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证券投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础知识证券投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础知识证券投资范文1

【关键词】高校 证券投资学 课程建设 比较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0074-03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证券市场在整个金融市场的地位日益重要。而作为专门研究证券市场的证券投资学课程,承担起了证券知识普及以及证券投资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任,并已成为高校财经类核心课程、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校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然而,不同类型高校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也不尽相同。高校一般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根据类型不同,大学的基本使命——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的侧重点也不同:研究型大学主要是以科研为主;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兼顾研究使命的同时关注教学工作;而教学型大学则以教学为核心使命,兼顾科学研究,但研究层次和方向以应用为主。因此,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在不同类型的高校也就显示其不同之处。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

研究型大学主要是以科研为主,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为社会作出较大贡献的精英人才。在国外,大部分著名大学的本科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哈佛大学本科生院具有至高无上的荣誉。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亨利·罗索夫斯基描述得很直接: 在传统哈佛人的眼里,哈佛的真正儿女只能是本科毕业生,一个研究生学位顶多只能给予一种旁系亲属的地位,只是募集基金时另当别论。国内著名大学的本科生也同样如此,目前一些著名研究型大学非常重视本科生教育,让最有水平的教师上教学第一线,使最有水平的教师通过教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把自己进行研究工作的经验、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方法渗透到教学中。如清华大学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南开大学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北京大学的经济学家兼物理学家陈平教授都曾上过本科班学生的课程。

研究型大学与普通大学相比,拥有普通大学无法企及的科研优势和教育资源,如相对充足的办学经费、高水平的实验室、完备的科研设施、研究水平较高的科研团队、较优的师资力量、良好的生源等众多优势。特别是在教学资源方面,通常汇集社会名流、企业精英甚至学术大师到学校上课、举办讲座和参加活动,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竞争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环境与条件,而这些有利条件为研究型大学提供优质课程,实施高质量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体现在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方面,该课程显示出以下特点:

(一)课程目标。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对证券投资基本知识的把握和对基本原理的系统掌握,并动态跟踪证券投资领域的最新进展,注重理论体系的全面完整,强调培养学生思考型学习与研究型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二)教学内容设计。证券投资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基本分析、技术分析、风险与收益等证券投资基本理论。研究型大学在本课程教学内容中,注重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等理论内容的教学,而对实践教学一般涉及较少或不涉及。如中国人民大学吴晓求教授主编的《证券投资学》授课的课时分配中(见表1),总课时为54节,基础知识、基本分析与组合管理分别占总课时的37%、24%与28%,三个部分的内容合计占总课时约90%,对实际操作起直接作用的技术分析仅4个课时,占总课时的7%。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有些教师甚至不上技术分析,认为技术分析不需要在大学的课堂上进行教学,这在典型的研究型大学中持此观点的教师较多,如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吴晓求主编教材《证券投资学》课件。基本知识包括证券投资工具、证券市场及监管、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组合管理包括证券组合管理、风险资产的定价及投资组合管理业绩评价。

造成这一认识的另外原因是,研究型大学的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本科生读研比较较高,如中国人民大学本硕连读的比例就高达三分之一。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机衔接产生了许多教学上的优势,使专业教育的重心上移,使得他们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

(三)理论课程特色。研究型大学在理论教学上,力求全面、完整、严密,使学生系统接受本课程的理论教育,注重理论分析的力度和深度。对涉及证券投资技术与技巧分析时,一般讲授较少,或略微提及,或在理论上只侧重于理论方法的阐释,在理论层次上体现出一门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同时,注意吸收学科最新成果,将国内外证券市场的发展动态及最新成果,及时补充到课程教学中,将传统理论与现论进展有机结合起来。相当部分的研究型大学还注意与金融相关学科如金融经济学、金融工程学、风险管理等理论知识以及数理统计方法的交叉融合。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和课后较高的作业要求。例如,针对证券市场出现的热点问题,课后布置的作业思考题通常具有一定的深度,需要学生查阅较多资料研究完成。通常教师会要求学生阅读国内外有关证券投资的文献资料,以及阅读投资大师的投资理念和方法;而有些教师会让学生根据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和上市公司财务和价值分析等基本面撰写上市公司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体现了在本科阶段就开始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这一教学模式。但是,对实践教学则涉及较少或不涉及,一般由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酌情而定。

