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1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我们对文化的定义是:它是反映人类生活的一种现象,记录了人类的活动的轨迹以及历史的沉淀,反映出了人们对于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以及愿望,这是一个不断创造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历史的不同、社会制度的差异、的差别生活方式的迥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的人们走到一起进行生活、交流以及分享各自的感情时,跨文化交流实际就已经产生了。人类的这些跨文化的交流可以分为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J.R.Firth把语言比作为互动的与人际间的语言沟通。即语言的交流过程就是信息的交流过程,交际是在人与人交流中互动进行的。语言学家Grant Hennings则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效果80%以上是通过教师的面部表情以及举止等非语言手段来实现的,而只有不到20%的信息是通过纯语言行为传达沟通实现的。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非语言交际对于英语课堂的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非语言交际,培养学生成才。
一、非言语交际的定义
对于非言语交际这门学科的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的人类学家伯德威斯特在1952年就出版了《身势语入门》,为这门学科奠定了基础。近几年,国外对于“非言语交际”已经掀起了新的一轮热潮。很多专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关于非言语交际的定义,各国学者提出的定义有很多种,有的定义简单,有的定义复杂,如关于非言语交际,西方学者提出的定义很多,有的定义很简单,如西方学者Malandroetal提出了“非言语交际是不用言词的交际”的说法。我国学者于上世纪也加入了到了这个学科的研究,毕继万在其著作《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就将非言语定义为:“不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和行为,这些属性和行为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地发出,由接受者有意识地接受并有可能进行反馈。”
二、在英语教学中的非言语交际
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非言语交际在整个教学中的比重非常高,相比较于传统的外语教学,传统教学往往只是注重语言本身,单纯的强调语法以及词汇的掌握和练习,往往忽视了文化方面的知识传播。在英语课堂上,语言交流和思想文化交流的全过程包含了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笔者认为要想提升英语教学中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1)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和文化特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最主要表现在东方文化更注重含蓄、内隐的表达,而西方文化则属于外露型的弱交际文化。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十分重视非言语行为,提出了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学会“察言观色”。
比如目光是非言语传递的重要组成部分。眼神不仅可以表达出很多的内心活动,而且具备了一定的交际功能。在我国的传统中,我们在与别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为了表示礼貌以及尊重,一般情况下我们是要避免直视对方的眼睛,而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中则认为,两个人在交流的时候,眼神的直接交流表达了对对方的一种尊重,如果不敢直视则被别人认为是一种心虚的表现。
(2)利用科技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教学环境。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是采用书本进行信息的传递,随着近几年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一些图形、图像、音频、动画等技术的产物已经走入到学生的课堂。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更为生动的表情及姿态,从而加深对于英语的学习。
(3)通过非言语交际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非言语行为都会传递一种信息,对接收信息的一方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多去参加一些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去深切的感受不同地区的文化,在与不同文化的人交流的时候,应该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利用自身学习到的知识巧妙地解决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问题,由此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结束语:非言语交际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表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将非言语交际与言语交际进行有机地结合,一定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际行为要遵循西方英语文化的大背景,并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灌输非言语交际的信息,去分析文化的差异,引导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文化的乐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实现跨文化交际,从而培养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李杰群.非言语交际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王晴.非语言交际与文化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1997(3).
