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风险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风险点

护理风险点范文1

【关键词】

健康体检;护理纠纷;风险;措施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物”的管理逐渐向“人”的管理转变,越来越多的单位主动走进健康体检机构,纷纷为员工以团体体检的形式迈出健康管理第一步[1]。在健康体检中心,护士与客户接触机会多,参与项目多,人员总数多,纠纷发生的机会相对增加,因此查找其纠纷风险点,对防范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 护理纠纷风险点 

1.1 接待沟通点 护士是体检者来到医院最先接触的医务人员,护士的言行直接决定着体检者对医院的第一印象和信任度。由于体检者是饿着肚子前来体检,其情绪自控能力低于常人,加上都是本单位的,其自尊心、好胜心此时强于常人。其间任何一人诱发纠纷,他们更具凝聚力、团结力,更易引起。

团体体检体检者到达时间几乎一致,彼此熟悉,人多嘴杂,更容易形成嘈杂吵闹的体检环境。吵闹的环境易对护士的工作耐力、情绪自控力、用语规范性形成干扰,而在此岗位工作的几乎都是年轻美丽的护士,他们缺乏相应的实践、应变和处突经验,在接待、沟通过程中,往往容易诱发纠纷。

1.2 技术操作点 体检中心的护士工作环境不同于病房,面对的是处于健康、亚健康状态有说有笑的群体,而非面带病容的患者,容易让护士降低护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导致她们工作中弱化“接待要热心,倾听要耐心,护理要精心,助人要爱心,应诉要虚心”的“五心”服务行为规范,导致制度执行不严,措施落实不力,尤其“三查七对”制度,引发项目漏检,标本、记录张冠李戴,无菌技术不严,穿刺技术不精,以及对晕针、低血糖等应急情况判断、处置延后,急救物资的准备不到位等一系列安全隐患的发生。

1.3 流程安排点 由于受原有建筑布局和设备安置条件的限制,健康体检无法实现所有检查项目集中进行,设备独立使用,尤其放射、检验设备;其次,随着全民医保时代的来临,医务人员严重缺乏,尤其专科体检无法与患者严格分开,体检者不得不与患者共用设备,共享专科服务,不得不穿梭于各楼层间体检、检查,面临排队等候和交叉感染的情况,因此体检流程的设计显得十分的重要。作为护士,在流程中承担着人员分流、引导的重任。由于设备资源的有限性和专科检查的特殊性如B超检查要求膀胱充盈,饥饿状态,致使等候时间与体检者身体需求、心理期望值产生距离而诱发纠纷,这既是体检瓶颈,又是矛盾的焦点,更是纠纷的高发地。护士在此岗位的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显得特别重要。

1.4 资料录入点 随着健康体检软件的应用,健康体检机构为体检者建立了终身个人健康档案,涉及个人健康档案建立的所有数据汇总、录入,大多由护士来完成。由于团体体检人员多,时间安排紧凑,护士对体检者的检查项目执行情况不可能做到一一跟踪,一定程度上影响医生对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估,导致漏查、误诊等情况发生。其次,体检中心每天要应对团体体检和个体体检,护士在资料汇总、录入时稍有疏忽易导致“张冠李戴”引发纠纷。

2 风险防范对策 

2.1 警钟长鸣 在当今政府主导医疗服务价格和“以药养医”的大背景下,医患间充满了信任危机,医务人员被推到了医患纠纷的前沿。因此,医院和科室应通过各级、各类会议强化安全防范意识、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形成人人知晓、人人遵规守纪的良好氛围;通过案例分析、解读,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通过邀请医疗管理专家和法律工作者,对医疗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系统培训,让医务人员不仅懂法、知法、守法,还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守住职业的尊严。作为护士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对生命的谦卑应多一点,对生死的敬畏应多一些,时刻牢记生命只有一次,时刻做到警钟长鸣。

2.2 注重培训 健康管理在我国从理论到实践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技术同质化,服务差异化的今天,我们更应以开放的姿态,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好的做法。眼界决定疆界,决定事业发展的高度。作为科室的管理者,要从长远考虑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实时派人外出学习,充分借鉴他山之石,通过分享成果实现“一人学习,百人受益”的培训目标。 

体检工作几乎都是上午完成,下午可开展岗位练兵。岗位练兵内容的设计既要注重护理基本技能,也要注重人文知识的培养,更要注重结合体检中心自身特色,力求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通过科内竞赛、集中学习、专题讲座、模拟现场、以会代训等途径,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素质,打造强有力的护理团队,只有克服了“短板”,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纠纷的发生。

