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1
中图分类号:F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1-0028-05
1.引言
2007年被甘肃省确定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年”。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就甘肃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作了重要批示:“装备制造业是我省有一定潜力的产业,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我省有基础、有优势的制造业壮大起来。”2007年年初,甘肃省政府研究制定的《关于加快振兴甘肃装备制造业的意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发展甘肃省装备制造业与提高该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各省市之间所处的位置并不靠前,技术创新能力还很弱。而且,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省分布极不均衡,区域差异很大。
针对甘肃省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我们对省内具有代表性的装备制造业科技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由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向装备制造业领域的科技人员发调查表,了解相关信息,力求能够反映出一些现实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经济竞争力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尽绵薄之力。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330份,收回有效问卷307份。
2.调查取样的基本情况
2.1 抽样调查人员所在单位分布情况
此次抽样调查的人员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其他行业。
样本分布情况:高等院校人员占全部被调查者的1%,科研院所人员占全部被调查者的17%,企业人员占全部被调查者的80%,其他行业占全部被调查者的2%。人员分布模式属于企业主导型。
依问卷设计,我们大致将被调查的科技人员所属的企业分为国有企业(占59%)、集体企业(占2%)、民营企业(占12%)、三资企业(占1%)、转制院所(占18%)和其他(占8%)6类。
2.2 抽样调查人员的年龄分布情况
参与抽样调查的科技人员的年龄分布情况主要集中在49岁以下。其中29岁及以下占21%,30至39岁的科技人员占总数的45%,40~49岁占26%,50~59岁占7%,60岁以上占1%。
2.3抽样调查人员的学历职称分布情况
参与调查人员的学历与专业职称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学本科的人员是最多的,占了调查总人数的53%;其次是大专的人数,仅次于大本,占总人数的39%;这两类人群占据被调查人群的绝大部分,高达92%。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取得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群统称高学历人群,取得大本和大专学历人群统称中等学历人群,高中及以下学历人群统称一般学历人群。根据以上的分布状态我们可以看出,取得高学历和一般学历的人员比较稀少,分别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和1%。在高学历的10名人员中,分别有博士研究生2人和硕士研究生8人,各占本次调查人数的1%和2%。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10名高学历人员中,仅有的2名博士研究生并没有如我们所想,取得相应较高的的专业技术职称,而是和1名硕士研究生一并列入了“无职称”的行列;占到高学历人群的30%。余下的7人中有1人为正高级职称,6人为副高级职称。
接下来的就是占据绝大部分人员的中等学历人群。其中,大本学历取得正高级职称4人,是高学历取得该职称人数的4倍;大专学历取得正高级职称人数是高学历获该职称人数的2倍。取得副高级职称的大本学历人员24名,是高学历的4倍;大专学历获该职称5人,仅比该职称的硕士学历少1人。其余的中级、初级职称中,大本、大专学历人员是主要组成部分。
2.4总结分析
首先,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在甘肃省,国有企业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拥有科技工作者人数占调查总人数将近60%;在其余的企业中,转制院所和民营企业中科技工作者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比例较之其余企业来讲要大些,以三资企业和集体企业最差。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在甘肃省占主要地位;较之其他类型企业,具有更加稳固的科技创新的人力基础,更有利于科技进步战略的实施。因此,国有企业就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积极鼓励进行科技创新,作为先行者去带领其他基础条件比较薄弱的企业和集体企业,以提高甘肃省企业科技工作者整体的能力,促进科技发展的顺利进行。
其次,从年龄分布上来看,92%的科技人员年龄在49岁以下,其中30~39岁的科技人员占总数的45%。这说明中青年的科技工作者是省内科技工作的中坚力量,同时也说明甘肃省的科技创新存在较大的挖掘空间和潜力。所以在加强科技人员创新能力工作中,尤其要注重中青年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提高。
另外,从学历与职称分布情况不难看出,获得高职称的往往是那些取得了中等学历的人群,高学历在专业技术职称这方面并没有明显的优势,甚至被中等学历的人员远远超越了。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所在:可能是缺少对高学历人才的重视,也可能缺乏任其发挥才能的空间。这种现象势必会导致这部分高学历人员对所处的工作环境的不满,情况进一步恶化就会造成人员的严重流失,这对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没有了这些高学历人才的支持,就是失去了人力资源的基础,科技创新发展就难以实现。
3.科技人员对科技创新的主观意愿及科技创新的环境分析
3.1科技人员对科技创新的主观意愿
从对科技创新的主观意愿上看,我们抽样调查的数据是可喜的。如图2至图5所示:
从上面几幅图可以看出:对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创新是否感兴趣的议题中,非常感兴趣的人数占42%,比较感兴趣的人数占46%;在是否经常有发现并尝试创新的意愿议题中,有42%的人选择经常有,50%的人有时会有;而在是否愿意为科技创新冒险的议题中,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83%;这些数据反映甘肃省装备制造业工作者对科技创新的意愿是好的,并没有因为要冒险而选择放弃这个想法,而是愿意尝试,勇于创新。
3.2科技创新的软、硬环境分析
对于企业科技工作者而言,所处的工作环境对其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次调查中,科技人员对于自己所处工作环境的自我评价如图6-8所示:
据统计结果,约1/3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属单位的软、硬环境比较适于科技创新;还有1/3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属单位的软、硬环境一般。51%的被调查者对工作环境比较满意,34%的人感觉一般,15%的人对自己的工作环境不满意。
3.3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对科技创新的主观意愿上看,我们抽样调查的数据可以说是比较乐观的,既然如此,是什么原因造成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的局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科技工作者自己认为主要、次要的个人影响因素分别是什么。如图9所示:
横坐标的含义:1、缺乏冒险精神,2、不愿意独立思考、过分相信权威,3、缺乏必要的好奇心,4、个人能力不足,5、其他。
1表示把该因素放在第一位的人数,以此类推,2和3分别表示把某个因素放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人数。
由图9可知,5个所列因素中最可能发生的并且是主要的因素是“缺乏冒险精神”和“不愿意独立思考”;而“个人能力不足”这一因素较之次要些,但发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这是科技工作者认为影响其科技创新能力的个人因素,那么具体到科技工作者所在单位,又存在哪些影响因素呢?如图10所示:
横坐标含义:1、领导者创新意识不强,2、组织内部没有创新战略与规划,3、缺乏技术带头人,4、技术创新信息不足,5、缺乏与外界技术合作的渠道,6、没有晋升的空间,7、不能形成大的研发团队,8、组织内部的相关培训不够,9、物质激励跟不上,10、单位内部的创新评价体系不完善,11、其他。
1表示把该因素放在第一位的人数,以此类推,2和3分别表示把某个因素放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人数。
从图10可以看出,科技工作者认为是影响最大也是最主要的因素是“组织内部没有创新战略与规划”,其次“领导者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信息不足”三项也是影响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认为“缺乏与外界技术合作的渠道”是第二大影响因素。另外,单位内部缺少相应的激励措施、培训、相应体系等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除了这两方面以外,文化因素对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如图11所示为影响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文化因素:
1表示把该因素放在第一位的人数,2表示把某个因素放在第二位的人数。
从图14中可以看出,在相当一部分调查者看来,论资排辈的现象对发展创新能力的影响是主要的;其次,官本位思想,枪打出头鸟和过度尊重权威也是大多调查者看来较为明显的因素;而这些因素也是我们在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要去思考和研究的。
3.4科技政策与科研管理体制
科技政策和科研管理体制,直接影响着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激情及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影响着整个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在本次调查中,科技人员对于科技政策与科研管理体制有下述想法,如图12~15所示:
横坐标含义:1、国家对创新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2、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没有很好落实,3、创新成果的评价体系不完善,4、没有形成良好的风险投资机制,5、国家对于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很好落实,6、成果转化的机制不完善,7、创新主体的利益驱动机制不完善,8、国家科技部门间缺乏沟通机制,政策之间缺少协调,9、设备与信息共享的机制很不完善,10、其他。
1表示把该因素放在第一位的人数,以此类推,2、3、4、5分别表示把某个因素放在第二、
三、四、五位的人数。
从图12~15可以看出,现有的科研管理体制和科技评奖制度对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很一般,甚至有负面的影响。而且申请到的科研经费,直接用于项目本身的比例也比较小。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也很一般。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如图16所示:可以看出突出的一个因素是“国家对创新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其次评价体系、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等也是影响科技创新不容忽视的因素。
3.5 总结分析
从上面的情况可以看出,科技工作者创新的主观意愿程度是比较高的,对于工作环境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实际的创新能力并不强,其中的原因有个人的,有单位的,有文化方面的,也有科技政策和体制方面的,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针对个人影响因素,建议通过培训、讲座、继续教育等方法向科技工作者灌输科技创新的思想,培养其敢于创新的精神。针对单位影响因素,建议加强企业领导者的创新意识,做好本单位的科技创新战略与规划,通过选拔技术带头人等来提升整个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
对于科技政策和机制方面的因素,建议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另一方面要完善或改进科技政策和机制中不符合实际的部分,加强科技政策和科研管理体制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为科技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体制平台和环境。
4.结束语
科技创新工作者在该省科技进步战略实施的进程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因此,营造一个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创业环境,对这些具备高创新能力的人才进行合理的规划,建立公平完善的业绩评估体系,让人才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是促进战略实施加速进行的重点要素。
因此,甘肃省应该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在国家加大投入、政策优惠的同时,努力改变全省科技投入过低的局面,能够在每年的拨款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基金用于重点、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为全省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提高全省科技创新能力是个艰苦漫长的过程,同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我们应该抓住国家“发展西部”的契机,不断完善甘肃省科技创新体制,加快经济发展,搭乘着“西部大开发”顺风车在科技进步战略的道路上驰骋。
最后,由于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多方面原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本次调查未必能涵盖问题的方方面面,只能力求反映科技工作者的一些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提高经济竞争力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尽我们最大的努力!
[作者简介]程维勤,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组织人事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韩新民,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组技术分会总干事、研究员;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2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企业管理 机械制造类专业 创新
0 引言
