高教师家访的效率和效果,最终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一、信息时代的家访的各种形式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教师家访可以促进学校和学校相关老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家庭情况,与此同时学生家长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在校的相关学习生活情况,进一步加强与学校老师的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家庭对学校相关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传统意义上的家访指的是教师亲自到学生的家中,面对面的和学生家长及学生本人进行相关交流,增进了解。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一些新的家访形式也慢慢的出现,这些新的家访形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及时快速的实现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并且具有方便、快捷、时效性好、节约时间和经费的特点。在信息时代下,除教师亲自上门家访以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种家访形式:
1、电话家访。伴随着现代信息通讯手段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电话家访成为新型家访的一种比较好的形式。电话家访具有及时、快捷、方便的特点和优点,能让家长和教师直接沟通、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表现、思想变化等等相关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共同寻求引导教育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在现如今,电话家访是比较适合当前时展且效率较高的一种家访方式,也必将成为教师家访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
2、电子邮件家访。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电子邮件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电子邮件家访创造了客观条件。教师定期给家长发一封电子邮件,介绍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和表现,家长通过电子邮件也很好的了解了学生各方面的现状,并与教师进行电子邮件的往来互动。这样的电子邮件家访为家长和教师间的沟通拓展了渠道,并及时与家长进行相关信息交流。
3、QQ家访。现如今QQ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及时网络通讯工具,教师和家长也可利用QQ来进行相关家访。教师可以建立一个QQ群,家长们加入其中,教师把学校的一些重大活动和重要通知信息在群里公告,让家长们能很好的了解学校的相关信息。对于某个学生的单独问题,可以与学生家长进行QQ聊天、语言或视频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
4、短信家访。移动电话的普及不仅为电话家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教师和家长间的短信家访提供了可能。短信家访具有快捷、方便、省时等等优点和特点。
二、信息时代的家访的积极作用
家访不是一个与教育本身无关的形式主义活动,在如今信息时代下也是如此,它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家访,能架设师生间,家校间沟通的桥梁,有利于教师很好的了解中职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相关表现,良好的掌握学生的爱好、性格、思想等等方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做好学生各方面的工作。
现如今,信息通讯手段非常发达,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发电子邮件,上网聊天等等各种方式进行家访活动,但教师亲自上门家访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有些学生会因为老师的登门而有点不自在,不知所措,但是老师的亲自登门一定会对学生的思想及各方面的情况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上门家访,近距离面对面的和家长、学生进行交流,可以营造非常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增强家长对于教师的信任感以及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学生以后也更喜欢与老师进行交流,把自己的相关情况及时向老师汇报,这也非常有利于教师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这一切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快速成长都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此外,家访对于一些存在特殊问题的中职学生群体,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等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这些存在特殊问题的中职学生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给予特殊的关爱和关注。通过家访不但可以让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及由此带来的一些问题,而且家长也能对学生的在校表现有个较好的掌握。