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档案管理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范文1
关键词 畜禽标识;养殖档案;对策;贵州遵义
中图分类号 S85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248-02
Imple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About Animal Identification Mark and Archives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Method in Zunyi City
HU Xiao-quan 1 WU Bo-tao 2 ZHANG Ping 1 LI Bo 1
(1 Agriculture Bureau of Honghuagang District in Zunyi City of Guizhou Province,Zunyi Guizhou 563000; 2 Agriculture Commission of Zunyi City)
Abstract The management method about animal identification mark and archives administration in Zunyi City was implemented.It not only promoted working ability of local veterinarian and established trace-ability mechanism about life cycle of animal,but also improve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ode of local animal diseases,in order to ensure food safety.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health and social stability.But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method about identification mark and archives administration of animal were also proposed.
Key words animal identification mark;archives administration;countermeasure;Zunyi Guizhou
贵州省遵义市自2007年实施《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来,市、区(县)、镇3级政府非常重视,相关业务部门、官方兽医、动物防疫员、动物检疫员、养殖户等按《办法》要求认真贯彻执行,10年来为全市人民的畜禽产品安全默默保驾护航,为食品溯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随着现代科技信息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一体化,我国与世界沟通交流越来越紧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遵义市的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需与时俱进地改革,笔者通过走访市县乡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中心城区屠宰场、养殖场、镇农技服务中心以及市民群众,对该项工作的成效进行调研,同时针对出现的困难提出相应对策。
1 主要做法
遵义市是贵州省下辖的地级市,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位于贵州省北部,曾管辖15个县(区)233个镇1 800多个村,有700余个规模养殖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共申领动物标识5 159.2万套,其中猪耳标3 685.9万套,牛耳标649.9万套,羊耳标823.4万套,移动智能识读器130多台。
1.1 标识管理
对于标识的申报、保管、发放、使用、登记、回收、销毁管理,市、县、乡都明确有专人负责管理,有相应的台帐。年底由乡镇根据标识库存数和动物存栏量向县级申报下一年度的标识数量,县级统计标识数量后向市申报,市再向省申报,省级统筹后,向中标的标识生产企业下定单。在第2年春季动物防疫之前,县(区)动物卫生监督所会收到由企业发来预定的标识和配备的耳标钳,查收无误后会在网络平台上签收,并登记入库,然后按需发放到各乡镇,乡镇又按村组实际情况发放到包村的动物防疫员手中,由动物防疫员按《办法》要求,给动物配带免疫标识或替换已破损的标识,并用移动智能识读器进行数据采集后上传信息。当带标动物进入屠宰场被屠宰后由驻场动物检疫员回收标识,然后集中到一定数量后,由县(区)级动物卫生监督所组织销毁并上报市级部门[1]。
1.2 档案管理
农业部提供的《养殖档案》,按省、市、县逐级分配下发到乡镇。各镇将散户的养殖档案发放给包村的动物防疫员,由动物防疫员负责填写,而对养殖场(户),由该场的负责人据实填写并保存好养殖档案,随时备查。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动物防疫实际要求制作《防疫档案》,印发给养殖场(户),由该场的动物防疫技术人员据实填写备查,散户由包村动物防疫员统一填写。
1.3 监督管理
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指导、监督、管理全市动物标识工作,县级具体负责本辖区的动物标识的监督管理工作,要求动物防疫员和养殖场(户)保证动物标识和养殖档案记载的信息要相互对应,且保证信息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如发现与《办法》第三十条所提及的6种情形之一吻合,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追溯和对违法责任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行查处[2]。