2.3 强化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体检中心的护理工作也不例外。

2.3.1 护客沟通细节 国内资料显示,90%的医疗纠纷源自医患沟通不畅或障碍所致。人际沟通是护士的基本功,沟通不只是微笑服务,它需要换位思考和发自肺腑,需要时间的历练和经验的积累,需要不断的修行和持之以恒的学习,需要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遣词造句的艺术,需要音律节奏的把控和充满智慧的解读,更需要沟通时精力集中和说话留有余地。对体检者的任何一句抱怨,我们应将其视为体检者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及时与其进行沟通,问清缘由,将体检者的不满情绪、纠纷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与体检者沟通时,最好在一个僻静的区域进行,当众沟通,易被他人的言语激化,碍于面子,易培养“对立情绪”,增加沟通难度。纠纷本身不可惧,关键在于沟通艺术的把握和细节的处置。

2.3.2 体检流程细节 流程优化是医院永恒的主题,流程优化应建立在调研的基础上。团体体检有其特殊性,短时间人流堆积,这需要护士在巡回、导检过程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适时调整体检流程,分流体检人员。其次,建立体检前集中谈话制度,重在讲解注意事项,讲清工作流程,讲清体检科室布局和体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降低体检者心中的期望值,让体检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让纠纷的预防“重心前移”[2]。再次,借助温馨提示牌和导识牌,减少体检者往返次数,减少护士工作量。为候诊的体检者提供电视、书、报、宣传资料等以分散注意力,从而减少纠纷发生。

2.3.3 资料处理细节 体检者的体检资料是医院宝贵的财富,可以用于医院营销,科研等方面。体检资料的准确性不仅关乎患者生命,关乎医院荣誉,也关乎体检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护士在资料录入、资料发放时,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隐私保护意识。体检过程中严格执行“一对一”的私密体检服务,杜绝扎堆入室现象,体检结果资料应密封装袋并凭证领取,减少体检者隐私被外漏、被“走光”情况的发生。

3 结论 

医疗纠纷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度都不可避免,处置得再好的纠纷都不如不发生。纠纷可以预防,关键在于找出纠纷发生的环节,找到问题的症结,办法总比问题多。团体体检有其特殊性,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注重纠纷风险点查找,变被动受困为主动防范,相信医患和谐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参 考 文 献 

护理风险点范文2

一、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主要风险

    电力二次系统主要由控制中心、通信网络和现场设备组成,其主要安全风险如下:

    1、大量的终端和现场设备如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RTU(远程测控终端)和IED(智能电子设备)可能存在逻辑炸弹或其他漏洞,部分设备采用国外的操作系统、控制组件,未实现自主可控,可能有安全漏洞,设备存在被恶意控制、中断服务、数据被篡改等风险。

    2、通信网及规约上可能存在漏洞,攻击者可利用漏洞对电力二次系统发送非法控制命令。通信网及规约的安全性是整个系统支全的主要环节,通信网及规约的漏洞是非法入侵者主要攻击的目标。控制中心同站控系统之间主要采用IEC 60870-5-101/104规约进行通信,但104规约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为不具备加密、认证功能,且端口为固定的2404端口,存在被窃听、分析、替换的风险;一些不具备光纤通信条件的厂站采用GPRS\ CDMA等无线通信方式,有的将101规约直接用在GPRS环境,通过APN虚拟专网采集测量数据、下发控制命令,没有身份认证和加密措施,安全强度不够,存在安全风险。

    3、TCP/IP网络通讯技术广泛应用,电力二次系统面临病毒、蠕虫、木马威胁。电力二次系统中各类智能组件技术、TCP/IP网络通讯技术广泛应用,将面临传统信息网络面临的病毒、黑客、木马等信息安全问题。国外的电力控制系统不断暴露安全漏洞,对我国电力控制领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4、其他主要风险如下:中心控制系统和站控系统之间业务通信时,缺乏相应的安全机制保证业务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中心控制系统、通讯系统和站控系统的网络设备、主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的安全配置需要增强;缺乏对系统帐号和口令进行集中管理和审计的有效手段;缺乏记录和发现内部非授权访问的工具和手段,对重要业务系统维护人员缺少监控手段,无法有效记录维护人员的操作记录;对于软件补丁的安装缺乏有效的强制措施;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基本技能教育还需要进一步普及和落实。

    二、安全防护技术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解决方案在技术上系统性地考虑了控制中心和各站控系统之间的网络纵向互联、横向互联和数据通信等安全性问题,通过划分安全区、专用网络、专用隔离和加密认证等项技术从多个层次构筑纵深防线,抵御网络黑客和恶意代码攻击。

