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教学交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教学交流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163-01
1 师生交流的心理期待
交流是双方信息的双向传递,交往双方都期望获得一定的交往效果,期望从对方那里获得一定有意义的东西。当然,这种东西不一定表现为物质性的。高中学生渴望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关爱,生活的指导以及前进的帮助;教师从高中学生那里获得收获的喜悦,成功的自豪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政治老师如能紧扣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与讲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会很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愿望必然会提高。
作为教师要想达到教学目的,必须与学生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对学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起积极支持的作用,避免学生的自我价值的防卫倾向。这就需要我们在沟通过程中要表达心的感受而非常词套话;要协调要缩短彼此的距离而不能让人有距离感;要适应要培养共同的兴趣而不能只顾自己的话题;要体谅要赞美对方的辛劳而不能轻视对方的努力与付出。
2 交往心理学──教师必修的新兴科学
作为从事人的教育活动的教师,作为塑造学生心灵的老师,必须对其作用客体进行研究。影响师生交往的因素有好多,从高中学生的角度,有对教权威的刻板印象,老的“权威指数”比较高,老师的冷漠、容易生气、苛求偏心和对部分学生有成见,学生曾有与老沟通失的经验,老言行不一等等,不外文化的,心理的、社会的、时空的因素等几个方面。
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心理现象:
(1)首因效应,指双方初次交往时各自对对方的直观观察和归因判断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今后交往活动的影响。高中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两点:一是重视自己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你在首次接触中一切易被观察到的外显行为都给学生留下一份作出初步判断评价的资料,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是不能对学生评价凭借第一印象,“以貌取人”则“失之于人”,因为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有限的资料作出的某种判断往往会产生较大偏差。
(2)月晕效应,指人对某个人的整体印象影响到对此人的具体评价与认知。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出现“爱屋及乌”的情况。高中学生是“一好(学习好)遮百丑”。教师的价值取向会影响到整个班级对个别学生价值判断,这种判断可与教师的取向产生正、负面两种不同的趋近或背离。高中学生由于其心理正处于叛逆期,故往往会采取逆向判断,即孤立或反感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即使该生确实十分优秀。教师在进行价值判断时应该尽量避免月晕效应,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3 交往技巧──教学开展的有益辅助
在教学交往过程中,教师应该拥有平等真诚的心灵,善良热情的态度,讲求信用的人格,宽容友善的情怀,并以之作为与学生平等交往的心理基础。此外,掌握交往技巧也是十分有益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的。
(1)相逢缘是开头难。教师首次在学生面前亮相,应该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因此,特别要重视首因效应。俗话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好像服饰打扮可以随意一些,但,作为教师则由于其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及社会对此角色的心理期待的制约,衣着打扮十却不能随意,应以端庄,整洁为主,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同时也对学生产生导向作用。此外,穿着也可以反应一个人的精神风貌,整洁端庄得体的服饰往往能表现穿衣人的品位。教师的开场白也十分重要,要真诚,热情,不能表现出倨傲冷漠。
(2)点点滴滴皆有爱。在教学中,教师作为长者与施教者,应该表现出对学生的关爱与尊重。这种关爱可以用多种方式表现,要从小事做起。比如说,教师应该努力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有时还可以用昵称。此外,可以巧妙运用每天课前的寒暄,将自己对学生的一片关爱之情表达出来,营造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3)善用微笑化冰雪。微笑是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给人以愉悦感的一种面部表情,也是教师最富表现力,最有价值的面部表情,它表现友善,诚信,和蔼,融洽等美好的感情因素。教师要学会恰如其分地运用微笑,传递情感,沟通心灵,征服学生,让学生消除紧张感,同时,敬畏感就会被信任感所代替。学生上课时没有回答出提问,教师的微笑是一种鼓励;学生获得了成绩与进步,教师的微笑是一种表扬;学生偶尔犯了错,决心改正时,教师的微笑是一种信任与宽容;学生遇到了难题,愁眉不展时,教师的微笑是一种抚慰与鞭策。
(4)多用赞美促进步。人人渴望赞美。我们在做事情时,往往有一种潜意识:“别人会怎么认为?”或“别人会怎么说”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对赞许的期待。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得到别人的肯定甚至是表扬,这实际上也是人性的一个弱点,不论多么平凡,多么自卑的人,其内心都有一丝自尊,一丝自傲。学生渴望教师对自己的行为的表扬,完全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因为这种带有权威性的表扬,往往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确定自己行为的肯定。