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2
[关键词]国家形象 国际传播 跨文化传播
对于“国家形象”的概念界定,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国内学者界定层面也各不相同。国内最早进行国家形象问题研究的徐小鸽教授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新闻流动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一国在他国新闻媒介的新闻言论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北京广播学院的杨伟芬教授认为,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认为,国家形象是“在物质本源基础之上,人们经由各种媒体,对某一国家产生的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总体感知”。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的体现。
鉴于本文主要是从文化角度进行国家形象的研究和分析,因此本文采用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同的孙有中教授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界定。国家形象是主观反映客观,是社会公众作为主体感知国家客体而形成的复合体,在社会公众感知国家客体的过程中,必然受到社会公众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带有主观性,所以有可能与本来面貌有所出入或相去甚远。
一、感知与文化的关系
正如泰安迪斯说过:“文化因素为人们的感知提供了某些含义,因此,文化因素和感知过程紧密地纠缠在一起。”一方面,人们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对外部环境的倾向性、接受的优先次序,是由文化决定的;另一方面,一旦外部世界进入内心,感知形成后,它又会对文化的发展以及跨文化传播产生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就会带上个人的色彩和阐释,这样一来,人对世界的看法可能是歪曲的或过于理想化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流过程中,往往由于感知差异所会造成种种障碍和分歧,要进行有效的交流,必须了解来自不同文化价值体系环境中的人们感知世界的不同方式。
形象学理论认为,形象的源本体是物质世界,次级本体是物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信息,形象是通过传播产生的。由此可知,国家形象也不是自然而然的产生,也必须经由一定的媒介进行传播,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产物。在他国国民中的国家形象可以通过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国际传播等等多种传播获得。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传播也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向前发展。在国家形象的传播和塑造方面,国际传播在众多传播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出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
国际传播作为一个概念首先由西方学者提出,上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以来,在我国新闻学界一直受到重视,研究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文化研究、新闻学、传播学以及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等。学者们对于国际传播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理解,从多个角度给国际传播下了定义。
国际传播是当今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各种信息的跨国、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国际间各国各民族互为传受主体的广泛的信息交流。吴玉玲副教授在论文《新技术条件下国际传播的发展变化》中提出,国际传播是指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而进行的跨文化信息交流与沟通。上海外国语大学郭可副教授在《国际传播学导论》中将国际传播定义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即国际媒体)并以民族国家和国际组织为主体的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的国际信息传播及过程。国际传播具有跨国际、跨语言和跨文化的特征,在国家传播中包含了跨文化交流的内容,有跨文化的成分。
三、国家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国际传播
国家形象的传播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一种综合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具有国际性、统合性的国际传播活动。人们认识一个国家,主要通过媒体,不平衡的和有误差的国际传播可能会导致错误的或消极的国际形象和国际间的误解,也影响各国政府、组织和人民的关系、理解和交流,甚至引起国际间的冲突,可以说国际传播对塑造国家形象起主导作用。
在国家传播中包含了跨文化交流的内容,有跨文化的成分。正如国家传播学家莫特拉所说,“如果不考虑文化和语言背景的话,也无法真正理解国际传播。”人类生活离不开交流,而文化会使人习惯于某种特殊的交流方式,显而易见,在国际传播中,文化因素肯定是要介入的。
自从“文明冲突论”被提出后,文化因素进一步引起国际传播学界的关注。跨文化交流学者多德认为,“在文化因素介入传播的地方,它就成为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及组织、国家等社会群体之间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就形成了跨文化交流。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通信、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美国当代宗教史权威休斯顿史密斯曾经说过:“当历史学家回首我们这个世纪,最激动人心的事不是太空旅行或核能的应用,而是整个世界上的人们可以真诚相对,相互理解。”
可见跨文化因素在国际传播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同时也必然影响着国家形象传播,跨文化因素制约着国际传播的有效进行,文化差异越大,对有效交流构成的障碍也就越大。
参考文献:
[1]徐小鸽. 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题[A]. 刘继南. 国际传播――现代传播论文集[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7.
[2]杨伟芬.渗透与互动――广播电视与国际关系[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5.
[3]李寿源.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大众传播的独特风景线[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305.