    1、物理环境安全防护。物理环境分为室内物理坏境和室外物理环境,包括控制中心以及站控系统机房物理环境、PLC等终端设备部署环境等。根据设备部署安装位置的不同,选择相应的防护措施。室内机房物理环境安全需满足对应信息系统等级的等级保护物理安全要求,室外设备物理安全需满足国家对于防盗、电气、环境、噪音、电磁、机械结构、铭牌、防腐蚀、防火、防雷、电源等要求。

    2、边界安全防护。电力二次系统边界包括横向边界、纵向边界,其中横向边界包括电力二次系统不同功能模块之间,与其他系统之间的边界,纵向边界包括控制中心与站控系统之间的边界。对于横向边界通过采用不同强度的安全设备实施横向隔离保护,如专用隔离装置、硬件防火墙或具有ACL访问控制功能的交换机或路由器等设备;控制中心与站控系统之间的纵向边界采用认证、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措施实现安全防护,如部署纵向加密认证网关,提供认证与加密服务,实现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保护。

    3、网络安全防护。电力二次系统的专用通道应采用独立网络设备组网,在物理层面上实现与对外服务区网络以及互联网的安全隔离;采用虚拟专网VPN技术将专用数据网分割为逻辑上相对独立的实时子网和非实时子网,采用QoS技术保证实时子网中关键业务的带宽和服务质量;同时核心路由和交换设备应采用基于高强度口令密码的分级登陆验证功能、避免使用默认路由、关闭网络边界关闭OSPF路由功能、关闭路由器的源路由功能、采用增强的SNMPv2及以上版本的网管协议、开启访问控制列表、记录设备日志、封闭空闲的网络端口等安全配置。

    4、主机系统安全防护。电力二次系统应对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通用应用服务等进行安全配置,以解决由于系统漏洞或不安全配置所引入的安全隐患。如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进行主机系统的安全防护,并采用及时更新经过测试的系统最新安全补丁、及时删除无用和长久不用的账号、采用12位以上数字字符混合口令、关闭非必须的服务、设置关键配置文件的访问权限、开启系统的日志审计功能、定期检查审核日志记录等措施。

    5、应用和数据安全防护。(1)应用系统安全防护,在电力二次系统开发阶段,要加强代码安全管控,系统开发要遵循相关安全要求,明确信息安全控制点,严格落实信息安全防护设计方案,根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确定的相应的安全等级,部署身份鉴别及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应用层安全防护措施。(2)用户接口安全防护,用户远程连接应用系统需进行身份认证,需根据电力二次系统等级制定相应的数据加密、访问控制、身份鉴别、数据完整性等安全措施,并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3)系统数据接口安全防护,电力二次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交换采用两种模式,系统间直接数据接换或通过应用集成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处于这两种数据交换模式的系统均应制定数据接口的安全防护措施,对数据接口的安全防护分为域内数据接口安全防护和域间数据接口安全防护;域内数据接口是指数据交换发生在同一个安全域的内部,由于同一个安全域的不同应用系统之间需要通过网络共享数据,而设置的数据接口;域间数据接口是指发生在不同的安全域间,由于跨安全域的不同应用系统间需要交换数据而设置的数据接口;对于域内系统间数据接口和安全域间的系统数据接口,根据确定的等级,部署身份鉴别、数据加密、通信完整性等安全措施;在接口数据连接建立之前进行接口认证,对于跨安全域进行传输的业务数据应当采用加密措施;对于三级系统应具有在请求的情况下为数据原发者或接收者提供数据原发或接收证据的功能,可采用事件记录结合数字证书或其他技术实现。

    6、远程拨号安全防护。拨号访问能绕过安全防护措施而直接访问电力二次系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应进行专门防护。对于远程通过拨号访问电力二次系统这种方式,应采用安全拨号装置,实施网络层保护,并结合数字证书技术对远程拨号用户进行客户端检查、登陆认证、访问控制和操作审计。

    三、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化管理是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的保障。以“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为原则,建立信息安全组织保证体系,落实责任制,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实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保证电力二次系统的安全运行;建立安全培训机制,对所有人员进行信息安全基本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实际使用安全产品的工作原理、安装、使用、维护和故障处理等的培训,以强化安全意识,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四、安全服务体系

建立完善的安全服务体系,进行电力二次系统上线前的安全测评、上线后的安全风险评估、安全整改加固以及监控应急响应,用于保护、分析对系统资源的非法访问和网络攻击,并配备必要的应急设施和资源,统一调度,形成对重大安全事件(遭到黑客、病毒攻击和其他人为破坏等)快速响应的能力。

