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会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就业会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就业会议

大学生就业会议范文1

这一模式在以往应用较多的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女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及残疾大学生四类特殊毕业生群体进行重点一对一帮扶的基础上,开拓思路、扩充内涵,将一对一帮扶理念扩展延伸,构建社会化、全程化、系统化、个性化的一对一就业指导新模式,主要实现以下转变:第一,将指导工作时限从单纯的毕业阶段扩展为从学生入学开始直至就业岗位落实以后;第二,将指导工作面向的群体从就业困难群体扩展至全体在校大学生;第三,将指导工作项目从单纯的就业指导扩展为升学、就业、创业等学涯及生涯规划多领域、全方位指导;第四,将指导工作者从班主任、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扩展为涵盖专业课教师、优秀校友和优秀毕业生、用人单位招聘代表等不同群体;第五,将指导工作从单纯的就业推荐指导扩展为指导、咨询、推荐、跟踪为一体的新模式。

二基于社会化全程式一对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师资队伍建设及实施要点

为了真正达到指导效果与目的,该模式倡导以专业或学科为基础构建以班主任为主体,充分整合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专业教师、优秀校友、优秀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招聘代表等相关力量,形成专项指导导师及“一对一”指导导师两支队伍,实施具体帮扶工作,具体实施要点如下:第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将领导负责制与班主任联系制、专项导师制与“一对一”导师制有机结合,统筹安排并分专业制定所有在校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第二,各专业要制定专人负责“一对一”指导方案的制定、实施、协调及完善工作,如提交队伍建设建议、工作实施方案,具体负责帮扶人员的聘请、选拔及使用等具体问题,接受学生的学业、就业、创业及职业发展等相关问题的咨询指导,为学生配备“一对一”指导导师,安排相应的活动、约谈等,并建立、配发、回收帮扶台账,整理留存学生的成长发展情况,为对其进一步的咨询指导提供依据。第三,为各专业配备专业素质强及工作热情高的优秀专业导师、校友导师各一名,负责通过邮件、讲座、座谈、约谈等方式解答学生相关困惑。在每届毕业生中选拔优秀就业、升学或创业毕业生作为朋辈教育导师,向低年级学生提供成功求职、升学或创业经验,分享最新的成功资讯。同时,联系在该专业就业过程中发展方向对口且广受学生欢迎的用人单位招聘代表作为社会导师为学生提供企业招聘要求、发展需要、入职条件、职业适应及发展等相关问题的讲座及指导。综合构建专业导师、优秀校友导师、朋辈教育导师及社会导师的专项、多维指导模式,积极鼓励家长参与帮扶教育工作,综合使用讲座、咨询及一对一指导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关注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第四,构建阶段化、个性化、渐进式的帮扶模式,结合专业及不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业、就业、创业等成长需要,分阶段设立有针对性的、渐进式的帮扶目标并完善实施。

三基于社会化的全程式一对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阶段划分及实施要求

基于社会化的全程式一对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以综合性的师资、全程化的系统指导见长,充分整合多方力量,以各专业、各年级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需要为着眼点,具体指导方式以“一对一”约谈为主线,辅以专项讲座、座谈、分享等形式,通过“了解、引导、解答、帮助、跟踪”,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的同时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良性发展与循环。该模式具体指导工作的阶段划分及实施要求如下:

1大一年级(了解及信任建立期)

建立“一对一”指导档案,为每专业学生配备专业导师、校友导师、朋辈教育导师及社会导师,以班主任为主,其他领域导师力量为辅,全面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生活、学习等各方面情况,接受并解答学生以大学生活适应问题为主的各种咨询,整理专项导师情况简表及学生“一对一”指导扶导师情况表,制作指导台账。2大二年级(引导及方向明确期)在此阶段,结合学生专业及个性发展需要,引导其明确方向,积极完善自身素质,充分认识专业特征及社会发展需要,从而科学规划人生,更好地利用时间、分配精力,努力成长。组织“一对一”指导导师分阶段进行专业认识问题、学业规划问题及素质养成问题的专项约谈,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专业、进行学业规划、完善自身素质。同时组织专业导师进行专业介绍讲座、校友导师进行素质养成讲座、朋辈教育导师进行专业学习讲座、社会导师进行专业前沿发展讲座等活动。