(5)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教师应该多考虑高中高中学生的心理状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从对方的需要出发明白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尤其要从学生所处的环境出发,去理解他们;只有这样,才能进而了解他们,给予他们切实可行的帮助。我们提倡教师宽容,用宽容的力量去征服高中学生。用情感的给予和友善的施与,使学生获得“仁慈之心“。学会使用技巧善于使用技巧,必须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否则就失之虚伪,令人生厌了。
(6)身教重于言传。老师不仅要传授给高中学生知识,更要塑造学生的心灵,让真善美常驻学生的心田,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要我们通过自己的榜样来示范给学生,要求老师要言而有信,要言必行,行必果,而不能自己说一套,做又另一套,否则我们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就会一落千丈。
总之,只要我们老师用心付出,用心去关爱我们的学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一定会更顺畅自然,我们的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交流范文2
关键词: 中职幼儿教育 新课改理念 课堂教学 交流互动
中职幼儿教育教学新课改理念指出,学校教育要教给中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面向学生和老师的交流互动教学策略,让中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实现教师和中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依据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知识和行为的互相交流和互动。教学实践再一次证明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充分的教学互动和教学交流就不存在教学高效性。所以,在中职幼儿教育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在要求中职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交流互动教学策略的开展和实施效果直接决定新课改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成为教育教学活动是否成功的关键性评价指标之一。通过分析传统幼儿教育教学过程,发现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普遍存在弱化互动、轻视互动的教学现象,体现出互动形式往往是单一化的被动性,可以说这种教学是无效的。中职幼儿教育教学如何实施交流互动策略,实现中职学生高效性学习,是中职幼儿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一、中职幼儿教育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课堂交流互动。
传统中职幼儿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因为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限制和制约,课堂教学过程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中职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认知规律,缺少课堂上中职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行为。教师把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最终目的,于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就会采用灌输方式强迫中职学生对所教知识被动接受。主要体现在:
1.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将幼儿教育教学定位在形成知识和技能上,唯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作为衡量有效教学的标准,忽视中职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课程要求的“统一性”掩盖了中职学生的差异性,导致不同中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难以获得良好发展。
2.传统教学过分关注中职学生的专业成绩。学习成了“背书”、“死记”和“考试”的代名词,中职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机会。将课程评价与考试等同起来,“一切为了过关”成为现实教学“主旋律”。轻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只关注学习成绩的评价,这种评价模式导致中职学生成为重复演练的学习机器,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中职学生学习思想压力大,缺乏学习主动性,部分中职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
二、更新观念,实施中职幼儿教育教学课堂交流互动,实现高效教育教学。
新课改教学模式一定是建立在新教学理念基础之上的。所以,要在中职幼儿教育教学中实施交流互动教学策略,必须在教学思想和中职学生意识中建立突破传统教学观束缚的新型互动教学观。为此,加强教师教学理念学习和教学方式方法培训,在课堂教学理念中全面落实和理解新课改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才是当务之急。我们依据新的教学理论知道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通过人际关系协作活动实现的。正是基于这样正确的认识,在中职幼儿教育教学中发挥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引领作用,以中职幼儿教育教学新课标作为精神指导,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策略引导,建立新型课堂交流互动策略,实现教师、学生、教学资源这三个因素以知识信息为载体的互动交流过程,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教学资源之间全方位相互交流。
三、加强中职幼儿教育教学课堂交流互动实践,增强教学效果。
中职幼儿教育教学课堂中实施交流互动策略需要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氛围加以衬托,这样才能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交流互动教学开展的必要前提,中职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需要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民主的心理环境。怎样才能在中职幼儿教育教学中打造出这样的教学环境呢?
