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临终护理综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临终护理综述范文1
关键词:综合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安全性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多见于30~40岁妇女,以40~50岁最多见[1]。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部肿块、白带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周期缩缩短,可逐渐发展为恶性肿瘤,在一定程度下须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可综合观察盆腹腔结构与解剖关系,又能扩展手术视野,提高手术部位的清晰度[2]。本文具体探讨了综合护理中的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安全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收集2011年3月~2014年1O月在我院妇产科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8例,纳入标准:①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②存在月经过多、压迫、继发贫血症状;③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④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0d。排除标准:合并恶性病变,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变。患者年龄28~78岁,平均年龄(56.02±6.29)岁;肌瘤直径4~14cm,平均为(7.13±1.98)cm(以术前B超检查为准);肌瘤数目2~5个,平均为(3.10±0.24)个;疾病类型:单发肌瘤61例,多发肌瘤17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肌瘤直径、肌瘤数目、疾病类型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都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前准备对患者全面检查,对病情全面了解和评估;积极进行肠道准备、腹部皮肤准备与血常规检查。患者选择全身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铺无菌巾。气腹针经脐孔穿刺形成气腹,建立四孔气腹,腹压达13mmHg时放置腹腔镜,检查子宫等部位情况,根据术前检查及术中探查确定肌瘤位置并进行纵行切开;用抓钳钳夹肌瘤,钝性分离子宫肌层,至肌瘤完整剥出;缝合子宫,加固缝合浆膜层。所有患者术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常规监测生命体征与进行整床护理。治疗组术后给予基于护理路径的综合护理措施,具体步骤如下:成立临床护理路径技术管理委员会、临床护理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和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小组,每个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科室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护理人员担任,负责实施小组与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间的日常联系,指导护理路径实施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积极收集相关临床护理路径资料,为下一步制订临床护理路径作参考。在临床护理路径表单中,包括病情检测、评估、诊疗、护理及病情变异记录。积极组织各专业人员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知识培训,使医生、护士和其他科室人员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并加强沟通以形成共识。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各表单在术后开展实施工作,并在过程中不断完善,从而实现临床护理路径。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选择(x±s)表示,组间与组内对比采用t检验;而计数数据组间对比采用χ2分析,等级资料对比采用轶和检验,P
2 结果
2.1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经过观察,治疗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最高体温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
2.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经过观察,治疗组术后皮下气肿、皮下血肿、切口感染、切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
2.3满意度对比 出院时经过调查,治疗组的护理整体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与住院相关满意度分别为97.4%、100.0%和100.0%,而对照组为82.1%、84.6%和82.1%,组间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生育年龄妇女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具体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体内性激素水平及生长因子等有关。在手术治疗中,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优点是术中出血少、手术野清晰、操作顺利、手术时间也并不增加,但是对于术后护理的要求也在提高[3]。同时腹腔镜微创技术的推广应用一直存在争议,尤其对肌壁间肌瘤,其手术操作困难且术中转开腹的危险性高,使对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争议更加剧烈。本文两组术后1d与术后7d的舒张压、收缩压与心率都在正常范围内,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腹腔镜手术具有比较好的安全性。
在综合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对服务对象的健康负责的护理人员等联合为某一特定的诊断、处置而制定的一套"最佳"标准的服务与管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全新的医疗管理模式随着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对于提高医疗质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治疗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最高体温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
最理想的外科手术是建立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仍能保留器官的正常机能,腹腔镜下手术具有对于患者的损伤小、术中出血少、腹部不遗留疤痕、切口美观等优点。而相关研究探讨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无逻辑关系),认为临床路径可缩短住院天数,规范护士主动护理行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还有学者认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不仅省去临床工作中反复抄写的麻烦,还可以避免护理差错及事故的发生,有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控制和持续改进。本文治疗组术后皮下气肿、皮下血肿、切口感染、切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
总之,术后基于护理路径的综合护理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的应用能在保障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基础上,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保障患者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柳友清,陈素玉,张爱君.缩小肌瘤体积的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切除24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527-528.