人才是现代企业发展与竞争的关键,而工业机械制造类企业更需要具有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因此,掌握企业管理知识及本专业技术能力是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被社会认可的必要条件。目前,传统的《企业管理》教学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利于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的《企业管理》选修课程改革成为管理教学的研究重点。必须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按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实施课程建设,使高职的教学更加适应企业的需求,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1 企业管理课程整合的创新
课程建设的创新应从培养对象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分析开始。从经验观察和信息反馈资料看,高职高专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趋向是到生产一线做基层管理人员,也有些企业把学生安排到市场第一线做销售员。企业要求高职毕业生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特长基础上,还要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以便迅速适应企业管理环境,在工作中能够正确理解管理意图,有效贯彻实施。因此要以机械制造企业相关职业的岗位能力需要为依据,结合企业管理课程内容进行职业或专业活动分析、学科体系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在课时总量有限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组合,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不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扩大相关管理学科知识,舍弃那些并非职业能力培养必需的内容,让学生能全面了解企业管理的内容和一些简单适用的方法,便于学生就业后,对自己所在的工作岗位和整个企业的管理状况有一个比较和思考。
1.1 简要介绍管理学理论知识。《企业管理》应以管理学原理课程为先导,机械制造类专业不可能专门学习先导课程,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及时将有关管理概念和理论言简意赅地介绍给学生,保证教学过程的逻辑合理性。
1.2 适当增加经济法相关内容。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学生在开设企业管理课程以前大都没有经济法方面的知识。所以,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增加与企业管理相关的法律知识,如:企业法、公司法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企业的设立程序、组织机构的设置等。但由于学时数的限制,这些内容不可能深入地讨论下去。所以,该内容的设置应该系统而浅显,说理简明扼要。
1.3 加大市场营销学的比重。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研究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尤其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要研究如何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组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加大市场营销在机械制造类专业企业管理选修课程中的比重,使学生牢固树立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在此基础上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在实践中有效地运用市场营销理论组织企业的经营活动,使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开发、生产、定价、分销、促销等市场营销活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从而树立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4 引入机械制造企业车间管理的内容。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课程开发应该围绕毕业生的就业来展开,机械制造类专业毕业生去向一般以企业车间为主,需要掌握车间管理相关的综合知识,这就需要按照生产过程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的方式,将有关原理介绍给学生,其中,车间布置、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流水线生产组织、库存管理和设备管理侧重于对物的管理;工作设计侧重于对人的管理;生产和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和控制、企业资源计划(ERP)、生产现场管理、作业排序和质量管理侧重于人和物的结合。通过车间管理的学习,以满足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 企业管理教学模式的创新
《企业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课程,空洞的理论往往显得枯燥而不易让人接受,缺少实践的教学方式往往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很难把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以职业活动和就业岗位要求为导向,采取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1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把课程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教给学生之后,更多地是鼓励学生自学,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管理书籍与管理杂志,收集企业管理案例,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意识。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收集管理故事及管理哲理,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以达到开阔学生眼界的目的。
2.2 课堂播放企业管理录像。在课堂上播放介绍著名机械制造企业运作管理情况的录像,一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二是带给学生“真实感”,让学生了解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懂得所学管理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重要性,由此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2.3 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师选取与课程内容相近的实际企业案例,通过课堂案例分析与讨论,剖析企业的实际做法,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使学生在讨论中灵活应用管理原理和理论,提高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4 去企业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到一些大的机械制造企业去参观访问,通过实地参观,让学生感受到真正要管理好一个企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充分认识企业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尤其是生产车间的参观,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了解自己将来的工作场所。