二、教学研究型大学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

教学研究型大学应培养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复合知识、有开拓精神和研究潜力的专业人才,力求做到在开展本科层次的理论教学基础上,注重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重视对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据此构建体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编制体现“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潜能和协作精神”的人才培养计划,科学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合理增加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因此,其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显示出如下特点: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有关证券投资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证券投资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运用于实践中。与研究型大学相比,提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而理论要求则相对降低,力求做到本科层次的理论教学,没有研究型大学提出的在理论内容上要求全面、完整与严密。

(二)教学内容设计。在教学研究型大学此门课程教学内容中,既注重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等理论教学,也注重实践教学。以东北财经大学证券投资学精品课程为例,在课时分配中(见表2),理论课总课时为54节,基础知识、投资分析与市场监管分别占理论课总课时的52%、30%与18%。其中技术分析课时约4节,占总课时的7%,技术分析已真正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理论课程开设的同时,开设了模拟实验课程。实验的方式主要以模拟操作为主,通过证券交易过程的模拟,了解进行证券投资的条件、步骤及主要的手续,运用理论课所学的证券投资基分析、技术分析、模型分析等方法分析预测证券行情。

资料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证券投资学精品课程网站。投资分析包括基本分析、技术分析、风险与收益、组合分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效率及绩效评价;模拟实验教学为6课时,学生模拟实验一个月。

(三)理论课程特色。教学研究型大学在理论教学上也基本要求全面、完整,使学生系统接受本课程的理论教育,但在理论分析的力度和深度上没有研究型大学的要求高。如作为教学研究型的东北财经大学,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投资分析部分除包括了基本分析、技术分析外,还包括了风险与收益、组合分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效率及绩效评价等投资理论,但其占理论总课时的比例也只有30%。而中国人民大学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的组合管理就占总课时的比例达28%,如加上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的内容,则这一比例将达到59%。在这一类型大学的理论教学中,鲜见提出要与金融相关学科以及数理统计方法交叉融合。

(四)实践课程特色。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目前,全国许多财经类院校都已建立起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学环境。如购置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验教学软件“世华金融家”、“国泰安”等教学系统进行实验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方式,成为此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特色。实验教学软件“世华金融家”、“国泰安”等教学系统均可以通过卫星接收系统得到沪、深股市和国际证券市场的即时财经资讯,并可通过模拟交易系统实现股票、期货、外汇的实盘模拟交易。

教学研究型大学也基本都建立了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学环境,在实验教学上均有一定量的课时安排,同时实行实验室开放或校园局网等。学生通过证券模拟实验,学会阅读分析证券资讯,正确使用证券分析软件,掌握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的要领,熟悉证券交易的基本流程。

为了使学生对证券投资业务有更直观的认识,有些高校还安排学生到各类金融机构进行实习,接受行业专家的指点,与行业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与研究型大学一样,教学研究型大学也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但基于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的课程的特点,教学研究型大学本门课程的教学逐步改变了从理论到理论的做法,采用了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实验教学的方面,利用证券投资实验教学软件进行模拟操作,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证券投资基本理论的理解,对学生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提供有利条件。

不少教学研究型大学进行了证券投资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并使用精品课程网站资源进行了教学。如课程的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思考题、重点难点、参考文献等均放到网上,由学生上网直接查阅学习。

三、教学型大学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

教学型大学的基本定位是,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本科教育为主,建设有特色的“教学型”高校。在办学特色定位上,综合考虑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服务方向、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殊性,以及学校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学术背景。在培养目标定位上,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服务定位主要考虑有效地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解决基层第一线的问题,为基层第一线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教学型大学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显示出如下的特点:

(一)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证券市场分析能力,能初步应用所学理论知识于证券实践中,解决证券投资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与教学研究型相比,更强调实践教学,提出了基本技能的培养,但其理论要求进一步降低。