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3
关键词:跨国公司 文化 跨文化交际 国际商务
一、基本概念
1.文化的定义
文化广义的解释是:文化不仅仅是语言、服装和饮食传统,文化可能是种族、民族或者国家,文化也可能是时代的分裂、社会经济等级、性倾向、有能力和无能、政治和、语言和性别。事实上,历史、艺术、宗教、风俗、经济和政治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2.国际商务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国际商务是跨文化交流活动,引用爱德华的话来说文化就是交流。从某种程度说,没有一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交流背景。从这个角度来看,所有的交流都是跨文化的,国际商务就是跨文化交流活动。来自不同国家的商人,拥有他们自己国家的文化特色,或者他们企业文化的特色。因为国度不同、行为习惯和观念等的不同,冲突的发生就显得自然而然了。所以,文化和国际商务是紧密相连的,我们不能忽视文化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文化影响合作者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只有了解合作国的传统文化,才能成功做成国际贸易。
二、国际商务中的文化冲突及解决之道
1.国际商务中的文化冲突
(1)谈判中的文化冲突。来自不同国度的商人有时会发现由于文化冲突而使自己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事实上,当不同文化的代表团坐在谈判桌上时,两国的文化就开始发生冲突,文化会影响谈判者的谈判风格、方式方法、谈判效率和目标,文化冲突可能导致交易的失败、机会的错失或利润的损失。因此,在国际商务中,谈判者要在谈判桌、通话及日常交往中保持一定的警觉。
(2)市场营销中的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发生在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在商务活动的每个传统功能上有其影响力。尤其是在营销方面,客户的不同行为必须被考虑到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中。
(3)商业管理中的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往往容易发生在员工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公司的管理上。企业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文化的管理。因此,国际管理者必须使自己适应新的文化并学会处理任何时间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
(4)商业公共关系中的文化冲突。做生意的过程实际上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门艺术,而国际商务尤其如此。一个善于处理公共关系的商人更可能成功。但是,当他处于陌生的文化中或当他处理涉及多种文化的公共关系时,必须对文化冲突非常谨慎。一个对文化冲突不了解的人很有可能无意识地触犯其他人。因此,一旦涉及到文化冲突,国际商人必须谨慎处理公共关系。例如,不同的文化对守时有不同的理解;国际商务难免要相互招待,所以餐桌礼仪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餐饮习俗,必须特别小心以避免尴尬。
2.国际商务中克服文化冲突的方法
文化冲突的积累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引发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所以,我们该做的就是如何正确处理它。
(1)不加判断地观察。观察就是一个人能看到的、听到的和追踪到的。判断是对所观察到的反应或感受。当一个人接触另一种文化的时候,他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因为他可能不是从本土文化而是从自己的文化视角来看待问题,往往会导致误判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因此,遇到此类情况,笔者建议首先进行观察而不是急于做出正确与否的判断,逐步适应对方的文化习惯,同时保持开明乐观可能使自己更能适应东道国的文化。
(2)培养跨文化意识。熟悉不同文化的一些基本代码。培养跨文化意识并不意味着你要放弃自己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但它意味着你必须正确判断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双方达成共识往往很不容易。因此如果你开始就有跨文化意识,那么双方达成共识就会变得容易了。
(3)尊重东道国文化。嘲讽东道国文化是没有必要的,分析形势是必要的。有几种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一是充分利用之前对该文化的了解,二是咨询当地人,第三是寻找资源了解其原因和后果。
三、结论
一个国际商人必须适应东道国的商业文化。商业文化是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文化特征、经济因素。前者决定社会的贸易方式(社会建设、营业时间、地点、商业价值、社会和企业的互动等等),后者决定市场的规模和潜力,这两个因素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参考文献:
[1]许力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赵燕萍,李洁连.文化和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翁凤翔.国际商务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4
关键词:中西时间取向;差异;跨文化交流;隔阂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1-0171-02
时间观是指个人对时间的感知和使用方式,是一种“无意识”的观念。正如跨文化交际之父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写到“诸如此类的情形使人烦恼的根源在于,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受制于另一种交流形式,当传递讯息不使用显性的词语时,事情就倍加困难。”这就说明不同文化下的人的时间观存在差异,如果意识不到,就会在交流过程中产生问题。了解中西方的时间观念差异产生的根源是解决矛盾的前提。
一、中西时间取向的差异
时间的取向和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人在时间观上是遵从“过去时间取向”的。首先,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在历史的熏陶下,中国人尊重历史和传统,做事说话都喜欢“引经据典”,把先王之道和圣人的训诫作为为人处事的准则。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表现出中国人的“过去时间取向”。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孔孟之道的影响,而究其根本,孔孟二人都是主张重视历史的。儒家的“克己复礼”和道家的“性本善”都在推崇以史为鉴和向善本性的道德价值观。所以,中国人在做事的时候喜欢追根溯源,从历史中寻求经验。
和中国截然不同的是,西方国家特别是英美等国,由于历史短,更注重个人奋斗和现实成果,这种观念是着眼于未来,而不是安于现状的,是被“将来时间取向”所主导的。爱德华霍尔曾写到“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喜欢把时间看作是固定不变的,是环境的一部分,无处不在。”西方人有很强的时间观念,他们认为时间一直向前需要不断的去追赶,所以他们更能适应快节奏的时间文化,他们更关心的是今天的努力与奋斗会给明天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而不是去回望过去。相比于中国人,西方人更喜欢挑战自我,打破常规。
二、中西时间习惯的差异
由于所处的历史环境的不同和社会现实的差异,造成中西方在时间的使用习惯上也受到了其思维模式和价值导向的影响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根据时间的使用习惯,跨文化之父霍尔把各国的时间使用分为单向时间制和多向时间制。单向时间制认为时间是呈一条直线进行前后延伸的,向前是未来,向后是过去,是一种强调期限性、阶段性和准时性的一种时间观念。而多向时间制把时间看成是一个点进行发散而不是如单向时间制是一条线、有既定的方向,人们可以不完全遵从预先安排的时间表,同时进行几件事情,也不会因为时间的截止而停止事情的进行,更注重人们参与和任务的结果。中国人遵从的是多向时间制,在时间使用上灵活性高,可以随意支配时间。对几分几秒的时间上规定也没有那么严苛,对于“守时”、“计时”上有相当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如中国人常会寒暄说“过一会儿我来办公室找你”这个“过会儿”可能是几分钟也可能是几个小时,这就意味着对时间没有严格的把握。再次,中国文化受到道家儒家思想的影响极深,遵从“顺其自然”的处事态度,强调人应安于时间,学会抓住适当的时机而不是固守规则。因此,中国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更强调的是将一件事情办好,可以根据现实状况更改预先的时间安排。
而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的是线性的单向时间制。他们把时间看作一条既定的道路,前方有明确的目标,人们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目标后,再继续去完成下一个目标。他们把时间看成一种具体存在的东西,围绕在人们周围,可以计量、弥补、浪费、失去。要知道,在西方国家,见面守时与否是完全可以评判你对事情的重视程度和对人的尊重程度的。单向时间制还表现在对时间精确度的划分上。从古至今,欧美国家创造了许多计量时间的设备,特别是钟表的发明更是为人们精确安排时间提供了便利,这也直接导致了西方人周密时间观的形成。在西方的时间统筹方式中,不仅将一天划为了24小时,在小时这个计量单位之下还有分秒之分。相比之下,虽然中国的计时装置沙漏水漏早于欧洲钟表的发明,但是却远没有钟表计时的精准和具体,比如中国有相当于很短时间的词语如立刻、即刻。但是欧美却能精确到“just a minute”分钟这个概念,可见西方在时间制定上更为具体。
三、时间观差异导致的跨文化交流障碍
随着世界的全球化进程,各个国家的交流不可避免的增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因为时间观念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产生一些阻碍,这是因为时间观念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属于文化的深层结构,在这种下意识的,因人而异的时间观的引导下,人们容易忽视对方的文化背景,将自己的时间观念视为理所当然,因此造成了隔阂。
(一)时间用语的精确度不同导致跨文化交流障碍