3大三年级(解答及整合准备期)

既要整合学生的共性特征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积极解答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惑,帮助学生积极探索社会,明确专业与社会需要的对接重点,锤炼情商、逆商,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并指导其积极进行准备。组织“一对一”指导导师就实习实践、毕业准备等问题进行约谈,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帮助引导其制定自主实习实践方案,帮助学生探索毕业去向并进行准备。组织专业导师讲解专业与社会需要的对接重点、校友导师讲解社会相关要求及情商逆商锤炼、朋辈教育导师结合自身及相关同学的经历帮助学生探索毕业去向及准备条件、社会导师活动讲解相关专业招聘要求及就业准备要求。

4大四年级(帮助、解决就业期)

将共性指导与个性指导有机结合,充分关注毕业生的各种发展需要,对毕业去向受阻毕业生予以重点帮助,为实现其梦想助航。一方面积极促进毕业生高质量、高满意度地落实毕业去向,一方面积极联系就业、升学及创业领域的优秀毕业生,发展朋辈导师,积极贮备力量。同时对毕业期间没有就业的学生进行重点指导,帮助其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为离校后继续帮扶做好准备。组织“一对一”指导导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毕业选择进行简历设计、升学准备或创业准备的专项约谈,及时针对准备就业的同学进行心理调适、毕业准备及离校入职问题的约谈,帮助同学们设计简历基础模板、确定升学方向并进行准备、评估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及风险,引导学生适时进行心理调适、明确毕业准备及相关政策和流程、帮助学生做好离校准备。同时,组织优秀校友导师及社会导师从社会化的角度进行就业准备及职业发展准备相关问题的讲解,并进行职业角色转换等相关问题的咨询答疑。

5毕业离校后(跟踪及校友关系储备期)

大学生就业会议范文2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难 社会性别观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除了就业形势严峻、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等客观原因之外,女大学生本身对自我性别角色的看法、对自身发展目标的定位等有关社会性别的观念,也严重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选择。

社会性别观念是当代主要观念之一,个体的性别观念是在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是心理和社会的产物。女大学生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不一定意味着具有科学的社会性别观念,也不一定意味着女性自尊自强意识的同步增强。

一、社会性别的概念

性别是被用来表达男女之间由于其解剖及荷尔蒙分泌不同而造成的生理上的差异的生理概念[1]。社会性别指人在特定文化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与其生理的性别身份相符合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即以社会性的方式建构出来的社会身份和期待,是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望、要求和评价以及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2]。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并不一致,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被建构出来的,正如西蒙娜・波伏娃所说的:“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3]

二、当代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观

社会性别观念包括对性别的认同度,对性别角色的看法,以及女性的主体意识,等等。研究发现,当代女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性别认同度低。

在校女大学生中,有64%悦纳自己的性别,而有86%的男大学生悦纳自己的性别[4]。但是对自我性别持肯定态度的大多数女大学生认为:女性的压力比男性小,事业是否有成没有关系,情感上也不必压抑自己。只有17%的女大学生充分肯定了女性的特质,认为女性绝不比男性差,同样可以做出不凡的业绩。即在对自我性别持肯定态度的绝大部分女生并不是对自己的女性特质的肯定,而仅仅是因为社会对女性的期望较低、事业压力小等这些事实上不平等的性别观念所带来的所谓的“好处”。