对于这些学生,教师们应该根据了解到的情况适时的进行因材施教。对于家庭贫困的中职学生,通过家访教师真实了解了贫困学生的家庭实际困难。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多鼓励这些自卑封闭、心理有挫折感的学生,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学习和生活,正确的看待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并从中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再给这些学生及其家长送去关爱和温暖的同时,积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对于存在学业困难的中职学生,家访也会给他们带来非常积极的作用,绝大多数家访后的中职学生,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进步。通过家访,教师会向这些学业困难的学生家长介绍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课程的具体情况,与学生家长及学生面对面的深入交流,让家长和学生都深刻认识到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端正学习态度,寻求适应自身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共同监督指导学生的学习情况。
家校沟通的价值范文3
关键词:供应链;绩效管理;多智能体;持续改进
近年来,以快速响应市场、增加企业柔性、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为目的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已被众多的企业所认同和接受,由此引发了如何对供应链的运作绩效进行有效地测评和改进的问题。传统的绩效测评理论只是针对单个企业的,缺乏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去进行绩效测评,所以许多学者对其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众多,而在绩效评价方法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供应链环境下的绩效测评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供应链所处的环境是任何单个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供应链的网络结构复杂、关系错综复杂,同时受外界的影响很大,单个企业的波动都可能会对整个供应链带来很大的冲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其绩效的测评工作也是错综复杂而且变化莫测的,给绩效测评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分布式的海量数据及其统一的量化标准。在供应链的绩效测评中所涉及的数据和信息量是很大的,要测评的项目数量众多,且各评价指标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这给测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由于供应链是有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个体所组成,其绩效测评的量化标准存在差异,导致测评结果的有效性和可比性比较差,达不到测评的预期目标。
测评的时间滞后性。按照传统的手工方法进行绩效测评其工作量是很大的,而且牵涉到数据的即时可得性及正确性,所以导致测评的结果滞后和不可信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进行数据处理提供了好的方法,但单纯的依靠信息系统进行信息收集及简单处理,也难以达到即时化的测评和改进要求。
供应链绩效测评主体的问题。当前,对供应链的测评主要是由核心成员企业自己测评的,这就带来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即虽然很多研究倡仪构建供应链战略联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但实际运作起来是比较困难的,成员企业对于一些敏感数据是不愿意提供或宁愿伪造,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就严重阻碍了供应链绩效的精确测评。
一.多Agent技术及其在供应链领域的研究现状
Agent是一种具有自治能力的、能够与其他Agent进行协调交互的,并能对环境变化做出响应进行自主决策的智能体。多Agent系统(MAS)则由多个Agent协调组成的自组织系统,Agent的自主性和协调性使得MAS在解决复杂系统时具有分布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因此它非常适合供应链这种分布式的复杂性系统的绩效测评。
国内外都有相应的文献采用多Agent技术对供应链领域进行相关研究,而且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问题。Fu-ren Lin等人(2005)分析了信任机制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并采用一种多agent模拟平台分别从定购质量和定购前置期两个角度来评价供应链的绩效,获得了改善供应链绩效的一些结论。Chan Y L等人(2006)]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模拟方法,它能分析、评价和预测供应链各成员的绩效,这种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基于知识的模拟平台(KBSP)能通过战略的分解和执行来改善企业的绩效,KBSP潜在的价值在于可通过目标定位、企业环境的洞察和模拟来降低供应链运作的风险。马继辉等人(2004)提出了闭环的ScmAgent供应链管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ScmAgent迁移、寻址模型和算法,有效地解决了通信的高效性和可靠性问题。李军等人(2004)提出了多Agent中Agent进行协作的四种模式-对话模式、会议模式、协同模式和层次模式,并用结构化方法描述4种协作模式的协作过程,为设计具有分布式协作问题求解能力的多Agent系统提供了理论框架。高翔等人(2004)]将Agent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个基于Agent的供应链仿真模型,给出了模型的类结构图,主要算法实现及消息的部分代码实现。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供应链的仿真及管理智能化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二.供应链绩效的测评及持续改进框架