(二)教学内容设计。在教学型大学的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内容中,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的教学,同时加大对实践环节的教学,“多媒体课件+原理与方法讲解+讨论与案例分析”的理论性、应用性教学与“实时行情接收+资讯分析+模拟投资+实地考察与现场观摩”的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形成。以湖北经济学院证券投资学精品课程为例,在课时分配中(见表3),理论课总课时为54节,基础知识、基本分析,技术分析、投资理论分别占理论课总课时的52%、11%、15%、22%,其中技术分析课时增加到8节,技术分析已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一个较为重要的部分。与教学研究型大学类似,在理论课程开设的同时,开设了证券实验课程。实验的基本方式仍是模拟投资,但安排的课时已明显增加,实验的项目更加贴近市场。另外,也组织学生到证券公司、期货公司或上市公司等实习基地进行实践。

资料来源:湖北经济学院证券投资学精品课程网站。基本知识包括证券投资工具、证券市场及监管;投资理论包括证券价格、收益与风险、现资理论。

(三)理论课程特色。给学生讲授较为完整的内容体系,阐释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建立起证券投资理论思维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力度和深度上,比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要求又有所降低。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地方院校对收益与风险、组合管理等投资理论较少涉及,这是教学型大学在理论教学中应该补充的内容。

(四)实践课程特色。教学型大学普遍加强了实践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教学基本形成了通过实验课、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以及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三种途径实现。在校内建设证券模拟实验室等,使学生在实习前便了解证券交易的基本情况,初步进行证券行业第一线所需人才实践技能的训练;在校外与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建立了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证券投资模拟大赛等课外实践活动。

而在实验教学方面,实验课时通常比教学研究型大学有相当大幅度的提高,湖北经济学院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验课时只有10学时,相当多的教学型大学实验课时远不止10学时,如贵州财经大学为24课时,广西财经学院至少32课时。之所以安排大量的实验课时,是因为要培养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基本操作技能,通过设计实验项目和证券实验室投资模拟操作,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证券投资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践课程教学,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不少学生对于证券投资分析及投资实战操作,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一部分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研判和投资决策的能力,其中有些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证券模拟大赛取得良好的成绩,而有些学生通过考试取得了证券从业的部分资格。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型大学基本形成了“多媒体课件+原理与方法讲解+讨论与案例分析”的理论性、应用性教学与 “实时行情接收+资讯分析+模拟投资+实地考察与现场观摩”的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实践性教学比教学研究型大学有了更为具体而丰富的内容,设计了跟理论课程相对于的实验项目,甚至紧密联系证券行情的变化,在实验项目上不断跟进和完善。与教学研究型大学类似,也积极开展了精品课程建设,利用精品课程网站资源进行了教学。

总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今天,必然要求大学的层次、类别和培养目标的多样化。既需要承担学术型的研究型大学以及教学研究型大学,也需要能够满足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提升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型大学。不同高校层次满足社会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并不代表其办学水平质量的高低。因此,对于数量较多的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应合理定位,从其所在地区的实际出发,以重点解决本地区证券业发展中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承担起提升所在地区证券业发展水平的重任。

【参考文献】

[1]赵文华,程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2(6)

[2]张红霞.从国际经验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3]高向东.教学型大学的责任与追求[J].中国高教研究,2006(9)

[4]郑祥江.教学研究型大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构建[J].高教研究,2009(3)

[5]李炎生,周玉俊.教学型大学之学科、专业、课程与职业关系解析[J].九江学院学报,2008(1)

基础知识证券投资范文2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一、证券投资学课程特点

证券投资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学习运用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来全面理解、把握证券市场,它不仅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证券行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实际操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证券投资学的特点之一是课程的应用性强,证券投资的魅力在于分析、操作、获利的过程,与实践联系密切,单纯的课堂理论讲授极易导致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二是课程的创新性强,证券市场上新品种、新规则和新现象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教师能及时发现、了解,并迅速而有效地把这些新内容整合到实际教学中;三是课程的综合性强,需要运用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财务分析、数理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来为证券投资决策提供支持;四是课程的动态性强,证券市场的行情瞬息万变,但是传统课堂教学由于受到空间和授课时间的限制,难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证券市场的动态特征。由此可见,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理论体系复杂且具有较强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让学生认真掌握这门功课的核心内容,并能将知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必须对传统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改革。