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要转变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者转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合作者,由课堂的管制者转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要把自己融入中职学生群体之中,成为其中一员。课堂教学中的和谐师生关系不是从中职学生开始的,而是从教师转变开始的。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要把中职学生当做共同解决问题的朋友,以师爱营造民主、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鼓励中职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激发中职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动机,最大限度开发中职学生潜在的创新才能。
其次充分发挥中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中职学生的交流互动。中职学生的学习是中职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教师要采取措施实现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这是实现中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交流互动的前提,更是中职幼儿教育教学中实施交流互动策略的必要条件。自主学习是中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教学问题设计、结果讨论等角度组织学习全过程。中职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中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建构学习材料与已有知识的关系,主动探求未知问题的解决。
教育教学交流范文3
(一)坚持精细管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1.创建高效管理运行机制。
教育办班子成员深入学校、班级、课堂和教师学生当中,深入研究制约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因素,在广泛调研和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规范有序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一是完善常规管理制度,形成了学校综合目标考核评价和教师日常教学行为考核评价管理机制;二是规范学校分类考核和学校校长班子任免管理机制;三是创建教学常规自查互评制度和弱校弱科督导检查管理机制;四是研究形成“检查—反馈—通报—整改—回访”五步教学教育工作检查管理机制;五是制定学业水平检测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学生成长发展评价管理机制;六是在绩效考核、年度考核、评优选模、晋级晋升等教师关注度高的工作中积极推行“阳光校务”管理运行机制;七是落实校园安全管理中教育培训和风险防控“一岗双责”管理机制。
2.夯实教学质量形成过程。
多年来,教育办坚持深入学校,走进课堂,走近学生,加大常规监管力度,建立教育质量动态管理工作机制。一是加强检查督导工作机制。结合各校实际,分层次召开反馈会、交流会、辅导会、研讨会,指导学校和教师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改进措施;二是开展教学质量预警监管。根据学校教学质量,分教育办和学校两个层次下发教学质量预警通知书,分学校类别、年级、科目召开各类质量研讨会和薄弱学校督导。教育办分层次、分阶段、分重点进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督导检查,及时下发工作通报,肯定成绩、查找问题,提出整改思路和要求;三是有效开展教学质量检测。教育办组织一线教师出题,按课程进度安排阶段教学效果检测,指导并要求各校分层次召开质量分析研讨会,集思广义,群策群力,共同探讨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四是优化配置科任教师。教育办认真审定六年级、起始年级、重点学科教师配备情况,从人员配置上向窗口年级、起始年级和弱势学科倾斜,指导学校制定学困生转化方案,召开教学质量研讨会,确保小学生学业质量检测成绩稳步上升。
3.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教育办指导学校制定了教研教改规划,确定示范教师,大力开展五种课型教研管理模式。一是新任教师过关课,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二是弱科教师公开课,诊断质量滞后原因;三是骨干教师示范课,学习借鉴教学方法;四是同题研究交流课,研究解决重点课题;五是优秀专家视频课,学习教改前沿成果。教育办坚持集中听课、结对帮扶、名师引领等各种形式的教改活动,定期举行课堂改革交流研讨、课堂教学讲赛,指导规范各校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方法内容、操作规范、效果测评,有效地指导了课改工作顺利开展。各校能按教育办要求,完成听课评课任务,创新课堂教学研究方式,在评课中把重点放在教材取舍、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成果评价、得失反思等方面。教育办确定中心小学、合道小学两校为片区课改交流基地,定期分片组织课堂教学改革联片研讨交流,观摩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实况,研讨课堂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更新教学理念、整合教学资源、掌握教学技巧、指导学习方法、辅导学生评价、测评教学效果等层面对广大教师进行业务指导。
4.筑牢校园安全监管防线。
为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积极创建平安校园,教育办把安全管理作为常规管理的主要内容加以考核,确保明晰责任、全面监管、有效防范。一是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依据管理责任从学校、班级、科任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层面签订好责任书、协议书,靠实安全管理各方面、各时段、各节点的责任人;二是制定合理高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办指导学校结合具体实
际制定监管责任表,落实校园安全一日常规考核管理制度,实施安全工作学期评价,评价成绩记入教师年度工作效益;三是开展有效安全知识教育。各校均开设安全教育课,保证每周1课时教学时间,编印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开展以安全手抄报、知识竞赛、主题教育实践等为载体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二)丰富教育活动,落实全面发展育人目标。