(二)对传统性别角色普遍认同,自我发展目标定位不高。

性别角色指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及其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5]。传统的性别角色认为“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当代女大学生对这些限制女性发展的传统性别观念却普遍认同。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持非常赞同与比较赞同观点的占74.8%,持非常不赞同与比较不赞同观点的占25.2%,说明大多数大学生认为两性成功的标准是不同的,对男性来说,人生最大的失败是事业无成;对女性而言,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有个好丈夫,婚姻生活好,而事业并不是最重要的[6]。

三、影响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观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

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影响儿童早期性别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家长依据固有的“男女有别”的性别观念来对待不同性别的儿童,影响了他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对于男孩,父母更多地会鼓励他们进行冒险性的挑战性的活动,玩具也多是汽车、武器等,参与的游戏也以竞争为主。而对于女孩,玩具多是洋娃娃、毛绒玩具,更多地参与需要合作的游戏,如过家家,父母也鼓励女孩安静。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儿童逐渐完成了早期的性别社会化,也形成了父母希望中的性格和兴趣。这也使得女性在职业选择中更喜欢选择稳定的缺少竞争的职业,不愿也不敢去尝试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工作中也善于作为服从者和合作者,较少担任指导者和领导者的角色。

(二)学校教育。

作为对学生直接“言传身教”的教师的性别观念对学生影响最大。高校教师也深受社会上性别观念的影响,而这些观念也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他们对学生的态度。大部分教师认为女生是被动的学习者,适于学习需要记忆的“文科”的科目,而男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动手能力强,适于“理科”的科目。对于男生的成绩不好,常归因于“贪玩、不喜欢死记硬背”,而对于女生的成绩优秀,常认为是机械记忆的结果。教师对男女学生的不同态度和期望值影响着男女生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也影响了男女生对专业和职业的选择,使得女性多数选择文科类、教育类的专业和职业,而男性倾向于选择理工科类的专业。

(三)大众传媒的误导。

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对广大民众的价值取向、审美趣味和性别角色定位等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也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其一,强化传统的性别角色。女性常常在服装美容类、家庭用品类、食品饮料类的广告中作为代言人,而男性更多地出现在机械类、电子科技类等的广告中。女性出现的空间也多是厨房、家庭中,多以家庭主妇、服务者、被领导者的角色出现,而男性多是在工作场所,在打拼事业,多以开拓者、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形象出现。两性角色定型非常明显。传媒过分渲染女性作为母亲和妻子的家庭责任,忽视其作为独立个体的自我的发展,而对男性的描述多侧重于事业成就。实际是说,男性没有家庭的责任,只在事业上成功就行了,而女性不仅仅要成就事业,还要管理好家务,仿佛只有两方面都为人所认可了,女性才算真的成功了。

其二,过于夸大女性外表的价值,误导女性美和女性价值。大众传媒忽视女性美的精神内涵,过于强调女性美貌、美体和年轻等外在形象的价值。从满足男性的感官需要出发来界定女性美,夸大女性外貌身材的价值,把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物,甚至把能否吸引男性能否符合男性标准作为女性成功与否的标准,而忽视了女性的内在价值,以及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主体意识。

四、建议

(一)高校方面。

高校教师要注意反省自身是否有意无意地在用“性别不平等”的观念影响着学生,能够在教学中渗透平等的性别观念。高校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对大学生平等的性别观念的培养,可以采用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举办讲座、论坛,邀请在各行各业中自强奋斗的女性演讲等形式,传播科学的性别观念,使女大学生能以性别平等的态度来面对目前的社会现实,具有正确的社会性别观念。同时高校应该承认、重视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别,并根据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女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结合社会现实对女大学生普遍感觉到的职业角色和性别角色的困惑进行专门的就业教育,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帮助女大学生摆脱困境,为她们的成长提供帮助和引导[2]。

(二)女大学生方面。

女大学生自身对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要有自己的鉴别力,更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克服自卑依赖心理,努力摒弃那些只看到眼前利益、讲实惠、图安逸的功利化的择业价值趋向,正确认识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并能够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自信、自强、自立,勇于展现自己的才能。在工作上,敢于迎接挑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现代观念来削弱性别不平等的传统观念,促进社会与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红主编.多重视角下的社会性别观[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2]李敏智.以社会性别理论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2):118-120.