临终护理综述范文2
中图分类号:R8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3-0084-02
颈部纵隔镜术(cervical mediastinoscopy,简称CM)是瑞典医生carlens于1959年首先正式介绍的用于上纵隔探查和活检的一种手术技术,又称之为标准或传统纵隔镜术。该方法问世后很快在欧洲大陆推广,后又传播到北美及世界各国,并在北美进一步发展到扩大的颈部纵隔镜术(Extended Cervical Media Stinstinoscopy,简称ECM)及胸骨旁纵隔镜手术。此手术方法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但是手术过程中也会发生意外。本院2008年1例颈部纵隔镜下纵隔淋巴结活检术在术中损伤无名动脉而发生大出血,经护士、麻醉师、手术医生的密切配合,中转开胸止血及在胸腔内取纵隔淋巴结活检术,术后恢复良好出院。笔者将手术护理要点及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病历介绍
患者,难,59岁,因体检发现右肺占位性病灶来本院就诊。入院时一般情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辅助检查CT提示:右肺中央型肺癌。纤支镜检查无殊,查心电图、肺功能、脑MRI等均未见特殊异常。主任医师体格检查发现右锁骨上有一厘米肿大淋巴结,无压痛,质硬,活动差,穿刺针吸示:淋巴结肉芽肿性病变。为进一步确定病情性质和类型经过决定按先行纵隔镜下纵隔淋巴结活检术,再视快速病理检查报告情况决定下一步的手术方式进行手术。2008年9月23日患者在全麻下行颈部纵隔镜术,手术开始20分钟左右,当主刀医生用电凝吸管边吸边止血,活检钳抓取淋巴结误损伤附近的无名动脉发生大出血,电视纵隔镜视野模糊无法进行彻底止血,因此,立即改为开胸止血术并在胸腔内取纵隔淋巴结活检术,此时护士要配合开胸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报告为淋巴结肉芽肿性变,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住院两周后出院。
2 护理
2.1 物品准备
常规准备纵隔镜器械,氩气电刀、吸引器、电视摄像监护系统、纵隔镜头、活检钳、肿瘤抓钳、纵隔穿刺针、纵隔电凝吸管、血管缝线、手套等。另准备紧急情况下转为开胸手术所需敷料及器械。
2.2 人员配备
纵隔镜术手术不大,但人员必须配备齐全,常规情况下备麻醉师2名,医生2名,洗手和巡回护士各1名。当发生大出血时,组织对专科业务熟练、有经验的人员到现场抢救,以保证各种护理措施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落实。
2.3 巡回护士配合
2.3.1 用物准备 将电视屏幕安置于主刀医生对侧,光纤、摄像导线正确连接电视摄像监护系统,接好电刀、吸引装置,确保术中各种仪器、设备性能良好。
2.3.2 建立有效静脉通路 患者入室后再次常规核对无误后,用留置针在左上肢建立一条静脉通路,将输液管与三通管、三通延长管连接好,以保证麻醉用药和术中输液。在小腿肌肉丰厚处贴上一次性电极板。
2.3.3 安置手术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颈仰卧位,当发生大出血时,配合去除铺巾,协助医生将病人由颈仰卧位改为左侧卧位。在小腿肌肉丰厚处贴上一次性电极板,注意身体不要与手术床、支架等金属接触,防止因漏电而致烫伤。
2.3.4 密切配合手术 手术进行中,根据显示器随时了解手术进展情况,调节并保持电视纵隔镜的正常工作,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中转开胸时,巡回和器械护士再次做好器械、敷料的核对,防止遗留在体腔内。打开无影灯,调节灯光于胸部切口位置,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保证静脉输液通常,随时调节输液速度,必要时再开辟一条静脉通路。及时供应台上所需物品。
2.4 器械护士配合
2.4.1 物品清点 提前30分钟洗手,整理好器械台,与巡回护士仔细清点纵隔镜器械、开胸器械、敷料、缝针等。
2.4.2 准确传递手术器械 常规消毒铺巾后安装光源线、摄像导线并固定好。密切配合颈部纵隔镜术,递尖刀片给手术医生,在颈部作一4厘米横切口,递普通电刀、蚊式钳、皮肤直角拉钩建立皮下通道,以皮肤直角拉钩引导纵隔镜头插入纵隔内,尽量调整镜头对准要活检的淋巴结。当误伤大血管时,撤各种导线,将纵隔镜头、器械放置无菌器械台左上角,避免掉落在地,损坏器械。更换手套后,递聚维酮碘棉球给手术医生消毒胸部切口,再次铺巾,严格无菌操作。密切配合医生中转开胸止血,传递常规开胸器械,做到稳、准、快。彻底止血后,递胸腔血管钳,剪刀继续配合医生行胸腔内纵隔淋巴结活检术,淋巴结用纱布接取,血管钳夹标本递给巡回护士送快速病理,严格无菌无瘤操作。冲洗止血后置胸管一根,洗手和巡回护士清点无误后逐层关胸,颈部切口止血后置一片引流,缝合切口。
3 体会
3.1 重视预防
护士和麻醉师对大手术及重症患者手术都会比较重视,而对小手术或轻症患者可能不会太重视,往往会认为像纵隔镜这类手术出血少、切口小,不会有什么病情变化而出于疏忽,思想上松懈了,这时候一旦发生意外,就会措手不及,慌乱不堪导致抢救困难,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我们不能轻视这类手术,病人入室后应评估病人的情况,查看病历,充分估计病情,开辟静脉通路,保持通畅,洗手、巡回护士准备好两套器械(一套是纵隔镜器械,另一套是开胸止血器械),以便应急使用。
3.2 加强病情观察
手术开始后,巡回护士不得离开手术室,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有创血压的变化,随时提供手术台上的所需物品,一旦发生大出血能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迅速采取抢救措施。
3.3 培训
本院自2004年开始引进颈部纵隔镜术,对全科护士进行了培训,因此手术室护士已全面掌握器械使用维护和消毒的专业知识,熟悉手术流程,建立操作规程卡片。定期进行业务学习,通过读书报告、专题讨论等总结工作中的问题、经验,以逐步完善操作规程。
3.4 重视全科护士素质的培养