总之,随着我国基础产业“两化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电力二次系统的安全防护已纳入国家战略,电力企业要建立电力二次系统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确保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稳定和优质的运行,更好地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

   

 

护理风险点范文3

电力企业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基础性能源企业,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力企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例如,2007年、2008年两年电煤供应紧张导致电煤价格猛涨,2008年初严重的南方雪灾,都使得许多电力企业遭遇严重的困难,盈利水平急剧下降。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给电力企业带来了诸多风险,如投资风险、财务风险等。而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经营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完全消除财务风险及其影响是不可能的。一旦电力企业出现财务危机,将会破坏经济的发展,给整个经济体系带来灾难,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合理地分析和评价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更好地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为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提供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新思路。

二、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电力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有其独特之处:如资金、技术高度集中,公共服务安全性等。正是由于它的这些特点,使得电力体制的改革给其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本文从内、外两方面因素分析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

(一)外部风险 具体如下:

(1)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因为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产生的现象所导致危害物质生产、经济活动、生命安全的风险。如台风、旱灾、覆冰、水灾、冰雹、强降雨、泥石流、火灾、地震等自然现象,往往造成大范围内电力设施严重损坏,使电力企业损失惨重。例如,2008年的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都给电力企业带来了惨重的经济损失,使得电力企业步履维艰,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

(2)政策性风险。政策性风险是指政府出台的和企业经营相关的各项财政和金融政策。由于电力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它必须满足国民经济整体利益,所以必然面临政策性的财务风险。例如资本市场的汇率变动、利率调整、财政税收政策等方面产生的风险。政策性风险对电力企业影响比较大,近年来,随着电力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电力企业的负债较高,尤其是银行贷款的比例较大,电力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了70%,严重影响了资金成本。所以,政策性风险势必会影响电力企业的经营状况。

(二)内部风险 主要包括:

(1)支付风险。支付风险主要是指现金短缺,融资渠道单一,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电力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电费收入,而形成电力企业支付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电价低、电费回收难。电费难回收是长期困扰电力企业的一个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数额巨大的电费收不回来形成了坏账,使企业现金流量减少了,资金周转也受到了影响,从而降低了企业经营效益。

(2)资本结构风险。资本结构风险是指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例失调,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在资金构成中占主导地位,从而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加大。一旦电力企业资金周转发生困难,信誉将受到影响,严重的会导致破产。电力企业的负债结构也不合理,短期债务比例(尤其是银行短期借款)过高,使得企业的还款压力很大,资金周转不灵,进而影响电力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3)资产风险。资产风险包括资产结构风险和资产质量风险。资产结构风险,主要是指速动资产比率失调、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例失调等;资产质量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存在的大量不良资产造成资产利用效率低,如长期闲置的存货与固定资产、三年以上应收账款、长期亏损的对外投资等。资产风险是电力企业面临的很普遍、危害性也很大的风险。

(4)投资风险。由于近年来,电力供过于求和竞价上网机制的推广,必将带来投资风险的增大和投资回报率的降低。一方面,在投资决策时,财务部门缺乏对投资项目财务风险的专业判断,使得投资回报率低。另一方面,电力企业所投项目涉及的环节多,资金需求量大,使得电力企业面临的投资风险不断加大。如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资金能否及时到位等都会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5)垄断经营引起的财务风险。由于长期封闭的计划经济和电力行业垄断经营,使得电力企业的职工思想观念滞后,竞争意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等普遍淡薄。电力企业还没有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经济管理理念。这些因素导致电力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弱化,甚至还有个别企业对成本费用控制的概念一无所知。

(6)内部控制风险。内部控制风险主要指企业内部控制实施不到位,使得制衡机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造成的风险。内部控制风险主要与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有关。在失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下,企业管理人员就很容易发生诸如假公济私、挪用公款等不道德行为,虽然这些行为不易被轻易察觉,但对企业的危害是巨大的。

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针对电力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状况,构建如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一)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电力行业的特点,结合本文对电力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分析,本文建立了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多风险因素的递阶层次分为二层,目标层为A;准则层为B={B1,B2};指标层为B1={C11,C12},B2={C21,C22,C23,C24,C25,C26}。通过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上可以反映电力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基本情况。

(二)建立模糊评价集 建立风险评价评语集V={V1,V2,V3,V4,V5},其中,V1,V2,V3,V4,V5分别表示指标的评语,对应的财务风险程度分别为“低”、“较低”、“一般”、“较高”、“很高”五个等级。