[3]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4]钱焕琦.从女大学生不乐意做女性谈社会性别差异的形成及其矫正[J].妇女研究论丛,2000,(4):10-13.

大学生就业会议范文3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就业指导;换位思考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顺畅就业渠道以及深化就业政策的重要途径。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应该大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证就业指导工作顺利进行,当然辅导员还应该学会换位思考。

一、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1.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具有较强的沟通性

辅导员经常和学生沟通,并深入学生活动,这样,避免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间存在的一些隔膜,使师生间的距离拉近,确保辅导员受到学生的信任。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以及求职择业的时候,可能出现心理障碍或者情绪波动,辅导员极易依靠角色优越性,帮助学生实施客观分析,迈出误区,解决困难。

2.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具有较强的实效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就是就业工作。辅导员进行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能把就业指导工作归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内,将学生的成长成才视做工作落脚点,不仅可以牢抓学生的兴奋点,还能保证就业指导实效性的强化。

3.辅导员的工作手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立足于学生管理工作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线,掌握学生的基础状况。基于各个学生特点及个性,进行具有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自己具有的劣势及优点,合理制订科学化的职业规划。改变就业理念,学会择业求职的一些技巧,确保能够顺利就业。

二、辅导员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

如何做到换位思考呢?辅导员应该针对社会需求者以及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1.与社会需求者的换位思考

以往的大学教育往往注重对课本知识的记忆性学习,多以应试教育来考核学生,这样的后果是造成很多学生高分低能,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毕业的时候,出现就业难,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首先必须对现在的高等教育体系进行改革,重视对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的培训,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能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那么要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即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成为辅导员的重要职责,大学辅导员要帮助学生了解企业需求,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这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率至关重要。首先,辅导员可以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手段了解现代企业的经营特点和需求;其次,辅导员可以积极促进企业和学生的直接对话,比如,组织企业进校园开宣讲会,介绍企业思想和文化;请上届优秀就业学生回母校为师弟师妹们讲解自身的就业经历和工作心得等。通过这些类似的方法可以将最直接、最真实的社会企业展现给学生,有效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换位思考,掌握未来的就业趋势,有目的地学习锻炼,这样,在毕业的时候,就业便水到渠成。最后辅导员作为学生在大学校园生活中的引导者,要确实行使其职权,身体力行地了解现代企业需求,并及时反馈信息给学生,帮助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知己知彼,提高学生的总体就业率。

2.应做到对学生的换位思考

辅导员是距离学生最近的管理人员,在大学四年中可以说和学生朝夕相处。不仅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同时对学生也有了很深厚的私人情感。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辅导员一方面要把几年来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发挥出来,另一方面,要有真心爱护,切实关怀的情怀。

首先,辅导员要将学生的需求、渴望具体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从学生的个性、性格、成绩等多个角度入手,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其次,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方案,从大局上帮助学生排解心中困惑,让学生了解到社会的要求是什么。让学生在择业、就业及具体面试中明白,从理论到理论的循环还没有脱离书本知识,而社会的需求是能够做具体事务的人。一方面不能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目空一切,另一方面让学生充满信心,不可妄自菲薄。最后要培养学生的择业就业技巧。这需要辅导员日积月累,整理相关的笔试、面试题目。从基本知识到能力应用,从语言组织到谈话技巧,从接人待物到处事方式,辅导员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思想上、行为上帮助学生理解就业观。

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不是去被动地就业,而是具有开拓性的自主创业。所以,辅导员不能急于否定,而应该多加引导,毕竟创业的艰辛和经验的欠缺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