加强手术室护士业务培训,掌握纵隔镜术中突发大出血的抢救、监测和护理,组织类似手术演练来提高护士的配合能力,使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其次,本院科室还进行了大型抢救手术病例回顾性查房,通过查房使年轻忽视掌握遇到急性大出血病人,应立即给病人行大号留置针静脉穿刺,做到一针见血,为病人赢得抢救时间;另外本科室护士在护士长的带领下都参加了继续教育,加强了理论知识教育,能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工作,挽救了病人生命,从而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戴月华,俞申妹.1例心室电风暴伴癫痫发作患者的抢救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9,8(7):631-32.
临终护理综述范文3
关键词 社区医疗机构 从业人员 临终关怀 认知现况
中图分类号: R4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8-0046-04
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叉学科,是社会的需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1]。随着对生命质量的不断重视,临终关怀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2]。其目的既不是治疗疾病或延长生命,也不是加速死亡,而是改善患者余寿的质量[3],使患者能够安详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临终关怀同时为减轻其家属的失落和悲哀给予支持和鼓励,使临终的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心平气和的迎接死亡[4]。为了给社区医疗机构实施临终关怀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我们对上海市徐汇区4家社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进行了临终关怀认知现况调查,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2年2-3月采用分层配额随机抽样方法,选择上海市徐汇区4家社区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即原则上每家社区医疗机构选择60名从业人员,其中医务人员占80.0%(48份);管理者占15.0%(9份);其他人员占5.0%(3份)。
1.2 方法
在参照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由4个部分组成:①一般情况调查,包括性别、学历、职业、执业范围;②对临终关怀的认识;③对临终关怀工作的态度;④对社区开展临终关怀的看法。问卷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39份,回收率为99.6%。
1.3 统计学方法
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调查
在239名调查对象中,男64名,女175名;中专26名,大专88名,本科及以上125名;高级职称15名,中级职称79名,初级职称145名;医生53名,护理85名,公共卫生43名,医技23名,管理人员26名,其他岗位9名。
2.2 对临终关怀的认识
239名从业人员中,完全了解临终关怀服务概念的有119名,占49.8%;完全了解临终关怀服务内容的有118名,占49.4%;完全了解临终关怀工作人员职责的有104名,占43.5%(表1)。
2.3 临终关怀知识来源
239名从业人员中,临终关怀知识主要来源于大众传媒报道,其次为继续教育讲座和专业书籍杂志,选择学校教育的较少(表2)。
2.4 对临终关怀工作的态度
239名从业人员中,愿意全力或一定程度支持和参加临终关怀服务的占86.6%;愿意成为临终关怀志愿者占63.6%,愿意亲人接受临终关怀服务占67.8%(表3)。
2.5 对社区开展临终关怀的看法
239名从业人员中,有41.0%认为开展社区临终关怀对晚期肿瘤患者有很大益处;有23.8%认为开展社区临终关怀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社区服务功能;有20.1%认为开展社区临终关怀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3 讨论
3.1 社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临终关怀的态度和知识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对死亡的认识还很原始,处于恐惧和孤独的痛苦中。科学的死亡观是“不以延长生命为目的,而以减轻身心痛苦为宗旨”,这种良好的心理适应对于临终者的家属也同样必要[5]。本调查显示,医务人员获得临终关怀知识的来源主要是大众传媒,大部分医务人员的临终关怀知识和技能不系统、不完整,难以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必需的舒缓疗护服务。
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的态度和行为是积极、正向的,他们对患者的临终需求有着深刻的体会,因此愿意在社区开展舒缓疗护服务,让临终患者安祥、无憾的到达生命的终点,但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服务能力。
3.2 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的实践和探索
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上海市18家社区舒缓疗护“病区”试点单位之一,2012年增设了临终关怀科,中心发挥社区优势,组织了全科团队的所有成员,开展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知识普及工作。努力使社区居民重新认识死亡,尽量正确的理解临终关怀这项工作。中心临终关怀病区共配备医务人员17名,其中护理人员11名,心理咨询师2名,住院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主任医师1名,并聘请临终关怀专家为顾问。面对专业人员的知识技能教育和培训缺乏的问题,中心组织人员参加市、区组织的临终关怀相关培训,派送医护人员赴香港、台湾等地参观学习。同时加强中心内部的业务学习,邀请相关专家到中心讲课,请外出培训的医务人员汇报学习体会,以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临终关怀的理念。