由于供应链绩效的测评、诊断和持续改进技术引入了现代智能技术的研究成果,其研究的范围可以从具体的单个流程的绩效测评、诊断和改进上升到面向供应链整体复杂环境下的综合测评、诊断和持续改进。在此我们结合供应链的发展战略进行绩效的智能测评及持续改进框架的设计,其总体框架如下图1所示:
首先,根据供应链的发展战略及标杆供应链绩效评价标准来确定绩效评价目标,然后根据供应链整体及各流程绩效度量结果进行绩效的智能测评和原因诊断,在进行绩效产生偏差的原因诊断的基础上,明确供应链应该进行绩效改进的重点和方向,最后根据系统自动提供的改进方案开始实施并实时反馈,在此过程中,可能需要不断地对供应链的发展战略进行修正,如此不断循环,达到持续改进绩效的目的。
三. 供应链绩效的智能测评模型
在供应链绩效测评及持续改进的框架下,对其核心部分-绩效的智能测评结构模型展开详细的论述。由于供应链的环境复杂和分布广泛的特点,需要采用多Agent系统,其总体结构如下图2所示:根据供应链的基本结构模式,连接智能绩效管理平台的子Agent包含:制造商Agent、供应商Agent、物流服务商Agent、分销商Agent和零售商Agent,它们各自作为单个的Agent智能主体,完成各自的绩效度量和测评,并将这些信息传送到智能绩效管理平台。该平台是智能绩效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的主要任务在于供应链整体绩效的度量和测评、各个Agent的分工与协调、根据测评的信息进行原因诊断和提供改进意见等等。
1、个体Agent的智能测评结构分析
个体Agent主要完成各自流程的绩效度量与测评,它的内部基本结构如下图3所示。个体Agent可以与外部环境及智能绩效平台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外部环境可以是供应链个体的ERP系统或其他管理信息系统,Agent通过用户接口可以获得测评所需要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原始数据的处理,使它能够转换成统一标准格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再传输到绩效测评模块进行智能测评,在测评模块中,需要两个模块的支撑,一个就是评价模型库,这里给出了绩效评价的量化公式;另一个就是权重决策模块,可以采用模糊专家决策系统来完成权重的自动决策功能,这样测评模块能够根据所需测评的项目自动调用相应的模型库中的量化公式和自动赋予的比重进行综合测评。测评的结果以两种方式同时出去,一种是通过反馈接口将结果反馈到外部环境中(供应链个体的信息系统中),反馈接口同时也承担着智能平台发出的绩效改进信息的传输;另一种则通过通讯模块将结果反馈到智能绩效平台里,智能平台作为信息处理中心可以对其结果进行确认、校正和调整(有严格权限的),使其更加科学及合理。
2、智能绩效管理平台的结构分析
智能绩效管理平台是智能绩效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的内部基本结构如图4所示。智能绩效管理平台其实也是一个单个的Agent,只是它的功能更加强大,内部结构更加复杂。 它有两个与外界信息交流的途径,一种是“人机界面交互”可以实现系统信息的反馈显示和人为的设置和调整;另一种是与供应链各个个体的Agent相连,通过通讯模块完成信息的交换。个体Agent的测评信息传输过来之后进入了整体绩效测评模块,它也同样由权重决策模块和评价模型库(该库里的量化模型与单个Agent的模型库里的不一样)支撑。测评的结果进入绩效智能诊断模块中,与绩效的目标库进行比较,找出未满足的目标并进行相应的原因诊断,同时将结果反馈到绩效改进模块,由改进库提供相应的改进意见,并将意见反馈到人机界面,确认或修改后再通过通讯模块反馈到对应的个体Agent,提供相应的绩效改进建议进行参考实施,这样就实现供应链绩效的持续测评和改进。
四. 结束语
供应链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分布的、柔性的复杂性系统,对其绩效的综合测评和改进可以充分发挥多Agent系统所具有的智能化、模块化、分布性、鲁棒性和实时性等优势。本文根据供应链的测评及改进特点,提出了供应链绩效智能测评和改进的基本模型结构,它能确保绩效测评和改进的智能化、有效性和即时性,能够很好地解决前述供应链绩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预见它将是绩效管理领域中一个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只是给出了其模型框架,还有很多细致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的明确。
基金项目:航空科学基金(2006ZG5614);南昌航院科研基金(EA200609075)
作者单位:罗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经管学院,南昌大学理学院在读博士;周叶,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经管学院
参考文献:
[1] 霍佳震、马秀波、朱琳婕,集成化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及应用[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2] Beamon Benita M,Supply chain design and analysis: models and method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1998,(55):281-294.