大学生就业会议范文4

Abstrac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work, and is related to students' healthy growth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teachers is fully combined with college students' occupation planning, creating "practice community" system, which can help students answer questions, improve moral quality, and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employment. Combining the students' life goals with the practice of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let them realize their life values.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就业指导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guidance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0-0258-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显而易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把培育和践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高校就业指导的全过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转变就业观念,积极进行科学的就业指导规划,实现高质量的大学生就业显得比较迫切。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和高校就业辅导教师应对问题有一种清醒的认识,应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机制。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必要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准则之一,有利于全面把握、科学分析和正确指导就业工作,进一步实现“人职匹配”、“人岗匹配”,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职业潜能,提高就业质量,达到毕业生和谐就业。②也是丰富和完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迫切需要。

1.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体现

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阵地,作为高素质群体的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在高等学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就业指导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及时调整高校大学生的“思维习惯、认知结构和价值机制,解决他们在思想观念、心理意识、情感意识、精神觉悟及行为实践等多方面存在的疑惑和问题”③,当前国家正在实施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经济转型等关键时期,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就业指导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政治思想觉悟,克服大学生出现利己主义的思想和狭隘的就业观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个人理想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过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就业指导工作是大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引导大学生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技能,并用生动活泼和通俗易懂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扎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为他们顺利进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打下良好的基础。马克思说人是社会的产物,又需要不断的社会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才能让学生走的更远更强。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机制路径

2.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专业教师队伍

①着力设置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打造精品师资力量。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设置专门的就业专职教师队伍,统领全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此基础上,每个二级学院应设置1-2名政治素质高、懂政策、业务钻、能力强的专职就业思政教师,负责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开展思政教育、心理辅导、就业分析等相关工作帮助学生走出就业误区,顺利实现就业。

②注重理论科学研究,用前沿理论知识促就业。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光有热情还不够,应注重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进一步分析当前社会就业舆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难点作为就业指导的课题进行相关方面的理论科研研究,不断丰富和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就业指导之间的理论成果。

③建立长效培训体系机制,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学习。省级就业部门应设置2-3个就业培训基地,每学期定期选拔一批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素质能力强的教师纳入到培训提升计划,对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岗前、岗中、岗后系列培训,做到时时有培训,事事能培训,培训人员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需求。要做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贯穿至整个培训体系过程中去。

2.2 用核心价值观指引构建高校就业指导环境

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就业指导全过程。学校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贯穿学校全部学生的就业指导全程化教育,加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工作,邀请地方就创业名人名家进校园、进课堂,外请就业名师开展学生第二课堂;充分发挥校友资源,邀请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工作的校友到课堂开展面对面交流,与毕业生一同分享职业人生体验和感悟。在课余时间系统学习的原著,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崇高理想,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指导毕业生到西部区、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军入伍,为祖国建功立业。

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载体,O2O助推就业生涯指导。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不断呈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互联网作为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俨然成为助推高校学生职业生涯的“加速器”。积极创建校园就业网络平台,利用慕课、微信、微博和就业APP软件等现代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就业空间和传播的网络空间途径。比如在高校微信公众号开辟就业APP专栏,适时提供就业咨询,就业服务等栏目,通过就业指导中心官方网站开通就业APP专用账号,学生只要下载安装,通过互动可以实现双向选择完成就业,学校不仅推送就业岗位与职位,还将国家就业政策与就业指导小常识一起推送给毕业生,全方位助推学生顺利就业。