(三)确定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运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在因素结构复杂、缺乏数据的条件下较好地确定每一层、各个指标的权重。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根据表1构建的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递阶层次分析模型,构造风险因素判断矩阵,各判断矩阵中因素间的风险比较可通过1~9标度法加以数量化;其次,运用AHP计算方法,将得到的判断矩阵按列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再按行相加,得到的权重向量即为所求的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将具有满意一致性的判断矩阵对应的特征向量各分量作为各风险评价指标对上层的权重。

(四)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对照各风险评价指标制定的评语等级标准,得到模糊评判矩阵R, R=(rij)m×n,其中rij是专家对评价指标的评分值。

(五)进行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由评价因素的权向量wi,因素Bi的模糊综合评价矩阵Ri,可计算得:Di=wiRi( i =1, 2)。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根据一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可得到隶属矩阵:R=D1D2。

最后,可得到最终综合评价结果:Q=WR。

将评语集V中的风险程度进行量化处理,用量化的值作为最终评价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

四、实例分析

本文以某电力企业为例,运用以上确定的研究方法,对其财务风险进行评价。

(一)建立模糊评价集 建立的评价集为V={V1,V2,V3,V4,V5}={低, 较低, 一般, 较高, 很高}。

(二)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以表1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层次分析模型为基础,根据AHP法确定每一层指标间的相对比重,计算出通过了一致性检验的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如下:

(三)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根据表1构建的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电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专家按上式评价集对各指标进行评价, 统计整理得到模糊判断矩阵如下:

上面模糊综合模糊评价的结果表明该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有19.625%的可能性低,22.95%的可能性较低,25.15%的可能性一般,20.375%的可能性较高,11.9%的可能性很高。为了反映该电力企业的综合财务风险,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得出该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将上述评语集V的风险量化值为G=(1,2,3,4,5)。也就是说,最终的评价结果越接近于5,财务风险越高;反之,越接近1,风险越低。最终的综合评分如下:

该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综合评分为2.81975,说明该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

五、结论

本文运用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为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为电力企业更好地衡量与预测财务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而更好地控制与防范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由于影响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很多,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合理确定这些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更加科学准确地对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评价,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

参考文献:

[1]张惠贞:《试论电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和防范》,《中国市场》2010年第7期。

[2]胡永宏、贺思辉:《综合评价方法》,科学出版社 2005年版。

护理风险点范文4

关键词:电力调度;安全风险;防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5-0109-02

电力调度被誉为电网的“神经系统”,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电网向着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方向发展,电网交直流混联使得系统暂态特性更加复杂,系统失稳风险不断增加,对电力调度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加强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措施的研究,提升对安全风险的辨识,并做好积极的防范措施。

1 电力调度技术新发展与系统安全风险

2009年,我国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规划,调度运行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智能电网发展以自动化、智能化、自愈化为主要特征,智能电网的发展也给电力调度技术带来了新的变化,作为智能电网的支撑体系,调度自动化系统必须实时获取电网的运行数据,实现对系统的监测与控制。智能电网是一个多元化、多尺度、多对象的复杂统一体,调度自动化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1.1 数据容量大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需要基于全局,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调度系统需要管理的信息不断增加。集中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电网交直流互联,规模迅速扩大,需要对电网的整体模型统一分析。

②与传统的EMS系统相区别,调度自动化的趋势是实现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的统一建模、数据采集、智能分析。

③传统的EMS系统仅限于对电网稳态工况的分析,调度自动化的发展趋势是静态、动态、暂态三位一体。

1.2 系统实时性强

智能电网需要在时间尺度上进行稳态、暂态相结合,在空间尺度上实现各级调度协调,强调监测、分析、调度的统一性,因此,对系统的实时性要求更高,通过高密度采集的相量测量单元(PMU)实现闭环控制,对分析和决策软件的实时性要求也相对较高。

系统的实时性要求还体现在调度自动化控制平台的一体化趋势,现代调度自动化逐渐向着分布式、一体化、标准开放方向发展,支撑软件平台将向着统一数据源、数据和参数共享、RTU与PMU融合、SCADA与WAMS融合,调度自动化控制平台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电网调度的数据将能够实现同时间尺度下的广域测量。

1.3 功能日益复杂

智能电网下电网的运行特性更加复杂,调度自动化系统承载的功能不断增多,随着电网中各类复杂电力电子元件、非线性元件、新型一次设备的接入,传统的仅能进行电网稳态的监测和分析控制的EMS系统已经不再能够满足需求,例如,对于系统偶发性的低频振荡或长周期动态扰动,EMS系统则无法反应。

新发展下电力调度应实时追踪系统动态特性,并结合先进的保护与控制技术,不仅满足传统的分析和监视功能,还要进一步拓展到广域控制保护和安全防御协调,以及各类综合信息的应用,整合EMS、WAMS等系统功能,成为一个综合性平台化的大系统。