家校沟通的价值范文4
摘 要 从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运用教育评价、体育评价等基本理论,通过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系统分析等方法,构建了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法)给出了各指标的权重和评价方法,以促进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健康、协调的发展。
关键词 评价指标体系 课外体育俱乐部 普通高校
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思路,顺应了当前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要求而备受关注和欢迎。课外俱乐部在高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多种运作模式,形成一些好的运作方式。然而,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组织管理制度失疏、学生参与度下降、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等问题。基于这种背景,笔者对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进行研究,运用教育评价、体育评价等基本理论,通过对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力求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对课外体育俱乐部进行综合评价,促进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健康、协调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选取江西省五所(江西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南昌大学科技学院)高校的课外体育俱乐部。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搜集和整理了有关课外体育俱乐部建设、评价体系方面的文章、书籍,为本文的撰写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专家访谈法。专家调查法又称德尔斐(Delphi)法,由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对问题做出判断、评估和预测的一种方法。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要求,采用二轮专家咨询,第一轮初步建立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二轮再次请专家进行指标的两两比较的评判,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和一致性检验。分别请专家和教授进行调研,获得第一手宝贵资料。
3.层次分析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对江西省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计量。
4.数理统计法。借助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对所调查的指标权重进行统计处理,获取相关统计数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构建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的原则
高校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综合评价是一个多元和复杂的系统,要科学地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必须对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情况及综合能力做出正确的识别,其中,指标体系的设计是最主要的。在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综合评价体系的设计上,要遵循学校体育的发展规律,力求做到客观、公正的全面反映高校体育的发展状况,从而通过评价的结果挖掘高校各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的潜力,为高校长期、有效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服务。为此,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综合评价体系的设计应遵循“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的基本原则。
2.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初拟指标的筛选
根据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对影响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的因素进行梳理,认为对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评价就应从其发展的现状和运行管理情况入手。我们以其发展现状为依据,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作为一个自主经营的社团,对它的评价应从组织管理、会员满意度、工作成效等方面进行。通过对现有政策文件梳理,以及对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的系统分析,遵循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本研究通过两轮专家访谈,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组织管理等四个一级指标和机构设置等十四个二级指标,从而建立起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体系。 (二)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的内涵
1.组织管理
主要通过机构设置、制度建设、发展规划和落实每周活动次数情况反映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组织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机构设置是否成立俱乐部组织管理机构,是否明确俱乐部内部各部分的各自职责,主要反映各俱乐部运行能力水平。
制度建设是指每一学年或学期,结合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完善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的开展方案,制度可行性措施保障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的顺利开展。
落实每周活动次数情况是指俱乐部每次活动要做好相关考勤登记情况。
2.条件保障
主要通过体育器材设施、俱乐部活动经费、教学情况、会员参与情况这几个方面为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运行提供保障。