3.3 社区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的建议和对策
临终关怀学是一门涉及医学、护理、心理、社会、伦理等的综合学科,而社区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处于临终关怀工作的最前沿,是临终关怀工作的主体,其态度和知识对我国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培训是十分必需的[6]。
3.3.1 临终关怀的态度需要改进
临终关怀付出大、辛苦多、经济收入少[7],但也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因此改变从业人员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要加强对从事临终关怀工作的临床医生和社区护士的人道主义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死亡观,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怀和安慰患者和家属,使患者舒适、坦然的面对死亡。
3.3.2 临终关怀队伍需要加强
加强医务人员的配备,保证足够的人力资源。团队要配备专业的心理医生,以便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心理辅导,调整其工作心态,并适当的进行人员岗位轮换,帮助他们克服工作中的紧张恐惧心理,使他们顺利地担当起各种临终治疗和临终护理任务。
3.3.3 营造良好的临终关怀环境
由于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导致医务人员开展临终关怀工作时存在患得患失的心理,从而影响临终关怀工作的开展。社区医疗机构可以采取医药信息公开、价格透明、开展家庭病床、社区医疗咨询、医患共同合作等措施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从而缓解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促进社区临终关怀工作的开展,提高其质量。
3.3.4 临终关怀模式的社区化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卫生服务必须贯彻“社区化原则”[8],王颖丽等[9]认为针对晚期肿瘤患者,以“政府为主导,社区卫生全科团队提供、家庭参与”的居家临终关怀模式适合于我国国情。因此,构建以社区服务为主,医院治疗和家庭照护为辅,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系统化服务模式是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之路。既减轻了大医院的工作负担,又充分发挥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能,使城市医疗卫生资源根据治疗和保健的医疗目的得到有效配置,避免资源的浪费[10]。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建立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优势互补的临终关怀服务体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临终关怀事业需要有政策上的支持,政府加大经费的投入,以及社会各界共同的推动;其次,应规范临终关怀工作人员的编制设置,制定临终关怀机构的规范化建设标准和制度;第三,加强临终关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尤其应掌握心理治疗及护理的技能;加强死亡教育、完善临终关怀的服务标准。只有这样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岳林, 张雷. 我国临终关怀的特点及其发展展望[J]. 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2): 117-119.
[2] 尹诗, 姜冬九. 我国临终关怀模式探讨[J]. 中国护理管理, 2011, 11(12): 48-50.
[3] 王玉梅, 肖适崎, 冯国和. 我国临终关怀发展中有关问题探讨[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6, 23(3): 180-182.
[4] 杜雪平, 王永利. 实用社区护理[M]. 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160.
[5] Manima A. Ethical issues in palliative care:considera-tions[J]. J Pain Palliat Care Pharmacother, 2003, 17(3-4): 141-149.
[6] 刘冬梅, 薛荃, 骞芳, 等. 全科医生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效果评价与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1, 9(3): 420-421.
[7] 申进新, 毛惠芬, 王艳蕊, 等. 二级医院临床护理人员临终关怀认知及影响因素调查[J]. 护理学杂志, 2007, 22(7): 58-59.
[8] 朱金楠.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的研究综述[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9, 26(9): 589-591.
[9] 王颖丽, 金其林, 陈风华, 等. 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的现状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28): 3198-3199.