根据上文分析,随着电力调度系统的数据容量不断增大、系统功能日益复杂,且系统实时性要求不断提升,受到光纤信道、通讯稳定性、系统架构等各类因素的影响,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大。

2 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分析

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技术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管理原因造成的,或生产原因造成的,还有可能与天气、通信、系统因素有关。根据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发生的频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2.1 系统运行中的安全风险

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中,所面临的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

①产品设计风险,如系统设计缺陷、技术资料和图纸与现场不符、系统软件存在问题等。

②设备老化风险,如系统硬件配置问题,通信信道老化等。

③环境因素风险(地震、雪灾、泥石流等),如2008年发生雪灾事故中,大量调度通信信道受到覆冰和低温影响,给电网调度运行带来较大风险。

2.2 系统管理安全风险

系统管理风险是指在对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因人为因素、管理不当、制度不严等造成的风险。主要体现在:

①制度管理不严,例如调度业务流程不清楚、调度安全责任未落实到位等。

②调度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到位,包括不熟悉系统特性、不了解调度规程、调度术语使用不规范、事故反映和处理能力不强等。

③调度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包括不严格遵守调度操作流程、发现事故隐患后未及时处理、停电和恢复供电前不及时核对、不认真填写相关的流程资料。例如,A变电站停电事故,就是因为调度员对系统运行方式不清楚,在某220 kV甲线路停电检修,由另一个进线开关通过220 kV乙线给A变电站供电的情况下,误下令断开了220 kV乙线的开关,导致了A变电站停电事故。

3 电力调度运行中安全风险的防护策略探讨

3.1 采取动态安全预警和协调防御技术

智能电网背景下,智能量测、传感技术、同步测量、通讯控制技术不断发展,为调度自动化的多目标时空协调在空间区域、时间尺度和目标功能上提供了更多优化功能。包括局部电网和全局电网的协调控制、调度与规划和控制环节的协调优化、经济运行和电能质量控制方面协调优化等。

对调度运行中安全风险防护可以依托这些新技术,实施动态安全监视和预警,并采取稳定的协调防御和控制策略,新型电力调度运行应用系统的集成整合如图1所示。

该支撑平台能够方便的对应用系统的数据进行操作,并对调度数据实现动态安全监视和安全预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报警,调度自动化系统应对安全风险的能力不断自动化与智能化。通过在线处理故障、实时决策,实现大面积的连锁故障预防,提升调度运行人员驾驭复杂电网的能力。

3.2 提升电力调度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

根据上文分析,电力调度运行中很多事故都是运行管理不当造成的,因此,除了从技术上积极采取动态预警和追踪外,还应该从制度、规范、流程上不断优化调度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水平。首先,严格各级调度规程,要求调度人员逐项执行操作票,并逐项汇报,严禁跨项操作、私自增加工作内容等现象。其次,落实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健全监督和管理体系,对因为运行方式错误安排、调度误操作、调度事故误应对等情况,将责任落实到人。

3.3 加强对调度系统运行人员的培训

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调度运行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日益提升。调度工作对调度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必须熟悉电网的运行特性、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高度责任心,因此,应积极组织调度运行管理人员加强学习,熟悉调度运行中面临的各项安全风险,不断总结系统安全风险的应对策略,提升安全防护水平。

4 结 语

随着智能电网下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新发展,电网安全防御也需要随之升级,并体现出从局部向全局、从离线向在线、从单一防御向综合安全防御方向发展的趋势,并广泛使用安全校核和辅助决策,进行网省协同安全校核,实现广域保护和控制一体化,以推动我国电网安全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叶永忠.浅析电力系统中电网调度与自动化[J].东方企业文化,2011,(14).

护理风险点范文5

[关键词]电力调度 电网运行 调度安全风险

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041-01

电力调度在电网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电网“神经系统”,直接影响到电网安全运行稳定性。当前,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提出了更高的电网运行要求,致使电网出现容量大、电压高、距离远的特点,电网交流混合联也使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增加,将电力调度安全风险加剧。由此,供电企业必须做好对电力调度安全运行因素的分析,提出防治对策,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一、电力调度运行中存在的调度风险

(一)管理上存在的安全风险

电力调度管理不健全。供电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就要建立健全电力调度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规范,使用最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对管理理念进行更新与完善,使企业更有序、更健康的发展。当前,供电企业电力调度人员经常不能按照规范操作,缺少必要的安全管理经验,对调度业务流程不清楚,缺少相关问题的处理经验,不能很好的将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位。长期下来,电力调度将出现非常多的安全隐患,不利于企业稳定、持续发展[1]。