体育器材设施这是保障课外体育俱乐部顺利开展活动的重要指标,主要观测能否能满足会员场地活动需要。
俱乐部活动经费管理是指俱乐部活动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学校拨款、会员会费、社会机构提供赞助费以及俱乐部账目清楚、支出合理。
教学情况是指俱乐部教学大纲和教案是否完备;会员对俱乐部每次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满意;俱乐部管理者和会员对俱乐部指导教师教学水平的满意情况。
会员参与情况主要通过固定会员每周活动次数和活动情况来反应会员活动情况。
3.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机制包括成了专门的考核小组、制定考核制度、对俱乐部、会员、指导教师的考核奖惩制度。
4.工作成效
由俱乐部自我运行程度、体育竞赛、社会影响力几方面来体现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工作成效。
俱乐部自我运行程度俱乐部根据运行中的实际情况和优势,建立并形成校园体育品牌项目,在校园中有很大的影响力。
体育竞赛是指俱乐部会员参与省内外比赛获得的成绩,以秩序册和成绩册为依据。 (三)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立
基于上述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内容,建立层次结构模型,邀请专家对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对比,建立起对比矩阵。在建立对比矩阵时,对于重要性的判断采用1-9的等级,“同样重要、稍微重要、比较重要、十分重要、绝对重要”分别对应“1、3、5、7、9”的数值,介于相邻两个等级之间分别用数值“2、4、6、8”表示,如果认为后者比前者重要,则用以上对应数值的倒数表示。使用yaahp0.5.2软件进行处理,在各层次对比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后,计算得出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体系各级指标权重表(表1)。
数据处理结果为:
A层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为:
WA=(A1,A2,A3,A4)=(0.2345,0.3065,0.2645,0.1945),
CR=0.0081
B层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为:
WA1=(B1,B2,B3,B4,)=(0.2500,0.2600,0.2700,0.2200),CR=0.0072
WA2=(B5,B6,B7,B8)=(0.1962,0.2928,0.2802,0.2308),CR=0.0053
WA3=(B9,B10,B11)=(0.2148,0.3430,0.4422),CR=0.0053
WA4=(B12,B13,B14)=(0.2404,0.5253,0.2343),CR=0.0064
归一化后层次总排序结果为:
WB=(0.0586,0.0609,0.0517,0.0515,0.0601,0.0897,0.0858,0.0707,0.0568,0.0907,0.1169,0.0467,0.1021,0.0455),CR=0.0076
因此,可以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构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四)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1.建立评语集模型
评语是对评价对象的定性描述,评语集对各层次指标都是一致的。对于前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相应地采用以下评语集合:K={K1、K2、K3、K4}={好、较好、一般、差}。其中K1=(90,100)、K2=(70,89)、K3=(50,69)、K4=(0,49)。设G为评价等级各级别的分值向量,既GT=(95、79.5、59.5、24.5)。
2.对准则层各评价指标建立模糊评价矩阵和各级模糊评价
对上述指标体系研究确立的前提下,以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建设现状为研究对象,聘请10位专家组成单因素评价小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该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建设水平。分别对该校的高水平运动队评价指标层的各指标,以“好”、“较好”、“一般”、“差”的评价方式给予一个评级等级,从而建立模糊评价矩阵Xi(表2)。对表2中每一数值都除以10,则求得指标层各子集的单因素的模糊矩阵Xi(X1,X2,X3,X4).
指标层的模糊评价:Yi=Wj Xi(其中Wj为第j个一级指标的所有二级指标的权重;Xi为第i个一级指标中所有二级指标的模糊矩阵)。
目标层的综合评分集:Ei=AiYi(其中Ai为所有一级指标的权重;Yi为所有指标层评分分值矩阵集)。
评价单位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综合评价分值:V=EiGT(Ei所有目标层评分分值矩阵集;GT=(95、79.5、59.5、24.5))。 三、结论
建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细化各项评估指标,有利于对高校课外俱乐部工作实施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高校对开展课外俱乐部改革的积极性,有利于检验高校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工作成效,从而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行政管理、条件保障、考核评价机制和工作成效构成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的主体指标。从机构设置、制度建设、发展规划、落实每周活动次数情况、体育器材设施、俱乐部活动经费、俱乐部教学情况、会员情况、专门的考核小组、制定考核制度、对俱乐部、会员、指导教师的考核奖惩制度、俱乐部自我运行程度、体育竞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系列指标对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状况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研究尚属探索性研究,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还需在实践检验中不断充实、修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胡红霞.“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制约因素及其保障体系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22(5):159-160.
[2] 董丽丽.“阳光体育”监督机制初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2):118.
[3] 孙涛.对建立“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长效机制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24):184.