③积极搭建实习实践平台,形成“实践育人共同体”。高校应建立健全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就业服务体系,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宏远的就业目标,引导学生成人成才。高校要实现校―政―企合作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业指导基地等等,鼓励、引导在校大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深入基层,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在实践中思考问题,在实践中吸收和消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责任意思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同时加强各行业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不断拓展专业、就业相关的信息交流,结合自己的正确认知助推实现就业的精准化,提升高校就业率。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大学生就业会议范文5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预测,201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610万,加上往年未就业者,将有超过700万毕业生就业;而今年需安排就业的总人数达2400万人;如果GDP实现增长8%的目标,只能解决900万人就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在这个背景下,国务院日前召开的常务会议,明确提出把大学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并有针对性出台七个方面的政策举措。国务院专题部署大学生就业问题,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的肩头传递着民族的希望,承载着上千万家庭的重托。让大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自食其力,不仅关乎这些大学生的生存发展,更关乎社会稳定。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众多,既有“结构性困难”——比如,到基层的少,也有一些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不“适销对路”;还有当下国际金融危机蔓延,造成岗位需求减少等。

先说“结构性困难”。一方面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很多地区(主要是偏远地区)没有大学生去工作。以辽宁为例,2014年,全省到县以下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只占毕业生总数的4.4%;全省44个县法院多年来没有新进一名法学类本科毕业生;全省2/3的大学生挤在沈阳、大连,成为“都市漂族”。

再说高校培养和专业设置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有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方面的因素,但与此同时,高校培养方式不合理、专业设置不科学也难辞其咎。重知识教育,轻能力培养,是目前高等教育的通病。不少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没充分考虑到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而是盲目追求大而全、综合学科设置。

眼下,当务之急,各级政府要把大学生就业重视起来,要把大学生就业纳入到其工作考核体系中去,这样才能真正把大学生放在就业工作的第一位。此次国务院出台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国七条”,含金量甚高。这些措施的落实,无一不依赖各级政府出台详细的细则和配套措施。

大学生就业会议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预就业;见习制度;就业保障

[中图分类号]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8 — 0123 — 03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进入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问题与国际经济形势近年来连遭经济危机的打击有关,也与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化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国家整合现有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制度,出台以“预就业”为核心的就业体制。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亦忧亦喜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每年国务院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专门文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从就业领域、就业形式、就业服务和指导给予规范,对未就业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地方政府和高校积极提早行动,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周密安排,为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良好开局打下了基础。

国家就业政策进一步拓宽渠道,大力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要实施好“特岗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进一步拓宽基层就业渠道,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工作、到文化产业领域就业创业,重点做好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

地方就业部门和高校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大力开展优质的就业信息服务,强化就业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

2008年起,国家启动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工程。部分省(市、区)在本省范围内开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等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安置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如黑龙江省2009年起启动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彩虹工程,决定每年至少开发2000个左右援助岗位,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职业培训,或提供救助岗位。辽宁省2007年启动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资金3000万元,专项用于零就业家庭、城镇低保家庭、农村贫困户和残疾人家庭等贫困生提供求职补贴,为未就业提供见习补贴以及购买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等。

当前,我国大学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还直接体现在每年度的大学生就业人数和未就业人数上。据统计,2007年高校毕业生495万,未就业人数100万;2008年毕业生560万,有150万没有就业;2009年有 610万毕业生,196万未就业;2010年631万,85万未就业;2011年毕业生达660余万人,2012年有680万毕业生,2013年将达699万毕业生。数量巨大的就业人数,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仍处于十分严峻的状态,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究其原因,可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方面理解。

客观上看,由于经济形势、大学毕业生人数等原因,大学生就业确实很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受经济危机影响,大量中小企业在资金链断裂、用工荒等影响下无法继续经营,出现了半停工、停工现象。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也出现减少用工和裁员情况,导致就业岗位锐减。在就业岗位减少的同时,巨大的失业人口和大学毕业生就业浪潮阵阵袭来,2010年3月,总理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的外方主要代表时说中国失业人口达2亿,这可能包括农村和城镇居民在内的全口径统计。2011年教育部长在全国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会议上谈到,加上往年未就业毕业生,2011年应就业大学毕业生达700万之多。一方是就业岗位锐减,一方是应就业人数剧增,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二、社会上就业难局面的原因