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1.关注市场动态、财经新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由于证券投资的动态性强,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对证券市场有更深刻的理解,就必须结合市场动态信息进行讲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证券知识的积累,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关注财经新闻热点,例如,东方财富网,将搜集到的热点案例在课堂上介绍并分析讨论。如此不断地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财经热点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让枯燥的理论讲起来更生动,学生更容易掌握,另一方面活跃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的学习更有兴趣。此外,也要求每位学生主动搜集财经新闻热点,每次上课的前15分钟用于分享最新关注的新闻并分析讨论,这样更能够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增加趣味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课程,与经济实际联系密切,而且有很多案例可供分析,案例教学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掌握基础知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开展荐股擂台赛

让学生充当证券投资分析师,每人推荐一只股票并且说明选股理由,将分析思路呈现给大家,之后同班师生共同关注,追踪股票的走势情况,根据其市场表现验证学生所做的分析,最后期末结束进行总结。

(3)实行校企合作

学校应当实行校企合作,可以选择证券公司、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建立校外实践基地,通过安排学生实习,加强和深化教学效果,让学生了解证券公司的总体运作与各部门职能;了解公司经营状况;感受交易场所的实际气氛,了解市场的最新动态等。而对于企业来说,可以为他们培养专业人才,即所谓的实现双赢。总之,通过到实习基地现场实习可以增强学生对真实证券投资环境的切身体会,从而让学生在接触了解实际的过程中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基础知识证券投资范文3

《证券投资实务》课程的学习提高了财经类相关专业学生的投资理财意识和能力,但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作为一门特别重视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门功课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能够学以致用,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按照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要求,我们在《证券投资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做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主要包括案例教学和证券投资理财真实实训项目两大部分。

一、证券投资实务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将传统教学的以“课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转变为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1.《证券投资实务》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证券投资实务》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而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下抽象和过度概括化的理论知识,难以帮助学生完整的理解和吸收,案例教学在一个真实的背景环境下,寓抽象于具体、置情境于课堂,显著增强教师的授课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全面理解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处理类似的证券投资问题,具备传统的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

2.代表性案例的选择

要想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效用,就需要任课教师优选有代表性的案例,并对选用案例进行科学、合理的深加工。比如在系统讲解证券投资基础知识之后,可以对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上市证券种类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让学生对各种证券的特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案例材料应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理论知识点讲解,主要简明而系统地讲解分析本案例需要预先掌握的背景知识和技能;案例基本材料;分析问题及分析引导材料;应达到的预期效果。

3.《证券投资实务》案例教学的实施

教师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以下两点:

(1)案例教学与理论传授的关系

案例教学与理论知识学习目的应当一致。在案例教学之后应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与理论传授的进度要相同。应该根据《证券投资实务》课程的理论学习顺序来编写案例,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例训练。根据教学大纲,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案例教学。

(2)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

教师要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它教学手段的关系,要注意由传授者到引导者的角色转变,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提高案例教学效果,以保障案例教学的实施。从“案例准备、案例分析与讨论、案例总结评述、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这四个环节入手,加强课堂管理,维护好课堂纪律,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为案例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并取得良好的案例教学效果。

二、证券投资理财真实实训项目教学构想

我校财经类专业的投资理财模拟实训已经开展多年,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对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仍不够理想。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财经类专业的投资理财能力,解决真实生产性投资理财实训难于开展这一难题,我们构想通过设立证券投资理财真实实训项目,开展实战型投资理财生产性实训。

1.证券投资理财真实实训项目意义

依托央财基地建设的投资理财与股份交易中心为财经类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实训环境,为了更好的调动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家在真实的证券市场上累积投资经验和提高操作水平,我们构想开发基于真实证券市场的投资理财实训项目,。