1.积极推动体艺教学改革。
教育办于__年4月制定体艺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学校规范体艺课堂教学,组建活动小组,通过几年坚持,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初见成效。一是课堂教学规范运行,能基本保证课时、能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使国家课程得到落实;二是阳光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每天一小时的运动时间得到保证,定期开展体育达标测试和田径运动会,学生体格素质明显增强,中心小学武术队代表我县到市上参赛,去年获得全市中小学生崆峒武术比赛二等奖;三是艺术教育不再是口号,美育走进课堂、走近学生,学校定期开展才艺展览展评,各校建起了艺术展室。
2.探索实施“联校走教”工作。
全镇目前虽然教师总量充足,但学校布点太多,规模偏小,教师结构性缺编,学科配置不均等问题突出,音、体、美课程在小规模学校难以全面落实。为此教育办探索实施“联校走教”工作。我们选取6所四年制小学开展以“联校走教”为主要特点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改革试点。在全镇范围内选派6名音体美专业教师组成走教团队,承担联校走教工作。采取专、兼职教师相结合,走教和帮教相结合,就近走教与分片实施相结合,分学段大班教学与复式教学相结合等工作原则,倡导“走教引领、帮教提高、逐步规范、共同发展”的“联校走教”理念。为了加强走教工作考核管理,我们制定了走教工作管理办法、走教质量考核细则、教师工作考核细则等配套制度,初步摸索出了“一走三联四保障”联校走教模式。“联校走教”和“片区一体化管理”在全市“小规模办学现场会”
上受到一致认可,其做法在全市小规模学校予以推广,先后接受了人民日报社、中国教育报社、中国青年报社、甘肃教育社等媒体的采访和报道。
3.精心培育特色校园文化。
教育办精心指导各校系统培育特色校园文化。通过开展德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德美教师事迹报告会、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演讲等形式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形成师德教育文化;开展经典诵读比赛、图书进班级进课堂、小学生主题征文、节庆日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形成书香校园文化;加强班级管理工作指导,开展文明班级评选、班级布置评比、少先大队主题活动,形成班级管理文化;重视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指导各校建设德育教育文化墙、阳光体育文化墙、书香校园文化墙、传统道德教育文化墙,形成校园宣传文化。
4.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
为了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教育办积极推进体艺教学探索,下发音体美学科评价标准,指导学校规范体育艺术教育,选派业务特长教师参加各类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专业课教学能力。着力开发校本课程,以教育办编印的三个读本和各校开发的特色教育活动为主要内容,基本形成两级校本课程体系。教育办大力倡导阳光体育活动,组织了校本教学成果展示和校园文化艺术节,各校积极组建兴趣活动小组,积极创建书香校园、快乐校园。这些活动的扎实开展有效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
(三)发展学前教育,落实国家教育发展规划。
1.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根据县局统一规划,教育办依托国家项目,择址新建镇中心幼儿园,建成教学楼2幢,内设活动室、教室各10间、展演厅1间,__年3月投入使用。改建完成中心村合道幼儿园,可设6个教学班,招生规模有望达到200人。新建完成高崖幼儿园建设工程,建成了市级标准化村级幼儿园,本学年已投入使用。教育办积极统筹资金,全面改善学前教育办学条件。先后完成中心幼儿园和合道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教学设备设施、户外大型玩具等项目,制作园徽、园训,绘制墙面彩绘近200平方米,完成了6个班级活动室地平彩色塑胶,建起了标准舞蹈活动室,安装了10套电视播放设备,使我镇学前教育设备设施配备达到规范园标准。
2.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改革。
教育办指导各幼儿园开展保育教育改革,规范幼儿教育管理,各园保育质量稳步提高。各幼儿园坚持开展转岗教师业务培训,每周坚持2次以上培训不动摇,教育办抽组人员进行了教师业务能力评估,幼儿教师保教能力大幅提升。三所幼儿园贯彻执行《甘肃省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全面开展五大领域教学改革,在主题活动、教学模式创新、区角活动、家园互动、体验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生活学习技能、思维创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语言表达、个人才艺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县局组织的上年度综合考核中,中心幼儿园排列全县乡镇中心园第二名,合道幼儿园排列全县村级幼儿园第三名。
1.选好学校教育管理团队,确立质量提升的“领头雁”。
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最核心的因素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师的发展,二是学生的发展,其中教师的发展是动力,学生的发展是结果。要做到教师综合素质、职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进步,选好管理团队,找准示范者和引领者尤为关键。我们的做法是建立学校班子成员任用规范化管理机制,通过优胜劣汰不断优化管理队伍,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主要负责人团结和信任班子成员,既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也要给予班子成员有效的管理权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队伍的团队效能。