随着全国经济形势的逐渐恢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相对小了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可能并非直接由就业岗位数量与大学毕业生人数之间的矛盾造成,而是大学生过于挑剔的择业观,企业过于短视的择人观,社会过于片面的就业观,造成了一种“就业难”的假象。

在对黑龙江省个别大型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发现,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基本可以满足就业。如2011年12月3日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举办的2011年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了解到,参会大学毕业生达5000余人,参展招聘单位达350余个,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其中农、工、商、服等各行各业岗位应有尽有,从数量上看,基本满足参展求职毕业生的需求。2011年4月,我们对大庆市重点企业大学生专场招聘会进行调查得知,65.9%的用人单位完成了前一年的招聘计划,25%的用人单位没有完成前一年的招聘任务,且缺口很大,说明大学生就业不是无岗可就,而是有岗无人就。社会公众对大学毕业就业状况仍然存有恐慌心理,可能与以下几个主观因素有关。

一是由于各种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新闻报道造成恐慌的局面。每年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闻报道中,铺天盖地的信息是人头攒动人满为患的招聘市场、各种令人恐怖的统计数字、各种失业大军的数量、未满足自身就业愿望的大学生的埋怨之词,如此性质的大量信息,使社会公众尤其是应届毕业生难以正确处理信息,并形成遵从压力,从而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二是社会新闻过度在表面层次上关注大学就业率。大学就业率从2007年的70%,到2010年的89.6%,就业率不断上涨。但由于庞大的毕业生基数(2013年699万毕业生,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全口径统计应就业毕业生人数仍可能达800万人。其实,未就业毕业生应包括无就业意愿、出国留学、考研及一些无法统计是否就业的毕业生。由于就业意愿、个人能力、技术技能等原因,存在一定比例未就业毕业生是合理的。国家和社会公众应将注意力从就业率转向如何对待未就业毕业生上来。如提供见习岗位和培训机会、加强就业信息和服务、提供援助岗位和补助资金。据2001年统计,美国大学当年就业率为86%,一定比例的未就业毕业生是人力资本的暂时储存,应该被社会认可。

三是大学毕业生择业观不理智。大学生经过高等教育,学得一技之长,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理所应当。但由于过于自信和贪图享乐,在择业过程中,过于追求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高薪岗位、国企及政府机构,形成自我评价过高、对现实的要求过度、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奉献精神和创业精神等不理智的择业观。2009年统计,毕业生在泛渤海湾区域经济区和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就业达59.1%,而在西部生态经济区就业仅0.2%。不理智的就业观也使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2011年我们对用人单位进行的调查中(见图1),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首要原因是和“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不愿从基层做起”,第二个原因是缺乏实践经验,说明大学生的择业心理不成熟、不够理智,实践经验不足,这也反映了大学生就业观的缺失。

四是用人单位过度挑剔,盲目追求高学历、高技能。用人单位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愿意进行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源培训,没有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在招聘择人工作中,缺乏培养意识,简单地以高学历、富有经验、背景可靠等作为“潜标准”,有高学历不聘用低学历、有经验丰富的不用无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条件中设置“一年以上实践经验”、“有某某技能”等等,甚至打字员也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我们在对用人单位招聘条件进行的调查中发现(见图2),用人单位对社会实践和工作经验的要求位居第二位,个别单位还附加一些苛刻条件,甚至一律拒绝没有实践经验的应届大学毕业生。

从以上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生就业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其实大学生就业难,归根到底是就业的满意度低,大学毕业生认为企业给予的发展平台、薪资标准和就业环境没有符合他们的期望,企业认为大学生未能满足企业急需的人才条件,公众媒体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进行渲染可以吸引眼球。这样就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公众印象,其实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是存在的,但这种就业难的局面更多是主观感受。

三、化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政策建议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要由政府、社会、大学毕业生个人、家庭共同建构科学的“预就业”体系,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个人和家庭更新就业观念起内在作用,由社会整合建构形成科学的制度体系。