欧美国家使用语言时尽量讲究精准,中国人则更倾向于模糊时间。对于西方人,商定事情一定要有一个确定的时间,如果时间不确切,则意味着这件事情不确定或者不会发生。例如,当你邀请一个美国人去看电影,如果他回答你是“maybe another day”这种不确切的时间,则表示他只是礼貌性的拒绝你或者是不确定看电影的日程。相反,如果他回答:“Monday is a good choice”就表示他打算周一去跟你看电影。在中国,我们往往用模糊的时间商订事情,不确定的时间也有具体的意义,“我只要一点水”、“你需要休息一下”等都可以计量出相应的时间长度。所以在中西交流中,如果在时间的商订时用语模糊或者完全从自己的文化背景出发,就容易出现误会,导致简单的时间问题上升为理解问题。
(二)准时与否的界定导致跨文化交流障碍
各文化对准时的理解不尽相同,甚至同一文化在不同场景之下对准时也有严格的区分。比如在欧美参加会议,提前五分钟到场是准时,但是参加家庭聚会,迟到十分钟却是得体的做法。在美国,有预备时间之说,这是通过非正式途径把握的,即我们不能用书面定义去约束他,但只要是这个文化里面的人,都知道如何利用和对待这个时间。去他人家做客,掌握好需要留给主人多少准备时间这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国,对准时也有文化背景下的含义即在约定时间之前几分钟到达是表达对对方的尊重。但这种中国的时间礼节却并不适用于西方国家。所以说,在时间的把握上,需要文化背景的支撑,在与他国惊醒文化交流时,需要事先了解当地文化系统,入乡随俗,才能避免文化冲突。
四、解决跨文化交流隔阂的途径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参与者不仅需要了解对方的文化特征,对自身文化也需要有一定的自省意识,在实践中丰富自己对隐形文化如时间、空间观念的辨识程度,因为这些往往受到历史习俗宗教等的影响,不易被人感知,这需要从多角度进行完善。
首先,交际双方都需要尝试了解对方的时间观念,尽可能减少因为时间观念的不同而引起的跨文化交流隔阂。一方面是要提高中西时间观念差异意识,在交流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民族中心主义,在深入另一种文化时,要注意摒弃自己文化的是非评定标准,客观看待对方的时间观念,切勿以好坏优劣来评判对方的交际行为。另一方面要学会变通和协商。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深入了解他国文化背景和习俗的过程,如果仅仅依靠一方的努力适应和协调,并不会促进双方的了解和平等交流的准则,这就需要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加积极的向对方解释自己的时间观念,并在必要的时候做出顺应对方的调整。如美国人在中国和友人见面问好时,就可以将亲吻换成握手,就不会让中国人觉得唐突。
其次,要学会尊重容忍他国文化并对本国文化加以适当的解释。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由于双方时间观念的不同而引发的冲突是十分常见的。在这种情形之下,双方都要学会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的立场上,给予对方充分的理解。甚至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果对方无意识的冒犯了一些礼节,只要没有损坏到自己的利益,也要尽量容忍。当然,单靠一方意味的容忍和理解并不利于双方长期的交往。在做到尊重彼此文化的同时,在发觉对方对自己文化理解有困难时,应及时向对方进行解释,减小误会产生的可能。
第三,适当汲取西方时间观中的优良成分。虽然西方时间观和中国时间观迥然不同,但是西方时间观中的讲求高效率、着眼于未来的观念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不能固守过去的成就与辉煌,必须立足现在,做事讲求高效率,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珍惜时间,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实现现代化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增强国人的跨文化意识,了解不同种族人民理解时间的方式,汲取对方文化的优势,不断丰富和改善本国文化,做一个开放性、包容性的国家。
五、结 语
中西时间观念和模式的差异是在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受到了各自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影响。所以,为了有效的减少隔阂,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质量,人们需要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化“无意识”为“有意识”,积极去了解对方的时间取向,并在需要的时候中做出适当的解释帮助对方理解。更重要的是,双方在交际过程中都要做到相互理解、尊重和宽容,只有这样双方平等真诚的交流,才能在渐进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率和质量,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减少摩擦与隔阂。
参考文献:
[1] 鲁翌.从中美时间观念差异看跨文化语用失误[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3).
[2] (美)爱德华.霍尔侯勇译无声的语言[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3]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 王唯平.跨文化语用失误文化透析[J].学术交流,2007(1).