电力调度人员综合素质低。随着电力事业建设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充,电力设备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设备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低。但在实际操作中电力调度人员掌握的技术知识与操作经验较少,不熟悉电力调度与电网系统组成,更不能恰当、规范使用调度术语。此外,心理素质不强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系统中隐藏的故障或者事故隐患,不能及时将问题解决,缺少对故障特征的记录,使整个电力调度缺少稳定运行。电力调度必须在严格的操作下进行,长期下来将使操作人员感到枯燥、乏味,在工作中养成一个定性规律,长期下来安全意识缺失,不能形成一套合理、科学的处理方法。对于事故不能进行准确、详尽记录,仅凭数据进行分析,一旦数据不准确将出现错漏,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埋下风险隐患[2]。

(二)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电力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出现老化、破损等问题,比如,通信信道老化、系统硬件、配件老化等对设备正常运行带来阻碍;产品设计中存在风险,现场施工相关技术资料、图纸等不符合规范标准,系统设计存在缺陷,还有某些系统软件会出现问题;各种环境影响也会影响到电网调度的稳定运行,比如,地震、泥石流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等,如果发生严重的雪灾事故将使电线或者电线杆覆盖大量积雪影响到电网调度的稳定运行[3]。

二、电力调度运行中安全风险防护对策

(一)如果是系统中服务器等设备可以使用冗余技术对数据进行备份处理,防止出现系统故障使数据丢失。系统运行时部分设备运行效果也会影响到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如果出现问题应立即停止运行并对设备进行检查或者更换。此外,对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单道与双道运行模式进行优化,引入其他运行模式,防止通道也出现故障,确保调度端监控功能能正常使用将风险降低。

(二) 电力系统设备采购时需选择科学、合理、周密、可操作性强的产品,确保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在电力调度系统工程建设时还要做好施工质量控制,电力调度系统工程正式建设时需要做好工程质量控制,电力调度运行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改善硬件、软件设备运行环境,优化临时电源供应方式,也可以设置防火墙进行物理隔离与防护防止受到病毒或者黑客的恶意攻击,确保电力调度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将安全风险降低。

(三)对电力调度申请票进行审核

审核电力调度申请票时需仔细对填写方式进行检查,防止造成内容、时间以及设备编号的填写错误,如有特殊情况需特殊说明。如果经过审核发现申请票内容与填写方式不符合规范需要重新填写,等到申请票填写合格以后才能做出回复。操作指令工作票的拟写需由经验丰富并对程序熟悉的调度员编写完成。在编写前需要对申请票再进行一次核实,检查电力调度系统、现场设备是否保持稳定运行状态[4]。如果电力设备等级超过两级以上应该将设备状态、电网调度方法以及开工许可等标注清楚。完成对指令票的拟定编写以后,还要选派专业知识丰富的调度员对电网进行情况进行核实,确认调度方法、操作步骤,并要做好电力调度影响分析,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后再预发指令票。需在指定时间内将指令票预发给调度人员,如果超过了预定周期指令票将不能使用,不能应用在电力调度中。可以使用网络或者传真对指令票进行预发,成功发送指令票以后重新核对一次。此外,在预发指令票以后要及时将时间、票编号等发送给接收人员,核对接收人员的身份信息、岗位以及单位信息。调度操作员需要按照工作票规范操作电力调度,防止出现错误操作或者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电力调度避免在超负荷或者大雪、大风、冰雹天气下进行,调度操作前需对周围环境充分考察,防止安全隐患影响到调度工作的顺利开展,将潜在的危险点找出来,对调度过程中的电压变化情况有所了解,进而针对安全风险做出应急处理对策。调度操作需在设定的预计时间内进行,始终遵循标准调度程序,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录音、法令以及复诵,如果需要跨区间进行电力调度则要先通知调度人员,让调度人员了解调度系统运行状态与设备运行状态,完成电力调度以后要及时通知各级检修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三、处理调度事故的方法

(一)事故预防

在电力调度前需要加强对预测危险点的预防对可能出现的事故采取紧急防范对策,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将事故应急能力增强。方案制定需要结合电力调度的具体工作要求与标准,充分考虑周围环境,依据实际情况做好事故处理,防止重大事故造成人员损伤,实现供电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二)确定事故现场的信息

事故发生以后需要及时对现场环境、天气等进行分析,了解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并要及时与调度人员进行沟通,及时获取设备运行情况,做好设备故障的处理,明确事故性质,管理人员停止送电工作,先处理事故[5]。

(三)事故处理方法

按照运行单位与远程监控发送的事故信息及时对设备运行状态、负荷以及事故现象深入分析,结合电压、电流以及频率将事故危害程度判断出来,参照现场运行规范与调度要求制定处理对策,更好的对事故进行处理,将汇总好的事故情况汇报给上级部门,防止事故恶化。

结束语:

电力调度是电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与维护,对安全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测与评估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杨笑宇,庞郑宁,樊启俊等.基于电力调度工作流构建运行管理的互联互通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1):177-182.