家校沟通的价值范文5
关键词:高等学校体育教学 教学质量 监控、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是对教学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为培养对象的质量,即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水平及其未来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的的贯彻程度和人才规格的达成状况。
一、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的意义及其关系
所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指“为保证教育质量而设立组织机构,制定的方针政策,提供的资源支持以及采取的工作措施等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活动和管理模式”。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则是指为确保和提升教学质量,以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作为教学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理顺院校各级相关组织结构,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以相关教学信息的搜集处理为核心,建构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模型,组织一整套严谨、务实、有效的规章制度体系,从而规范各种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及其他教学基本建设,最终形成能够推动高校发展和内涵提升的教学质量文化,从而实现高校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中,理顺组织结构、建设规章制度体系、监控教学过程和紧扣用人单位需求是这一体系在实践中得以全面实现的重要支撑和根本保证,是构建和改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点和关键。架构学校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的方法是将教改实践活动中取得实效的具体经验系统化,成功做法制度化,基本要求标准化;基本模式是以人为本+经验积累+团队合作+规范细节+技术支撑+实践创新。
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改进及其实施
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建立规范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其教学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实施。然而,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全员参与的问题未能完全解决,教师和学生参与管理的热情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原因主要是体系与评价、奖惩执行相脱节,习惯性的管理方式与新的管理模式相冲突,因管理繁琐或不对路使教师和学生增加了不必要的重复性劳动等。
(一)对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现状的反思
1.体系文件中应明确岗位工作的质量目标
管理文件越简明越容易理解,工作规范越具体越容易操作。但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师真正树立质量意识。为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首先应从提高文件编写的质量开始,文件中增加体育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目标、定性和定量的考核内容及标准。具体做法是变“虚”为“实”,变“笼统”为“具体”,进一步明确各岗位的工作目标、定性和定量的考核内容及标准。去掉文件中空洞的、模糊的、模棱两可的词语,使语言更精练、更明确。
2. 设计真正体现岗位工作管理质量的质量记录表格
由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重在过程管理,体系运行中必然要填写大量的质量记录。然而实践中有人却对如此管理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培训质量和管理质量提出了质疑,认为“质量记录不能完全反映工作质量,尤其是那些弹性较大、独立性较强的教学工作,质量记录不但不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反而影响了工作效率”。
3.对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应“抓大放小”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将教学环节分解为若干部分,实行全程监控。然而实施过程的监控难度太大,只能对如教学环境、教学进度、教学设备等操作性比较强的环节进行检查与控制,而忽视了如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与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学与社会的联系和教师实践能力等教师在教学过程管理中的作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架构应“抓大放小”,即对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进行过程的重点监控,而对教师在操作上的细小问题不要限制太多,设计的表格也不要太复杂,以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二)改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点
1.关注学生的满意程度
质量的高低应由学生说了算,而不应学校说了算。对体育课教学来说,学生的满意度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主要是学生健康意识与身体素质的评价;二是院校在校生对体育教学和教学管理上的评价;三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工作评价。
2.教职工是质量管理的主体
尊重和依靠教职工,并让教职工明白自己也是质量管理的主体,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各自岗位上以提高管理质量为己任,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在教学过程控制与管理的系统中,教师作为质量活动的组织者,担负着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素质和进行课程教学的责任;作为监测者。要做好质量活动记录,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防止学生出现成绩不合格的现象;作为管理者,有责任对所教课程的教学过程实施控制与管理,确保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改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措施
1.改进体系与树立品牌意识相结合