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5
作为文化交际的关键载体,英语学科是我国大学课程设置中的重点组成部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是英语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概念,教师在向学生授课时,要充分重视学生交流意识的形成情况,采取适宜方法启迪大学生的主动交流意识,同时积极调整英语课程的整体构架,使外语教学真正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促进中西文化的完好交融。
二、“跨文化交际”概述
(一)定义解析
从宽泛层面讲,“跨文化交际”囊括了多种不同文化间的跨越式交流,这种交际不仅涉及民族内部和外来文化间的实际交流,还涉及不同语种体系间的相互交流。总体而言,跨文化交际包含了多种交流要素,是一个系统化的文化概念,集中体现出各民族面对“异质文化”时的欣赏、兼容态度[1]。跨文化交流技能可分作四大类别:一是语言能力,即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技能;二是社交能力,即按照具体情境转变语言交流策略的技能;三是语篇能力,即搜集、组织语言素材的技能;四是策略能力,即使用各种手段消除交际障碍,同时顺利进行交际的能力。此外,判定跨文化交际是否成功的要素标准是:有效、适度。“有效”指人经过了奋斗、努力后获得相应的成果回报,在语言交际中体现为交流顺畅、完成交际任务。“适度”指展开交流的双方都遵循一定语言原则,彼此维护对方的权益不受到侵犯[2]。在大学英语的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把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交流技能”作为重点目标,以拓展大学生的文化交流视野,促进其全面化、综合化成长和发展。
(二)培养原则分析
1.相关原则
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技能培养涉及多方面知识,每一类交际知识的学习及掌握都会对与其相关的知识内容形成影响。跨国界交际方面的语言意识培养,是一个情境、文化、语言等交际因素相互交织联系的引导过程。为此,教师在看待学生培养问题时,应运用联系性眼光展开交际意识培养研究,以对学生技能学习形成良性影响。
2.适度原则
教师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实施培养时,需要坚持适度、适量原则。即学生接受现有交际知识、语言技能的同时,应符合自身学习基础、语言认识能力,教师不可一味灌输新的语言交流内容,以免学生难以快速、有效地理解相关知识。这种原则对语言训练的总体进度、广度及深度有相应要求。
3.综合原则
跨文化的语言交流涉及多方面、多学科相关内容,对学生综合技能、整体素养等方面提出的要求较高。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应当集中整合各类相关知识, 并运用适宜方式展开综合性课堂训练,以提升专业学生对综合知识的总体整合技能。
4.实践原则
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实践教学中,任课教师需坚持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实践性,即让学生在掌握了相应内容后,能够将其运用于实践交际当中,而非仅仅停留于书本学习的层面之上。此外,实践教学需达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终目的,让学生感受到自身在教学课堂上的主体性,并设置动态性、拟真性的交际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氛围。
5.系统原则
语言教学是一个相对连贯、持续进行的行为过程,教师在掌握了各个学生的总体学习状况之后,应在此基础之上拟定系统而科学的高效教学方案,剔除重复、无用的教学内容,实现“低耗时、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具体方法
(一)借助多种方法启迪跨文化交际意识
在向大学生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讲授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外,还要采取适宜方式拓展学生的课外交际能力,注意为学生打造英语交流舞台,尽量营造出接近真实的训练氛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跨文化的语言交流活动当中。例如,教师可把现代的前沿技术引入内容讲解中,借助幻灯设备、录像机、网络技术等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制作符合课程主题的幻灯片,并用“听说法”、“交流法”解说相关的英语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当讲解到特定的背景知识点时,教师要将相关的背景知识、文化典故穿插到教学中,使英语课程呈现出立体化、系统化的特点,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所接触的英语知识,并形成深刻的思维印象,便于日后交际中熟练运用相关知识[3]。
(二)加强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流能力
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层面的单项教学,学生想要全面掌握英语交流技能,还要掌握非语言类的交流技能。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非语言方法开展教学,以提升全体学生的语言意会能力[4]。例如,在句子“He sat there, his hand over his mouth, his arms and legs crossed”的讲解中,教师首先要说明“arms and legs crossed”( 双手、双叉)、“his hand over his mouth”(用手将嘴捂住)这两个动作的实际含义,一些学生可能将这样的动作理解成“沉思”的姿势,然而,这两个动作传递的真实信息为“我现在不想交谈,请离我远点儿”。又比如,在英语交流中,交谈双方的关系十分和谐时常常对面而立,双肩为平行状态;如果双方的交流不愉快,则可能无意识地做出转身动作, 以避免面对对方。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如果不熟悉这些非语言交际信息,通常难以准确抓住交流内容,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关注这方面的交流内容,以提高学生的非语言交流技能。