2.5 请企业人员座谈或讲座。把企业的基层管理人员或企业的部门负责人请到学校里给学生作讲座,介绍企业的实际做法。当然最好是与学生座谈,气氛更融洽。通过座谈或讲座,学生既会理解到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也会觉得企业管理并不那么高不可攀,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中必然要接触到的事物。
2.6 模拟情景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也使学生在就业之前能够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在《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实施模拟训练。模拟训练教学就是结合专业背景与行业特色,按实际的工作内容设计场景,让学生模拟职业岗位角色,根据实际工作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具体做事,使学生在模拟操作过程中领略到管理中各部门职能的内涵,了解、熟悉各职能岗位所需要的各种理论知识,掌握管理技巧,提高管理素质。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适应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应用人才,而企业管理的课程整合与教学模式对于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高职院校的管理教师必须在课程整合与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改革,这将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促进学生就业、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汪彤彤.高职院校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探析[J].社科纵横.2006(12).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3
科技创新,实现质变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制造业的质变,以科技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排放提高效益是另外一条可行之路。从我国和世界经验来看,科技水平是产业转型的关键因素。科技创新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能源使用效率和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排放,从而实现制造业发展目标。而且低碳经济的发展将改变我国未来产业价值链的分布,目前产业价值链的分布一直是向资源型产业倾斜,今后产业价值链将逐渐转向高技术产业,即向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新型绿色产业倾斜。通过科技创新,增加科技含量,传统制造业将自然而然的逐步向“微笑曲线”右端移动,从而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并且可以有效推进产业转移[2~3]。
传统制造业升级效果评价体系
评价目标从内涵上讲,低碳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实现制造业的升级,涵盖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概念。因此,在对升级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时,必须寻求一个综合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概念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反映制造业升级状况,判断和测度升级效果对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的促进效果,为政府、科研人员和公众了解判断制造业升级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提供科学的判断依据。通过连续性的评价结果,还可以分析制造业内部各因素的变化,并采取措施及时扭转不利的变化趋势,使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回归到良性轨道,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评价体系的内容本文构建了低碳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效果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经济发展指标的测度包括产业发展、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三方面;社会贡献指标的测度包括产业升级和社会价值两方面;生态效益指标的测度包括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根据有关评价体系建立的目标和原则的阐述,结合大量的调研和筛选研究工作,最终确定了包括31个指标构成的产业升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在本文构建的低碳科技创新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含有一些模糊指标,这些指标的概念与确定性定量指标不同,它们的指标值不能用单一数值描述,而必须采用模糊集合来表示,并且不同层次和同层次指标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关系,由于ANP方法允许同一层次中的元素是相互依赖和影响,同时下层元素对上层元素存在反馈作用,更切合低碳科技创新效果体系的立体结构,因此本文采用改进的AHP方法——ANP方法建立传统制造业升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4~5]。
传统制造业升级效果评价ANP模型
本文所面对的就是一个既有内部依存,又有循环的ANP网络层次结构。按照ANP方法的步骤,根据所确定的低碳科技创新效果评价指标,构建网络层次评价模型。
研发投入、创新产出和产业升级的关系制造业的科技投入水平,特别是R&D投入和科研人员数量两个指标,对于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影响,R&D投入和科研人员数量指标代表的是制造业利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过程中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是社会财富创造的主要生产要素,会直接影响到制造业的科技创新产出绩效,包括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技术转让收入。而新产品代表了制造业的前沿技术和成果,能够有效促进产业升级指标的提高,新产品的发展和壮大会显著提高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改善资源消耗指数,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够促进该产业的发展,使产业具有超过经济平均增长的速度。
研发投入、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制造业特别是高耗能产业,其研发投入如果关注于降低能耗问题,则会降低产业单位产值的能耗水平,而生产中利用清洁能源替代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消耗,如增加利用太阳能、风能和电能等,减少化石类能源的消耗水平。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如果投入到污染排放的治理方向,那么产业的环境污染指标,如总废气排放量、总废水排放量和总固体废物排放量,将有希望得到显著的改善[6~7]。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4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财政政策;税收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173-02 一、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研发经费补贴不足