临终护理综述范文4
合适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情感,完善个体人格。同时,音乐所包含的丰富内容也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不同类型的音乐对人产生的作用也不同。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和最具魅力的领域,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并且还在继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1]音乐和歌声不仅能改善多种病症病人的生理、心理健康情况,还能提高病人认知能力、社交能力,缓解躯体和精神焦虑情绪。[2] 国内音乐疗法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也有多篇报道,但是对于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个性化的音乐疗法的探究并不多。个性化音乐疗法是极有前途的一种新型心身护理方法。本文就临床护理工作中个性化音乐疗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个性化音乐疗法的概念
个性化音乐治疗是科学且系统地运用音乐的特性,通过音乐的特质对人的影响,协助个人在疾病或残障的治疗过程中达到 生理、心理.情绪的整合。并通过和谐的节奏,刺激身体神经、肌肉,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使病人在疾病或医疗过程中身心改变的一种治疗方式。[3]个性化音乐是强调以患者的音乐喜好来选择音乐,为患者进行音乐治疗的形式。
2、个性化音乐治疗的方式
个性化音乐治疗可分为主动性与被动性,可表现为倾听与演唱。目前,音乐疗法多数使用手机、随身听,病人也多数是被动地听。
3、个性化音乐疗法的应用现状
3.1.1 改善慢性疾病症状
张友根的研究表明,通过对COPD患者给予个性化音乐治疗,发现可以减轻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稳定生命体征,缩短住院时间。[4]高艳辉等通过临床对照研究发现,音乐疗法能增强银屑病病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和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张力.进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提高银屑病的治愈率、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5]
3.1.2 减轻慢性疼痛
疼痛是一种非常主观的体验,外界对疼痛感知的影响十分大。个性化音乐疗法应用于慢性疼痛患者的日常生活中,比单纯卧床休息更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6]
3.1.3 减轻应激反应
应激(stress)这一概念最早是由H.Selye提出,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可以由不同的生理及心理因素所引起.心理应激是机体通过认识、评价而察觉到应激原的威胁时引起的心理、生理机能改变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方面竞争压力的增加,心理应激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威胁着人的健康.超过个体承受能力的心理应激,往往是多种疾病的根源.[7]术前,病人由于对手术的恐惧心理,从而引起焦虑情绪,增加术前应激反应[8] 。收听个性化音乐这种非药物疗法既无任何不良反应又有助于病人放松,利于康复。近年来有关音乐治疗的研究证实,音乐通过听觉作用于机体,可协助个体达到生理、心理和情绪的整合,是围手术期患者良好的辅助疗法。并且个性化音乐疗法对于术前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有着较大的作用。[9]
3.1.4 临终关怀的有效方法
癌症晚期病人经受着病痛的折磨,面对着自己即将走向死亡,常有焦虑、抑郁等情绪。对于临终患者,我们的护理任务不再是使患者更快的康复,而是陪伴患者,使患者在有限的时间里,舒适、安详、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程。让患者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听缓慢抒情的音乐,患者收缩压明显下降,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10]
小结
个性化音乐疗法无痛苦、无不良反应。对护理实施者难度较小,是护理人员可以独立提供的辅治疗措施。目前个性化音乐疗法尚在起步阶段,还未广泛运用。它具备花费少,效果好的优点,前景广阔。个性化音乐疗法不仅局限于住院患者的应用,可以延伸至社区、家庭等场所。期待个性化音乐疗法更广泛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马前锋.音由心生 乐者药也 ―个性化音乐治疗的探索性研究.
[2] 吴红艳.欢笑是最好的治疗.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2):71
[3] 黄淑鹊,林佳静.陈明丽.等探讨音乐治疗于癌末病患疼痛对生活影响程度改善之成效.荣总护理.2002.18(4):358―367
[4] 张友根 彭小芳 韶 红 张思诗 刘亚琴 王飞燕 个性化听 一唱结合的音乐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辅助治疗的作用研究 当代护士1006-6411(2011)12-0003-02
[5] 高艳辉,肖青林,卢平燕,等音乐疗法在银屑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作用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23―224
[6] 黄淑鹊,林佳静.陈明丽.等探讨音乐治疗于癌末病患疼痛对生活影响程度改善之成救荣总护理.2002.18(4):358―367
[7] 《心理应激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9).
[8] 梁宝勇,刘畅,杜桂枝,等.择期行腹内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与心理准备研究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及其时间特点[J].中华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2(2):77-80.