(三)深入讲解英语交流词汇的内涵
英语交流词汇中常常蕴含着多重含义,如果简单地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很可能错误理解语言交流的真实意思。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重点讲解隐含的文化意蕴,向学生细致讲解英语交流中出现的各种英语习语、典故及谚语。由于英语文化内涵和汉语有很大差异,一些词语的褒贬含义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学生理解起来也较困难。加之,英语交流的文化外延与汉语语言也有不同之处,因此,教师要结合特定场景、特定语境展开词汇讲解[5]。例如,“ambitious”在英语中取褒义, 翻译作 “有雄心、有抱负的” ,而在我国却将该词理解成贬义,取其“有野心的”之意。又如,“dog”在英语国家人眼中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而在中国却认为带有贬义。基于此,教师向学生授课时,要注意讲解清楚英语词汇的隐含意义,全面解析跨文化的不同内涵,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交流意识[6]。
(四)引导学生探索英语文化的背景知识
中、英文化在本质上存在较大差异,两者在历史背景、文化根源、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不同,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中突出体现了外域文化的个性特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英语文化中蕴含的宗教知识、风俗人情、价值意识等层面的相关内容,以系统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自主交际意识,实现有效、适度交际。例如,在运用探究法讲解英语知识时,教师提出“西方国家的人们相互见面时,为什么先谈论天气问题?”,学生可运用以往掌握的交际知识分析该问题,之后,教师可总结西方国家的见面问候方式,让学生自觉形成“见面先向对方询问天气情况”的习惯。由以上分析知,跨文化意识与交流技能的培养依赖于背景文化的深入研究,学生只有掌握了跨国家、跨文化的具体背景知识,才可深入了解英语文化,也才能够培养起良好的跨文化交流意识[7]。
(五)借助先进技术开展语言实践教学
现代新型技术进入教育领域之后,教师的原有教学观念有了较大改变,很多教师积极探究教学革新方面的相关问题,使得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教学实现了新颖化教学,提升了学生对课堂讲解内容的探究兴趣。例如,教师借助校内网上论坛、QQ、微信、个人E-mail等交际工具和班上学生展开英语聊天,如此既可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又可提升其运用英语知识的实践技能。在网上聊天中,教师遇到刚刚上线的学生,可以用英文问候:“How are you doing?”,学生自然联想到之前学过的英语交流常识,回复道:“I’m doing fine!”诸如此类的网上交际可让学生培养起日常使用英语的良好习惯,进而逐步达到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的终极目标。
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6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小学音乐教学 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多元文化的定义
所谓多元文化,是指在世界各国的各民族文化中,在多种文化共存的情况下,除其自身以外的文化,这些文化受到本土文化的认同与尊重,并在一种平等的原则上进行交流发展,本土文化通过不断地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和借鉴,来促进本土文化的自身发展。多元文化的定义,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后来,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渐渐被人们所认可。多元文化,就好比是英语语言的形成,英语是多元文化的一个很好体现,英语最早为安格鲁撒克逊语言,后来慢慢吸收借鉴多国语言,如意大利语,法语,印度语,多语言交流融汇,最终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广为流传的英语。同样,音乐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分为多种,世界各地的音乐若按照地区划分,可以划分为九大类,即包括中国,朝鲜,日本等5个国家四个地区的东亚音乐文化区;包括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11个国家的东南亚音乐文化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8个国家的南亚音乐文化区;西亚、北非音乐文化区;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欧洲音乐文化区;北美音乐文化区;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区;大洋洲音乐文化区。这九大文化区的音乐各具特色,不尽相同,这些文化区中的某些文化在一个地区共存,则可以理解为当地的音乐文化为多元音乐文化。
2 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实施
小学音乐教育是音乐的基础教育阶段,在基础阶段渗透多元文化,有助于学生尽早接触到世界各地优秀的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艺术视野。要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多元文化,需要结合我国小学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结合理论与实际,展开多元文化的渗透。