2.构建教育管理制度体系,用好常规监管的“电子眼”。学校管理制度不在多,而在管用,不再庞杂,而在体系化,关键因素是制度的落实和考核结果的运用。在学校管理中建设网格化制度体系,是学校管理走向规范的第一步,从学校发展思路设计、常态工作监管、阶段重点调度、工作绩效评价等层面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在执行制度过程中,要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做到过去和今天一个样,学校之间一个样,教师之间一个样。要善于调动群体力量,建立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发挥师生群众的监督作用,弥补管理的死角和漏洞。
3.突出教
学质量核心地位,唱响质量第一的“主旋律”。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这是所有教育人的共识,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突出质量意识,要从三个环节加以有效干预。一是在考核评价体系中进行科学调控,突出教学质量所占权重;二是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实施有效引领,以钻研教学、关注质量为主线,组织开展常规教学活动;三是在事关教师利益的工作中进行导向裁量,在教师比较关注的交流研讨、培训提高、年度考核、晋级晋升、评优选模等事项上设立规矩,遵从质量优先、效益优先的原则,制定考核办法落实量化裁量,充分运用质量意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消除职业倦怠意识。
4.遵从素质教育办学理念,抢占全面发展的“主阵地”。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个体全部发展,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加之国家响亮提出要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目标,我们顺势开展了一些促进教育均衡化的工作措施,从现阶段来看“联校走教”、“片区一体化管理”、体艺教学改革、校本课程开发、普及提高幼儿教育等工作已初见成效,这些正是力推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目标的有效措施,今后我们会长期坚持、常抓不懈。
我镇教育教学工作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曾经也落入过谷底,通过教育办近几年坚持探索,严抓细管,教育质量有了提高,但教育工作中仍有一些问题还需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一是队伍建设任重道远。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意识有待加强,教师业务能力水平不能适应现阶段教育发展需要。
二是管理精细程度不高。教师敬业精神、学生养成教育、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等方面还没有科学的量化评价方案,急需加以解决。
教育教学交流范文4
一、留守学生的管理在于“四难”。
(1) 溺爱放纵,教育难。
家长爱孩子是人之常情,孩子得到爱的满足是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但是外出打工的家长,一般一年回家一次,最多二次。在家时,给予“100份”的爱,恨不得把全身心的爱给孩子,甚至把变味的爱也撒向孩子。孩子要钱给钱,要物买物,他们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对他们娇生惯养,百依百顺,甚至是溺爱放纵。有些外出务工者在长期的打工生涯中慢慢形成了一种“读不读书都一样”的思想。如有父母认为“上不了学,今后跟爸妈一起外出打工挣钱”。这种思想潜移默化,极易助长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但是,当家长外出打工,孩子在校时,学校相对于学生的家,有规、有矩、有张、有驰、有度,与家长溺爱,发生强烈的碰撞,以致教师教育难。
(2)缺乏管护,安全难
留守孩子由于父母不在家,缺乏家庭管护,加之节假日又是孩子们的自由活动时间,这样造成学校与家庭管理上的真空地带,他们年纪尚幼,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他们往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节假日他们在水塘中游泳,在鱼塘边垂钓,在国道上飞车,在网吧中沉迷……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成为影响学生安全的一大隐患。学校、教师、家长感到压力大,每学期,各地时常发生留守孩子受到伤害的悲剧。留守孩子的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社会普遍问题。
(3)隔代管教,监护难
留守孩子一般是由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临时监护,而大多数监护人是爷爷奶奶,在孩子们心中总是天真地认为:我是父母生的,房子是父母盖的,饭是父母给我吃的,很难认同爷爷、奶奶,而这样隔代管教、监护工作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是极端溺爱,一是极端粗暴。爷爷、奶奶年纪大,对小辈往往过于溺爱放纵,小孩要钱给钱,要吃给吃,每天上学就行,至于在外面干什么,就不管了,想管也管不了。失去约束的留守孩子特别顽皮任性。有一些老人,一生辛苦一辈子,好不容易把儿女拉扯长大成人,现在他们又要照看孙子、孙女,又要处理家庭琐事,身心极度疲惫,脾气粗暴,教育方法简单,对留守孩子非法打骂。这样不但不能管教好留守孩子,还发生了许多不该发生的故事。
(4)管理脱节,磨合难
对于留守孩子的教育,必须构建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覆盖到留守孩子学习、生活各个环节。
磨合难一:隔代沟通难。外出打工的家长,他们工作地点经常变更,居无定所,与学校缺少配合,认为孩子教育是学校的事,学校、学生与他们沟通交流非常困难。不要说平时,遇上急事,也是束手无策。在家看护的爷爷、奶奶年纪大,对子孙一般只起着吃饱穿暖的作用。至于在校学习是否用心,作业是否完成,在外是否打架,因他们能力、精力和责任心等原因,根本管不了,这就造成了留守孩子在校有老师管,在家无人管的恶性循环,家庭教育成了真空地带,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磨合难二:家庭期望值高,学生成长难。有的打工家长,思想狭窄,教育水平低下,只是一味地强调,他们用汗水和心血在外务工供养孩子生活、学习,对孩子一味地强调考试分数。即使孩子考了99分,也还是不行的,要求高,致使本来课业负担已很沉重的留守孩子加大了心理压力,产生厌学情绪,学校工作难。
磨合难三:社会关爱不够。关于留守孩子的问题,电视很少进行教育报道,报纸没有专栏,节假日期间留守孩子或沉溺网吧,电子游戏室或光顾麻将室或封闭在家,或行迹街头,这样极大影响了他们的心智健康发展。
磨合难四:学校管理留守孩子力不从心。教师编制紧,一般教学点一人一班,语、数、品、自、体、音、美一人统上,教学任务重,造成老师没有精力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很难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素质不高,思想观念陈旧,教育方法单调,学校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应付日常开支都是捉襟见肘,根本无力为留守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和娱乐环境。