2.项目实施方案

(1)实训对象:经济系证券专业和财管专业的二年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参照基金公司架构设置基金经理(小组长),研究员,交易员,风险监控等岗位,团队合作,审慎投资。

(2)资金来源: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我校老师和参与实训的学生自愿出资。老师出资资金汇总后平均分配到各小组账户。学生出资资金进入本人所在小组的账户。

(3)账户开立:积极联系有合作关系的证券公司营业部,每个小组以小组长的身份开立证券账户和资金,组员自愿开户,争取证券公司设立奖学金和提供一些便利条件。

(4)投资范围:投资标的限定于国内A股市场、债券和货币式基金。

(5)操作要求:各小组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由小组长组织大家研究分析证券市场的走势和具体的上市公司,撰写针对上市公司的研究报告,建立自选的股票池,跟踪分析,买入某只股票前必须列出买入的理由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设立止损位。要求做好仓位管理,稳健投资,资金受到严格监管,不得擅自挪作他用。

基础知识证券投资范文4

    一、《证券投资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特殊性在于内容的综合性和现实性。一般来说,《证券投资学》的授课对象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是在完成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务管理,以及财政、会计等课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进行《证券投资学》的学习,进而培养证券投资价值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这样一个课程设计顺序是符合逻辑要求的。而对非金融专业来说,由于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加上先导课程学习不足,可能会造成逻辑链条的缺失,导致学生理解知识难度加大。

    (一)存在的问题第一,缺乏适用的教材。教材的质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关键意义。对教师而言,教材是授课的依据;对非金融专业学生而言,一本符合其专业知识结构,能看得懂、喜欢看、看得进去的《证券投资学》教材,既能拓宽视野,又能激发求知欲、提升学习兴趣。当前,以《证券投资学》或《证券投资分析》等为名称的教材琳琅满目,从教育部重点教材到一般高校自编教材,版本繁多。据统计,在亚马逊网站上“大学教材教辅及参考书”中搜索,《证券投资学》有127种,在当当网的“财经类教材”中有204种。但是,这些教材几乎都是国外投资理论的翻版,大多数重理论、轻实践,重公式推导、轻案例探讨,相互传抄现象严重,而对我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未能给予足够重视。学生们使用这些教材学习后,仍然停留于对经典理论的理解层面,无法与我国证券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联系起来,理论与实践存在较严重的脱节现象。第二,课程设置不科学。《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迅速有效地把新内容整合到教学中去,同时又需要多门先修课程做支撑,如证券投资价值分析对数理统计知识的要求较高,需要综合运用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等多学科的知识为之提供支持。但不同专业对这些先修课程的开设与要求各不相同,有的作为必修课,有的作为专业选修或任选课,有的甚至不安排开课。学生普遍缺乏数理基础,数据处理技术薄弱,相关软件应用能力不高,从而制约了学生灵活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有,投资课设置存在“多而全”的问题,内容重复严重,如《证券投资学》、《投资银行学》与《投资学》部分内容重复,由于课时有限,课程多必然会导致每门课程课时量的减少。第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证券投资学》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决定了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目前《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大多以课堂教学为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一直沿用的“粉笔+黑板”的模式在教学中有很大局限,如在处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涉及的大量图表时就很难操作,而目前大量采用的多媒体教学虽然部分解决了这一问题,但画面包含的大量信息也加大了学生短时间内理解的困难。金融实验室是重要的手段,但目前普遍重视不够,专业教师缺失,课时受限,没有纳入专业教学体系,实验操作、模拟交易多流于形式,学生听课效率低。对非金融专业学生来说,特别需要证券投资的亲身体验和实地观摩。第四,考核方式单一。目前,《证券投资学》课程考试方式以闭卷为主。闭卷考试很容易导致学生养成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习惯,学生只要能够背出基本原理、经典理论即能够通过考试,却忽略了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而综合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恰恰是《证券投资学》的教学目的所在。因此,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与教学目的存在本质上的冲突。