2.1 多元文化理念的建立与强化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充分渗透多元文化,首先需要对音乐教育者进行理念建立。音乐教育者是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因此,多元文化的渗透要从音乐教育者入手。多元文化的渗透 ,需要教育者克服文化狭隘,民族狭隘,区域狭隘的观念,文化是无国界的,音乐也是不受地区和时空限制的。在我国音乐教育中,一元论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音乐技巧,忽视文化的内涵,这样的教学理念对音乐教学是非常不利的。音乐教育者要有一颗包容宽广的心怀,平等对待外来音乐文化,建立多元文化的教学理念,并不断强化多元文化的理念,形成一种多元文化的教学习惯,音乐教育者通过其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
2.2 加强音乐教育者的多元文化知识培训
作为音乐教育者,需要具备丰富的多元文化知识。一个音乐教师,除了对本土音乐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之外,还需要充分认识其他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知识,了解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精。例如,音乐教材第一册的第一单元,主题为“上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合踢踏文化进行教学,表现上学时愉悦高兴的心情。踢踏是一种外来音乐文化,若教师对这些文化驾轻就熟,并灵活运用到教学中来,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更大的学习兴趣。音乐教育者自身要广泛涉猎世界各地优秀的音乐文化,多听多看,同时,要参加一些系统专业的培训,来提高和丰富自己对各个民族音乐文化的修养。这样,在教学中渗透多元文化时,教师才能胸有成竹,信手拈来。
2.3 教学过程中音乐技能与文化涵养教学并重
音乐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民族精神和形态的载体。在音乐教学中,尤其是小学音乐教学,不能将重点全部倾注在形态或技术层面。对于小学生而言,技巧不是唯一教学目的,同时也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为教学主导。例如小学教材第一册,第九单元,该单元主题为“冬天的节日”,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主题,融合中国的传统节日,引入本土音乐文化,同时介绍世界各国冬天的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等,每一个节日都可以通过不同的音乐形式表现,让学生感知认识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理解音乐生产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以及文学,哲学,艺术层面的内容,如果音乐教学没有以这些为重点,那么音乐教学只能流于表面,流于形式,学生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去感悟音乐的美丽,体会艺术的内涵。
3 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的重要意义
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机融入多元文化,无疑是一种文化创新,敢于突破,打破传统狭隘的文化观念。在经济一体化,国与国的交流更加密切的现代社会,将多元文化渗透进小学音乐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1 有利于学生音乐视野的开拓
多元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学生音乐视野的开阔,多了解接触世界各地的音乐,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人类音乐发展史,音乐是无国界的,每一种艺术都值得互相探讨学习。另一方面,认知世界各地多元音乐文化,有助于学生了解世界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地域特色,这对于学生认识整个世界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3.2 增加了跨文化交流
当今社会已经逐渐走向开放式,闭关锁国只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不断吸收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才能觉察到自身音乐文化的优缺点,不断改善自我,发展本土音乐文化。跨文化交流可以不断促进我国本土音乐的发展与改革,增加跨文化艺术交流,推进各国文化交流学习,推动人类音乐艺术不断向前发展。
3.3 有助于世界和平的维护
我国音乐教育的指导文件《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尊重。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理解,尊重其他民族音乐文化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不歧视外来文化,公平对待每一种音乐形态,让学生接受多元文化理念,包容乃大,以音乐为介质,通过音乐学习,更好地学习多元文化,了解世界各国及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提升个人艺术修养与自身素养。
4 总结
音乐是一种优美的文化形态,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全球各方面逐渐走向多元化。小学音乐教学也应顺应时代特点,渗透多元文化,建立多元文化理念,增强音乐教育者的多元文化知识修养,以文化涵养为教学主导来进行基础音乐教学,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通过不同民族的音乐艺术认识不同的世界文化。
参考文献
[1] 曹景谐.走向多元化的音乐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