临终护理综述范文5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的基本措施,护士只有熟练掌握其操作步骤及方法,并在复苏过程中最佳配合医生才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多年临床体会如下。
1 瞬间评估判断。护士要对心脏骤停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判断:对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即可诊断为心脏骤停,应立即现场抢救并通知其他医务人员。
2 保持呼吸道通畅,行胸外心脏按压。立即将患者去枕平卧,头后仰于硬板床或平地上,清除呼吸道异物并解除舌后坠,行胸外心脏按压并配合人工辅助呼吸,当其他医务人员到场后,应由医生做胸外心脏按压,护士立即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路,因循环骤停后,呼吸可立即停止,所以,应在心肺复苏的同时还要重视呼吸复苏。
3 选择给药途径
3.1 静脉给药:选择适宜的静脉,建立输液通路。近年来很多研究资料证明:心内注射有很多的缺点,虽然它是最直接的用药途径,但是由于它的并发症多和需要暂停心脏按压,而并非最佳途径。Emerman和Kuhn等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说明了心肺复苏时中心静脉给药具有较好的优越性,Redding等研究显示,心肺复苏时经中心静脉、气管内或心内给药之间的差别较小,但在胸外心脏按压期间经膈肌以上的中心静脉给药优于其他静脉⑴,而进行中心静脉穿刺比较麻烦,同时影响气管插管。
3.2 气管内给药。护士在心肺复苏中进行气管内给药时除必须增加剂量外,还应做到⑵:①肾上腺素以生理盐水稀释10ml;②通过深达支气管的细导管给药;③注射后至少3次过度换气以利药物扩散。
4 除颤。粗颤型电除颤成功率高,预后相对好,细颤型电除颤成功率低,预后相对差,如果心电示波为细颤波,应给予肾上腺素使之转复为粗颤波后再行除颤,在来不及连接心电监护情况下也可盲目除颤。
5 心电监护。护士在用药物起搏时应做好心电监护,并须熟练掌握抢救步骤,注药速度要快,注药后用5ml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线路,并抬高肢体加快药物进入循环。
6 护士要有分工,忙而不乱
6.1 呼吸道的管理:应有专人管理,及时吸出呼吸道的分泌物,以免影响呼吸机的正常运行和药物的吸收,严禁带针头行气管内给药和气道冲洗。
6.2 输液通道的管理及用药:应有专人抽药,专人推药,专人填写抢救记录,抢救过程中,认真执行查对制度,避免用错药物。
7 周围静脉留置针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目前应用周围静脉留置针开放静脉通道,因其操作简便、快速、并发症少,已作为心肺复苏处理时的首要措施,心肺复苏过程中使用留置针连接三通,使静脉通道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分秒必争,一次到位,既保证输入液体的质量,更便于固定,留置针贯穿于整个急救护理中,护士应熟练掌握,准确无误。
8 头部降温。选择性的脑低温能增加皮质脑血流,保护血脑屏障和预防脑水肿⑶。产生脑水肿的关键是循环停止后的最初10分钟,故在心肺复苏的同时行头部降温非常必要,护士要及时给予头部冰敷或者冰帽。
9 严格无菌操作。
10 疗效观察。抢救过程中护士要严密观察病人的心率、血压、瞳孔、面色,如心电监护示心律或大动脉搏动恢复,示心肺复苏有效,否则无效,此时应查找原因,如是否操作不当,是否有肺损伤或内脏出血等,若抢救30分钟后仍无效或死亡临终症状逐渐明显,可考虑放弃抢救。
参考文献:
[1] 胡兴国,胡桂香,曹佳亮,综述.心肺脑复苏用药的新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4,13⑸;211-213.