2 主要成效
《办法》实施10年,全市春秋季动物防疫期间,猪、牛、羊挂标率达95%以上,运输环节挂标率达100%,成效非常显著。
2.1 食品安全监管从源头抓
《办法》的实施,延伸了监管链条,并实现了产品的可追溯体制,使有问题的动物、动物产品可以追溯到动物的原产地及其亲本,从而对违法者依法查处。
2.2 动物疫病防控有依有据
建立养殖、防疫档案管理制度有利于动物疫病的检测、控制和扑灭,为“早、快、严、小”控制动物疫病提供决策依据。
2.3 动物品种改良有史可鉴
准确的动物标识和详细的养殖档案,为保护地方种畜禽资源、促进动物遗传改良增加了遗传评估的可靠性记录,给动物后裔测定提供了良好的信息资料,特别对遵义市本地白山羊的保种遗传工作提供了准确的基因信息。
3 存在的问题
《办法》实施过程中,调研发现制度有待完善,管理尚存漏洞,技术有待于升级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宣传工作不足,重视不够
由于宣传过于片面、走形式,部分农户不理解挂标的含义,拒绝给动物进行免疫、挂标,认为挂标是多余的事情。动物防疫员也认识不到位,没有及时对动物挂标,而是在出栏时补挂,或者直接将耳标交给农户,给档案的建立和追溯增加了不确定因素[3]。
3.2 保障不力,落实存在差距
市、县(区)通过文件、会议等要求各乡镇加强标识和档案管理,但部分地方执行不够理想。原因是乡镇的中心工作很多,农技干部又少,资金投入少,目前停收检疫费,没有检疫返款,利益驱动不足,标识和档案管理随意性大,特别是规模养殖场领取的标识数量远远大于动物存栏量,使动物经纪人有隙可乘。
3.3 畜禽标识订购计划不够科学
据统计,从2007年开始使用畜禽标识以来,全市共签收畜禽标识44 712 065枚,发放32 051 437枚,结余12 660 628枚,由于标识库存量大,有些乡镇甚至出现2年用不完的现象。
3.4 硬件设备技术质量有待提高
耳标钳经常出现钳针折断、塔簧脱落等而不能使用,标识也经常出现辅标被打裂、标识上的数据信息不耐腐蚀和磨损而不被识读器识别,识读器在山区信号强度不好,收发数据经常出现失败,故耳标钳和智能识读器在基层配备数量和质量上略显不足。
3.5 耳标读取困难影响检疫出证
由于耳标遗失、污损,识读器出现故障,耳标数据信息读取困难,给动物检疫出证、检疫监督执法工作和养殖户对所饲养动物的市场销售带来一定程度的障碍和干扰。
4 对策
4.1 加强宣传和动物防疫信息体系建设
建议加强宣传和问责力度,建立完善的动物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网络体系、动物及动物产品追溯管理体系,将人事档案、物资、疫情动态、免疫进程等信息进行共享。
4.2 增加人财物投入,强化日常监督管理
针对新常态下乡镇中心工作多的情况,建议市、区政府加强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强化畜禽标识申购、发放、佩戴的监管,同时强化溯源设备管理和信息上传。
4.3 修改并完善《办法》
《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建立畜禽防疫档案。但在现实工作中不具备可操作性,县级人员少、任务多、工作量太大,建议改在乡镇一级,根据实际工作量,核实人财物配比或以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方式来实现。
4.4 建立畜禽标识代码
畜禽标识代码与畜主身份证信息相关联,一户一个畜禽标识代码,出栏时有多少数量的动物就加施多少相同标识代码的畜禽标识,这样做一是可以同样溯源,又可以减少基层的工作量;二是可以避免动物标识的脱落,减少无效数据和浪费动物标识;三是减少了动物的应激反应,有利于动物生长;其四是由于新畜禽标识比较干净,规范操作便于准确识读,方便动物及动物产品电子出证时的耳标号的填写。动物更换圈舍时使用档案记载,出栏时加施并记入档案内进行追溯。
4.5 统一代码,共享资源
建议养殖代码和畜禽标识代码统一,但发放应该有具体、严谨、科学的形式要求把养殖户申请养殖代码的过程具体化,使得养殖代码成为养殖场的“户口本”,而不仅仅是一个号码,在赋予这个号码的同时,发给养殖者由当地行政部门监制的、一个可记录的本子,使之持“户口本”到各级职能部门免费领取疫苗、畜禽标识、补贴、办理保险等,领取后并在这个“户口本”上作相应的记载,该“户口本”的内容必须和养殖档案相一致。这样有利于规范和提高养殖户的档案意识,也有利于对防检疫工作的监督[4]。
4.6 加大研发力度,确保技术与时代同步
建议各级财政加大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工作建设的研发投入,加大智能终端的开发应用,开发手机终端养殖档案及检疫申报平台,利用云端大数据技术,开发电子养殖档案,当畜禽一出生,由养殖户根据畜禽标识代码在家中利用手机平台轻松建立养殖档案。
5 研发方向
在疫苗中加入“免疫标识信息载体”,在动物免疫时一起注射在动物体内,这种“免疫标识信息载体”在畜禽身体内不影响畜禽的生长繁殖,也不影响人们的饮食安全,同时又能被智能终端所识别,加载与电子养殖档案相对应的数据共享,实现高科技对信息数据的高效、智能的应用。这样既可减少动物防疫员给动物加挂动物免疫标识的工作量,又可以减少动物因加挂动物免疫标识受的应激反应,从而推动动物福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只有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继续紧抓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提高科技信息水平和自身管理素质,同时不断加强宣传、督查、法治工作,才能发挥畜禽标识在动物防疫和保障畜禽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以保障遵义市畜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6 参考文献
[1] 刘燕,黄世娟.浅谈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朔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广西农学报,2015,30(3):47-49.