[2] 马超.耦合航运要求的三峡-葛洲坝梯级水电站短期调度快速优化决策[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5):1345-1350.

[3] 马超,练继建.基于聚类遗传算法的梯级水利枢纽短期电力调度优化[J].天津大学学报,2010,43(1):1-8.

护理风险点范文6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ICU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061-01

ICU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是救治危重患者的场所,医护人员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的人群,如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其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病房[1]。由于ICU具有拒绝患者家属陪护的特点,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过程缺乏深入了解,易产生护患纠纷,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较多的护理风险,要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应先从预防着手,将风险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护理服务,做到护患和谐。护理风险管理是对潜在的或现有的医疗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及处理,目的在于减少医疗风险事件对医院和患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危害。为了增强护士的抗风险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确保患者治疗过程顺利进行,我们加强对护士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定护理风险预案,总结出针对ICU患者的抗护理风险措施。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ICU为研究地点,将2013年7月~12月入组ICU的病人随机分成2组(n=98),一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常规管理组),另一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组)。

1. 2研究方法

1. 2. 1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 以护士长为组长,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再分设各执行小组,根据严格的风险管理程序,明确各小组组长的职责。搜集ICU历年的护理风险资料,通过分析讨论,总结出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对所有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进行每周一次风险检查,并每月召开一次风险管理会议,对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总结和原因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提高全体护士的风险意识。

1.2.2三级护理质量控制 各小组管床护士明确自身职责,提高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能力,对自己一切护理行为负责。各执行小组组长严格检查本组的风险管理质量,对护理风险进行及时记录。风险管理组长针对ICU的重点病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进行详细的检查,及时处理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归纳总结,于每月风险管理会议组织讨论分析。

1.2.3提高护理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 提高护士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和评估能力,针对现已存在的护理风险作相应的归类处理,再对护士进行系统的风险识别教育。以我院历年来ICU发生的护理安全事故为基础,结合护理质量的反馈结果,找出护理过程风险发生的因素,提高护士的识别能力和评估能力。

1.2.4加强技能培训和护理记录管理

定期组织护理专业技能培训,增强护士的理论知识,并对护士的护理技能进行考核。每月组织系统的护理查房、操作不范等活动,增强护士对ICU病房专业仪器的熟悉程度,提高护理质量。随时检查护士的护理记录,要求护士对患者的病情变化、用药情况、治疗效果等都进行详细的记录。

1.3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根据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ICU病房护理质量进行评价,采取百分计分制对护理操作熟练度、文书书写规范、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应急能力等项目进行评分。并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 0进行统计和分析处理,对两组资料的护士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应急能力应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

2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护士各方面评分显著提高。操作熟练程度的平均分数常规管理组80. 02,风险管理组91. 08;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性的平均分数常规管理组82. 12,风险管理组91. 51;服务态度的平均分数常规管理组82. 03,风险管理组92. 16;沟通能力的平均分数常规管理组81. 46,风险管理组93. 14;应急能力平均分数常规管理组83. 67,风险管理组93. 08。以上资料均P

3 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护理风险的分析,寻找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有组织、系统地减少护理风险的经济损失和危害。它包括了护理风险识别、护理风险衡量与评价、护理风险处理及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4个阶段[2]。危重患者多表现为意识不清、生命体征不平稳等。因此加强风险管理不仅能提高护士对风险管理的认识,而且对培养护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我院ICU通过护理风险管理,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增强了护理人员学习并掌握风险处理的主动性,提高护理人员的抗风险技能,同时也强化了护理人员依法施护、防范医疗风险的自律行为。综上所述,只有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参与风险管理,防患于未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降低医疗护理风险,才能确保护理安全。

风险管理以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减轻风险事件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减少风险事件给医院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为目的[3]。通过应用护理风险的管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医患纠纷问题也有很大程度的改善,护理人员从中正确树立了法律意识,制度程序的执行率明显高于以往。解决了差错、事故、纠纷易于产生的环节,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降至最低。

综上所述,在ICU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效地减少医疗风险和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陈雪霞. 风险管理在产房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 海南医学, 2010,21(14): 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