2012年黑、吉、辽三省研发经费分别是90.61亿、60.43亿和289.45亿元。虽然中央规定科技三项经费要按法定10%增长,但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很多地方并未实施[1]。从黑龙江省情况看,财政科技补贴上升趋势较为明显,2003年的32.7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46亿元,约上涨4.6倍(见表1)。
从总量上看,研发经费补贴占地方GDP的比重增长较为缓慢,从2003年的0.81上升到2012年的1.07,虽然总量增长了,但强度仍存在不足。从东北三省情况看,黑龙江省研发经费补贴排第二位,略高于吉林省,只是辽宁省的1/4,占全国补贴总数的1%;从结构上看,2013年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比最大的是通用设备制造业,达到43%,其次是专用设备(19%)、交通运输行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7%)、金属制品业(1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仪器仪表制造业占比不到3%,而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更新换代较快,更需要大量的研究开发投入来进行自主创新。可见,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研发支出的结构不尽合理,不利于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
(二)科技成果转化财税激励政策不足
技术创新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研究与开发阶段,中间放大试验阶段、产品化阶段。从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基本情况看,2013年黑龙江省总体从高到低依次是试验发展、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且三者都呈现上升趋势;2009―2013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分别增长119%、45.6%和51.8%。从近几年发展状况看,2012―2013年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增长率较低,有的略有下降,仅试验发展阶段增长较高,可以看出该省对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投入有所不足,激励力度不大(见表2)。
目前,黑龙江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税收激励政策主要集中在研发投入和最终科研产品形成阶段,但对中间产品应用发展阶段很少给予优惠政策,而这不利于我省装备制造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自主创新产品是自主创新的终极目标,是风险收益最终体现的载体,而中间产品的试验发展阶段,企业面临的风险较大。因此,更需在中间试验阶段给予装备制造业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帮助其进行成果转化[2]。
二、促进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研发经费的财税投入力度
在财政方面,应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研发经费投入,提高政府财政科技经费中用于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经费中的比重。同时,为了实现技术设备的优化升级,可实行财政补贴政策,支持装备制造业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于一些重大装备技术工程和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国家应重点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对于一些中小企业难以独立承担的科技研发项目,可通过财政补贴政策鼓励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进行科研活动,实现关键性技术的重大突破。
在税收方面,应继续推广增值税扩围改革,不断扩充“营改增”的行业范围,引导装备制造业企业加快装备更新和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同时,为了避免技术创新带来的风险,可以设立科技创新风险装备基金,允许装备制造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前依据一定比例计提科技创新准备金,对于企业为开发关键技术、产品以及工艺所发生的技术、产品和工艺方面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对于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摊销,以此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热情和研发能力[3]。
(二)支持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和引进的财税政策
在财政方面,应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教育支出占该省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优秀的人才,实现自主创新。同时,应给予财政资金奖励那些对于装备制造业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技术创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通过财政补贴手段吸引国内和国际优秀创新研发人员和经济管理人才。
在税收方面,对各级政府以及国际组织颁发的上述奖励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改革个人所得税,提高工资、薪金所得必要费用扣除标准,如对其他费用如培训费、职工教育经费也可考虑提高费用扣除比例,具体做法可以考虑将职工教育经费提高到工资薪金总额的3%―5%以内允许扣除。同时,在对于高技术人才引进方面,对其支付的工资,在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工资的加计扣除方法,以此来满足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人才的需要。
(三)支持装备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5
开放型区域作为制造业高度发达的重要社会经济承载区域,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世纪60年代后,一些主要发达国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以知识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将“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转移到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地区。
开放型区域面临挑战
资源紧缺,严重受到外部供应限制 开放型区域属于资源输入型地区,资源能源相对匮乏,各区域之间的能源争夺不断加剧;部分地区受干旱趋势和南水北调工程不确定性影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以江苏省为例,2005年江苏人均GDP已达2000美元,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2010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将达到58935亿元,人口控制在7800万以内,区域对自然资源的总体需求进一步增大势在必然。