在深入了解了影响这些“留守孩”的表现和原因后,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可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教育内容。
二、教育措施
(一)、健全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在关爱留守孩子中的积极作用。
关爱农村留守孩子,学校要起积极作用,努力帮助外出务工的家长解决后顾之忧,真正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1、建立留守孩子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学校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学生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学生的档案和联系卡片。其基本内容包括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留守原因,家长务工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留守孩子临时监护人的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在建档过程中,低年级要向年级负责,并及时补充、变更档案,以学生为中心组成关爱网络,时刻关注着留守孩子的成长。
2、实施关爱留守孩子责任帮扶制度。签订承包责任书,建立教师关爱学生校务日记,让有条件的教师成为“家长”。部分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随时掌握留守孩子的思想、生活情况;教师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孩子的情况,帮助监护人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3、实行留守孩子“谈心日”制度。学校定期召开留守学生会议,每班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关于留守学生的主题队活动。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规守纪,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明白父母打工挣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班主任、老师平日关心留守孩子的学习、身心健康,让留守孩子深切感受班主任、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增强了师生间的亲切感和信任感,进而成为可信赖的朋友。
4、加强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一些留守孩子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如班集体设立“倾诉信箱”,让学生的各种烦恼有地方倾诉,为学生打开“心结”;班集体开展关于留守学生的教育活动,培养留守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班集体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学生在欢乐、和睦、关爱、幸福、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5、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注重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学生特长,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校结合课程改革,把“绿色”教育引入小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渗透,增强服务家乡的意识和参与家乡建设的能力。让每位学生得到发展,杜绝留守孩子因厌学而流失。
6、建立关爱留守孩子的应急机制。学校建立“留守孩子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留守孩子在校期间遇到突发事件,要30分钟内告知委托监护人,1小时内告知在外务工家长,2小时内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任何情况下,以保证学生的安全为第一要求,不得拖延推诿。层层签订学校安全工作责任状,明确包保责任制,对重点留守孩子实行师生“一带一”包教帮扶,使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二)、加强沟通,形成关爱留守孩子的合力。
对于留守孩子的教育,必须构建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覆盖到留守孩子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
1、加强与留守孩子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学校向留守孩子及其家长公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开设亲情专用电话,让孩子跟家长保持联系,家长也可以随时通过电话,知道孩子在校的情况;通过书信与家长定期联系,通过下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学校工作和孩子学习状况,并把家长务工情况告诉学生,让家长在外务工放心,学生在校学习安心;每学期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通报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了解留守学生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
2、重视家庭教育。关心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上有用人才,不仅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也是法律赋予的责任。孩子在幼儿时期,父母尤其是母亲不应该离开孩子,外出务工要尽量带孩子随身就读或把孩子寄养在有一定条件、有教育能力的人家。同时,做到在外地多联系孩子,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利用务工淡季尽可能多地回家与孩子见面,在孩子生日期间或传统节日之时捎寄些衣物、食品,让孩子体会到父爱母爱。