1.尽早出台《就业保障法》,将大学毕业生就业纳入法制,规范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制定灵活就业模式、制定实习(见习)制度、改革高校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专业技能培训与学科建设的关系,给新就业大学毕业生一定的生活补贴,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2.中央加大对各大产业投入、扶持,尤其加强关联带动性强的中小企业投入和扶持,增强他们的经营生产活力,提高就业容纳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3.深度改革大学生培养模式,注重实践、灵活学制、灵活学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学生,实行“3+1”培养模式,或“3+1”、“3.5+0.5”见习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校也可尝试“订单式培养”,实行校企合作定向招生、联合培养。如山东杏林科技职业学院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他们与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等企业展开合作,陆续开办了“海信班”、“钱江班”等46个“订单班”,三年来先后为企业“订单培养”近万名专业人才。这种模式高校培养目标性强,学生就业目的明确,企业用人用得上,使得高校、企业和毕业生从中获益。

4.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就业观是人们对于某一职业的一种观念、态度、认知及心态,是个人对就业的一种反应性倾向,不理智的就业观可能导致大学毕业生对父母和政府的依赖、对未来迷茫、盲目追求高薪和发达大城市等等。转变观念要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着手,高校建立完善的就业教育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从正面引导大学生正视现实、调整心态、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甘于奉献、勇于创新,正确处理择业与就业的关系。

四、制定完善的大学生“预就业”制度

英国政府为应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推出“全国实习计划”,大学生减薪实习,既化解了求职危机,又获得了工作经验。我国从2008年起就实行大学毕业生见习制度,由政府选择合适的企业,设立见习基地,如2009年辽宁省启动了“千企万岗就业见习计划”,见习期为3—6个月,企业每个月至少为见学生发放当地最低工资的补贴。同时,每聘用一个见学生,省市财政将补贴企业当地最低工资70%的资金,鼓励企业多提供见习岗位。

大学生“预就业”制度是由政府主导,用人单位、个人共同承担责任,为就业前的大学生或未就业大学生提供一定时间的见习岗位,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体系。这是一个以就业保障制度为核心的就业制度体系,旨在确保大学生就业,并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预就业”制度安排。“预就业”制度体系应包括就业保障法、高校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大学生实习(见习)及实习(见习)基地建设办法、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大学生自主创业保障制度、大学生就业生活补助体系、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等制度体系及用人单位大学生就业实习(见习)专用经费体系的建立。

1.完善、规范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甚至可以制定就业保障法,既保障就业,又保障因特殊原因未就业大学生的生存需求、就业培训、待就业期间的社会见习;

2.高校不断改革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实行弹性学分、弹性学制、3+1或3+2模式,改革实习(见习)方法;

3.出台大学生见习制度,为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时间灵活、形式多样、生活有保障的制度化的见习机会,规范用人单位必须提供一定数量的见习岗位并约束其严格执行,确保大学生有机会获得实践经验并在待就业期间得到实践锻炼。

“预就业”制度是一个由多部门共同出台的保障毕业生就业的体系,既包括制度和规范的建设,也包括资金的投入和用人单位单位的支持,还需要社会公众的理解和认同。这个体系的建立完善必将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入常态化。

〔参 考 文 献〕

〔1〕此数据来源于互联网并根据年度就业率进行估算,实际数据可能与此有差距,但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未就业人数大量沉积是不争的事实。

〔2〕数据来源于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0、2011、2012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3〕本报记者.民企提供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N〕,工人日报,2011.11.28,第2版.

〔4〕于显洋.组织社会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271

〔5〕麦克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6

〔6〕杨伟国.大学生就业:国外促进政策及对中国的借鉴.〔J〕,中国人口科学,2004.4,65

〔7〕麦克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4

〔8〕任腾霄,陈灏.我国尝试“订单式培养”化解大学生就业难〔N〕.报,2011.12.4,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