[2] 王秀清,韦人,陈玲,等.规模奶牛场养殖档案的建立和管理[J].中国奶牛,2011(21):46-48.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范文2
一、大学生档案管理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一)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查阅服务
大学生档案记载着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情况,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生过去人生经历的记录,是毕业生用来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最有权威的资料;而对用人单位而言,完整的大学生档案可以为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奠定基础,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可以用来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做好毕业生档案传递工作
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毕业生档案传递工作。当毕业生毕业时,大学生档案通过转递工作与学生就业实现同向流动,实现“人档合一”的档案管理要求。转递工作结束后,意味着学校对毕业生的管理工作也就此告一段落。
二、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笔者了解到在很多高校,大学生平时没有关心档案去向的意识,只在用人单位要调档时,才去想办法查询其去向。学生的建档意识也比较薄弱,平时老师让学生填写各种表格时,会出现用圆珠笔填写,身份证号码填错等问题。很多学生平时不注意收集材料,对于自己入团、入党时间不清楚,何时担任什么职务,获得什么奖励,也没有记录。
(二)大学生档案管理缺乏标准,不规范
档案材料不健全,如毕业登记表没有毕业生本人的签名,学生成绩单没有教务处的盖章,甚至有很多是复印件。档案材料没有标明日期,导致排序工作无法进行。
(三)大学生档案管理的技术相对落后
在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虽然有很多高校已经采用了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当大学生档案大部分还是以手抄为主,这就导致档案的收集、查询和传递工作变得不是很便利。
(四)缺乏专业性的档案管理人才
目前,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大部分是由高校辅导员兼任的,这些人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而且还要从事其他的学生工作,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很难投入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大学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但都是安排的家属和闲置人员,不懂得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别提信息化管理档案了。
三、加强大学生档案管理的应对措施
1、加强大学生档案自我管理意识教育。一方面把培养大学生档案自我管理意识作为“大学生素质扩展计划”的内容,把档案基础知识学习列为大学生必选课,从而系统而又全面地对大学生进行档案基础知识教育,让大学生明白档案的价值,提高档案自我管理的意识。另一方面,在高校要大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开设档案知识的讲座,传授档案知识,提高学生的档案意识。
2、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使档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高校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依照《档案法》制定本校的《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细则,使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范文3
具有现代化管理知识地质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尤其是那些与地质档案信息有关的可引用到档案管理上来的技术。如:档案工作者必须熟悉和掌握复印、扫描、缩微以及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知识。要通过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对现有的各种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存储,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才能适应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掌握这些技术的目的主要原因在于不断改进档案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现代科技发展迅速,档案工作人员如果不及时掌握新知识,档案管理就很难与时代的发展保持同步。
近年来,地质档案在不断增加新的管理内容,如档案资料类型日趋多样、档案的利用方式和服务手段日益创新等,以及数字化技术、信息化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的推广应用,使地质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和服务更趋于高效率和现代化,更需要一批会管理,懂技术,责任心强的专业化程度高的地质档案管理人员。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增加工作能力地质档案资料管理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的内容,地质档案多数是区调项目、矿产资源评价项目、物化探项目、水工环项目、科研项目等形成的成果报告。由于地质档案资料的特殊性,它对质量的要求比其它行业来得更迫切,它为地质找矿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极其重要的地质档案资料,要求管理人员要具有地质资料管理基础知识和地质专业基础知识。因此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地质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首要条件。加强业务和各项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地质档案资料现代化管理需要专业素质较高的,具有综合性地质知识的专业人员。地质系统应该经常组织培训:一是要以《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为重点加强法规的培训,要知法,懂法,守法;二是要进行专业知识及现代化管理技能的培训。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系级
教学档案
管理
问题与对策
一、基本概念内涵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是指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材料。它是高职院校档案的主体、核心和重点,是反映学校教学质量及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其中系级教学档案是学校教学档案的基础,因此,加强系级教学档案管理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的范围和内容
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实践活动,是各教学环节的协调互动,因此,教学档案的记录和管理也极为复杂,主要表现为其内容的庞杂和形式的多样性等方面。总的来说,系级教学档案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教学材料档案它主要是反映教学活动的教学材料档案
包括各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各学科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单、拟任课及师资配备表、教学进度表、教学任务单课程表、教学工作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考试安排表、学生成绩单、试卷分析、命审题说明书、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各专业使用教材情况、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方面的材料等。
(二)实践教学档案主要是反映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些材料档案