产品输出受国际市场影响 开放型区域属于外向型经济发展区域,企业运作方式多以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为主,也常被称为“出口加工型经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让东莞的出口制造业,尤其是玩具、纺织服装和制鞋业面临严峻挑战。不容忽视的是外向型中小企业,这类企业大多以初级代工为主,自身抵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在遇到经济环境动荡时容易遭遇危机。
加工治安早本身面临产业竞争、产品升级换代的挑战 产品绿色化发展趋势明显,国际市场绿色贸易壁垒越来越强,要求进一步强化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类企业的环保责任,对开放型区域相关产业提出升级发展的新要求。我国东部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产业大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研发、设计和营销、品牌等环节较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废弃物综合利用能力低,节能藏排任务面临严峻挑战 开放型区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区域污染防护的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导致加工制造产生的大量废弃物滞留本地。造成了对当地环境及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面临着由“世界工厂”变为“垃圾场”的严峻挑战。
土地激情虐严重束缚区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开放型区域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的束缚,存量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例如,珠三角大部分市已显现有建设项目无地可用的窘境。如东莞目前可供利用的土地不足40万亩,按照每年消耗3万亩的速度,十几年内就将耗尽,土地资源紧张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技术、资本等软要素的整合能力低 开放型区域缺乏先进的核心技术,生产率低下,很多企业没有技术来源,一半以上大型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大多数企业选择从国外买技术的方式进行生产,只能进行低级加工制造,产生较低的附加值。另外,对外资的依赖性强,如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大量外资企业纷纷撤离东莞,将资金和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内地及印尼、缅甸、越南等地,造成东莞当地大量的外向型资金密集型企业纷纷倒闭。
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开放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应主动应对全球产业格局变革、区域竞争加剧和资源环境约束挑战,重点强调功能空间布局的集约共生、产业自身的生态高端、输出产品的绿色健康,强调政府、企业和个人消费的绿色化。
大力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的设施体系建设 开放型区域应积极坚持开源节流并重的原则,通过调整资源结构、应用先进技术、加强行为管理等措施,增强前端环节资源能源供给能力,推进中端环节的资源集约化利用,推动末端环节的废物循环化处置,构建有利于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生产、输送设施体系和集约运营管理体系。如积极引入绿色能源,构建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完善非常规水源利用的设施体系;完善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动末端环节的废物循环化处置。
依靠内需拉动向内向型经济转化 开放型区域需要适当转变发展模式,由绝对优势的外向型经济向一定程度的内向型经济配合相对优势的外向型经济方向转化,从而充分拉动内需,提高可持续经济发展水平。如多渠道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鼓励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收入。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适度增加货币供给量,满足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
内生发展,提升科技创新等软要素支撑能力 借鉴先进国家制造业获得全球强大竞争优势的经验,大进大出型加工制造业区域应该重点提升科技创新等软要素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快产业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首先,要建立技术层面的保障体系,在该类区域经济社会系统中,引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点加强生产工艺技术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对清洁生产及资源回收处理的支撑力度。加快产品创新,开发各种节能环保类的产品,在当前国际竞争中争取领先地位。关注意识创新,培养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等社会观念。其次,建立创新环境的支撑体系,营造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的教育体制、吸引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环境和留住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对于企业来说,要充分把握对科技创新可持续化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使企业的发展目标、科技力量、管理方式、组织机构等都向可持续化转向。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6
辽宁特别是沈有雄厚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基础和优势,是中国现代工业发源地之一。辽宁的装备制造业一半在沈阳,而沈阳的一半在铁西。作为有着近一个世纪工业文明史的铁西工业区,在“一五”“二五”时期就已成为国家重点重化工业基地,不仅创造出中国工业史上500多项第一,更有“共和国装备部”和“装备制造业之都”的美誉。目前铁西区内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共有90大类,1000余个系列,近万个品种,装备制造业产值已占全省的22%以上。可以说,铁西代表着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是辽宁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核心区域。同时,经过近几年的超常规发展,铁西初步走出了一条改造振兴的新路,成为老工业区成功改造的典范。现在,区内装备制造企业大量聚集,拥有沈阳机床集团、沈鼓集团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内“排头兵”企业,吸引了美国GE、日本三菱等3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投资建厂。而且,国家高度重视以铁西为发展龙头的沈西工业走廊建设,其重大战略意义和极强发展后劲对于形成符合国家新型产业基地要求的区域发展格局,迅速提升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集中辐射和引领带动作用。因此,找准相应的对策措施,加速推进以沈阳铁西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在“十一五”时期,将铁西打造成具有较大规模体量、产业结构合理、自主研发能力较强、具有世界影响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是辽宁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最佳依托。