临终护理综述范文6
【关键词】职业暴露;防护;护士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53-02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1]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护士常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中,大量调查结果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感染及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2],由此而引起的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损害已经受到社会和医院等各方面的重视。我院自 2010年年底开设全科病房,全科病房的医疗护理服务具有特殊性,这些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快、病程长,可能具有传染性等特点。现就全科护士的职业暴露来源及防护措施进行综述。
1 职业暴露来源
1.1 职业防护意识淡薄 标准预防和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 即使有一些防护意识, 也只是针对感染性疾病,认为内科接触血液、伤口、传染源相对较少,被感染的机会比较少,存在侥幸心理,工作中不重视标准预防。加上受护理先辈长期以来强调不怕脏、不怕累的敬业精神的影响, 造成职业防护意识的落后。
1.2 机械性损伤 朱袁青等报道,医务人员经表皮黏膜暴露率为每年每人次2.16%[3] 。我国也报道锐器伤率高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作匆忙、粗心、操作不规范、操作时未遵循标准预防有关[3] 。特别是年轻护士经验少、在接触锐器过程中不注意防护, 操作时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如用手直接掰安瓿、用手直接处理医疗用物、针筒使用后随意摆放、注射或拔针过程中自伤等。朱袁青等报道有人做过统计,锐器伤种类依次为针头( 84. 45%) 、安瓿( 10. 37%) 、刀片( 3. 35%) 、剪刀( 1. 83%) ; 锐器伤发生的环节依次在注射和拔针过程中( 39. 96%) 、掰安瓿( 13.72%) 、整理用物时( 13. 72%) 、手术配合时( 3. 36%) [3] 。所以锐器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伤害。通过针刺伤传播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远远大于其他途径, 已证实20 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 其中最危险、危害性最大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4] ,而患有这类疾病的病人在门诊就医时常被收到全科进行治疗。
1.3 生物性损伤 ①护士与病人接触频繁, 给病人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各种导管护理、口鼻腔吸痰、压疮护理、更换衣裤、床单甚至是护理垫以及在整个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都有可能接触到病人的各种体液,如酗酒者呕吐、毒物飘散在空气中; 肠道感染性腹泻的病人排出的传染性污物; 呼吸道传播性疾病病人的飞沫; 疱疹病人的疱疹液等。②很多反复发热,极度消瘦、抵抗力低下的病人在查找病因过程中血液生化检查都是艾滋病获得者、肝炎病毒携带者或梅毒感染者。③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处理各种意外等事件时容不得护士先行自我保护, 再去处置病人,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接触患病的几率, 放大了危害的后果。④一些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未严格按操作规程,无自我防护意识,存在侥幸心理,年轻护士尤为突出。⑤避免引起病人紧张多疑的心理和遭嫌弃的误会,认为无菌手套和口罩只在无菌操作中才使用。因此, 医护人员很容易受到感染。
1.4 化学性危害 ①医院消毒常用含氯试剂、乙醇、碘等消毒液, 对人体的皮肤、黏膜、呼吸道均产生一定的刺激性,除了气味刺鼻、皮肤损害外, 一定程度上还可产生基因突变, 导致癌变发生[5] , 对护士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危险。②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细胞毒性等药物, 其配制过程中溢出的药液和粉末对护士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
1.5 意外伤害 包括身体伤害和语言伤害。随着社会和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病人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随之越高。一些人对护士仍带有职业偏见, 某些病人及家属对求医过程及治疗结果不满意时, 将怨气发泄在护理人员身上。护士在工作中稍有不周( 如更换液体稍不及时、打针穿刺时不能一次成功) , 个别病人及家属轻则脸色难看、责怪, 重则污言秽语, 甚至拳打脚踢; 遇上有些烦躁、不配合的病人, 自己拔针或针头脱落造成自伤或伤人, 护士在护理这些病人时就易受到伤害。
1.6 社会心理因素 国外有研究显示[6] : 长期在重症监护室工作和照顾临终病人的护士心理健康程度普遍下降, 甚至出现抑郁。全科护士大多面对的是老年病人,病情重易反复、病情复杂,变化快、护理高风险因素多,工作量大。一些慢性疾病,病人完全治愈的少、并发症多, 病重、病危、抢救、死亡经常发生,护士的精神状况、心理健康和生活态度都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法律维权意识的普遍提高, 病人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护士所承担的风险增加、压力增大,工作紧张感增加;护士长期上夜班扰乱了正常生物钟,生活无规律,加之护士身兼多从角色,担心家庭照顾不周,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这些都易让护士产生压抑、焦虑的情绪, 身心受到伤害。
2 防护措施
2.1 加强职业暴露与防护的培训教育,提高职业危害防护意识 首先,让护士明白要保证自身的健康,才能去维护患者的健康,纠正侥幸心理和以往“不怕脏、不怕累”的观念。其次加强培训 新护士上岗前必须进行医院感染、标准预防、职业暴露、职业防护、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等知识培训, 使护士充分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 自我防护的重要性, 严格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遵守操作规程、掌握洗手指针以及六步洗手法, 自觉将职业防护纳入各项护理操作中;再次是医院领导重视和支持, 建立职业暴露处理绿色通道及追踪系统,使职业危害的发生率降至最低程度。