包括实践计划、实践课表、学生实践报告等、顶岗实践及专业见习计划、实纲、实习教案、实习指导书、实结以及调查报告等。
(三)教师业务档案主要是针对教师群体而言的
主要包括教师的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证书;教师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进修证书;学术兼职及行政荣誉证书;行业企业经历情况;外语、计算机证书;普通话证书;科研论文;专著;科研项目成果等。
(四)学生学习档案
主要是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它主要包括新生注册登记表、学生学籍卡、在校学生名册、学生人数统计表、学生学籍变更情况表、学生学籍处理及奖惩证明材料;考试考查材料 (包括考试考查安排、考试命题及评分标准、考卷及质量分析等);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三、高职院校系级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对教学档案管理的意识淡薄
教学档案的管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并非靠某一个人和某一部门就能独立完成的,它需要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目前高职院校系级档案员通常是由教学干事担任,但教学档案主要来源于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的第一线,因为很多教师对教学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并不是十分配合相关人员的收集统计工作,一定程度上还有些抵触。另一方面,教学干事的档案意识淡薄,并大多缺乏必要的档案专业基础知识,只是对相关资料进行一下简单整理和装订,并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档案管理工作。
(二)没有相应的系级教学档案管理
高职院校系级教学档案管理起步也较晚,因此制度还不够健全,统一的、可执行性的标准也未确立。所以在实际的系级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很难实现教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三)缺少足够的资金和设备支撑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实行院系二级管理后,并没有设立档案管理的专项资金,因此,导致设备缺乏,不能满足大规模教学档案的存放与保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档案管理的正常开展,此外,大多数高职院的教学档案都还停留在纸质档案,主要靠传统的手工处理,不仅工作效率极低,也不符合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在这种状态下,教学档案的利用价值并不能充分发挥,加之相关人员长期的认识局限,形成了重管轻用的思想。
四、加强高职院校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档案管理和服务意识
高职院校各系级领导者应高度重视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并积极支持与监督系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系级资源进行大力宣传,并同步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落实教学档案管理责任制,力争广大教学和科研人员的理解和支持,调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不是简单地整理和装订,它也需要专业的业务素养和业务能力,因此各系应高度重视档案工作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经常组织他们学习相关的档案管理基础知识和有关政策条例,为他们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二)建立和健全系统有序的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需靠一定的管理体制来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系级“专人、专权、专管”的档案管理制度,实行岗位负责制,明确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加强其管理的专业性和专门性。同时,建立完善的培训和考核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重视度和认知度,普及科学管理的知识,提高管理能力。明确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遵循立卷归档的原则、严格执行立卷归档的程序。并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引导系级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三)增加管理经费和现代设施
随着高职院校发展规模的扩大,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的工作量和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传统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方式已不能满足现有教学档案管理的需要,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档案管理的进一步发展。相关管理人员应转变以往的工作观念,积极树立服务意识,增加一定的经费,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教学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范文5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也取得了一定成就,而档案管理已经赶不上现代化信息的发展需要。在现代化的当今,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了每一个领域中,无纸化和自动化已经成为了现代化的趋势,这使得传统化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适应不了现代化的需要。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机制仍然处于一种比较落后的局面。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的档案管理水平也相当的低,有些地区仍然只用纸质,这与现代化的趋势相背离。同时,档案管理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很多管理软件并没有统一,这使得很多信息无法得到共享。除此之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很多工作人员甚至都不具备上岗证,不具备基本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这使得我国严重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而会严重阻碍今后科学化的档案管理的发展。
2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有效措施
2.1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制
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它主要是建立在运行机制的基础之上的。从管理方面来剖析,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应该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重视管理的宏观把握,加强档案管理的科学化管理,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在此过程中,应该加强各个部门积极配合,将档案管理工作认真落实下去,同时,还要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探究,构建健全的管理机制,重视采用工作的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头上,认真落实专人专岗制度,从而构建一个健全合理的审核制度。通过这样进行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鼓舞工作人员的工作士气,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避免工作中出现玩忽职守的现象。除此之外,一些上级领导应该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各个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力度,提高工作审核的质量,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顺利的进行,构建一个科学化的管理机制。