3、注重对留守孩子的监护人进行培训。学校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途径,加强对孩子家长或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使之提高文化水平,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和监护孩子的水平。
教育教学交流范文5
【关键词】坚毅的品质;爱心;耐心;用心交流
体育课是教育教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上体育课,开展体育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同学们的体质,还有助于同学们形成坚毅的品质。但是体育课程教学不同于其它的课程教学。有的同学对体育课不重视,认为体育课就是休息的课程,甚至有些同学觉得上体育课需要做大量的运动,太累了,对体育课产生了恐惧、厌恶之情。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同学们频繁接触且密切配合,只有在融洽的气氛中才能够使同学们学到体育知识,增强同学们的体魄,锻炼同学的意志。如果想上好体育课,使体育课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就需要体育教师多和同学们接触,和同学们不断地进行情感交流,让同学们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敬佩感,这样一定能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达到体育课应有的教学目的。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去做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呢?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位体育教师不断研究,不断改进的问题。下面,结合体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谈谈怎样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第一、如果想增强教师和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真正关爱每一位同学,在教学中首先做到有爱心。
有爱心,是对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要求。没要爱心的教育,就会使课堂枯燥、乏味,难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如果一位教师没有爱心,不懂得关心和爱护学生,就不是一位称职的教师,更谈不上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只有真正关爱学生才会使我们的教育更有生机。
在传统的教学中,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占有主体地位,不重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过程。在这样的教学中,同学们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对学习也不能产生兴趣。在新课程标准之下,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多关爱学生,充分地尊重学生。只有教师用爱心去关爱学生,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才能促进教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同学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能够使教师更好地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要做到有爱心,还需要教师做到尊重学生。只有尊重每一位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有爱心。在体育教学中,当同学们出现一些错误时,教师不要一味地对学生去进行批评、责备,这样会使学生更具有挫败感。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要对学生给予鼓励,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敢于进一步去努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教师要把学生的爱心体现在行动上,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例如:体育课一般都是室外课。在室外进行活动免不了会受到风吹日晒。在炎炎的烈日之下上课时,教师要让同学们背对阳光,自己选择面向阳光的一面,并适当的减少同学们的活动量。当同学们感到身体不适时,要及时让同学们休息。这些事情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却能够让同学们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从内心深处感到温暖。教师从行动上做到真正关爱学生,可以进一步得到学生的尊重,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加地高效。
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对学生有耐心。
体育课需要同学们多运动,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不断提高同学们的运动能力。每一位同学的性格不同,身体素质各异,这就导致了他们在体育课堂中的不同表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性格外向、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更乐于参加体育运动,表现也会更加出色。相反,一些性格内向、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比较不爱运动,在体育课中,不能很快的掌握各运动的技巧,对各动作做的也不到位。这样,更加重了他们的心里负担,让他们产生一种自卑感,从而更不愿意上体育课。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于这一部分学生耐心指导,帮他们顺利完成各种动作的练习,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满足他们的自尊心。