2.2 遵循标准预防原则,降低职业暴露及其危害率 有报道, 采用标准化防护后, 医务人员的血液暴露率可从3 5. 8% 下降到18. 1%[7] 。标准预防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标准预防强调双向防护。根据其操作原则,护士为患者实施操作的全程,不论患者是否确诊或可以感染传染病均采取保护措施,包括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戴防护眼睛和面罩等基本措施。正确洗手及把握洗手的时机,减少职业暴露,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及患者,降低暴露的危害性。
2.3 避免机械性损伤和意外伤 掰安瓿前应先用砂轮充分锯割其颈部, 然后用无菌纱布包裹安瓿并对准易折点掰开,防止玻璃尖端或碎屑损伤护士皮肤;撬铝盖时应使用专用的开瓶器( 避免使用剪刀或其它工具) ;给烦躁、不合作的患者治疗时要有他人协助,以免造成意外伤害;损伤性污物, 如针头、锐器使用后应及时放入锐器盒内, 密闭存放加盖运送;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及将针尖、刀片等锐器面向他人。
2.4 生物因素损伤的防护 护士在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应戴好口罩、乳胶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护目镜,尤其在接触有或疑有传染性的病人的血液、体液时,要戴双层乳胶手套,接触后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护士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手部皮肤的完整性,遇皮肤有伤口时,注意伤口的保护和清创处理工作,佩戴乳胶手套进行工作,防止细菌侵入。
2.5 化学性危害的防护 接触刺激性较强的含氯消毒剂,尤其是在更换或测试消毒液时,应带好口罩、手套, 避免直接用手取放。消毒液应加盖, 室内保持空气流通, 减少刺激性气体的密度, 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损伤。器械取出后应用生理盐水浸泡或冲洗, 减少对皮肤、黏膜的刺激。若消毒液溅入眼睛内,应用生理盐水冲洗, 滴入林可霉素眼药水, 做好眼保护。采用人机共存空气消毒机进行室内消毒时,护士勿直视光源, 以免眼受伤。建立输液配置中心, 减少护士接触细胞毒性药物的几率。
2.6 提升心理应急能力,避免心理因素危害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压力, 如果未及时的给予有效地排解和疏导, 易产生心理障碍[8] , 要加强心理辅导教育, 提供减轻压力和放松精神的技巧培训, 帮助她们建立有效的应对方式,提升心理应急的能力。护理管理者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弹性排班。另一方面, 护理人员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 尤其是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 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增强自信心, 学会自我放松、自我调节、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使工作做到得心应手、忙而不乱, 特别是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掌握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 正确处理护患关系, 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 建立和谐护患关系。重视护士家庭的因素, 关心护士个人生活, 及时解决护士实际困难, 使她们没有后顾之忧, 身心愉快的为病人服务。
2.7 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品和设施: 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 安装脚踏式水龙头或感应龙头,使用洗手液洗手。提供干手的设施以及便利、有效的消毒设施,如治疗车、护理车、每个病室门口放置免洗手消毒凝胶或喷雾式皮肤消毒剂,医务人员可随身携带的喷雾消毒剂,口罩和手套应放置于方便显眼的位置。
2.8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预防处理: 医院应制定职业危害暴露处理流程, 设立意外伤害或损伤登记报告制度, 建立锐器伤个人档案以便查询或随访。发生锐器伤后立即挤出受伤处的血液, 用流动水冲洗, 然后用0. 5%的碘伏溶液消毒后包扎。伤后及时向医院院内感染办公室汇报并填写报表, 对污染的情况进行评估, 受伤害者及时进行健康体检和医学观察, 或根据情况安排适当休息。如对病人及伤者进行有关化验项目的检查, 并对化验结果进行跟踪, 定期随访。若化验结果显示阳性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如接种疫苗、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3 小结
通过组织护理人员对以上例举的职业危害的来源进行分析讨论,培训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 引起护士们思想上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护措施, 就会明显减少了护士的职业危害。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临床一线的护士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在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时, 也时刻伴随着严重的职业危害。因此, 护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的防护能力和防范意识, 严格执行标准防护原则, 及时正确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减少职业危害。
参考文献:
[1] 陈珍凤.护理职业暴露现状调查及防护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0):60.
[2] 高国贞,刘桂卿.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情况调查[J].现代护理,2006,12(12):18.
[3] 朱袁青,瞿伟莉.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对策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0,8(1A):64.
[4] 宋宾莲.神经内科护士的职业防护[N].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第5期.822.
[5] 姜红, 胡兰, 王晓波.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防护[J] . 中国医院管理, 2006, 26( 7) : 53-56.
[6] 牟进英, 滕秀珍. 患者临终前的护理[J] . 实用护理杂志,1997, 13( 4) :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