学校创建品牌就是按照学校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培养出具有本校特色的高素质人才。教师树立品牌意识,就是既教书又育人,发挥师表作用,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行政管理人员树立品牌意识,就是要树立为学生优质服务的思想,真正做到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以高质量的服务育人,以优美的环境育人,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
2.改进体系与年度考核相结合
把年度考核的内容与每个人的质量目标、质量责任和利益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考核的评价作用,使学校教学质量监控落到实处。改进体系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评价意识。二是细化评价行为,并将个人评价、内部审核评价和上级评价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公开评价结果。所有参评对象,既是被评价者,又是评价者,在评价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四是将考核结果作为对员工进行奖惩、评聘、培训、晋级的依据。这样可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从而发挥考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五是要使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人员考核项目内容相同、标准一致,做到考核客观、公平。总之,尽可能地将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并将静态的岗位职责和动态的考核结合起来,做到项项工作可检查,件件工作可考核,日常检查有标准,年度考核有依据。
3.学生评教与教师评学相结合
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作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必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每学期进行一次,评教和评学结果较为客观公正、准确可信,评价活动因而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理解和认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较好地发挥了对教学质量的检测反馈功能和对教师和学生的激励导向作用。
4.教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嘉毅,教学质量及其保障与监控[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家校沟通的价值范文6
为规范证券经营机构股票承销业务,防范和化解股票承销业务风险,现就证券公司在分类期间股票承销业务监管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重新审查证券公司股票承销业务资格
(一)在分类期间,证监会对已取得股票承销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重新进行承销资格审查。
(二)证券公司申请取得股票承销商资格,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五千万元,净资本不低于人民币二千万元。2.从业人员取得《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在尚未取得《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高级管理人员具备必要的证券、金融、法律等有关知识,近二年内没有违法违规行为,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具有五年以上证券业务或八年以上金融业务的工作经历;(2)主要业务人员熟悉有关的业务规则及业务操作程序,近二年内没有违法违规行为,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具有二年以上证券业务或三年以上金融业务工作经历。3.有符合证监会规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和业务资格报送系统。4.具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5.近一年内无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近二年内未受到证监会取消股票承销业务资格的处罚。6.近三年具有股票承销业绩。7.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证券公司申请取得股票主承销商资格,除应当具备承销商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三亿元,净资本不低于人民币二亿元。2.近三年在新股发行中,担任主承销商不少于三次或担任副主承销商不少于六次。3.近三年连续盈利。4.有十名以上具备条件的证券承销业务专业人员以及相应的会计、法律、计算机专业人员。5.作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人的主承销商,近半年没有出现在承销期内售出股票不足公开发行总数百分之二十的记录。
(四)证券公司申请取得股票承销资格,应当向证监会报送下列材料:1.证监会统一印制的《经营股票承销业务资格申请表》。2.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副本)》复印件。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4.内部管理与控制制度情况说明。5.具有从事证券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年末会计报表。6.证券业从业人员的《证券业从业资格证书》或学历、专业证书等。7.最近三年证券承销业务情况的说明。8.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文件。
(五)证监会派出机构依据有关规定和本通知对本辖区内证券公司股票业务资格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初审通过的,将申请材料和初审意见报证监会复审。复审通过的,由证监会颁发资格证书;复审未通过的,证监会在书面通知中注明理由,并在半年内不再受理其资格申请。
(六)自一九九九年九月一日起,证券公司从事股票承销业务,必须获得证监会重新颁发的《经营股票承销业务资格证书》。
二、信托投资公司不再从事股票承销业务
根据国务院《整顿信托投资公司方案》(〔1999〕12号)精神,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信托投资公司不再从事股票承销业务。但此前已签订股票承销协议的信托投资公司,具备条件的,允许其完成已签订股票承销协议的承销项目;不具备条件的,可将承销项目转让给具有承销资格的证券公司。
三、加强证券公司股票承销业务的日常监管
(一)证券公司从事股票承销业务应当遵守下列风险监控指标:1.证券公司负债总额(不包括客户存放的交易结算资金)不得超过净资产的八倍,流动性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五十。2.证券公司以包销方式承销股票,包销总金额不得超过净资本的百分之六十,单项包销金额不得超过净资本的百分之三十,并且不得超过人民币三亿元。
(二)证券公司承销拟公开发行或配售股票的票面总值超过人民币五千万元的,应当由承销团承销。承销团有三家或三家以上承销商的,可设一家副主承销商;承销金额超过人民币三亿元、承销团成员超过十家的,可设二至三家副主承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