2.2 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所谓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就是利用比较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一些档案管理资料和信息进行统一化的管理、归类、处理和保存,是国家档案管理总局进行统一制定和规划的一种形式,通过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加便捷和优质的信息服务,从而实现科学化的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通过信息化的管理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有效的落实科学化的管理工作,使档案管理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现代化的管理进程以满足现代化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同时,单位应该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资,不断增添新的硬件设施,从而拥有现代化多样化的档案载体。除此之外,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构建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构建一个信息关系网络,建设一个专门的档案管理室,逐渐建立电子档案,并利用现代化的电子通讯技术进行信息之间的交流和传递,从而在构建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科学化、自动化的管理。
2.3 促进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科学的档案管理工作,就应该将档案管理资料进行标准化的管理,改善档案管理和保存的环境和条件,加强档案管理设施的保养和维修。在此过程中,单位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档案保存室,并招聘专门的保管工作人员将这些档案资料进行妥善的保管,从而有效的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所以,在档案管理中应该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改变过去陈旧的管理思想观念,不断提升档案的监督力度,同时,在监督过程中应该在第一时间将档案的开发与管理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审核,在保证正确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努力做到最好。除此之外,档案管理部门还应该相应的构建一个健全的档案评估机制,积极引用比较先进的档案管理硬件设施,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从而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保证今后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4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事实上属于一种持续性非常强的一项工作,这就要求管理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个档案管理单位要求人才不仅要具备一般的档案管理基础知识,还应该使上岗人员具备现代化的管理能力,从而为现代化的科学化档案管理奠定基础。在进行科学化的档案管理的时候,就应该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思想,这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意义深远。因此,为了使档案管理更好的发展,单位就应该建立自己的档案管理队伍,具备专业性较强的管理技能。并且单位在招聘档案管理人员的时候要求必须具备上岗证,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档案管理基本技能。对于已经在岗的人员,应该加大培训力度,对工作人员应该定期进行工作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要补充和更新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基础知识,还应该加强工作人员对于实践业务方面技能的培训。在培训完成之后,单位应该针对培训进行考核,考核的成绩要与工作人员的工资或者岗位挂钩,对于表现优秀的人员应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不认真学习、玩忽职守的人应该进行惩罚,从而有效的调动工作人员的培训积极性,鼓舞工作人员的士气,使工作人员能够积极认真对待工作,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有效的提升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在培训的时候,培训内容尽量要趋向于现代化教学,突出培训的重点任务是什么,并为工作人员树立一个榜样,从而不断激励工作人员,在以后的档案管理过程中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真正的实现信息化的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范文6
1、配合《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全面实施,举办机关和企事业档案业务规范化培训班1期。培训内容为《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企业档案管理规定》、《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文书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结构与数据交换格式》及国家、省档案局近年来颁发的有关档案业务建设规范。培训对象为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的专兼职档案人员。时间安排在4月份。
2、举办会计档案管理培训班1期。培训内容为《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及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对象为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时间安排在5月份。
3、认真贯彻实施省档案局、省人事厅《省档案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办法》,全面推行档案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举办档案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班1期。培训采用省档案人员培训材,主要内容为档案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对象为全市尚未取得档案职业资格证书的专兼职档案人员。时间安排在6月份。
4、举办档案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1期。培训内容为档案法律法规基础知识,执法工作的程序、规范和具体要求。培训对象为市、县(区)档案局档案行政执法人员。时间安排在6月份。
5、举办档案通讯员培训班1期。培训内容为档案通讯、信息报道写作知识。培训对象为新聘任的全市档案通讯员。时间安排在3月份。
6、举办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档案数字化业务培训班。培训内容为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档案数字化基础业务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对象为全市档案管理人员。时间安排在4月份。
7、与市建设局、规划局联合举办重点工程档案管理培训班1期。培训内容为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知识。培训对象为全市重点建设项目主管和承建单位专兼职档案人员。时间安排在8月份。
8、举办“市档案管理系统”业务培训班1—2期。培训内容为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的操作技能和《省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办法》。培训对象为全市有权使用“档案管理系统”单位具体操作管理人员和档案人员。时间安排在4月底。
二、培训要求
1、教育培训是提高档案工作者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希望各单位领导高度重视,积极为档案人员参加教育培训创造条件,认真组织本地区、本系统的专兼职档案人员参加培训。
2、举办培训部门要端正指导思想,严格遵守报批程序,精心组织,统筹规划,坚持按需施教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组织好教育培训工作,确保培训质量。