积极推动综合配套改革和制度创新,为装备制造业聚集提供更加良好发展环境。要推进装备制造业这一关系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产业的聚集,首要任务就是要形成具有布局相对集中、企业关联度较大的产业聚集地带,在具备聚集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创新、配套协作等其他效应的显现。积聚并释放这些产业聚集优势,需要国家、省市政策的大力扶持,为装备制造业聚集提供最根本保证。国家制定的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以及沈阳市将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的战略举措,为铁西老工业区的再次腾飞、装备制造业的高度聚集创造了基础条件。近几年,国家又给予了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很大的政策支持,豁免了企业历史欠税、帮助重点企业股权、债权进行“缩水回购”,并且拟命名沈阳市铁西区为“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示范区和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这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优化了企业资产,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注入了强劲动力。为进一步加速装备制造业发展,建议把以铁西为发展龙头的沈西工业走廊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并将规划建设面积达850平方公里的沈西工业走廊与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一样,确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铁西可利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条件,在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企业产权制度、金融制度、用地制度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为促进装备制造业的聚集和加速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此外,还应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政府投入、商业化运作等多种形式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在交通、运输、能源等各方面为装备制造业聚集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满足招商引资与入区企业建设、生产的基础需求。
全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继续吸引装备制造产业加速向铁西聚集。国内外许多地区的成功发展经验表明,通过全面开放把特定类型产业在区域内聚集起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是发展区域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日本东京的装备制造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我国珠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都是通过全面开放促进产业聚集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铁西几年来的大发展、快发展也是得益于始终坚持全面开放。铁西把区内企业整体搬迁改造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产业空间布局与产业链条优化重组结合起来,并利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和资本入驻铁西,初步形成了聚集规模优势。下一步全面开放战略的实施应针对薄弱环节及发展的关键部位展开。铁西应加快吸引更多世界500强企业及跨国公司总部向铁西聚集,进一步提高整体实力,解决虽聚集了以沈阳机床、沈鼓集团为代表的众多装备制造企业,但缺乏具有极强影响性和带动力的世界级企业和行业牵动大项目的问题;应千方百计使国内外装备制造产业的先进技术、装备、人才和资本向铁西聚集,解决装备制造业尽管已形成了重装、汽车及零部件、火电、化工、交通等众多产业、门类较齐全,但普遍存在着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核心技术不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应加快基础配套园区和专业产业集群向铁西聚集,解决尽管专业园区和仪器仪表、模具、铸锻等十大产业集群虽已初具规模,但尚未构建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有效协作配套体系的问题;应加速以交通、物流、金融、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生产要素向铁西聚集,解决铁西目前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远远不能满足企业不断增多和对物流、交通运输需求增加的问题。这些薄弱环节的有效解决将促进区域内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最终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聚集的核心竞争力。要打造世界先进装备制造聚集区,仅靠简单的聚拢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产业聚集的实质就是生产要素不断聚集与创新的过程。铁西近几年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高,目前拥有一批国际知名产品,数控机床、盾构机已经具备了与国外企业竞争的实力,高压开关产品的制造技术已经跻身国际先进水平,100万伏特高电压开关设备技术填补了国际上在电网工程应用中的空白,实现了国家电网建设的历史性突破。并且有沈阳机床、沈鼓等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数控机床、鼓风机等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近20万平方米。但整体来看,仍然是核心技术引进的多,关键部件依赖进口产品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装备少,企业的科技投入不足,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不够。要解决这些问题,全面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应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等组织构成,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组成战略联盟或各种合作,形成具有聚集经济效应和大量知识溢出的经济网络,使参与者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长期可持续,能够产生巨大的创新集合效应。装备制造业是事关国家战略的基础性产业,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应给予有效的、长远的、具有牵动性的激励政策,为基础科学发展与前沿技术和创新经济研发提供支持保障。在铁西可考虑设立装备制造业发展基金,包括装备制造业振兴基金和重大装备研发风险基金,主要用于扶持国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提高国产成套装备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