    (二)面临的挑战目前,《证券投资学》课程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第一,金融研究的微观化趋势。[1]最近几十年来,金融学在微观层面上取得了长足进展,微观金融学已经成为金融学的两大分支之一,解决个人、企业、经济组织在资源配置和价格发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动态问题,和几乎所有金融实践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量成果直接应用到市场第一线。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规范化进程的加快,直接融资带动“微观金融”渗透到了证券投资的方方面面,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越来越取决于微观主体的行为。《证券投资学》在教学过程中还没有体现出这种趋势。第二,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挑战同样紧迫。我国金融市场上的金融创新涉及金融制度创新、组织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工具创新等方方面面,金融衍生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各种含权的公司金融工具已经成为现实经济的组成部分。《证券投资学》课程设置和教学还没有充分体现这种趋势和内容要求,公司金融、金融工程、行为金融学等没有纳入课程体系,或仅仅作前沿理论介绍,这就造成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实困难。因此,《证券投资学》的教材和内容迫切需要更新,应适当增加微观金融内容,加大衍生产品内容所占比重,从而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现实。

    二、《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为适应非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达到学生对综合性知识能贯通理解和提高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需要对《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进行深入改革,至少应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进行改进:

    (一)优化课程设置,选用恰当的教材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恰当的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第一,课程设置需要考虑每个专业的特点而有所侧重。适当删减一些不太重要的选修课,增加基础课(如统计学、金融学)的课时量,适当增加对公司金融、金融组织学、资产定价、家庭理财等选修课程的开设,有条件的还需加强金融计量学方面的课程,如金融时间序列分析、随机过程、金融工程学、行为金融学等,作为任选课程开设。在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对基础性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加强对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第二,恰当教材的选择,需要考虑三个方面:教材是否能够反映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是否体现本学科的国际前沿;是否与学生的兴趣、专业知识背景、学习规律相一致。内容必须与学生培养目标一致,内容设计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的课外自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建议选用国外成熟的教科书,辅之以生动案例尤其是国内的案例分析教材,充实案例分析和实践模拟课的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合,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基础知识证券投资范文5

1、金融学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金融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金融保险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金融保险业务技术,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保险活动、处理金融保险业务,有一定综合判断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公司、集团财务公司、投资基金公司及金融教育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金融学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方向有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证券投资、投资项目评估、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等。

二、投资学专业研究如何把个人、机构的有限资源分配到诸如股票、国债、不动产等资产上,以获得合理的现金流量、风险和收益率。其核心就是以效用最大化准则为指导,获得个人财富配置的最优均衡解。

1、投资学就是对投资进行系统研究,从而更科学地进行投资活动。投资学主要包括 证券投资、 国际投资、 企业投资等几个研究领域。投资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当代世界政治、 经济视野,了解中国 投资政策,能够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公司、 投资咨询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及 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投资管理、投资咨询工作的高素质的投资专门人才,以及到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以及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投资管理及相关业务的应用性人才。

基础知识证券投资范文6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非金融专业;教学手段

证券投资学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应用性较强,也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理论的基础知识,还应具备独立自主进行实际投资分析的能力。因此,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运用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教师在证券投资学教学中如何适应高职教育的教学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高职非金融专业学生学以致用,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满足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有必要探索证券投资学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以促使教学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高职非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针对高职非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的教学目标看似很清楚:“使学生学会证券投资”,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变成了“使学生学会证券投资学”,这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1]。于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课堂讲授轻模拟操作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结果,学生学完以后,只懂得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非常薄弱。这就与高职教育的目标相背离了。

(二)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在对高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授课时,一直采用的是“一只粉笔两本书”作为教学工具。但是在讲解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时会涉及大量的图表,需要看大盘才能理解理论知识。这些图表想在黑板上画出来比较困难或者根本不可能实现,结果造成老师讲课空洞、乏味,学生听课效率低下。