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在讲授跳高的知识时,由于这一动作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技术要领同学们一时掌握不了。在这时,就需要教师耐心地给同学们进行讲解,教师不能因为同学们不能很快的掌握技术要领就有所抱怨,脾气暴躁,这样会使同学们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甚至对体育课产生厌恶的感情。教师对待学生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对他们不能掌握的知识进一步进行讲解。在跳高练习时,尤其是一部分女同学因为胆小感到害怕不敢跳,使我们的课堂气氛变得沉闷、尴尬。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帮她们克服心理障碍。教师要向她们详细的讲解跳高的技术要领,并作出示范动作,还可以请已经跳过去的女同学进行示范,传授经验。并降低跳杆的高度或者把跳杆换成橡皮绳。通过教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以及示范作用,她们一般都敢于试一试,并从低到高能够跳过去。取得进步后,她们会非常高兴,使课堂气氛重新变得活跃。
第三、教师要经常和学生去用心交流。
教育教学交流范文6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一学期来,六中人以2017—2020三年发展规划为工作指南,立足特色课堂、特色课程、特色课题,突出团队管理,充分发挥团队管理的自主性、创新性,稳步推进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盘点一学期的风雨兼程,头绪纷杂,林林总总发生了诸多事件,且不说轰轰烈烈的规范办学,更不用说每月十日的灯塔在线满分答题,还有工会时不时的各种APP在线答题,更重要的是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我校有幸成为全国300个样校之一,迎监成为本学期的一件大事,且不说中考和小中考作为本学期的重头戏也变成了常规工作由分管领导独立承担,更不用说诸如上级安排的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数字化校园、一师一优课、校本培训学分的录入、语言文字学校的达标验收等琳琅满目的工作,充斥在上述工作之中,让一学期的工作充实而又忙碌,站在学期即将结束的节点,把一学期收获和反思总结如下,以利下学期工作的推进。
一、团队管理的收获
什么是管理?百度上搜“管理”的含义,我最满意的一种说法是“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罗的观点,他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在泰罗看来,管理就是指挥他人能用最好的办法去工作。由此可见管理的核心是“人”,研究人的心理,用“他”认可的方式去完成既定目标,效果可能是最好的。本学期是我校推行团队管理真正贯彻落实的一学期,如何让级部团队和教研组团队职能和效益最大化?在李校长的指导和引领下,我学到了很多。
首先,管理的核心是人,要想指挥他人用最好的办法去工作,统一思想和认识很关键,抓住关键事件,和分管领导一块分析关键事件的原因以及产生的重大影响,进而阐述应对的举措,由一个关键事件引导分管领导学会处理一类事件。
当然实施团队管理,学校并不是放任自由,而是通过观察、调研,发现团队问题及时通过专题会议专门解决,确保团队发展不偏离大方向。
其次,实施目标管理,在校内各团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竞争大于合作,通过团队的评价引发良性竞争,为了实现目标,人尽其才,相信人的潜能是无穷的。
再次,讲竞争更要讲合作,团队内部人与人,同事与同事之间应该是一家人的关系,学校也在努力为团队内部建设创设各种活动,如工会的组织的春游和秋游,教师节文艺联欢等,增进老师们相互之间的感情交流、团结协作的关系,正如歌词中唱到的“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的确,我们不能忽视团队团结的强大动力,而且在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它的强大作用。
二、大事件大磨练大提升
本学期我校的一件大事便是迎接国家义务教育监测,抽测的科目是数学和体育,从接到通知到抽测结束历经两个月时间,占据本学期的半壁江山,在这期间,硬件设施的商讨筹备,各种专题会议便不间断地召开,数学和体育教师的思想动员和策略指导,初三级部学生的思想动员和规划、管理的及时跟进,区教师进修学校翟校长和刘芬校长亲临指导,牟局长和省教育厅领导的视察,对我们工作的指导都在某种意义上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重大影响,事后反思感觉收获颇丰,主要归纳以下几点:
1、面对大事件学校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很融洽,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2、学校领导班子献计献策,精益求精做好每项工作,注重每一个细节,保证了国测的顺利推进。
3、数学本来是我校的薄弱学科,经过初三数学组的团结奋战,以抓学生的落实为目的,盯人战术,兵教兵策略都在最关键的时刻发挥了强劲优势,为数学组和其它教研组的攻坚克难提供了范例。只要老师们肯努力,不怕吃苦,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教师用奉献和爱心去对待每一名学生,感化和感染每一名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进取意识,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4、学生的思想发动工作远远大于学习本身,也就是说一个人想学的动力和激情,由此而产生的积极向上强大内驱力是无穷的,教师的教学很重要,但是调动学生的情商更重要,二者只有紧密配合,教育教学工作才会事半功倍。
三、回到教学的原点——以“学”为中心
陈滢竹老师到青岛参加初中语文读写教学暨课堂教学设计策略研讨会,回来后撰写的学习心得中有一个典型案例:三十年前,马骉老师获得全国青年教师一等奖第一名,三十年后,当时获得第二名的老师很不服气,马老师问了他一句话,你备课都求助了哪些人?第二名理直气壮:“我询问了许多大家,省市教研员……”马老师说:“我还求助了学生……”一个眼里有学生的老师,必定不会偏离教学的大路,一节以学生为中心的课,也必定是一节实效的课堂。所以一节有效、高效的课最终的落脚点就是看学生的掌握情况,基于学情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评价这是教师必须明确的工作思路,为此我校在本学期修改了课堂评价标准,围绕学生的“学”,突出学习设计、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三个部分来衡量教师的“教”,与之匹配陪的校本研修活动有教研组的研修课、学校管理层的推门听课、展示课;随着校本研修的推开,围绕课堂,基于教情学情的课程的统整、小课题研究也随之展开,研究—思考—实践,实践—思考—研究,三种工作样态循环往复,教师的专业发展悄然提升。
四、本学期未能善始善终的工作
由于本学期涉及中考,考试特别多,从五月份开始各种考试接踵而来,再加上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监测工作,对于低年级课题的实践工作没有太多精力关注,推进的也不是很理想。下一学期打算以初一作为试点重点推开,需要在假期就列好规划,以免开学后工作被动。此外三个区级集体课题、两个区级个人小课题也是面临此种情况。
总之,一学期工作总是有得有失,得失之间后的思考和改进正是下一步工作的切入点、改进点,期待通过努力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