(三)缺乏实践环节、课程结构设计不合理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证券投资学课程都会有一定课时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从投资者角度进入证券市场,感受证券市场的涨跌变化,培养学生的市场感觉,磨炼心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否则,学生永远不会明白证券市场到底是什么样,理论联系实际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但是对于高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课程体系的压缩,导致在教学计划中根本没有设置教学实践课,有的虽然在形式上设置了教学实践课,但落实起来不是很到位,所以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教材难以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

我们现有的教材理论介绍过多,过于呆板,对于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在教材中很少涉及。如国有股减持、QFII、QDII、ETF、LOF、权证、股指期货、央行票据、可分离交易债券、融资融券、市价委托、大宗交易、开放式回购、中小板市场、三板市场等内容很少在教材中反映[2]。很多学过证券投资学的同学对这些概念茫然无知。另外就是游戏规则的变化,2005年到2006年上半年是证券法规全面修改的时期,证券发行、上市以及交易规则都进行了大幅度修改,但即使是最新版的教材对上述内容都很少涉及,对规则修改更是没有反映。这些都难以适应当前高职教育的教学需要。

二、高职非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明确教学目标

对于高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设定不同的目标。证券投资学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教会他们证券的交易,最低的目标是学会炒股。不仅要知道开户程序、交易的方法和技巧,还要掌握最基本的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为市场和社会培育合格的股民、理性的投资者。中级目标是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证券业的大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技能,要求学生参加并争取通过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中的证券经纪类考试,获得证券经纪从业资格证书。高级目标是为同学们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证券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当一部分是要求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而不仅仅是单纯的金融证券知识。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

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取代以往的“粉笔+黑板”的老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满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1、案例教学

选择与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配套的典型案例,将一些难以理解、繁琐枯燥的教学内容运用生动的案例表现出来,提供给学生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释现实问题,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再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将知识的传授与知识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

2、模拟教学

通过模拟证券投资实战环境,采用实证分析教学,将证券投资分析理论与证券市场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风险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具体操作上,利用证券行情接收系统,实时接收沪、深股市行情,演示大盘和个股行情走势;利用证券实时分析系统,演示主要技术指标,结合典型图形讲解技术指标的运用;利用模拟股票交易系统,建立操作规则,利用虚拟资金和虚拟撮合,实现从交易、结算、风险管理全过程的操作。同时,通过让学生扮演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角色进行模拟投资活动,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环境中具体运用,通过模拟操盘预测市场行情变化,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扎实地掌握证券投资知识。因此,模拟投资活动的开展,更突出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是课程设置的一个较高的层次。

3、多媒体教学

证券投资分析是证券投资学中最重要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内容。由于证券价格在证券市场中的波动起伏是扑朔迷离的,所以,证券投资技术对于提高投资人的判断能力有较大的帮助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增强对证券市场未来的预见能力,躲避即将来到的风险,任何一个投资者(机构)都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技术分析方法。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在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这方面的实际分析能力。而技术分析法涉及大量的指标分析和图形分析K线图、缺口理论、形态分析、成交量分析、移动平均线分析等,若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要现场设计黑板,描画技术图形,列举证券投资实例,还要通过察颜观色、个别提问等方式从学生那里获取反馈信息。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率较低,原本生动有趣的知识在学生看来也索然无味。而通过多媒体创作工具,则可以将以上理论结合市场形态中的实际材料,用立体的图表编写出重点突出、形象生动的“电子讲稿”[3]。例如,用MicrosoftPowerpoint和Authorware绘制出K线图以及各种K线组合,通过形状、大小、色彩、闪烁、修饰等属性来突出关键图形和指标,并利用Powerpoint的动画演示,形象地讲解了葛兰碧的移动平均线法则;运用了Flash的动画技术,生动、贴切地向学生们展示出股票交易的全过程,加强学生们的直观感受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修正教学计划,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要改变过去教学没有实践环节或是把实践教学形式化的状况,使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12以上,这样学生可以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进行实践操作。由于高职非金融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压缩,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证券公司进行岗位实习和训练。另外,要改变现有考试方式,增加实践环节考核力度,把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的考试分成实务考试和理论考试两部分。

参考文献

1徐怀业。关于高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辽宁高职学报学报。2007,6: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